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感湖自然保护区2009越冬水鸟调查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1、调查背景 (1)
2、龙感湖自然保护区环境现状 (1)
3、研究方法 (2)
3.1调查方法 (2)
3.2样点与样线的布设 (3)
4、调查结果 (5)
5、讨论 (5)
参考文献: (6)
1、调查背景
根据项目“湿地利用影响评价与水鸟资源可持续利用技术”下的“野生水鸟人工招引技术”实施方案,选取湖北省龙感湖自然保护区作为试验点,通过对保护区越冬水鸟的调查研究,探索对越冬水鸟的野外招引技术流程。
本次调查2009时间为年1月4日—1月8日。共发现水鸟22种,隶属于6目,8科,共22种。
2、龙感湖自然保护区环境现状
湖北龙感湖湿地是由长江及其众多支流泛滥而成河湖湿地区,是我国淡水湖泊分布最集中和最具代表性地区,也是世界自然基金会确定的全球最重要的238个生态区之一。
龙感湖自然保护区位于湖北东隅黄梅县南部,南与江西省隔长江相望,东与安徽省一水相连,东经115º56´~116º07´,北纬29°49ˊ~30°03ˊ。保护区是以境内的龙感湖、人工湿地万牟湖和张湖为主体,包括周边的大源湖、小源湖及部分人工湿地。保护区面积为2322hm2,其中核心区面积8124.6hm2,核心区将鸟类主要栖息地囊括在内,且整个保护区已将湖北境内的龙感湖及湖周边生境良好、鸟类栖息丰富的大源湖、小源湖及万牟湖涵盖在内,包括了该区域湿地和鸟类集中的越冬地、栖息地和觅食地。
保护区属北亚热带大陆季风气候区,季风气候特征明显,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无霜期长,严冬酷暑期短。该地区平均气温16.7℃,1月平均气温3.9℃,7月平均气温29.1℃。年平均降水量1310.9mm,降水日数138.2天,从降水年内分配看,主要集中在4月~8月份。无霜期267天,年平均太阳辐射为111.6kcal/cm2,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029h,日照时数随季节变化十分明显。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8%,年平均蒸发量为1553.1mm。主要灾害天气如暴雨、干旱、大风、冰雹和冰冻天数极少。10月~翌年3月为枯水期,水深1m~2m,且出现湖滩和沼泽,形成浅湖、沼泽与作物人工湿地相连的生态系统,为越冬的湿地水禽和亚水禽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生境。
该生态区地理条件复杂多样,植被类型繁多,水资源极为丰富,孕育了丰富多样的植物资源和野生动物资源,是全球重要的水鸟越冬地和候鸟迁徙路线停歇地。保护区是许多珍稀野生动植物的栖息、繁衍、越冬地,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白头鹤、白鹤、
黑鹳、东方白鹳、大鸨5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白琵鹭、大天鹅、白额雁、灰鹤等27种。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附录的动物有红隼、白眉鸭、东方白鹳、长耳鸮等28种,列入《中日候鸟及其栖息地保护协定》的有白额燕鸥、金腰燕、灰鹤、白头鹞等73种,列入《中澳候鸟及其栖息地保护协定》的有白眉鸭、水雉、白鶺鸰、红脚鹬等22种。
在176种鸟类中,有留鸟49种,占鸟类总数的27.84%;夏候鸟35种,占19.89%;冬候鸟90种,占51.13%;旅鸟2种,占1.14%。冬候鸟种数达到保护区鸟类种数的一半以上,占绝对优势,也是龙感湖湿地水禽的特征之一。
在湖北龙感湖自然保护区176种鸟类中,有繁殖鸟类84种与非繁殖鸟类92种,二者相差8种,各占约1/2,差种比例较小,这是该区所特有的现象。在繁殖鸟类中,东洋界40种,占繁殖鸟类的47.62%;古北界24种,占28.57%;广布种20种,占23.81%,以东洋界种类占优势。
按分布型划分,全北型种类31种,古北型种类44种,东北型(我国东北地区或再包括附近地区)种类19种,东北型(东部为主)种类2种,东北-华北型种类2种,季风型种类3种,高地型种类1种,喜马拉雅-横断山区型种类2种,南中国型种类7种,东洋型(包括少数旧热带型或环球热带)种类34种,不易归类型种类29种,未列入2种。从分布型看,古北型鸟类占比例较大,反映了北方鸟类向南渗透极为活跃;东洋型种类次之,反映了东洋界地理区划北端鸟类类群向古北界过渡。保护区由于候鸟、旅鸟过境频繁,年中周期性变动较大,一般春、秋两季为两个大变动期,夏、冬两季为两个平稳期,据统计,冬日来本区越冬的北方类型鸟类占全部冬候鸟的80%以上,南方类型留此过冬的只有5%左右,夏日在此繁殖的鸟类以南方类型为主,约占繁殖鸟的75%左右,北方类型只占20%左右。
3、研究方法
3.1调查方法
(1)资料收集
在调查前搜集龙感湖自然保护区相关资料,包括调查地点的湿地类型、面积、水文、水质、水生植被、受威胁因素、历史变迁以及地图等。搜集保护区常见水鸟名目,为下一步的现场调查做好铺垫。同时搜集保护区的动物分布图以及功能区划图,了解重要水鸟的分布位置,确定调查路线以及重点调查区域。
(2)实地了解
到达调查地点前,了解当地湖泊、沼泽、江滩等湿地的分布,与林业局、保护区负责人、工作人员进行沟通,走访当地村民,根据掌握的资料进一步确定调查路线。
(3)现场调查
采用步行或乘车,在已经确定的区域内进行调查。越冬水鸟数量统计全部采用直接计数法,即精确计数法与集团计数法对越冬水鸟种类以及数量进行统计。在调查区域内,不论在样点还是在样线上,只要见到水鸟就立即记录个体种类、数量。为使调查结果更接近实际,在调查样点、样线上尽量扩大观察半径。同时对具代表性的观察点用GPS 定位,同一区域进行重复调查时,将同种水鸟出现最多的数量作为统计数值。
3.2样点与样线的布设
根据龙感湖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分布图,选择重要保护水鸟的停歇地作为调查地点,以此为依据设置样点和样方(见图1)。
(1)调查样点
共设置调查样点6个,分别为下新镇下新社区、小池镇杨列村、严家闸、湖口闸、中闸、沱湖闸。其中严家闸是位于保护区核心区的保护站所在地,该处人烟稀少,且秋割后的水稻田以及人工湿地是鹤鹳类觅食的绝佳场所。
(2)调查样线
共设置调查样线3条,分别为,严家闸-湖口闸,严家闸-沱湖闸,严家闸-小池镇杨列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