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ShanxiUniversity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代码:0830J1
一、培养目标
硕士生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教育必须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特别注重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基本要求是:认真学习和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科学发展观,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具有集体主义观念;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学风严谨,身心健康;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奉献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是由多个优势学科相互渗透交叉的学科,具有鲜明的特色和组合优势。本学科面向我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综合运用现代矿物学、物理学、化学、环境科学、信息学、系统工程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的能力;能够在矿产资源高效、循环利用、能量减量消耗与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理论创新和技术开发的综合型人才。
二、学习年限
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基本学习年限为3年。在规定基本年限内,未达培养要求的,可以申请延长学习年限,但延长时间不得超过一年。延长期满仍未完成学业者,按退学处理。延长学习年限的学生须按学年交纳延长期学费。
三、研究方向
1、废弃资源高效分离利用技术
本研究方向采用化工、生物、分离工程等基本原理,开展固体废弃物中杂质高效分离新技术研究,探索膜分离技术、新型吸附和结晶技术、分子蒸馏技术等在资源与环境工程中利用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原理,从而为实现资源的高值化高效循环利用提供理论支撑。
2、清洁生产与生态修复
本研究方向运用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理论,不仅使废物产生最小化,而且实现废物综合可持
续利用,并且开发生产过程节能减排新技术、新方法,建立资源循环利用的绿色产业链。同时,围绕矿区开采和自然灾害引起的黄土高原生态和物种多样性破坏、矿区地表塌陷进行系列研究,开展矿区复垦、土壤改良及生物修复技术研究,为保护生态平衡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3、低品位资源高值化综合利用
本研究方向重点开展煤炭资源、盐湖资源、铝矾土资源等中低品位资源的高值综合利用技术。揭示复杂过程物质转化与放大调控的共性规律,针对工业固体废弃物二次资源的循环利用,揭示建立工程示范与大规模产业化转化技术体系,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实现国家资源战略与学科前沿的统一。
4.能源清洁利用与新能源开发
该研究方向系统研究典型能源清洁利用以及新型清洁能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的理论、工艺与技术问题,为解决制约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能源、环境瓶颈问题奠定理论与技术基础。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化石能源与生物质能源的耦合利用,太阳能的开发与利用等。
四、课程设置
1、课程设置(参见附表 “教学进度表”)
2、补修课程
跨专业入学和以同等学力入学者必须补修与本学科相关的本科生核心课程2-4门。补修本科课程由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参考我校相应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随本科生修读或安排集中授课,并参加考试或考查。本学科补修课程为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补修本科课程成绩必须达到学校本科教学规定的合格要求并记入成绩档案,但不记学分。
五、专业实践和学术活动
为了拓宽研究生的学术视野,促进研究生主动关心和了解本学科前沿的进展,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还必须参加专业实践和学术活动。
专业实践 4学分:本学科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要求进行的专业实践为科研实践或工程实践。要求学生自行选择参加:1)国家级研究生创新中心实践项目15学时,2)省级研究生创新中心实践项目20学时,3)校级研究生创新中心实践项目25学时,4)导师课题项目30学时。具体办法参
照《山西大学硕士研究生专业实践管理办法》执行。
学术活动2学分:每个学生在校其间要求至少参加10次各类学术活动,包括学术报告、学术讲座、学术会议等,并填写“硕士生参加学术活动记录”,经导师签字后自己留存,申请答辩前交学科研究生管理部门记载成绩。
六、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对硕士生进行科学研究的全面训练,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衡量硕士生能否获得学位的重要依据之一,本学科学术型硕士生在学习期间,一般要用至少二年的时间完成学位论文。
硕士学位论文工作,是研究生在导师及导师小组指导下独立设计和完成相关方向课题、培养独立科研能力的过程。
(一)论文开题
硕士生在撰写论文之前,必须在导师的指导下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查阅文献,了解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主攻方向及预期目标,确定技术路线,认真做好选题和开题报告,并在第二学年的第一学期举行开题报告会。经导师和指导小组审定开题报告合格后,开展研究工作。开题报告应该包括以下内容:(1)选题的目的及其理论意义和研究价值,(2)国内外研究动态,(3)主要研究内容,(4)主要创新点,(5)实验方案和技术路线,(6)准备工作情况及采取的主要措施,(7)预期达到的研究成果。
(二)论文研究
为保证学位论文质量,研究生需要在导师指导下,制定科研计划,开展各种科研工作,加强科研训练,完成研究工作。研究生每月至少向导师(或指导小组)汇报一次论文研究的进展情况。
(三)预答辩
预答辩是对硕士生学位论文提交正式审核之前,所在培养单位和导师对即将毕业硕士生的学位论文所做的最后一次自我把关。其主要目的是对该学位论文是否已经达到本学科对硕士学位论文的水平要求进行自我诊断,尤其是对该学位论文的论据(包括实验、计算、模拟等结果及有关引用情况)的真伪、可靠性等进行甄别和把关。硕士学位论文预答辩应由导师主持,指导小组成员和本学科专家参加,也可根据需要邀请校内外其他专家参加。
(四)论文评阅
本学术学位硕士生需在毕业答辩2个月前写出论文初稿,并交与导师审阅。答辩前1个月培养单位根据有关规定组织相关人员对本单位硕士学位论文进行评阅,学校随机抽取部分论文外审盲评。论文评阅有关规定详见《山西大学硕士学位授予工作规定》。
(五)论文答辩
一般在最后一个学期末进行,成立答辩委员会,举行论文答辩会议。有关要求见《山西大学硕士学位授予工作规定》。
(六)论文发表要求
本学科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要求在的国内外权威或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篇以上。
七、必读书目和主要学术期刊
(一)教材及参考书目
序类别课程名称教材及参考书目
1 学科高等环境工程
原理
1.《环境工程原理》,胡洪营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化工原理》(上下册),陈敏恒等,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3.《环境工程原理》,何红升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4.《化工原理》(上下册),姚玉英主编,天津大学出版社,2001
2 学科现代仪器分析与
监测技术
1.《仪器分析》(第四版) 朱明华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6
2.《仪器分析》方惠群等,科学出版社,2002.2;
3.《Contemporary Instrumental Analysis》, K. A. Rubinson, J. F.
Rubinson, Academic Press (Beijing), 2003
4.《Modern Analytical Chemistry》,David Harvey, McGraw-Hill,
Inter. Ed., Singapore, 2000
3 学科分离与传递过程
(双语)
1.《Separation process principles》,Seader J. D., Henley E. J. Ed.,
Wiley,1998
2.《化工分离工程》,宋华等,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
3.《化工传递过程基础》,陈涛等,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2
4.《高等传递过程原理》,王涛等,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
4 学科应用多元
统计分析
1.《应用数理统计》,邰淑彩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2.《应用用多元统计分析》,朱建平,科学出版社,2006
3. 《多元统计分析》,袁志发等,科学出版社,2002
4.《实用多元统计分析》,向东进,中国地质大学出版,2005
5 专业资源循环利用中1.《环境工程中的化学反应技术及应用》,李天成等,化工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