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张承志小说的悲剧美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张承志小说的悲剧美

专业:汉语言文学姓名:李建丽学号:05101319

指导教师:李仁和

摘要:20世纪80年代的知青文学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知青作家张承志的小说极具独特性。本文认为张承志小说的重要特点是渗透着一种宗教色彩的、强烈的、独特的悲剧美。在当今文学领域审美观念庞杂多样的态势下,这种悲剧美对后世文学将有着深刻的启示性意义。

关键词:知青文学;悲剧美;张承志小说

20世纪80年代的知青文学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乃至整个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位置。知青作家特有的人生经历为他们提供了独特的创作视觉,而有着少数民族血缘和内蒙古大草原插队经历的张承志,凭借其敏锐的观察力和独特的审美追求,在知青文学中独树一帜。本文认为张承志小说的主要特点是渗透着一种宗教色彩的、强烈的、独特的悲剧美,在当今整个中国被一种普遍的实利风气和商业文化搅得烦躁不安的时候,他的悲剧美作为一种独特的存在,作为一种与当今之世俯仰皆是的生命之轻格格不入的审美观念,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对后世文学也将有着深刻的启示性意义。

悲剧美是美学的主要范畴之一。它是在戏剧性的矛盾冲突和悲剧性的艺术表现中对美的肯定,而且往往与崇高和壮美相联系,使人产生深沉而巨大的同情共感和心灵震撼,并以其深刻的艺术感染力,给人以激励和启示,引发人们深层次的审美感受。“悲剧”这一概念,在中国古代文论中并未出现,而欧洲早在古希腊时期就明确提出了这一概念,并相继有各种各样的关于悲剧的著作问世。对于西方的悲剧理论,亚里士多德、黑格尔、尼采以及马克思等人都曾做出了重要贡献。马克思、恩格斯从理论上对悲剧的发展史进行了概括总结,将其提升到新的理论水平。

悲剧作为审美形态的存在并不限于艺术领域,而是现实生活中广泛存在的历史现象。因此,要想从根本上说明这种现象的本质,还必须从历史的角度出发,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加以剖析。恩格斯在评价拉萨尔的历史剧《济金根》时

讲到,悲剧产生于“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矛盾。恩格斯是扬弃了黑格尔思想中纯粹精神推演的方法和观点,把视线聚焦到真实的历史与人类实践活动中来。人类的实践活动总是受客观历史条件的制约,但具体的人的实践行为却可以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当一种代表历史发展的价值取向的实践行为付诸实施时,它自身当然代表着“历史的必然要求”,但这种实践行为却往往会因为缺少现实根基而遭致失败,这就构成了实践主体的悲剧要素。这种实践行为的正义性与其失败的必然性是产生悲剧的根本原因,也是悲剧有异于一般悲惨事件的关键所在。而中国当代作家张承志的小说正具有了马克思悲剧理论的这些基本特征,并且以一种具有宗教色彩的、强烈的、独特的悲剧美呈现在读者面前,其小说中渗透的悲剧精神可以从以下两点表现出来:

一清洁的精神:宗教信仰对世俗世界的抵制

张承志提倡“清洁的精神”,对此我们应该强调的是:伊斯兰教就其本质而言,是基于洁净的宗教:“万物非主,惟有真主,穆罕默德是主的使者”,这句“清真言”,“是伊斯兰教信仰的核心,极其深刻地阐明了伊斯兰教的信仰基础”。①曾治北方民族史的张承志对伊斯兰教的清洁本质想必更有独特的体味与领悟,他的倡洁决非“是在大苦闷中,举起了‘清洁’的旗帜,‘以笔为旗’。”

②“人要追求清洁的生存”才是他毕生努力的至高境界。

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一种颠倒的世界观。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一文中曾经给宗教下过明确的定义:“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早在原始社会,宗教就已经存在,它产生的根源和基础在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以及原始人对自然斗争力量的软弱。那时,宗教规范往往成为人们共同遵守的社会规范。人类历史上宗教的产生和发展的确是与很多因素有关,如社会因素、心理因素、精神因素等。但是宗教作为一种在历史上影响时间如此长,影响范围如此广泛,影响人数如此众多的社会行为的产生和发展,最基本的、最主要的因素在于:自从人类成为一种群体活动的生物,成为具有社会性的群体以来,宗教就是作为具有培养和加强人的社会性作用的一种重要的社会行为而成为社会的必需。而以后的宗教和宗教改革,往往都带有某些创始人所代表的社会阶层的意识。所以在阶级社会中,宗教活动往往会带有阶级烙印。但是一

些主要的宗教之所以为社会接受,为社会中相当部分的人所接受,主要的原因还是它的维护和培养人的社会性的作用能满足全社会的需要。

对于信仰宗教的人们来说,宗教世界是有别于现实世界的一个隐形世界,并且那现实世界是受了这个隐形世界支配和左右的。现实世界只是它的一个幌子,一道由它反射出的虚光。现实世界毫无意义。因为,它并没有自身,并没有自主的权利与力量,甚至没有真正的存在。这也是那些具有宗教色彩的小说所竭力向我们渲染、证明的印象。宗教的积极意义在于:宗教能使人们的灵魂得到净化,能使人们获得生存的勇气和足够的乐观主义精神,能使人养成悲天悯人的情怀,能够改变恶俗的人间世界,还能够提高精神的审美。也正是因为宗教的这些意义,才使宗教和悲剧发生了某种联系:在世俗喧嚣浮躁的洪流中固守一方“净土”,用宗教信仰孤独地抵抗世俗的潮流,即使最终毁灭,也决不回头。

受宗教思想影响而在自己的作品中渗透了悲剧意识的作家有很多,如外国的莎士比亚、休谟、托尔斯泰,中国的冰心、许地山等。托尔斯泰在他的《战争与和平》《复活》《安娜·卡列尼娜》等小说中,都利用宗教来使悲剧主人公的人格得到了升华。《复活》中的主人公聂赫留朵夫和玛丝洛娃两个青年本来单纯相爱,但阶级地位的差异,使他们注定分开,并各自发生悲剧。男主人公聂赫留朵夫先是一个纯洁善良、追求理想的贵族青年,随后受到世俗生活中不良习惯的影响,变得猥琐、低下、空虚和渺茫。当他在法庭上重逢玛丝洛娃后,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认清了自己虚伪可耻的面目,决心改过自新,并最终在上帝那里找到了灵魂的归宿。聂赫留朵夫由忏悔走向复活的过程,就是人性由失落到复归的过程,也即改恶从善,善战胜恶,道德自我完善的过程。而女主人公玛丝洛娃身上的悲剧色彩更浓厚些。玛丝洛娃是一个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下层妇女的形象,她受骗之后被人赶走,孤苦伶仃之下常常受人欺凌,丧失了做人的尊严,这一切都强化了她对人性的最初认识,而对善、对上帝的信念开始动摇,对恶的存在与力量也深信无疑。她所体验到的痛苦越多,就越相信所发生的事的必然性。但当聂赫留朵夫决心用自己的行动去“唤醒她的灵魂”时,她重新看到了人身上的善,恢复了从前有过的信念,内心也产生了真人的情感、心灵的复苏,决心做一个新人。最终,在与革命者相处的过程中,玛丝洛娃获得了新生,她的精神彻底复活了。男女主人公复活的道路是不同的,但作者认为他们的精神归宿是一致的,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