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材料力学性能测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4.3 金属材料压缩时的力学性能
二、压缩试样
压缩试样常采用圆柱形或正方形,图为圆柱形 试样。
L (2.5 ~ 3.5)d0 用于测 pc , tc , sc , bc 用于测 pc0.01, Ec L (5 ~ 8)d0 用于测 bc L (1~ 2)d0
§ 4.3 金属材料压缩时的力学性能
(3)下屈服点:扭转曲 线上的屈服阶段中最小扭 矩Tsl ,按弹性扭转应力公 式计算的剪应力 sl 。
§ 4.4 金属材料扭转时的力学性能
2、测试方法
(1)图解法 (2)指针法
§ 4.4 金属材料扭转时的力学性能
(三)扭转强度的测定 1、定义:试样扭断前承受的最大扭矩 Tb ,按弹 性扭转公式计算的试样表面最大切应力 b 。
§ 4.4 金属材料扭转时的力学性能
(二)扭转屈服性能指标
1、定义:
(1)屈服点:在扭转曲线 上出现屈服平台时对应的应 力扭矩 Ts ,按弹性扭转应力 公式计算的切应力 c 。
§ 4.4 金属材料扭转时的力学性能
(2)上屈服点:扭转曲线 上首次发生下降的最大扭 矩Tsu ,按弹性扭转应力公 式计算剪应力 su 。
§ 4.2 金属材料拉伸时的力学性能
2、定标距试样
定标距试样的原始标距与横截面间无比例关 系,一般 L0取100mm ,200mm 。
§ 4.2 金属材料拉伸时的力学性能
二、拉伸图及应力—应变图
下图为低碳钢的拉伸图和应力—应变图。
P l 由于 , 而均为常量,故两图 A0 l 形形状相同。
三、压缩力学性能测试
(一)规定非比例压缩应力
1、定义:规定非比例压缩应力为压缩时,非比 例压缩变形达到规定的原始标距百分比时的应力:
pc
Ppc S0
§ 4.3 金属材料压缩时的力学性能
2、测定方法: 1)作图法 2)逐次逼近法:若力—变形曲线无明显的弹性 直线段,则采用逐次逼近法。 (参见国标GB7314—87)
§ 4.3 金属材料压缩时的力学性能
(三)压缩屈服点 sc的测定
1、定义:试样压缩时,当达到力不再增加而仍 然继续变形所对应的应力即为压缩屈服点 sc。 2、测试方法
Fsc 作图法:在力—变形图上判读 Fsc ,则 sc S0
§ 4.3 金属材料压缩时的力学性能
(四)抗压强度 bc的测定 1、定义:试样压缩至破坏过程中的最大应力即 抗压强度 bc 。
材料压缩与拉伸的主要差别在于载荷—变形 曲线,塑性及断裂形式等。图为金属材料的压 缩曲线。
§ 4.3 金属材料压缩时的力学性能
曲线2为塑性材料的压缩曲线,可见随着载荷 的加大,压缩变形加大,但不断裂,因此得不到其 抗压强度。压缩破坏形式为
曲线1为脆性材料压缩曲线,断裂点的应力即 为抗压强度极限 bc。脆性材料压缩断裂形状如图。
1)定义:材料在轴向拉伸过程中,在线弹性变 形范围内横向应变与轴向应变之比∶
式中:

2) 的测定 1、作图法

'
| |
'
为横向应变; 为轴向应变。
2、拟合法
§ 4.2 金属材料拉伸时的力学性能
(五)拉伸时的断口分析
低碳钢
铸铁
§ 4.3 金属材料压缩时的力学性能
一、压缩与拉伸的比较
§ 4.2 金属材料拉伸时的力学性能
3)若材料的 p 、 r 差别不大,或对测试法无要 求时,此时也就不必区分 p 0.2和 r 0.2 而统一 成 0.2 。
§ 4.2 金属材料拉伸时的力学性能 4、规定总伸长应力 t
1)定义:试样标距部分的总伸长达到规定的原始 标距百分比时的应力。规定总伸长与规定非比例 伸长之间相差弹性比例伸长。 2)测试方法:
(1)图解法
(2)引伸计法
§ 4.2 金属材料拉伸时的力学性能
3)关于 t的几点说明
(1)规定总伸长与规定非比例伸长之间相差弹性 比例伸长。
(2)一般中、低强度钢可用 t 0.5等效 p 0.3。
§ 4.2 金属材料拉伸时的力学性能
(三)材料的塑性指标及其测定
1、断后伸长率 1)定义:试样拉断后,其标距部分的伸长与原始 标距的百分比。
L0 K S0
其中L0为试样标距,S0为试样横截面面积,比 例系数 K,一般取5.65或11.3,前者称短试样, 后者称长试样。
§ 4.2 金属材料拉伸时的力学性能
(2)对于圆截面试样,短长比例试样的标距 分别取 5d 0和 10d0。
(3)圆截面试样的形状如图所示,它分为三个 部分。
工作部分长度 L,一般不小于 L d0 。
公式中:
max d
2 Le
)
d 为试样直径。 max 为试样标距范围的最大扭转角。
l0 10d0
l0 5d0 l0 11.3 A0 l0 5.65 A0
§ 4.2 金属材料拉伸时的力学性能
2、断后收缩率
1) 的定义:试样拉断后,颈缩处横截面面积的 最大缩减量与原始横截面面积的百分比。
式中: S0 为试样原始横截面面积;
S0 S1 100% Fra Baidu bibliotek0
§ 4.2 金属材料拉伸时的力学性能
有关系式:
lk l l l0 A0

l0 A0
l0 l0 因此为了同材料得到相同的断后伸长率必须使

A0
A 0 / l0 常数,因此有
圆试样的长试样 圆试样的短试样 矩形试样的长试样 矩形试样的短试样
§ 4.2 金属材料拉伸时的力学性能
三、力学性能测试
(一)物理屈服性能指标
1、具有物理屈服现象的金属材料,其拉伸曲 线的类型有如下一些情况:
§ 4.2 金属材料拉伸时的力学性能
2、各项物理屈服性能指标定义如下: 1)屈 服 点:
s
su
Fs s S0
Fsu su S0 Fsl sl S0
§ 4.2 金属材料拉伸时的力学性能
拉伸实验室是测定材料力学性能的最常用的一 种方法。
一、拉伸试样
按国标GB6397—86《金属材料试验试样》规 定,拉伸试样分为比例试样和定标距试样两种。
§ 4.2 金属材料拉伸时的力学性能
1、比例计算 (1)比例计算的标距和横截面面积之间存在 如下比例关系,即
bc 的测定 2、
将试样压至破坏,从力—变形图上确定最大实际 压缩力 Fbc ,或从测力盘上读取最大值 Fbc ,按公式 计算:
Fbc bc S0
§ 4.3 金属材料压缩时的力学性能
(五)压缩弹性模量 Ec的测定
1、定义:压缩时,应力—应变呈线性挂稀释的 应力与应变的比值即为 Ec 。
§ 4.3 金属材料压缩时的力学性能
(二)规定总压缩应力的测定
1、定义:试样压缩时,其标距的总压缩变形 (弹性和塑性变形之和)达到规定的原始标距百 分比时的应力,即为规定总压缩应力 tc 。
§ 4.3 金属材料压缩时的力学性能
2、测定方法:
作图法 在绘制的力—变形图上,自原点起,在变形 轴上取 OD段 (OD tcl0n),过 D 点作与力轴平行 的 DM 线交曲线于 M 点,其对应的力 P tc 即为所测 定的规定总压缩应力 。
截面面积。
S1 为试样断裂后,颈缩处最细部分的横
2) 的测定
§ 4.2 金属材料拉伸时的力学性能
(四)材料的弹性指标及其测定 1、弹性模量 E(又称杨氏模量) 1) E 的定义:指材料拉伸时,应力应变在线形 比例范围内,应力与应变之比。即
2) E 的测定方法 1、 作图法 2、拟合法
E
2)上屈服点:
3)下屈服点:
sl
无特殊要求的情况下,一般只测量屈服点或 下屈服点。
§ 4.2 金属材料拉伸时的力学性能
(二)规定微量塑性伸长应力指标
1、规定非比例伸长应力 p
定义:试样标距部分的非比例伸长达到规定 的原始百分比时的应力,这种应力是在试样受力 的条件下测定的,它反映材料在拉力作用下抵抗 微量塑性变形的抗力。
p 的两种测试方法:
(1)图解法 (2)逐级施力法
§ 4.2 金属材料拉伸时的力学性能
2、规定残余伸长应力 r
定义:试样卸力后,其标距部分的残余伸长 达到规定的原始标距百分比时的应力。这种应力 是在卸力后测定的。
r 的测试方法
§ 4.2 金属材料拉伸时的力学性能
3、关于 p和 r的几点说明 1)一般可将 p 0.01 (或 r 0.01)作为条件比例极限, r 0.2 将 (或 )作为屈服强度。 p 0.2
第四章 金属材料力学性能测试
§ 4.1 概述
§ 4.2 金属材料拉伸时的力学性能 § 4.3 金属材料压缩时的力学性能 § 4.4 金属材料扭转时的力学性能
§ 4.1 概述
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所表现出的诸如强度、 塑性、弹性等等力学特性称为材料的力学性能, 而衡量金属材料力学性能的指标统称为力学(机 械)性能指标,这些指标是通过实验来确定的。 本章就依据国家标准来讨论这些指标的意义及测 定方法。
Lk L0 100% L0
式中: Lk :试样断后标距长度(mm)
L0 :试样原始标距长度。
§ 4.2 金属材料拉伸时的力学性能
的测定方法 2)
1、直测法。
2、移位法。
L1 AB 2BC
L1 AB BC1 BC
§ 4.2 金属材料拉伸时的力学性能
3)试样尺寸对 的影响说明
§ 4.2 金属材料拉伸时的力学性能
2、弦线模量与切线模量 对于拉伸过程中无明显线弹性变形阶段的 材料,无法用弹性直线段的斜率来确定,这时 一般可采用弦线模量或切线模量,即用材料弹 性变形曲线的割线或切线的斜率来表达其弹性 模量(参见GB8653—88)
§ 4.2 金属材料拉伸时的力学性能
3、泊松比
§ 4.4 金属材料扭转时的力学性能
三、扭转力学性能测试
(一)规定非比例扭转应力的测定 1、定义:试样扭转时,其标距部分外表面上的 非比例剪应变达到规定数值 p 时,按弹性扭转公 式计算的剪应力即为规定非比例扭转应力 p。例 如:一般用 p0.015 分别作为“条件扭转比例极限” 和“扭转屈服强度”。 2、测试方法: (1)图解法 (2)逐级加载法
§ 4.2 金属材料拉伸时的力学性能
2)对于同一试样而言,在规定伸长率相同的条 p 和 r一般并不相同。前者是在试验力作 件下, 用下测定的,其非比例伸长包括滞弹性伸长和塑 性伸长两部分,而后者是在卸力之后测定的,滞 弹性伸长已随试验力卸除而消失,甚至随着时间 的延长,其塑性伸长由于加力时的不均匀塑性变 形所产生的残余应力的反作用,也消失一部分, 在拉伸曲线上为卸力线不平行于加力线的线弹性 段,而是朝向原点方向微弯。
对于塑性材料,断裂前变形集中在缩颈处,距 离断口位置越远,变形越小。因此,断口在标距间 的位置对延伸率 是有影响的。也就是说试样断裂 后的塑性变形 lk可分为两部分: 1、颈缩出现前的均匀伸长 l。 2、颈缩出现后的局部伸长 l。
l与原始 其中 l与原始的标距长度 L0 有关; 横截面面积 A 0有关。
§ 4.3 金属材料压缩时的力学性能
2、测定方法:
(1)作图法
在力—变形曲线图上,取弹性直线段上的两 点 J, K ;按公式计算:
( FK FJ ) L0 Ec ( LK LJ ) L0
(2)若无弹性直线段,在没有其他规定的条件 下,采用逐级逼近法(参见国标GB7314—87)
§ 4.4 金属材料扭转时的力学性能
Tb b W
2、测定方法(按定义做即可)
(四)最大非比例剪应变 max
§ 4.4 金属材料扭转时的力学性能
1、定义:试样扭断时,其外表面上的最大非比例 剪应变,即为最大非比例剪应变以 max 表示。
§ 4.4 金属材料扭转时的力学性能
2、测定方法
(1)图解法
按公式:
max arctg (
一、扭转试件
试样主要采用圆形截面,推荐直径 d 为10mm, 标距分别为50mm、100mm ,平行长度 Lc相应 为70mm 、 120mm ,若为其他尺寸的直径 则 Lc L0 2d0 。
§ 4.4 金属材料扭转时的力学性能
二、试验过程分析
试样在开始变形直至破坏,有以下特点:
1、试样的长度和横截面直径保持不变; 2、塑性变形沿试样的径向由小至大连续分布; 3、试样外表面变形均匀且相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