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理论和实务第三章 对外贸易政策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早期15世纪到16世纪中叶的西欧,以 “货币差额论”为中心(防止货币外 流),代表人物是英国的威廉•斯塔福
晚期盛行于16世纪中叶到18世纪中叶, 以“贸易差额论”为中心(增加财富的 手段是发展对外贸易,但必须保持出口 大于进口),代表人物是英国的托马斯• 孟
二、李斯特贸易保护主义
(一)李斯特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内容 1. 主张保护幼稚工业 2. 经济发展阶段论 3. 贸易保护的对象与时间 4、保护幼稚工业的主要手段
(一)出口导向发展战略的 三种模式
• 1. 初级品加工 • 2. 劳动密集型装配和出口加工 • 3. 以进口替代为基础的制成品出口
(二)出口导向发展战略的措施
1. 政府加强对出口商品的规划、督促和引 导工作
2.放宽进口限制,降低保护关税 3.对出口企业实行税收减免甚至退还政策 4.促使货币进一步贬值。为了降低生产成
在组织方面,发达国家广泛设立或改组各种促 进出口的行政机构,协助本国出口厂商对外国 市场的扩张;
在精神奖励方面,许多经济发达的国家制定了 各种评奖制度,对扩大出口成绩卓著的厂商给 予奖励。
5、贸易保护从国家贸易壁垒转变为区域 贸易壁垒
• 在区域范围内的国家之间实行自由贸易, 而对区域范围外的国家则实行共同的关 税壁垒。
• 第一个阶段是19世纪中叶至第一次世界大 战前的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英国带头 实行自由贸易政策;
• 第二个阶段是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初期, 出现了全球范围的贸易自由化。
第三节 保护贸易政策和理论的演变
保护贸易政策盛行的时期主要有如下四个阶段:
• 16-18世纪的重商主义的保护贸易政策 • 19世纪70年代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保护贸易政
• 保护的战略方式改变。从防御性地限制进口到 进攻性扩张国内外市场。
• 保护的措施多样化。采用关税和各种各样的奖 出限入措施。
(二)超保护贸易政策的理论
1.对古典自由贸易理论的批评 • 国内充分就业是古典自由贸易理论建立的前提,
而现在发生的大量失业现象明显不合乎古典自 由贸易理论。
2.扩大有效需求的目的在于救治危机和失业 • 一国的就业水平由有效需求决定,国家应干预
他提出保护对象的条件是:
(1)农业不需保护。只有那些刚从农业阶段 跃进的国家,距离工业成熟时尚远,才适 宜于保护。
(2)一国工业虽然幼稚,但在没有强有力的 竞争者时,也不需要保护。
(3)只有刚刚开始发展且有强有力的外国竞 争者的幼稚工业才需要保护。李斯特提出 的保护时间以30年为最高限期。
(二)对李斯特保护主义理论的评价
• 对外贸易乘数理论认为一国的出口和国内投资一 样,有增加国民收入的作用;进口则和国内储蓄 一样,有减少国民收入的作用。
(三)对凯恩斯超保护贸易主义的评价
• 凯恩斯主义的对外贸易乘数理论,在一定 程度上揭示了对外贸易与国民经济发展之 间的内在规律性,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 但凯恩斯主义片面强调对外贸易顺差对增 加国民收入的作用,可能导致国际上各国 过度地强调出口而限制进口。
2、贸易保护措施多样化
利用关税手段:同时按照有效保护率设置阶梯 关税。加强了征收“反补贴税”和“反倾销税” 的活动。WTO建立以后,关税、非关税措施 受到严格的限制,各国越来越多的使用反倾销、 反补贴等所允许的保护手段。
利用非关税手段:非关税措施中的技术和环境 壁垒不断增高,苛刻的技术和环境标准限制了 后工业化国家的出口贸易。
四、新贸易保护主义
•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出现了的,协调管 理贸易,即“有组织的自由贸易”。
• 它是以协调为中心,以政府干预为主导, 以磋商谈判为轴心,对本国进出口贸易和 全球贸易关系进行干预、协调和管理的一 种国际贸易体制。
新贸易保护主义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1、被保护的商品范围不断扩大
被保护的商品从传统产品、农业产 品转向高级工业品甚至劳务部门。1977 年欧洲经济共同体对钢铁进口实行限制, 1978年,美国对进口钢铁采取“起动价 格”:1977年到1979年,美国、法国、 意大利和英国限制彩电进口。进入80年 代,美国对日本再次实行进口限制,迫 使日本实行汽车的“自愿”出口限额等。
1. 积极作用 2. 李斯特的理论对经济不发达国家是
有重大参考价值的。 2. 局限性
保护幼稚工业的理论在实践中成效不 大。
三、凯恩斯的超保护贸易主义
(一)超保护贸易政策的特点
• 保护的对象扩大了。保护幼稚工业、高度发达 的工业和出现衰落的垄断工业。
• 保护的目的变了。从培养自由竞争的能力到看 中垄断能力的加强。
及实行复式汇率,有力地抑制了外国商 品的进入。
(三)进口替代政策的成效
• 从20世纪50年代起,许多发展中国家相继 实施了进口替代战略。
• 这一战略的制订和实施,不仅使战后初期 困扰东亚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高通货膨 胀率和失业率等日趋缓和和抑制,而且有 力地促进了拉丁美洲国家商品经济的发展, 增强了各国和地区的经济实力。
二、对外贸易政策的类型
1.自由贸易政策 2.保护贸易政策 3.管理贸易政策
三、对外贸易政策的制定
各国在制定贸易政策的过程中,要考虑到 以下因素:
1、经济力量的强弱 2、经济发展战略的影响 3、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和一国的外交政策 4、利益集团的影响
第二节 自由贸易政策的演变
• 自由贸易政策盛行的时期主要有两个阶段:
(四)进口替代政策的局限性
• 1. 进口替代工业的进一步发展难以维持。 • 2. 改善国际收支的目的未能达到。 • 3. 削弱了进口替代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
二、出口导向发展战略与扶持政策
• 出口导向发展战略,有时也称外向型的经 济发展战略、出口替代战略。
• 是指以大量的商品出口为导向,把经济活 动的重心从以本国或本地区市场为主转向 以国际市场为主,进而带动工业体系的建 立和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3、贸易保护制度转向更系统化
从贸易保护制度转向更系统化 的管理贸易制度,把外贸政策法律 化,在法律上通过立法为扩大出口 提供支持,给贸易保护主义披上法 律的外衣。
4、各国“奖出限入”措施的重点 从限制进口转向出口
在经济方面,各经济发达国家加强出口信贷、 出口信贷国家担保制、出口补贴、外汇倾销等 措施,向厂商提高支持以鼓励出口;
经济生活,制定一系列的政策来刺激有效需求, 而贸易顺差可以提高国内的有效需求,缓和危 机和增加就业。
3.乘数理论 (投资乘数和对外贸易乘数 理论)
• 投资乘数认为新增加的投资引起对生产资料需求 的增加,从而引起从事生产资料生产的人们(企 业主和工人)的收入增加,收入的增加又引起他 们对消费品需求的增加,进而引起从事消费品生 产的人们的收入增加;如此推演下去,结果由此 增加的国民收入问题会等于原增加投资量的若干 倍。
进口代替的实施进程一般为: • 首先发展加工工业, • 随后发展中间产品生产,实行中间产品
进口替代。 • 最后发展到重化工业产品生产,实现资
本货物进口替代。
(二)进口替代的具体措施
• 1. 鼓励加工贸易,提高进口关税。 • 2. 对替代产业实行减免的税收政策。 • 3. 高估本国货币对外国货币的汇率,以
第四节 发展中国家的贸易ຫໍສະໝຸດ Baidu略政策
• 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政策主要可以划分为 两大类型:
• 进口替代发展战略和出口导向发展战略。
一、进口替代发展战略
• 进口替代发展战略,是指通过建立和 发展本国的工业,实现对进口制成品的替 代,以带动经济增长,实现工业化和减少 对国外经济的依附。
(一)进口替代的实施进程
(四)出口导向型战略的局限性
• 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依赖大量出口 来推动本国经济发展,会增加本国经济的对 外依赖性;
• 从而丧失经济发展的主动权,国际垄断资 本控制受资国经济,形成大量的利润转移;
• 对外资的依赖造成长期困扰发展中国家的 严重债务危机。
思考题
1.各国制定对外贸易政策的目的是什么? 2.各国对外贸易政策包括哪几个部分? 3、试比较新贸易保护主义与传统贸易保护 主义的不同 4、李斯特的保护贸易学说有什么特点? 5、什么是对外贸易乘数理论?从何演变而 来? 6、国际贸易政策是如何演变的? 7、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政策措施的区别。
本,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实行货币 贬值和汇率上调的政策。
(三)出口导向发展战略的成效
• 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对于小国的作用是 很大的,小国因地域狭小,人口总量不大, 市场容量较小,如采取出口导向型经济发 展模式,积极扩大外贸出口,就可以使其 产品生产达到规模经济的要求,取得较大 的规模经济效益。
第三章 国际贸易政策
第一节 国际贸易政策的概述 第二节 自由贸易政策和理论的演变 第三节 保护贸易政策和理论的演变 第四节 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战略政策
第一节 国际贸易政策的概述
一、对外贸易政策的目的 1.保护本国的市场。 2.扩大本国产品的出口市场。 3.促进本国产业结构的改善和升级。 4.积累资本或资金。 5.维护本国对外的经济、政治关系。
策 •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超保护贸易政策 •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出现了的新贸易保护主义
• 一、重商主义的保护贸易政策
• 16世纪至18世纪,为了促进资本的原始积 累,西欧各国在重商主义的影响下,实行 强制性的贸易保护政策,通过限制货币 (贵金属)的输出和扩大贸易顺差的办法 来积累财富。
发展的两个时期
晚期盛行于16世纪中叶到18世纪中叶, 以“贸易差额论”为中心(增加财富的 手段是发展对外贸易,但必须保持出口 大于进口),代表人物是英国的托马斯• 孟
二、李斯特贸易保护主义
(一)李斯特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内容 1. 主张保护幼稚工业 2. 经济发展阶段论 3. 贸易保护的对象与时间 4、保护幼稚工业的主要手段
(一)出口导向发展战略的 三种模式
• 1. 初级品加工 • 2. 劳动密集型装配和出口加工 • 3. 以进口替代为基础的制成品出口
(二)出口导向发展战略的措施
1. 政府加强对出口商品的规划、督促和引 导工作
2.放宽进口限制,降低保护关税 3.对出口企业实行税收减免甚至退还政策 4.促使货币进一步贬值。为了降低生产成
在组织方面,发达国家广泛设立或改组各种促 进出口的行政机构,协助本国出口厂商对外国 市场的扩张;
在精神奖励方面,许多经济发达的国家制定了 各种评奖制度,对扩大出口成绩卓著的厂商给 予奖励。
5、贸易保护从国家贸易壁垒转变为区域 贸易壁垒
• 在区域范围内的国家之间实行自由贸易, 而对区域范围外的国家则实行共同的关 税壁垒。
• 第一个阶段是19世纪中叶至第一次世界大 战前的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英国带头 实行自由贸易政策;
• 第二个阶段是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初期, 出现了全球范围的贸易自由化。
第三节 保护贸易政策和理论的演变
保护贸易政策盛行的时期主要有如下四个阶段:
• 16-18世纪的重商主义的保护贸易政策 • 19世纪70年代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保护贸易政
• 保护的战略方式改变。从防御性地限制进口到 进攻性扩张国内外市场。
• 保护的措施多样化。采用关税和各种各样的奖 出限入措施。
(二)超保护贸易政策的理论
1.对古典自由贸易理论的批评 • 国内充分就业是古典自由贸易理论建立的前提,
而现在发生的大量失业现象明显不合乎古典自 由贸易理论。
2.扩大有效需求的目的在于救治危机和失业 • 一国的就业水平由有效需求决定,国家应干预
他提出保护对象的条件是:
(1)农业不需保护。只有那些刚从农业阶段 跃进的国家,距离工业成熟时尚远,才适 宜于保护。
(2)一国工业虽然幼稚,但在没有强有力的 竞争者时,也不需要保护。
(3)只有刚刚开始发展且有强有力的外国竞 争者的幼稚工业才需要保护。李斯特提出 的保护时间以30年为最高限期。
(二)对李斯特保护主义理论的评价
• 对外贸易乘数理论认为一国的出口和国内投资一 样,有增加国民收入的作用;进口则和国内储蓄 一样,有减少国民收入的作用。
(三)对凯恩斯超保护贸易主义的评价
• 凯恩斯主义的对外贸易乘数理论,在一定 程度上揭示了对外贸易与国民经济发展之 间的内在规律性,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 但凯恩斯主义片面强调对外贸易顺差对增 加国民收入的作用,可能导致国际上各国 过度地强调出口而限制进口。
2、贸易保护措施多样化
利用关税手段:同时按照有效保护率设置阶梯 关税。加强了征收“反补贴税”和“反倾销税” 的活动。WTO建立以后,关税、非关税措施 受到严格的限制,各国越来越多的使用反倾销、 反补贴等所允许的保护手段。
利用非关税手段:非关税措施中的技术和环境 壁垒不断增高,苛刻的技术和环境标准限制了 后工业化国家的出口贸易。
四、新贸易保护主义
•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出现了的,协调管 理贸易,即“有组织的自由贸易”。
• 它是以协调为中心,以政府干预为主导, 以磋商谈判为轴心,对本国进出口贸易和 全球贸易关系进行干预、协调和管理的一 种国际贸易体制。
新贸易保护主义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1、被保护的商品范围不断扩大
被保护的商品从传统产品、农业产 品转向高级工业品甚至劳务部门。1977 年欧洲经济共同体对钢铁进口实行限制, 1978年,美国对进口钢铁采取“起动价 格”:1977年到1979年,美国、法国、 意大利和英国限制彩电进口。进入80年 代,美国对日本再次实行进口限制,迫 使日本实行汽车的“自愿”出口限额等。
1. 积极作用 2. 李斯特的理论对经济不发达国家是
有重大参考价值的。 2. 局限性
保护幼稚工业的理论在实践中成效不 大。
三、凯恩斯的超保护贸易主义
(一)超保护贸易政策的特点
• 保护的对象扩大了。保护幼稚工业、高度发达 的工业和出现衰落的垄断工业。
• 保护的目的变了。从培养自由竞争的能力到看 中垄断能力的加强。
及实行复式汇率,有力地抑制了外国商 品的进入。
(三)进口替代政策的成效
• 从20世纪50年代起,许多发展中国家相继 实施了进口替代战略。
• 这一战略的制订和实施,不仅使战后初期 困扰东亚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高通货膨 胀率和失业率等日趋缓和和抑制,而且有 力地促进了拉丁美洲国家商品经济的发展, 增强了各国和地区的经济实力。
二、对外贸易政策的类型
1.自由贸易政策 2.保护贸易政策 3.管理贸易政策
三、对外贸易政策的制定
各国在制定贸易政策的过程中,要考虑到 以下因素:
1、经济力量的强弱 2、经济发展战略的影响 3、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和一国的外交政策 4、利益集团的影响
第二节 自由贸易政策的演变
• 自由贸易政策盛行的时期主要有两个阶段:
(四)进口替代政策的局限性
• 1. 进口替代工业的进一步发展难以维持。 • 2. 改善国际收支的目的未能达到。 • 3. 削弱了进口替代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
二、出口导向发展战略与扶持政策
• 出口导向发展战略,有时也称外向型的经 济发展战略、出口替代战略。
• 是指以大量的商品出口为导向,把经济活 动的重心从以本国或本地区市场为主转向 以国际市场为主,进而带动工业体系的建 立和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3、贸易保护制度转向更系统化
从贸易保护制度转向更系统化 的管理贸易制度,把外贸政策法律 化,在法律上通过立法为扩大出口 提供支持,给贸易保护主义披上法 律的外衣。
4、各国“奖出限入”措施的重点 从限制进口转向出口
在经济方面,各经济发达国家加强出口信贷、 出口信贷国家担保制、出口补贴、外汇倾销等 措施,向厂商提高支持以鼓励出口;
经济生活,制定一系列的政策来刺激有效需求, 而贸易顺差可以提高国内的有效需求,缓和危 机和增加就业。
3.乘数理论 (投资乘数和对外贸易乘数 理论)
• 投资乘数认为新增加的投资引起对生产资料需求 的增加,从而引起从事生产资料生产的人们(企 业主和工人)的收入增加,收入的增加又引起他 们对消费品需求的增加,进而引起从事消费品生 产的人们的收入增加;如此推演下去,结果由此 增加的国民收入问题会等于原增加投资量的若干 倍。
进口代替的实施进程一般为: • 首先发展加工工业, • 随后发展中间产品生产,实行中间产品
进口替代。 • 最后发展到重化工业产品生产,实现资
本货物进口替代。
(二)进口替代的具体措施
• 1. 鼓励加工贸易,提高进口关税。 • 2. 对替代产业实行减免的税收政策。 • 3. 高估本国货币对外国货币的汇率,以
第四节 发展中国家的贸易ຫໍສະໝຸດ Baidu略政策
• 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政策主要可以划分为 两大类型:
• 进口替代发展战略和出口导向发展战略。
一、进口替代发展战略
• 进口替代发展战略,是指通过建立和 发展本国的工业,实现对进口制成品的替 代,以带动经济增长,实现工业化和减少 对国外经济的依附。
(一)进口替代的实施进程
(四)出口导向型战略的局限性
• 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依赖大量出口 来推动本国经济发展,会增加本国经济的对 外依赖性;
• 从而丧失经济发展的主动权,国际垄断资 本控制受资国经济,形成大量的利润转移;
• 对外资的依赖造成长期困扰发展中国家的 严重债务危机。
思考题
1.各国制定对外贸易政策的目的是什么? 2.各国对外贸易政策包括哪几个部分? 3、试比较新贸易保护主义与传统贸易保护 主义的不同 4、李斯特的保护贸易学说有什么特点? 5、什么是对外贸易乘数理论?从何演变而 来? 6、国际贸易政策是如何演变的? 7、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政策措施的区别。
本,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实行货币 贬值和汇率上调的政策。
(三)出口导向发展战略的成效
• 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对于小国的作用是 很大的,小国因地域狭小,人口总量不大, 市场容量较小,如采取出口导向型经济发 展模式,积极扩大外贸出口,就可以使其 产品生产达到规模经济的要求,取得较大 的规模经济效益。
第三章 国际贸易政策
第一节 国际贸易政策的概述 第二节 自由贸易政策和理论的演变 第三节 保护贸易政策和理论的演变 第四节 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战略政策
第一节 国际贸易政策的概述
一、对外贸易政策的目的 1.保护本国的市场。 2.扩大本国产品的出口市场。 3.促进本国产业结构的改善和升级。 4.积累资本或资金。 5.维护本国对外的经济、政治关系。
策 •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超保护贸易政策 •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出现了的新贸易保护主义
• 一、重商主义的保护贸易政策
• 16世纪至18世纪,为了促进资本的原始积 累,西欧各国在重商主义的影响下,实行 强制性的贸易保护政策,通过限制货币 (贵金属)的输出和扩大贸易顺差的办法 来积累财富。
发展的两个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