囚绿记学案 教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囚绿记》学案

[学习目标]

1、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内涵。

2、学习本文借物抒情和托物寄意的象征手法。

3、联系当时的社会环境,明确作者在抒写对绿的挚爱之情中,表达对生命的爱,对光明、自由的向往,对坚贞不屈的抗敌精神的歌颂。

[学习难点]

学习本文借物抒情和托物寄意的象征手法。

[学习重点]

理解文章的内涵。

第一课时

一、检查预习

1、作者简介(学生根据课前预习介绍作者,教师补充)。

陆蠡:(1908-1942)原名圣泉,浙江天台人,现代散文家、翻译家。他是现代文学史上卓有成就的散文作家,主要著作有散文诗集《海星》、散文集《竹刀》《囚绿记》,他的作品大都瞩目现实社会和下层人民的贫穷疾苦,通过对劳动人民的勤劳、勇敢、淳朴的优良品质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的颂赞,表现出作家爱国忧民的高尚情怀和可贵品质。

2、生字,在下列横线上,写下陌生的字词。

三、整体感知,理清结构

1、理清全文的思路。

文中的“绿”指的是作者寓所窗口的常春藤。

(1)寻绿(1—4段)。从窗户写起,交代绿的由来。

(2)观绿(5—7段)。开始对绿枝条直接描写。

(3)囚绿(8—12段)。文章主体,与文章标题相呼应,写出了绿枝条生命变化的五个阶段。

(4)放绿(13段)。不屈服黑暗,向往光明。

(5)怀绿(14段)。惦念牵挂。

2、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对绿的喜爱,你知道作者为什么对绿—一枝常春藤这么爱呢?作者笔下的“绿”有怎样的特点?

提示:1、“绿”特点:蓬勃、向阳、固执

2、作者的体验和理性思考:“绿”使处于孤独、寂寞、苦闷中的作者以精神的激励。

小结:从作者的体验思考中,我们感悟了作者为什么那么爱绿,那就是:因为绿蓬勃向上,充满生机;因为绿永远向着阳光,固执,坚持己见;因为绿使处于孤独、寂寞、苦闷中的作者以精神的激励,所以,他深深地爱绿—一枝常春藤。

第二课时

一、赏析课文,深入品悟下列句子。

(1)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我怀念着绿色把我的心等焦了。我欢喜看水白,我欢喜看草绿。我疲累于灰暗的都市的天空,和黄漠的平原,我怀念着绿色,如同涸辙的鱼盼等着雨水!我急不暇择的心情即使一枝之绿也视同至宝。

(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抒发了作者对绿的强烈的热爱。)

(2)我拿绿色来装饰我这简陋的房间,装饰我过于抑郁的心情。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的年华。我囚住这绿色如同幽囚一只小鸟,要它为我作无声的歌唱。

(为了这绿色装饰简陋的房间,抚平抑郁的心情,点燃心灵的希望,“我”自私地囚住了这绿色。可见作者对绿的喜爱。)

(3)植物是多固执啊!它不了解我对它的爱抚,我对它的善意。我为了这永远向着阳光生长的植物不快,因为它损害了我的自尊心。可是我囚系住它,仍旧让柔弱的枝叶垂在我

的案前。

(表达了对绿的自省的心理活动,对绿的认识逐渐起了变化,但仍然不肯彻底改变自己的决定,很能反映作者对绿爱的执著。)

④我好像发现了一种“生的欢喜”,超过了任何种的喜悦。

(表达作者对生命的活力的赞美。所谓“生的欢喜”,就是对富有生命力的东西的热爱。作者认为面对蓬勃生机所产生的喜悦超过任何时间的喜悦。)

二、技巧鉴赏

象征手法:象征是一种艺术手法,它和比喻修辞手法有相似之处。正如比喻要求喻体和被喻事物之间要有某种相似的特点一样,象征也要求象征之物与被象征之物之间有某种相似的特点,从而可以让人引起由此及彼的联想。不过,比喻属于修辞范围,它可比喻抽象的事物,也可比喻具体的事物;而象征则属于艺术手法,它与构思相关,属写作构思技巧,而不只是语言加工问题。象征一般都用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或思想感情,也就是说,它是通过某一具体形象表现出一种更为深远的含意,让读者自己去意会,从而让读者获得美的享受。这是一种隐晦、含蓄而又能使读者产生体会愉悦的美感的技巧。

另外,象征是针对全篇而言,而比喻是针对某一句而言;运用象征手法的文章中是不会出现本体的,而比喻往往是会出现本体的。象征是在不能、不敢、不愿的前提下,运用的写作手法,而比喻的目的只是为了是句子更加生动形象,属于修辞手法。

结合象征手法谈谈,本文是如何使用象征手法的?

背景介绍:“卢沟桥事变”又称为“七七事变”。日本帝国主义为了独占中国,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全面侵华战争中的这一重大事件。

1937年7月7日的夜里,卢沟桥的日本驻军在根本没有通知中国地方当局的情况下,私自在中国驻军阵地附近举行所谓军事演习,并且诡称有一名日军士兵在演习中失踪,要求进入当时北平西南的宛平县城(就是今天的卢沟桥镇)进行搜查,当时驻守的中国守军拒绝了这样无理的要求。在日军无理要求遭到拒绝,正在交涉的时候,竟然向中国驻军射击,开始攻击,还用大炮猛轰卢沟桥,中国驻军第29军37师219团(团长吉星文)奋起还击,进行了顽强的抵抗,打响了中国人民反抗日本侵略者的第一枪。华北战事一天天扩大,1937年8月13日日军又在上海发动了进攻,全面的战争爆发。宛平城上的枪声掀开了全民抗战的序幕。从

此,中国人民经过了8年的流血牺牲,艰苦抗战。

选定“囚绿”来给文章命名,这与文章想要表现的主题有关。文章的五个层次中,“囚绿”写绿枝条最艰难的状况,这暗示着艰难的国运家运;“囚绿”表明作者复杂的心情,这是在卢沟桥事变之后,日本帝国主义大举侵略我国领土的时代背景下,作者内心极度痛苦和精神上坚决反抗的反映。

《囚绿记》写于抗战前期"祖国蒙受极大耻辱的时候",作者当时正在沦为孤岛的上海,由此他怀念起一年前暂住北京时,窗外的一树常春藤。因为文章所述之事发生在芦沟桥事变后,地点是又是烽烟四起中的旧都,这就很自然地使读者联想、体味到,这"永远向着阳光生长","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常春藤,正是我们多灾多难而又坚韧不拔的民族的象征,体味到作者祝福它"繁茂苍绿"中所包含的对民族的光明前景的信念

举例:

散文《白杨礼赞》

诗歌:

石灰吟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青松陈毅

大雪压青松,

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

待到雪化时。

竹石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