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发展空间布局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编号 1002-2031(2008)06-0035-04
北京城市发展空间布局研究
陈 鹭 王淑芬
摘 要 北京城城址几经移动,城市位置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现代北京城市的生长与变化也不可避免。

建国以来,对现代北京城市的位置定位与选择,进行了多次探讨与激烈论争。

在论争中形成的诸多城市定位方案,既是今天城市发展的重要参照,又不可避免地带有当时的历史局限性。

需要从生态的角度对北京城市今后位置的迁移与选择进行探讨,从超越城市本身的宏观空间角度对新的城市位置进行思考。

从生态屏障的角度来看,北京城市的位置不应当向西北部移动,而应当向东南部移动。

同时要严格保护北京城市的西北农田、森林和城市水源地,形成城市与西部山区间的缓冲地带,使北京城市的发展对西北部山区生态屏障不至于产生严重的负面扰动。

关键词 北京;生态屏障;城市;移动方向
中图分类号 TU 982 21 文献标识码 A
作者简介 陈 鹭(1973 ),男,汉族,福建厦门人,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系讲师,博士;王淑芬(1964 ),女,汉族,河北鹿泉人,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市规划系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道路景观。

收稿日期 2007-12-24 修回日期 2008-01-25
一 北京城址的历史变迁
在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北京就存在大量人类定居点,但还不能称为城市。

最初的城市,是3000多年前的 蓟 ,位置在今房山琉璃河。

古人逐水草而居,这对尚未进入农耕时代的人类更为重要。

永定河虽然时常泛滥,水位也不稳定,却为先民提供了水源,更成为联系周围定居点的水路交通枢纽,城市就此诞生。

这最初城址的选择明显具有生态意义。

秦汉时的蓟城位置尚不能确定,但大约在今宣武区一带。

这一城址位置一直延续到隋唐以后直至辽代。

这时候的城市仍然和天然的河流湖泊息息相关,城市建设在永定河冲击形成的冲击扇上,利用了
西湖(今莲花池)水系。

城市选址仍然有明显的生
态意义。

金代时的都城中都,比前时略向西移动。

中都的中心位置大约在今广安门一带。

中都的水源有
三:一是古代的洗马沟水,发源于中都西北的西湖(今莲花池);二是玉渊潭一带的湖水;三是中都正北方的高梁河水。

可见,当时的城市位置仍然带有生态意义。

此外,金代初步整理了北京西北郊的水系,如引瓮山水济高梁河等。

元大都位于中都东北,以今北海琼华岛为中心建设,这里风景十分优美。

大都城市基址的移动,仍然是城市生态的需要。

元代是中国历史上空前强大的一个时期,大都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为宏大的城市。

人口数量大增,使原来中都的水源不能满足要求。

城市对物资的更多需求,也要求更加便利的漕
总第155期
城市问题2008年第6期
运,于是充分利用通惠河和城中的积水潭,解决了漕运问题。

明清北京城较大都向南移动。

清代又在西郊西山附近大规模建造园林,形成了著名的 三山五园 。

纵观历史上北京城市位置的移动,可看出,城市移动的主要原因是随着城市规模的变化对水源提出的新要求所致。

从根本上说,也是城市生态的要求。

北京城的西北郊区水源十分丰富,但是无论城市位置怎样移动,这里始终保留了比较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没有被作为城市的选址。

原因有以下几点:其一,西北郊地区地势稍高,不便接济漕运;其二,西北郊地区风景秀丽,作为城市的郊野风景区,具有很高的风景价值,是城市的后花园;其三,西北郊植被茂盛,生态作用重大,对于追求天人合一境界的古人来说是城市的依托,不能开发。

二 当代北京城的移动
建国后,北京城市建设逐步步入正轨。

1950年代,对北京城市中心的选址发生了争论。

梁思成先生等专家提出,以今天万寿路一带为轴线,也就是在明清北京城西侧,建设一个新城,将旧北京城完整保留下来。

按照这一方案,北京城将整体向西移动,但这一方案未能实施。

对这一方案,应当实事求是地客观分析。

如果能够保留下明清的北京古城,将留下一笔世界遗产级的宝贵财富。

但也要考虑到当时的主客观条件。

1950年代,国家刚刚建立,百废待兴,如果兴建新城,投资巨大,国家很难承受。

规划中新的城市中心以行政办公为主要功能,在人民生活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大量建设办公楼,也不适宜。

而适当利用旧城中原有的建筑办公,无疑是比较经济的。

当时,周恩来总理就说,只要他当一天总理,就不盖政务院大楼。

另外,方案从建筑上是可行的,但在城市规划上有很高价值的同时,亦有值得研究之处。

当时市区人口较少,只有200万人左右,而方案对以后的城市人口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的预测不够充分,更想不到几十年后的今天,北京的人口规模已经接近2000万人。

试想,如果今天的北京城,完全压缩在明清旧城以西,将会何等局促?彭真市长对发展的速度有比较清醒的预测,他在1960年代初,就设想了将来北京可能会出现交通拥堵的情况。

对这种历史局限,绝不能简单地归因于某一个人或某几个人,而要客观地加以分析。

至于城市向西移动在生态上的不可取之处,将在下面专门论述。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梁思成先生提出的城市双轴线思想,或者城市的双核结构,与 摊大饼 式的环路扩张模式明显不同,很值得思考和借鉴。

1970年代后期以后,北京开始大规模城市建设,城市急剧扩张。

由于采用了围绕旧城 摊大饼 的规划方案,城市基本呈环形扩张。

在建设中,也提出了多中心的设想,但是由于整个城市是近似圆形的平面形态,实际仍然存在城市的几何中心。

对多中心思想的探讨,最初是设想在北京周围建设若干卫星城,对中心城区进行分散。

后来,又提出在城市周围建设十多个边缘集团或组团,边缘组团与中心城区之间以及边缘组团之间用大面积绿化带分隔。

但在实际建设过程中,由于利益驱动,主城区周围的这些边缘组团之间的绿化用地被大量蚕食,实际保留下来的绿地不足原规划的一半。

结果是,边缘组团之间以及边缘组团与主城区又连成一片,大饼越摊越大。

在北京城向周围扩张的同时,城市位置逐渐向西北移动。

向市场经济转轨后,由于经济利益驱动,开发商更多地把眼光放在城市的上风上水区域,于是城市向西北发展的速度加快。

加上亚运会和奥运会主要场馆集中在北部,加剧了城市向西北的扩张。

目前,北京市区的南部,基本尚在南四环内,而北部则已经扩展到五、六环之间。

西部的开发量也比较大,特别是大量的居住建筑,已经接近香山脚下。

从目前北京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看,功能结构上采用多中心是可行的,但空间结构上多中心的提法却值得商榷。

因为北京城市中确实存在若干功能副中心,例如海淀的高新技术开发区,西城的金融中心区,朝阳的CBD区等不同的城市功能中心,但整个城市是一块近乎圆形的大饼,空间上的副中心似乎并不明确。

事实上,南北中轴线的延续和保护,对旧城的保护,都要求明确在城市空间上仍然以北京旧城,特别是以紫禁城和其中轴线以及中轴线的延长线为城市的空间中心。

三 西北部生态屏障对北京的意义
研究北京城市空间的发展,有必要把视野放得更加广阔,从更大的空间层次上对北京城市进行展望。

从区域发展的角度,北京和天津之间的联系将更加紧密。

北京和天津的互补性很强,天津有入海
口,北京则有现代化国际空港。

未来的环渤海经济圈将是以京津为中心的城市带。

从大北京空间格局看,西部、北部多是山区,空间比较局促,而东部、南部平原广阔,有较好的发展空间。

这些都应当成为未来北京城市移动的考虑因素。

根据这些因素,北京城市应当向东南方向移动。

更重要的因素是城市生态因素。

生态资源是一个城市赖以存在的重要基础,而今天北京城市面临的生态问题很严重,如水资源短缺、大气污染严重、城市热岛现象明显。

这首先是因为北京的城市人口规模过大,也与城市空间布局有关。

例如,如果能够坚决贯彻多中心的规划原则,严格控制城市无序蔓延,将城市边缘划分为多个组团,或许今天的城市生态会相对好一些;如果能够严格控制对城市绿化隔离地区的蚕食,保留绿化隔离地区,北京的城市生态问题或许不至于这么严重。

新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方案明确了西部地区的生态意义,但对西北部区域的生态意义还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本文认为,西北部区域是整个北京城市的生态屏障,在城市和西北山区之间应当建立城市生态缓冲区,必须制止城市过度向西北部地区发展。

西北山区的存在,对改善整个北京城市环境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这里处于北京的上风上水之处,城市的水源多发源于这里,保持这一区域的原生环境不受到破坏,对整个北京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从整个城市发展战略考虑,对这一区域从总体上进行生态保护和建设,远远比对这一区域进行开发利用产生的效益高。

因此,在未来城乡统筹发展中,西北山区应该逐步从一般产业发展转向生态产业发展上来。

山区建设要走生态化的道路,摒弃过去招商引资建厂的传统模式,更多地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生态旅游等产业。

对西北部山区的生态建设要肯于投入,要认识到这种投入是对整个城市未来的投入。

仅仅保护西北山区本身还不够,在西北部山区和市区之间,必须建立生态缓冲带。

西山缓冲带的位置大约在西山到颐和园之间一线,燕山缓冲带大约在昌平到回龙观一线。

在缓冲带内,主要进行生态建设,建议主要以城市森林为主,形成城市和西北山区之间的生态过渡。

在生态缓冲带内,应当严格禁止大规模的开发和建设,进行产业调整,控制人口规模,逐步建成包围北京西北部的城市生态防护体系。

必须制止城市大规模建设向西北发展的态势。

从古代北京城市位置移动的情况看,一直在城市和山区之间留有过渡地带。

这一过渡地带,是城市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目前由于西北区域的风景和环境比较好,大量的开发项目集中向西北山区附近逼近。

这是经济利益驱动的必然结果。

但是,西山是整个北京的西山,西部优美的环境应该保护起来归全体城市成员所有,而不应当成为少数人的专有。

从对整个城市长远发展负责的角度,从对子孙后代负责的角度,还是把整个西部区域保护起来更为有利。

如果北京城市已经蔓延到西山脚下,恐怕城市的格局就真的很成问题了。

西部地区的城市建设,目前已经逼近颐和园附近。

颐和园周围,历史上本来是大面积的水稻田。

作为对世界文化遗产的颐和园的保护,本来应当和周围环境的保护结合起来。

但是,原来在万寿山上向下俯瞰时的万亩平畴,现在已经不见踪影,代之而起的是大量的开发项目,实际上已经严重影响到对颐和园的保护。

现在的问题是,要制止这些建设项目继续大量向西发展,严格控制城市的边界,保护颐和园以西的生态缓冲区不再受到蚕食。

四 北京城应向东南发展
从现在的北京城市规模看,由于西北部地区空间相对局促,向西北发展已经不可能。

前面也已经提出,西北区域应当成为城市生态保护区。

因此,北京城市向东南移动应当成为城市发展的首选。

首先,向东南发展,对保护整个北京城市的生态体系是有利的。

西北部上风上水区域,是城市的水源和新鲜空气的来源。

因此,从城市总体布局的角度看,这里属于生态敏感区域,应当加以保护。

对这一区域的保护,实际上就是对整个城市生态的保护。

如果仅仅从短期的经济利益出发,放弃对这一区域的保护,将会给城市未来的发展带来很大隐患。

一旦城市西北区域被大规模开发,整个城市生态质量将大幅下降,而且这种开发几乎是不可逆的,负面影响一旦形成,将很难弥补。

北京的西北区域的定位,就应当是城市生态保护地。

而向东南发展,则不存在对西北部生态敏感区的破坏问题。

第二,向东南发展,将会给北京城市宽裕的发展空间。

东南区域平原广阔,可用于城市建设的土地比较多,城市大规模的扩展基本不受到限制,为未来城市的发展留有较大空间。

且东南部地区目前的土
地成本相对较低,对减低城市发展的成本有利。


前,通州、大兴一带的发展已经有了比较好的基础,形成了比较便捷的与北京城区联系的交通系统,交通比较便利。

这一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初具规模。

因此,如果未来的北京城市向东南方向发展,从城市用地的角度是可行的。

第三,向东南发展,有利于京津城市群的建设。

北京的西北方向,基本是山区,没有具有经济战略地位的城市。

而北京的东南方向,则已经初步形成了由多个城市组成的经济发展带。

这个经济发展带,以北京和天津为核心,包括廊坊、燕郊、三河、香河、涿州等城市,并可进一步辐射保定、石家庄、唐山等城市。

这一经济发展带或城市群,在未来将成为中国最具活力的城市群。

这一经济发展带内的城市,几乎都位于北京城市的东南方向。

将未来北京城市位置向东南移动,将缩短与这些城市的交通时间,加强与这些城市的联系,对区域发展将产生积极影响。

建议在北京的东南方向选址,大约在大兴采育镇、通州漷县镇一带,建设新的城市中心,与老城共同形成双核结构。

而且,要通过足够的绿化带,将现北京城和新城完全隔离开来,隔离带宽度应该在10公里以上,并严格控制其不被蚕食。

对新城的规模要估计足够,并留有足够的发展空间。

新城应当不同于目前的卫星城。

在规模上,要比卫星城大得多,至少能容纳500万左右的人口。

这样,就需要建设多条新老城市之间的快速路和多条快速轨道交通系统,同时新城应当具备方便的铁路交通,如果北京建设首都第二国际机场和新的客运火车站,也应该考虑其与新城的关系。

由于城市的建设还涉及水源、工程等诸多问题,这里只是初步提出未来北京城市发展的一种构想,许多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五 结论
由于北京西北部地区对整个城市生态影响重大,需要对西北部地区切实进行保护和生态建设,必须对城市向西北方向扩张进行严格控制。

距离西山5-7公里范围内,应禁止进行城市建设,作为生态缓冲区进行控制。

回龙观以北地区不宜作为城市发展用地。

城市发展的主要方向应该是东南方向,建议在东南方向选址建设第二城市中心,建设人口500万以上的新城,形成城市的 双核 结构,以改变目前北京城 摊大饼 式向外发展的现状。

A bstrac t T he site o f Be iji ng c ity has changed m any ti m es,so the city s g row i ng and chang i ng is i nev itab l e.S i nce 1949,there have been m any d i scuss i ons and arden t debates on site p l ann i ng for Be iji ng c ity.These p l ans prov i de a sort o f i m-portant re ference for Be iji ng overa ll s i te planni ng even now,a-l though they have age li m ita ti ons at the sam e ti m e.It is necessary today to discuss the site plann i ng of Be iji ng from a mo re m acro-sca le and fro m t he way o f eco l og ic buffe r protection.Therefore, the s ite of Be iji ng city shou l d no t m ove t ow ard north w est but southeast.A nd strict po li cy shou l d be taken to pro tect the far m-l ands,f o rests and w ater resources in t h is eco log i c buffer a rea, wh i ch are ve ry i m po rtant to the w ho le c it y of
B eiji ng.
K ey words Be iji ng;ecolog i c ba rrier;c i ty;m ov i ng d-i recti on
参考文献
[1] 侯仁之,邓辉.北京城的起源与变迁.燕山出版社,1997:66
[2] 侯仁之,邓辉.北京城的起源与变迁.燕山出版社,1997:61-
73
[3] 曹伟.城市生态安全导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1-15
[4] 董光器.古都北京五十年演变录.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5] 城市大园林论文集编审委员会.城市大园林论文集.北京出版
社,2002
[6] 李敏.现代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7] 李荣.我国筹建城市森林生态体系.人民日报,2003-07-19
[8] 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责任编辑:张银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