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成本战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低成本战略

一、概念

低成本战略,又称成本领先战略,是指企业在提供相同的产品或服务时,通过在内部加强成本控制,在研究、开发、生产、销售、服务和广告等领域内把成本降低到最低限度,使成本或费用明显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或主要竞争对手,从而赢得更高的市场占有率或更高的利润,成为行业中的成本领先者的一种竞争战略。

低成本战略的理论基石是规模效益(即单位产品成本随生产规模增大而下降)和经验效益(单位产品成本随累积产量增加而下降)。实施低成本战略成功的关键在于:在满足顾客认为至关重要的产品特征和服务的前提下,实现相对于竞争对手的可持续性成本优势。“可持续成本领先”是指企业通过低成本的地位以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

二、类型

(1)简化产品型低成本战略:指使产品简单化,即将产品或服务中添加的花样全部取消;

(2)改进设计型低成本战略:通过对产品的外观、部件等进行改进,减少工序、原料等,降低成本;

(3)材料节约型低成本战略:通过减少原材料使用量,最直接的从源头降低成本;

(4)人工费用降低型低成本战略:控制研究与开发、产品服务、人员推销、广告促销等方面的低支出;

(5)生产创新及自动化型低成本战略:利用先进的生产工艺技术,降低制造成本。

三、实施条件

1.外部条件:

(1)现有竞争企业之间的价格竞争非常激烈;

(2)企业所处产业的产品基本上是标准化或者同质化的;

(3)实现产品差异化的途径很少;

(4)多数顾客使用产品的方式相同;

(5)消费者的转换成本很低;

(6)消费者具有较大的降价谈判能力。

2.内部条件:

(1)持续的资本投资和获得资本的途径;

(2)生产加工工艺技能;

(3)认真的劳动监督;

(4)设计容易制造的产品;

(5)低成本的分销系统。

四、优势与风险

(一)优势

1.企业处于低成本地位上,可以抵挡住现有竞争对手的对抗。即在竞争对手在竞争中不能获得利润、只能保本的情况下,企业仍能获利;(竞争对手)

2.面对强有力的购买商要求降低产品价格的压力,处于低成本地位的企业在进行交易时握有更大的主动权,可以抵御购买商讨价还价的能力;(购买商)

3.当强有力的供应商抬高企业所需资源的价格时,处于低成本地位的企业可以有更多的灵活性来解决困难,可以提高与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供应商)

4.企业已经建立起的巨大的生产规模和成本优势,使欲加入该行业的新进入者望而却步,形成进入障碍;(新进入者)

5.在与替代品竞争时,低成本的企业处于更有利的地位;(替代品)

(二)风险

1.生产技术的变化或新技术的出现可能使得过去的设备投资或产品学习经验变得无效,变成无效用的资源;

2.行业中新加入者通过模仿、总结前人经验或购买更先进的生产设备,使得他们的成本更低,以更低的成本起点参与竞争,这时,企业就会丧失成本领先地位;

3.企业可能发现所生产的产品即使价格低廉,却不为顾客所欣赏和需要;

4.受通货膨胀的影响,生产投入成本升高,降低了产品成本——价格优势, 从而不能与采用其他竞争战略的企业相竞争;

5.为了压缩生产成本,可能导致原材料质量下降并最终导致产品质量下降,可能因弱化企业内部监管而引发产品质量风险;

6.容易受到上游企业和市场不景气等外部事件的冲击,应对外部冲击能力较弱。

例:福特公司曾经通过限制车型及种类、采用高度自动化的设备、积极实行后向一体化,以及通过严格推行低成本化措施等取得过所向无敌的成本领先地位。然而,当许多收人高、同时已购置了一辆车的买主考虑再买第二辆车时,市场开始更偏爱具有风格的、车型有变化的、舒适的和封闭型的汽车,而非敞篷型的T型车。通用汽车看到了这种趋势,因而对开发一套完整的车型进行资本投资有所准备。福特公司由于为把被淘汰车型的生产成本降至最低而付出了巨额投资,这些投资成了一种顽固障碍,使福特公司的战略调整面临极大代价。

因此,经营单位在选择成本领先的竞争战略时,必须正确地估计市场需求状况及特征,努力使成本领先战略的风险降到最低。

五、实施途径

(一)控制成本驱动因素

企业价值链上紧密联系的每一个价值活动都要消耗资源发生成本,成本驱动因素(又称成本动因)可以反映引发成本发生的原因,以搞清楚企业的成本结构,有利于成本控制。成本动因有两个层次:一是战术层次与企业的具体作业相关成本动因,如物耗、批次等,该成本动因控制体现在内部价值链的分析中;二是战略层次上的成本动因,包括结构性成本动因和执行性成本动因。

1.结构性成本动因控制

(1)企业规模选择

企业规模主要是通过规模经济效应来对成本产生影响,这种影响是在价值链活动规模较大时,活动的效率提高或者是活动的成本动因可分摊于较大的规模的业务量而使单位成本降低。

(2)整合程度选择

整合可以通过企业业务范围的拓展以及沟通、协调和控制的改善,能够为企业带来减少交易成本和销售成本等,取得低成本优势。

(3)学习与溢出的控制

企业开展某项活动的成本可能会因为学习和经验累积而下降,但学习只有再没有溢出或者是专有学习的条件下,企业才可能通过学习来实现和保持企业的成本优势。

(4)技术选择

在产品的生产、设计阶段以及管理方式等方面采用先进技术和手段可以有效地降低材料消耗、能源消耗等成本,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

(5)地理位置选择

地理位置对企业成本的影响是多方面,一是对企业未来成本改善造成约束性影响,比如对购进材料的运输成本影响;二是对企业的变动成本产生影响,比如职工工资、税收支出成本的影响。

2.执行性成本动因控制

(1)劳动力参与控制

劳动力参与的多少以及责任感对企业成本管理的影响十分明显,也是企业成本能否得到持续改善的动力源泉。企业要建立各种激励制度鼓励员工的参与,培养员工以企业为家的归属感和荣辱感,同时建立起企业的成本文化。

(2)全面质量管理

企业产品价值的实现和对成本补偿在于最终消费者对于企业产品的肯定,质量是其中决定消费者对于产品选择评价的主要因素,在稳定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来降低产品成本是成本领先战略管理必须遵循的原则。

(3)提高生产能力利用率

充分利用现有生产能力,扩大产销量,降低单位产品的固定成本,是降低成本的现实途径,但需注意的是企业扩大的产量要存在可销售的市场。

(4)控制联系

联系是指企业内部各个价值活动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制约的关系以及企业与外部价值链中的企业、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关系。首先企业可以针对内部联系分析,尽量协调各价值活动的关系,提高作业效率,降低成本,比如加大质量管理和投入可降低废品损失以及售后服务成本。其次企业可以通过了解供应商的业务流程,帮助供应商改善更加适合本企业要求的产品性能或采购方式等来降低双方成本。最后,企业加强改善同购买商的联系,同他们建立联盟,不仅有利于降低销售成本,而且有利于了解消费者需求信息,节约市场调研费用。

(二)重构公司的价值链

重构价值链能带来成本优势处于两个原因:一是与零零散散的改善相比较,价值链重构可以改变成本结构,大幅度降低经营成本;二是发挥了企业的优势从而改变了竞争的基础,打造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①简化产品设计,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养活零部件,将各种模型和款式的零配件标准化,转向“易于制造”的设计方式。

②削减产品或服务的附加,只提供基本的、无附加的产品或服务,从而削减多用途的特色和选择。

③转向更简单的、资本密集度更低的,或者更简便、更灵活的技术过程(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既能够实现低成本效率,又能够实现产品定制性的柔性制造系统)。

④寻找各种途径来避免使用高成本的原材料和零部件。

⑤使用“直接到达最终用户”的销售策略,从而削减由于中间商而产生的成本费用。

⑥将各种设施重新布置在更靠近供应商和消费者的地方,以减少入厂和出厂成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