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策略研究(课堂PPT)

合集下载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策略研究摘要:新课改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这种方式可以改革历史教学,促进其转型升级。

初中历史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还应该创新自身的教学模式,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初中历史对学生的影响非常突出,这是因为初中历史教学不仅有着知识教学的作用,同时也兼顾着文化传承的人文教育作用。

关键词: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策略引言初中历史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不仅能够让学生通过学习中国与外国的历史了解人类发展的过程,还能够促使学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我国具有传承千年的历史文化,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由此可见,初中历史教师应该更加重视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设立符合教材内容的课程目标,提升学生对中外发展历史的掌握能力,充分了解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在整个人类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一、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意义初中是学生身心发展懵懂的阶段,也是帮助学生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关键时期。

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注重核心素养培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于国家教育而言,在历史教学中注重核心素养的培养,符合当前教育体系的要求,它的开展与落实有利于融入中国文化史,在帮助学生了解历史的同时,更让学生树立起爱国意识。

于教师而言,核心素养的培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自己的教学能力,让教师提高业务能力,拥有更多的教学经验,也增加了自身的认同感与奉献感。

于学生而言,核心价值的培育更有利于学生的全方位发展。

相比于过去传统的教育观念,现在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的知识更系统且多样,从而实现学生的全方面多层次发展。

二、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策略2.1采用分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初中历史课堂中,教师往往忽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占用大量时间进行课堂教学,导致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教师需要改变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分组教学,为学生创造更多自我学习的机会,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历史知识的能力。

课题研究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策略研究PPT学习教案

课题研究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策略研究PPT学习教案
中期验收报告、课题前期活动档案、后期行动计 划校际交流相关材料、教师研究论文、学生研究 性学习作品、比较分析报告
校际交流相关材料、教师研究论文、学生研究性 学习作品、比较分析报告
3. 总结阶段(2017.7—2017.11)
结题报告、课题组研究成果档案
①③整 完理 成、 课汇 题总 研课 究题 结研 题究 报材 告料 及; 课② 题召 成开 员结 研题 究研 成第讨 果1会 归3页等/共16页
(5)了解人类历史发展的多样性,形成世界发展是由多元文明组
成的观念;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具有世界
意识和国际视野第。6页/共16页
(五)本课题国际、国内研究现状;预计有哪些突破
1.本课题国际、国内研究现状
2.预计突破
(1)形成可供借鉴的策略模式。
(2)打造高质量的教师团队。 (3)构建有生命力的课堂。 (4)达成“历史不仅仅是一门课程”的共识。
罗 钊、王贵东、范进柏、刘长松 成立课题组、部署研究方案和计划
孙伟萍、 罗 钊 陈耀民(组长) 朱小平
负责开题论证、“核心能力”组子 课题的研究、撰写中期验收报告 和结题报告
石雅游(组长)、洪永春、刘志勇 负责“核心知识”组子课题的研究
姚其东(组长)、张志、周习智 负责“核心态度”组子课题的研究
第12页/共16页
18师研究成果交流活动学生研究性学习活动动研究前后数据比较分析研究前后数据比较分析子课题组的研究计划调查报告教师相关的研子课题组的研究计划调查报告教师相关的研究论文学生的研究性学习作品究论文学生的研究性学习作品中期验收报告课题前期活动档案后期行动计中期验收报告课题前期活动档案后期行动计划校际交流相关材料教师研究论文学生研究划校际交流相关材料教师研究论文学生研究性学习作品比较分析报告性学习作品比较分析报告校际交流相关材料教师研究论文学生研究性校际交流相关材料教师研究论文学生研究性学习作品比较分析报告学习作品比较分析报告3

培养历史核心素养的基本策略研究

培养历史核心素养的基本策略研究

培养历史核心素养的基本策略研究作者:朱晓秋来源:《成才之路》 2017年第17期朱晓秋(江苏省盐城市第一中学,江苏盐城224000)摘要:核心素养是学科课程的基础,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实证分析、历史理解和解释及价值观等基本能力。

文章就现行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历史教学经验,研究历史核心素养培养的基本策略。

关键词:中学历史;核心素养;构成;基本策略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17)17-0095-01为了顺应当前社会对人才发展的需求,提升人才教育的质量,教育部于2014年3月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把“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体系”作为今后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以此来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因此,本文主要结合高中历史教学,就如何在历史课教学中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进行研究。

一、历史核心素养的构成结合中国的国情和学生的特点,北京师范大学提出了中国的基础教育要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着力培养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的核心素养。

具体到历史学科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实证分析、历史理解和解释及历史价值观等方面的核心素养。

(1)时空观念。

历史的时空观念就是要在特定的历史时空下分析特定的历史事件。

培养学生良好的时空观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懂得将历史事件放在具体的时空中来分析,学会用辩证的眼光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2)史料实证。

历史学是以史为鉴,来指导今天的社会发展。

史料实证就是要客观地对待历史,还原历史的真相,重现历史。

要通过对史料的分析,让学生正确地对待历史的昨天和今天,从众多的历史资料中甄别有效信息,从而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

(3)历史理解。

历史理解是指从历史的角度正确对待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事件和正确评价历史上的人物。

让学生设身处地地考虑和分析历史上的人和事,对是非功过做出公正的评价。

历史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路径研究——开题报告材料

历史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路径研究——开题报告材料

历史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路径研究一一开题报告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一、课题研究的背景:1、国家发展和教育改革进入新时期。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我们不仅要建设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更要建设与之相适应的国民教育体系,进一步改造国民性提升国民素质。

这对教育改革提出了新任务、对教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这个任务和要求就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20世纪80年代开始,历史学科能力的研究成为中学历史教育界研究的热点并且取得了丰硕成果。

2010年国家制定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战略目标和战略主题中明确提出: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立德树人”成为教育改革的核心目标,为此2014年4月25日,教育部在《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了“核心素养体系”这一概念,并将其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0标的基础地位,成为下一步深化工作的“关键”因素。

2017年8月教育部公布了初中、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明确/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具体内容并进行了详细解读。

3、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依托基本的历史知识,综合性的运用历史学科能力和方法,对于历史现象和史实进行归纳、概括、分析、评价,总结过去、指导现在、展望未来,它是历史学科综合能力的总体展示和终极归宿。

4、国家推行教育改革的重要抓手就是考试,随着中考、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在历史学科的考查中体现学科能力、反应学科素养的题目比比皆是。

5、互联技术发展、新经济形态的出现是未来相当长时间的主流,在激烈的竞争中要求每一个社会个体必须具有极强的综合素养。

二、意义:1、在历史学科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培是顺应国家发展和教育改革和学科特点的必然要求。

2、历史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路径研究就成为历史教学和历史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和责任,也是未来一段时间历史教学研究和实践首要任务。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PPT教学课件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PPT教学课件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6征求意见稿
38
(1)把握学习专题中的关键问题
教师在钻研教材时,要对学习专题的内容进行梳理, 明确该专题所涉及 的范围及重要史事,在此基础上,概括 和确定该专题中最为关键的问题,并 将这些关键问题的解 决与核心素养的发展建立起联系,围绕关键问题对教学 内 容进行整合。 例如,必修课程中“人民解放战争”这一学 习专题,史事的范围是解放战争的进程,关键问题一是国 民党南京政权覆亡的原因,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和意义,是教学内容中的核心。 教师要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全面、正确地认识这两个问 题,并在此过程中提升学生在唯物史观、历史解释与家国 情怀等方面的素养。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6征求意见稿
19
二、关键环节在于实践落实
(核心素养)指向于未来挑战、社会与 个体发展需求,关键环节则在于实践落实。
——林崇德
1、课堂渗透
2、试题体现
3、课题研究
20
1、课堂渗透:以罗斯福新政为例
教学是核心素养落实到课程的 具体执行过程,课堂是核心素养落 实到课程中最为微观、具体的层面, 是核心素养能否真正落地,培养出 所需要人才的重要环节。
29
不仅仅实证
30
• 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 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 度、能力与方法。
• 所有历史叙述在本质上都是对历史的解释,区别 只是在于解释的正误、深浅。人们通过多种不同 的方式描述和解释过去,通过对史料的搜集、整 理和辨析,辩证、客观地理解历史事物,不仅要 将其描述出来,还要揭示其表象背后的深层因果 关系。通过对历史的解释,不断接近历史真实。
15
判断是否将“知识教育”转化 为“学科核心素养”的主要判断 标准: 历史教育道德化

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解读历史学科立德树人新高度(课堂PPT)

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解读历史学科立德树人新高度(课堂PPT)
33
34
为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的核心素养进行评 价,新的课程标准根据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 其评价所要求的层级关系,对各核心素养进行了水 平划分,对学业质量也进行了水平划分。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水平划分.docx 学业质量标准.docx 试题案例试题1.docx 试题2.docx
35
36
37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一是认识层面上的要求,通过历史课程学习,要了 解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能够正确认识人类历史发 展的总趋势。
唯物史观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其对历史学科 的意义突出地体现在两方面:(1)唯物史观揭示了社会 历史的客观基础,阐述了社会历史发展中的社会存在与社 会意识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 辩证关系。(2)阐述了社会历史的辩证运动,揭示了人 类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规律。
18
19
二是运用层面上的要求,能够将唯物史 观运用于历史的学习与探究中,并将唯物史 观作为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的指导思想。
20
21
22
23
24
课标要求: 知道史料是通向历史认识的桥梁,了解史料
的多种类型,掌握搜集史料的途径与方法;能够 通过对史料的辨析和对史料作者意图的认知,判 断史料的真伪和价值,并在此过程中体会实证精 神;能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作为历史叙述 的可靠证据,并据此提出自己的历史认识;能够 以实证精神对待历史与现实问题。
38
39
40
41
25
课标提出了三层要求: 一是要认识史料的重要性,并知道什么是史料。 二是能收集并辨析史料。 三是能运用史料进行实证,并据此提出自己的历 史认识。

叶小兵: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历史课程教材改革的新思路51页PPT

叶小兵: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历史课程教材改革的新思路51页PPT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33、如果惧怕前面跌宕的山岩,生命 就永远 只能是 死水一 潭。 34、当你眼泪忍不住要流出来的时候 ,睁大 眼睛, 千万别 眨眼!你会看到 世界由 清晰变 模糊的 全过程 ,心会 在你泪 水落下 的那一 刻变得 清澈明 晰。盐 。注定 要融化 的,也 许是用 眼泪的 方式。
35、不要以为自己成功一次就可以了 ,也不 要以为 过去的 光荣可 以被永 远肯定 。
Thank you

叶小兵:培养学生的历史学 科核心素养——历史课程教
材改革的新思路
31、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 穿。(名 言网) 32、我不想听失意者的哭泣,抱怨者 的牢骚 ,这是 羊群中 的瘟疫 ,我不 能被它 传染。 我要尽 量避免 绝望, 辛勤耕 耘,忍 受苦楚 。我一 试再试 ,争取 每天的 成功, 避免以 失败收 常在别 人停滞 不前时 ,我继 续拼搏 。

核心素养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核心素养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核心素养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策略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当前,教育部提出了“素质教育”、“核心素养”的理念,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将核心素养融入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不仅符合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提升学习效果。

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如何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成为了当前教育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旨在探究核心素养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策略,为实现教育目标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借鉴。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核心素养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并通过分析历史教学策略,提出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方法。

通过案例分析,评价核心素养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策略的有效性,同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为教学实践提供启示。

通过本研究,希望能够为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提供具体可行的策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提高历史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理解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良好基础。

1.3 研究意义历史课程是中学生必修的学科之一,它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历史素养和人文修养有着重要的影响。

而如何在历史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一直是历史教师们所面临的挑战。

本研究旨在探讨核心素养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作用和意义,研究核心素养对历史课堂教学的影响,进而探讨如何通过历史课堂教学策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通过深入研究历史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效果,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本研究对于促进中学历史教学改革和提高学生历史素养具有积极的推动意义,有助于进一步完善历史教育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提升学生成为有国际竞争力的综合型人才的能力。

2. 正文2.1 核心素养在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核心素养是指个体具备的基本素养,包括批判性思维、沟通能力、合作精神、创新能力等。

在历史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历史课程的本质是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核心素养是指一个人在知识、思维、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包括批判性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跨学科思维能力等。

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非常重要的,下面从几个方面介绍几种教学策略。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历史是一门科学,需要学生具备批判性思维能力去审视历史事件和文献资料。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辩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原因和影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历史学科不仅仅是对过去事件的简单记忆和重复,更应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考察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深入理解和归纳总结能力。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历史项目研究或者广泛阅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历史学科涉及到很多团队合作的活动,学生需要通过合作来完成一些历史项目研究或者解决历史问题。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研究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能力。

历史学科和其他学科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需要具备跨学科思维能力来进行历史学科的学习和研究。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其他学科的知识和方法来解决历史问题,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历史学科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能够将自己的思想和观点清晰地表达出来,并能够进行复杂的历史分析和创造性的思考。

教师可以通过写作、演讲、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新高考背景下培育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策略研究

新高考背景下培育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策略研究

新高考背景下培育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策略研究作者:韦宝玉来源:《新课程》2022年第25期在新高考背景下,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育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无论社会处于哪个时期,历史诠释都要以当下时代意识及特点为主。

因此,教师需要从以往教学形式中跳脱出来,凸显“以生本理念”为主导的教学思想,引导学生将学习需求与新高考需求相衔接,围绕史料实证、历史解释、时空观念、家国情怀及唯物史观等内容展开学习,站在历史全局角度,对所学历史知识进行分析,进而提高自身历史核心素养。

一、培育高中生历史核心素养的要点(一)基础知识众所周知,历史作为时间与空间相互交融的博学学科,若想提升学生的历史成绩,教师先要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使其在对历史知识全面掌握的前提下,进一步提升历史学习能力。

因此,教师应着重带领学生巩固历史基礎知识,丰富教学内容,以其内心实际需求及个性发展规律为基准,拓宽历史视野,对所学内容深入理解,在学习过程中训练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促使学生忆古思今,提高学生对当代社会问题的分析能力。

(二)科学思维各学科之间的知识内容存在较大差异,但相同的是这些学科都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科学思维。

高中历史对学生思维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通过学习历史知识,学生能利用自身的思维能力对事件展开全面分析,深挖事物的本质。

因此,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剖析相应的内容,对事件的起因、结果及影响有所了解,让学生在学习中逐渐养成应用科学思维看待问题的习惯,并对事物之间的关联予以精准把握。

(三)学科能力阅读理解与归纳总结应是高中生在学习历史学科时所具备的基本能力。

教师要以教材内容为主导,通过多元化教学模式协助学生构建历史知识体系,捋顺国内与世界历史发展的脉络。

历史核心素养的养成,不仅是新高考改革的主要目标,也是学生个性化发展的主观需求。

教师应引导学生对历史事件予以整体把握,思考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逐渐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及价值观,提升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优化学生的学习成效及质量。

核心素养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核心素养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核心素养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策略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当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仍存在一些问题,如传统教学模式单一、缺乏互动性、重知识传授轻素养培养等。

如何将核心素养理念融入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成为当前教育研究的重要议题之一。

为深入探讨核心素养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策略,本研究将结合相关理论,通过实地调研和案例分析,探讨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培养历史思维、批判性思维等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水平,为高中历史课堂的教学实践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参考。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核心素养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和影响。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能够深入了解核心素养的概念及其在历史教育中的重要性,探索核心素养对于高中历史教学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我们还将分析核心素养对于教学策略的影响,并通过案例分析来验证核心素养在课堂实践中的效果。

通过提出相应的建议,我们力求在实践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水平,进一步完善高中历史课堂的教学质量。

最终,我们希望通过本研究对于核心素养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策略的探讨和总结,为未来的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示,推动教育教学的持续发展和进步。

2. 正文2.1 核心素养在历史课堂中的重要性历史课堂作为传授学生历史知识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场所,核心素养在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核心素养包括批判性思维、沟通能力、合作精神、创新能力等多个方面,这些素养恰恰是历史学科所追求的目标。

通过历史课堂,学生可以培养批判性思维,对历史事件进行深入分析和思考,不仅能够了解历史事实,更能够理解历史事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培养学生全面的思考能力。

核心素养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至关重要。

在历史课堂中,学生不仅需要掌握历史知识,更需要运用多方面的能力解决问题。

通过培养核心素养,学生能够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不仅在历史领域能够有所作为,更能够在其他领域展现出色的表现。

核心素养在历史课堂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与社会“多维引证”教学的设计与优化的研究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与社会“多维引证”教学的设计与优化的研究
二、对核心概念的操作定义
1.核心概念的界定
多维引证:所谓多维引证是让学生站在历史的高度来审视历史的进程,并对历史事件予以客观对比、过程分析、因果分析、意义鉴别、结果反思、经验总结等。多维引证引领的是思维碰撞,验证的是历史意义(或教训),启迪的是历史经验与社会智慧,这对学生的人生价值与历史判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1.缺乏引证意识,教学就事论事。表现为教学视角狭窄,思路不够开阔,引导不够开放,缺乏对教材资源的重组,缺乏古今对比、中外比较,更缺乏对关键历史节点的的对比教学。例如,在讲解“科举考试”时,教师简单地讲解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没有补充历史史料(如汉、唐、宋三代选拔人才的相关信息),让学生多方进行比较探究。
2.研究内容
主要围绕两个方面予以开展:①一是探寻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核心素养”缺失的原因、对策。②寻找适合学生个性发展、适合学科素养要求的学习策略,尤其是构建较完整的“多维比较”学习策略:高屋建瓴,在谋篇布局中予以“多维引证”;立体架构,在知识整合中开展“多维引证”;九曲回肠,在思维碰撞中实施“多维引证”;见微知著,在细节洞察中对接“多维引证”等。
课题名称: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与社会“多维引证”教学的设计与优化的研究
一、对研究问题的情境性分析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学科本质+育人价值)是新课改背景下的最新教育战略举措,也是提升学科教学质量的核心导向!早在2014年,教育部就就提出:要“研究制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无疑,这也催生了本学科教学导向:关注历史与社会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
总结阶段(2017年7月-2017年8月):①总结相关的研究成果,整理资料;②对整个研究过程进行梳理、反思,撰写课题结题报告。
5.预期成果:①通过本课题研究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历史能力”得到明显提升,学会能够积极、主动地利用学习资源进行历史比较,关注历史事件背后所隐藏的各种可比性因素,养成良好的历史学习习惯和历史能力,并逐步提升教师课堂教学设计能力,有效推进课程改革;②形成结题报告,编写教学案例,经验推广。

初中历史教研课题研究(3篇)

初中历史教研课题研究(3篇)

第1篇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核心素养成为教育教学的重要目标。

历史学科作为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载体,如何在教学中有效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当前初中历史教学研究的热点。

本文以初中历史教学为研究对象,探讨情境创设与核心素养培养的关联,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一、引言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色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

初中历史教学作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环节,需要教师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情境创设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有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本文旨在探讨初中历史教学中情境创设与核心素养培养的关系,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二、情境创设与核心素养培养的关系1.情境创设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情境创设能够将抽象的历史知识转化为具体、生动的场景,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

通过创设与历史事件相关的情境,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2.情境创设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情境创设要求学生在具体的历史场景中进行分析、判断和推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

在情境创设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提高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境创设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情境创设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历史背景、认识历史人物、理解历史事件,从而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在情境创设中,学生能够学会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4.情境创设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情境创设要求学生关注历史与现实,思考历史对现实的影响,从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在情境创设中,学生能够认识到历史事件对国家、民族和人类发展的重要意义,激发爱国情怀。

三、初中历史教学中情境创设的策略1.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需求教师在创设情境时,要关注学生的兴趣、需求和认知水平,确保情境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

精品讲座课件:核心素养及其培养(2020核心素养讨论稿 64页PPT)

精品讲座课件:核心素养及其培养(2020核心素养讨论稿  64页PPT)

核心素养及其培养
14
核心素养的结构探讨
核心素养及其培养 核心素养的结构探讨
“扬善”——德养高尚之意 “慎思”——学养成熟之相
域内某校的“核心素养”结构
15
上海市浦东新区某中学的 “核心素养”(校训)
核心素养及其培养 核心素养的结构探讨
基本概念 语言规则 语境语用
语言 素养
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知识与规范
核心素养
学者
提出
核心 Competence
素养
素养?
竞争力?
胜任力?
核心素养及其培养
7
核心素养的结构探讨
方法与媒介
MM1专业性工作方式
MM2情境性方法
TK1前瞻性思考 与行为
胜任力 内容模块
MM8媒体媒介
TK8反思生活方式 和榜样 MM7行动指向性方法
TK2全球开放性感知 MM3交流合作的方法
TK3跨学科工作
纵向学段之间
横向学科之间 五
文本实践之间
个 统
教师领导教研 筹
学校家庭社会
将核心 素养置 于课程 改革和 育人的
基础
研究制定学生发展核心
三 素养体系


研究制定学业质量标准

施 加强相关学科课标教材
纵向衔接和横向配合
核心素养及其培养
5
核心素养的结构探讨
“本色的生帛”,引申为
本色、白色、本质、质朴
人天生的生理元素和 思维元素的质量
素 质养
由训练和实践而获得 的一种道德修养
以物受钱曰质。 事物的根本、 特性,本体, 本性
自觉

文化 抚育。
教育,训练 供给生活品

核心素养视域中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核心素养视域中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核心素养视域中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策略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历史课程是高中学生必修的一门学科,其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高中历史课堂的教学模式多以传统的讲授和记忆为主,缺乏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如何在核心素养视域中探讨高中历史课堂的教学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教学方法的不断探索,核心素养成为当今教育领域一个重要的关键词。

核心素养强调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养的培养,提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批判性思维、沟通能力、合作精神等能力。

如何将核心素养理念融入到高中历史课堂的教学中,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实际能力,已成为当前教育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研究旨在探讨核心素养视域中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策略,旨在为高中历史课堂的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和实践借鉴。

通过对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和探讨,有望为如何提高学生历史素养和核心素养水平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1.2 研究意义历史课堂教学在高中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不仅是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重要途径,更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环节。

高中历史课程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部分,旨在通过历史教育,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判断能力、沟通能力以及跨文化意识等核心素养。

深入探讨核心素养视域中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核心素养视域中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策略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针对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通过研究历史课堂教学策略,可以探索如何有效地将核心素养理念融入历史教育中,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

最重要的是,研究核心素养视域中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策略还可以为教育改革和提升教育质量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经验,对推动教育现代化和培养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在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旨在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和素养水平。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历史核心素养之时空观念的培养策略研究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历史核心素养之时空观念的培养策略研究

探索篇誗课题荟萃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历史核心素养之时空观念的培养策略研究陈丽霞(甘肃省白银市实验中学,甘肃白银)随着新一轮高考改革的全面推进,历史教学越来越重视学生在时空观念上的认识与学习。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历史时空观的培养,需要教师更加注重学生在知识技能、基本素养以及人文内涵等方面的教育、培养。

本文旨在通过培养学生的历史时空观,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养良好的文化修养和爱国主义情怀,提高学生的综合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历史时空观的概念在进行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之前,首先教师应对历史时空观有准确的定位。

历史时空观属于一种重要的时空观念,主要涉及时间问题和空间问题。

结合高中历史来看,在历史教学时,教师需要了解相关历史事件和时代背景,以此为根据,并且结合历史课所学内容对知识点进行讲解,并在讲解中鼓励和培养学生站在历史的角度对历史事件进行探索和分析,从而提高个人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进而掌握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

另外,培养历史空间观需要足够的耐心和坚韧的毅力,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教师需要不断地引导学生突破难关,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思考、分析的魅力所在,为学生指明自主学习的方向。

二、核心素养背景下培养学生时空观的重要性历史核心素养下的时空观的培养,是教育的发展与进步,更能够使学生的学习得到进步。

通过培养学生良好的时空观,能够使学生学会如何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索,加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主动去分析历史事件,获得学习体验。

更重要的是,学习历史不应该仅仅是为了成绩,教师应该为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学习观念,使学生明白学习历史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历史,从历史的角度思考问题,理解深刻的道理。

历史时空观能够加快学生的学习脚步,从而全面地了解历史,才能够以史为鉴,汲取经验教训,为国家开创美好的未来。

三、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历史核心素养之时空观念的培养策略(一)构造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是帮助学生合理规划学习进度、掌握学习范围的一种有效方法。

初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第一篇范文:初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初中教育的重要任务。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不仅包括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更涵盖了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人文素养、价值观的塑造等方面。

本文将从初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培养策略、教学实践等方面进行探讨。

初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1. 历史知识与技能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历史知识,包括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等,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进行历史问题的分析和解决。

同时,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历史技能,如史料搜集、分析、归纳、比较等。

2. 历史思维能力学生需要培养历史思维能力,包括历史分析、历史综合、历史评价等。

这些能力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形成自己的历史观念。

3. 人文素养学生需要在历史学习中提升人文素养,包括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尊重,对不同文化、不同价值观的包容,以及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深入思考。

4. 价值观的塑造学生需要在历史学习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历史中的正义与邪恶、进步与倒退,培养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对人类社会的责任感。

初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为了培养学生的初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制定策略:1. 优化课堂教学教师应注重课堂教学的设计,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通过史料教学、讨论教学、情境教学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历史情境,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2. 开展课外活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历史遗址、博物馆等,开展历史研究性学习、历史剧创作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历史知识与技能,培养人文素养。

3. 融入学科交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历史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如地理、语文、政治等,进行跨学科的学习和研究,拓宽视野,提升综合素养。

4. 注重评价与反馈教师应完善评价体系,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注重学生的历史知识掌握,更关注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人文素养、价值观的塑造。

通过评价与反馈,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动力。

浙江省富阳中学2017历史年会论文交流-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教学论文讲座 (共18张PPT)

浙江省富阳中学2017历史年会论文交流-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教学论文讲座 (共18张PPT)

(三)误区三:锚定效应
【概念解读】: 人们在对某人某事做出判断时,易受第一印象或第一信息支 配,就像沉入海底的锚一样把人们的思想固定在某处。第一印 象和先入为主是其在社会生活中的表现形式。体现在历史教学 中,学生做材料题时易受到前一题设问的影响,导致审题方向 偏差和答题失误。
【案例3】:2016年10月浙江历史学考试题第31题第(2)问 ◎(1)上海是近代崛起的工商业城市,其经济举足轻重。 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上海工商业经济发展的特点。(4分) (2)人类是在特定的空间里创造历史,而历史又在不断地 改变着人类的空间。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述中共“一 大”在上海召开的原因。(6分)
◆ 策略二:教师走出误区,返璞归真,重视“历史解释”合理性 2. 误区二:断章取义,缺乏对史料背后“历史语境”的解读
【案例7】:2016年10月浙江历史学考试题第8题 ◎清朝黄遵宪在《番客篇》中写道:“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 鳄。借端累无辜,此事实大错。”下列表述符合作者思想的是 A.“海禁”政策始于清初 B.“海禁”期间曾短暂实行对外开放 C.“海禁”的目的是严禁外国商人到中国经商 D.“海禁”扼杀了对外贸易推动经济进步的可能性 答案:D
高中历史概念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以人民版历史必修Ⅱ专题一为例
攻克写文章“三难”问题
• 第一难:确定主题(发现问题) • 第二难:梳理思路(分析问题) • 第三难:提供策略(解决问题)
克服第二难:梳理思路
二、分析解题误区,呼唤理性回归
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西蒙提出了“有限理性”概 念,认为人是介于完全理性与非理性之间的“有限理性”状 态。“面对不确定性的世界,人必须承认自己的有限和不足, 有时候,甚至还要承认自己并不高明。”

信息技术支持下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策略研究

信息技术支持下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策略研究

信息技术支持下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策略研究摘要:随着我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许多信息技术已经更好地应用到了我国初中教学的过程当中。

在进行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一定要掌握许多学科的特点,结合我国现在的教学工具进行全面而又现代化的高效率的教学。

对于初中历史学科而言,教师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是非常有必要的。

因为教师只有培养了学生的核心素养,才能使得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当中有所谋略。

但是我国目前历史学科的教学现状却是不尽如人意的,针对于我国目前的教学现状和信息技术下的要求,本文提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几点策略研究方案。

关键词:历史学科信息技术核心素养随着我国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我国教学已经不再停留在表面的应试阶段的过程当中。

学生掌握一定的核心素养价值观是非常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我国目前教育的初衷。

然而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却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

或许有很多一线的教师要问,目前阶段的学生的学习压力过大,过于强调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真的必要吗?《初中历史义务课程标准实验教程》中明确提到“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质以及环境意识”。

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摆在我们历史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

那么,新课程背景下历史教学如何培养中学生的创新思维精神,笔者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

一、创设问题情境,巧用多媒体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兴趣也是非常必要的。

众所周知,我国目前教育发展的是学生创新性的思维。

教师只有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的过程当中,才能使得教育得到根本性的提高。

教师一定要让学生养成一种勤于思考、善于发现问题的习惯。

历史学科就是为了养成这样的习惯而开设的一门学科,在许多的课程标准上面都明确地要求学生要通过历史学科培养自己的一些人文素养和必要的文化知识。

例如七年级(上)《西周兴亡》一课就有这样的导入语:人们常称北京一带为燕蓟之地,山东为齐鲁大地,山西为三晋之地。

这些地名是怎样来的?从西周的制度里,我们可以找到问题的答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能够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发展趋势,形成民族的
认同感,具有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了解并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认识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
பைடு நூலகம்值观;
(5)了解人类历史发展的多样性,形成世界发展是由多元文7明
组成的观念;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具有世
(五)本课题国际、国内研究现状;预计有哪些突破
1.本课题国际、国内研究现状
2.预计突破
(1)形成可供借鉴的策略模式。
(2)打造高质量的教师团队。 (3)构建有生命力的课堂。 (4)达成“历史不仅仅是一门课程”的共识。
8
(六)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1.目的
(1)引导学生认识并掌握重要的历史知识。 (2)培养学生具备搜集资料、探讨历史问题、进而提升其历史思维 的能力。 (3)帮助学生理解自己文化的根源,建立自我认同感。 (4)认识世界重要的历史发展,培养学生尊重各种文化的开阔胸襟。 (5)激发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兴趣,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以充实其 生活内涵。
宿松县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策略研究》
开题报告会
1
一、开题报告要点
(一)课题名称
《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策略研究》
立项编号: JG15001
(二)指导思想
以十八大、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的重要思想和《教育部关于全面 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2015年)、国 家教育部颁布的新课程标准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以《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安庆 市中小学名师培养工程实施意见(2015——2020年)》、《宿松 县教育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为活动指南,加快宿松中学 “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的步伐,推动区域历史学科教学研 究,打造优质历史学科团队 。
行动计划。 (2)中期验收阶段(2016.7—2016.12) ①填写好课题研究情况记录表及成员研究材料归
档; ②召开课题研究中期汇报会; ③完成课题中期报告、课题活动档案及后期行动
求真 求证
1.具体目标 求知
求智
2.主要方法
行动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 问卷调查法 案例分析法
11
(九)完成本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
1. 人员结构 2. 资料准备 3. 科研手段 4. 科研经费
12
(十)人员分工
人员
分工
石善全、程带喜、周少华、邓家骝 受聘课题研究顾问和技术指导
罗 钊、王贵东、范进柏、刘长松 成立课题组、部署研究方案和计划
(3)形成历史的实证意识,在论述历史时能够将有价值的史料

作为证据。
养 表
(1)能够理解各种历史叙述的内容含义及其要点;
历史理解
(2)能够设身处地认识具体的史事,对历史境况形成合理的想 象和理解;

(3)理解历史上的变化与延续、继承与发展、动机与效果、偶

然与必然、局部与全局等方面的关联; (4)能够分析、概括史事的特征、性质、意义及影响。
4. 构建基于核心素养的评价体系,让评价过程成为促进学 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过程。
3
(四)课题界定
1.关键词: 高中历史 核心素养 培养策略
2. 界定 (1)什么叫素养? (2)什么叫核心素养? (3)什么叫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
4
历史 价值观
历史
历史
理解
解释
历史学科
核心素养
史料
时空
实证
观念
5
核心素养
孙伟萍、 罗 钊 陈耀民(组长) 朱小平
负责开题论证、“核心能力”组子 课题的研究、撰写中期验收报告 和结题报告
石雅游(组长)、洪永春、刘志勇 负责“核心知识”组子课题的研究
姚其东(组长)、张志、周习智 负责“核心态度”组子课题的研究 13
(十一)实施过程和步骤
主要研究阶段
1. 准备阶段(2015.11—2016.1) (1)成立课题组,学习相关理论,明确本课题研

6
核心素养
主要表现
(1)能够用发展的眼光审视历史进程的基本线索和总体趋势;
(2)在论述和评判历史时能够把握历史发展的各种联系,如纵
历 史
横联系、古今联系、中外联系,并能够将历史知识与其他相关学
历史解释
科知识加以联系; (3)能够区分历史叙述中的史实与阐释,辨明导致不同历史解

释和评判的原因; (4)能够对史事进行实事求是的判断,全面、客观地论述历史
2
(三)本课题提出的背景
聚焦“立德树人”的核心维 1.深化课程改革度,贯彻“立德树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和党的教育方针,深入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 的问题。
2.体现国际课程改革新趋势,适应信息时代和知识社会对 人的发展的新要求。
3.转变育人模式,实现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到育人本位、 学生素养发展本位的转型。
主要表现
(1)了解历史进程的时间顺序和分期方式,能够运用各种时间
术语描述过去;
历 时空观念 (2)知道重要史事发生的地理状况,能够识别和运用历史地图; (3)能够将史事置于历史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考察和评述。

(1)能够搜集与历史有关的各类材料,并对史料进行辨析,判
核 心
断史料的价值;
史料实证 (2)掌握研习史料的方法,能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

的问题;

(5)能够运用正确的史观,全面、清晰地论述自己对历史的看 法,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1)能够从历史的角度养成求真求实的意识和精神;

(2)能够了解人类历史发展的大势,认识历史是一个进步的发 展过程;
描 述
历史价值 观
(3)能够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中国的具体国情,具有家国情怀, 形成对祖国的认同感;
究的目的意义,进行课题研究分工。 (2)填写课题立项申请书,准备课题立项报告,
设计研究方案、制定研究计划。 (3)申请课题实施所需的场地、设施、经费。
2. 实施阶段(2016.2—2016.6) (1)初步实施阶段(2016.2—2016.6) ①各子课题组制订行动研究计划; ②实施初步行动研究计划; ③总结、反思前期研究工作,制订并实施下一步
2.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9
(七)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时间知识
1.“核心知识”
空间知识 人物知识
史观知识
2.“核心能力”
获取和解读信息 调动和运用知识 描述和阐释事物 论证和探讨问题
对自身的态度
3.“核心态度”
对历史或事实的态度 对民族、国家和社会的态度
对世界各国和各民族的态度
10
(八)本课题研究的具体目标和主要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