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儿科病房护理安全管理 (1)

12.儿科病房护理安全管理 (1)
12.儿科病房护理安全管理 (1)

儿科病房护理安全管理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儿科唐晓燕

当今社会法律知识普及,患者自我保护意识加强,医闹泛滥,使得护理工作人员必须重视医疗安全,这样才能保护患者、保护自己。

美国权威机构统计,1999 年医疗事故死亡人数为44000至98000人,耗资29亿美元。2004年死亡数据达19.5万人,意味着美国每年有114万起医疗事故,4人中有1人致死,医疗事故将成为第6大死亡原因。在导致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率统计中,护士占了约40%。

什么是护理安全?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过程中,病人不发生法律法规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从广义的角度和现代护理的发展看,护理安全还应包括护士的安全,即护士在执业过程中不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损害。护理安全管理是护理质量管理的核心。护理质量直接影响到医疗质量、病人的安危、医院的声誉。重点护理环节质量控制是保证护理质量的重要环节。要保证护理安全,就要降低护理风险。护理风险是指可能会发生的护理危险。所有医疗过程都是风险和利益并存的;而且贯穿诊断、治疗和康复全过程。

风险有两种,对于患儿主要有用药错误、意外事件、仪器使用失误和无菌物品被污染。对于护士主要有针刺伤、接触病原体、接触高危药品及家属随时爆发的情绪。

导致用药错误的主要原因有:药物计量不精确,药物剂量不熟悉,执行口头医嘱时用药失误。

儿科常见的意外事件:1、坠床,走失,摔伤,碰伤;2、输液头皮针脱出,输液架坠落;3、窒息;4、误吸、误吞:纽扣、瓜子、糖果、玩具;5、烫伤。坠床,走失,摔伤,碰伤的原因:入院宣教不到位;无家属陪伴;床栏杆没有拉起。输液头皮针脱出,输液架坠落的原因:小儿输液时走动,不合作。窒息的原因:喂养不当,或小孩进食后睡觉,无人看护;用棉被蒙头睡觉。误吸、误吞原因:小儿食物、衣服纽扣、玩具零件不适宜(太小或太松)。烫伤的原因:

热水袋放置不妥、热水龙头使用不当。

我们的护理风险还包括仪器使用失误:包括输液泵出现故障,或使用不当;

负压吸引器压力失控。

对于我们护士针刺伤、被病原体感染、化疗药物造成的职业损伤等,都是工作疏忽、不慎和失误造成的。而家长随时爆发的情绪是由于焦急、不信任感及期望值过高。

是哪些因素导致了这些护理风险,影响了护士的护理安全呢?

1、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

2、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3、带教因素;

4、病房管理因素;

5、与患儿家长交流沟通因素。

面对这些极易发生的护理风险,我们应该从人、物、环境三个方面进行管理。首先是加强对人的管理。对陪护的家长加强安全告知、安全意识的教育。对实习的同学应强化其法律意识,提高其工作责任心。对我们的护士应提高风险管理的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加强对重点患儿、重点时段的管理。重点患儿包括:新入院、新转入的患儿;一级护理的患儿;有发生医疗纠纷潜在危险的病人;易发生医院感染的患儿。重点时段包括:节假日、双休日、夜班、易疲劳时间、交接班时间。

必须重视护患沟通,因为有效的护患沟通可以让患儿及家属信任我们,配合我们的治疗护理工作,理解我们对其的管理,从而避免很多由于家长不遵守规章制度引起的意外事件或医患矛盾事件。与患儿或家长沟通的技巧一般有主动介绍;耐心倾听;真诚理解;理解患病住院后出现小儿行为退化现象;使用适当的方式和患儿沟通。

其次是对物品及药品的管理。对于仪器设备:重点仪器定期检修和保养,出现问题及时维修,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各种用物。对于药品:1、药品分类放置;2、按失效期先后放置;3、贵重药、麻醉药、剧毒药专人负责;4、包装相似的药品分开放置;5、药瓶应有明显标签,标签不清楚、模糊的药品坚决不使用;6、新药使用前应组织学习。

对于如何防范针刺伤,提倡使用安全型留置针及无针输液接头,因为安全型留置针具有保护医护人员避免针刺伤和血源性暴露的作用。而无针输液接头避免

针刺伤的同时可避免针头反复穿刺肝素帽所形成的输液微粒进入体内引起输液反应,减少管腔回血率,防止管腔堵塞。

最后加强对环境的管理:对于硬环境:窗户要有插销,定期检修,以防坠窗。不许小儿在楼梯口附近玩耍,小儿玩耍时,要有家属在场,并照看好。床栏要随时安放好,床栏损坏了要及时修理。各种药品放在患儿不易接触到的位置。电源应安装或放置在小儿不易摸到之处。如使用热水瓶,应放在绝对安全的地点。小物件不能随意丢在病人床上。对于软环境: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特别是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规范各项操作流程,尤其是配药、输液、输血、注射、过敏试验等操作流程。设定各种警示标识,特别是多巴胺﹑钙剂等重点药物以及一些重点患者。

病房护理管理组工作职责

病房护理管理组工作职责-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护理管理组工作职责 1.在护士长领导下,进行科室护理管理改进工作。根据护理部管理标准完善病区管理制度及质量标准,制定出本年度质量标准。 1.以病人为中心,持续改进为目标,保证病人安全。 2.指导下级护士规范执业以及核心制度的执行。 3.制定目标管理计划,对完成情况进行有小结及总结。科学管理不断改进。 4.每月按护理管理质控标准检查并有记录、问题讨论分析、整改、持续改进效果追踪。 5.于每月25日前完成质控检查内容。每月例会上组长进行反馈。 工作内容 人力资源管理、护士素质管理、资料管理、病房管理、目标管理、绩效管理、业务管理、带教管理、科研管理等。

护理文书及护理安全管理组 1.在护士长领导下,进在行科室护理文书及护理安全管理工作。根据护理部管理标准完善病区护理文书及护理安全工作,制定出本年度质量标准。 2.对院里下发的护理文书书写规定和安全管理核心制度及时有效的通知到课内人员,达到人人掌握。 3.在科室内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形成书面总结并进行分析、整改、持续改进以及改进效果追踪,在护士例会上进行反馈。 4.对于检查中发现问题,责任到人,予以改正并进行效果追踪。 5.科室内资料专人管理,定点放置。 工作内容 护理文书、安全管理、不良事件报告、重点病人管理、重点环节管理等、药品管理、抢救车、急救器械、护士急救能力等。

护理技术组 1.在护士长领导下,制定年度目标及操作标准。 2.负责监督检查工作人员技术操作项目。 3.定期对科室内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并组织参加院内和科系的技术培训。 4.进行科室内技术操作考核并提出问题、改正措施、持续追踪效果。 5.每月25号前完成工作,并在护士例会上反馈。 工作内容 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和各种基础及专科技术操作培训、考核。

新生儿科布局与管理

新生儿科两种病菌明显污染2008年10月15日早产儿脆弱生命全凭医护人员保护 省内一位工作20多年的新生儿病房护士长坦承,在新生儿病房干工作全凭良心,因为新生儿是弱势群体,无家长陪护,全凭医护人员照顾。 进入病房有啥流程 合格新生儿病房管理流程 外人进入病房须洗手、消毒、换隔离衣 一道门 接收外来患儿,xx观察 二道门 保持室内通风,病区所有物表每日消毒 设有重症监护室、早产儿室、普通病房、隔离病房,辅助科室包括配奶室、配药的治疗室、洗涤间、器械库、医生办公室和护士办公室等 消毒隔离措施 1新生儿暖箱每日擦拭消毒,更换蒸馏水 2一婴一用一灭菌,避免交叉感染 3每月医护人员做全面检查一次,有病原携带者隔离 4医护人员在检查、诊疗、接触新生儿前后必须洗手,与皮肤、黏膜接触的物品,一律高压灭菌 5每周对各病室消毒一次,每月密闭熏蒸消毒 昨日,记者走访了部分医院的新生儿病房,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医院均有严格的工作流程和消毒隔离制度。

在省妇幼保健院,记者看到新生儿病房设有两道门,外人包括其他科室的医生进入病房都必须穿隔离服,进入第一道门,两旁的房间一个是呼吸道病房,一个是观察室,这里是感染性病房,设于正式病区之外,呼吸道病房专门收治确诊为呼吸道传染病的患儿,观察室接收门诊送来的尚未确诊的患儿,必须观察48小时后确定没有传染性疾病才能进入第二道门。 进入二门后,分别设有重症监护室、早产儿室、普通病房、隔离病房,辅助科室包括配奶室、配药的治疗室、洗涤间、器械库、医生办公室和护士办公室等。 消毒隔离如何做 该院的《新生儿病房消毒隔离制度》规定,进入新生儿病室必须严格洗手、消毒、更衣方可进入;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每日通风2-3次,病区所有物表每日用有效氯250毫克/升含氯消毒剂擦洗消毒,抹布专用,台布一日一更换,隔离病房的一次性台布应一用一更换;室内空气用紫外线循环风消毒器消毒,每日4次,每次30~60分钟,每周对各病室消毒一次,每月密闭熏蒸消毒。新生儿暖箱每日擦拭消毒,更换蒸馏水,长期使用的暖箱一周更换消毒,出院后进行终末消毒,并有记录;除本院正常新生儿可直接入室外,其他门诊或病区转入新生儿必须按入室制度执行,明确诊断传染病按病种分室隔离,诊断不清时必须在观察室观察48小时,并进行相应检查排查无感染后入室;婴儿使用的奶瓶、奶嘴、喂药水、浴巾、治疗用品等,应一婴一用一灭菌,避免交叉使用,遇感染流行时,应严格执行分组护理隔离技术。医护人员在检查、诊疗、接触新生儿前后必须洗手,严格做到接触一儿一洗手;各种诊疗用品、器械要定期严格消毒,超过期限一律不得使用。各种导管、注射器等凡与皮肤、黏膜接触的物品,一律高压灭菌;每床备专用听诊器,每日消毒。体温计用后清洗、浸泡于75%酒精内,各种消毒液每日更换;新生儿衣物、小毛巾必须高压灭菌后使用。隔离病儿使用后的被服、衣服、小毛巾等必须用有效氯500毫克/升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进行清洗和高压灭菌处理;每月做空气、物表、消毒液、工作人员手、无菌物品监测一次,发现病原携带者应立即隔离。 新生儿科护士有时一天要洗手近百次

新生儿科病房安全管理制度91176

新生儿科病房安全管理制度 一、人员管理 1、实行科主任、护士长负责制病室负责人由具备儿科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担任,护理长由具备护师及3年以上儿科工作经验的护士担任。在主治医师或高年资住院医师积极协助下对病房进行管理。 2、根据床位数配备足够数量的医师和护士,人员梯队结构合理,定期参加新生儿专业知识的培训。 3、医师与床位的比例不低于0.3:1,应当经过新生儿专业培训,有一年以上儿科工作经验,具备独立处置常见新生儿疾病的基本能力,熟练掌握新生儿窒息复苏等基本技能。 4、护士与床位的比例不低于0.6:1,护士要相对固定,并经新生儿专业培训合格,掌握新生儿常见疾病的护理技能,熟悉新生儿急救操作技术和新生儿病室医院感染控制技术。 5、根据实际需要配置其他辅助人员。 二、科室管理 1、建立健全并严格遵守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和相关诊疗技术规范、操作流程,保证医疗服务质量及医疗安全。 2、普通新生儿病室患儿如出现生病体征不稳定、病情危重需要重症监护者,应进行必要的抢救后,及时转入重症监护病房。 3、对有感染高危因素的新生儿进行相关病原学检测,避免造成院内感染。 4、对高危新生儿、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的新生儿、有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新生儿应当采取隔离措施并作标识。 5、100%使用腕带识别新生儿身份,严格执行身份确认制度、查对制度,确保诊疗、护理和患儿的正确。 6、严格限制非工作人员的进入,医疗区非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不得进入。

7、病室设备应当定期检查、保养,保持性能良好。 8、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安全使用和妥善保管易燃易爆设备、设施,防止发生火灾事故。 9、制定并完善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处置流程,快速有效应对意外事件,提高防范风险的能力,确保医疗安全。 10、工作人员应当按照病历书写有关规定书写医疗文书。 11、新生儿病室床位数应满足患儿医疗救治的需要,无陪护病室每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3平方米,床间距不小于1米。有陪护病室应当一患一房,净使用面积不低于12平方米。 三、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1、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建立并落实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相关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并按照医院感染控制原则设置工作流程,降低医院感染危险。 2、通过有效的空气质量控制、环境清洁管理、医疗设备和手术器械的消毒灭菌等措施,减少发生感染的危险。 3、工作人员上班时要穿统一服装、洗手,进行各项操作时一律要求洗手、戴口罩、戴帽子,必要时戴护目镜、手套。着装不符合要去,不能随意在病房走动。 4、按照规定建立医院感染监控和报告制度,定期对空气、物表、医护人员手、使用中的消毒剂进行细菌学监测。监测结果不合格时,应分析原因并进行整改,如存在严重隐患,应当立即停止收治患儿,并将在院患儿转出。 5、新生儿病室使用器械、器具及物品,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1)接触患者皮肤、粘膜的器械、器具及物品应当一人一用一消毒,如体温表、听诊器、湿化瓶、雾化吸入器、吸氧装置等;吸痰管一用一更换。 (2)患儿使用后的奶头、奶瓶应统一人一用一消毒;盛放奶瓶

儿科病房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儿科病房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来源:创新医学网 作者:王延荣作者单位: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医院儿科,026000 【摘要】目的探讨儿科病房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方法分析儿科病房护理工作中不安全因素,采取相应防范措施。结果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及护理业务水平。结论通过对儿科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做好安全管理工作,消除不安全因素,提高了护理质量,为患儿创造了一个安全、舒适的治疗、修养环境,改善了护患关系,减少了护患纠纷。 【关键词】儿科,护理,安全隐患,防范措施 护理安全是医院医疗安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护理人员在实施护理的安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1]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护理质量要求增高,尤其儿科病房,由于其特殊性,使其成为一个高风险科室,因此分析影响护理安全因素,采取防范措施,防患于未然十分必要。 1 护理安全隐患 1.1管理因素 质量管理是护理安全的核心,管理制度不健全,不认真执行护理“交接班制度、分级护理制度、医嘱查对制度”,对护士缺乏职业道德和法律意识意识教育,科室考核力度不够,护士长管理不到位,不能充分利用护理资源。 1.2护理人员因素 护士主动服务意识差,近年来低年资护士增多,专业理论水平及护理操作技术差,安全意识不强,工作中缺乏“慎独”精神,对儿科用药特点掌握不全面,主动巡视差,观察病情不仔细,护理记录书写不规范。 1.3护患沟通因素 儿科面对的病人大多无表达能力或表达能力差,加之陪护多,护士缺乏与患儿及家长主动有效沟通,甚至有时对家长的提问,表现不耐烦,回答问题语气生硬,做各项治疗、护理未履行告知义务,出现护患纠纷。 1.4家庭因素 一方面患儿绝大多数是独生之女,家长对他们平时过于溺爱,小儿患病家长常有内疚、焦虑的心理,住院后认为自己是上帝,护士就应当伺候他们,对护士的要求值高,要求静脉

儿科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护理安全管理 儿科

儿科护理安全管理小组 组长:张艳红 组员:宋惠欣李红梅王静

儿科护理安全管理小组制度 一、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确保护理工作的正常进行。 二、科室安全管理有专人负责,定期组织检查,发现事故隐患按程序及时报告,采取措施,及时改进。 四、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分级护理制度,及时巡视病房,认真观察病情变化,有情况及时报告医生处理并做好护理记录。对于有异常心理状况的患者及家属要加强监护及交接班,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五、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确保病人安全。 六、加强护理,必要时加床档、约束带,以防跌倒、坠床等发生。 七、严格执行医院药品管理制度,确保用药安全。 1、毒、麻、限、剧药品做到安全使用,专人管理,专柜保管并加锁。保持固定基数,每班交接并登记。 2、药物、物品标签清楚,分别放置。 八、抢救器材做到四定:定物品种类、定位放置、定量保存、定人管理。三及时:及时检查、及时维修、及时补充。抢救器械保持性能良好,做好应急准备,定期清点交接。无菌物品标识清晰,保存符合要求,确保在有效期内。

九、病房通道要通畅、清洁,禁止堆放各种物品、仪器设备等,保证病人通行安全。 加强科室水电暖管理,不漏水、漏电、漏气,发现有损坏及时报告设备科维修。工作场所及病房内严禁患者使用非医院配置的各种电炉、电磁炉、电饭锅等电器,确保安全用电。 十、做好安全防盗及消防工作,加强陪护和探视人员的管理,发现有可疑人员立即报告保卫科。、消防器械保持备用的状态。 十一、制定并落实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预案和危重患者抢救护理预案。 十二、对于所发生的护理过失,科室应及时组织讨论整改,并上报护理部。 一、输液安全管理 1、确保输液用具安全:输注药物前必须认真检查输液用具有效期、包装的完整性。如发现不符要求则不可使用。 2、药物的安全使用:静脉输液治疗流程中药物的领取、摆药、配置、查对、更换液体等步骤均存在安全隐患,必须确保每一个步骤安全,才能保证输液的安全。 3、查对制度 3.1医嘱查对:药物在使用前必须由2人以上核对,确认医嘱无误后才能执行。执行医嘱前需打印好输液执行单,由

儿科病房管理制度

儿科病房管理制度 篇一:新生儿科病房管理制度 新生儿科病房管理制度: 1、新生儿科护理工作制度 2、新生儿科重症监护室抢救工作制度 3、新生儿科交接班制度 4、新生儿科查对制度 5、分级护理制度 6、新生儿科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7、新生儿科操作安全制度 8、新生儿科病房安全制度 9、新生儿科探视和病情咨询制度 10、无菌技术操作制度 11、危重病人交接班制度 12、新生儿科消毒隔离制度及监控措施 13、新生儿科隔离室消毒隔离制度 14、新生儿科各类仪器设备的清洁消毒制度 15、新生儿科沐浴制度 16、配奶间消毒隔离制度

17、手卫生制度 18、新生儿科各类导管管理制度 19、专科护理质量管理制度 20、新生儿科护理奖惩制度 21、新生儿科护理差错事故等级报告制度 22、护理查房、护理会诊、护理病例讨论制度 23、各种护理安全防范制度 24、病人用药观察制度 25、护理关键流程患者识别措施 26、重点环节护理管理制度 27、患者身份识别制度和程序 28、护理人员带教制度 29、紧急情况下口头医嘱与执行流程 30、执行医嘱制度与流程 31、NICU护士绩效考核制度 32、NICU护士绩效和工作评价考核评分标准 33、新生儿科护士绩效考核制度 34、新生儿科护士绩效和工作评价考核评分标准 35、新生儿科患儿身份识别制度和程序 36、新生儿科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37、新生儿科护理人员层级管理规范 篇二:儿科管理制度

一.各级医务人员职责 儿科主任医师(儿科主任) 1.在科室主任领导下,负责和指导全科医疗、教学、科研、技术培训和理论提高工作。 2.每周查房2-3次,亲自参加并指导急、重、疑难病例的抢救和诊治,特殊疑难病的会诊和死亡病例的讨论,遇到重大或特殊疑难病,负责协调相关科室共同进行处理和解决。 3.指导本科主治医师和住院医师做好各项医疗工作,有计划地开展基本功训练,检查下级医师的各种医疗文件。 4.担任临床教学和研究生、进修医师、实习医师的培训工作,根据自己专业对本科主治医师、进修生、住院医师和实习医师,定期举办专题讲座。 5.每周最少出专家门诊1-2次。 6.运用国内、国外先进的医学理论和经验,指导临床实践,不断开展新技术及新业务,提高医疗质量,指导全科结合临床开展科学研究工作。 7.督促下级医师认真贯彻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医疗操作规程,参加事故差错分析会,提出处理意见和改进措施。 8.在管理病房期间,每日进行对出院病例进行最后审查,并审签出院病历。儿科副主任医师 参照主任医师职责执行

儿科病房夜间护理的安全问题与管理对策

儿科病房夜间护理安全问题与管理对策 广东医学20O7年4月第28卷第4期 生,为患者术后恢复提供有力保证.要取得缓解术后 疼痛的良好效果,重要的是护士要加强术前健康教育, 正确评估食管癌患者手术后的疼痛程度并给予合理的 镇痛处理和相应的护理措施,加强心理护理消除负性 心理因素,才能有效地缓解疼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促进患者康复. ? 673? 参考文献 [1]宋兰英.开胸术后疼痛的护理[J].河北医学,2001,7(3): 271. [2]谭自然,金良玉.护理新概念与临床[M].合肥:中国科技大 学出版社,1998:230. (收稿日期:2007一O1—05编辑:张素文) 儿科病房夜间护理安全问题与管理对策 潘巧红王晓波李崇瑞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妇幼保健院(528200) 【摘要】目的:g-/Cjr,科病房夜间护理安全管理方法.方法通过总结夜间4P~-y-作存在的安全问题.加 强组织与管理,执行有效的护理安全管理对策.结果各项护理制度得到落实,避免了工作中差错失误,有效控 制护理缺陷及减少了护理医疗纠纷的发生.结论重视夜间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问题,提高了护理质量. 【关键词】儿科病房夜间护理护理安全 儿科病房收治的对象为心理,语言,行为发育不够

成熟的小儿,患儿年龄小,病情变化快,意外事件多;护士工作量大,技术含量高,责任风险大;夜间值班护士多为年资低的护士,且是独立操作,临时处置多,因而护理工作压力大,护理力量相对薄弱,是差错事故易发时段….为了使护理质量得到持续改进与完善,我们 通过总结过去1年来夜间护理安全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关的护理安全管理措施,有效控制了护理缺陷及减少了护理医疗纠纷的发生.对护理工作管理及护理质量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现将实施方法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根据我院儿科住院部2004年6月至2005年6月夜查房检查记录及科室质控评分表,通过检查发现存在护理安全问题主要集中在急救物品管理,医嘱执行,护理文书书写,危重患者护理和病情观察,护理技术操作水平,护理工作服务情况等项目. 1.2方法根据统计资料,针对2004年6月至2005 年6月这一年来存在的夜间护理安全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制定相关安全管理对策,并在2005年7月至2006年7月组织实施,监测整改效果,对前后2年的护理质量进行统计分析. 1,2.1'思想上未重视夜间护理安全问题病房夜班 年轻护士多,业务水平,工作经验有限,缺乏慎独精神, 不能正确认识到夜间护理潜在的危险性.工作繁忙时,容易简化工作程序,造成漏,错;服务欠及时周到等容易引发护患纠纷和护理差错. 1.2.2违反规章制度①未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儿 科病房夜间患儿病情变化快,临时医嘱处置多,夜间医嘱从处理到执行又由一人完成,护士容易简化查对程序.②对患儿家属呼叫应答欠及时.呼叫器铃声夜

如何做好病区病房管理

如何做好病区病房管理 一.病房管理内容 病房管理不仅包括医疗, 护理等技术工作的组织实施,还有行政和生活和管理,是一项细微而复杂的工作。加强病房管理的目的,主要在于是病房保持一个有利于医疗,护理,科研,教学工作的正常秩序和良好环境。病房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病人的住院管理,探视与陪护管理,膳食调配管理,卫生隔离管理,病房物资装备管理,医疗护理技术管理,医务人员的工作组织管理,病房环境管理等。 1.病房工作人员管理。为了使病房工作能正常运转,首先必须将病房医,护,工各类工作人 员进行合理的分工和排班,使各项工作紧密配合,有分工,有合作。对护理人员要加强业务学习和培训,定期检查,考核和评价。 2.病房管理。病房护士主动热情接待病人,向病人介绍住院规则和有关情况,协助病人熟悉 环境。护士应主动了解病情和病人的心理状态,密切护患关系,鼓励病人建立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由护士长负责征求病人或家属对医疗,护理,饮食,服务态度的意见。为了保证医疗,护理工作的正常进行,并使病人得到充分的休息与治疗,严格执行陪护制度,教育家属和亲友遵守探视时间和要求。 3.物品,器材,药品管理。为了适应医疗,护理业务的管理,病房内要经常保持一定数量的 药品,如精密仪器,器械,药品,家具,被褥,餐具,被褥,餐具,医疗表格以及一般生活用品等。要求供应及时,方便医疗抢救,减少忙乱和浪费,应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1)物品管理。物品要有计划领取,即保证需要,又做到不积压,不浪费,不丢失, 不损坏,保管人员要掌握物品的管理方法,加强库房管理,建立进出登记本, 物品摆放整齐,防止虫鼠咬坏。 (2)医疗器械管理。仪器设备要由专人保管,因放置在固定的位置,定期检修,并 设有仪器档案,要经常保持性能完好,以适应紧急需要。 (3)药品管理。病房内常备药和剧毒药要分开管理,专人保管,固定数量和位置, 有标记有账目,发放药品要建立查对制度,准确无误。 4. 护理技术管理。护理技术时衡量医院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其核心是护理业务质量。护 理业务质量直接影响医疗效果。有了良好的护理技术管理才能保证护理质量,提高工作效率。 护理技术管理内容包括:制度护理标准,技术操作规程,疾病护理常规,各项规章制度,新业务,新技术的管理方法和防止交叉感染的措施。以及护理资料档案的管理等。 二.病房管理方法

病房护理管理组工作职责

护理管理组工作职责 1.在护士长领导下,进行科室护理管理改进工作。根据护理部管理标准完善病区管理制度及质量标准,制定出本年度质量标准。 1.以病人为中心,持续改进为目标,保证病人安全。 2.指导下级护士规范执业以及核心制度的执行。 3.制定目标管理计划,对完成情况进行有小结及总结。科学管理不断改进。 4.每月按护理管理质控标准检查并有记录、问题讨论分析、整改、持续改进效果追踪。 5.于每月25日前完成质控检查内容。每月例会上组长进行反馈。 工作内容 人力资源管理、护士素质管理、资料管理、病房管理、目标管理、绩效管理、业务管理、带教管理、科研管理等。

护理文书及护理安全管理组 1.在护士长领导下,进在行科室护理文书及护理安全管理工作。根据护理部管理标准完善病区护理文书及护理安全工作,制定出本年度质量标准。 2.对院里下发的护理文书书写规定和安全管理核心制度及时有效的通知到课内人员,达到人人掌握。 3.在科室内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形成书面总结并进行分析、整改、持续改进以及改进效果追踪,在护士例会上进行反馈。 4.对于检查中发现问题,责任到人,予以改正并进行效果追踪。 5.科室内资料专人管理,定点放置。 工作内容

护理文书、安全管理、不良事件报告、重点病人管理、重点环节管理等、药品管理、抢救车、急救器械、护士急救能力等。 护理技术组 1.在护士长领导下,制定年度目标及操作标准。 2.负责监督检查工作人员技术操作项目。 3.定期对科室内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并组织参加院内和科系的技术培训。 4.进行科室内技术操作考核并提出问题、改正措施、持续追踪效果。 5.每月25号前完成工作,并在护士例会上反馈。

儿科病房管理及诊疗技术准入与管理规范

儿科诊疗技术准入与管 理规范

目录 新生儿病房及NICU管理规范 (1) 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管理规范 (6) 儿科肺通气功能诊疗技术管理规范 (9) 儿科儿科支气管镜诊疗技术管理规范 (11) 儿科消化内镜诊疗技术管理规范 (16) 儿科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管理规范 (22) 儿科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管理规范 (28) 儿科神经电生理诊疗技术管理规范 (33) 科血液净化技术准入标准 (38) 儿科肾穿刺技术准入标准 (41) 小儿普通外科内镜诊疗技术管理规范 (43)

新生儿病房及NICU管理规范 一、新生儿室 (一)布局 新生儿室应有独立的区域,设置床位不少于6张。需设置接待室、配奶间、沐浴区、隔离间、有条件者可设置早产儿间。可根据条件选择有陪或无陪管理两种模式。无陪病区每床使用面积不低于3 m2,床间距不小于1米;有陪病区实施母婴同室者,每床使用面积不低于6 m2。 (二)设施设备 1、基本设施每个房间至少设1套非手触式的洗手设施及干手设施,及连续24小时不间断的空气消毒设备。 2、诊疗设备暧箱、辐射式抢救台、蓝光治疗仪、经皮胆红素测定仪、输液泵、静脉推注泵、微量血糖仪、新生儿专用监护仪、氧浓度监测仪、新生儿专用复苏囊与面罩、喉镜和气管导管、低负压吸引器等。 (三)技术指标 1、病人收治范围①胎龄≥34周、或出生体重在2000g以上的新生儿;②不需呼吸机辅助呼吸的各类新生儿呼吸系统疾患;不需静脉营养的低出生体重儿;③不需换血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 2、转诊指标①胎龄小于34周,出生体重在2000克以下的低出生体重儿; ③需要呼吸机辅助呼吸及合并器官功能损害的重症疾患;④先天畸形等需外科诊治者;⑤其他需要转诊的患者。 3、诊疗技术要求应具备新生儿复苏术及气管插管术、新生儿氧疗(FiO2可调)、nCPAP技术、静脉途径建立(含静脉留置)、无创监测技术、蓝光治疗、新生儿听力筛查、疾病危重程度评分、出院病人管理等。 二、二级医院、三级医院新生儿病区 (一)布局 为独立设置的医疗护理单元病区,设置床位在20张以上。需设置早产儿室、隔离室和抢救室,设置接待间、配奶间、沐浴区、治疗间、处置间、仪器间等辅助用房。

儿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实施计划与管

儿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实施计划与管理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强化护理质量及服务理念,为病人提供优质护理服务,为了更好地提高我科护理服务水平,切实抓好服务质量,特制定以下方案: 二、质量控制指标 1.基础护理质量合格率≥100%(合格分90分) 2.特、一级护理质量合格率≥95%(合格分80分) 3.护理“三基”理论考试合格率≥100%(合格分80分) 4.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100%(合格分90分) 5.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98%(合格分80分) 6.急救物品完好率100% 7.医疗器械灭菌合格率100% 8.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一灭菌执行率100% 9.经处理后待灭菌物品合格率≥98% 10.护理严重差错发生率0 11.病房整洁、安静、舒适、安全、美观。各项护理规章制度完善 三、护理质量控制小组 1.成立护理质量控制小组。 2.定期组织检查及随机检查每月至少1次,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整改,不断持续改进病区护理工作质量。四、具体实施方案

(一)进一步完善护理质量标准与工作流程 1.结合临床实践,不断完善质控制度,进一步完善护理质量考核内容及评分标准,如病房管理、基础护理、特、一级护理、消毒隔离、护理文书书写、急救物品管理、护理安全管理等,每月一次进行护理质量考核并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 2.护士长、质控小组成员随时进行监督及时纠正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问题突出的在晨会上进行通告,让护士指导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 3.每月定期对各种物品及药品,急救车进行检查,及时发现过期物品及药品,以保证医疗护理安全。 (二)建立有效的护理质量管理体系,组建一组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护理人员参与护理质控,以保障护理工作质量。 1.实行以科护士长、病区护士长、科室质控员的质控网络,逐步落实人人参与质量管理,实现全员质控的目标。 2.发挥护理质量监控小组的作用,注意环节质控和重点问题的整改效果追踪,实行平时检查与每月检查相结合,重点与全面检查相结合的原则。 3.加大落实、监督、检查力度,注意对护士操作流程质量的督促。抓好质控管理,做到人人参与,共同把关,确保质量,充分发挥护理质控员的工作,全员参与护理管理,有检查记录、分析、评价及改进措施。 4.完善护理质控管理制度,职责,对护理存在的疑难问题进行讨论、分析、提出有效的整改措施。 5.加强对护理缺陷、护理纠纷的管理工作,坚持严格督促各工作质量 环节,发现安全隐患,及时采取措施,使护理差错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6.加强医疗护理法律法规的培训,以提高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依法从护,保护病人及护士的自身合法权利。

心得体会 病房护理管理心得体会

病房护理管理心得体会 病房护理管理心得体会(精选3篇) 某些事情让我们心里有了一些心得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样就可以总结出具体的经验和想法。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病房护理管理心得体会(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病房护理管理心得体会1 一、领导的关心和支持,是搞好科室护理管理工作的关键 无论是我在内科还是在icu,医院和护理部领导给了我极大的关心,对科室的护理工作给予了最大的支持。一是在人员上给予了极大的支持,保证了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同时,护理部决定将其他科室的护理骨干分批派到icu轮转,对icu的工作也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达到了相互学习,取偿补短的良好效果;二是在管理上给予了很多指导和帮助。在工作中遇到很多棘手的问题和困难,护理部领导多次到科室进行工作指导,帮助查找和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指导性的意见,并鼓励我、关心我,增加了我干好工作的信心,使我能在短时间内找准工作突破口,及时将科室的工作理顺;三是在人员培训上给予了很大的支持。为提高icu护理人员专科理论知识和业务能力,在护理部的支持下,先后派出5名同志外出学习,通过学习,提高了icu

整体专科护理水平。 二、不断的学习和提高,是搞好科室护理管理工作的基础 在我一年多的护理管理工作中,体会到作为护士长不仅要熟悉业务,不断加强学习,还需要学习更多的管理知识。今年我到icu后,护理部首先派我参加了市卫生局和三医大联合举办的第二届icu专科护士培训班,进一步提高了我对icu专科护理的认识,理论知识得到丰富,实际操作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尤其是在重医中心icu培训的一个半月时间,我充分抓住这次培训的机会,一方面加强实践技能的学习和培训,另一方面不放过任何机会,学习他们的管理制度、管理经验、病员的经济管理以及科室的布局、环境,设施设备的配备、维护和保养等综合性知识。回科室后,能够学以致用,及时对科室的工作进行了重新梳理,找问题,寻差距,在很短的时间内完善了科室的规章制度、各班职责,拟订、修订了各类护理表格;重新调整科室的布局,加强环境管理;加大科室护理人员的培训力度,对icu专科技术操作进行了强化;加强icu的感染管理工作,降低了感染率。 三、坚定的信心和勇气,是搞好科室护理管理工作的动力 我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和战胜困难的决心面对科室的工作。即使是在最艰难的时候,也从没有放弃过。特别是刚到icu时,由于科室人员均来自不同的科室,需要有一段时间的相处和磨合,在这个阶段,大家往往把icu的工作与原科室作对比,无论是在管理方式上、工作时间上、工作强度上、奖金的多少上都有不同的看法和想法,人心不统一,科室的凝聚力不强,对我开展护理管理工作带来了较大难度。

儿科管理制度

儿科管理制度 一、各级医务人员职责 儿科主任医师 1.在科室主任领导下,负责和指导全科医疗、教学、科研、技术培训和理论提高工作。 2.每周查房2-3次,亲自参加并指导急、重、疑难病例的抢救和诊治,特殊疑难病的会诊和死亡病例的讨论,遇到重大或特殊疑难病,负责协调相关科室共同进行处理和解决。 3.指导本科主治医师和住院医师做好各项医疗工作,有计划地开展基本功训练,检查下级医师的各种医疗文件。 4.担任临床教学和研究生、进修医师、实习医师的培训工作,根据自己专业对本科主治医师、进修生、住院医师和实习医师,定期举办专题讲座。5.每周最少出专家门诊2-3次。 6.运用国内、国外先进的医学理论和经验,指导临床实践,不断开展新技术及新业务,提高医疗质量,指导全科结合临床开展科学研究工作。7.督促下级医师认真贯彻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医疗操作规程,参加事故差错分析会,提出处理意见和改进措施。

8.在管理病房期间,每日进行对出院病例进行最后审查,并审签出院病历。 儿科副主任医师 参照主任医师职责执行 儿科主治医师 1.在科主任和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指导下,负责本科一定范围的医疗、教学、科研、预防等工作。 2.按科室要求,每日带领住院医生、进修医师、实习医师查房,具体帮助和指导住院医师、进修医师和实习医师进行疾病的诊断、治疗、手术及特殊诊疗技术操作。 3.掌握病区的伤病员的病情变化,对新入、疑难、危重、死亡伤病员和发生的医疗纠纷、事故或其他重要问题,应及时处理,并向科主任请示报告。 4.经常检查本科的医疗护理质量,督促医师、护士认真贯彻各项规章制度和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严防事故差错。 5.检查和指导下级医生的病历书写,修改下级医师书写的医疗文件,决定伤病员出院、转科、审签出院病历,特殊检查申请单,贵重和毒、麻药品的处方。

《病房安全管理制度》

《病房安全管理制度》 病房安全管理制度(xx年) (一)病房环境整齐、清洁、安全、舒适、美观,按要求配备必要的消防设施及设备,消防通道畅通。 (二)各种物品、仪器、设备固定放置,便于清点、查找及检查。 (三)病房内一律禁止吸烟,禁止使用电炉、蜡烛及明火,以防失火。 (四)加强对陪护和探视人员的安全教育及管理。 (五)告知患者贵重物品自己妥善保管。 (六)控制探视时间,探视结束及时请探视人员离开病房。 (七)加强巡视,如发现可疑人员、可疑包裹,及时通知保卫处。 (八)护理部每年组织一次护理质量与安全知识培训及护理安全教育,强化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做到警钟长鸣。 (九)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重点部门的行业标准及操作流程,按照卫生部及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规范开展护理工作。 (十)认真执行医疗质量及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危重病人讨论制度、会诊制度等),护士长督促检查,确保各项制度落实到位。 (十一)认真执行医疗仪器、设施管理制度,确保临床工作需要及患者医疗的安全。 (十二)加强急救器材、药品的规范管理,护理用具定期检查,保证处于备用状态,护理人员熟悉放置位置,熟练掌握各种仪器的使

用方法。 (十三)护士长每日晨会交班时,对科内存在的问题进行通报、分析,提出整改措施,并督促落实到位。 (十四)强化护理质量与安全考核,每月由病房管理小组对各病房及特殊护理单元进行质量考核,护理部对考核情况进行分析总结,下发各科室整改。 (十五)加强重点部门护理人员的培训工作,重点强调新业务及新技术培训,促使护士及时掌握专科护理的发展动态及前沿知识。 第二篇:病房安全管理制度①病室通道要通畅,禁止堆放各种物品、仪器设备等,保证患者通行安全。②各种物品、仪器、设备定点放置,便于清点、查找及检查。 ③病房内一律禁止吸烟,禁止使用电炉、酒精炉及带入易燃易爆物品,医务人员使用酒精灯后及时熄灭,做到安全用电、用气和防火。 ④病房应按要求配备必要的消防设施及设备,消防设施完好、齐全、标志醒目,有专人管理消防预警系统和消防设备,防火通道不堆、堵杂物。有火灾事故的应急预案并定期演练,遇到紧急状态时有可靠的联络方式和安全畅通的疏散路线。⑤病人、探视者、陪护者不得擅自翻阅病历和在病区内大声喧哗,保持病房安静整洁。 ⑥加强宣教,告知患者贵重物品不要放在病房。⑦护士长应经常督促检查病房,加强安全防范教育。 ⑧责任护士加强巡视,如发现可疑情况,及时通知医院保卫科。 ⑨每晚8点应及时请探视人员离开病房。⑩空病房要及时上锁。

儿科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

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 科室: 时间:年月

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工作记录本 目录 第一部分: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成员组成 第二部分: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职责 第三部分: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 第四部分: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工作计划 第五部分: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活动记录

第一部分: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成员组成 1、病案质量管理组: 组长: 成员: 2、医院感染管理组 组长: 成员: 3、临床路径管理组 组长: 成员: 4、药品管理组 组长: 成员: 5、三基三严培训考核管理组 组长:

成员: 6、医疗安全事件管理组 组长: 成员: 第二部分: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职责 1、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负责对科室的医疗质量全面管理。 2、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至少每季度召开一次会议,内容要体现全面、全过程的质量管理。遇特殊情况随时召开,讨论总结本科室的医疗运行情况,对医疗差错、投诉纠纷、医务科所发《医疗质量改进意见书》、重点患者进行分析讨论,发现缺陷,针对所发现的制度和流程上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并在下一次会议中对改进措施的效果进行评价,以做到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

3、严格做好临床、护理质控工作。认真听取患者对医疗、护理方面的意见及建议。对临床医疗、护理服务过程中不足的地方及时改进。对医疗活动中发生的异常医疗信息要及时请示报告,增加工作的危机感和机敏性。 第三部分: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 一、医疗制度、医疗技术 1、重点抓好医疗核心制度的落实。 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交接班制度、病历书写规范、查对制度、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知情同意谈话制度等。

病房护理管理制度

一、 二、 三、病房护理管理制度 1、病房护理工作由护士长负责管理,各级护理人员积极协助。 2、与患者进行积极的沟通与交流,做好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指导, 为患者提供及时的护理服务。 3、患者住院期间不得外出,若有特殊情况,必须经主管医师批准 并签外出协议后方可离院,按时返院。 4、病房应保持整洁、舒适、温馨、安全,避免大声喧哗。工作人 员要做到走路轻、关门轻、操作轻、说话轻。 5、病房陈设要整齐、洁净,室内物品和床位要定位摆放。 6、督导保洁员保持病房清洁卫生,认真执行卫生清扫日计划、周 计划。定时房间通风,严禁吸烟和随地吐痰。 7、护理人员必须穿戴工作服,服装整洁。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遵守各项操作规程。 8、病房被服、用具按其基数配给病员使用,出院时清点、收回消 毒。 9、每月召开一次患者座谈会,征求意见,改进病房工作。 10、病房内不得接待非住院患者,不会客,工作时间不打私人电话。 11、护士长全面负责病房财产、设备,建立账目并指派专人管理, 定期清点,严格交接班制度,如有遗失及时查明原因,按规定 处理。

四、病房护理人员守则 1、向新入院的患者介绍医院的制度和情况,了解患者的思想和要 求,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对病员的态度要亲切和蔼,语言要温和,对个别病员提出的不 合理要求,应耐心劝解,既要体贴关怀,又要掌握治疗原则。 3、执行保护性医疗制度,不向病员透露不利于情绪稳定的病情和 预后等情况,必要时由主管医师与病员家属和单位取得联系。 4、不对病员谈论其他医院或其他科室治疗工作中出现的缺点和错 误,避免造成不良影响。 5、给病员做检查和治疗时要耐心细致,选用合适的器械,尽可能 的减轻病院痛苦。给病员换药、灌肠、导尿等,应用屏风遮挡或到治疗室处理。 6、抢救危重病员和进行死亡料理时应用屏风遮挡,保持镇静,避 免影响其他病员的情绪。 7、对手术患者,术前做好解释和安慰工作,以消除病员顾虑,保 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8、合理安排工作时间,保证病员休息,21:00—6:00及午睡时间一 般不安排检查和治疗,以保持病房安静。 9、保持病房清洁卫生,经常开窗流通空气,痰盂、污敷料桶和垃 圾要及时处理,督促保洁员对厕所及大、小便器用后要随时冲

儿科病房设施配置及管理制度

儿科病房设施配置及管理制度 第一条总则 提供整洁有序的住院环境,随时可以进行治疗、护理活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第二条适用范围儿科病区。 第三条职责 1.由科主任、护士长负责配置本病区所需的设施。 2.由科主任、护士长负责领用本病区所需设施及器材。 3.当班护士每日晨间护理时检查各设施是否齐全、定位放置、功能是否完好并登记。 4.护士长每周检查执行情况一次并登记。 第四条工作程序 1.按《医院护理工作管理规范》的病区设施要求配置病区所需的设施及器材。 (1)病房配置 ①病房分为病室和附属房间两部分。病室按病情轻重设抢救室、ICU 室、普通病室和高级病室。附属房间为医师办公室、护士办公室、治疗室、处置室、储藏室、洗污间、值班室。 ②医生、护士办公室设在病房中心,室内设办公桌、椅、病历柜、黑板、电子音控对讲机、自动水栓。 ③治疗室与护士办公室相邻,分清洁区与半污染区。

④抢救室设病床一张,内配置床旁桌、椅、中心吸氧装置、电子音控对讲机、多功能输液架、吸引器、心电监护仪、除颤机、呼吸机、心电图机、输液泵等,设有卫生间。 ⑤ICU病房设多功能病床2张,内有卫生间,配有氧气装置、吸引器、输液泵、静推泵、心电监护仪、除颤仪等。 ⑥高级病房4间,其中单人房2间,双人房2间,内有空调、彩电、冰箱、饮水机、电话、布沙发、木沙发、插花、梳妆镜。卫生间设有坐厕。 ⑦普通病房设床位2张,配1桌1椅,室内有卫生间。 ⑧为确保安全,每张病床均配有2个床栏。 (2)管理要求 ①病区内外环境整洁、卫生、安全、舒适,物品定点放置、整齐有序。 ②患者床单整洁、平整、规格统一,号、卡完整,床下无杂物、便器。病区内物品、水电、仪器等标志明显,无不安全因素。床旁桌、椅每天湿抹,一桌一巾一消毒,出院病床单位按病种隔离要求及时抹洗、消毒、摆放整齐。 ③治疗室、处置室每天用消毒液拖地,每日空气消毒一次,定期做空气培养。 ④污物、便器按消毒隔离要求处理。 ⑤各急救物品、设备定位放置,专人管理,每日检查登记。⑥病房每周消毒一次,定期做空气培养。

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医院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目的:规范护理行为,加强病区护理安全管理,提高护理质量,确保住院患者的安全护理。引用文件:《全国医院工作制度与人员岗位职责》 适用范围: 各护理单元(临海院区) 正文: 一、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确保护理工作的正常进行。 二、科室安全管理有专人负责,定期组织检查,发现事故隐患按程序及时报告,采取措施,及时改进。护士长为科室护理安全管理的责任人。 四、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制度、分级护理制度,及时巡视病房,认真观察病情变化,有情况及时报告医生处理并做好护理记录。对于有异常心理状况的患者要加强监护及交接班,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五、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确保病人安全。 六、对危重、昏迷、瘫痪老人、老年及小儿应加强护理,必要时加床档、约束带,以防 走失、坠床,定时翻身,防止褥疮的发生。 七、严格执行医院药品管理制度,确保用药安全。 1、毒、麻、限、剧药品做到安全使用,专人管理,专柜保管并加锁。保持固定基数,每 班交接并登记。 2、病房的贵重药物由专人保管,加锁,做到帐物相符。 3、内服药和外用药标签清楚,分别放置,以免误服。

八、抢救器材做到四定:定物品种类、定位放置、定量保存、定人管理。三及时:及时检查、及时维修、及时补充。抢救器械保持性能良好,做好应急准备,定期清点交接。无菌物品标识清晰,保存符合要求,确保在有效期内。 九、病房通道要通畅、清洁,禁止堆放各种物品、仪器设备等,保证病人通行安全。 加强科室水电暖管理,不漏水、漏电、漏气,发现有损坏及时报告设备科维修。工作场所及病房内严禁患者使用非医院配置的各种电炉、电磁炉、电饭锅等电器,确保安全用电。 十、做好安全防盗及消防工作,加强陪人和探视人员的管理,发现有可疑人员立即报告保卫科。定期检查消防器械的有效期,保持备用的状态。 十一、制定并落实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预案和危重患者抢救护理预案。 十二、制订并落实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制度。 十三、对于所发生的护理过失,科室应及时组织讨论整改,并上报护理部/质改部。 一、输液安全管理 1、确保输液用具安全:输注药物前必须认真检查输液用具有效期、包装的完整性。如发现不符要求则不可使用。

儿科护理安全管理与风险防范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a47496536.html, 儿科护理安全管理与风险防范 作者:孙莉莉李娜文佳丽樊英丽 来源:《饮食与健康·下旬刊》2016年第01期 [摘要]最近几年,我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在不断的发展,人们对医疗服务的要求越来越多,但是我国的医疗护理服务水平和人们的期望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医疗行业自身又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所以在这样的情况,护理当中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因素就越来越多,因此,安全管理和风险防范也就成了非常重要的一个关注点,儿科护理更是如此。 [关键词]护理;风险;管理 在儿科护理的过程中,护理的风险是一直存在的,护理抢救等多个环节都是风险高发的环节,有的时候即使是非常小的一个临床活动都会产生非常大的风险,如果出现了护理事故,就会给患儿及患儿的家属带来非常大的影响,儿科是一个相对比较特殊的科室,所以一定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护理过程中的风险,更好的为患儿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1、儿科护理安全问题分析 1.1护理人员因素 护理人员在实际的护理工作中服务意识相对较差,护理沟通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所以出现了护患之间的矛盾。护理人员面对的是有思想有情感的人,所以护理人员一定要给患者和患者家属以足够的关爱,做好沟通工作,从而让患者及家属能够更加积极的配合治疗。 护理人员法律意识淡薄,患者维权的意识比较强,所以如果护理工作中出现了问题,家属就会投诉护士,护理工作中是一个和人的生命相互交织的行业,它直接关系到人的生命安全,因此医护人员必须要懂法守法。 儿科护士的工作量和思想压力都比较大,职业认同感并不是很强,儿科护理的工作比较细碎,本来就要承受较大的工作压力,这个时候还要承受来自家属的种种压力,必然会感觉疲惫。 1.2管理方面因素 儿科护士没有编制,所以也无法满足的床护要求,尤其是工作比较繁忙的时候,病房的床位在不断的增加,门急诊输液的人数也呈上升的趋势,所以护士时常处在超负荷的状态,每一年都会出现新的忽视,这样也不利于管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