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式学习课程设计与教学成效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合式学习课程设计与教学成效研究

摘要:混合式教学因其整合了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的优点,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国内外高校的青睐。但其混合式教学整合模式多种多样,各有其优缺点。本研究提出一套将两种教学方式有机整合的课程设计模式,并利用实证的方式来验证其教学成效。

关键词:混合式学习;课程设计;教学成效

1.前言

Internet作为学习手段和传播教育内容的媒介已成为互联网非常重要的应用之一。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发现网络教学与传统的课堂教学各有优缺点,因此催生了混合式学习(Blended Learning)。不同的学者对于混合学习的定义虽不竟相同,却大同小异。综观Marsch(2001)[1]、Singh(2003)[2] 、Rossett(2003)[3]、(陈姿伶,2005)等人的观点,混合学习是指两种以上的教学方式或媒介的结合,且现今多将混合学习定义为在线/网络学习与传统面对面学习结合。其目的在于提供多元的学习内容和学习通道,同时也为部分较习惯或偏好选择传统面授方式的学习者,在面临数字学习潮流蓬勃发展与冲击之际,提供另一绝佳的折衷之道。但由于混合式教学模式多种多样,使用的e-Learning技术差别也很大,其教学成效是人们研究的热点。

本研究试图利用混合式学习设计的相关理论,通过将Moodle网络教学平台融入到传统教学中,以提供一个基于Moodle网络教学平台的混合式教学课程设计模式,并以实例验证其课程设计的成效。以期为有意利用网络辅助传统教学的教师,于课程设计时作参考。

2.混合式教学课程设计实例

我们将混合式教学设计理念,应用于2007年秋季面向曲靖师范学院教育技术学专业四年级学生开授的“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课程中,修课学生为58人。课程参与作者所主持的“高校混合式学习教学设计模式研究”研究计划[[4]],采用计算机多媒体及网络辅助教学进行案例研究。课程设计将传统教学与网络同步和异步教学方式作有效的整合,以提供一个较佳的学习环境,主要包含建构性学习环境设计、立体化的课程内容设计、多元化的教学活动设计以及多元化的教学评价设计等。

2.1 建构性学习环境设计

“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混合式教学环境设计的理论依据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教学环境既包括硬件的环境(实体环境)、也包含软环境(网络环境)如图1所示,是学、教并重的教学环境。实体环境包括课堂教学环境、实验教学环境、校园网建设以及公用计算机机房、学生寝室、图书馆等校园环境。网络环境采用Moodle1.7网络教学平台,包括教学环境、学

习环境和管理环境三大部分。各部分环境又通过校园网及网络教学平台互联整合,使得整个

学习环境成为一个有机的知识建构整体。

2.2 立体化课程内容设计

图 1混合式教与学的环境按照混合式学习的内涵,混合式教学课程设计主

要是为了满足学生个别化学习的需要,提供多种学习通道。因此,混合式教学课程在教材设

计上,采用立体化教材设计模式。“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立体化教材包括网络化的课程学

习导航、印刷教材、网页教材、网络化的教师授课录像、网络化的教师课堂多媒体教学ppt

讲义、光盘版的网络课程以及在线辞典、在线测验等学习资源,为学生提供了多元化的学习

材料。

(1)网络化的课程学习导航:混合式教学模式中,为了满足个别化学习需要,其方习方

式、活动方式、学习资源、评价方式多种多样,如果不为学学生设计学习导航,学生会感到

“混乱”。本课程为每个学习单元设计了Web格式的学习导航,并链接于网络教学平台相应

的学习单元前面。学习导航由内容提要、课程资源、学习目标、学习活动建议、学习任务(作

业)五个部分构成。

(2)印刷教材:为了满足学生阅读印刷教材的习惯,课程为学生提供了由北京师范大学

出版社出版,李克东编著的《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印刷教材。

(3)网页教材:此部分教材主要是为学习者就相关主题作进一步的扩展学习和深入研读。

为避免网页教材成为教科书的搬家,其内容设计充分考虑利用动画、文字、色彩及声音等的

呈现特性,尽量做到知识可视化和多媒体化。同时事先筛选一些好的网站或文献,让学习者

通过链接直接访问其它与教学主题相关的web网站,以此避免学生在互联上盲目查阅资料而

浪费太多的时间。

(4) 教师课堂多媒体教学PPT讲义和授课录像:本学习材料由学生助教理后上载到本课

程的网络教学平台上,供学生在线观看或下载后在自己的计算机上观看,以供自行复习或让

本次无法上课的学生自行补课。

(5)光盘版的网络课程:作者所在单位为中国西部地区,教学条件相对落后,学生的网

络接入方便性、网络速度以及学生上机条件等,都会成为学生在线学习的障碍。借用Moodle

网络教学平台独有的教学内容的压缩打包功能,制成光盘版的网络课程,可以单机进行自学,

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

(6)在线辞典:课程利用Moodle网络教学平台的“词汇表”功能,建立了与“教育技术

学研究方法”在线词库,以方便学生在线自学。比如学生可以在线查到“S-P表”、“研究

假设”、“质的研究”等词汇的解释和含义。

(7)在线测验题库:课程利用Moodle测验功能模块,建立了课程在线测验题库,题库包

括多选题、单选题、简答题、判断题、匹配题、随机问答、数字题、完形填空题等,共280

题。

2.3 多元化的教学活动设计

本课程在教学活动安排上,努力做到传统的教学活动与在线教学活动有机结合在一起,除了教师采用多媒体PPT讲义进行课堂重点讲授外,还根据教学内容差异安排课堂案例分析、课堂讨论、在线互动讨论、基于项目的小组合作学习、在线测验、在线作业、基于项目的小组协作学习及研究成果课堂口头汇报等活动。

(1)课堂案例分析:为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应用能力,课程采用了大量的研究案例来解读和阐释各种研究方法。例如,讲到“教育技术学研究设计”学习单元时,在课堂上分析了“新学习方式下学习策略的应用研究”案例,并在课堂上就此研究案例设计的科学性以小组的方式展开了讨论。讲到“调查研究方法”学习单元时,以“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技术应用现状”作为案例分析。

(2)课堂讨论与在线讨论:本课程设计了面对面师生互动与在线互动两种渠道来达成师生之间的互动,其中在线互动又分为同步和异步两种互动方式。同步互动通道是利用Moodle 网络教学平台提供的“消息”功能模块来完成,由助教或老师实时回答问题,以维持良好的互动性;异步互动渠道利用Moodle网络教学平台提供的“讨论”功能模块以及E-Mail来完成。对于由于时间限制在课堂上无法深入展开讨论的主题,可在网络教学平台的“讨论”版里开辟讨论空间,继续讨论。这样学生就可以深度学习和保证了每个学习者的发言机会。

(3)在线测验:利用教师设计好的在线题库,学生可在线自测。对于客观题,学生提交测验结果后,系统会自动评分。对于主观题,教师可在线批改和评分。

(4)在线作业:利用Moodle的“作业模块”,为学生设计了“文献综述”、“问卷调查”、“研究设计”等5个在线作业,作业提交方式可以是html、WORD等附件形势的文档,还可对作业提交的最后期限、是否可重复提交等参数进行设置。教师可对学生作业在线打分或写评语,学生可在线提交并查询作业。此外,还把优秀的作业选放于作品展示区或于课堂上借助大屏幕投影展示,让同学互相观摩,达到“同伴互学”的效果。

(5)基于项目的小组协作学习及研究成果课堂口头汇报:本课程设计了一个学生自选题目的教育技术研究项目设计题目,完成后小组选出代表课堂交流汇报并进行评价。小组协作学习可以锻炼学生协作完成任务能力和协作精神,课堂口头汇报既可以达到训练学生的演讲能力,又可以达到小组间互相交流学习的目的。

(6)调查模块:为了及时了解学生对教学的满意情况,本课程利用Moodle的“调查模块”设计了教学满意度在线调查问卷,及时收集教学反馈信息,以便对教学作相应调整。

2.4 多元化教学评价设计

考虑到此课程主要是考察学生对教育技术研究的一般原理以及主要的方法的掌握及应用能力以及课程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特性,成绩考察强调网络学习成效、动手能力和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