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论文:我国内部审计未来发展趋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部审计论文:我国内部审计未来发展趋势提要内部审计作为实现内部控制的主要途径,是公司治理的有机组成部分。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内部审计的重要性更加凸现出来。
我国内部审计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仍然任重道远,有必要对我国内部审计工作做全面的改进和完善。
关键词:内部审计;现状;发展趋势
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我国加入wto后进一步对外开放以及企业转制、转型和企业产权实现多元化,内部审计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实践证明,经济越发展,审计越重要。
虽然我国内部审计自改革开放多年来在组织建设、人员配备方面有了较快的发展,但也存在法律法规建设滞后、审计工作缺乏规范性等问题。
应进一步改进和加强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使之更好地发挥内部审计监督的作用。
有理由相信,未来影响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发展的各种不利因素将逐步减少,我国企业内部审计事业将摆脱各种制约因素的羁绊,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一、我国内部审计现状分析
(一)内部审计性质以及职责的认定模糊。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竞争实力的增强以及经济效益的提高,内部审计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它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基于加强
经营管理的内在需要。
然而,我国现代内部审计的产生却是一个行政命令的产物,片面强调外向性服务及作为国家审计基础(政府审计的延伸)而存在的内部审计模式。
这种审计模式实际上导致了人们对内部审计在性质认定上的模糊,从而不利于甚至阻碍着内部审计理论与实务的发展。
当时,不少企业很不理解甚至有抵触情绪,至今在一些企业内部审计仍难以融入其整体经营管理之中,其结果导致内部审计工作很难正常开展。
同时,内审人员对其职责的认定较为模糊,他们既要监督企业管理当局的行为,配合外部审计人员工作,又要为企业管理工作服务,这种身份上的矛盾使内审人员进退两难,内部审计工作质量因资源被严重浪费而大打折扣。
另外,我国内部审计人员自身对其工作性质、内容等的认识有待提高。
有些内部审计人员过分强调内部审计的权威性,缺乏为企业管理服务的思想。
而另一些人则认为,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无非是协助领导者用以掩饰群众、应付检查,这样使得内部审计机构形同虚设,发挥不了任何作用。
(二)内部审计工作范围过于狭窄,内部审计组织和人员缺乏应有的独立性。
一直以来,我国内部审计工作重监督而轻服务,其重心便局限于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和合规性审计,内部审计不关注企业的经济效益和长远发展。
同时,我国有些企业的内部审计机构附属于其他部门;有的内部审计
机构甚至并入会计部门,由会计人员兼任。
这种状况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企业的内部审计机构、内审人员缺乏应有的独立性,审核和评价结果都会不尽如人意。
尤其是其中一些利益牵制关系使得内部审计人员在履行其监督和评价职能时,有很多的顾虑。
当企业领导授权、批准的经营行为违反有关法律、法规,或不符合经营效益原则时,内部审计人员由于自身利益的原因,往往表现得无能为力,缺乏应有的独立性。
(三)内部审计的作用难以有效发挥。
内部审计虽然在财务收支审计的基础上逐步向更广的范围和更深层次发展,但人员素质、结构以及法律制度等诸多因素,影响和阻碍着内审作用的有效发挥。
1、内部审计人员素质不高。
从内部审计队伍的组成来看,一方面是知识结构单一,突出表现在财务审计人员对会计知识比较熟悉,对管理领域则不太了解,使得审计只从凭证到账面查找问题,难以从实际工作的深层次上发现问题,因而提出的建议或为领导提供的决策依据缺乏现实性;另一方面内部审计人员由于知识结构和业务素质不高,在实际工作中表现在对企业的管理、作业流程不熟悉,对管理上不完善的环节把握不住,对计算机知识缺乏,不适应电算化、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从而制约了审计职能的发挥。
2、内部审计不够规范,其业务无准则可循。
目前,我
国有关审计工作的法律已颁布两部分:一是关于民间审计的《注册会计师法》;二是关于国家审计的《审计法》,而内部审计的法规只有审计署颁发的《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并未上升到法律高度,《中国内部审计工作条例》也在酝酿起草当中。
这就导致内部审计与国家审计、民间审计法规配套建设地位的差异,造成企业内部审计无法可依,当内审人员碰到具体问题时,感到无章可循,甚至无所适从。
内部审计法规没有明确内部审计人员的法律责任和权力。
法律责任是内部审计的行为约束,只有明确法律责任,内部审计人员才能自觉遵守法规道德的要求,否则,内审人员便会放任自己,玩忽职守、乃至徇私舞弊。
法律法规赋予内部审计人员的权力是他们合法权益的有力保障,更是他们处理问题的尖锐武器,如果这个问题解决得好,社会上便不会再有“审计容易,处理难”这样的结论了。
在我国的《公司法》中也没有规定设置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没有强调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权威性和责任性,导致“为组织服务,向经营领域发展”的现代内部审计成为一句空话。
二、我国内部审计未来发展趋势展望
(一)内部审计法律法规建设需进一步加强。
有关部门应尽快规范法律制度、准则体系,抓紧制定内部审计的法规
和条例,将内部审计制度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
建立健全中国内部审计准则体系,将会推动我国内部审计事业的长远发展和规范化建设。
尽快形成国家审计和社会审计法规并行、前瞻性和操作性兼备的中国内部审计准则体系,同时规范实务操作。
用法律形式明确内审人员的法律责任和权利;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和行业、部门内审规章制度;用法律规定内审机构的地位、结构、层次。
使内部审计纳入法制化轨道,用法律保障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也只有内部审计的法律建设完善了,内部审计协会才能很好地依法开展工作。
(二)风险审计将成为内审的重要内容。
内部控制的关键是风险管理。
随着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内部审计的作用将更多地体现在事前预防和事中控制,它将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和评价。
内部审计应能及时发现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把企业的风险降到最低程度。
现代内审理念最核心的就是风险控制和治理,即以风险防范为中心开展审计工作。
内审部门依据净风险值从大到小列出高风险部门、中风险部门和低风险部门,同时依据内审部门所拥有的审计资源,从高风险到低风险适时安排内部审计。
以风险评估为基础的风险审计使审计人员开始关心企业所面临的风险,使审计人员必须根据风险评估的思路开展对内部控制评估,使审计报告将目前的控制与策略计划和风险评估连接
起来。
(三)计算机审计将成为企业内部审计的重要手段。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企业的经营环境与经济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对企业内部审计带来巨大冲击,内部审计的对象和环境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以手工操作为主的传统审计手段,因其效率低、准确程度差,很难发现许多利用计算机舞弊等不足都成为严重影响内部审计作用正常发挥的客观原因。
相比之下,电算化会计在处理和提供会计信息的稳定性、及时性和可靠性上,已突显出利用计算机的优势,也使得运用计算机审计成为一种可能。
在未来,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应该是计算机专家。
经营业务要由系统处理与控制,绝大部分的会计记录要由计算机自动编制。
计算机系统是否合法、安全、正确与高效,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安全与效益。
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必须适应企业的信息化要求,抓好企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软件开发,选择适合的计算机设备、通讯网络、数据库、操作系统和管理软件,进行计算机辅助审计。
所以,内部审计在审计手段上由传统的手工操作逐渐向计算机审计过渡
也成为未来企业内部审计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
(四)外部化将成为企业内部审计的新动向。
目前,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审计的发展,许多企业选择了内部审计外部化。
内部审计外部化是指将内部审计职能全部或部分外
包给会计师事务所或其他具备专业胜任能力的机构来实施。
基于下述原因,外部化将成为企业内部审计趋势之一:从理论层面看,内部审计因代理而产生,为追求价值最大化,委托人与代理人必须寻找各种手段来降低代理成本。
在有效的市场环境下,当代理人发现内部审计外部化可降低审计总成本时,代理人便乐于将内部审计外部化。
同时,内部审计外部化还具有较强的“信号传递”作用,使外部审计人员感到潜在的审计风险较低,进而可降低外部审计签约成本。
从实际层面看,内部审计外部化可节省人员招聘费用和培训费用,以及开发软件的成本;同时,审计人员独立于经营者,能够客观报告审计结果;再者,外部咨询机构由具备专业资格的人员组成,并且在对不同企业提供服务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助于内部审计效率和质量的提高。
因此,从企业自身需要来讲,内部审计外部化具备实现的基础。
对于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可行性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并不意味着内部审计完全从企业组织机构中废除掉。
内部审计仍然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外部化的趋势,可以精简内审机构,通过采用合作内审的办法,实现内部审计外部化是最佳实现途径。
其主要优势有:合作内审能实现对组织战略目标和组织经营情况的实时控制并保持内
审的灵活性;合作内审可以使内部审计过程和结果符合企业的特定情况,使审计的工作结果更加符合企业的特定情况,使之更具针对性。
主要参考文献:
[1]郭颖,董丽英.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理性定位[j].审计月刊,2006.13.
[2]刘波.企业内部审计现状及对策研究[j].对外经贸财会,2005.5.
[3]陆兰丹.当前企业内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内部审计,2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