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业风险分析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行业风险分析报告

(作者:浙江树人大学管理学院财本084班

组长:陈昕婷成员:林音超、周珏凌)

一、行业定义

汽车的定义是由动力装置驱动,具有四个以上车轮的非轨道、无架线的车辆,并主要用于载送人员和(或)货物,牵引输送人员和(或)货物的车辆。

汽车行业为所有生产和销售各类汽车如乘用车、商用车及其零部件等汽车产品的企业总和。汽车行业产生一百多年来,一直被当成工业发达国家的经济指标,在国家实力成长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汽车工业是综合性工业,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工业水平。

二、国产汽车行业的环境分析

(一)政治环境分析

1、税收政策对汽车行业的影响

我国汽车消费的市场潜力巨大,可是汽车消费环境的状况却是十分恶劣。据有关部门统计,仅国家有关部委统计在册的税费就达500多项,收费总量达1600多亿元,部分地区附加在汽车上的收费竟达车款的30%至50%。另外,还有一些地方征收牌照费、购置费及各种杂费,这些车外费相当于中档车车价的30%以上,再加上每年超过1万元的维护费用,使得不少消费者放弃购车。高税费严重影响了

中国的汽车消费环境,这是目前汽车消费市场启动的最大原因。当交通设施建设市场化运作后,同时配套渐进的汽车消费政策改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优化汽车消费环境需要一系列的政策。

目前消费税国家定为价内税,车购税减征客观上还对自主品牌汽车抢占市场起到了扶持作用。据了解,自主品牌轿车主要集中在1.6升及以下排量品种,在小排量车市场所占比重达60%以上。受惠于政策利好因素,与去年25.92%的市场占有率相比,今年1月自主品牌轿车市场占有率升至29.65%,2月进一步上升至31%,连续两个月超越日系车居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

一汽集团某相关人士透露,车购税减半征收后,其企业1.6升及以下排量的车型销售明显加快,“现在面临的问题不是库存太大,而是速腾和奔腾两种车型经常供不应求。”他说,鉴于车购税优惠对销售的巨大促进作用,从3月1日~3月底,集团旗下的一汽-大众公司借政策东风,在全国范围内推出消费者买速腾2.0升车型企业补贴万元购置税的优惠政策,由此带动了该系列车型的生产和销售:“去年11月,由于销售不畅,生产线工人两班倒还经常休息,如今大伙3班倒,1个月只休息三、四天。”他说。据了解,与一汽集团的情况类似,上汽通用、北京现代等国内主流汽车厂商在扩大1.6升及以下排量车型销售的同时,纷纷加大了与车购税优惠临近的 1.8升、2.0升车型的促销力度,也都取得了不错的业绩,进而拉动了整个乘用车市场的回暖。

2、产业政策

汽车产业政策重点从生产环节向销售环节转变,以便更好地发挥汽车产业的支柱作用。政治要素主要涉及世界贸易组织、垄断与竞争立法、环保和消费者保护立法、税收政策、就业政策和与法规、贸易规则、企业与政府的关系等几个方面。逐渐完善汽车法律、法规体系,是我国汽车工业能够顺利发展的先决条件。

汽车产业政策重点从生产环节向销售环节转变,以便更好地发挥汽车产业的支柱作用。政治要素主要涉及世界贸易组织、垄断与竞争立法、环保和消费者保护立法、税收政策、就业政策和与法规、贸易规则、企业与政府的关系等几个方面。逐渐完善汽车法律、法规体系,是我国汽车工业能够顺利发展的先决条件。

注明:2008年汽车行业相关政策汇总

从政策中,我们可以看出:鼓励企业发展小质量、低价位、经济适用型的汽车消费品以及代用燃料;加快发展柴油客车,提高轻型柴油货车、客车的比例;开发和生产柴油轿车和微型车,提高燃气公共

汽车和出租车,推动电动汽车、混合动力、燃料电池汽车发展;支持企业生产大功率客车和载货车;支持发展高速公路行驶条件高档重用载货车、牵引车和商用车;支持和鼓励骨干企业兼并重组其他企业,扩大效益,提高国际竞争力,鼓励并支持企业自主开发或者利用外国技术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乘用车产品,提高自主研发能力;辅助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发展,新增同步发展能力,按照专业分工、层次清楚的零部件产业结构,向系统性、模块化、规模化方向发展;进一步巩固宏观调控成效,加强和完善准入管理制度,制止低水平的重复建设;限制利用散件进行简单组装,特别是引进散件进行组装;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促进公平竞争。

(二)经济环境分析

经济要素是汽车工业腾飞的基础。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始终处在高速发展的轨道上,国民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前提下,耐用消费品市场也将保持一种快速增长的趋势,特别是我国的汽车市场。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汽车产量实现三次突破:第一次是1992年突破百万辆大关。但是从1993年下半年开始,为控制通货膨胀进行宏观调控,GDP增长速度持续递减,汽车市场也进入稳定增长阶段,年增长率最高不过7.3%,最低仅为2.1%。到了1999年和2000年,汽车产量的增长率分别达到12.3%和13%,出现第二次突破,即2000年跨过200万辆。第三次突破是2005年以来,国家将

继续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2006年GDP增长10.7%,与此同时,城乡居民收入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中等收入阶层消费能力将明显提高,2006年中国汽车产量为728万辆,比上年增长27.6%,已超过德国,仅次于美国、日本,居世界第三位。

1、宏观经济发展分析

(1)GDP对汽车行业的影响

宏观经济增长率的变化是中国汽车市场最为重要的周期性调整因素。从改革开放到1996年,我国汽车市场经历过四次比较典型的周期性波动,呈现出较强的规律特征,近年来虽然有部分变动,但整体形势没有发生变化,这些特征包括:第一、国内汽车市场增长率波动与宏观经济增长率波动呈同期、同向、同步变化的特点,二者相关系数达到0.75;而近年来由于市场结构的变化,这种关系由0.75上升到8。第二、汽车市场增长波动幅度远远大于经济增长的波动幅度,相对于GDP的上升或下降,汽车产销扩张或收缩系数更明显。即在GDP环比上升时,汽车产量增速成倍上升;而在GDP环比下降时,汽车产量增速成倍下降,汽车市场增幅呈大涨大落之势,计算显示,近年来上述系数波幅基本在5左右,第三、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汽车市场增长率波动表现为增长型波动,即在波动周期波谷,市场仍呈正增长。

由上述特征看来,2008年国内汽车市场增速的大幅放缓,很大程度上与内经济增长放缓的趋势相对应。2002-2007年,我国GDP增长率逐年加快,带动国内汽车市场同期平均以超过GDP增长一倍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