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赤壁之战》知识要点与能力训练
【背景知识】
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山西省闻喜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进士。宋仁宗末年任天章阁待制兼知谏院。后因反对王安石变法,于熙宁三年(1070年)出知永兴军(今陕西省西安市)。第二年退居洛阳,主编《资治通鉴》。元丰八年(1085年)哲宗即位,高太皇太后听政,召他入京主持国事,次年任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全部废除王安石新法,恢复旧制。为相8个月病逝,追封温国公,谥文正。有《司马文正公集》。
《资治通鉴》是我国最大的编年体通史,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年),记载了1362年的历史。由司马光等花费19年的时间编纂而成。编书的目的是“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于是定名为《资治通鉴》。全书共294卷,另有《目录》《考异》各30卷。取材除十七史以外,尚有野史、传状、文集、谱录等322种,经过作者加工剪裁而成。该书语言简练晓畅,叙事清晰严谨,有些篇章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如“赤壁之战”“淝水之战”等。
【阅读指导】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本文节选自《资治通鉴》,通过对三国时代著名战役赤壁之战的记述,揭示了只要正确分析形势,指挥得当,劣势可以转化为优势,弱国可以战胜强国的战争规律。
文章以东吴方面鲁肃分析当时形势为孙权献策开篇,并劝说刘备联吴抗曹,这是孙、刘联盟的前奏。然后写刘备方面因曹操占领荆州,形势危急,诸葛亮被迫出使东吴说服孙权联刘抗曹,这是孙、刘联盟的进一步酝酿。接着写曹操下战书威吓孙权,东吴内部出现“主和派”与“主战派”两大阵营,意见相左,孙权举棋不定,鲁肃再次诚挚劝说孙权,坚定其抗曹决心,这是孙刘联盟中出现的波折。
鉴于孙刘联盟并非是单一的政治联盟,鲁肃敏锐地感觉到单有他的意见是不够的,还必须争取武将的支持,于是他劝孙权召回周瑜,周瑜为孙权分析形势,力排众议,最终促使孙权出兵与刘备并力抗曹。至此,赤壁之战的大局已定,孙、刘协力破曹于赤壁已成必然,作者为文的意图已经达到,所以文章最后只用简短的文字交待了战争的实况。
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孙权无疑是赤壁之战的关键人物,其他人物都是围着他转的。对孙权,课文虽然没有描写他的大段对话,但却详写了他采纳鲁肃的意见、派鲁肃拉拢刘备以“共治曹操”的全过程。文章写出了孙权的政治远见,他在战前就预感到曹操的严重威胁,敏锐地感觉到只有采取联合弱者,共同抗曹的措施才能保住东吴的江山社稷,为赤壁之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当曹操下战书到东吴时,东吴内部主战与主和两派争辩激烈,孙权虚心全面地
听取双方意见,即使对不合他心意的主和派意见,也耐心倾听,经过深思熟虑,最后才“拔刀斫前奏案,曰:…诸将吏敢复有言当迎操者,与此案同!'”对于决策前的迎曹论者,他并不惩治,这正是一个卓越的政治家的风度。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在进行谋略的同时,他实际上已在作战前的准备,到决战前,精兵“已选三万人,船、粮、战具俱办”,谁作先锋,谁为“后援”,战事进行如何,都已考虑准备好了。这更能表明孙权是一个卓越的政治家和军事家。难怪被孙权打败的曹操,也不得不赞叹地说“生子当如孙仲谋”。作者这样写孙权,是想给宋朝皇帝提供一个学习的榜样,告诉宋朝皇帝一个历史经验:对待强大敌国的威胁,无需恐惧,只要正确决断,弱国是可以战胜强国的;而作为一个国君,处理军国大事,一定要非常谨慎,既要广泛听取臣下意见,又要多谋善断。
除孙权之外,在赤壁之战中,鲁肃也是一个很重要的人物。裴松之在《三国志》卷五十四的注文中说:“臣松之以为建计曹公,实始鲁肃。”又说:“刘备与权并力,共拒中国,皆肃之本谋。”司马光在写《资治通鉴》时,基本上采用了裴松之的意见。课文以鲁肃对孙权所说的一段话作为全篇的发端。这段话,表明鲁肃是一个有见识、多谋略、达权变的战略家。有见识,是说他一眼就看出了荆州的重要的战略地位,预见到刘表死后,曹操必然要向荆州进兵;有谋略是说他首先提出了要说服刘备,“共治曹操”的构想;达权变是说他请求出使荆州,以“吊表二子”为名,进退自如,并作两手准备,以便相机行事。从塑造人物形象的角度来看,这段话一下子就把人物推到了复杂的政治斗争的风口浪尖上,通过人物自己的语言初步展现了他对风云变幻的政治形势的敏锐观察力和运筹擘画的杰出才能。另外,鲁肃的坦率与诚恳,持重与谨慎等性格,也在文章之中有所表现。在写法上,作者对与赤壁之战有关的孙、刘、曹三个方面,详写了孙权一方,略写了刘备方面,对于曹操方面则写得更略,大部分是侧面描写。这样,以孙权一方为主,兼及其他两方的写法,避免了喧宾夺主的毛病。对孙权方面的描述,战前决策过程写得详细,用了两千多字,因为正确决策是胜败的关键,这部分就是直接教帝王如何虚心听取臣下意见,如何正确决策的。对打仗,写得很略,只用了三百字左右。在决策过程的描述中,鲁肃、孔明、张昭、周瑜等人的对话写得详,其他写得略。因为这些人的话绝大部分都是对孙权说的,它既可以说明孙权在决策过程中如何虚心广泛听取臣下以及友方的意见,明辨是非,作出正确决策;又可在这些对话中反映出当时的形势,显示怎样分析形势,体现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道理。
本文虽然是一篇史传文,但人物对话却很精彩,既能表现出人物的思想和性格,又能表现出人物的地位与身份。例如同是劝孙权抗曹,孔明、鲁肃、周瑜三人的话就各不相同。诸葛亮是刘备的使者,以友军代表的身份对孙权进言,必须保持不卑不亢的态度。他行前对刘备说的是“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事实也是如此,但对孙权,他从不明提“求救”二字,而是一味动员孙权拒曹,因为只要孙权拒曹,刘备自然就得救了,只要能借孙权的力量击败曹操,刘备就可以借机为自己争得地盘了。尽管当时刘备兵败势弱,但诸葛亮同孙权谈话,一开始就把孙、刘、曹并提,以抬高刘备的地位。谈到刘备的处境,他以“英雄无用武之地”一语带过,既不讳言刘备狼狈的事实,又吹嘘刘备虽然暂时失败但还是一位“英雄”。诸葛亮针对孙权举棋不定的情况,明确指出只有战、降两条路,“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然后针对孙权的好胜性格,以田横、刘备的坚强不屈反激孙权,果然使孙权勃然曰:“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吾计决矣!”诸葛亮又针对敌强我弱的形势,说明刘备虽然新败,还有相当实力;曹操虽然势大,但有致命的弱点,孙刘如能“协规同力,破曹军必矣。操军破,必北还;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成败之机,在于今日”,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