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控制柜组装作业指导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气控制柜作业指导书

编制:顾鸣

审核:

批准:

2013年7月12日

一目的:对电气控制柜装配工序及组装接线进行控制,确保工序质量满足规定要求。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电气控制柜的装配工序和质量控制。

三内容:

3.1电气控制柜组装作业指导书

1、总则

本作业指导书规定了适用于本公司组织生产的电气控制柜组装工艺过程。

2、设备和工具

2.1设备:号码打印机、切割机等。

2.2工具:螺丝刀、尖嘴钳、剥线钳、压线钳、万用表、扳手、钢卷尺、角尺、电烙铁、游标卡尺、剪刀等。

3、装配规范

3.1 在产品装配前,应对下列各项逐一进行检查,做好工艺准备。

3.1.1整体查看壳体是否符合合同的防护等级要求,见表1。不符合要求的不得安装

表1 IP防护等级定义

3.1.2结构应该符合该型号产品结构的要求,产品应有固定的安装孔。

3.1.3 门应能在大于90°角内灵活转动,门在转动过程中不应损坏漆膜,不应使电器元件受到冲击,门锁上后不应有明显的晃动。检验方法:手执门锁轻轻推拉,移动量不超过1.5㎜。

3.1.4壳体焊接应牢固,焊缝应光洁均匀,不应有焊穿、裂缝、咬边、溅渣、气孔等现象,焊药皮应清除干净。

3.1.5壳体表面处理后,漆膜表面应丰满、色彩鲜明、色泽均匀、平整光滑、用肉眼看不到刷痕、皱痕、针孔、起泡、伤痕、斑痕、手印、修整痕迹、露底及沾附的机械杂质等缺陷。

3.1.6 产品上所有电镀件的镀层(包括元器件本身的电镀件的镀层及紧固件)不得有起皮、脱落、发黑、生锈等现象。

3.2 元器件装配工艺及要求

3.2.1 产品内选择的电器元件和材料,必须符合认证产品要求和顾客图纸的要求,在不影响产品内在质量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征得相关批准进行认证规定范围内的代用。但同批成套产品的同一型号元器件应选择同一厂家。

3.2.2元器件必须采用取得强制性产品认证的厂家生产的合格产品,非认证产品不得使用。

3.2.3产品上的所有指示灯和按钮规格颜色应符合原理图或接线图的规定。

3.2.4 所有元器件应按照其制造规定的安装使用条件进行安装使用,其倾斜度不大于5°,必须保证电气的飞弧对操作者及其他元器件不产生危害,手动操作的元器件,操作机构应灵活,无卡阻现象。

3.2.5所有元器件的安装必须便于操作,馈线,维修,行线。安装后元器件的铭牌便于观察,无法观察到得,必须重做铭牌粘贴于显眼处。元器件操作时不受空间的妨碍,不能触及带电体及其它部位。

3.2.6保证一、二次线的制作和安装距离。

3.2.7同一批次相同产品的装配应一致。

3.2.8所有元器件均应牢固的固定在导轨或支架上,每个元器件应标注醒目的符号,使用的符号或代号必须与原理图或接线图一致。

3.2.9 辅助电路导线的端头与元器件连接时,必须穿导线号码管,标号应正确清楚、完善牢固、有永久的附着力,标号必须与接线图标号一致。

3.2.10满足电器元件产品说明书的要求。例如,满足散热,飞弧距离,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等的要求。低压电器元器件装配后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应不小于表2规定。

3.3.紧固件的使用

3.3.1元器件的安装一律打孔攻丝(少数经过特批的可以采用铆钉或电动自攻螺丝),特殊情况并螺帽,不得采用电动自攻螺丝。用以固定元器件及压线紧固螺钉应拧紧,无打滑及损坏镀层涂层现象,并有防松措施,拧紧后螺纹露出螺母或丝扣的固定板长度2-5牙(平垫的弧面朝向螺帽)。不接线的螺钉也应拧紧。

3.3.2用以与涂层连接的元器件应采用爪型垫片,以保证与壳体接触良好,符合保护电路连续性的要求。

3.3.3紧固力矩见表3

表3 未注明拧紧力矩要求时,参考下表(普通螺栓拧紧力矩)

3.4一次绝缘软母线

3.4.1 一次绝缘软母线的选择应满足回路额定电流的要求,其绝缘等级应大于各配电装置的绝缘等级,一般采用黑色铜芯导线或黄,绿,红,蓝等分色线。

3.4.2 软母线在配线时应拉紧挺直,行线应平直齐牢,整齐美观,尽量减少重叠交叉。

3.4.3软母线可以在硬母线平弯机上进行弯曲,其弯曲半径不得软母线绝缘直径的三倍,但导线线芯和绝缘都不能损坏.

3.4.4根据铜芯绝缘导线的线芯截面来选择相应的接线鼻,独股线可直接连接,必要时采用双还头压接。

3.4.5根据接线鼻的尺寸,削去导线两头的绝缘层,误差不超过+(1.5~2)㎜。导线削除绝缘层后,在导线芯表面不得有明显的划痕,以免弯曲时导线断裂,削去绝缘层后,应将线芯表面的污物和氧化层除去,以保证接触良好。

3.4.6将导线线芯插入接线鼻的圆管中,用压模或冷压钳压接,压接牢固,但线芯与接线鼻接触处,不得有明显的变形。

3.4.7尽量一个端子压线不超过两根,特殊情况下多根绝缘导线并列在接线鼻铜管中压接时,伸入铜管的裸露部分应尽可能短,绝缘处不整齐度小于1㎜。导线芯伸出铜管部分长度在1~2㎜之间,且不应有明显的不整齐现象。

3.4.8软母线在电器元件的接线端连接时,不应使接点受到任何附加应力。

3.4.9一次软母线一般采用绑扎线进行帮扎固定,特殊情况也可采用缠绕管绕扎,控制柜内则一律采用行线槽固定线束。

3.4.10绑扎线的每扎距离保持在150㎜左右,拐弯处,尾端可适当加密,但不能再弯曲部分绑扎。绑扎后,接头应留在不可见部位。

3.4.11注意事项:

a.导线在穿越金属板孔时,必须在金属板孔上套上大小适宜的保护套,如橡皮圈、U型护条等保证导线外层不磨损。因此在订购柜壳体时强调所有可能穿线的金属板孔均应加装,如橡皮圈、U型护条等

b.线束应尽量远离发热元件(如电阻母排等),并应避免敷设于发热元件(如电阻,灯泡等)的上方。

3.5.4 母线和导线的截面,应根据截流量,可能受到应力,电压降等综合因素来选择,中性母线的截流量如无特殊要求的按相线截流量一半选择截面。图样上有标注的,按图样要求选用。图样上未作规定的,应根据母线和导线容许截流量,按一次回路各元件的容量来选择。

3.5.6不同容量两元件间串联的接线按元件容量较小的来选择。

3.5.7 元件容量的确定:如空气开关按额定电流,热继电器按最大整定电流值等。

3.5.9 BV、BVR塑料铜芯线容许截流量见表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