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0 古诗三首:石灰吟|部编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灰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读诗时抓住关键词,了解石灰的特点。

2、知人论诗,体会诗人托物言志抒发自己清正、廉明,正直、坚韧不拔的品质与高尚情怀。

【教学重难点】

1、了解诗句托物言志的特点。

2、联系作者生平,体会作者的志向。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这个学期我们积累了不少古诗词,请大家背诵几首。出示几首咏物诗:《竹》(宋*苏轼)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人俗不可医。《咏煤》(左河水)亿年修炼变乌金,地动天惊静养身。惟应人间求饱暖,一声呼啸化烟尘。《墨梅》(元*王冕)吾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2、咏物诗是我国古典诗歌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历代诗人把在自然中得到感染与启迪,并把自己的感情凝注于自然景物,写出了一首首脍炙人口、流传千古的诗歌。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咏物诗的殿堂,学习《石灰吟》。

二、对比诗题,感悟题意。

1、自读诗题,领悟题意。

石灰吟

2、师:“吟”是一种古诗的体裁,有吟诵、赞美之意。我们今天学习的《石灰吟》就是一首石灰的赞歌。

三、整体通读,把握诗境。

1、吟读,按照诗的个性来读,按自己的理解和体会读。

2、诵读,感悟情感美。

四、分步解读,品悟诗情

(一)石灰吟。

1、抓住关键词,体会石灰的特点

(1)从诗题我们可以看出诗人吟诵的是石灰,那么石灰有什么特点呢?诗

中用哪些词描写了石灰的经历?

①自学指导自由读诗,请从诗中找出描写石灰经历的词语。(千锤万凿烈火焚烧粉骨碎身)

②选择其中一个词,根据搜集的石灰资料,结合自己的想象,说说你的理解和感受。(出示石灰资料)

石灰自述:我的名字叫石灰,埋藏在深山之中,相当坚硬。人们将我开采出来,运出了深山老林。然后,将我与焦炭混合在一起,放在高达1500度烈火的石灰窑中煅烧,这时,我的主要成分发生了变化,虽然,这时的我外形仍像一块块石头,但已经浑身雪白,白得十分耀眼,轻轻一捏,就容易破碎。人们还要把我放进水中,水立即沸腾起来,像烧开的水一样。于是我变成了熟石灰,这时的我很像一块软软的洁白的年糕,人们将我涂在墙上,既能保护墙面,又能美化墙面。

(2)学生交流、汇报。

①千锤万凿

A、学生谈体会。

B、千锤万凿是不是把石头锤一千次,凿一万次呢?这里的千和万都是形容次数很多,是虚词。你还知道哪些含有虚词的四字词语?千山万水千言万语三言两语那我们古诗中还有哪些诗句,也有类似使用虚词的呢?PPT:竹外桃花三两枝桃花潭水深千尺千里江陵一日还。

C、看着“千锤万凿”四个字,你能想象石灰在运出深山之前,承受着怎样的煎熬吗?(每一次的敲打一定是很疼的)

②烈火焚烧

A、学生谈体会。

B、看,这就是被烈火焚烧的石灰石(出示相应的图片)看着这四个足以灼热你心灵的文字,你似乎感受到此时的石灰正处于怎样的状态?假如你是其中的一块石头,你会有什么样的感觉?

③粉骨碎身

A、学生谈体会。

B、学生能说到,就总结:是呀!石灰石经过烈火的焚烧,变成浑身雪白的块状石灰后,还要把水泼在上面,使它粉骨碎身。(出示相应的图片)

C、石头外形变成了粉末状的白灰——粉身碎骨浑不怕。如果在这中间加一

个关联词,你会想到哪一个?加入这个关联词(虽然……但是……),你来说一句话,讲讲这句诗的意思。

同学们,请再次默读这首诗,想一想面对如此的磨难,石灰又是怎样的态度呢?

④若等闲

A、学生汇报。

B、如果学生答到“若等闲”就引出:说到“等闲”这个词不由得让我们想起了哪句诗?毛泽东的《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是只等闲。而在石灰眼里,千锤万凿是若等闲,烈火焚烧也是——若等闲。文中还有一个词也说明了同样的意思,就是“全不怕”

2、石灰经历了千锤万凿、烈火焚烧、最终粉骨碎身,在我们看来难以承受,它为什么能“莫等闲”而“浑不怕”呢?它这么做的目的却只有一个,那就是——要留清白在人间。这中间,你最关注哪一个词?为什么?它留下清白了吗?

(1)洁白的石灰在我们人间留下了哪些痕迹?(洁白的墙、可用于干燥、吸湿、去除异味、消毒……)

(2)此时,我们不由的敬佩石灰的(顽强不屈、英勇无畏、无私奉献)精神。请带着这种感情把古诗读一读。(出示古诗)请学生示范读,齐读。

3、像这样,我们通过抓住关键词,来体会石灰的特点,这是学习咏物诗的一种方法。(板书:抓关键词)

4、知人论诗,学习托物言志。

(1)这首诗的作者是于谦,你们知道是诗人多大年纪写的吗?

(2)于谦12岁的时候就写了《石灰吟》这首慷慨激昂的诗,才12岁的他为什么要写下这首诗呢?你们来大胆的猜猜?(于谦是个很有志向的人,从小就怀有精忠报国的理想,想做一个品格高尚的人。)

(3)的确,于谦自小就有远大志向。于谦像你们一样大的时候,在书斋中挂了一幅画像,他每天都出神地凝视着画像中的人。他的先生便问他这是何故。于谦应声答道:“将来,我要做像他那样的人。”画像上的人是谁?这个人在南宋灭亡时,面对元世祖给他的高官厚禄,他却宁死不屈。一首《过零丁洋》,便是他临终前以诗明志的绝笔,这个人就是民族英雄文天祥。【出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于谦一次次吟诵着文天祥的诗句,读——

他一次次在心中许下承诺,读——

(4)后来于谦长大了,他和文天祥一样做了官。成年后,他有怎样的人生际遇?请看资料:两袖清风的故事

明朝正统年间,宦官王振以权谋私,每逢朝会,各地官僚为了讨好他,多献以珠宝白银,巡抚于谦每次进京奏事,总是不带任何礼品。他的同僚劝他说:“你虽然不献金宝、攀求权贵,也应该带一些著名的土特产如线香、蘑菇、手帕等物,送点人情呀!”于谦笑着举起两袖风趣地说:“带有清风!”以示对那些阿谀奉承之贪官的嘲弄。两袖清风的成语从此便流传下来。你觉得于谦是一个怎样的人?(是一个其清清白白的好官)如果你是做官后的于谦,你会怎么吟诵这首诗?

(5)后来,瓦剌入侵,当时的皇帝明英宗被俘虏了,于谦就提出“社稷为重君为轻的口号”,让皇帝的弟弟继位,率兵打败了敌人,使人民免遭生灵涂炭,后来明英宗重新回来当皇帝,对当年于谦让他弟弟做皇帝的事耿耿于怀,再加上其他官员的陷害,以“谋反”罪把于谦杀害了。抄没家产时,于谦家除了书籍,没有值钱的东西。

(6)入境诵读

【播放音乐,出示简介,生自己看】【继续播放音乐,师讲述】

这一天,北京乌云压城,闷雷滚动。城中的老百姓扶老携幼,来为于谦送行。(指名读书最好的一生读)你就是于谦,刑场上,你轻轻吟道——

此刻,于谦很坦然。他已经无愧于自己,无愧于百姓,无愧于国家,无愧于天地,死亦何惧?但他分别听到,身后的百姓们,也在轻轻地吟诵着——(指名一个大组读)

那声音一开始是轻轻的,也许是对当权者还有丝丝恐惧,渐渐地,应和的人越来越多——(指名两个大组读)

于谦的鲜血染红了大地,他走了,他再也听不到了,但那男女老少感天动地的吟诵声在天地间久久回荡着——(齐读)

那声音越来越轻,越来越轻,似乎是天地的悠悠回音——(齐读“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要留清白在人间”)

那声音似乎消失了,但它又没有消失,几百年来,那声音一直在每个人心中响起着。这一刻,让我们默默地把诗中的一字一句都铭记在自己的心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