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目的意义
院感预防和控制

院感预防和控制一、背景介绍院感即医院感染,指在医疗机构中,患者或者工作人员因接触医疗环境或者其他患者而感染的疾病。
院感的发生不仅会给患者带来额外的痛苦和风险,还会增加医疗机构的负担和社会成本。
因此,院感预防和控制是医疗机构必须重视和采取措施的重要工作。
二、院感预防和控制的意义1. 保护患者安全:院感预防和控制可以减少患者感染的风险,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2. 提高医疗质量:有效的院感预防和控制措施可以降低院内感染率,提高医疗质量和治疗效果。
3. 减少医疗资源消耗:院感的发生会增加医疗资源的消耗,预防和控制院感可以节约医疗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4. 维护医疗机构声誉:有效的院感预防和控制措施可以提高医疗机构的声誉和公众信任度。
三、院感预防和控制的措施1. 严格的手卫生措施:医护人员应时常洗手或者使用消毒剂,特殊是在接触患者先后、操作先后、进食先后等时刻。
2. 患者隔离措施:对有传染性疾病的患者进行隔离,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3. 医疗器械的消毒和灭菌:对使用过的医疗器械进行严格的消毒和灭菌处理,确保无菌状态。
4. 空气质量控制:医疗机构应定期清洁和消毒空调系统,保持室内空气质量良好。
5. 废弃物处理:医疗机构应建立规范的废弃物处理制度,确保废弃物的安全处理和处置。
6. 健康教育和宣传:医疗机构应加强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健康教育,提高院感预防和控制的意识和能力。
四、院感预防和控制的效果评估1. 感染率监测:医疗机构应建立感染率监测系统,定期对院内感染率进行监测和评估。
2. 感染原因分析:对发生院感的原因进行分析,找出问题所在,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3. 质量评估和认证:医疗机构可以参预相关的质量评估和认证,通过评估和认证的结果来评估院感预防和控制的效果。
五、院感预防和控制的挑战和对策1. 人员培训和管理:医疗机构应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院感预防和控制意识和能力,同时加强对医护人员的管理和监督。
2. 设备和设施改善:医疗机构应加强设备和设施的更新和改善,提高院感预防和控制的条件和效果。
医院感染知识问答题

1.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目的、意义是什么?保证患者的诊疗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医院感染和降低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性。
2.何为医院感染管理?医院感染管理是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针对诊疗活动中存在的医院感染、医源性感染及相关的危险因素进行的预防、诊断和控制活动。
3.何谓医院感染?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
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4.何谓医源性感染?医院感染与医源性感染有何异同点?医源性感染是指在医学服务中,因病原体传播引起的感染。
医院感染与医源性感染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
前者强调的是在医院这个场所发生的感染,后者强调的是患者接受医疗服务过程中由病原体所致的感染。
在医院感染中,感染发生的场所局限于有住院病人的医院,而在医源性感染中,场所包括了所有从事医院诊疗活动的医疗机构,如门诊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等。
5.医院感染分哪几类?何谓内源性感染?外源性感染?通过哪些措施可以得到控制?根据病人在医院中获得病原体的不同来源,医院感染分为外源性感染和内源性感染。
外源性医院感染也称交叉感染,是指病人感染的病原体来自病人体外,即来自其他住院病人、医院工作人员、探视者、病人家属和医院环境。
感染可以散发,也可以爆发。
外源性感染通过消毒、灭菌、隔离等切断传播途径的措施可以得到控制。
内源性感染是指病原体来自病人自身储菌库(皮肤、口腔、泌尿生殖道、肠道)的正常菌丛或外来的已定植菌。
在医院中当人体免疫功能下降,体内生态环境失衡或发生细菌以为时即可发生感染,这类感染呈散发。
就目前水平,内源性感染还难以预防和控制,但可以通过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和免疫抑制类药物等降低感染的风险。
6.引起医院感染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引起医院感染的主要原因有:(1)医院领导不够重视,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及管理制度不健全。
(2)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影响机体免疫机能的疾病如血液病、癌症病人的化疗、器官移植时免疫抑制药物的应用等均能造成机体免疫机能低下而引起医院感染。
院感管理制度

院感管理制度院感管理制度是医疗机构为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而制定的一套管理规范和操作流程。
它的实施旨在保障医疗机构的医疗质量和安全,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保护医务人员的健康。
一、院感管理制度的目的和意义院感管理制度的目的是为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确保医疗机构的安全和质量。
它的意义在于:1. 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医院感染是医疗机构中常见的并发症,严重时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
通过制定和执行院感管理制度,可以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保护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2. 提高医疗质量和效果:医院感染的发生会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治疗成本,对医疗机构的声誉和形象造成负面影响。
通过院感管理制度的实施,可以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提高医疗质量和效果。
3. 保护医务人员的健康:医务人员是医院感染的高风险群体,他们的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医疗机构的正常运转和患者的安全。
院感管理制度可以规范医务人员的操作行为,提供必要的防护设施和培训,保护医务人员的健康。
二、院感管理制度的内容和要求1. 医院感染监测和报告:医疗机构应建立完善的医院感染监测和报告系统,及时、准确地收集、分析和报告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
监测指标包括感染发生率、感染部位、感染病原体等。
2. 感染预防与控制:医疗机构应制定相应的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包括手卫生、环境清洁、消毒灭菌、医疗废物处理等。
医务人员应接受相关培训,掌握正确的操作技巧和防护措施。
3. 患者管理:医疗机构应加强对患者的管理,包括患者的筛查、隔离、流行病学调查等。
对于高危患者,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减少感染的风险。
4. 设备和器械管理:医疗机构应建立设备和器械的管理制度,包括设备的定期维护和保养,器械的清洁和消毒,以及器械的正确使用和储存等。
5. 医务人员健康管理:医务人员应接受健康检查,及时报告自身的感染情况。
对于患有传染性疾病的医务人员,应暂停从事与患者直接接触的工作,直至病情稳定。
加强医院感染防控工作的重要性

加强医院感染防控工作的重要性近年来,由于医院感染问题的不断出现,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康复和医疗质量。
因此,加强医院感染防控工作成为当今医疗领域中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从医院感染的危害、防控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关键策略等方面,探讨加强医院感染防控工作的意义。
一、医院感染的危害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接受医疗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新发或加重的感染。
由于医院感染的危害巨大,首先是对患者的健康构成威胁。
感染可能导致患者康复进程延迟,加重患者病情,甚至危及生命。
其次,医院感染还会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增加医疗成本。
同时,医院感染还会对医疗机构的声誉和患者的满意度产生负面影响。
二、医院感染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加强医院感染防控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良好的感染防控工作可以保护患者的安全。
通过加强医院感染防控措施,减少感染的发生和传播,可以有效降低患者感染的风险,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其次,医院感染防控工作也有利于节约医疗资源和降低医疗成本。
通过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可以减少床位占用和医疗资源的浪费,提高医疗效率。
最后,加强医院感染防控还能提升医院的信誉度和声誉,提高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增强医院的竞争力。
三、关键策略为了加强医院感染防控工作,需要采取一系列关键策略。
首先,建立和完善感染防控管理体系。
医院应制定相应的感染防控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明确责任分工,加强组织和管理。
其次,加强医务人员的感染防控培训和教育。
医务人员应具备良好的感染防控知识和技能,提高对感染防控工作的重视程度。
同时,需要不断强化医务人员的规范操作和个人卫生习惯。
另外,加强医疗设施和器械的消毒和清洁工作也是重要策略之一。
医疗机构应定期对设施和器械进行消毒,确保其符合卫生标准。
此外,强调患者的个人卫生习惯也是重要的策略之一。
患者需要养成良好的手卫生习惯,定期清洗换洗衣物,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综上所述,加强医院感染防控工作对于医疗机构和患者都具有重大意义。
通过建立和完善感染防控管理体系,加强医务人员培训和教育,严格执行消毒和清洁工作,加强患者的个人卫生习惯培养,可以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安全性和满意度,改善医疗服务质量。
医院感染预防管理制度

医院感染预防管理制度一、前言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医院就诊期间因医疗活动或医疗环境中引起的新发感染。
感染患者不仅会延长治疗时间,增加医疗费用,还会增加病人的痛苦和死亡率。
因此,医院感染预防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对于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二、医院感染预防管理的重要性1.保障医疗质量:医院感染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康复情况,因此预防感染是维护医疗质量的重要环节。
2.降低医疗成本:感染患者的治疗费用通常会比非感染患者高出许多,加重医院的财务负担。
3.维护医护人员健康:医护人员长期接触患者,容易感染,建立健全的感染预防管理制度可以保护医护人员的健康。
4.提高医院声誉:医院感染会导致患者不信任医院,影响医院的声誉和发展。
三、感染预防管理制度的内容1.感染控制委员会:医院应设立感染控制委员会,由感染管理人员、医疗质量管理人员、临床科室主任等组成。
委员会负责制定和推动感染预防工作计划、监督各科室执行情况、收集统计医院感染情况等。
2.感染监测:医院应建立感染监测系统,及时收集、监测和分析医院内感染病例,为感染预防提供数据支持。
3.感染预防培训:医院应加强医护人员的感染预防知识培训,提高他们的防护意识和技能,减少医院感染发生率。
4.手卫生管理:手卫生是感染预防的关键环节,医院应加强医护人员和患者的手卫生培训,建立手卫生观察机制,及时发现和纠正不良行为。
5.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医院应建立严格的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制度,确保医疗器械的安全使用。
6.环境卫生管理:医院应加强环境卫生管理,保持医院环境的清洁和整洁,减少感染源的存在。
7.医疗废物管理:医院应建立科学的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分类收集、处理医疗废物,防止废物对患者和医护人员的伤害。
8.隔离管理:医院应建立隔离管理制度,对感染患者采取隔离措施,防止感染的传播。
9.感染风险评估:医院应对高危患者进行感染风险评估,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10.感染控制措施:医院应建立感染控制措施清单,明确各类感染的控制措施和应急处置方案。
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的意义(正)

精选ppt
3
西安交大医学院院感事件
2. 2008年9月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新 生儿科9名患儿发生院感,8人死亡。处理:撤销 医院院长和主管副院长的职务,免去医院新生儿 科主任、护士长的职务,免去医院医务部、护理 部等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的职务。新生儿科病房 暂时封闭。
调查中发现该院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医院管理 工作松懈,医疗安全意识不强。二是忽视医院感 染管理,未尽感染防控职责。三是缺失医院感染 监测,瞒报医院感染事件。四是感染防控工作薄 弱,诸多环节存在隐患。
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 制的意义
湘潭市第六人民医院院感办 彭志龙 Nhomakorabea精选ppt
1
提起医院感染管理,有的人就会觉 得无所谓。医院感染管理有什么重要的? 不就是应付上级检查做的表面文章,既 浪费财力又不能创造经济效益。我们就 这么干了这些年,也没出什么事,用不 着大惊小怪的。可是当一件件血的教训 摆在我们的面前时,我们不 得不重视医 院感染的预防的重要性
精选ppt
4
天津蓟县院感事件
3. 2009年3月天津蓟县妇幼保健院发生新生 儿院内感染事件,造成5名患儿死亡。处 理:免去蓟县卫生局党委书记和卫生局局 长职务,撤销蓟县妇幼保健院院长、党支 部书记、副院长、医务科主任、新生儿科 主任和护士长职务。
精选ppt
5
山西太原院感事件
4. 2009年3月卫生部对山西省太原公交公 司职工医院、山西煤炭中心医院发生20名患 者因血液透析感染丙肝的事件进行了通报, 两所医院血液透析室主任、主管副院长等 相关责任人被免职。此后在甘肃省白银市 第一人民医院、安徽省霍山县医院和安庆 市宜城医院均发生血液透析感染丙肝的事 件。
精选ppt
10
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目的意义专家讲座

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目的意义
第9页
案例3:
□ 陕西镇安县医院血透违规操作 致26人染丙肝
-02-25 医学界感染频道
• 起源:医学界感染频道综合整理自网络:新闻链接 • 人民网西安2月25日电 (李浩)记者从陕西省镇安县卫生和计划生育 局得悉,2月17至19日,商洛市镇安县医院在对该院部分血液透析患者例 行病毒抗体检测时,发觉有部分患者丙肝病毒抗体阳性,随即将该院相关 透析患者血液样本送往省级医院检测。截至3月21日,经检测、会诊,初 步确认丙肝病毒感染者36人。经教授组初步调查分析,此次感染是因为 少数医务人员违反操作规程而造成一起院内感染事件。当前,已开启调查 问责机制。各项处置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之中。
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目的意义
第14页
国家卫计委视频会议郭燕红局长说
郭燕红局长还说:
• 而立之年院感控制已到了必须要深植院感文化时候了! • 夯基础:才不会按下葫芦起来瓢。 • 强渗透:才能启蒙感控文化建设,将感控工作关口前移并落 地,于不知不觉间施展洗脑魔法。 • 建文化:才能“人人感控”、“人人参加”,人人都有防控 意识。
第8页
案例:2:
• 1998年4月至5月,深圳市妇儿医院发生了严重医院感染 暴发事件,该院1998年4月3日至5月27日,共计手术 292例,至8月20日止,发生感染166例,切口感染率为 56.85%。开庭46人索赔2681万;医院花费了大量人力、 物力、财力,声誉严重受损,医院经营情况一落千丈。
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目的意义
第10页
案例4:
• 年1月26日下午,浙江省卫计委接到浙江省中医 院汇报,称该院一名技术人员在某次技术操作中 严重违反规程,该次操作包括治疗者可能存在感 染艾滋病病毒风险。
医院各科室感染管理制度

一、目的与意义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提高医疗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医院所有科室,旨在明确各科室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职责,规范操作流程,确保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二、组织机构1.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负责全院医院感染管理的统筹规划、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2. 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具体实施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对全院各科室进行指导、培训和监督检查。
3. 各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负责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具体实施。
三、职责分工1.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职责:(1)制定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
(2)定期召开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会议,研究解决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3)组织全院医院感染管理培训和宣传教育。
2. 医院感染管理科职责:(1)负责全院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技术指导、监督和评价。
(2)对全院各科室进行医院感染管理培训和宣传教育。
(3)定期对全院各科室进行医院感染管理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
3. 各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职责:(1)组织实施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2)负责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的培训和宣传教育。
(3)定期对本科室进行医院感染管理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四、管理制度1. 医院感染预防制度:(1)严格执行消毒、灭菌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2)定期对科室环境、物品、医务人员手进行监测。
(3)加强医疗废物管理,确保医疗废物得到妥善处理。
2. 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制度:(1)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病例,做好病例登记和统计分析。
(2)对医院感染病例进行追踪调查,分析原因,制定预防措施。
3. 医院感染管理培训制度:(1)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
(2)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消毒、灭菌和无菌技术操作培训。
4. 医院感染管理监督制度:(1)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定期对全院各科室进行医院感染管理检查。
(2)医院感染管理科定期对各科室进行医院感染管理监督。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重要性与意义

鼓励医务人员参加医院感染预 防与控制相关的学术交流和研 究,提升其专业素养和创新能 力。
加强患者与家属的健康教育
向患者和家属宣传医院感染预防与控 制知识,提高其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 。
鼓励患者和家属积极反馈医院感染问 题,加强与医务人员的沟通和协作, 共同促进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的 发展。
指导患者和家属正确使用医疗设备和 器具,避免交叉感染。
05
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
• 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医院接受治疗期间发生的感染,通常是由 于病菌、病毒等微生物引起的。医院感染不仅对患者造成额外 的痛苦和伤害,还增加了医疗成本和资源消耗。因此,医院感 染预防与控制对于保障患者安全、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成 本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06
结论
对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的总结评价
提高医疗质量与效率
01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有助于提 高医疗质量和效率,因为减少感 染可以降低并发症和死亡率,提 高治愈率。
02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要求医护 人员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提高医 疗操作技能,从而提升整体医疗 质量。
降低医疗成本与资源消耗
医院感染会增加患者的治疗时间和住院时间,进而增加医疗 成本和资源消耗。
通过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可以降低抗生素等药物的使用量 ,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同时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03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意义
维护公共卫生安全
医院是公共卫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对于保障患者和医务 人员的健康安全至关重要。通过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可以降低医院感染的发 生率,减少疾病的传播,从而维护公共卫生安全。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是医疗质量管理的核心内容 之一,对于保障患者安全和医护人员健康具有重要意
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的意义(正)

需要全院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和参与
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工作需要全院医护人员的 共同努力和参与,从医生、护士、检验员到后 勤保障人员等,都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医护人员需要加强培训,掌握正确的感染预防 和控制知识,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提高自我防 护意识。
医护人员是医院的重要人力资源,他们的健康状况直 接影响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
加强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可以有效保障医护人员 和患者的健康权益,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
05
结论
感染预防和控制是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
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安全和医疗质量。
医院感染不仅可能导致患者病情加重,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甚至可能危及患者生 命。
同时,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也是医院履行社会责任的 表现,有利于树立医院的良好形象和信誉。
谢谢观看
加强医护人员手卫生管理,提 高手卫生依从性,减少交叉感 染的风险。
严格执行消毒和隔离制度
对医疗器械、物体表面、地面等 进行定期清洁和消毒,确保清洁
消毒质量。
对感染性疾病患者进行隔离治疗, 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对手术室、产房、重症监护室等 重点区域进行特殊管理,确保空
气质量和环境卫生。
合理使用抗生素等药物
同时,医院管理层也需要为医护人员提供必要 的防护设备和资源,确保他们在工作中得到充 分的保护。
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优质的医疗服务
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工作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 手段,通过降低医院感染的风险,为患者提供更加安
全、优质的医疗服务。
医院感染的减少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信任度。
院感防控知识的必备基础

院感防控知识的必备基础院感防控是指在医疗机构中防止和控制医院感染的一系列措施,是保障患者、医护人员和社会大众健康安全的重要举措。
为了有效进行院感防控工作,医护人员需要掌握一定的院感防控知识作为基础。
本文将从院感防控的概念、意义、原则、方法以及常见病原体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帮助读者全面了解院感防控知识的必备基础。
一、院感防控的概念和意义院感防控,即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是指对医疗机构内的感染源、感染途径和易感人员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以减少医院内感染的发生和传播。
院感防控的主要目的在于确保医疗机构环境卫生、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健康安全。
院感防控不仅能够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降低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的风险,还可以提高医院的声誉和信誉,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
二、院感防控的原则院感防控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1.预防为主:预防胜于治疗,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2.综合治理:院感防控需要全员参与,形成全员参与、各司其职的工作格局。
3.科学规范:院感防控工作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进行,保证操作规范。
4.连续改进:不断总结经验,加强培训,推动院感防控工作的不断改进和提高。
5.风险评估:针对医院内不同的感染风险因素,进行风险评估,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三、院感防控的方法院感防控的方法主要包括:1.环境清洁:保持医院环境的清洁整洁,定期进行消毒和通风。
2.个人防护:医护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如佩戴口罩、手套等,避免交叉感染。
3.医疗废物处理:正确处理医疗废物,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污染。
4.洗手消毒:医护人员要经常洗手,并做好消毒措施,避免手部传播病原体。
5.医疗器械消毒:对医疗器械进行规范的消毒灭菌处理,确保无菌状态。
四、常见院感病原体常见的院感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
具体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流感病毒、甲型流感病毒、念珠菌等。
这些病原体是医院感染的主要来源,医护人员需要了解其传播途径和防控方法,以有效预防医院内感染的发生。
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目的和意义

二、造成医院感染的沉痛教训
宿州眼球事件 ? 2005年12月11日,宿州市立医院眼科为10名患者做白内障手术。 结
果10名患者均出现情况,其中9人的单眼眼球被摘除,1名施行玻璃体 切割手术。 ? 12日上午,10名患者相继出现眼部肿疼等感染表现。全部患者被急送 上海一家医院治疗。至17日,9名患者相继实施单眼眼球摘除手术。
?(1) 按照卫生部关于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要求 ,应对 传染病患者采取隔离措施 ,如未隔离或隔离措施不 严,使患者在医院内接触到传染病患者发生医院感 染,则认为责任在医院。
医院感染与医疗纠纷
?(2) 临床上大约45 %的医院感染与医疗器械的侵 入性操作有关 ,由于侵入性医疗器械的操作受污染 或未消毒、灭菌而发生医院感染 ,也会引起医患纠 纷。
? 在涉及医院感染的法律纠纷中 ,法院可根据一 些细节进行评判 ,如医务人员未遵守有关预防感染 传播的规章制度 ,法庭就可判定医院未履行其职责 等。
医院感染与医疗纠纷
? 医院感染可由多种因素造成 ,涉及到医院的预防 及控制、医务人员和探视者等。在住院患者中不 可能完全避免、绝对杜绝医院感染。在我国各类 医院的医院感染发生率约 5 %~10 % ,就我国目前 的医院管理现状和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的意识而 言,实际上存在诸多医患纠纷的潜在危险因素 ,值得 深思。
? 2002版《消毒管理办法》明确要求医院成立管理组织、 制订规章制度、加强培训与监测;
? 2002 年9 月1 日起正式实施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第1 条阐明“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 染,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制定本规范”
医院感染与法律
? 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 ,违反《医院感染管理 办法》的规定 ,导致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 ,如果造 成患者人身损害并达到医疗事故分级标准的程度 , 同样属于医疗事故 。患者可以控告医院玩忽职守 , 并证实医院未执行某一标准或医院自身制定的规 章而造成其损害。如果法院认定医院感染是由于 院方造成 ,则医院势必会受到一定法律的处罚。
医院感染控制与预防ppt课件

31
防护技术-手套的使用
应根据不同操作的需要,选择不同种类和规格的 手套。
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呕吐 物及污染物品时应戴清洁手套。
进行手术等无菌操作、接触患者破损皮肤、粘膜 时应戴无菌手套。
32
防护技术-手套使用注意事项
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100%
白色念珠菌
90%
鼻病毒
61%
甲型肝炎
33%
轮状病毒
16%
16
通过手传播病原体需要5个连续的要素
微生物出现在病人的皮肤上,或已经传播到了病人周围 环境的物品上;
微生物必须传播到医务人员的手; 微生物必须能够在医务人员的手上存活至少数分钟; 医务人员洗手不正确或完全被忽略,或使用不适当的手
卫生产品; 医务人员污染的手又和另外一个病人直接接触。
17
手卫生规范-定义、分类
手卫生—指洗手、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⒈洗手(handwashing) 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 洗手是一个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
⒉卫生手消毒(antiseptic handrubbing) 指的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1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1.如何认识和理解医院感染, 2.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意义。 3.控制医院感染发生的常规措施与办法。
2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什么是医院感染? 有医院的地方就有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 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
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 得而出院后发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 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防控基本知识

医院感染防控基本知识医院感染防控基本知识一、引言医院感染是指在医院内接受医疗或住院治疗的患者与医务人员发生的与原有疾病无关的感染。
医院感染的发生会给患者和医院造成严重的影响和危害。
因此,医院感染防控是每个医务人员都需要重视的重要任务。
二、医院感染防控的重要性医院感染防控具有以下重要意义:1、保障患者安全:通过有效的防控措施,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保障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2、降低医疗费用:医院感染会导致患者治疗时间延长、费用增加,通过防控医院感染能够降低医疗费用。
3、提升医院声誉:医院感染发生后,不仅会对患者造成伤害,也会影响医院的声誉和形象。
通过加强医院感染防控,可以提升医院的声誉和形象。
三、医院感染的分类医院感染根据感染部位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外科切口感染:发生在手术切口处的感染。
2、呼吸道感染:发生在呼吸道的感染,如肺炎等。
3、尿路感染:发生在尿路的感染,如尿路感染、膀胱炎等。
4、血液感染:发生在血液中的感染,如败血症等。
5、皮肤黏膜感染:发生在皮肤和黏膜的感染,如创面感染、口腔溃疡等。
四、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包括以下几种:1、直接接触传播:指通过直接接触患者的皮肤、伤口等途径传播。
2、空气传播:指通过空气中的飞沫和气溶胶传播。
3、食物和水源传播:指通过食物和水源传播病原体。
4、医疗器械传播:指通过未经消毒或无菌处理的医疗器械传播。
5、环境传播:指通过医院环境中的污染物传播。
五、医院感染防控措施1、严格手卫生:医务人员应经常洗手或使用消毒剂进行手卫生,尤其在以下场景需要特别注意手卫生:接触患者前后、接触体液和污物后、手表面被污染后等。
2、定期消毒清洁:医院应定期对医疗器械、病房、床单等进行消毒清洁,确保环境卫生。
3、防护措施:患者应按照医生的建议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等,医务人员也应佩戴相应的防护用品。
4、合理使用抗生素:医生应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滥用和过度使用抗生素,以减少耐药菌的产生。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的重要性与意义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的重要性与意义【正文】一、引言医院感染是指在医疗机构中,由于手术、治疗、诊断等各种医疗操作引起的各类感染。
医院感染不仅会给患者健康带来威胁,也会给医院的声誉造成负面影响。
因此,建立和实施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阐述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的重要性与意义。
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的定义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是指医院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制定并执行特定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流程。
该制度包括感染控制委员会的建立、感染监测与报告、消毒与无菌操作、手卫生等内容。
三、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的重要性1. 提高医院安全性医院感染是导致在院患者发病率和死亡率上升的一个主要因素。
建立科学合理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可以有效地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提高医院的安全性,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
2. 保障医疗质量医院感染管理制度通过规范性的操作流程和管理要求,可以统一医务人员的操作行为,减少因个人操作不当而导致的感染风险。
建立完善的感染控制流程,确保医务人员对手卫生、器械消毒等操作的合规性,从而保障医疗质量的提升。
3. 提升医院声誉医院感染发生率的高低关系到一个医疗机构的声誉。
通过建立健全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可以降低感染发生率,提高医院的口碑和声誉。
合理的感染管理措施将会感染推至最低水平,提升医院在患者心目中的形象。
4. 降低医疗费用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执行,可以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进而降低治疗成本和医疗费用。
患者遭受医院感染后需要额外的治疗费用,加重了患者和家庭的经济负担。
通过有效的感染控制手段,可以减少医疗费用的支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四、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的意义1. 规范医务人员行为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的实施,可以规范医务人员的行为,要求他们遵守手卫生、消毒、无菌操作等相关规定。
通过严格管理,使医护人员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减少感染风险,保障医疗工作的安全性与准确性。
2. 推动质量管理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的运行需要各个科室的配合与协作,对于医院的质量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评价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评价引言:医院感染是指在医疗机构中,患者在接受医疗过程中因各种原因而感染的疾病。
医院感染的发生不仅给患者带来了额外的痛苦和风险,还增加了医疗机构的负担和医疗资源的消耗。
因此,为了保障患者的安全,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评价至关重要。
一、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意义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目的在于减少患者的感染风险,保障患者的安全。
通过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提高医疗质量。
同时,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也可以减少医疗机构的经济负担,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
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评价指标1. 感染发生率: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是评价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
感染发生率可以分为手术切口感染率、血流感染率、尿路感染率等多个方面。
2. 感染病原体分布:评价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另一个重要指标是感染病原体的分布情况。
通过对感染病原体的分布进行监测和分析,可以了解哪些病原体是医院感染的主要原因,从而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3. 防控措施执行情况: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有效性还需要考察医务人员对防控措施的执行情况。
通过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可以提高防控措施的执行率,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4. 患者满意度: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评价还需要考虑患者的满意度。
通过对患者的调查和反馈,可以了解患者对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的评价,从而进一步改进工作。
三、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策略1. 消毒与洗手: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基础是消毒与洗手。
医务人员在进行操作前后必须进行手卫生,同时对医疗器械和环境进行消毒,以杀灭病原体。
2. 医院环境管理:医院环境的清洁与消毒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
医院应定期进行环境清洁和消毒,保持病房、手术室等环境的清洁和卫生。
3. 感染控制委员会:医院应设立感染控制委员会,负责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工作。
委员会可以制定相关政策和指南,监测感染发生率,进行感染病原体分析,并对医务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
医院感染防控知识医院感染监测与报告

医院感染防控知识医院感染监测与报告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接受医疗服务期间,由于医疗操作或者其他因素导致的感染事件。
医院感染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了威胁,给社会和医疗机构带来了严重的经济负担和声誉影响。
因此,医院感染防控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医院感染监测与报告作为医院感染防控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对其进行详细阐述。
一、医院感染监测的目的与意义医院感染监测的目的是为了及时了解医院感染的发生率、病例分布和感染原因,帮助医疗机构掌握感染疫情动态,制定科学合理的感染防控策略,提高医院感染的预防水平。
医院感染监测还可以促进医疗质量的提高,减少医疗风险,保障患者的安全。
二、医院感染监测的内容医院感染监测的内容包括感染病例的收集、统计和分析,感染原因的调查研究,以及感染疫情的动态监测与预警。
具体的监测内容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患者感染病例的收集与统计:要监测医院内各科室的感染病例数量和比例,包括手术部位感染、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等,以便对不同部门进行比较分析。
2. 感染原因的调查研究:要对感染患者进行追踪和调查,找出感染的具体原因,包括手术操作不规范、消毒措施不到位、医务人员手卫生不规范等,为改进操作流程和提高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水平提供依据。
3. 感染疫情的动态监测与预警:要及时了解医院感染的发病率和分布情况,通过动态监测判断感染发展趋势,及时预警和采取控制措施。
三、医院感染监测的方法和步骤医院感染监测的方法和步骤有一定的规范和程序性要求,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制定医院感染监测方案:医院应制定医院感染监测的具体工作方案,明确监测内容、监测人员和责任部门。
2. 感染病例的收集与统计:医务人员应及时、准确地将感染病例进行登记和统计,生成感染病例报告表。
3. 感染原因的调查研究:针对感染病例,开展相关调查研究工作,核实感染原因,并进行数据汇总和分析。
4. 感染疫情的动态监测与预警:根据感染病例的统计数据和监测指标,进行感染疫情的动态监测与预警工作。
医院感染在医护人员职业保护中的意义与措施

医院感染在医护人员职业保护中的意义与措施作为医疗保健工作者,医护人员的职业保护至关重要。
其中,医院感染作为一项严重的职业危害,对医护人员的健康和工作效能产生了长期的负面影响。
因此,在医护人员职业保护中,对于医院感染的意义和措施是不可忽视的。
一、医院感染的意义医院感染是指在医院或其他卫生机构内,因工作接触而导致的各类感染。
这种感染极具潜在危险,给医护人员带来以下重要意义。
首先,医院感染威胁医护人员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医护人员与患者长时间密切接触,易受到患者体液、呼吸道分泌物等感染源的污染。
如果没有有效的防护措施,医护人员易患上医院感染,给其健康和生命带来严重威胁。
其次,医院感染对医护人员的工作效能产生负面影响。
医护人员一旦感染疾病,不仅需要治疗休养,还影响了工作进程和服务质量。
由此,医护人员的工作繁忙程度也会导致医院感染的高发率。
最后,医院感染对公共卫生安全构成威胁。
如果医护人员患上医院感染,可能会成为传播病原体的媒介,导致更多的人感染。
这对社会公众的健康安全构成潜在危险,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医院感染的措施为了保护医护人员的职业安全,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以下是一些可行的措施。
1. 推行有效的感染控制政策。
医院应制定并严格执行感染控制政策,包括标准预防措施、手卫生、采取正确的卫生防护措施等。
此外,还应定期开展培训和考试,提高医护人员的感染控制意识和技能。
2. 提供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
医院应当提供医护人员所需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口罩、手套、护目镜等。
同时,还应确保这些装备具备良好的质量和实用性,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感染的风险。
3. 强化医院环境卫生管理。
医院应加强环境清洁消毒,特别是手术室、ICU等易受感染的区域。
使用有效的清洁剂和消毒方法,并定期检查和评估清洁措施的有效性。
4. 优化患者管理措施。
采取措施减少感染源,如隔离感染患者、进行手术器械的消毒和灭菌等。
此外,合理使用抗生素,防止细菌的耐药性产生,也是有效的措施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13
国家卫计委视频会议郭燕红局长说:
2016年3月21日在视频会议上郭燕红局长强烈要求: 一是各医疗机构要梳理历年来国家颁布的相关医院感染法律
法规和标准,加强医院制度建设。 二是要建全组织:加大多部门合作,明确主体责任,院感委
员会必须有所的担当(法人)。 三是要完善制度、狠抓落实。 四是要创新监管方式:日常监管与控制管理相结合。
血液传播(输血、 注射)
母婴传播
易感 宿主
乙肝不会通过空气传播,同室工作、交谈不会被传染。 但病毒携带者的唾液可能含有病毒,应采用公筷、分食。 乙肝一般也不会通过握手传染给其他人,除非双方双手 都有裂口,有出血情况。
A
20
医务人员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职责
1、严格执行技术操作规程 2、掌握抗感染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原则,合理使用 3、掌握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4、发现病例,及时送检,控制蔓延,及时报告 5、参加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知识培训 6、掌握自我防护知识,正确进行各项操作,预防锐器刺伤
A
10
案例4:
• 2017年1月26日下午,浙江省卫计委接到浙江省 中医院报告,称该院一名技术人员在某次技术操 作中严重违反规程,该次操作涉及的治疗者可能 存在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风险。
• 经查,此次传染源为一名治疗者在治疗过程中因 个人原因在医院外感染艾滋病病毒,浙江省中医 院一名技术人员违反“一人一管一抛弃”操作规 程,在操作中重复使用吸管造成交叉污染,导致 部分治疗者感染艾滋病病毒,造成重大医疗事故。 经疾控机构检测,确诊5例。
A
12
事件处理:
• 按照国家、省、市卫计委要求,城阳区在全区范 围内开展了专项检查整治,并对城阳区人民医院 相关责任人作出严肃处理:免去院长的行政职务 和党委书记职务,免去分管副院长的行政职务和 党委委员职务,免去院感科和护理部主任职务, 撤销透析室主任、护士长职务。对以上人员和其 他相关责任人给予党纪处分。
A
17
如:SARS的传播:
传播途径 空气
感染源
另外还有肠道、体液接 触等途径
易感宿主
SARS病毒
A
18
又如:艾滋病的传播:
艾滋病患者
体液(性传播) 血液传播 母婴传播
易感宿主
而日常的接触(如握手、共用浴室、共用餐具等)不会造 成传播
A
19
再如:乙肝的传播:
乙肝患者 或病毒携 带者
体液(性传播、粘 膜破损)
A
15
三、什么是医院感染暴发和疑似医院感染暴发?
医院感染暴发:是指 在医院或其科室的患 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 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 病例的现象。
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指在医 院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 间内出现3例以上临床症侯 群相似、怀疑有共同感染源 的感染病例;或者3例以上 怀疑有共同感染源或感染途 径的感染病例现象。
A
11
案例5:
• 青岛通报医院乙肝感染事件处理:院长等多人被 免职
• 2017年1月19日下午,城阳区卫计局接到城阳区 人民医院报告,医院血液透析室发现9名患者感染 乙肝病毒,区卫计局立即组织相关部门开展调查 和处置工作,并逐级上报相关情况。经国家、省、 市专家组现场调查,认定这是一起因该院血液透 析室违反院感操作规程导致的严重医院感染事件。 在国家、省、市卫计委及专家组的指导下,城阳 区全力做好患者治疗工作。目前9名患者已按照专 家组意见实施个体化治疗方案,病情稳定。
A
21
总之: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保护病人 保护我们自己 提高医疗质量 保障医疗安全是永恒主题!
A
22
A
23
A
14
国家卫计委视频会议郭燕红局长说
郭燕红局长还说:
• 而立之年的院感控制已到了必须要深植院感文化的时候了! • 夯基础:才不会按下葫芦起来瓢。 • 强渗透:才能启蒙感控文化建设,将感控工作关口前移并落 地,于不知不觉间施展洗脑魔法。 • 建文化:才能“人人感控”、“人人参与”,人人都有防控 意识。
A
16
四、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 (1)接触传播:病原体通过手、媒介物直接或间接接触导致 的传播,为医院感染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传播方式之一。
• (2)飞沫传播:带有病原微生物的飞沫核(>5um),在空气 中短距离(<1m)移动到易感人群口、鼻粘膜、眼结膜等导致 的传播。
• (3)空气传播带有病原微生物的微粒子(≤5um)通过空气 流动导致的传播。
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目的意义
1 医院感染的定义
2
医院感染警钟长鸣
3 什么是医院感染暴发
4 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5
医务人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职责
A
2
一、医院感染定义
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 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 后发病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存在或入院时 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 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 1994年秋,深圳市妇儿医院发生轮状病毒感染暴 发,44名新生儿发病,15名儿童死亡。院长被判 三年有期徒刑,副市长撤职。
A
8
案例:2:
• 1998年4月至5月,深圳市妇儿医院发生了严重的医院感 染暴发事件,该院1998年4月3日至5月27日,共计手术 292例,至8月20日止,发生感染166例,切口感染率为 56.85%。开庭46人索赔2681万;医院耗费了大量的人 力、物力、财力,声誉严重受损,医院经营状况一落千丈。
A
9
案例3:
□ 陕西镇安县医院血透违规操作 致26人染丙肝
2016-02-25 医学界感染频道
• 来源:医学界感染频道综合整理自网络:新闻链接 • 人民网西安2月25日电 (李浩)记者从陕西省镇安县卫生和计划生育 局获悉,2月17至19日,商洛市镇安县医院在对该院部分血液透析患者 例行病毒抗体检测时,发现有部分患者丙肝病毒抗体阳性,随即将该院 相关透析患者的血液样本送往省级医院检测。截至3月21日,经检测、会 诊,初步确认丙肝病毒感染者36人。经专家组初步调查分析,此次感染 是由于少数医务人员违反操作规程而导致的一起院内感染事件。目前, 已启动调查问责机制。各项处置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之中。
A
3
从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
1、关注人群:住院病人、医院工作人员 2、地点界定:发生在医院内 3、时间界定:住院期间、出院后一个月甚至一年。
A
4
医院感染管理
是衡量医疗质量的 重要指标之一
是医疗安全的 重要组成部分
A
5
医院感染的三要素(感染链)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A
6
二、医院感染警钟长鸣
A
7
案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