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球中概股发展报告

合集下载

2020年美股熔断的原因分析及其启示

2020年美股熔断的原因分析及其启示
3.优化金融市场结构,坚持金融为实体服务 长期以来,美国金融市场的发展过于脱离实体经济,导致 金融市场结构不良,一旦危机爆发,就是全面的崩溃。中国应 当优化金融市场结构,以优化市场资源配置和服务实体经济为 主要目标,完善金融体系的发展。
股票价格最大化上。股东往往给予能够抬高股票价格的管理层 以高薪、奖金或股份作为奖励。这本是正向激励措施,然而有 美国部分企业的管理层通过发行公司债券筹集资金,然后将这
图4 2018年~2020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环比增长率 资料来源:Trading Economics. 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NBER)下属的经济周期测定委员会 在 2020 年 6 月发布报告称,当年 2 月美国经济一改此前 128 个 月的形势,由扩张转向衰退。2020 年第一季度美国的不变价国 内生产总值(GDP)较上一季度减少约 2431 亿美元。 (2)消费需求遭到抑制——消费者价格指数(CPI)连月下降 自 3 月开始,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从上升转为下降, 并在之后两个月保持下降,直到 6 月方才回升。由此可见美国 的经济衰退正在持续抑制消费需求,体现出经济的衰退趋势。 (3)进出口 2020 年 1 月至 4 月,美国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数据显示,
关键词 :美股熔断 ;市场预期 ;金融市场 中图分类号 :F124 ;F171.2 文献识别码 :A 文章编号 :2096-3157(2021)08-0137-03
1988 年 10 月 19 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和美国 原油减产的议题进行谈判。然而谈判以失败告终,沙特阿拉伯
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通过了一项决定,准许纽约证券 单方面宣布增产,以此保证其在国际石油市场的份额。
交易所(NYSE)和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实施熔断机制(Circuit

《2020年全年中国海外投资概览》-安永

《2020年全年中国海外投资概览》-安永

对外直接投资(ODI)
• 全行业对外直接投资额
1,329.4亿美元
同比 增长3 .3
图表1:2016-2020年 中国非金融类对外直美元
• 在“一带一路”沿线新增
177.9亿美元
同比 下降0 .4
同比 增长1 8 .3
2,000 1,500 1,000
8.5 1,200.8 1,205.0 1,106.0 1,101.5
12.013.0
13.6 16.2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对其他国家投资 对“一带一路”沿线投资
全球政策法规追踪
《出口管制法》正式通过 (20 2 0 年1 2 月1 日生效), 为我国实施全面、灵活的 出口管制政策以应对国际 新形势提供了制度保障
海 外 政 策
► 菲律宾:2020年10月20日,菲律宾能源部发布通知允许外国投资者在大型地热勘探、开发和利用项目中拥有全 部所有权。但参与的外国投资者仍需满足一定的条件,如:最低投资额为5 0 0 0 万美元,以及应根据宪法规定的 《财政和技术援助协定》(FTAA)实施等
► 英国:2020年1 1 月1 1 日,英国政府发布了《国家安全与投资法案》草案,在关键部门引入了强制性备案,包括
对外直接 投资
海外并购 交易
中国全行业对外直接投资1 , 3 2 9 . 4 亿美元,同比增长3.3,非金融类 对外直接投资1 , 1 0 1 . 5 亿美元,同比下降0 . 4 ; “ 一带一路”非金融 类对外直接投资同比增长18.3,占同期投资总额的1 6 .2 ,占比较上年 提升2 . 6 个百分点
的并购总额
对外承包 工程
对外承包工程继续稳步发展,新签合同额2,555.4 亿美元,同比微降 1 .8 ,新签项目的八成集中在基础设施领域;完成营业额1 ,55 9.4 亿美 元,同比下降9 . 8

瑞幸事件与中概股危机

瑞幸事件与中概股危机

瑞幸事件与中概股危机作者:韩洪灵陈帅弟陈汉文来源:《财会月刊·下半月》2020年第09期【摘要】瑞幸事件引发了第二次中概股信任危机,将产生严重的经济后果与长期影响。

在企业层面上,引发中概股危机的基本诱因可归结为财务欺诈、公司治理与商业伦理问题; 从美国对瑞幸事件的监管反应来看,已呈现出明显的泛政治化与去中国化倾向; 中国证券监管机构应对此予以高度重视,并从自身制度建设与加强中美证券监管合作两个方面同时入手,以弥补投资者和监管者对中概股公司的国际期望差距。

【关键词】瑞幸事件;中概股危机;基本诱因;监管反应;期望差距【中图分类号】 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994(2020)18-0003-6一、引言自2000年以来,先后共有464家中概股公司赴美上市, IPO 募集资金合计高达740.52 亿美元,分别占同期美股(A股)IPO融资总额的13%(17%),详见表1。

截至2020年7月2日,剔除已退市公司,尚有255家美股中概股公司,其合计总市值约为1.8万亿美元,约占当前美股(A股)总市值的4%(20%)。

中概股海外上市为中国企业在海外融得了巨额的增量资本,中美资本市场层面的合作对两国资本市场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均具有系统性的重要影响。

2020年1月31日,知名做空机构浑水代为发布关于瑞幸咖啡的做空报告,报告显示瑞幸存在严重的财务舞弊行为。

瑞幸事件引发了美国监管部门的强烈反应和第二次中概股公司的信任危机,可能会产生严重的经济后果和长期影响。

韩洪灵等基于瑞幸事件分别对做空产业链[1] 、中美跨境监管合作[2] 、互联网企业的数据伦理[3] 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本文在此基础上,针对中概股危机的基本诱因、美国的证券监管反应,以及投资者和监管者对中概股公司的国际期望差距弥补等问题,分别进行初步的总结、评述与展望,以期为未来妥善制定中美证券监管全面合作路线图提供启发与思路。

中概股跨境审计监管争议及解决路径探析

中概股跨境审计监管争议及解决路径探析

JRYJJ中概股跨境审计监管争议及解决路径探析[摘要]跨境审计监管并非新问题,但又有新的政治背景和特点。

美国大搞单边主义,在法律角度表现为我国以维护监管主权及国家安全的合理诉求,与美国意图域外管辖的不合理诉求相冲突。

从技术上,可通过优化信息提供机制、对审计底稿分类管理、建立联合监管小组及推进联合检查机制、探索等效监管等方式寻找方案,但应坚持多边主义并回归到多边监管合作框架中来解决问题。

同时,应密切关注拜登上台后的人事变化,寻求对美国合理的政策影响。

从根本上,建议适时推出国际板,引导境外企业来华上市,做大做强我国审计机构,为平等解决问题建立经济基础,从国家间竞争角度看,这也是最优策略。

[关键词]中概股;跨境审计监管;审计底稿;国际板[中图分类号]F830;F23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69X (2021)05-0077-07DOI :10.19622/36-1005/f.2021.05.009[作者简介]张雅(1979—),重庆人,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法律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刑法与金融法;王淋淋(1997—),内蒙古赤峰人,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经济法。

■张雅,王淋淋一、引言2020年2月,美国做空机构浑水公司发布报告直指瑞幸咖啡财务造假导致瑞幸最终退市,掀起轩然大波。

2020年4月21日,SEC 主席与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ublic Company Accounting Oversight Board ,以下简称PCAOB )主席等官员联合发布了《关于新兴市场投资重大披露、财务报告和其他风险以及补救措施有限的公开声明》,表示美国当局无法在中国实施审计检查,也无法检查中国审计机构的工作文件,非常不利于保护投资者。

此后美国国会、财政部陆续发文质疑中概股的审计质量问题,引爆了中美之间新一轮的中概股审计监管争议。

中概股跨境审计的监管问题由来已久,最直接的原因是中美两国在会计准则和跨境审计监管权限等规则设计层面上的不匹配。

百大股池2020中报简单总结(三)-下载发财

百大股池2020中报简单总结(三)-下载发财

百大股池2020中报简单总结(三)【TMT】1、卫宁健康2020年上半年营收7.93亿元,同比增长18.49%;归母净利润7465.48万元,同比减少53.97%;扣非净利润7253.26万元,同比减少43.23%。

公司二季度单季收入达到5.15亿元,同比增长22%,但毛利率较去年同期下滑2.45个百分点,销售费用占比提升1.24个百分点,是公司利润下滑的主要原因。

受疫情影响公司短期业绩承压,Q2业绩虽有所回升,但利润率仍表现较差,股价在去年年报过后却一路上涨(短期稍有回落),目前PE高达125倍,即便最乐观假设下半年业绩爆发,今年增速和去年一致,则PE也接近90倍,如此大的泡沫毫无配置的价值了。

2、华测导航2020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7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9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54亿元,同比增长16.51%;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0.35亿元,同比增长39.96%。

Q1因疫情导致业绩下滑后,Q2快速恢复,其中费用控制良好使得净利润增速较快,公司业绩比较稳定,所处行业前景还算是不错,但估值显然是过高了。

3、视觉中国2020年上半年,公司合并层面营业收入27231.45万元,较2019年上半年同比下降32.28%,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7235.46万元,较2019年上半年同比下降45.42%。

其中Q2营收同比下滑32.3%,净利润同比下滑45.4%,较Q1下滑幅度并未收窄,并且这还是在去年Q2净利润-3%的基数下(19Q1的利润是+44%)。

公告解释业绩下滑的原因:报告期内受网站整改、新冠疫情等双重因素影响。

虽然Q2疫情的影响基本过去,但整个广告行业仍是比较低迷,广告作为公司重要收入,也使得公司整体业绩低迷。

在广告行业不景气和网站整改继续的双重因素下,公司业绩仍较为低迷,Q2没有任何改善,股价低迷也是有理由的,当前因为业绩下滑PE非常高(75倍),但公司前景没有问题,版权保护的方向没有问题,公司作为国内图片版权的垄断者,未来业绩看好,静待其经营拐点的出现(需要择时建仓)。

2020全球竞争力报告

2020全球竞争力报告

OBSERVER 智库观察2020年的持续疫情对人类健康和社会经济的冲击影响了数百万家庭,扰乱了商业经济活动,暴露了当今社会医疗体系的薄弱环节。

这场危机还进一步加速了第四次工业革命对贸易、技术、数字化、竞争和就业的影响,凸显了经济体系与社会恢复力之间的脱节。

重要的是,我们不仅要思考如何更好地恢复经济增长,而且还要思考如何重建经济,降低疫情对民生和全球经济环境的影响。

《全球竞争力报告》系列自1979年第一版以来,其宗旨在于扩大决策者、企业和公众的视野,使决策者的眼光超越短期增长,着眼于长期繁荣,在发展经济和提高生产力的同时广泛提高社会韧性。

《2019全球竞争力报告》指出,长期宽松的货币政策掩盖了生产力各方面呈下降的趋势,这个问题一直是经济发展的瓶颈。

《2020全球竞争力报告:国家经济复苏之路》(GlobalCompetitiveness Report :How Countries are Performing on the Road to Recovery )特别版本在一个非常艰难和不确定的历史时刻出台。

COVID-19大流行的暴发不仅导致了一场全球性的健康危机,以及比2008—2009年金融危机期间更严重的经济衰退,而且还形成了一种对未来前景极不确定的氛围。

在这个关键时刻,越来越多的人呼吁“重建更好的经济体”。

我们要应对一场健康危机,但这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机会,反思自金融危机以来导致经济增长和生产力发展驱动力下降的根本原因。

这是全球经济动荡的时刻,也是决定如何塑造未来经济体系的时刻,我们的未来不仅需要发展生产力,还需要环境可持续性和共同繁荣,需要政策上的创新和转型。

《2020全球竞争力报告》特版暂停了一年一度的全球竞争力指数(GCI )排名,强调了各经济体在复苏和转型时,应从根本上考虑如何恢复和重新设计经济体系,以促进人类与环境更和谐地发2020全球竞争力报告编译 方陵生2020年12月16日, 世界经济论坛发布 《2020全球竞争力报告: 国家经济复苏之路》 。

2020年度全球经济形势分析

2020年度全球经济形势分析

2020年度全球经济形势分析报告结构:引言总结业绩挑战发展计划未来展望员工贡献使用图表和数据支持分析2020 年度全球经济形势分析引言:本报告旨在对2020年全球经济形势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估。

首先,我们将总结过去一年的工作成果和里程碑,并对绩效进行评估和分析。

接着,我们讨论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并展望未来发展计划。

最后,我们将强调员工的贡献和团队精神,并通过图表和数据支持论述。

总结:回顾2020年,我们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重要项目得到顺利完成,业务增长稳步增加,市场份额提升。

我们要特别强调的里程碑和突破包括……这些成果彰显了我们的实力和创新能力。

业绩:在过去一年,我们的绩效得到了全面评估。

数据和指标显示,销售额增长了X%,利润率提升X%。

客户满意度得到积极反馈,我们的服务质量得到了肯定。

成功因素包括……然而,我们也要诚实地承认,存在一些成败原因,如……为了提高绩效,我们采取了具体行动,如……挑战:去年,我们面临着一些挑战与问题。

其中的原因包括……我们分析了这些挑战的根本原因,并采取了纠正措施。

我们要强调团队的应对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如……这些经历使我们更加坚定,我们已经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发展计划:展望未来,我们制定了明确的战略目标和重点项目。

根据市场发展趋势,我们将采取策略和行动计划,如……同时,我们也预测到可能出现的风险和挑战,并制定了应对措施。

我们相信,通过这些努力,我们能在未来取得更大的成功。

员工贡献:在此,我们要向所有员工分享和感谢他们在过去一年的努力和成果。

个人和团队的贡献是不可或缺的,正是他们的团队合作和专业能力,使我们取得了这样的成绩。

我们对员工的素质和才能感到骄傲,我们相信他们将继续成为我们发展的动力。

使用图表和数据支持论述:为了更加清楚地传达公司的业绩和趋势,我们使用了图表、数据和统计信息。

这些图表和数据直观地展示了我们的成果和绩效。

在本报告中,我们避免使用过多的专业术语,注重用通俗易懂的表达方式,让普通读者也能理解报告的内容。

近期港股市场发展概览——兼析山东省属港股上市企业现状

近期港股市场发展概览——兼析山东省属港股上市企业现状

近期港股市场发展概览——兼析山东省属港股上市企业现状◎ 赵红梅一、港股经两年动荡挑战,“中特估”杀出剑指央国企港股恒生指数在2021年2月于31183点筑顶后,受内外因素影响持续单边下跌至2022年10月底并低见14597点,持续处于低位震荡。

随着中国全面放宽疫情管控,经济持续复苏,恒指在2022年11月于低点大幅反弹,但2023年上半年仍录得6%的负回报,其中估值贡献为-14.3%,估值被挤压主要是由于海外美联储的激进加息,美元无风险利率大幅提高。

港股表现跑输全球主要股市,在全球市场中价值洼地程度进一步加深。

港股近两年落后的表现是“内忧外患”共同造成的结果。

从内部因素来看,首先,疫情反复严重打击工业生产及消费情绪,导致去库存周期被拉长;其次,对于平台经济、教育、房地产等行业的监管和整顿政策导致供需收缩,上市公司盈利受到影响;此外,房地|2023年第5期2023年第5期 |CHINA POLICY REVIEW产债务风波持续发酵,地产销售出现断崖式下跌,房企出现流动性危机;外资对港股风险偏好下降也加剧了市场忧虑情绪,两大长线股东NASPERS 和巴菲特宣布减持腾讯控股(700 HK)和比亚迪(1211 HK)。

从外部因素来看,美联储激进加息是港股流动性急剧收缩的关键原因,截至2023年6月美联储已累计加息达500个基点;其次,俄乌冲突加剧国际地缘局势的紧张情绪,外资逐渐减少在港股的风险暴露;此外,美国SEC 把中概股纳入预定退市名单,中概股一度出现退市风波。

然而,上述内外部负面因素已经逐渐扭转。

就内部因素而言,首先,2023年上半年尽管恒指下跌6.0%,但盈利贡献为正的11.6%,企业盈利的增长主要受益于疫情防控转段,消费、工业生产、投资等全面恢复。

其次,中央对平台经济的政策逐步转向吹暖风,地产“三支箭”政策一定程度纾缓了房企流动性风险。

此外,经历近一年的减持后,港股投资者已逐渐消化来自腾讯及比亚迪两大外资股东的减持压力。

2020上半年中国VCPE市场数据报告-投中-202007(1)

2020上半年中国VCPE市场数据报告-投中-202007(1)
9
PART. Three
中国VC/PE投资市场十年趋势与变化
三、中国VC/PE投资市场十年趋势与变化
1、近十年中国VC/PE市场投资数量及规模分析
➢ 纵观近十年发展情况,2010至2013年,中国 VC/PE市场发展相对平稳缓慢;
➢ 2014至2018年,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创业投资进 入迅猛发展的鼎盛时期,机构发现新价值,开拓 新兴产业,扶持新业态,投资活跃度高居不下;
重点加注光速已在早期投资的优秀企业、部分处于成 长期或晚期的细分赛道头部企业
看多中国
Venture 专注于医疗健康和TMT两个领域的早期投资
Growth 文娱、科技和消费三大领域内的成长期企业的投资
Growth 投资开发及收购一、二线城市的高标准仓储项目
Growth 中国创新科技行业
Growth 重点关注生物医药、医疗器械以及医疗服务三个方向
基金类型 Growth
投资策略 专注于亚洲核心消费和服务领域高质量企业
Mezzanine Venture Venture
Growth
Buyout Venture
主要围绕不动产、公司业务、特殊机会、并购重组四 大策略进行布局; 主要围绕大健康、产业与消费创新、及人工智能与技 术创新三大方向进行系统化布局
投中统计: 2020上半年中国VC/PE市场数据报告
2020年上半年中国VC/PE市场成绩单&近十年发展趋势与变化
数据来源:投中数据CVSource 2020.07
Contents
1 2020上半年VC/PE机构募投退成绩单 2 中国VC/PE募资市场十年发展情况回顾 3 中国VC/PE投资市场十年趋势与变化 4 2020上半年中国VC/PE机构IPO战绩

非银金融行业周报:中金公司回A,资金类业务发展有望提速

非银金融行业周报:中金公司回A,资金类业务发展有望提速

中金公司回A,资金类业务发展有望提速非银金融行业周报(11.02-11.08)| 2020.11.12评级:看好核心观点李甜露分析师SAC执证编号:S0110516090001 *****************.cn************李星锦研究助理******************.cn************相关研究∙非银金融行业周报(2020.10.26-2020.11.01):投行经纪业务持续驱动,券商业绩普遍向好(2020.11.06)∙非银金融行业周报(2020.09.28-2020.10.11):IPO承销迎来发展期,长期向好态势不变(2020.10.16)∙上市券商7月财务数据点评:业绩同比大增,经纪投行或成持续驱动力(2020.08.11)●本周核心观点:中金公司主板上市,资金类业务发展有望提速。

11月2日,中金公司(601995.SH)在上交所上市,成为第14家“A+H”上市券商,新股发行价为28.78元/股,对应发行市盈率为33.89倍、发行市净率为2.19倍,募资总额131.98亿元。

中金公司首日以37.7元/股报收,当日涨幅为30.99%。

2020年前三季度,中金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8亿元,同比增长50.09%,净利润49亿元,同比增长55.81%。

业务结构上,公司以投资、投行、经纪业务三大业务为主,公司中报显示,财富管理、股票业务、固收业务及投行业务收入占比分别为24.73%、22.05%、21.18%、16.95%,业务结构较为均衡。

公司通过杠杆率提升盈利能力,ROE指标常年优于同业,前三季度ROE为9.8%,在上市券商中排名第三,同时也体现出公司净资产相对同业较低。

跨境业务优势突出,衍生品业务经验较为丰富。

中金公司是中国内地第一家中外合资的投资银行,奠定了其在跨境业务上的先天优势。

根据2019年协会数据,中金公司跨境业务收入比重24.5%,业内排名第二位,在中国香港、纽约、伦敦和新加坡设有子公司,在境外IPO、中概股回归、并购交易等业务上领先优势明显。

2020年股市总结

2020年股市总结

2020年股市总结
2020年股市总结:
2020年,全球股市在新冠疫情的冲击下经历了巨大的波动。

年初,疫情爆发导致股市大幅下跌,但随着各国政府出台刺激政策以及市场对疫情影响的逐步消化,股市开始逐步回升。

以下是对2020年股市的总结:
1. 疫情冲击:2020年初,新冠疫情的爆发给全球股市带来了严重的冲击。

股市大幅下跌,市场恐慌情绪蔓延。

但随着疫情的发展,各国政府纷纷出台刺激政策,市场对疫情影响的预期逐渐减弱。

2. 政策应对:面对疫情冲击,各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来稳定经济和股市。

例如,美国出台了大规模的财政刺激政策,包括降息、购买国债等;我国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包括降低企业税负、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等,以稳定经济增长。

3. 股市回升:在各国政策的刺激下,2020年股市开始逐步回升。

虽然过程中仍存在波动,但总体上呈现上涨趋势。

科技、医疗、消费等板块表现突出,带动股市上涨。

4. 结构性机会:2020年,结构性机会成为股市的一大特点。

在疫情影响下,远程办公、在线教育、云计算等科技板块表现优异;同时,医疗板块也受益于疫情带来的需求增长。

此外,新能源、5G等新兴产业也具有一定的投资机会。

5. 风险防控:面对股市波动,投资者需要加强风险防控。

在2020年,投资者需要密切关注疫情发展、政策变化以及市场动态,做好资产配置,降低投资风险。

总之,2020年股市在疫情影响下波动较大,但在各国政策刺激下,股市逐步回升。

投资者需要关注结构性机会,做好风险防控,以实现投资收益。

真金白银持续加码 外资看好中国经济

真金白银持续加码 外资看好中国经济

《中国外资》 2020年8月(上)第15期42观 察BSERVATION外资积极加码中国市场,让一些西方政客炒作的“外资撤离中国”“中美经济脱钩”等谬论不攻自破。

真金白银持续加码 外资看好中国经济■ 文/袁 勇新冠肺炎疫情给世界经济带来巨大冲击,随着疫情在中国得到有效控制,中国经济成为全球经济阴霾中的一大亮点。

国际机构纷纷给予积极评价,外商则用一个个投资项目表达了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的信心,中国资本市场和资产也受到追捧。

种种事实面前,“脱钩论”“撤资论”等谬论正不攻自破。

国际机构一致看好随着中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对中国经济前景持乐观预期已成为国际组织的共识。

世界银行6月8日发布《全球经济展望》表示,新冠肺炎疫情或将使全球经济陷入二战以来最严重的衰退,预计全球经济今年收缩5.2%,不过中国经济将保持增长态势。

世界银行前景预测局局长阿伊汉·高斯认为,中国经济的复苏对于世界经济的恢复有溢出效应,政策的持续开放和技术的创新将在后疫情时代推动世界经济的长期增长,他预计中国今年将用1%的增速带动亚太区域经济增长0.5%。

持有类似看法的还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其6月24日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计,中国将是唯一在2020年保持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市场研究机构也普遍看好中国经济前景。

瑞银认为,中国政府出台的经济支持政策将逐步发挥更大的效应,今年三季度和四季度,中国经济将继续好转。

汇丰环球研究分析称,中国市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力度,承诺为所有企业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都有利于外资增加在华投资。

近日,国际管理咨询公司科尔尼发布了2020年外商直接投资信心指数报告,中国排名第八,位居所有发展中国家之首,同时也是全球外商直接投资FOREIGN lNVESTMENT IN CHINA Aug 8 2020前十大目的地中唯一的新兴市场国家。

投资项目展现外商信心外商也普遍对中国经济持有信心,他们表达信心的方式则是一笔笔“真金白银”的投资。

2020年全球证券行业研究报告

2020年全球证券行业研究报告

2020年券商行业研究报告导语本文结合中外经验,追根溯源探析新业态下证券公司现代化管理模式,提出具有企业家精神、市场化激励、长期定力的经营管理层是券商管理模式的优秀实践。

证券行业,变革中的行者。

行业伴随ZG经济快速崛起和资本市场建设完善,历经从“坐商”到“行商”、再到“做商”的历史演变。

当前宏观产业结构高质量升级亟需资本市场完善投融资功能,资本市场深化变革倒逼行业迈入转型新周期,以“经商”思维重塑专业比拼、协同发展的高阶业态。

变革从量变到质变的历史跨越,需要从顶层设计到落地实施的细致筹谋,而专业化经营的管理机制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根源所在。

2019 年末以来JG层多维度鼓励券商优化机制,国泰君安率先推出股票激励计划,标志券商股权激励沉寂多年后再次破冰,释放头部券商向现代化管理机制转型的信号。

我们认为,券商现代化管理机制变革是行业新一轮创新发展周期的核心步骤,也是长期助力券商领跑赛道的关键。

本文结合中外经验,追根溯源探析新业态下证券公司现代化管理模式,提出具有企业家精神、市场化激励、长期定力的经营管理层是券商管理模式的优秀实践。

券商股权激励重启,打响机制改革发令枪JG层自上而下鼓励券商优化市场化激励机制。

2019 年末以来,JG层持续释放积极信号,引导券商优化激励机制。

2019 年11 月29 日,证监会提出将打造航母级头部券商,并明确六大举措支持券商做优、做强、做大。

其中,JG层首次明确支持证券公司优化激励约束机制,鼓励券商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计划,完善人才引进的配套措施与保障。

2019 年12 月28 日,新《证券法》首次提及证券公司股权激励,奠定证券公司激励机制优化的制度基石。

2020 年7 月17 日,证监会发布文件鼓励证券公司建立长效激励约束机制,实施员工持股或股权激励计划,JG层再次表态有望推动券商激励机制优化加速。

优质头部券商顺应JG层政策引导和行业发展趋势,积极探索优化市场化激励机制。

联合国:2020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

联合国:2020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

联合国:2020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受长期贸易争端影响,20xx全球经济增长率降至2.3%,为十年来最低水平。

报告指出,2020年全球经济增长率可能达到2.5%,但在贸易局势紧张、金融动荡或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升级的影响下,全球经济的复苏进程可能脱轨。

在经济下行的情况下,今年全球经济增速或将放缓至 1.8%。

持续低迷的经济可能导致可持续发展进程,包括消除贫困和为所有人创造体面就业的目标严重受挫。

与此同时,普遍存在的不平等现象以及气候危机的不断加深,也导致世界许多地区人们的不满情绪日益加剧。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报告发布时警告称:"这些风险可能对发展前景造成长期严重的损害。

在全球合作至关重要的情况下,上述风险还可能导致内向型政策进一步抬头。

"在美国,美联储近期的降息可能会为经济活动提供部分支撑。

然而,鉴于政策持续的不确定性、疲弱的商业信心和不断减弱的财政刺激措施,预计2020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将从20xx的2.2.%放缓至 1.7%。

在欧盟,制造业的发展将继续因全球不确定性而受阻,但私人消费的稳步增长将在一定程度上抵消这一影响,2020年欧盟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速预计将从20xx的1.4%小幅攀升至1.6%。

报告指出,尽管存在诸多阻力,东亚仍是全球增长最快的地区,也是对全球增长贡献最大的地区。

在更加宽松的货币和财政政策的支持下,预计2020年2021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将从20xx的6.1%分别逐步放缓至6%和5.9%。

而巴西、印度、墨西哥、俄罗斯和土耳其等其他新兴大国有望在2020年呈良好增长势头。

诸多国家和地区提高生活水平的进程停滞不前过去十年来,非洲人均GDP几乎停滞不前。

与此同时,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几个国家以及拉丁美洲和西亚的部分地区,生活在极端贫困中的人口数量有所增加。

这些地区若要在减贫方面取得持续进展,不仅需要大力推动生产率提高,还需坚定地致力于解决严重的不平等问题。

香港金融业的现状、发展趋势及对策分析

香港金融业的现状、发展趋势及对策分析

20220733716【金融市场】香港金融业的现状、发展趋势及对策分析符锦涛 田容至(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际战略研究院,北京 100091)[摘 要]香港是亚洲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

通过分析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由来与特点,进而基于证券市场、外汇市场和货币市场等探讨香港金融业,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在坚持“一国两制”、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挥比较优势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香港;金融业;粤港澳大湾区;一国两制[中图分类号] F76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283(2022)07-0016-04Current Situation, Development Trend and Countermeasuresof Hong Kong's Financial IndustryFu Jintao Tian Rongzhi(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Strategic Studies, Party School of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C.P.C, Beijing 100091)Abstract: Hong Kong is an important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er in Asia. By analyzing the origi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Hong Kong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er, this paper discusses Hong Kong's financial industry based on the securities market, foreign exchange market and money market, and puts forward policy suggestions on adhering to "one country, two systems", integrating into the construction of "Guangdong, Hong Kong and Macao Bay Area" and giving full play to its comparative advantages.Key Words: Hong Kong; Financial Industry;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 One Country, Two Systems香港自开埠以来,其现代金融业快速发展,二战后十余年便成长为地区性的金融中心。

2020全球海外直接投资展望:疫情蔓延导致经济风险加剧 投资更趋谨慎

2020全球海外直接投资展望:疫情蔓延导致经济风险加剧 投资更趋谨慎

况的改善也促进了欧亚其他国家的宏观经济和金融稳定。

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趋稳基础上,作为该地区主要引资领域的资源型行业FDI流入态势向好。

加上中亚国家为代表的欧亚地区经济体积极改善营商环境、加大引资力度等改革措施,共同推动欧亚地区FDI流入规模激增82%至490亿美元。

另外,欧盟国家经济增长放缓阻碍了其对东南欧经济体投资的扩张,但东南欧国家良好的经济状况及加强“一带一路”倡议下的投资合作,来自中国等国家的投资增长部分抵消了来自欧盟资金的低迷。

2019年流入该地区国家FDI稳定在74亿美元,其中流入塞尔维亚FDI增长6%至44亿美元。

然而,与强劲的FDI流入相反的是,2019年转型经济体接受的跨国并购投资下滑达46%至14亿美元,为2015年以来最低水平。

由于该地区国家希望通过吸引外资改善工业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技术水平并促进产业多样化发展,因此东道国投资政策更鼓励和优惠新建投资设厂,绿地投资有望成为转型经济体未来FDI流入的主要形式。

2020全球海外直接投资展望:疫情蔓延导致经济风险加剧 投资更趋谨慎展望2020年,全球海外直接投资流量或将延续下滑态势,全球投资环境仍面临重大风险。

首先,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经济弱势复苏势头增添不确定性,疫情较严重国家的FDI流入可能大幅减少。

在全球广泛的货币宽松环境下,本有望推动2020年全球经济增长从10年来最疲弱表现中弱势复苏。

然而,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及在全球的大范围快速蔓延,导致全球经济进一步放缓的风险加剧。

尽管目前中国的疫情已初步得到控制,但全球的疫情状况已经威胁到全球供应链体系以及正常的贸易和投资活动。

若全球整体疫情可在一季度之前得到较好控制,投资活动预计大概率呈现缓慢反弹,但主要受影响国家的全年投资流入较难实现预期水平,使本已羸弱的全球投资现状再受打击;若全球疫情蔓延持续至第二季度或更久,全球投资规模或将触碰至近年来的低谷。

其次,美国大选衍生的贸易摩擦和地缘政治冲突不确定性将对全球投资信心造成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科观察:追溯30载海外上市路,中概股将何去何从?《2020年全球中概股发展报告》重磅发布文:清科研究中心孙玲玉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企业上市需求增大。

但A股市场较高的上市门槛、股票发行审核较长的周期、复杂的再融资程序等因素,一批中企,尤其是未盈利中小科技型企业选择赴境外上市,截至目前累计海外上市中企数量突破千家。

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改革步伐加速,互联网三巨头引领港股第二上市热,A股注册制逐步推广试点,A股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更加完善,美股、港股、A股间的IPO规则的差距缩小,A股更高的市值和市盈率对企业和投资者来说更具吸引力,境内上市迎爆发增长。

中概股境外上市历经三十载,港、美交易所是中概股主战场中国企业境外上市的发展历程可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

目前,市场一般把中企境外上市阶段划分为三个阶段:大型国企境外上市、互联网企业境外上市、民营企业境外上市。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互联网产业开始蓬勃发展,众多急速扩张的互联网公司对于发展资金有着迫切的需求。

2009年伴随着国际资本市场的逐渐好转,各国经济逐渐复苏,许多国内企业重启境外上市计划,2010年境外上市企业数量达到了历史峰值,掀起首次境外上市浪潮。

境外上市公司的行业也呈现了多元化的趋势,已基本涵盖了金融、制造业、服务、工业、建筑、科技业和教育等行业。

2012年底,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股份有限公司海外发行股票和上市申报文案及审核程序的监管指引》,废除了中国企业境外上市的诸多条件,简化了审核程序,鼓励了大量中小企业赴境外上市。

同时,在国内A股关闸的情况下,2012-2014年中企赴美股、港股上市数量显著增长。

2016年后,A股市场IPO审核速度大幅增长,与此同时,中企境外上市数量反向下滑。

至2018年,证监会IPO审核明显趋严,境内全年企业上市数量同比下降72.0%,远低于近年平均水平;与此同时,中企赴境外上市再次迎来小高峰,数量创历史新高。

根据清科研究中心统计,截至2020年3月底共有超千家存量中概股于美股及港股市场交易,是同期A股上市数量的31.75%。

近年来,A股市场加快与欧美城市市场实现交易联通,2018年12月启动沪伦通计划,此前已有数家企业于伦交所创业板上市,截至2020年6月底,共有两家企业通过发行GDR方式登录伦交所主板沪伦通板块,分别为华泰证券和中国太保。

图1 截至2020Q1中企境内外上市情况统计新兴产业偏爱美股市场,港股金融、地产行业表现强劲根据清科研究中心统计,截至2020年第一季度,中企赴美上市数量达到229家1。

根据GICS行业类别,主要分布在信息技术、可选消费、金融等领域。

信息技术领域企业赴美上市始于2000年,以新浪、网易、搜狐为代表的第一轮中国互联网企业成功登陆纳斯达克;2014年,阿里巴巴、微博、陌陌等国内一批知名互联网企业陆续选择赴美上市,企业自身同股不同权的股权架构为主要原因,为维护企业核心团队的控股权不被财务投资者稀释,大多互联网企业均采用同股不同权架构,帮助企业管理团队掌握控股权。

传统可选消费行业依托互联网升级改造,创新服务模式,诞生了一大批新型服务公司,紧跟信息技术领域企业步伐,奔赴海外。

其中,教育服务类企业占比最大,K12、早教、留学及培训等各路开花,如新东方、好未来、尚德机构、流利说、跟谁学等;其次为零售、旅游等服务类企业,如京东、小牛电动、寺库、携程、华住也纷纷入驻。

赴美上市的金融领域中概股企业大多为从事现金贷、网络小贷、P2P网贷等互联网金融业务的中企,如和信贷、乐信等。

对于互联网金融领域中企而言,受到国内政策环境等条件制约,同时为增强品牌效应,拓宽融资渠道,赴美上市成为首选。

图2 截至2020Q1美股上市中概股所属GICS行业类别1统计上市企业范围仅包含现存的上市企业,已退市企业不计算在内。

港股方面,根据清科研究中心统计,截至2020年第一季度,中企赴香港上市数量达到980家。

就历史来看,同赴美上市周期特点相似,受国内严峻的IPO市场环境影响,中国企业香港上市数量在2010年达到首次高峰;2018年《新兴及创新产业公司上市制度》落地,“同股不同权”结构的公司以及尚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受益,如小米集团、平安好医生、华康生物等同年港股上市。

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的香港中概股主要分布在传统产业领域,如可选消费行业中,以传统领域中的汽车制造企业、服饰家居等为主。

金融、房地产行业虽然企业数量百家左右,但与第一梯队行业企业相比,其行业垂直度更高,企业盈利能力普遍更强,市值更高,在港股市场的影响力更大。

图3 截至2020Q1港股上市中概股所属GICS行业类别以2020年3月31日的市值相对上市首日市值的涨幅来看2,美股市场中,能源领域的中企市值增幅最高,主要原因是“三桶油”等上市时间较早的大盘国企的强劲带动作用。

其次为医疗保健行业,市值平均涨幅高达276.2%,反映出市场对于生物医疗、医疗大健康等热门概念的持续看好;而信息技术、可选消费行业由于上市前估值普遍偏高,部分市场热度已提前兑现,故而上市后市值涨幅相对医疗保健较为缓和,通讯服务行业较高的市值涨幅主要依仗中国联通、中国移动等国内通讯巨头。

此外,一些传统行业的美国中概股企业市值表现堪忧,房地产、原材料市值跌幅较大,分别达到50.8%和92.8%。

反观港股市场,市值涨幅较高的行业相对偏向一些传统产业领域,港股投资者对于国内很多新模式的新兴产业企业并不十分看好,故而新兴产业的估值在港股市场并不占优势。

做空机构连番狙击,美股中概股经历两次退市潮中企境外上市热,在吸引大量投资者重注资本、快速发展的同时,因财务准则不同、商业模式存在争议,且部分企业存在估值虚高、财务数据造假等问题,中概股在国际市场上屡遭质疑,十年间的两次境外上市浪潮都伴随着出现了中概股“做空”危机,最终在因涉嫌违反证券法、股价触及退市标准而被动退市和考虑境外估值低于预期、国内利好政策影响而主动退市的综合作用下,境外中概股同样经历了两轮退市潮。

根据清科研究中心统计,截至2020年第一季度,美股中概股退市数量总计120家。

2行业市值涨幅=(2020年3月31日各行业企业市值总和)/(各行业企业上市首日市值总和)。

2010年共计约50家中概股登陆美股市场,迎来了中概股历史上的上市潮,同时也吸引了做空机构的关注。

其中,浑水2010年先后做空东方纸业、绿诺国际,使得后者被逼退市,开启了中概股首轮“做空潮”。

随后,2011年中概股境外上市数量几近腰斩并连年下跌,而融资额亦大幅缩水,至2012年境外融资额已不足2010年融资额的三成。

据不完全统计,此番做空势力洗礼下,最终约有超过40家中企以停牌、退市告终,引发了自2013年始持续数年的退市潮,中概股集体陷入信任危机。

2015至2016年期间达到了中概股私有化退市高峰。

十年后,中国企业赴境外上市再次迎来小高峰,2018、2019年均有超100家企业赴境外上市,其中美股上市分别为38家、32家。

而近年来赴美上市的企业中,又以互联网、新经济企业为主,这里面更是不乏连年亏损的“烧钱”模式企业,无疑成为了做空机构新一轮的“狙击靶”。

清科研究中心根据公开信息统计,2018年以来市场活跃的做空机构接连针对中概股发布做空报告,浑水、J Capital Research、GMT Research、Citron等机构合计做空企业超过40家,其中2020年开年以来被做空的就有10余家。

瑞幸咖啡、好未来自曝财务造假无疑给当前的中概股市场来了一记“当头棒喝”,并可能引发更多连锁反应。

在当下境内资本市场更加多元化、国际政治经济局势更加动荡的大环境下,网易、京东等中概股巨头已通过第二上市登陆港股市场,以应对境外资本市场的不确定变化,中概股回归的号角再次吹响。

图4 做空机构常见质疑及案例资本市场呈现愈加开放之势,中概股三大回归路径打通近年来,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地资本市场均呈现更加开放之势,这其中就包含境内和香港资本市场。

自2016年前后中概股首轮“回归”潮至今,中概股“回归”路径逐渐清晰,主要有三类:拆除红筹架构重新整理后A股上市,保留红筹架构境内二次上市,以及美股中概股赴港第二上市。

拆除红筹架构重新整理后A股上市2016年前后的中概股回归潮中,最为常见的回国上市方式为私有化,即通过回购外部股东持有股份实现私有化,停止在境外交易所的公开发行,并拆除可能存在的VIE架构,然后回到国内通过常规IPO发行审查或借壳的方式实现上市流通,即“私有化退市——解除红筹结构——A股重启上市”三部曲。

与此同时,随同中概股拆红筹架构谋求境内上市的,不乏未上市的红筹企业,如百姓网、暴风集团。

近些年,随着国内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A股较高的市盈率对中概股更具吸引力,部分中概股沿用私有化回A的路径,如医疗器械类老牌企业迈瑞医疗纽约主板退市后,转战创业板上市等。

图5 暴风影音拆除VIE过程来源:暴风集团招股说明书,清科研究中心整理2020.06保留红筹架构境内上市2018年3月30日,证监会发布《关于开展创新企业境内发行股票或存托凭证试点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试点意见》),试点对象包含已在境外上市的大型红筹企业、尚未在境外上市的创新企业(包括红筹企业和境内注册企业),主要从指导思想、试点原则、试点企业、试点方式、发行条件、制度安排以及监管层面对CDR的发行作出纲领性指导。

2020年4月30日,证监会进一步落实《试点意见》,为有意愿在境内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和科创板上市的创新试点红筹企业提供路径,促进创新创业,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发布《关于创新试点红筹企业在境内上市相关安排的公告》(以下简称《试点公告》),放宽境外上市红筹企业的市值要求,明确了VIE架构红筹企业发行上市的审核主体,针对尚未境外上市红筹企业申请在境内上市的,要求申报前就存量股份减持等涉及用汇的事项形成方案,为存量老股减持预留了空间。

以2020年3月31日市值计,已在境外上市的红筹企业中,共有9家企业市值超过2000亿人民币,可以红筹架构企业形式直接在A股上市;此外有近30家美股中概股、30家港股中概股市值达到200亿人民币,若能同时满足拥有自主研发、国际领先技术,科技创新能力较强,同行业竞争中出于相对优势地位,按照《试点公告》,也同样能够达到A股上市要求。

表1 截至2020年6月30日市值2000亿以上的已上市红筹企业列表2020630阿里巴巴互联网2014-09-19 纽约证券交易所40,966.47拼多多互联网2018-07-26纳斯达克交易所7,278.03京东互联网2014-05-22 纳斯达克交易所6,583.17网易互联网2000-06-30 纳斯达克交易所4,201.14百度互联网2005-08-05 纳斯达克交易所2,925.39好未来教育与培训2010-10-20 纽约证券交易所2,906.16中通快递物流2016-10-27 纽约证券交易所2,037.25腾讯控股互联网2004-06-16 香港交易所43,511.25美团点评-W 互联网2018-09-20 香港交易所9,191.31小米集团-W IT 2018-07-09 香港交易所2,823.70中国海外发展房地产1992-08-20 香港交易所2,346.75来源:choice,清科研究中心整理2020.06美股中概股赴港第二上市2018年港交所发布《新兴及创新产业公司上市制度》(以下简称《上市新政》),针对同股不同权的企业开放了上市通道,同时明确支持美股中概股在港股第二上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