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学校管理学》期末考试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054《学校管理学》2013年6月期末考试指导
一、考试说明
1、学校管理学通过研究学校内部的管理活动及社会现象,揭示学校管理规律,目的是实现普通中小学学校管理的科学化,提高办学效益和教学质量。它是教育科学和管理科学交叉而成的一门边缘科学,是一门理论和应用的相结合的学科。
2、考试总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题型有:选择题(20分)、简答题(20分)、论述题(40分)案例分析(20分)填空题(20分)、简答题(18分)、论述题(40分)案例分析(22分)
二、复习重点内容
绪言
1、学校管理学是一门综合学科,它主要以教育和管理科学为基础。
2、20世纪前半叶学校管理学的发展主要受到科学管理理论和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影响。
3、研究和学习学校管理学的指导思想
(1)坚持“管理二重性原理”,辨证对待管理思想和实践的普遍真理性与特殊的社会性。
以开放的态度对国内和国外、历史与当前的各种管理理论和实践经验,积极吸取其精华,结合实际,为我所用。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学校为目标,有分析地对待各种管理思潮和管理经验。
(2)认真研究中华民族的文化和管理遗产,将其精华融会于代管理思想体系中去。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研究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相结合。
4、学校管理学研究的对象概括说包括观念、结构、活动和人四种基本要素。
5、学校目标管理的活动阶段可分为执行、检查、总结三个部分。
6、从一般文化概念的外延入手,把学校文化可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
7、学校计划的执行过程包括了组织、指导、协调、激励和控制等一系列活动
第一章学校效能和学校管理
一、分析学校效能的几个视角
从实践结果和理论阐释来看,人们对学校效能有如下角度的理解:
1、目标模式
2、关键人群需求满足模式
3、投入—产出模式
4、环境适应模式
5、学校内质优化模式
2、学校发展战略是学校对其长远发展目标及行动路线所作的宏观的有预见的构想和安排。
第二章学校管理过程
1、科学决策的环节
科学的决策要经过明确问题、设定目标、制定备选方案、评价与选择方案、在实施中追踪决策5个步骤,它们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1、明确问题
这一阶段是决策的前提,问题不清,原因不明,决策的方向就难以判定。首先要把主要的问题把握住,这样的决策才是科学的。这一阶段须做好以下几项工作:(1)查明问题的范围、程度和特点。
范围是指问题发生及影响的广度,特点是指所发生问题与其它类似情况有何不同,存在什么新颖之处。
(2)分析问题的原因。
解决问题要追根寻源才能治本,查找原因要深入,必须作纵向和横向分析。所谓横向分析是对所有原因进行假设验证,去伪存真。所谓纵向分析是指对问题层层剥皮,穷根究底地分析原因。这两种分析要交叉进行,并最终找出真正的和关键的原因。
(3)预测事态发展趋向。
预测就是对某一不确定的或未知的事情做出分析,对其发展前景和过程的各种可能性进行判断。科学的预测要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综合相关因素而做出整体性的判断,要经过确定问题、收集和整理资料、建立预测模型、得出预测结论、拟合验证等几个步骤。
2、设定目标
确定目标是决策的核心内容,它体现决策者的价值选择、对校内外情势的分析认识,以及他付出代价取得成绩的意愿和勇气。目标是制定和选择行动方案的依据。
3、拟订备选方案
拟订备选方案宜先粗后细。“先粗”是指高屋建瓴地从多种角度设想方案各种可能的方案,保证方案把各种重要前景都照顾到。“后细”是指对已经提出来的方案轮廓细节化,将每一决策的活动内容、日程安排、人员配备、经费落实、实施代价逐一讨论、编排。特别是对每个方案执行的后果要仔细考虑,它们的积极后果与消极后果、有形后果与无形后果、当前后果与长远后果、直接后果与间接后果都应仔细权衡。
4、方案选择
方案选择即所谓拍板,它经过对方案的评价决定哪个方案可以选用。这一阶段有两个问题要注意,一是选择方案的标准,另一个是选择方案的方法。
(1)决策方案的选择方法大致有经验判断法、数学计算法和实验法三种。
(2)方案选择标准除注意与上述“设想目标”的要求保持一致外,还要注意这一阶段特殊的价值选择:极优,满意,还是渐进?
5、追踪决策
一个决策并不因为拍板定案、付诸实施而完结,还必须经过执行过程的考验。因为在做决策时,可能会遇到信息不充分、经验不足或情况发生变化等一些负面因素的影响,因此对已经执行的决策必须进一步收集反馈信息,对不合乎实际或被证明存在错误的内容进行修正。
2、西蒙认为管理过程的环节
管理过程就是一个不断进行决策的过程,整个管理活动由“决策—执行—再决策—再执行”这样一些连续不断的活动所组成。
3、戴明认为管理过程的四个环节
戴明在质量管理学中提出管理过程的PDCA循环说,这四个字母分别代表了计划、执行、检查、修正等四个环节组成,构成整体、连续循环的过程。
4、制定学校计划的作用是:
(1)为学校的高中层管理人员提供明确的方向与政策,以便作为指导和协调工作的方针。
(2)通过说明学校工作所要达到的最终成果及其标准、工作步骤和日程,使每一个工作人员明白对全校、所在部门及个人的期望是什么;同时使每个部门和每个人明白自己与其他人的工作联系,以加强彼此的协调。
(3)可以预先估计在计划执行的过程中的问题,以便提前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
5、决策的划分
决策可以按照不同标准划分为不同类型:
按问题范围不同,分为:战略决策、战术决策和具体问题决策;
6、控制活动包括三个基本环节:
(1)确定控制目标,一般说,工作计划是基本的控制标准,但为了实施更为有效的控制,应当对各项工作和活动设置详尽的、可操作的标准;(2)衡量执行效果;(3)采取措施纠偏。
第三章办学质量管理
1、什么是学校质量管理中的标准质量、过程质量和结果质量?
标准质量又叫设计质量,它是对工作过程和结果质量标准进行构想和设计的质量。
对质量标准的设计不佳容易使管理活动一开始就陷入先天不良的困境。
过程质量是将标准转化为成果的行为的质量,具体表现为各项工作的各个活动环节符合要求的程度,在工作科学化、规范化的前提下,高质量的活动是高质量成果的保障,同时它也为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提供了条件。
成果质量是各项工作最终结果的质量,是学校各项工作追求的实质目标。是学校管理的目的所在,离开它质量管理就失去根本意义。
2、学校质量信息分析
学校质量信息分析大致可以分为前后相联系的两种类型:状态分析和原因分析。前者是对质量现有状态的初步分析和判断,带有描述的性质;后者是对影响质量的原因进行分析,带有推断的性质。
(1)状态分析
状态分析又包括特征分析、比较分析和综合分析三类。
特征分析是对学生质量或工作质量的某些项目特征指标所进行的分析。这种分析使人对质量在哪些方面或哪些具体指标上还存在什么不足可一目了然,因而它是指导教职工改进工作和指导学生改进学习的必要手段。
比较分析是以现在的质量状况相对于某一质量水平所进行的比较,其目的是要判断被比较者质量状况的相对水平,或判断出被比较者的质量发展趋势。
综合分析或根据某些综合性指标,如学习成绩的合格率或体育的达标率,对质量进行的总体性分析;或凭经验或印象,对工作质量和学生质量进行整体性的评价和概括。这种分析有时较为粗糙,但对整体情况的了解却是不可缺少的。
(2)因果分析
在对质量的一般状况心中有数之后,就需要对质量的提高或下降的原因进行分析,找出问题的关键所在。一般来说,分析学校教育工作质量的影响因素要从教师、学生、设备与教材、管理以及环境等五个方面着手。这五个方面还可以分解为许多子因素。通常用鱼刺图来表示质量形成中的因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