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的宝鸡近代工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战时期的宝鸡近代工业
西安工程科技学院
JournalofXi'anUniversityofEngineeringScienceandTechnology
第21卷第2期(总84期)2007年4月V o1.21,No.2(SumNo.84)
文章编号:1671—850X(2007)02—0253—04
抗战时期的宝鸡近代工业
张敏
(西安工程大学人文学院,陕西西安710048)
摘要:探讨抗战时期宝鸡近代_Z-业繁荣发展的原因及其历史地位.借助历史资料,分析了宝鸡近
代工业发展的多种历史条件和因素.结果表明,抗战时期宝鸡的工业发展,推动了抗战的胜利,改
变了宝鸡落后的经济面貌,并为建国后宝鸡工业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关键词:抗战时期;宝鸡近代_7-业;工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T_9文献标识码:A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我国东南沿海大片国土相继沦陷,西南,西北成为支撑中国抗战的大后方.
此时作为西北大后方重心所在的陕西,也成为西北工业发展的龙头地带,各种工业齐头并进,共同发展.尤
其是地处陕西西部的宝鸡,蔚为建国前宝鸡工业发展的鼎盛时期,成为西北地区仅次于西安的工业中心,
形成了抗战时期大后方着名的"秦宝工业区".目前学术界对于抗战时期陕西工业发展的整体态势作了一
定的探索口].但对曾在陕西乃至整个西北地区工业发展过程中影响较大的宝鸡工业发展的具体研究尚未
有专门论述,本文探讨抗战时期宝鸡近代工业发展的原因及历史地位.
1工业的大发展
宝鸡地处我国内陆腹地,抗战前,该地区资本主义很不发达,基本上是以农业为主的封建主义经济形
态.机器工业的数量和规模几乎没有,工业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当时已出现的冶铁,采煤,织布,磨面等只
是使用简单机器的生产,而动力主要靠人力,蓄力,水力.近代工业发展的步履非常缓慢.全面抗战爆发后,
宝鸡近代工业在较为有利的投资,技术,战时需要等诸多条件下,一改战前缓慢态势,各类工业迅速发展,
形成了以电力,纺织,机器,酒精,火柴,面粉等较全面的工业门类.
1.1重工业的迅速发展
抗战时期,宝鸡的电力工业得到突破性发展.战前,陕西全省只有一家西京发电厂,发电能力很小,仅
供西安市部分地区用,宝鸡无电可言.1938年,随着战区工厂不断内迁宝鸡,无论是工业用电还是居民生
活用电都很急需,电力工业的发展成为当务之急,电厂的筹建刻不容缓.为此,西京电厂在宝鸡设立了分
厂,投资400万元安装33.6kW柴油发电机,供宝鸡火车站和中山街的照明用电.不久,内迁的申新纺织厂
迁到宝鸡后,自设电厂,不仅解决了本厂的动力和照明用电,还供附近许多工厂居民用电.到1944年,宝鸡
工厂和居民用电基本得到解决.
抗战爆发后,液体燃料和酒精工业急需发展.1940年,中国银行所属的雍兴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投资
150万元创办蔡家坡动力酒精厂,该厂完全采用新式机器,以科学方法管理,利用陕西所产的小麦,玉,薯,
黍等原料试制酒精.1942年,该厂液体发酵装备试验成功后,酒精浓度与酒精产量大为提高,酒精浓度可
收稿日期:2007-02-02
作者简介:张敏(1965一),女,陕西省西安市人,西安工程大学副教授.E-mail:zhangm0401@
254西安工程科技学院第21卷
达69.5,日产6819.15~9092.2L[2].产品一部分除供应雍兴公司西北运输处外,大部分则供应国民党
军队后勤部,这是陕西在抗战时期惟一一家用科学新法酿酒精的工厂.1941年,该公司又创办益门镇动力
酒精厂,资本6O万元,日产浓度9O动力酒精3636.88L,主要销售于西安,咸阳,宝鸡及四川等地[2].不
久,雍兴公司将两厂合并,成立蔡家坡酒精厂.同时,1941年宝鸡清油提炼实验厂成立,资本3O万元.加上
其他小型酒精厂,如宝大动力酒精厂,西华动力酒精厂,自强工业社等,使得宝鸡的化学工业有了一定的优
势.
机器工业为现代工业之母,最足以反映其他工业发展的程度和水平.战前,宝鸡无一家机器制造业.战
时,随着迁陕的几家机器厂到来,该行业的面貌大为改观.1938年,申新铁工厂,洪顺机器厂等自汉口迁到
宝鸡.洪顺机器厂主要生产弹花机,轧花机等.申新铁工厂规模更大,不仅能修理各种纺织,造纸机器,还能
自制纺纱机,面粉机,织布机,造纸机等,特别是制造大牵伸粗纱机,这在后方各省是不多见的.1940年,雍
兴公司开办蔡家坡西北机器厂,资本较雄厚,初以修配纱机为主.1942年新的机加工厂竣工后,开始自制
设备扩大生产能力,主要生产纺织机械,能自制全套纺织机器.1942年底,该厂生产设备达130台.职工也
不断增加,达800余人.新中国成立之前,该厂共研制各种棉纺机23种301台;棉织机4种6台;化工设备
6种18台;面粉机8种26台;动力设备5种25台;其他设备7种17台.为了提高本厂设备能力,还研制各
种金属切削机床等15种175台[3].另外,这一时期宝鸡的冶铁工业也有所发展.陕西冶铁公司坐落在宝鸡
益门镇,1942年冬由杜月笙率西北实业考察团与陕西省政府及雍兴公司,大花纱厂,申新纱厂,通商银行,
新华银行等投资200万元组成.1943年5月开工,年产灰口铁200t,铸件100t[3].加上宝丰,大兴,秦兴等
小型的工厂,有十几家铁工厂.
1.2轻工业的繁荣
抗战以来,由于轻纺工业与军需,民用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加上陕西当地丰富的棉毛资源,使得陕西
纺织工业发展最为显着,特别是棉纺工业尤为突出,产品不但为后方民用,还担负军需.1938年底,武汉的
申新第四纺织厂,震寰纱厂,湖北官布局及民康药棉厂等几家工厂迁到宝鸡后,使当地的纺织生产能力大
增.申新纺织厂的成就闻名遐迩,它的前身是汉口申新第四纺织厂.1938年8月,申新四厂在宝鸡正式建
厂,该厂拥有纱机2万枚,布机400枚以及3000kW发电机组1部,钢磨12部.生产初期,他们用从各处
收集到的12部大小不等的汽车头牵引作动力,用木炭作燃料,先带动6台纺纱机,使1600枚纱锭运转起
来.1940年又借到1台火车头,将其修理改装,带动纺纱机,再开出4000枚纱锭.1941年,申新3000kW
透平发动机正式运转使用,全年可发电1500万度,除本厂用外,还可供宝鸡城内照明使用.为防止敌机轰
炸,保护机器设备和安全生产,申新建设了窑洞工厂,总面积达 5.15hm.被当时人们称为"中国惟一的地
下工厂".该厂的机器比较先进,大多购自英国.共有纺纱机2.8万台,布机300台.到
1945年,申新纺织厂
工人已达3340人,年生产棉纱1.12~1.68万件,棉布12~16万匹.其产品品质优良,所产"四平莲"牌棉
纱畅销西北西南地区.除申新纺织厂外,雍兴公司也在宝鸡投资该行业.主要有蔡家坡纺织厂,业精纺织
厂.蔡家坡纺织厂创设于1941年,初期500万元,由雍兴公司直接投资,后为中国银行贷款.至1947年底,
该厂共拥有纱锭1.644万枚.机器大部分为济南成通公司制造的半成品,运至该厂后自行配制,还包括英
国拨拉特公司制造的4200锭纱机和一批自行仿制的各型纱机;全厂职工954人,员工多为中国银行所属
沦陷区纺织厂内迁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雍兴高级职业学校毕业的学生以及一部分当地招聘的职员和
工人,职工素质较高,劳动生产率较高,年产32,2O,16,1O棉纱达1.1766万件(每件为81.44kg).业
精纺织厂初设于宝鸡市的虢镇,是由中国银行在山西纺织厂的技术人员王瑞基,刘治钧及业务员张仲实等
来到陕西创办的.设备都是木制的纺织机和织布机.雍兴公司成立后逐步加以扩充,从印度购进1000余
锭的铁木纺纱机,配置200余台高阳式织布机,后又换为拨拉特式清棉机和细纱机.加上原有的床单,毛巾
被和手工染整设备等,成为一个生产多种产品的小型染整工厂.抗战期间,宝鸡地区大小织布厂300余家,
织布机2000余部,职工3000余人,分布在十里铺,益门镇,虢镇,蔡家坡,双石铺,眉县等地.其中申新,蔡
家坡纺织厂和西安大华纺织厂,咸阳纺织厂,并列为西北四大纺织厂,资本总计1700万元,占纺织业资本
总额的81,占全部工业资本的38.6[4].又因申新和大华是民营资本,产销自助,经营有方,产品畅销西
北纱布市场,时有"申新纱,大华布"之誉.
面粉涉及到军需民用,因而发展很快,在宝鸡轻工业中仅次于纺织业.1938年,汉口的福新,徐昌的和
第2期抗战时期的宝鸡近代工业255
合,同兴,河南漯河的大新等几家面粉厂迁到宝鸡后,大大增强了这一地区的面粉生产能力.其中大新,福
新两个厂资本雄厚,设备先进,日产面粉都在2000袋左右.不久,因陕西最大的西安成丰面粉厂一度遭受
火灾,宝鸡的大新,福新在陕西面粉行业中便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面粉加工业利润很高,如福新面粉厂
1944年获纯利达837万元.
其他工业在宝鸡也开始发展起来,如造纸,火柴,烟草等工业.陕西造纸工业落后,战前无一家机制造
纸厂.抗战以来,大量机关,部队及文化用纸剧增,纸张极为紧张,纸价不断上涨.鉴于此,1943年,宝鸡申
新四厂利用纱厂废棉和申新铁工厂制造的机器成立了宏文造纸股份有限公司.因原料充足,价格低廉,讲
求技术,因此,所产白纸,打字纸,封面纸,牛皮纸等,质地良好,产销两旺.产品绝大部分销往陕西,小部分
销往甘肃,是当时陕,甘,宁三省工商文化用纸最大的生产厂家.另外一些小型造纸厂,如大中华造纸厂,凤
翔火星巷造纸合作社,私营华文造纸厂等也增强了宝鸡的生产能力.火柴业有民营协和新火柴厂,秦昌火
柴厂迁到宝鸡,二厂火柴产量分别为500箱和600箱.
综上所述,抗战时期,秦宝工业区内,无论是重工业还是轻工业,是官办工业还是民营工业,都得到了
发展.工业的发展初步改变了陕西,特别是宝鸡经济发展的落后面貌.
2宝鸡近代工业发展的历史条件
抗战时期,宝鸡工业得以比较迅速的发展,是与其所具有的特殊历史条件密切相关的.
2.1战区工业内迁宝鸡.促进了当地工业的发展
抗战初期,国民党为了支撑抗战和稳定后方统治,制定了沿海,沿江工厂的内迁,建设包括陕西在内的
西南,西北大后方工业基地,并以贷款,补助等方式资助工厂内迁.其中迁往陕西的工厂有44家,占内迁工
厂数的1OoA;迁陕机器设备1.5万t,占内迁机器的9;工人人数700余人,占6[2].虽然这些数字不大,
但从陕西本身来讲,其作用远远超过这些.迁陕企业大部分集中在宝鸡十里铺一带,申新工厂,大新面粉
厂,洪顺机器厂,泰华棉毛厂规模最大,加上震寰沙布厂,湖北官纱局等2O余家工厂.这些工厂设备,技术
力量雄厚,多数成了各行业的骨干力量.如陕西纺织业中8万枚纱锭中有3万枚是内迁工厂带来的,占陕
西全部纺织设备能力的5O9,6.这些企业不仅带来了先进的设备和技术,而且也带来了先进的管理经验,为
当地新办企业起了示范作用.如中国近近代史上着名的民族资本工业荣氏企业的分厂——申新第四纺织
厂迁到宝鸡后,不仅在很短的时间内恢复了生产,而且还设立了铁工厂,造纸厂,面粉厂等配套厂,对当地
影响很大.该厂有较完备的管理机构和严格的管理制度,坚持职工培训,搞好职工福利,创办附属医院,子
弟学校.经过几年的苦心经营,形成了以申新纱厂为中心的秦宝工业区.
2.2抗日战争为大后方陕西工业创造了相对独立和稳定的生产环境
广阔的销售市场和较为丰富的物产,如粮食,棉花,羊毛,煤炭等为陕西工业发展提供了廉价的原料
供应市场.这种状况给陕西以及外省来陕投资的企业带来高额利润,刺激着货币持有者投资工业的积极
性,促进了工业的发展.宝鸡也先后成为战区工厂,机关,学校,部队,银行内迁的终点和转运站,加之大量
的逃难人口沿陇海铁路涌至宝鸡,一时万商云集,城市人口剧增,仅宝鸡市人口就由战前的7000人左右
猛增到70000人.人口的增加,民用需求的增长,使纺织,面粉,造纸等工业迅速发展起来.与此同时,西宝
公路,宝(鸡)汉(中),宝(鸡)平(平凉)和陇海铁路等通向西南西北各省的公路,铁路的修建,使宝鸡成为名
副其实的交通枢纽,西南,西北的物资经公路被运到宝鸡,再经陇海铁路或公路运往抗日前线,宝鸡成为西
北西南的物资集散地.良好的市场,交通条件使宝鸡这个工业荒原,成为西北地区着名的工业发展中心.
2.3抗战前期国民党中央和地方政府扶持后方工业
抗战前期,国民党中央和地方政府扶持后方工业,支持工厂内迁.如在武汉民营工厂内迁时,迁陕的申
新四厂曾接受国民政府经济部借款1O万元,又通过经济部从中国银行借款150万元作为建厂资金,另外
还先后得到经济部拨给的250桶水泥和陕西省政府主席兼战区司令长官蒋鼎文拨给的50t钢筋.正是这
些援助,才使得该厂建立起动力工厂,解决了动力用电问题.在经济援助的同时,还根据各地物产,原料供
给和产品销售等条件,因地制宜,安排工厂去向,并为内迁工厂解决生产中的实际困难.1939年迁陕工厂
到宝鸡后,国民政府调整处在此设立材料库,购运存储各种工矿业所需的材料,工具帮助企业发展.并鼓励
扩大生产,采取增产措施.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取消了对民营工矿业在经营门类上的限制,扩大了奖励范
256西安工程科技学院第21卷
围等等.同时国民政府借助于国家资本力量,积极发展后方的国营工矿业.如国民政府中国银行在西北设
立的雍兴公司,是西北地区最大的投资公司,该公司仅在宝鸡市,虢镇,蔡家坡,陇县等地就先后投资开办
了纺织,酒精,机器,煤矿等工矿业.所有这些都为当地工业的发展起一定的带动作用.
3宝鸡近代工业的历史地位
3.1有力地支援了全民族抗战
抗战时期,宝鸡作为大后方的工业发展中心,为抗日战争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富于爱国热情的民族工
业家为保存国力,支援抗战,克服重重困难,历尽艰险,将工厂内迁,并在后方艰苦的条件下,自力更生,艰
苦奋斗,创造出了许多人间奇迹.同时富于爱国精神的产业工人,他们不顾劳动时间长,工资待遇低,工作
条件差等种种困难,为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挽救祖国危亡而忘我的劳动,为抗战作出了极大的贡献.如申新
纺织厂的职工在敌机连续轰炸的情况下日夜抢修,维持生产.宝鸡大部分工厂产品是供应军粉的,如大新,
福新面粉厂每月有20d承担的是军粉任务.
3.2改变了宝鸡落后的经济面貌
抗战前,宝鸡是一片工业荒原.抗战后,形成了蔡家坡,虢镇,宝鸡市区等战区工业.工业的发展,不仅
结束了宝鸡无近代工业的历史,而且还相应地带动了城市的商业和服务业.由于企业生产能力的提高,原
料,制成品等物资流量不断加大,宝鸡的经济地位在大后方迅速上升,影响不断扩大,人口也不断增长.工
业的增长带来了市场的繁荣和商业的发展.如宝鸡的菜市街,西闸口的商业和服务很是繁荣,饭店,旅店,
成衣局等有几十家之多,这些店铺资本总计有1O万元以上.工商业的发展,使得宝
鸡由原来一个偏僻小镇
发展成为一个工商辐辏,市井繁荣,颇具规模的新兴城市.
3.3奠定了建国后宝鸡现代化工业城市的基础
宝鸡工业的发展,主要是抗战时期东南沿海地区爱国企业家和社会各界人士,为支援民族抗战而迁移
和创建起来的,说明宝鸡工业的发展与全国各地工业发展的交流有着密切的关系.今天宝鸡的工业建设更
离不开各地工业的资金,技术,人才的交流和合作.如果说2O世纪3O年代中期和4O年代前期,在抗战的
旗帜下,沿海沿江工厂的内迁是宝鸡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2O世纪6O年代三线建设时期又使宝鸡现代工
业得到进一步发展L5].
参考文献:
[1]岳陇.抗日战争时期的陕西工业EJ].西北大学,1989(2):93—98.
E2]李全武,曹敏.陕西近代工业经济发展研究[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243—244.
[31王景文,张良铭,程锋.宝鸡工业发展史[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1:8-20.
[41西安市档案局,西安市档案馆.陕西经济十年(1931~1941)[M].西安:西安市档案局,1997:176.
[51曹敏.抗战时期陕西的近代纺织工业[J].西安工程科技学院.2005,(19)4:4OO一403.
TheBaojimodernindustriesduringanti-Japanesewarperiod
ZHANGMin
(SchoolofHumanities&SocialScience.XianPolytechnicUniversity.Xian710048,C hina)
Abstract:ThecausesandhistoricalsignificanceofthedevelopmentandprosperityofBaojiin dustries
duringtheanti-Japaneseperiodarediscussed.Basedonrelativehistoricalliterature,thehistor icalfac—torstOadvancethedevelopmentofmodernBaojiindustriesareanalyzed.Thedevelopmento
findustry
greatlybackeduptheAnti-Japanesewar,improvedBaojieconomyandlaidflfirmfoundation foritsbe—
comingflmodernindustrialcity.
Keywords:anti~apaneseperiod;Baojimodernindustry;industrialdevelopment
编辑,校对:武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