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胃不和型萎缩性胃炎的研究进展_李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8-
Clinical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2014 V ol.(6) No.31肝胃不和型萎缩性胃炎的研究进展
A review on Ganwei Buhe style of atrophic gastritis
李艳1舒劲2※
(1.甘肃中医学院,甘肃兰州,730000;2.甘肃省中医院,甘肃兰州,730050)
中图分类号:R5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860(2014)31-0138-03 证型:IDBG
【摘要】目的:了解近年来对肝胃不和型萎缩性胃炎的研究进展。方法:检索近十年来关于肝胃不和型萎缩性胃炎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结果:近年来,肝胃不和型萎缩性胃炎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
【关键词】肝胃不和;萎缩性胃炎;研究进展
【Abstract】 Objective: To review Ganwei Buhe style of atrophic gastritis in recent years. Methods: Literatures on researching Ganwei Buhe style of atrophic gastritis within recent years were retrieved and summarized. Results: Research on Ganwei Buhe style of atrophic gastritis has made some progress in recent years.
【Keywords】Ganwei Buhe; Atrophic gastritis; Review
doi:10.3969/j.issn.1674-7860.2014.31.077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又称萎缩性胃炎,是一种以胃黏膜萎缩变薄、腺体减少或消失为特征的消化系统疾病。CAG临床以胃脘疼痛、饱胀、痞闷、嗳气、纳呆等为主要表现,属中医“胃痛”、“痞满”、“胃痞”、“嘈杂”等范畴。祖国医学将CAG分为肝胃不和证、脾胃虚弱(含虚寒)证、脾胃湿热证、胃阴不足证、胃络瘀阻证、脾虚气滞证6个证型[1],其中肝胃不和证在临床上较多见,现就目前对肝胃不和型CAG的研究进展总结如下。
1 病因病机及现代研究
1.1 病因病机
张镜人[2]认为萎缩性胃炎的病机特殊性是木郁化火、横逆犯胃,病机发展以气滞为中心。乔桂凤[3]认为肝胃不和型多见于CAG发病的初期,患者平素常有情志不遂、烦燥易怒、好生闷气。金亚城[4]认为萎缩性胃炎其发病机理为脾胃素虚,遭受情志不和、饮食不节、湿热之邪等致病因素侵袭后,导致肝胃不和。李翠竹[5]认为肝胃不和型萎缩性胃炎由肝气郁结,克伐脾胃导致肝胃不和、气滞血瘀而成。
1.2 现代研究
1.2.1 与食道胃内压关系
有研究报导肝胃不和组慢性胃炎患者食管下括约肌静息压(LESP)、屏障压(LESP-GP)、胃体压、胃窦压、幽门括约肌压力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胃镜下显示肝胃不和组患者胃窦运动减弱,蠕动次数减少,且42.31%(44/104例)的患者见有少量至中等量胆汁反流。
1.2.2 与胃肠激素的关系
有研究发现肝胃不和组患者血浆MT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血浆胰高血糖素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胰高糖素具有抑制胃肠运动作用,可引起胃排空延迟和胃节律紊乱,肝胃不和证患者胰高糖素的增高可能是其产生胃运动功能低下的原因之一。亦有研究者测得肝胃不和证患者血浆胃泌素(GAS)、胃动素(MTL)含量低于正常人。如徐昌君[6]等用放免法检测肝胃不和型胃脘痛患者血浆中GAS、MTL、SS、VIP等胃肠激素的含量,结果显示,肝胃不和型患者空腹血浆GAS和MTL水平明显下降,而SS及VIP水平无明显变化,初步推测肝胃不和证的产生可能与GAS和MTL水平下降有相关性,而与SS 及VIP无明显相关性。肝胃不和证的发生与相关胃肠激素的影响,研究报导不一,仍需进一步探讨。
1.2.3 与HP感染的关系
郑昱[7]等通过对慢性糜烂性胃炎中医辨证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分析的研究,发现慢性胃炎实证(肝胃不和型、脾胃湿热型、胃络瘀血型)(62.50%)多见,明显高于虚证(脾胃虚弱型、胃阴不足型)。亦有研究测得肝胃不和证HP感染阳性率为58.67%(88/150),高于其他证型组,HP阳性患者胃黏膜活动性炎症远高于HP阴性患者。
1.2.4 与环核苷酸的关系
有研究者测得肝胃不和组血浆环核苷酸(cAMP)明显增高,cAMP/cGMP比值较正常组增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该证患者机体交感神经机能偏亢。
1.2.5 与PG I(胃蛋白酶原I)、PG II(胃蛋白酶原II)的关系
马伟明[9]等在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辨证分型与血清胃癌相关抗原MG7、胃蛋白酶原的相关性研究中,发现脾胃湿热组和肝胃不和组的PGI、PGII含量和PGI/PGII比值高于脾胃虚弱组和胃络瘀血证组,说明CAG脾胃湿热证和肝胃不和证与MG7-Ag(血清胃癌相关抗原MG7)和PG水平存在一定相关性。
1.2.6 与PCNA(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的关系
孙良华[10]等对经胃镜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的200例CAG患者,进行了中医辨证分型,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不同证型CAG胃黏膜PCNA的表达水平,发现肝胃不和证的
-139- CJCM 中医临床研究 2014年第6卷第31期
CAG患者PCNA表达很高,认为PCNA的高表达可能是肝胃不和证的诊断依据。
1.2.7 胃镜下表现
张金丽、王春浩[11]等通过观察慢性萎缩性胃炎6种证型胃镜像和病理学的表现,发现慢性萎缩性胃炎肝胃不和证以红斑渗出、出血点、胆汁反流多见。侯媛[12]通过临床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CAG患者156例,观察患者内镜下黏膜像,发现肝胃不和型CAG患者胃镜下见:胃黏膜明显萎缩,红白相间,小片状改变,常呈斑样充血,线状充血可常见于黏液斑,局部或大片发红,可见小丘疹状隆起,中央部有脐状凹陷。李林青[13]发现肝胃不和型胃黏膜可见:胃黏膜明显萎缩,红白相间,线状发红或小片状改变,常呈斑样充血,线状充血可常见于黏液斑,局部或大片发红,可见小丘疹状隆起,顶部有脐状凹陷。
2 治疗进展
2.1 西医
2.1.1 一般治疗
平时注意饮食卫生,以减少HP感染;饮食宜清淡,避免进食过热或过冷的食物;戒烟戒酒;少吃腌制、熏制的食物。
2.1.2 药物治疗
2.1.2.1 根除HP治疗
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萎缩性胃炎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理论上,根除HP可以有效降低萎缩性胃炎的发生率。为提高HP根除率,国际上推荐了一些新的根除方案[14],包括伴同疗法(concomitant therapy)(同时服用PPI+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甲硝唑)、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PPI+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序贯疗法(sequential therapy)(前5d PPI+阿莫西林,后5d PPI+克拉霉素+甲硝唑,共10d)。在国内,序贯疗法与标准三联疗法相比无明显优势[15]。国内仍推荐,铋剂+PPI+2种抗菌药物组成的四联疗法,抗菌药物组成方案有四种:①阿莫西林+克拉霉素;②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③阿莫西林+呋喃唑酮;
④四环素+甲硝唑或呋喃唑酮[16]。
2.1.2.2 抑制胆汁反流和改善胃动力
常用药物有消胆胺、硫糖铝,亦可选用熊去氧胆酸。
2.1.2.3 加强胃黏膜营养
常用合欢香叶酯、也可选用活血素;或选用硫糖铝、尿素囊、生胃酮、前列腺素E等。
2.1.2.4 其他对症治疗
包括解痉止痛、止吐、助消化、抗焦虑、改善贫血等。对于贫血,若为缺铁,应补充铁剂。大细胞贫血者根据维生素B12或叶酸缺乏分别给予补充。
2.1.2.5 手术治疗
慢性萎缩性胃炎伴有不典型增生者,应密切观察及定期胃镜活检复查,有助于发现早期胃癌,伴有重度不典型增生者,应考虑采取手术治疗措施。
2.2 中医药
2.2.1 经典方药
许波[17]等总结其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经验,对辨证为肝胃不和证的患者,治拟柴胡疏肝散等加减,常用药物:炙柴胡6~10g﹙或苏梗10g﹚,炒白芍15~20g,炒枳壳10g等,临床上每获效验。
郑伟伟[18]用加减柴胡疏肝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肝胃不和证25例,与26例维酶素对照组进行临床和病理疗效的比较,发现治疗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有效率为96.0%,对照组为57.7%,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2 自拟方药
傅志泉[19]总结其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经验,将肝胃不和证分为五型来论治:①肝胃不和证(肝胃不和型)基本型:治宜疏肝理气和胃;选用柴胡疏肝散加减的“萎胃I号方”。
②脾虚型肝胃不和证(脾虚肝郁型):治宜健脾理气和胃;选用四君子汤合柴胡疏肝散加减的“萎胃Ⅱ号方”。阴虚型肝胃不和证(胃阴亏损型):选用养胃汤合柴胡疏肝散加减的“萎胃Ⅲ号方”。④血瘀型肝胃不和证(气滞血瘀型):治宜健脾活血、理气和胃;选用“萎胃IV号方”。⑤郁热型肝胃不和证(肝胃郁热型):治宜清热理气和胃;选用“萎胃V号方”。
张子明[20]总结其师张继泽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对肝胃不和证患者,用自拟验方“疏肝和胃汤”(当归10g,白芍15g,炒白术10g,醋柴胡5g等)。诸药合用,共收疏肝和胃、理气降逆之效,临床上治疗肝胃不和型萎缩性胃炎每获效验。
2.2.3 针灸
邓明[21]采用薄氏腹针取穴加刺灸法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胃炎患者,发现中医证候临床痊愈率为76.7%,总有效率为100%,提示薄氏腹针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胃炎疗效可,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综上所述,目前对肝胃不和证的机理研究比较多,这为正确认识和把握中医肝胃不和证型的客观内在本质规律指出了一条可探之路,中医也只有以此作为切入点,才能排除人为辨证的主观性,从而最终为正确辨治肝胃不和提供客观的理论补充和支持。在治疗研究方面,中医辨证论治疗效确切,其疗效的关键在于正确把握证候,特别是在证候兼夹之中,正确认识和把握肝胃不和证型的主要矛盾地位,成为治疗该型胃炎的关键。关于肝胃不和证的各项研究,还应从广度深度方面继续开展研究,只有真正找到肝胃不和证的诊断参考指标,才能正确而有针对性的治疗,才能为中医辨治肝胃不和提供客观的理论补充和支持,从而更好地发展中医。
参考文献:
[1]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2003,重庆).慢性胃炎的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S].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05,10(3):181
[2]饶淑华,杨光华.张镜人与萎缩性胃炎证治规律发现[J].中医研究,2002, 15(2):38-39
[3]乔桂凤.慢性萎缩性胃炎证治辨识[J].中医药学刊,2005,23(5):885-886
[4]金亚城.萎缩性胃炎肝胃不和症探讨[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 11(6):331-333
[5]李翠竹.辨证分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34例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 2008,24(2):36-37
[6]徐昌君,吴晓黎.肝胃不和型胃脘痛与血浆相关胃肠激素水平的研究[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1(7):84-85
[7]郑昱,谢建群,李萍,等.慢性糜烂性胃炎中医辨证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分析[J].2007,25(6):121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