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级会计师《实务》基础精讲讲义第二章 存 货

2020年中级会计师《实务》基础精讲讲义第二章 存 货
2020年中级会计师《实务》基础精讲讲义第二章 存 货

2020年本章重要考点预测:

1.存货跌价准备计提和转回的会计处理

2.委托加工物资的会计处理

3.可变现净值的计算

4.存货成本的组成内容

第一节存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

一、存货的概念

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库存商品账户)、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的期末余额)、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包括原材料、周转材料(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委托加工物资等〕。

存货区别于固定资产等非流动资产的最基本的特征是,企业持有存货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出售,包括可供直接销售的产成品、商品,以及需经过进一步加工后出售的原材料等。

为建造固定资产等各项工程而储备的各种材料,虽然同属于材料,但是由于用于建造固定资产等各项工程,不符合存货的定义,因此不能作为企业存货。(工程物资)

【例题·单选题】下列项目当中,不应包括在资产负债表存货项目的有()。

A.委托其他单位加工物资

B.货款已付,但尚未收到的原材料

C.为建造工程而准备的各种物资

D.已发货,但尚未确认销售的商品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选项C,工程物资属于非流动资产,不属于流动资产中的存货项目。

二、存货的确认条件(同第一章资产确认条件)

三、存货的初始计量

存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存货成本包括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成本。

(一)外购的存货

存货的采购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

相关税费是指消费税、资源税和不能从增值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进项税额等。

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如在存货采购过程中发生的仓储费、包装费、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等。

商品流通企业在采购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等,①应当计入存货的采购成本,②也可以先进行归集,期末再根据所购商品的存销情况进行分摊。对于已售商品的进货费用,计入当期损益(主营业务成本);对于未售商品的进货费用,计入期末存货成本。③企业采购商品的进货费用金额较小的(重要性),可以在发生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销售费用)。

本章以下例题如无特别说明,均假定企业采用实际成本法对存货进行日常核算。

【例题·单选题】甲公司系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18年12月1日外购一批原材料,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8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10.4万元,入库前发生挑选整理费1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该批原材料的入账价值为()万元。

A.93.8

B.81

C.92.8

D.80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甲公司应确认原材料入账价值=80+1=81(万元)

【例题·单选题】甲公司系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18年3月2日购买W商品1000千克,运输途中合理损耗50千克,实际入库950千克。甲公司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95000元,增值税税额为12350元。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入库W商品的单位成本为()元/千克。

A.100

B.95

C.117

D.111.15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不影响购进商品的总成本,所以甲公司入库W商品的单位成本=95000/950=100(元/千克)。

【例题·单选题】乙工业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本月购进原材料200公斤,货款为6 000元,增值税为780元;发生的保险费为350元,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为130元;验收入库时发现数量短缺10%,经查属于运输途中合理损耗。乙工业企业该批原材料实际单位成本为每公斤()元。

A.32.4

B.33.33

C.35.28

D.36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购入原材料的实际总成本=6 000+350+130=6 480(元),实际入库数量=200×(1-10%)=180(公斤),所以乙工业企业该批原材料实际单位成本=6 480/180=36(元/公斤)。

【例题·判断题】商品流通企业在采购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等,应当计入存货的采购成本,也可以先进行归集,期末再根据所购商品的存销情况进行分摊。()

『正确答案』√

【例题·多选题】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下列各项中,应计入进口原材料入账价值的有()。

A.入库前的仓储费

B.关税

C.进口环节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

D.购买价款

『正确答案』ABD

『答案解析』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进口环节增值税进项税额可以抵扣,计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不影响原材料入账价值的计算

【例题·多选题】企业为外购存货发生的下列各项支出中,应计入存货成本的有()。

A.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

B.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

C.不能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

D.运输途中因自然灾害发生的损失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选项D自然灾害损失(即非常损失)不属于合理损耗,应作为营业外支出,不计入存货成本。

(二)通过进一步加工而取得的存货

1.委托外单位加工的存货

委托加工业务中,受托方代收代缴消费税,由委托方承担:

①收回后材料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消费税记入“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的借方;

②收回后材料直接用于销售或连续生产非应税消费品,消费税记入“委托加工物资”的借方。

【例2-1】甲企业委托乙企业加工材料一批(属于应税消费品的非黄金饰品)。原材料成本为20 000元,支付的加工费为7 000元(不含增值税),消费税税率为10%,材料加工完成并已验收入库,加工费用等已经支付。双方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3%。

【分析】甲企业按实际成本核算原材料,有关账务处理如下:

(1)发出委托加工材料

借:委托加工物资——乙企业20 000

贷:原材料 20 000

(2)支付加工费用和税金

假设消费税组成计税价格为X,

X=20 000+7 000+10%X

X-10%X=20 000+7 000

(1-10%)X=20 000+7 000

X=(20 000+7 000)/(1-10%)

消费税组成计税价格=(20 000+7 000)÷(1-10%)=30 000(元)

受托方代收代交的消费税税额=30 000×10%=3 000(元)

应交增值税税额=7 000×13%=910(元)

①甲企业收回加工后的材料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的

借:委托加工物资——乙企业7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910

——应交消费税 3 000

贷:银行存款10 910

②甲企业收回加工后的材料直接用于销售的

借:委托加工物资——乙企业 10 000(7 000+消费税3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910

贷:银行存款10 910

(3)加工完成,收回委托加工材料

①甲企业收回加工后的材料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的

借:原材料 27 000(20 000+7 000)

贷:委托加工物资——乙企业27 000

②甲企业收回加工后的材料直接用于销售的

借:库存商品30 000(20 000+10 000)

贷:委托加工物资——乙企业30 000

【例题·单选题】甲公司向乙公司发出一批实际成本为30万元的原材料,另支付加工费6万元(不含增值税),委托乙公司加工成一批适用消费税税率为10%的应税消费品,加工完成收回后,全部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乙公司代扣代缴的消费税款准予后续抵扣。甲公司和乙公司均系增值税一般纳税

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均为13%。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收回的该批应税消费品的实际成本为()万元。

A.36

B.39.6

C.40

D.42.12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委托加工物资收回后用于继续加工应税消费品的,委托加工环节的消费税是记入“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的借方,不计入委托加工物资的成本,所以本题答案是30+6=36(万元)。

【例题·多选题】企业委托加工一批非金银首饰的应税消费品,收回后直接用于销售。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各项中,应当计入收回加工物资成本的有()。

A.委托加工耗用原材料的实际成本

B.收回委托加工物资时支付的运杂费

C.支付给受托方的由其代收代缴的消费税

D.支付的加工费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选项C,委托外单位加工的应税消费品,收回后直接用于销售的,支付给受托方的由其代收代缴的消费税应计入委托加工物资成本。

【例题·单选题】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09年1月1日,甲公司发出一批实际成本为240万元的原材料,委托乙公司加工应税消费品,收回后直接对外出售。2009年5月30日,甲公司收回乙公司加工的应税消费品并验收入库。甲公司根据乙公司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向乙公司支付加工费12万元、增值税1.56万元,另支付消费税28万。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收回该批应税消费品的入账价值为()万元。

A.252

B.254.04

C.280

D.282.04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委托加工物资收回后继续生产应税消费品时,消费税不计入收回物资的成本,计入“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科目。如果用于直接出售或者是生产非应税消费品,消费税计入收回物资成本。甲公司收回应税消费品的入账价值=240+12+28=280(万元)。

2.自行生产的存货

自行生产的存货的初始成本包括投入的原材料或半成品、直接人工和按照一定方法分配的制造费用。

制造费用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包括企业生产部门(如生产车间)管理人员的职工薪酬、折旧费、办公费、水电费、机物料损耗、劳动保护费、季节性和修理期间停工损失等。

【注意】制造费用不包括车间固定资产修理费。

【链接第三章】(二)费用化的后续支出(中小修理)

固定资产的日常维护支出通常不满足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应在发生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①企业生产车间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发生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等后续支出计入管理费用;②企业专设销售机构的,其发生的与专设销售机构相关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等后续支出,计入销售费用。

【例题·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应当计入企业产品生产成本的有()。

A.生产过程中为达到下一生产阶段所必须的仓储费用

B.日常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

C.非正常消耗的直接材料成本

D.生产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

『正确答案』ABD

『答案解析』选项C,应计入当期损益(营业外支出)。

(三)其他方式取得的存货

1.投资者投入存货的成本,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确定,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

【例2-2】2×16年1月1日,A、B、C三方共同投资设立了甲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A以其生产的产品作为投资(甲公司作为原材料管理和核算),投资合同约定的该批产品的价值为5 000 000元(与公允价值相同)。甲公司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不含税价款为5 000 000元,增值税税额为650 000元。假定甲公司的实收资本总额为10 000 000元,A在甲公司享有的份额为35%。甲公司为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3%;甲公司采用实际成本法核算存货。

【分析】A在甲公司享有的实收资本金额=10 000 000×35%=3 500 000(元)

A在甲公司投资的资本溢价=5 000 000+650 000-3 500 000=2 150 000(元)

甲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

借:原材料 5 00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650 000

贷:实收资本——A 3 500 000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 2 150 000(倒挤)

【例题·判断题】企业接受投资者投入的存货应当按照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入账,但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不公允的除外。()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企业接受投资者投入存货的成本,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确定,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

2.通过提供劳务取得的存货

通过提供劳务取得的存货,其成本按从事劳务提供人员的直接人工和其他直接费用以及可归属于该存货的间接费用确定。

【例题·判断题】企业通过提供劳务取得存货的成本,按提供劳务人员的直接人工和其他直接费用以及可归属于该存货的间接费用确定。()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企业通过提供劳务取得的存货,其成本按从事劳务提供人员的直接人工和其他直接费用以及可归属于该存货的间接费用确定。

第二节存货的期末计量

一、存货期末计量原则

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当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时,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资产减值损失)。存货成本,是指期末存货的实际成本。

【提示】存货跌价准备是存货的备抵科目,增加记贷方,减少记借方。

存货在销售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以及为达到预定可销售状态还可能发生的加工成本等相关支出,构成现金流入的抵减项目。企业预计的销售存货现金流量,扣除这些抵减项目后,才能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

【例题·多选题】对于需要加工才能对外销售的在产品,下列各项中,属于在确定其可变现净值时应考虑的因素有()。

A.在产品已经发生的生产成本

B.在产品加工成产成品后对外销售的预计销售价格

C.在产品未来加工成产成品估计将要发生的加工成本

D.在产品加工成产成品后对外销售预计发生的销售费用

『正确答案』BCD

『答案解析』需要进一步加工才能对外销售的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存货估计售价—至完工估计将发生的成本—估计销售费用—相关税金,所以答案为BCD。

二、存货期末计量方法

(一)存货减值迹象的判断

存货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通常表明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需要提准备):

1.该存货的市场价格持续下跌,并且在可预见的未来无回升的希望。

2.企业使用该项原材料生产的产品成本大于产品的销售价格。

3.企业因产品更新换代,原有库存原材料已不适应新产品的需要,而该原材料的市场价格又低于其账面成本。

4.因企业所提供的商品或劳务过时或消费者偏好改变而使市场的需求发生变化,导致市场价格逐渐下跌。

5.其他足以证明该项存货实质上已经发生减值的情形。

存货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通常表明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为零(需要提100%准备):

1.已霉烂变质的存货。

2.已过期且无转让价值的存货。

3.生产中已不再需要,并且已无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的存货。

4.其他足以证明已无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的存货。

(二)可变现净值的确定

1.企业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时应考虑的因素

企业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应当以取得的确凿证据为基础,并且考虑持有存货的目的、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影响等因素。

存货的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成本及以其他方式取得的存货的成本,应当以取得外来原始凭证、生产成本资料、生产成本账簿记录等作为确凿证据;产成品或商品的市场销售价格、与产成品或商品相同或类似商品的市场销售价格、销售方提供的有关资料等。

【例题·多选题】下列各项中,企业在判断存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时,可作为存货成本确凿证据的有()。

A.外来原始凭证

B.生产成本资料

C.生产预算资料

D.生产成本账簿记录

『正确答案』ABD

『答案解析』存货成本应当以取得外来原始凭证、生产成本资料、生产成本账簿记录等作为确凿证据。

2.不同情况下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定

(1)产成品、商品等直接用于出售的商品存货,没有销售合同约定的,其可变现净值应当为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产成品或商品的一般销售价格(即市场销售价格)减去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等后的金额。

【例2-3】2×16年12月31日,甲公司生产的A型机器的账面价值(成本)为2 160 000元,数量为l2台,单位成本为180 000元/台。2×16年12月31日,A型机器的市场销售价格(不含增值税)为200 000元/台。甲公司没有签订有关A型机器的销售合同。

要求:计算可变现净值的计量基础。

【分析】计算确定A型机器的可变现净值应以其一般销售价格总额2 400 000元(200 000×l2)作为计量基础。

(2)用于出售的材料等,应当以市场价格减去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等后的金额作为其可变现净值。

【例2-4】2×16年,由于产品更新换代,甲公司决定停止生产B型机器。为减少不必要的损失,甲公司决定将原材料中专门用于生产B型机器的外购原材料——钢材全部出售,2×16年12月31日其账面价值(成本)为900 000元,数量为10吨。根据市场调查,此种钢材的市场销售价格(不含增值税)为60 000元/吨,同时销售这10吨钢材可能发生销售费用及税金50 000元。

要求:计算该批钢材的可变现净值。

【分析】应按钢材本身的市场销售价格(60 000×10)作为基础确定。因此,该批钢材的可变现净值应为550 000元(60 000×10-50 000)。

(3)需要经过加工的材料存货,在确定需要经过加工的材料存货的可变现净值时,需要以其生产的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与该产成品的成本进行比较,如果该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高于其成本,则该材料应当按照其成本计量。

【例2-5】2×16年12月31日,甲公司库存原材料——A材料的账面价值(成本)为1 500 000元,市场销售价格总额(不含增值税)为1 400 000元,假设不发生其他购买费用;用A材料生产的产成品——B型机器的可变现净值高于成本。

要求:确定2×16年l2月31日A材料的价值。

【分析】在这种情况下,A材料即使其账面价值(成本)已高于市场价格,也不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仍应按其原账面价值(成本)1 500 000元列示在甲公司2×16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的存货项目之中。

如果材料价格的下降表明以其生产的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则该材料应当按可变现净值计量。

【例2-6】2×16年l2月31日,甲公司库存原材料——钢材的账面价值为600 000元,可用于生产1台C型机器,相对应的市场销售价格为550 000元,假设不发生其他购买费用。由于钢材的市场销售价格下降,用钢材作为原材料生产的C型机器的市场销售价格由l 500 000元下降为l 350 000元,

但其生产成本仍为1 400 000元,即将该批钢材加工成C型机器尚需投入800 000元,估计销售费用及税金为50 000元。

要求:确定2×16年l2月31日该批钢材的价值。

【分析】根据上述资料,可按以下步骤确定该批钢材的账面价值:

第一步,计算用该原材料所生产的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

C型机器的可变现净值=C型机器估计售价-估计销售费用及税金=1 350 000—50 000=1 300 000(元)

第二步,将用该原材料所生产的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与其成本进行比较。

C型机器的可变现净值l 300 000元小于其成本l 400 000元,即钢材价格的下降和C型机器销售价格的下降表明C型机器的可变现净值低于其成本,因此,该批钢材应当按可变现净值计量。

第三步,计算该批钢材的可变现净值,并确定其期末价值。

该批钢材的可变现净值=C型机器的估计售价-将该批钢材加工成C型机器尚需投入的成本-估计销售费用及税金=1 350 000—800 000—50 000=500 000(元)

该批钢材的可变现净值500 000元小于其成本600 000元,因此,该批钢材的期末价值应为其可变现净值500 000元,即该批钢材应按500 000元列示在2×16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的存货项目之中。

(4)为执行销售合同或者劳务合同而持有的存货,其可变现净值应当以合同价格为基础而不是估计售价,减去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等后的金额确定。

企业与购买方签订了销售合同(或劳务合同,下同),并且销售合同订购的数量大于或等于企业持有的存货数量,与该项销售合同直接相关的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应当以合同价格为计量基础。

如果企业销售合同所规定的标的物尚未生产出来,但持有专门用于该标的物生产的材料,其可变现净值也应当以(产品的而不是材料的)合同价格作为计量基础。

【例2-7】2×15年8月10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一份不可撤销的销售合同,双方约定,2×16年2月15日,甲公司应按200 000元/台的价格向乙公司提供A型机器10台。2×15年12月31日,甲公司A型机器的账面价值(成本)为1 360 000元,数量为8台,单位成本为170 000元/台。2×15年12月31日,A型机器的市场销售价格为l90 000元/台。

要求:计算A型机器可变现净值的计量基础。

【分析】应以销售合同约定的价格1 600 000元(200 000×8)作为计量基础,即估计售价为1 600 000元。

【例2-8】2×15年12月20日,甲公司与丙公司签订了一份不可撤销的销售合同,双方约定,2×16年3月15日,甲公司应按200 000元/台的价格向丙公司提供10台B型机器。至2×15年12月31日,甲公司尚未生产该批B型机器,但持有专门用于生产该批10台B型机器的库存原材料——钢材,其账面价值为900 000元,市场销售价格总额为700 000元。

要求:计算该批钢材可变现净值的计量基础。

【分析】计算该批钢材的可变现净值时,应以销售合同的B型机器的销售价格总额2 000 000元(200 000×10)作为计量基础。

如果企业持有的同一项存货数量多于销售合同或劳务合同订购的数量的,应分别确定其可变现净值,并与其相对应的成本进行比较,分别确定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或转回金额。超出合同部分的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应当以一般销售价格为基础计算。

【例2-9】2×15年9月10日,甲公司与丁公司签订了一份不可撤销的销售合同,双方约定,2×16年2月15日,甲公司应按180 000元/台的价格向丁公司提供C型机器10台。2×15年12月31日,甲公司C型机器的账面价值为1 920 000元,数量为12台,单位成本为160 000元/台。2×15年12月31日,C型机器的市场销售价格为200 000元/台。

要求:计算C型机器可变现净值的计量基础。

【分析】这种情况下,对于销售合同约定数量内(10台)的C型机器的可变现净值应以销售合同

约定的价格总额1 800 000元(180 000×10)作为计量基础;而对于超出部分(2台)的C型机器的可变现净值应以一般销售价格总额400 000元(200 000×2)作为计量基础。

【例题·单选题】2017年12月1日,甲、乙公司签订了不可撤销合同,约定以205元/件的价格销售给乙公司1000件商品,2018年1月10日交货。2017年12月31日,甲公司该商品的库存数量为1500件,成本200元/件,市场销售价格191元/件,预计产生销售费用均为1元/件,2017年12月31日甲公司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元。

A.15000

B.0

C.1000

D.5000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已签订销售合同的商品,应以合同价为基础确认可变现净值,未签订合同的商品,应以市场价格为基础确认可变现净值。有合同的1000件产品可变现净值=1000×(205-1)=204000(元),成本为200000元(1000×200),可变现净值高于成本,不需要计提跌价准备;无合同的500件产品可变现净值=500×(191-1)=95000(元),成本为100000元(500×200)元,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00000-95000=5000(元);因此选项D正确。

【例题·多选题】下列有关确定存货可变现净值基础的表述,正确的有()。

A.无销售合同的库存商品以该库存商品的估计售价为基础

B.有销售合同的库存商品以该库存商品的合同价格为基础

C.用于出售的无销售合同的材料以该材料的市场价格为基础

D.用于生产有销售合同产品的材料以该材料的市场价格为基础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选项D,用于生产有销售合同产品的材料以生产的产品的销售合同约定价格为基础进行计算。

【例题·判断题】持有存货的数量多于销售合同订购数量的,超出部分的存货可变现净值应当以产成品或商品的合同价格作为计算基础。()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企业持有的存货数量若超出销售合同约定的数量,则超出的部分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应以市场价格为基础进行确定。

【例题·判断题】对直接用于出售的存货和用于继续加工的存货,企业在确定其可变净现值时应当考虑不同的因素。()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直接出售的存货以其本身的预计售价为基础来计算可变现净值,而继续加工的存货,以其生产的产成品的预计售价为基础来计算可变现净值。

【例题·单选题】2×18年12月10日,甲、乙公司签订了一项不可撤销合同,合同约定甲公司于2×19年12月10日以每台30万元的价格向乙公司交付5台A产品。2×18年12月31日,甲公司库存的专门用于生产上述商品的K材料账面价值100万元,市场销售价值98万元,预计将K材料加工成上述产品将发生加工成本40万元,与销售上述产品相关税费15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2×18年12月31日,K材料可变现净值为()万元。

A.95

B.98

C.110

D.100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K材料可变现净值=A产成品估计售价30×5-至完工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40-销售产成品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15=95(万元)。

【例题·判断题】企业为执行销售合同而持有的存货,其可变现净值应以合同价格为基础计算。()『正确答案』√

(三)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与转回

1.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

资产负债表日,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企业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存货跌价准备

企业通常应当按照单个存货项目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单项计提法)。

对于数量繁多、单价较低的存货,可以按照存货类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分类计提法)。与在同一地区生产和销售的产品系列相关、具有相同或类似最终用途或目的,且难以与其他项目分开计量的存货,可以合并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合并计提法)。

【例2-10】甲公司按照单项存货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16年l2月31日,A、B两项存货的成本分别为300 000元、210 000元,可变现净值分别为280 000元、250 000元,假设“存货跌价准备”科目余额为0。

【分析】甲公司对A、B两项存货计提的跌价准备共计为20 000元,在当日资产负债表中列示的存货金额为490 000元(280 000 +210 000)。

【例2-11】乙公司按单项存货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16年12月31日,乙公司库存自制半成品成本为350 000元,预计加工完成该产品尚需发生加工费用110 000元,预计产成品的销售价格(不含增值税)为500 000元,销售费用为60 000元。假定该库存自制半成品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且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

【分析】产成品成本=350 000+110 000=460 000(元),

产成品可变现净值=500 000-60 000=440 000(元),

自制半成品用可变现净值计量。

半成品可变现净值=500 000-60 000-110 000=330 000(元),

自制半成品的成本为350 000元,

所以自制半成品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 000(350 000-330 000)元。

【例2-12】丙公司2×15年末,A存货的账面成本为l00 000元,由于本年以来A存货的市场价格持续下跌,根据资产负债表日状况确定的A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为95 000元,“存货跌价准备”期初余额为零,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5 000(100 000-95 000)元。

【分析】相关账务处理如下:

借:资产减值损失 5 000

贷:存货跌价准备 5 000

2.存货跌价准备的转回(提取的相反分录)

以前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的,减记的金额应当予以恢复,并在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内转回,转回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资产减值损失的贷方)。

借:存货跌价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

【链接教材第七章】“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这与存货跌价准备的转回是不矛盾的,这段话是针对部分非流动资产而言的。

第七章涉及的资产主要是企业的非流动资产,具体包括对子公司、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探明石油天然气矿区权益和井及相关设施等。

【提示】口决:长期资产的减值准备不允许转回,存货跌价准备、坏账准备以及其他金融资产计提的减值准备允许转回。

在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内转回,意味着转回的金额以将存货跌价准备的余额冲减至零为限。

【例2-13】沿用【例2-12】,假设2×16年年末,丙公司存货的种类和数量、账面成本和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均未发生变化,但是2×16年以来A存货市场价格持续上升,市场前景明显好转,至2×16年末根据当时状态确定的A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为110 000元。

【分析】借:存货跌价准备 5 000

贷:资产减值损失 5 000

需要注意的是,导致存货跌价准备转回的是以前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的消失,如果本期导致存货可变现净值高于其成本的影响因素不是以前减记该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则不允许将该存货跌价准备转回。

3.存货跌价准备的结转

【例2-14】甲公司系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15年,甲公司库存A机器5台,每台成本为5 000元,已经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合计为6 000元。2×16年,甲公司将库存的5台机器全部以每台6 000元的价格售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3%,货款未收到。

【分析】甲公司的相关账务处理如下:

借:应收账款33 900

贷:主营业务收入——A机器 3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 900

借:主营业务成本19 000(账面价值)

存货跌价准备 6 000

贷:库存商品——A机器 25 000

【补充】如果销售原材料,确认收入结转成本分录为:

借:应收账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借:其他业务成本

存货跌价准备

贷:原材料

企业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如果其中有部分存货已经销售,则企业在结转销售成本时,应同时结转对其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相当于按存货账面价值转成本,准备减少记借方)。

【补充】

账面余额指的是某一个科目的原值。

账面价值(对于资产类科目)=原值-折旧(摊销)-××减值准备。

【例题·单选题】下列关于存货可变现净值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可变现净值等于存货的市场销售价格

B.可变现净值等于销售存货产生的现金流入

C.可变现净值等于销售存货产生现金流入的现值

D.可变现净值是确认存货跌价准备的重要依据之一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日常活动中,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资产负债表中,若其低于存货的成本,则应按二者差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所以选项A、B、C都不正确。

【例题·判断题】以前期间导致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在本期已经消失的,应在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内恢复减记的金额。()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以前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的,减记的金额应当予以恢复,并在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内转回,转回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资产减值损失的贷方)。

【例题·判断题】企业已计提跌价准备的存货在结转销售成本时,应一并结转相关的存货跌价准备。()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分录为:

借:主营业务成本等

存货跌价准备

贷:库存商品等

【例题·判断题】企业的存货跌价准备一经计提,即使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也不得转回。()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消失时,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可以转回。

【例题·计算分析题】甲公司系生产销售机床的上市公司,期末存货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并按单个存货项目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相关资料如下:

资料一:2016年9月10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一份不可撤销的S型机床销售合同。合同约定,甲公司应于2017年1月10日向乙公司提供10台S型机床,单位销售价格为45万元/台。

2016年12月31日,甲公司S型机床的库存数量为14台,单位成本为44.25万元/台,该机床的市场销售价格为42万元/台。估计甲公司向乙公司销售该机床的销售费用为0.18万元/台,向其他客户销售该机床的销售费用为0.15万元/台。

2016年12月31日,甲公司对存货进行减值测试前,未曾对S型机床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资料二:2016年12月31日,甲公司库存一批用于生产W型机床的M材料。该批材料的成本为80

万元,可用于生产10台W型机床,甲公司将该批材料加工成10台W型机床尚需投入50万元。该批M 材料的市场销售价格总额为68万元,估计销售费用总额为0.6万元。甲公司尚无W型机床订单。W型机床的市场销售价格为12万元/台,估计销售费用为0.1万元/台。

2016年12月31日,甲公司对存货进行减值测试前,“存货跌价准备——M材料”账户的贷方余额为5万元。

假定不考虑增值税等相关税费及其他因素。

要求:(1)计算甲公司2016年12月31日S型机床的可变现净值。

(2)判断甲公司2016年12月31日S型机床是否发生减值,并简要说明理由。如果发生减值,计算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金额,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3)判断甲公司2016年12月31日是否应对M材料计提或转回存货跌价准备,并简要说明理由。如果应计提或转回存货跌价准备,计算应计提或转回存货跌价准备的金额,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正确答案』(1)有合同部分的可变现净值=10×(45-0.18)=448.2(万元)无合同部分的可变现净值=(14-10)×(42-0.15)=167.4(万元)

甲公司2016年12月31日S型机床的可变现净值=448.2+167.4=615.6(万元)

(2)甲公司2016年12月31日S型机床对于有合同部分没有发生减值,无合同部分发生了减值。

理由:对于有合同的部分,成本为44.25×10=442.5(万元),小于其可变现净值448.2万元,成本小于可变现净值,因此没有发生减值;对于无合同部分,成本为44.25×4=177(万元),大于其可变现净值167.4万元,因此发生了减值。

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177-167.4=9.6(万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9.6

贷:存货跌价准备9.6

(3)M材料应该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理由:甲公司生产的W型机床的成本=80+50=130(万元);可变现净值=12×10-0.1×10=119(万元),成本大于可变现净值,W型机床发生了减值。因此M材料发生了减值。

M材料存货跌价准备的期末余额=80-(12×10-0.1×10-50)=11(万元),大于存货跌价准备的期初余额5万元,因此M材料应该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M材料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金额=11-5=6(万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 6

贷:存货跌价准备 6

会计基础练习题第十章财务报表

第十章财务报表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对于至少应当提供所有列报项目上一个可比会计期间的比较数据的基本要求表述不正确的是()。 A、务报表的列报项目发生变更的,应当至少对可比期间的数据按照当期的列报要求进行调整,并在附注中披露调整的原因和性质,以及调整的各项目金额 B、对可比数据进行调整不切实可行的,应当在附注中披露不能调整的原因 C、当期财务报表的列报,至少应当提供所有列报项目上一个可比会计期间的比较数据,以及与理解当期财务报表相关的说明 D、对资产负债表而言,须披露资产负债表日;对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而言,须披露报表涵盖的会计期间 2、下列各项中,()不影响利润表中营业利润金额。 A、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B、出售原材料并结转成本 C、购买国库券的利息收入 D、清理管理用固定资产发生的净损失 3、下列各项中,()不会影响营业利润金额增减。 A、资产减值损失 B、财务费用 C、投资收益 D、营业外收入 4、下列各项中,不会引起利润总额增减变化的是()。 A、销售费用 B、管理费用

C、所得税费用 D、营业外支出 5、利润表中的“本期金额”栏内各项数字一般应根据损益类科目的()填列。 A、本期发生额 B、累计发生额 C、期初余额 D、期末余额 6、下列各项中,()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经营成果。 A、资产负债表 B、利润表 C、现金流量表 D、财务状况变动表 7、为了具体反映利润的形成情况,我国现行的利润表的结构一般采用()报告结构。 A、单步式 B、多步式 C、账户式 D、报告式 8、某企业期末“应付账款”账户为贷方余额26万元,其所属明细账户的贷方余额合计为33万元,所属明细账户的借方余额合计为7万元;“预付账款”账户为借方余额15万元,其所属明细账户的借方余额合计为20万元,所属明细账户的贷方余额合计为5万元。则该企业资产负债表中“应付账款”和“预付账款”两个项目的期末数分别应为()万元。 A、38和27 B、33和20 C、53和12

2015年会计基础知识重点整理打印版

第一章总论 1、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2、会计按报告对象不同,分为财(国家)务会计(侧重于外部、过去信息)与管理会计(侧重于内部、未来信息) 3、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核算(基础)和监督(质保),会计还有预测经济前景、参于经济决策、评价经营业绩的职能。 4、会计的对象是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投入—运用—退出<偿债、交税、分配利润>) 5、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会计主体(空间范围,法人可以作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人)、持续经营(核算基础)、会计分期、货币计量(必要手段) 6、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化、基本分类,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大会计要素。 7、会计等式是设置账户、进行复式记账和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依据。 资产=权益(金额不变:资产一增一减、权益一增一减金额变华:资产权益同增、资产权益同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第一等式也是基本等式,静态要素,反映财务状况,编制资产负债表依据)收入-费用=利润(第二等式,动态要素,反映经营成果,编制利润债表(损益表)依据)取得收入表现为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发生费用表现为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 第二章会计核算内容与要求 1、款项和有价证券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款项主要包括现金、银行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 证金存款、备用金等;有价证券是指国库券、股票、企业债券等。 2、收入是指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支出是指企业所实际发生的各项开支和损失,费用是指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 济利益的总流出。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是按一定的产品或劳务对象所归集的费用,是对象化了的费用。收入、支出、费用、成本是判断经营成果及盈亏状况的主要依据。 3、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一般包括:利润的计算、所得税的计算和交纳、利润分配或亏损弥补 4、会计记录的文字应当使用中文。在民族自治地区,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民族文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和其他外国组织的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一种外国文字。 第三章会计科目与账户 1、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 2、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是合法性、相关性、实用性。 3、账户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用于记录经济业务的。 4、会计科目(账户)按反映业务详细程度分为总 账和明细账。 按会计要素不同可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成本、损益。 5、账户的四个金额要素及关系:期末余额=期初 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6、账户的基本结构包括账户名称(会计科目)、 记录业务的日期、凭证号数、经济业务摘要、增减 金额、余额等。 7、账户分为左右两方,哪方增加,哪方减少取决 于账户性质和记录的经济业务,账户余额一般在增 加方。 8、会计科目和账户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分 类,两者口径一致、性质相同;会计科目是账户的 名称、开设依据;账户是会计科 目载体和具体运用。无科目,账户无依据,无自由 式户,科目无作用;科目无结构,账户有一定格式 和结构。实际工作中,科目和账户不加以严格区分, 相互通用。 第四章复式记账 1、复式记账按照记账符号不同,分为借贷记账法、 收付记账法、增减记账法。 2、借贷记账法以“借”、“贷”为记账符号,借贷哪方 登记增加与减少取决于账户性质及结构。 3、资产、成本、损益(费用)增加为借,减少为 贷,负债、所有都权益、损益(收入)增加为贷, 减少为借。 4、资产类账户:期末余额(借方)=期初余额(借 方)+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权益类账户:期末余额(贷方)=期初余额(贷方) +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 5、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 相等。 6、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发生额试算平衡法(全 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本期贷方 发生额合计) 余额试算平衡法(全部账户的借方期初余额合计= 全部账户的贷方期初余额合计)(全部账 户的借方期末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贷方期末余 额合计) 试算不平衡,肯定有错;试算平衡,不一定正确(重 记、漏记、借贷方向错误、科目错误)。 7、会计分录指对某项经济业务事项标明应借应贷 账户及其金额的记录(三要素:账户<科目>名称、 金额、借贷方向) 8、会计分录分为简单分录(一 借一贷)和复合分录(一借多贷、一贷多借、多借 多贷) 9、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平行登记 要求:同依据、同方向、同期间、同金额 10、总账(总括记录业务)对明细账具有统驭控 制作用,明细账(详细记录业务)对总账具有补充 说明作用 总分类账户金额=所属明细分类账户金额合计 11、 期间费用包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费用 12、应交所得税等于应纳税所得额乘以所得税率, 利润总额减去所得税等于净利润 第五章会计凭证 1、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事项发生或完成情况 的书面证明,也是登记账簿的依据。 2、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是会计核算的专门方法之 一,也是会计核算工作的起点。 4、会计凭证按照编制的程序和用途不同,分为原 始凭证和记账凭证。 5、原始凭证(单据),是在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 时取得或填制的,用以记录或证明经济业务的发生 或完成情况的书面证明。(购销合同、各种申请单、 银行对账单、债权债务对单、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等不能作为原始凭证) 6、原始凭证按照来源不同分为外来原始凭证和自 制原始凭证。按照填制手续及内容不同分为一次 凭证、累计凭证、汇总凭证。 按照格式不同分为通用凭证和专用凭证 区分:领料单限额领料单差旅费报销单增值 税专用发票 7、原始凭证基本内容:名称、日期、单位和个 人、内容、金额 8、原始凭证填写时不得涂改、刮擦、挖补。原始 凭证金额有错误的,应当由出具单位重开,不得在 原始凭证上更正。 9、出纳人员办理收付款后,应在有关原始凭证上 加盖“收讫”“付讫”的戳记。 10、原始凭证的审核内容主要包括:原始凭证的 真实性、合法性、合理性、完整性、正确性和及时 性 7、记账凭证是会计人员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 填制的会计凭证,是登记账簿的直接依据。 8、记账凭证按照使用范围分为通用凭证和专用凭 证(收款凭证<借方科目为现金和银行存款>、付 款凭证<贷方科目为现金和银行存款>、转账凭证< 不涉及现金和银行存款科目>)按照填列方式 分为单式凭证和复式凭证 12、一笔经济业务需要填制多张记账凭证的,可 以采用分数编号法。 一原始凭证需编制多记账凭证的,应在未附原始凭 证的记账凭证上注明其原始凭证附在哪张记账凭 证下 13、除结账和更正错误的记账凭证可以不附原始 凭证外,其他记账凭证必须附有原始凭证。记 账凭证填写错误的,重新编制。 14、对于涉及“现金”和“银行存款”之间的经济业务, 一般只编制付款凭证,不编制收款凭证。企业 采购报销差旅费填制一张收款凭证和一张转账凭 证 第六章会计账簿 会计账簿是指由一定格式的账页组成的,记录业务 的簿籍。是编制会计报表的基础和依据。 1、会计账簿按照格式的不同分为两栏式、三栏式 (现金、银行日记账、总账与大部分明细账)、数 量金额式(原材料、包装物、库

会计基础各章完整讲义

第一章总论 本章教材结构 第一节会计的意义――――――――会计的产生和发展;会计含义;会计基本职能,财务报告的目标 第二节会计的基本假设和会计基础 第三节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6大要素;3大等式 本章内容讲解: 第一节会计概述 一、会计的意义(了解) 1、中国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1)会计的起源:绘图记事;刻记记事;结绳记事 (2)西周王朝:出现“会计”一词;产生“官厅会计”并出现“司会” 1985年颁布了新中国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标志着我国会计工作法治化的开端 二、会计含义――掌握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核算和监督企业、政府和非营利组织等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同时,它又是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其含义是: ①会计本质:一项经济管理活动或经济信息系统;属于管理的范畴 ②会计对象:特定单位的经济活动; ③会计基本职能:核算和监督; ④主要计量单位,货币是主要的计量单位但并不是唯一的计量单位 财务会计是最基本的、也是最早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三、会计的基本职能 会计的基本职能有两个,即:会计核算职能和会计监督职能(一)会计核算职能(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4个

环节,反映特定主体经济活动,向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是会计的首要职能) 1、会计核算的特点 (1)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注意“主要”两个字,言外之意就是除了货币计量单位外还可以以实物量及劳动量作为辅助计量单位。 (2)具有完整、连续、系统性: 完整性:所有会计对象都要核算 连续性:核算连续进行,不能中断 系统性:提供的会计数据能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二)会计监督 1、含义: 会计监督职能: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监督 会计监督就是通过预测、决策、控制、分析、考评等具体方法,促使经济活动按照规定的要求运行,以达到预期的目的 2、特点: (1)通过价值指标来进行 (2)对企业的经济活动的全过程进行监督,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 (3)依据是合法性和合理性 二者联系与区别:核算是监督基础;监督是核算的质量保证

2015年-会计基础课后习题(第五版教材)

第五版-会计基础课后习题(考试全真题) 第一章 一.单项选择题 1.会计以()为主要计量单位。 A.数量 B.金额 C.货币 D.时间 2.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基本职能的是()。 A.会计核算与会计预测 B.会计预算和会计决算 C.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 D.会计分析和会计决策 3.会计对象是企业事业单位的()。 A.经济活动 B.经济资源 C.资金运动 D.劳动耗费 4.()是对会计对象进行的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 A.会计要素 B.会计科目 5.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记账基础是建立在一个基本的前提条件下,这个基本前提是()。 A.会计分期假设 B.会计主体假设 C.货币计量假设 D.持续经营假设 6.会计的核算职能不具有()。 A.连续性 B.主观性 C.系统性 D.全面性 7.关于会计主体和法律主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会计主体必然是法律主体,而法律主体也必然是会计主体 B.法律主体必然是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C.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毫无关系 D.ABC均不对 8.1992年11月财政部颁布(),我国企业会计核算从传统计划经济模式向市场经济模式转换。 A.小企业会计制度 B.企业会计制度 D.企业会计准则 D.事业单位会计准则 9.下列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中,()界定了会计信息的时间段落,为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等奠定理论与实务的基础。 A.会计主体 B.会计分期 D.货币计量 D.持续经营 10.资产按照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其会计计量属性是()。 A.现值 B.可变现净值 D.历史成本 D.公允价值 11.各单位必须根据()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会计核算,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A.预期发生的 B.实际发生的 C.已签订合同的 D.正确的 12.在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中,界定会计工作和会计信息空间范围的是()。 A.货币计量 B. 会计主体 C.会计期间 D.持续经营 13.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有()。 A.会计是一项经济管理工作 B.会计以货币作为唯一计量单位 C.会计有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之分 D.财务会计侧重于过去信息 14.甲乙丙三人成立A公司,甲与丁成立C公司,B公司向A公司提供材料,A公司向D公司借款。作为A 公司的会计,应以()作为会计主体进行会计核算。 A.B公司 B.C公司 C.D公司 D.A公司 15.下列经济业务事项中,不需要进行会计核算的是()。 A.从银行提取现金 B.签订销售合同 C.收取销售货款 D.缴纳税金 16.会计的概念不包含下面()的内容。 A.会计的基本职能 B.会计是一种管理活动 C.会计的记账方法 D.会计的特点 17.下列关于会计主体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初级会计实务第一轮管理会计基础第一讲:管理会计概述(一)

第七章管理会计基础 考情分析 本章知识量较大,分值也比较高,是历年考试中比较重要的一章。前两节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即可。重点掌握第3.4节中涉及到的各项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和各类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本章试题覆盖了各种题型。特别是第三节中要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等,经常出不定项选择题。在学习过程中应重点把握计算性的题目,多做练习,掌握做题思路,避免眼高手低。 1.管理会计概述 2.产品成本核算概述 3.产品成本的归集和分配 4.产品成本计算方法 近三年考题题型题量 教材变化 (1)调整:管理会计的知识架构,增加要素之一(工具方法)详细解释。 (2)联产品成本分配方法中“实务数量法”改为“实务量分配法” (3)删除:复利计算方法的解释、递延年金终值的计算、递延年金现值的定义、年偿债基金、年资本回收额的内容、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的内容、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对比、管理会计的产生于发展内容、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任务和措施 第一节管理会计概述 关键考点

1.管理会计基本知识:概念、目标、体系、4项要素、工具方法、管理会计原则、应用主体。 2.货币时间价值的计算:终值、现值。 一、管理会计概念和目标 管理会计是会计的重要分支,主要服务于单位(包括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下同)内部管理需要,是通过利用相关信息,有机融合财务与业务活动,在单位规划、决策控制和评价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管理活动。 管理会计是会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管理会计的目标是通过运用管理会计工具方法,参与单位规划、决策、控制、评价活动并为之提供有用信息,推动单位实现战略规划。 二、管理会计体系 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体系是一个由理论、指引、人才、信息化加服务市场构成的“4+1”的管理会计有机系统。 其中,理论体系是基础,解决目前对管理会计认识不一、缺乏公认的定义和框架等问题。 指引体系是保障。 人才队伍是关键,是该体系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核心。 信息系统是支撑。 咨询服务是确保四大任务顺利实施的外部支持。 管理会计指引体系是在管理会计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可操作性的系列标准。包括基本指引、应用指引和案例库。 (一)管理会计基本指引 管理会计基本指引在管理会计指引体系中起统领作用,是制定应用指引和建设案例库的基础。将管理会计普遍规律上升到标准,是对管理会计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基本方法、基本目标等内容的总结、提炼。 不同于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管理会计基本指引只是对管理会计普遍规律和基本认识的总结升华,并不对应用指引中未作出描述的新问题提供处理依据。(判断) 【2018·判断题】在管理会计指引体系中,基本指引发挥着统领作用,是制定应用指引和建设案例库的基础。() 【答案】√ (二)管理会计应用指引

初级会计职称会计实务课后练习第十章事业单位会计基础

初级会计实务(2016)第十章事业单位会计基础 一、单项选择题 1.以下各项中,不属于行政事业单位会计要素的是()。 A.收入 B.所有者权益 C.负债 D.净资产 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事业单位资产的是()。 A.库存现金 B.零余额用款额度 C.应缴国库款 D.短期投资 3.下列各项不属于事业单位收入、支出类科目的是()。 A.事业收入 B.经营支出 C.其他支出 D.应收账款 4.以下关于事业单位货币资金的说法,错误的是()。 A.事业单位“库存现金”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单位库存现金数额 B.事业单位的现金主要用于单位的日常零星开支 C.不得“坐支”现金 D.支出现金,借记“库存现金”科目,贷记有关科目。 5.2015年3月6日,某事业单位收到同级财政部门批复的分月用款计划以及代理银行盖章的“授权支付到账通知书”,金额为180000元。则下列账务处理中正确的是()。 A.借记“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180000元 B.贷记“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180000元 C.借记“财政补助收入”180000元 D.贷记“财政授权支付”180000元 6.事业单位购买短期投资时发生的手续费计入()。 A.短期投资 B.投资收益 C.其他收入 D.其他支出 7.出售短期投资时,按照实际收到的金额与收回短期投资成本的差额计入()。 A.银行存款 B.短期投资 C.其他收入 D.投资收益 8.以下事业单位应收及预付款项的会计分录,错误的是()。 A.事业单位收到应收票据,借记“应收票据”科目,贷记“经营收入”等有关科目 B.应收票据到期收回的票面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应收票据”科目 C.事业单位预付款项时,借记“预付账款”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D.补付的货款,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预付账款”科目 9.以下关于事业单位应收账款坏账准备的说法,错误的是() A.事业单位应于每月计提应收账款的坏账准备 B.事业单位应当及时清算并催收应收账款 C.事业单位一般并不计提应收账款的坏账准备

会计基础-第十章讲义补充

第十章主要经济业务事项账务处理(补充考点) 第一个:对应收款项减值(坏账准备)的账务处理 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对应收款项的账面价值进行检查,有客观证据表明该应收款项发生减值的,应当将该应收款项的账面价值减记至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减记的金额确认资产减值损失,并计提坏账准备。 (1)计提坏账准备时: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坏账准备 (2)确认坏账损失时: 借:坏账准备 贷:应收账款 (3)确认的坏账又收回 借:银行存款 贷:坏账准备 第二个:对固定资产折旧的账务处理 (1)折旧概念 是指在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内,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折旧额进行系统分摊。其中,应计折旧额指应当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原价扣除其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如果已对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还应当扣除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2)影响固定资产折旧的因素 原始价值 预计净残值:假定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已满并处于使用寿命终了时的预期状态,企业目前从该资产处置中获得的扣除预计处置费用后的金额。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预计使用寿命 应提折旧总额= 原始价值- 预计净残值-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3)折旧的计算方法 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应提折旧总额采用何种方法转到各期营业成本或费用中去。 年限平均法(直线法):是将固定资产的折旧均衡地分摊到各期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折旧额均是等额的。 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固定资产应当按月计提折旧,当月增加的

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不计提折旧。 [例]华联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一台机器设备原始价值92000元,预计净残值率4%,预计使用5年。 年折旧率=(1-4%)/5=19.2% 月折旧率=19.2%/12=1.6% 在实务中的计算公式 当月固定资产应计提折旧总额=上月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额+上月增加固定资产应计提的月折旧额-上月减少固定资产应计提的月折旧额 固定资产折旧计算表 ?根据上表,折旧费用分配的会计处理为: 借:制造费用—一车间262600 —二车间115800 管理费用58600 其他业务成本3000 贷:累计折旧440000 【例10—27】承[例10-26],20 x 9年6月1日起,长江公司对该设备采用 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预计该设备的使用寿命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设备原价的 5%。 该设备每月计提折旧额=12000×(1-5%)÷10÷12=95(元) 假定20 x 9年6月份应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为10400元,其中生产车间折旧为

2015年会计基础知识重点

2015年会计基础知识重点

深圳会计培训深圳会计培训 深圳会计培训深圳会计培训 第一章总论 1、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2、会计按报告对象不同,分为财(国家)务会计(侧重于外部、过去信息)与管理会计(侧重于 内部、未来信息) 3、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核算(基础)和监督(质保)会计还有反映经济状况、监督经济活动、 控制经济过程、分析经济效益、预测经济前景、参于经济决策的六大职能。 4、会计的对象是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投入—运用—退出<偿债、交税、分配利润>) 5、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会计主体(空间范围,法人可以作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 人)、持续经营(核算基础)、会计分期、货币计量(必要手段) 6、会计核算方法: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 财务会计报告。 第二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1、六大会计要素: 资产是指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如:应付及预付账款、{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负债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流动负债(应付及预收账款)、非流动性负债(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收入是指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收益】 所有者权益是指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利润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时间的经营成果,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 【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 费用是指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包括成本和费用(营业(销售)税费、期间费用(销售、管理、财务)、资产减值损失)。】 2、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一般包括:利润的计算、所得税的计算和交纳、利润分配或亏损弥补4、会计记录的文字应当使用中文。在民族自治地区,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民族文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和其他外国组织的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一种外国文字。 5、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化、基本分类,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大会计要素。 7、会计等式是设置账户、进行复式记账和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依据。 资产=权益(金额不变:资产一增一减、权益一增一减金额变华:资产权益同增、资产权益同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第一会计等式也是基本等式,静态要素,反映财务状况,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及编制资产负债表依据)

2015会计基础知识重点讲解

【第一章】总论 1.会计的基本职能: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核算的环节:确认、计量、记录、报告。 2.会计核算的工作:记账、算账、报账。 3.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的关系:会计核算职能和会计监督职能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 系。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基础,没有核算所提供的各种信息,监督就失去了依据;而会计监督又是会计核算质量的保障,只有核算、没有监督,就难以保证核算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 4.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5.会计核算四项基本前提之间的关系:会计核算的四项基本前提,具有相互依存、相互补 充的关系。具体地说:会计主体确立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持续经营与会计分期确立了会计核算的时间长度,而货币计量则为会计核算提供了必要手段。没有会计主体就不会有持续经营;没有持续经营就不会有会计分期;没有货币计量就不会有现代会计。6.会计要素共计有六项,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会计要素表现资金运动的静止状态,反映企 业的财务状况,包括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项。第二类会计要素表现资金运动的显著变动状态,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包括收入、费用和利润三项。 7.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或者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其中,前 两者是由企业所有者直接投入的(例如溢价发行股票),而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是企业在生产过程当中所实现的利润留存企业所形成的部分,因此,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又统称为留存收益。所以,也可以表述为: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和留存收益等。 8.收入与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关系:收入表现为企业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或 两者兼而有之(部分收入还债),最终导致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9.费用与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关系:费用表现为企业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或 者两者兼而有之(广告费,部分欠款)最终导致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10.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或:资产=债权人权益+所有者权益或:资产=权益

会计基础知识讲义.doc

会计基础知识讲义 主要内容 ?一、会计学基本原理 ?二、银行常见会计科目 ?三、财务报告概述 银行业主要指标 一、会计学基本原理 1.1.1会计概念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一系列专门方法对经济主体 的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全面、综合的核算和监督,并在此基础上对经济活动进行分析、考核和检查,以提高经济效益的意向管理活动。 ?会计和财务区别: (1)会计:记账、算账、报账 (2)财务:计划、分析、预测 1.1.2会计的职能 1.基本职能 (1)核算职能 (2)监督职能 2.基本职能之间的关系 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 两者相辅相成。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 基础,会计监督是会计核算的继续和保障。

(1) 正确地记录和反映经济活动情况,提供会计信息资料。 (3) 考核财务状况,加强经济核算,促进经济效益提高。 (4) 预测经济前景,参与决策、控制和分析。 (5) 维护债权人权益和投资人的权益。 (1) 设置帐户。 (2) 复式记帐。 (4) 登记帐簿。 (5) 成本计算。 (6) 财产清査。 (7) 编制会计报表。 1.1. 3会计的任务 监督经济活动,贯彻执行国家法规,维护财经纪律。 1.1.4会计核算方法 填制和审核凭证。 1.2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基础、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 1.2.1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1) 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所服务的特定单位。会计主体前提是指 会计反映的是一个特定单位的经营活动。会计主体前提明确了会计工 作的空间范围。 (2) 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前提是指会计核算应以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

动为前提,而不考虑企业是否破产清算。它明确了会计工作的时间范 (3)会计分期 会计分期前提是指把企业持续不断的经营活动过程,划分为较短的会计期间,以便分期结算账目、按期编制报表。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月度。 (4)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会计核算过程中采用货币作为计量单位,记录、反映会计主体的经营情况。企业的会计核算应以人民 币为记账本位币。 1.2.2 会计核算基础: (1)权责发生制 权责发生制原则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 基础。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2)收付实现制 以收到或支付现金作为确认收入和费用的依据。行政事业单位采用收付实现制。 1.2. 3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 (1)会计要素的确认:是指决定将交易或事项中的某一项目作为一项会计要素加以记录和列入会计报表的过程。 确认具备的条件:

2015年《会计基础》测查卷(有答案)

2015年《会计基础》第二季度学员测查卷 单选题: 1、下列各项中属于日常会计核算工作起点的是()。 A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 B登记会计账簿 C:财产清查选项D: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答案:A解析:本题考核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是会计核算工作的起点,正确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是进行核算和实施监督的基础。 2、货款已经收到,但销售并未实现,则企业当期不确认销售商品收入,这一做法是()。 A:谨慎性信息质量的要求 B:收付实现制基础的要求 C:可比性信息质量的要求 D:权责发生制基础的要求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核权责发生制。在权责发生制下,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3、下列不可以确认为收入的是()。 A:咨询公司取得的咨询服务收入 B:商场的商品销售收入 C:罚款收入 D:工业企业出租专利权收入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核收入的含义与特征。收入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咨询公司提供咨询服务、商场销售产品、出租无形资产都属于企业的日常活动。罚款收入属于营业外收入,不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 4、下列经济业务中,引起负债减少,同时所有者权益增加的是()。 A:将应付账款转为股本 B:以银行存款偿还前欠贷款 C:以赊购方式购入材料 D:宜告分派现金股利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核借贷记账法下主要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选项A的分录为,借:应付账款贷:资本公积,负债减少,所有者权益增加;选项B,借:应付账款贷:银行存款,资产与负债同时减少,所有者权益不变;选项C,借:原材料贷:应付账款,资产与负债同时增加,所有者权益不变;选项D,借:应收股利贷:投资收益,资产与所有者权益同时增加,不涉及负债。所以,正确答案为A。 5、下列账户中,不属于成本类账户的是()。

基础会计讲义教学文档

课程容 第一讲总论 第二讲会计要素与会计恒等式 第三讲会计核算基础 第四讲会计科目、账户与复式记账第五讲企业基本经济业务的核算第六讲账户分类 第七讲会计凭证 第八讲账簿 第九讲财产清查 第十讲会计核算形式 第十一讲财务会计报告

第一讲总论 〔学习目的和要求〕学习本专题,应了解会计产生与发展的概况,重点掌握会计的含义、会计的基本职能、会计信息的作用与会计目标,初步了解会计核算的一般方法。 一、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一)会计产生与发展阶段 会计的产生和发展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 1、会计萌芽时期(公元前11世纪前) 所处年代:奴隶社会以前 标志:人类已经有了简单的记录、计量行为,如刻石记事、垒石计数和结绳记事等。但还没有专门的会计职业与机构。 2、古代会计(公元前11世纪至15世纪末) 所处年代:奴隶社会、封建社会 标志:会计人员和机构的产生、会计名词的出现等。如:在我国的周王朝中就设立了会计机构和专门人员;“会计”名词也产生于那个时期;同时,也产生了一定的会计思想。 ★会计在国外称簿记——Bookkeeping 例:我国周王朝严密的财计组织 孔子的会计思想:“会计当而已矣。” 春秋战国时期非的会计思想:“人有欲则会计乱,会计乱则有欲甚。”“所谓会计乃计量财物多少,出入不误,含廉洁理财之意。” 3、近代会计(公元前15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 标志:复式记账法(簿记)的诞生、计量单位的演变等。 复式记账法(簿记)的诞生——是对单式记账法(簿记)的重大变革,被称之为“会计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里程碑”! 4、现代会计(20世纪30年代至今) 标志: (1)会计学基础理论的创立。 (2)会计理论和方法逐渐分化为两个领域。 (3)企业财务会计目标的重大变化。 (4)会计记账手段的变革。 (5)会计规的国际趋同。 (二)总结 1、会计是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管理的要求而产生发展的。 2、会计是环境的产物,有什么样的环境就有什么样的会计。 3、经济愈发展,会计愈重要。 二、会计的基本职能

2015会计基础知识重点讲解

2015会计基础知识重点讲解

【第一章】总论 1.会计的基本职能: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核算的环节:确认、计量、记录、报告。 2.会计核算的工作:记账、算账、报账。 3.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的关系:会计核算职能和会计监督职能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 系。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基础,没有核算所提供的各种信息,监督就失去了依据;而会计监督又是会计核算质量的保障,只有核算、没有监督,就难以保证核算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 4.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5.会计核算四项基本前提之间的关系:会计核算的四项基本前提,具有相互依存、相互补 充的关系。具体地说:会计主体确立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持续经营与会计分期确立了会计核算的时间长度,而货币计量则为会计核算提供了必要手段。没有会计主体就不会有持续经营;没有持续经营就不会有会计分期;没有货币计量就不会有现代会计。6.会计要素共计有六项,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会计要素表现资金运动的静止状态,反映企 业的财务状况,包括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项。第二类会计要素表现资金运动的显著变动状态,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包括收入、费用和利润三项。 7.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或者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其中,前 两者是由企业所有者直接投入的(例如溢价发行股票),而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是企业在生产过程当中所实现的利润留存企业所形成的部分,因此,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又统称为留存收益。所以,也可以表述为: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和留存收益等。 8.收入与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关系:收入表现为企业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或 两者兼而有之(部分收入还债),最终导致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9.费用与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关系:费用表现为企业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或 者两者兼而有之(广告费,部分欠款)最终导致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10.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或:资产=债权人权益+所有者权益或:资产=权益

2018年初级会计实务上课学习讲义—会计基础部分

《初级会计实务》—会计基础部分 本部分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专题一:总论 专题二: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专题三:会计科目与账户 专题四:会计记账方法 专题五:借贷记账法下主要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 专题一:总论 第一节会计的概念与目标 一、会计的概念与特征 (一)会计的概念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专门的方法,核算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二)会计的基本特征 1.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2.会计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 3.会计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 4.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的基本职能; 5.会计采用一系列专门的方法。 二、会计的对象与目标 (一)会计对象 会计对象是指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具体是指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能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即资金运动或价值运动。 (二)会计目标 会计目标也称会计目的,是要求会计工作完成的任务或达到的标准,即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第二节会计的职能与方法 一、会计的职能 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过程中所具有的功能,会计具有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两项基本职能和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评价经营业绩等拓展职能。 基本职能: 1.核算职能 2.监督职能 二、会计核算方法 (一)会计核算方法体系

会计核算方法体系由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复式记账、登记会计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等专门方法构成。 (二)会计循环 第三节会计基本假设与会计基础 一、会计基本假设 会计基本假设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是对会计核算所处时间、空间环境等所作的合理假定。 1.会计主体 2.持续经营 3.会计分期 4.货币计量 二、会计基础 会计基础是指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基础。 1.权责发生制(★★★),也称应计制或应收应付制,是指收入、费用的确认应当以收入和费用的实际发生作为确认的标准,合理确认当期损益的一种会计基础。 【提示】在我国,企业会计核算采用权责发生制。 2.收付实现制(★),也称现金制,是以收到或支付现金作为确认收入和费用的标

中华会计网校2013年北京会计从业考试《会计基础》基础班讲义第十章

正保远程教育旗下品牌网站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NYSE:DL) 中华会计网校会计人的网上家园https://www.360docs.net/doc/a43496256.html, 中华会计网校2013年北京会计从业考试《会计基础》基础班讲义 第十章交易性金融资产 本章主要内容包括: 一是交易性金融资产概述。 二是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核算。主要包括取得、期末以及处置时的相关核算。 一、交易性金融资产概述 交易性金融资产主要是指企业为了在近期内出售而持有的金融资产,如企业以赚取差价为目的从二级市场购入的股票、债券、基金等。 为了核算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取得、收取现金股利或利息、处置等业务,企业应当设置“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收益”等科目。 “交易性金融资产”科目属于资产类科目,核算企业为交易目的所持有的债券投资、股票投资、基金投资等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借方登记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取得成本、资产负债表日其公允价值高于账面余额的差额等;贷方登记资产负债表日其公允价值低于账面余额的差额,以及企业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时结转的账面价值。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性金融资产的类别和品种,分别设置“成本”、“公允价值变动”等明细科目进行核算。“交易性金融资产”属于企业的流动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中以“交易性金融资产”项目列示于流动资产项目内。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属于损益类科目,核算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等由于公允价值变动而形成的应计入当期损益的金额,贷方登记资产负债表日企业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资产等的公允价值高于账面余额的差额;借方登记资产负债表日企业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资产等的公允价值低于账面余额的差额。 “投资收益”科目属于损益类科目,核算企业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等期间取得的投资收益以及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等实现的投资收益或投资损失,贷方登记企业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等实现的投资收益;借方登记企业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等发生的投资损失。 二、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核算 (一)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取得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公允价值) 应收利息或应收股利(买价中所含的已宣告但尚未分配的现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投资收益(交易费用) 贷:银行存款等(实际支付的金额) 【例题·分录题】甲公司于2011年1月1日购入A上市公司股票1 000 000股,并将其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该股票每股面值1元,每股市价10.2元(其中含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每股0.2元)。购入 时实际支付价款10 200 000 元。购入时该公司应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答疑编号5230100101] 『正确答案』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10 000 000 应收股利200 000(0.2×1 000 000) 贷:银行存款10 200 000 【拓展】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期间取得的现金股利或债券利息借:应收股利或应收利息 贷:投资收益

2015会计基础真题答案解析

2015会计基础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包括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应用指南和解释公告等。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A)。 A、《企业会计准则》 B、《小企业会计准则》 C、《事业单位会计准则》 D、《行政单位会计准则》 2、(A)是企业内部主要的会计信息使用者。 A、企业管理者 B、企业职工 C、债权人 D、政府部门 3、下列关于谨慎性原则运用正确的是(C)。 A、计提秘密准备金 B、高估资产或收益 C、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按规定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D、少计负债或费用 4、企业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B)为基础。 A、历史成本 B、权责发生制 C、复式记账 D、收付实现制 5、我国实行公历制会计年度是基于(C)的会计基本假设。 A、会计主体 B、货币计量 C、会计分期 D、持续经营 6、企业固定资产可以按照其价值和使用情况,确定采用某一方法计提折旧,它所依据的会计核算前提是(B)。 A、会计主体 B、持续经营 C、会计分期 D、货币计量 7、界定从事会计工作和提供会计信息的空间范围的会计基本前提是(B)。 A、会计职能 B、会计主体 C、会计内容 D、会计对象 8、下列各项中,(D)不属于企业资金循环和周转环节。 A、供应过程 B、生产过程 C、销售过程 D、分配过程 9、会计核算的(C),是指对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要采用科学的核算方法,分门别类地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以便为经济管理提供其所需的各类会计信息。

10、(C)是会计工作的基础。 A、会计记录 B、会计分析 C、会计核算 D、会计检查 11、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复式记账等属于(B)的基本方法。 A、会计监督 B、会计核算 C、会计预测 D、会计决策 12、(A)要通过企业的会计信息,了解企业所承担的义务情况,获取对宏观经济管理、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等有用的信息。 A、政府 B、社会公众 C、债权人 D、投资者 13、(A)是指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产品生产费用,按各种不同的成本计算对象进行归集和分配,进而计算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一种专门方法。 A、成本计算 B、财产清查 C、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D、利润计算 14、某外商投资企业,业务收支以美元为主,也有少量的人民币,根据《会计法》规定,为方便会计核算,该单位可以采用(C)作为记账本位币。 A、美元 B、人民币 C、人民币或美元 D、欧元 1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反映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是(C)。 A、会计核算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B、会计核算应当注重交易和事项的实质 C、会计核算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D、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 16、某企业2011年12月份发生下列支出:(1)年初支付本年度保险费2 400元,本月摊销200元;(2)支付下年第一季度房屋租金3 000元;(3)支付本月办公开支800元,按照权责发生制要求,本月费用为(A)元。 A、1 000 B、800 C、3 200 D、3 000 17、会计核算上所使用的一系列的会计处理方法和原则都是建立在(B)前提的基础上。 A、会计主体 B、持续经营 C、会计分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