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地貌概述及川渝地质地貌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
盆地呈菱形(广元-奉节-叙永-雅安)。 广元
奉
龙
节
泉
华
山
雅安
蓥 山
叙永
盆地发育历史:大海-湖泊-盆地 大海期:古生代(6亿年)-中生代早期 (2亿年)地壳处于下降趋势,形成石灰 岩、白云岩、砂岩等。总厚7000多米 (盆西)-6000多米(盆东)。其间发 生两件大的地质事件。
18
① 2.5亿年前,西缘岩浆喷发(称为峨眉 山玄武岩),覆盖云、贵、川交界区, 面积达20万Km2 ,接着地壳上升成陆地, 处于海边的陆地低凹地沼泽化,形成煤 层(二叠系)
1.1 地质构造
主要有两大构造 1、平武-金汤弧形构造
特点:呈向南突出的弧形复式褶皱和断裂。 2、反“S”形强烈紧密褶皱断层带
分布在甘孜、康定、木里以西。 特点:为青藏川滇歹字形构造体系的颈部 和腰部。
14
1.2 地貌
可分为三个区: 西北-丘状高原: 色达、甘孜、石渠 东北-沼泽化高原:红原、若尔盖一带,有
22
盆地构造及地貌:
盆地内次一级小构造地貌,按其特征,可分 为盆西、盆中、盆东三个区。
23
1.盆地西部 龙门山—龙泉山之间
米仓 山
大巴 山
24
①成都断陷—属新生代断陷,为一地堑( 亦为拗陷向斜), 其上堆积厚达300米的 的第四系松散物而成复合冲积扇平原。
②龙泉山-峨眉山断褶带,呈箱型褶曲(两翼较 陡、坡顶部比较平缓)。 ③江油-芦山断褶带,两翼不对称,断裂发育。
②华力西运动(距今2亿年前),地壳缓 慢下降,气候炎热干燥,海水很浅,到 处为海湾、浅滩,生成丰富的食盐层、 石膏层(晚二叠)为食用的自流盐。
湖泊-盆地期
三叠纪后期(1.9亿年),开始印支运动,地台 边缘发生轻微弯褶,地台周围有断裂,使地层 发生复杂的褶皱和断层而形成山脉(如龙门山、 米仓山、大巴山等),结果形成四周封闭的盆 地,同时海水退去,盆地内残留的海水经过雨 水淡化,变成一个巨大的淡水湖泊-四川湖 (川渝地区,巴蜀湖)。当时湖水向西南流出, 与西昌湖相通,再往南经云南(昆明)湖与金 沙江以西的古地中海相连。
20
后期,巴蜀湖、西昌湖接受湖岸剥蚀物沉积, 使总体逐渐缩小。 燕山运动(朱罗-白垩时期),华蓥山隆起,使 巴蜀湖一分为二,东部地形升高,湖水退缩到 南部盐亭、三台一线以西,巴蜀湖继续萎缩成 为成都湖,所以东部无白垩系地层。
早第三纪,湖水仅在雅安、天全、芦山、成都 一带沉积。晚第三纪,喜山运动结果:盆周进 一步褶皱断裂、升高。
第九章 地貌概述及川渝地质地貌 目的和要求:了解地貌分类、我国 地貌区划及川渝地质地貌特点。
1
第一节 地貌分类
地貌学:研究地壳表面形态结构及其发 生发展与分布规律的科学。地貌发展的 动力是内营力与外营力的对立统一。 1.1 地貌发展的动力 内应力&外营力
2
内营力-来源于地球的内能,主要指地壳运动、 岩浆活动、火山作用和地震等,它作用的总趋 势是加强地表的高低起伏,形成地表的基本形 态。
100-500 浅切割
丘陵
<100
丘陵:根据相对高度和谷宽分类
谷宽(m) 谷类 相对高度(m) 丘类 <30 狭谷 <30 缓丘 30-50 窄谷 30-50 低丘 50-100 中谷 50-100 中丘 100-200 宽谷 100-200 高丘
形成的地貌: 高丘窄谷,中丘中谷,低(缓)丘宽谷
我国地貌区划
21
盆地内:
东部平行褶皱;中部穹窿构造;西部拗陷进一 步加强。 晚第三纪:喜山运动间抬升,结果使得盆地中 山形成2-3级夷平面,盆内丘陵形成2级丘顶 夷平面。 第四纪:喜山运动间,下降区-盆西断陷,使 成都湖逐渐被岷江带来的泥沙填满。抬升区形 成河成阶地,河流深切形成峡谷,如在雅安地 区:多功峡(飞仙关),大岩腔,铜头峡等。 华蓥山附近:观音峡。
丰富的泥炭。 南部边缘:深切河谷-岭谷相差2000-3000
米。
15
二、东部—地台区
地台区:即地壳比较稳定的地区。 地台形成于晋宁运动和澄江运动时期。
晋宁运动-全国称吕梁运动(云南称晋宁 运动),发生于元古代早期。 澄江运动-即加里东运动,发生于震旦纪 中期。东部实为构造盆地、具有稳定性 特点,盆边为相对不稳定的褶皱。
高原:海拔较高的大片完整而又平坦的高地, 其中又分为山原和台原(海拔>600m)。
4
平原:海拔在600m以下,地面起伏微 弱的广阔平地 (高平原200-600m、低 平原0-200m)。
盆地:周围是高原或山地,中间地形较 平(平原或丘陵)的地区,盆地与盆周山 地相对高度>500m。
5
山地:根据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分类
三迭纪后期:印支运动隆起,结束了海 侵,开始受到剥蚀作用。
12
侏罗纪-白垩纪:燕山运动后继续剥蚀、 夷平成准平原,与云贵高原相接。
老第三纪末:喜山运动,准平原抬升, 下蚀夷平。
新第三纪:间歇抬升成高原,河流(不 是现代河流)下蚀,高原解体,有三级 剥蚀面(河谷地区-谷肩)
第四纪:抬升迅速,成海拔4000米以上 的高原。
第二节 川渝地质地貌
川、渝地区总面积57万km2,区内地质构 造及地貌,可明显分为东西两大部分:东 部地台区和西部地槽区,大致以广元、宝 兴、康定、冕宁、木里一线为界。三迭纪 中期处于海侵中、末期(约2亿年),印支 运动结束了海侵。
东部-上升为湖泊;西部隆起成陆地。
11
一、西部-地槽区
地槽区:即地壳强烈活动区,从震旦纪 至三叠纪发育一套厚层海相及火山碎屑 沉积,总厚度4000m以上,地壳运动、 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剧烈。
外营力-来源于太阳能。所有外营力的过程, 就是把地壳表面坚硬的岩石破坏、分解、并且 搬运到另一个较低洼地方堆积起来,即削高填 低,使地壳的高低起伏降低。
3
1.2 地貌分类-按形态或成因划分
山地:指地面上四周被平地环绕的孤立高地, 其周围与平地交界部分有明显的坡度转折。
丘陵:在低山周围,面积较少,相对高度较 低的பைடு நூலகம்地。
类型 绝对高度(m) 相对高度(m)
极高山 >5000 >1000 深切割
高山 3500-5000 >1000 深切割
500-1000 中切割
100-500 浅切割
中山 1000-3500 >1000 深切割
500-1000 中切割
100-500 浅切割
低山 500-1000 500-1000 中切割
盆地呈菱形(广元-奉节-叙永-雅安)。 广元
奉
龙
节
泉
华
山
雅安
蓥 山
叙永
盆地发育历史:大海-湖泊-盆地 大海期:古生代(6亿年)-中生代早期 (2亿年)地壳处于下降趋势,形成石灰 岩、白云岩、砂岩等。总厚7000多米 (盆西)-6000多米(盆东)。其间发 生两件大的地质事件。
18
① 2.5亿年前,西缘岩浆喷发(称为峨眉 山玄武岩),覆盖云、贵、川交界区, 面积达20万Km2 ,接着地壳上升成陆地, 处于海边的陆地低凹地沼泽化,形成煤 层(二叠系)
1.1 地质构造
主要有两大构造 1、平武-金汤弧形构造
特点:呈向南突出的弧形复式褶皱和断裂。 2、反“S”形强烈紧密褶皱断层带
分布在甘孜、康定、木里以西。 特点:为青藏川滇歹字形构造体系的颈部 和腰部。
14
1.2 地貌
可分为三个区: 西北-丘状高原: 色达、甘孜、石渠 东北-沼泽化高原:红原、若尔盖一带,有
22
盆地构造及地貌:
盆地内次一级小构造地貌,按其特征,可分 为盆西、盆中、盆东三个区。
23
1.盆地西部 龙门山—龙泉山之间
米仓 山
大巴 山
24
①成都断陷—属新生代断陷,为一地堑( 亦为拗陷向斜), 其上堆积厚达300米的 的第四系松散物而成复合冲积扇平原。
②龙泉山-峨眉山断褶带,呈箱型褶曲(两翼较 陡、坡顶部比较平缓)。 ③江油-芦山断褶带,两翼不对称,断裂发育。
②华力西运动(距今2亿年前),地壳缓 慢下降,气候炎热干燥,海水很浅,到 处为海湾、浅滩,生成丰富的食盐层、 石膏层(晚二叠)为食用的自流盐。
湖泊-盆地期
三叠纪后期(1.9亿年),开始印支运动,地台 边缘发生轻微弯褶,地台周围有断裂,使地层 发生复杂的褶皱和断层而形成山脉(如龙门山、 米仓山、大巴山等),结果形成四周封闭的盆 地,同时海水退去,盆地内残留的海水经过雨 水淡化,变成一个巨大的淡水湖泊-四川湖 (川渝地区,巴蜀湖)。当时湖水向西南流出, 与西昌湖相通,再往南经云南(昆明)湖与金 沙江以西的古地中海相连。
20
后期,巴蜀湖、西昌湖接受湖岸剥蚀物沉积, 使总体逐渐缩小。 燕山运动(朱罗-白垩时期),华蓥山隆起,使 巴蜀湖一分为二,东部地形升高,湖水退缩到 南部盐亭、三台一线以西,巴蜀湖继续萎缩成 为成都湖,所以东部无白垩系地层。
早第三纪,湖水仅在雅安、天全、芦山、成都 一带沉积。晚第三纪,喜山运动结果:盆周进 一步褶皱断裂、升高。
第九章 地貌概述及川渝地质地貌 目的和要求:了解地貌分类、我国 地貌区划及川渝地质地貌特点。
1
第一节 地貌分类
地貌学:研究地壳表面形态结构及其发 生发展与分布规律的科学。地貌发展的 动力是内营力与外营力的对立统一。 1.1 地貌发展的动力 内应力&外营力
2
内营力-来源于地球的内能,主要指地壳运动、 岩浆活动、火山作用和地震等,它作用的总趋 势是加强地表的高低起伏,形成地表的基本形 态。
100-500 浅切割
丘陵
<100
丘陵:根据相对高度和谷宽分类
谷宽(m) 谷类 相对高度(m) 丘类 <30 狭谷 <30 缓丘 30-50 窄谷 30-50 低丘 50-100 中谷 50-100 中丘 100-200 宽谷 100-200 高丘
形成的地貌: 高丘窄谷,中丘中谷,低(缓)丘宽谷
我国地貌区划
21
盆地内:
东部平行褶皱;中部穹窿构造;西部拗陷进一 步加强。 晚第三纪:喜山运动间抬升,结果使得盆地中 山形成2-3级夷平面,盆内丘陵形成2级丘顶 夷平面。 第四纪:喜山运动间,下降区-盆西断陷,使 成都湖逐渐被岷江带来的泥沙填满。抬升区形 成河成阶地,河流深切形成峡谷,如在雅安地 区:多功峡(飞仙关),大岩腔,铜头峡等。 华蓥山附近:观音峡。
丰富的泥炭。 南部边缘:深切河谷-岭谷相差2000-3000
米。
15
二、东部—地台区
地台区:即地壳比较稳定的地区。 地台形成于晋宁运动和澄江运动时期。
晋宁运动-全国称吕梁运动(云南称晋宁 运动),发生于元古代早期。 澄江运动-即加里东运动,发生于震旦纪 中期。东部实为构造盆地、具有稳定性 特点,盆边为相对不稳定的褶皱。
高原:海拔较高的大片完整而又平坦的高地, 其中又分为山原和台原(海拔>600m)。
4
平原:海拔在600m以下,地面起伏微 弱的广阔平地 (高平原200-600m、低 平原0-200m)。
盆地:周围是高原或山地,中间地形较 平(平原或丘陵)的地区,盆地与盆周山 地相对高度>500m。
5
山地:根据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分类
三迭纪后期:印支运动隆起,结束了海 侵,开始受到剥蚀作用。
12
侏罗纪-白垩纪:燕山运动后继续剥蚀、 夷平成准平原,与云贵高原相接。
老第三纪末:喜山运动,准平原抬升, 下蚀夷平。
新第三纪:间歇抬升成高原,河流(不 是现代河流)下蚀,高原解体,有三级 剥蚀面(河谷地区-谷肩)
第四纪:抬升迅速,成海拔4000米以上 的高原。
第二节 川渝地质地貌
川、渝地区总面积57万km2,区内地质构 造及地貌,可明显分为东西两大部分:东 部地台区和西部地槽区,大致以广元、宝 兴、康定、冕宁、木里一线为界。三迭纪 中期处于海侵中、末期(约2亿年),印支 运动结束了海侵。
东部-上升为湖泊;西部隆起成陆地。
11
一、西部-地槽区
地槽区:即地壳强烈活动区,从震旦纪 至三叠纪发育一套厚层海相及火山碎屑 沉积,总厚度4000m以上,地壳运动、 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剧烈。
外营力-来源于太阳能。所有外营力的过程, 就是把地壳表面坚硬的岩石破坏、分解、并且 搬运到另一个较低洼地方堆积起来,即削高填 低,使地壳的高低起伏降低。
3
1.2 地貌分类-按形态或成因划分
山地:指地面上四周被平地环绕的孤立高地, 其周围与平地交界部分有明显的坡度转折。
丘陵:在低山周围,面积较少,相对高度较 低的பைடு நூலகம்地。
类型 绝对高度(m) 相对高度(m)
极高山 >5000 >1000 深切割
高山 3500-5000 >1000 深切割
500-1000 中切割
100-500 浅切割
中山 1000-3500 >1000 深切割
500-1000 中切割
100-500 浅切割
低山 500-1000 500-1000 中切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