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番茄简易基质栽培技术

合集下载

盆栽基质番茄架式栽培方法

盆栽基质番茄架式栽培方法

盆栽基质番茄架式栽培方法盆栽基质番茄架式栽培法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有机番茄种植方式。

与传统土壤栽培方式相比,盆栽可以克服土壤质量差异、水分形成、病虫害等问题,具有空间节约、设备简单、可移动等优点。

以下是盆栽基质番茄架式栽培方法的详细步骤。

1.选择盆与基质:选择适合的盆和基质非常重要,建议使用直径30cm左右的盆,基质以珍珠岩、腐叶土、珍珠土混合物等为好,不宜使用含有化肥和农药的基质。

2.种植番茄苗:选择适合的番茄品种和健康的幼苗进行栽种。

为了让番茄植株垂直向上,可在盆内挖个坑,把番茄苗放入后,将盆中的基质压实,保证根部的稳固。

3.搭建支架:在盆中种植番茄苗后,需要搭建支架。

支架的高度要适合于植株的生长,可以选择用竹竿或金属架搭建支架,将竹竿或铁丝穿过盆中的洞口,并在盆外将竹竿或铁丝固定。

4.修剪番茄植株:在植株长到一定高度后,需要进行修剪,将生长势强、花芽较少的枝条剪去。

这样可以使番茄植株的生长更加健壮,有利于果实的生长。

5.施肥:在栽培时,需要定期进行施肥。

可选择有机肥料,例如鸡粪、牛粪等进行施肥。

每2-3周施肥一次,避免过度施肥,从而导致植株病虫害的滋生。

6.水分管理:在番茄生长的过程中,需适量控制盆栽中的水分。

较适合的浇水量是两天一次,喷雾的方法使水分更具有效性。

但是,在天气潮湿或降雨的情况下,应适当减少浇水量,以免水分过多,导致植株生长不良。

结论:盆栽基质番茄架式栽培法是一种适用于家庭、厨房和阳台的方法,非常适合于空间有限的城市居民。

通过使用盆栽基质种植番茄,可以克服传统土壤栽培带来的问题,同时可以获得更好的番茄产量,为家庭提供安全、新鲜、营养丰富的蔬菜。

日光温室番茄基质栽培技术

日光温室番茄基质栽培技术

1 0 % 、蛭石 ( 2—4 m m) 1 0 % 。使 用 前 1 5 d将 基 质 堆
2 5 c m 厚 ,喷湿 盖膜 以消 毒灭 菌 ,然 后 每 平 方米 基 质 中加 入 l 0 k 譬饼肥 ,混 匀后 即可 填槽 。
2 定 植前 准备

般 情 况 可根 据 种 植 环 境情 况 ,采 用 基 质 袋 、
选择 栽 培基 质 一般 要 以当地 资源 为主 ,这 样更
经济 。一般 以菌 糠作 为 主要 原料 ,配 以珍珠 岩 、蛭 石 、炉渣 等 ,按 照 一 定 比例 混合 后 作 为 栽 培 基 质 。
菌糠( 4~6 mm) 5 0 %、珍 珠 岩( 2~4 mm) 3 0 %、炉 渣
4 . 3 温 度 光 照 管 理 。 定 植 后 , 白天 温 度 控 制 在
2 4℃ ~2 6℃ ,夜 间 1 6℃ ~1 8℃ 。坐 果 后 白天 温 度 2 6℃ ~2 8℃ ,夜 间 1 3℃ ~l 4℃ ,严 冬 季 节 棚 温 可短时达到 3 0℃ ,但 不 可 通 大 风 。严 冬 过 后 , 恢 复 正常温 度 管理 。 4 . 4 整 枝 与 吊蔓 。 整 枝 时只 保 留主 轴 生 长 结 果 , 摘 除全 部 叶腋 内的侧 枝 ,侧 枝 1 0~1 5 c m 时打权。 6~7叶 时 吊蔓 ,绳 上 部 固定 在 棚 架 铁 丝 上 ,下 部 系 在 茎 基 上 。茎 蔓 与 吊绳 相 互 缠 绕 以保 持 直 立 生
长。
的硬 塑 管 ,并 包 裹 双层 窗纱 , 再 向沟 内填 充 基 质 ,
安 上 滴 灌 管 , 并 用 铺 在 沟 内 的 塑
料 薄 膜 将 基 质 包
裹( 如图 1 ) 。可 根 据 温 室 长 度 制 作

设施番茄高产栽培技术

设施番茄高产栽培技术

设施番茄高产栽培技术一、地块选址选择适宜的地块是设施番茄高产栽培的第一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土地肥力土地肥力是影响番茄生长的关键因素,而且土壤要求肥沃疏松、排水良好、水分保持能力强等条件。

一般来说,选择肥力好、有机质含量高、土层深厚的土地为佳。

2.气候条件番茄喜温,适合生长的气温为20-32摄氏度,适宜的相对湿度为60-70%。

因此,选择气候适宜、不过度波动的区域为佳。

3.坡度以3-5度的坡度为宜,地势过陡或过平,污水积水,既不便于排水又易硬化地面。

4.土层深度深度在30cm以上,土质疏松,排水良好,雨季不易积水,地下水位深度在1m以上,土壤酸碱度pH值在6~7之间。

二、设施选型一般选用金属骨架和玻璃或塑料薄膜制成的温室,金属骨架由方管或圆钢管构成,连接件采用热镀锌或喷涂处理,防止生锈。

温室建设时还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选用适宜的温室材料,同时要注意设施内部的气流流通,以便在夏季缓解高温。

三、育苗技术1.浸种处理在育苗前,应用45℃的水对种子进行电解处理2-4小时,浸种4小时,再用温水将种子浸泡20分钟,使种子吸水涨大,促进发芽。

2.生长基质生长基质应具有通气、保水、肥力适中的特点,可选用河沙、腐熟堆肥、松针等材料,混合比例为7:2:1。

3.温度和湿度控制种子在苗床中的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环境,一般温度应控制在20-28摄氏度,相对湿度保持在50-70%之间。

四、移栽技术1.移栽时期番茄移栽的最佳时期是在种子发芽后30-40天,苗高8-10cm,叶片齐全、肥厚披针形时,此时移植的幼苗生长快、适应能力强,移苗后质量好。

2.移栽方法首先把苗木根系要略微浸泡在清水中,然后将苗木移入坑或沟中,使苗床和土砂紧密结合,可控制浇水量,加快苗木萌芽后发出新根和新叶,快速生长。

五、施肥、病虫防治1.控制施肥量番茄是一个高度集中的生育周期蔬菜,生长半径小,不耐涝,缺水则生长受阻,并导致果实早落,所以施肥量重要。

盆栽基质番茄架式栽培方法7篇

盆栽基质番茄架式栽培方法7篇

盆栽基质番茄架式栽培方法7篇第1篇示例:盆栽基质番茄架式栽培方法盆栽基质番茄架式栽培是一种以盆栽为基础,利用架式支撑的方法栽培番茄的种植技术,它不仅可以节省空间,还能方便管理和维护番茄植株,是城市家庭种植番茄的一种理想选择。

本文将详细介绍盆栽基质番茄架式栽培的方法和步骤。

1、节省空间:盆栽基质番茄架式栽培可以在有限的空间内种植更多的番茄植株,特别适合城市居民在阳台、露台等狭小空间内种植蔬菜。

2、方便管理:架式栽培可以使番茄植株竖直生长,不易缠绕,便于管理和培训。

而且盆栽栽培可以随时移动,便于管理。

3、减少病虫害:番茄离开土层栽培降低了番茄土传病害的风险,减少了病虫害的侵袭。

4、避免迁地培土:盆栽基质番茄架式栽培不需要迁地培土,可以减轻劳动强度。

基质和容器的选用也可以大大减少土壤带菌等问题。

1、选用合适的容器和基质选用适合栽培番茄的大型盆器或者塑料盆,不宜选用太小的盆器,以免影响番茄植株的生长发育。

基质可以选择营养丰富、通气良好、排水性好的培养土或者腐殖质混合土,保持土壤湿润但又不积水。

2、培育番茄幼苗在选好的盆器中放入适量基质,并在盆中挖一个约莫5到10厘米深的小坑,将幼苗种植于坑中,沿用育苗土粉填埋,再次浇透栽培土,生长后更新换盆。

3、栽培土温控制番茄株系开花结果作物,栽培土壤要求温度适宜,随季节变化调整地温度,用热水袋、发酵堆肥和遮阳网等措施完成温度控制。

4、水肥管理菜植发生返青、开花期和结果期,有不同的水分用量。

根据生长发育阶段要求进行适时浇水,及时密灌施肥,保证番茄植株的生长需要。

5、架式支撑选用适当的支撑架将番茄植株扶正并固定,以避免植株在风雨天气中倒伏造成损伤。

通过架设和绑扎,保持植株的形态和通透性。

开花结果后,按架1米高摘心保持邻近疏蔦生长。

6、病虫害防治番茄栽培应做到预防和综合治理,每天检查植株的叶片、茎秆、果实等部位,如发现病虫害应及时采取措施防治。

可采取有益昆虫调节种低降生树模式,推广植物粘虫板、敌害威专效混剂、混种相生、种植生树模式、因果栽培趋光余泽等生态防治方法。

番茄设施栽培实验报告(3篇)

番茄设施栽培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研究番茄在设施栽培条件下的生长状况、产量和品质,探讨不同栽培技术对番茄生长的影响,为提高番茄设施栽培的产量和品质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1)番茄品种:选择当地主栽品种“京欣系列”番茄。

(2)设施条件:采用日光温室进行栽培,面积100平方米。

(3)栽培基质:采用珍珠岩和蛭石混合基质。

2. 实验方法(1)播种期:选择在3月初进行播种。

(2)播种密度:每平方米播种50株。

(3)水分管理:采用滴灌系统,根据土壤水分状况进行适时灌溉。

(4)施肥: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施用复合肥和有机肥。

(5)病虫害防治:采用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

(6)植株调整:采用单干整枝法,摘心、摘叶、疏花疏果。

(7)数据记录:记录番茄生长状况、产量和品质等指标。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生长状况实验结果表明,番茄在设施栽培条件下生长状况良好。

植株长势旺盛,叶片翠绿,果实发育正常。

2. 产量实验期间,番茄产量达到4500千克/亩,比露地栽培增产20%。

3. 品质番茄果实颜色鲜艳,果实大小均匀,口感好,品质优良。

4. 不同栽培技术对番茄生长的影响(1)水分管理:适时灌溉有利于番茄生长,缺水会导致植株生长不良,影响产量和品质。

(2)施肥:合理施肥可以提高番茄产量和品质,过量施肥会导致植株徒长,影响果实品质。

(3)病虫害防治:采用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可以有效控制病虫害,提高番茄产量和品质。

(4)植株调整:适时摘心、摘叶、疏花疏果,有利于植株生长和果实发育,提高产量和品质。

四、结论1. 番茄在设施栽培条件下生长状况良好,产量和品质较高。

2. 适时灌溉、合理施肥、病虫害防治和植株调整等栽培技术对番茄生长有显著影响。

3. 本实验为番茄设施栽培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利于提高番茄产量和品质。

五、建议1. 在番茄设施栽培过程中,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土壤状况,合理选择栽培品种。

2. 加强设施建设,提高温室保温性能,降低能耗。

设施番茄高产种植与管理技术要点

设施番茄高产种植与管理技术要点

设施番茄高产种植与管理技术要点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健康的关注逐渐增强,设施番茄的种植越来越受到农民和种植户的青睐。

设施番茄是指在温室、大棚或其他设施中种植的番茄,其种植环境可以通过人工控制,从而提高产量和质量。

要想获得高产的设施番茄,农民需要掌握一定的种植与管理技术要点。

本文将从土壤准备、品种选择、施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帮助农民和种植户更好地种植和管理设施番茄。

一、土壤准备土壤是植物生长的基础,对于设施番茄的种植来说,土壤的准备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需要选择疏松、排水性好的土壤作为种植基质,以保证番茄的生长和发育。

应根据土壤质地和肥力情况,进行适当的土壤改良,加入适量的腐熟有机肥料和矿质肥料,提高土壤的肥力,为番茄生长提供充足的营养。

要保持土壤的适度湿润和通气良好,可以通过耕作、覆盖膜等方式进行土壤管理,提高土壤的保温性和保湿性。

二、品种选择在种植设施番茄时,品种的选择直接关系到产量和质量的好坏。

要想获得高产的设施番茄,就需要选择适合当地环境和种植条件的番茄品种。

一般来说,对于设施番茄的种植,可以选择早熟、抗病性强、产量高的优良品种。

还要考虑到当地市场的需求,选择受欢迎的品种,以保证销售的顺利进行。

在品种选择时,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多品种混植,以提高产量和增加市场竞争力。

三、施肥管理适当的施肥管理可以提高设施番茄的产量和质量。

在施肥时,要根据番茄的生长期和生长状况,合理选择肥料种类和施肥量。

一般来说,可以采用氮、磷、钾等多种元素的复合肥料,以满足番茄生长的全面需求。

还可以根据番茄的生长需求,适当进行有机肥料的施用,提高土壤的肥力和改良土壤结构。

要注意施肥的次数和时机,避免施肥过量或不及时,以免对番茄的生长造成影响。

四、病虫害防治设施番茄往往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害,对于病虫害的防治是种植管理中的重要环节。

要做好设施的卫生管理,保持温室、大棚的清洁整洁,防止病菌和虫害的滋生。

可以通过合理的轮作和间作种植,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

盆栽基质番茄架式栽培方法

盆栽基质番茄架式栽培方法

盆栽基质番茄架式栽培方法【摘要】盆栽基质番茄架式栽培方法是一种在盆栽基质中进行番茄种植的新型种植技术。

本文介绍了选用适合的盆栽基质、搭建番茄架、管理番茄株、施肥与浇水、病虫害防治等具体步骤。

该种植方法可以有效提高番茄的产量和质量,适合于城市居民在家中种植番茄。

在总结了种植经验并展望了未来的进展。

盆栽基质番茄架式栽培方法不仅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还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有助于提高人们对于自家蔬菜的种植兴趣,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盆栽基质番茄架式栽培方法,从而在实践中取得更好的种植效果。

【关键词】盆栽基质,番茄架式栽培,选用适合的基质,搭建番茄架,管理番茄株,施肥与浇水,病虫害防治,总结经验,展望进展,意义与应用。

1. 引言1.1 介绍有方面的内容,我想说的是关于盆栽基质番茄架式栽培方法的起源和概况。

盆栽基质番茄架式栽培方法是指利用盆栽和特制的支架来种植番茄,是一种现代化的栽培模式。

盆栽基质番茄架式栽培方法的提出,旨在解决传统地面栽培中容易受到土壤病虫害影响、生长受限等问题。

在盆栽基质番茄架式栽培中,通过选用适合的基质和植物支架,番茄植株能够在充足的阳光和气体供应下快速生长,提高产量和质量。

盆栽基质番茄架式栽培方法不仅可以充分利用空间,减少病虫害发生,提高番茄的产量和质量,还可以方便管理和收获。

这种栽培方式适合于家庭种植和城市菜园种植,是一种节省空间、环保健康的种植方式。

通过研究盆栽基质番茄架式栽培方法,可以有效提高番茄栽培的效率,为农民增加收入提供了新的途径。

通过不断改进和优化该种栽培方式,可以更好地适应不同地区的气候环境和农田资源,推动我国番茄栽培产业的发展。

1.2 研究意义研究意义是指针对盆栽基质番茄架式栽培方法的研究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和价值。

盆栽基质番茄架式栽培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番茄的产量和质量,同时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通过深入研究这一方法,可以为农民提供科学种植技术和方法,提高番茄产量,增加农产品收入,推动农业生产健康发展。

盆栽基质番茄架式栽培方法

盆栽基质番茄架式栽培方法

盆栽基质番茄架式栽培方法随着都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在城市里长大,对于农作物的种植和养殖知识了解甚少,而且很少有机会亲自体验到农作物的种植过程。

随着盆栽技术的普及,人们可以在自家的阳台、屋顶甚至室内进行蔬菜及植物的种植。

本文将介绍一种基质番茄架式栽培方法,帮助大家了解如何在盆栽环境中种植番茄。

1. 选择合适的盆栽基质在进行盆栽基质番茄架式栽培之前,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盆栽基质。

一般来说,最适合番茄生长的基质是腐殖质含量高的土壤,可以选择泥土、腐叶土和河沙的混合物作为基质。

也可以在基质中添加一些有机肥料,以提供番茄植株所需的营养物质。

2. 种植番茄苗在种植番茄苗时,首先需要选择健康的番茄幼苗,最好选择育苗后期的苗子,这样可以减少移栽后的生长适应期。

在盆栽中种植番茄苗时,可以将基质填入盆中,然后在基质表面挖一个适合种植番茄苗的小坑,将番茄苗小心地取出,放入小坑中,然后将基质填入小坑周围,轻轻拍实。

3. 架式栽培在盆栽基质番茄架式栽培中,需要使用支架来支撑番茄植株的生长。

可以选择使用木梁、竹竿等材料来搭建支架,将支架插入盆中,然后将番茄植株的主干绑在支架上,促使植株竖直生长,并且方便管理。

还可以在支架上设置横杆,让番茄植株的枝条有着落的地方,有助于保持植株的整洁和通风。

4. 管理生长在盆栽基质番茄架式栽培中,需要定期对番茄植株进行管理,包括浇水、施肥、修剪和除虫等。

由于生长空间有限,番茄植株在盆栽环境中容易受到水分和养分的限制,因此需要保持盆栽基质的湿润度,并且及时补充植物所需的营养物质。

还需要对番茄植株进行定期修剪,促使植株的生长和果实的发育。

同时还需要定期对植株进行除虫,防止害虫对植株造成危害。

5. 收获番茄在盆栽基质番茄架式栽培中,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管理,番茄植株会逐渐长出果实。

当果实逐渐成熟时,可以进行采摘。

在进行采摘时,需要选择成熟的番茄果实,轻轻摘下,避免损伤植株或者果实。

盆栽基质番茄架式栽培是一种适合在城市中进行的番茄种植方法。

设施番茄优质高产栽培关键技术的科学优化与应用

设施番茄优质高产栽培关键技术的科学优化与应用

N o n g j i t u i g u a n g设施番茄栽培是现代农业中一种重要的种植方式,其通过利用温室、大棚等设施,为番茄提供理想的生长环境,从而实现优质高产的目标。

本文以设施番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为主题,从种植基质、温湿度控制、光照管理、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设施番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需要综合运用种植基质的选择与管理、温湿度控制技术、光照管理技术、水肥管理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等多个方面的技术和策略。

通过科学的栽培模式设计与优化,实现精准施肥和智能化监测与控制系统的应用,可以提高番茄的生产效率、品质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全球农产品需求的增长,设施番茄栽培作为一种现代化、高效的农业生产方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设施番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并提供相关的研究框架。

通过深入研究不同技术和策略的应用,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指导,并推动设施番茄栽培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

一、设施番茄栽培的关键技术要素1、种植基质的选择与管理种植基质是设施番茄栽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植株的生长、根系发育和养分供应。

合理选择和管理种植基质可以为番茄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促进健康生长和高产高质的果实产量。

首先,种植基质的选择应考虑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包括基质的通气性、保水性和保肥性等。

通气性是指基质中的气体流动性,影响根系的呼吸和生长。

保水性是指基质中的水分保持能力,影响植株的水分吸收和利用。

保肥性是指基质中的养分供应能力,影响植株的养分吸收和利用效率。

化学性质包括基质的pH值、盐分含量和养分含量等。

合适的pH值和低盐分含量可以提供适宜的酸碱环境和避免盐分积累。

养分含量则应满足番茄的生长需求。

其次,基质的改良与调控是种植基质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

基质的改良可以通过添加有机质、矿物质和添加剂等来改善基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有机质可以增加基质的保水性和保肥性,改善基质的通气性。

设施番茄无土基质栽培关键技术

设施番茄无土基质栽培关键技术

设施番茄无土基质栽培关键技术作者:智雪萍来源:《西北园艺·蔬菜》2014年第05期1 ; 栽培前准备1.1 ; 栽培床准备 ; 将温室地面整平,喷水压实地面,在地面上铺温室专用地布一层。

选用50 cm×90 cm的基质袋(黑白膜),将装有基质的栽培袋按照栽培行距南北向摆放,行距为60 cm。

在栽培袋上部错位打栽培孔,1个袋上可种4株番茄,做好定植准备工作。

1.2 ; 滴灌系统安装 ; 室内备蓄水池(或蓄水罐)1个,750 W单相潜水泵1个。

棚内设Φ40 mmPE主管1根,主管长度与温室相同,在蓄水罐口的主管上安装回水装置,以防压力过大损坏滴灌系统,并在主管上对应栽培行铺设Φ20 mmPE毛管1根,在毛管上打孔安装滴件,确保1株番茄苗对应1个滴头。

1.3 ; 栽培基质制备 ; 以蘑菇废料、草炭土及珍珠岩为原料进行配制,将蘑菇废料进行堆沤发酵,将发酵好的蘑菇废料、草炭土及珍珠岩以5 ∶ 4 ∶ 1的比例进行混合配成栽培基质。

2 ; 栽培管理技术2.1 ; 品种选择 ; 选择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番茄品种。

2.2 ; 育苗1)种子消毒。

将干种子放入10%的磷酸三钠溶液中浸泡l5~20分钟,或用2%氢氧化钠浸种15~20分钟,这两种药剂能钝化病毒,用于防治番茄病毒病。

用100倍40%甲醛(福尔马林)浸泡15~20分钟,捞出后用湿布包裹放入密闭容器中闷2~3小时以充分发挥药剂杀菌效力,然后取出用清水洗净催芽,可防治番茄早疫病、叶霉病等。

也可用5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对水200~300倍配成稀释液,用其浸种10分钟,可以预防番茄炭疽病和立枯病,浸种时药液的温度不低于25 ℃时会更好地发挥药效。

2)播种。

先用清水拌湿基质,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均匀喷洒基质,堆闷24小时后,将基质装入32孔穴盘,然后用另一穴盘底部压播种穴,穴深0.5 cm左右。

将种子点播于穴盘中,每穴1粒种子,播后覆一层基质,基质厚度要适宜、均匀,以防出苗不一致,播后浇透水,再在穴盘上盖一层薄膜。

番茄的基质栽培技术

番茄的基质栽培技术

对环境要求高
基质栽培技术需要一个相对干净、 卫生的环境,如果环境条件不佳, 会影响番茄的生长和品质。
不适合大规模应用
由于基质栽培技术需要较多的土地 和空间,因此不适合在大规模农业 中使用。
适用范围与限制
适用于城市农业、观光农业等
01
由于基质栽培技术可以提供高品质、无污染的农产品,因此适
用于城市农业、观光农业等场合。
观光农业
利用基质栽培技术建设番茄观光园,展示番茄的独特景观,增 加农业观光体验。
都市农业
在城市周边或居民区利用基质栽培技术进行番茄种植,满足城 市居民对新鲜蔬菜的需求。
技术应用案例
某农业科技公司的番茄基质栽培项目
该公司在温室大棚中采用基质栽培技术,通过营养液循环系统为番茄提供充足的养分和水 分,同时采用智能农业管理系统,提高产量和品质。
目前,基质栽培技术已经在世界各地得到了广泛应用,特别 是在蔬菜、水果和花卉等经济作物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在我国,基质栽培技术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并成为现代农业 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02
番茄的基质栽培技术流程
栽培设施准备
01
02
03
温室或大棚
根据气候条件选择合适的 温室或大棚,要求设施具 备防雨、防风、保温、保 湿等功能。
01
基质栽培技术的推广
通过宣传和培训,让更多的农民和农业企业了解和掌握番茄基质栽培
技术,从而推广应用。
02
技术与产业融合
将番茄基质栽培技术与现代农业产业相结合,促进番茄产业的升级和
发展。
03
未来发展前景
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和环保意识的提高,番茄基质栽培技术将具有更
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应用领域。同时,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完善也将为

西红柿基质栽培技术【转载】

西红柿基质栽培技术【转载】

西红柿基质栽培技术【转载】西红柿基质栽培技术一、基质栽培设施1.栽培槽:温室内北面留0.9米做街道,南面留0.4米,用砖砌成南北走向的内径宽0.5米,槽边框高0.24米,槽距0.72米的栽培槽,为防止渗漏并使基质与土壤隔离,槽基部铺一层0.1毫米厚的塑料薄膜,用最上层的砖压紧膜边,膜上铺3厘米厚的洁净河沙,沙上铺一层编织袋,袋上填栽培基质。

2.灌水设施:用自来水设施或建水位差为1.5米的蓄水池,单个温室建成独立的灌水系统,棚内主管道及栽培槽内的滴灌带均可用塑料管,槽内设滴灌带1-2根,并套上0.1毫米厚的窄塑料薄膜。

3.栽培基质:有机基质可用玉米秸、菇渣、锯末等,无机基质可用沙、炉渣等;混合基质可用煤矸石、锯末、玉米秸按1∶2∶2 比例配制,使用前15天将基质堆25厘米厚,喷湿盖膜以消毒灭菌,然后每平方米基质中加入2公斤有机无土栽培专用肥,10 公斤消毒鸡粪,混匀后即可填槽。

注:每茬作物收获后对基质进行消毒。

二、穴盘基质育苗采用人工无土穴盘育苗法,育苗基质按草炭:蛭石为3:1的比例配好基质,每平方米基质中加入5公斤消毒鸡粪和0.5 公斤蛭石复合肥,混匀后填入72孔吸塑盘,每孔一粒,上覆蛭石1厘米,盘下用塑料薄膜与土壤隔开。

出苗前温度保持25-30℃,出苗后温度为白天20-25℃,夜间10-15℃;苗盘要保持湿润,大约一个月,长出3-4片真叶即可出盘定植,。

三、定植:定植前将基质翻匀整平,大约浸灌栽培槽,并浇一次水,使基质充分吸水,水渗透后按每槽2行调角扒坑定植,基质要略高于苗坨,株距0.3米,亩定植3000 株,栽后浇小水。

四、栽培管理:1.肥水管理:一般定植5天后浇一次水,保持根际基质湿润,做过后勤浇水,一天一次,阴雨天视情况;定植20天后开始追肥,以后每隔10 天追一次肥,每次每株追专用肥10-15克,果后7天追一次肥,每次每株25克,肥料应均匀撒在离根5厘米处,即可随水渗入基质中。

还可在棚内施二氧化碳气肥。

番茄的基质栽培技术

番茄的基质栽培技术

番茄的基质栽培技术因番茄的生长期较长,一般采用基质培。

一、栽培季节利用温室、大棚进行种植,番茄在我国基本实现周年栽培。

番茄周年无土栽培一般分为以下两种茬口类型。

因番茄的生长期较长,一般采用基质培。

一、栽培季节利用温室、大棚进行种植,番茄在我国基本实现周年栽培。

番茄周年无土栽培一般分为以下两种茬口类型。

1.一年两茬第一茬春番茄11~12月播种育苗,l~2月定植,4~8月采收,共采收7~10穗果;第二茬秋番茄6~7月播种育苗,7~8月定植,10月~翌年1月采收,共采收7~10穗果。

2.一年一茬这种栽培方式又叫长季节栽培,适于冬季较温暖、光照充足地区,或冬季寒冷,但有加温温室的地区。

7~8月播种,8~9月定植,10月至翌年7月连续采收17~22穗果。

一年一茬栽培的番茄一般比一年两茬产量高。

二、品种选择不同茬口种植的番茄对品种特性有不同的要求。

1.冬春茬番茄对光照强度要求较高,其光饱和点为70000lx。

因此冬春栽培宜选耐低温、耐弱光品种,同时还应选用抗烟草花叶病毒、叶霉病、等病害的品种。

“佳粉15”、“L402”是较好的品种。

2.秋冬茬秋冬茬番茄栽培,恰逢苗期高温,应选用生长势不过旺、耐热、抗病性强、着色均匀、品质好的品种。

“中杂9号”“毛粉802”是较好的品种。

3.长季节栽培长季节栽培的番茄因生长期长,应选择综合形状良好、尤其是坐果性好、品质优良、抗病性强的品种。

以色列的“144”是表现较好的品种。

近几年来,樱桃番茄因其糖分含量高,品质优良,生食口感好而深受消费者喜爱,也成为长季节栽培番茄的主选种类。

表现优良的品种主要有“圣女”、“京丹”、“美味”等。

三、无土栽培类型的选择有许多种有机或无机基质可用于番茄的无土栽培,如草炭+蛭石(1:1),草炭+珍珠岩(2:1),草炭+炉渣(2:1),椰子壳纤维,炭化稻壳,岩棉,废菇料等。

番茄无土栽培基质的选择本着就地取材的原则。

基质培因设施的不同有不同的栽培方式,如槽培、桶培、盒培等。

番茄基质育苗技术

番茄基质育苗技术

春提早大棚西红柿穴盘营养基质育苗技巧西红柿穴盘营养基质育苗技巧是西红柿栽培中的一项打破性的新技巧,它与常规营养钵育苗相比主要具备如下优点:一是省工节本,增产增效。

二是操作简便,易于推广。

三是成苗率高,苗齐苗壮。

四是便于运输,可实现集中育苗。

近几年来,该项技巧已经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运用,为主动推进穴盘营养基质育苗技巧的推广,现将春提早大棚西红柿穴盘有机营养基质育苗标准化技巧介绍如下,供各地区推广时参考。

一是要提早备好育苗材料。

西红柿育苗通常采取54孔或72孔穴盘,一亩栽培田遵守4000株西红柿苗盘算,需育苗穴盘54孔75张或72孔56张,需要基质300升左右(6袋)。

基质选用淮安淮农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专业研制生产的“淮农”西红柿育苗专用有机营养基质(基质产品标准号为Q/320801BHN001—2005)。

大棚栽培西红柿品种可选用繁华一号粉果西红柿,一亩地需要种子20—30克。

二是要及时做好苗床。

穴盘育苗苗床要选择地势较高,避风向阳,排灌便捷的田块。

播种前10—15天搭建好育苗大棚,做好育苗畦,棚上盖好棚膜增温,同时准备好二棚和草帘。

畦宽依据育苗棚规格在育苗棚里留好床基,通常畦宽1。

8米,畦面整平后铺上一层地膜,一亩栽培田西红柿需要苗床面积20平方米左右。

三是适期播种。

淮安地区春提早大棚西红柿可在12月上旬播种育苗,春露地西红柿可在12月中下旬播种育苗。

播种前选择晴天将种子晒2天,浸种6—8小时后,用55℃温水烫种15分钟左右,此后将种子放在25—27℃条件下催芽,约3天出芽,芽长0。

5厘米时播种。

基质装盘前要先将基质喷水拌匀,调节基质含水量到50%—60%,使其膨松后装入穴盘,刮去盘面上多余基质。

播种前要均匀浇足底水,使基质天然下沉。

播种时在穴盘穴孔中央打1厘米深孔,将西红柿种子平放入穴孔中,一穴一粒,再用拌好的基质盖好刮平。

种子播好后,将穴盘整齐地排放在苗床上并及时覆盖一层地膜,以利保湿。

四是要加强苗床管理。

设施番茄高产种植与管理技术要点

设施番茄高产种植与管理技术要点

设施番茄高产种植与管理技术要点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设施番茄的种植和管理技术也得到了不断的提升和创新。

为了实现设施番茄的高产,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关键的种植和管理技术要点。

下面就让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这些技术要点。

一、地块选择和准备1. 地块选择:选择适宜的土壤和气候条件的地块进行种植,通常应选择排水良好、土壤肥沃、阳光充足的地块。

2. 土壤改良:在种植前需要进行土壤改良,添加有机肥料和矿质肥料,提高土壤肥力和保水保肥能力。

3. 地面处理:在选择的地块上进行平整和排水,可以采用地膜覆盖提高土壤温度和保持土壤湿润度。

二、品种选择设施番茄品种的选择对高产种植至关重要,要选择适合当地气候条件和市场需求的优质品种,比如早熟、高产、抗病性强的优良品种。

三、育苗管理1. 基质选择:选择适宜的营养基质进行育苗,保持基质的适宜湿度和通气性。

2. 温度控制:保持适宜的育苗温度,通常在20-25摄氏度之间,利于幼苗的生长。

3. 光照管理:提供充足的光照,可以使用人工光源进行补光,确保幼苗生长的稳健健康。

四、栽培技术1. 种植密度:密植是设施番茄高产的关键之一,通常可以采用1.2米*0.3米的行距和株距,以增加单位面积的产量。

2. 营养管理:合理施用氮、磷、钾等肥料,每亩地每年可施用有机肥2000-3000公斤、磷肥50公斤、钾肥80公斤和复合肥300-400公斤。

3. 灌溉管理:采用滴灌或喷灌技术,保持土壤湿润度,避免水分过多或者过少。

4. 病虫害防治:对设施番茄可能遭遇的病虫害要做好预防工作,定期喷洒杀虫剂和杀菌剂,保持设施内空气流通。

五、管理措施1. 支架管理:对设施番茄的生长过程中,要及时进行支架管理,保持植株的正常生长姿势。

2. 疏果疏叶:设施番茄要适时进行疏果疏叶,控制植株叶片和果实的数量和大小,有利于促进果实的生长和成熟。

3. 调节环境:在设施番茄种植过程中,要随时调节温湿度、通风等环境条件,促进植株的生长发育。

番茄有机基质型无土栽培技术规程

番茄有机基质型无土栽培技术规程

日光温室番茄有机基质栽培技术规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日光温室番茄有机基质栽培生产的产地环境条件、栽培形式及设施、生产技术、采收、生产档案等。

本标准合用于山东省日光温室番茄有机基质栽培的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献下列文献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献,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涉及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合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献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献,其最新版本合用于本标准。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T 8321 (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标准GB16715.3 瓜菜作物种子茄果类NY/T 496—2023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NY5005 无公害食品茄果类蔬菜NY5010 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3产地环境条件要选择地势高燥,排灌方便的地块,并符合NY5010的规定规定。

4 栽培形式及设施4.1 栽培形式番茄栽培重要以有机基质栽培为主。

4.2 栽培设施日光温室、栽培槽、供液系统,以及有机基质。

4.2.1栽培槽将日光温室地面整平后,按1.5m槽距,挖制上口宽35cm、底宽和高分别为25cm的栽培土槽。

栽培槽横断面为等腰梯形,与土壤不隔离,槽间可铺盖地膜。

4.2.2有机肥有机基质栽培的养分重要来源于有机肥,部分来自化肥。

有机肥可因地制宜采用充足腐熟的鸡、牛、羊、猪粪等或发酵烘干的颗粒有机肥,也可采用发酵的作物秸秆(玉米小麦等),畜禽粪便均需晾干后捣细。

4.3栽培基质配方(体积比)见表1。

表1 番茄有机基质栽培基质配方(体积比)新稻壳表面附着易发酵物质,可与少量鸡粪混合喷湿后,盖膜封闭发酵10~15d,晾干备用。

稻壳直接运用会因短暂发酵放热而导致烧苗。

4.4供水供肥系统采用性能优的微滴灌系统,每个槽内铺1条微滴灌带或滴灌管,始终保持滴水孔的畅通。

微滴灌可与配套的施肥器相联,实现肥水一体化管理。

追施的化肥应采用易溶解的冲施肥。

日光温室番茄椰糠基质高效栽培技术

日光温室番茄椰糠基质高效栽培技术

瓜菜栽培爲2馳2019.11日光温室番茄椰糠基质高效栽培技术马俊峰以椰糠作为基质进行番茄无土栽培在民乐县还没有大面积推广,为防止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照搬原来土壤种植番茄的管理经验,现将日光温室番茄椰糠基质高效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品种选择日光温室番茄椰糠栽培为长季节栽培,应选择无限生长型、抗逆性强的品种,例如佳粉15、毛粉802、中杂9号、瑞德纽曼等。

2种子处理将相当于种子体积3倍的55-60T的温水倒入盛有种子的容器中,边倒水边搅拌,待水温降至30七左右时静置6~8小时,可杀死种子表面的病菌,但对种子内部病菌杀灭不彻底;用10%磷酸三钠溶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30分钟,杀灭附着在种子表面及马俊峰,甘肃省民乐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邮编734500收稿EJ期:2019-09-18•+--•---4H--1F―------»1--+-+--♦---J--f 喷雾防治。

3)防治白菜软腐病。

撒施石灰或用DT杀菌剂700倍液均匀喷雾。

4效益分析4.1经济效益大棚早春番茄平均每亩产量4000kg,产值14000元,净收入10200元;每亩水稻平均产量500kg,产值1200元,净收入800元;每亩青菜平均产量2200kg,产值3000元,净收入2000元。

三茬合计每亩产值达18200元,净收入13000元。

种子内部的病菌。

种子经过药剂处理后用清水洗净黏液,沥干水分,用湿毛巾包好放在底部通风的盆钵内,置于25紇条件下保湿催芽。

催芽期间每天早晚用温水淋洗种子1次,待80%露白时即可播种。

3育苗番茄种子比较小,应该选择72孔的穴盘进行育苗。

育苗前,将穴盘放入装有高猛酸钾1000倍液的盆中浸泡15分钟进行消毒,选择保温保水性好的基质用7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进行消毒处理后待用,基质装盘时要均匀,掌握疏松度,以基质攥在手里成团、落在地上即散为宜。

将基质装入穴盘后用刮板刮平,装盘后保证穴盘每个格室要清晰可见,穴盘装好后,4~5个叠放在一起,上放1个空穴盘,然后用手轻轻按压,将已催芽的番茄种子点播在穴盘中,每穴播1~2粒种子,播种深度为1~1.2 cm;播后覆盖珍珠岩或者蛭石,防止幼苗带帽出土;播种后浇透水,温度保持在25-28°C O浇----+-+-+-----+"+---+•4.2生态、社会效益“大棚早春番茄+水稻+秋冬青菜”高效轮作模式只在番茄和青菜栽培中施入腐熟的农家肥和复合肥,水稻种植不施肥,减少了施肥次数,提高了肥料利用率,减轻了农民的工作量,实现了节劳节本;同时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茬口安排紧密,实现了周年生产,给农民带来切实的效益。

番茄有基质袋式栽培标准化栽培技术

番茄有基质袋式栽培标准化栽培技术

番茄有基质袋式栽培标准化栽培技术设施条件1.智能温室大棚搭建长54米,宽12米,南北走向偏东约5°的标准大棚,同时将地整平,覆盖白色地布。

2.栽培袋在平整的大棚内,纵向一排为170个直径25厘米,高22厘米袋子,并排为一排,排间隔1.2米供人行走,一共7排。

3.灌溉设施在温室外操作间建泉水或者井水储水罐,外管道用PVC管,棚内主管道及栽培槽内的滴灌用PE管。

一出四箭带稳压头,一个栽培袋用2个滴箭头。

4.基质有机基质的原料用椰糠、泥炭土、珍珠岩和牛粪等。

配比方法:椰糠:泥炭土:珍珠岩:牛粪=5:3:1:1实际配比按基质PH值而定,一般PH在5.8-6.5范围之内。

在每茬作物收获后可进行基质消毒,基质更新年限一般为3-5年。

栽培季节与品种选择栽培季节——秋冬栽培7月上中旬育苗,8月中旬定植,11月上旬开始采收,2月初拉秧。

越冬栽培8月上中旬育苗,9月上中旬定植,12月上中旬开始采收,可延长到次年3-4月,也可延长到6月结束,也就是熟称的发挥冬一大茬栽培。

主要供应期在元旦至春节。

春冬栽培11月上旬至12月上旬育苗。

1月下旬至2月上中旬定植,3月下旬开始采收。

品种选择小番茄品种,以黑番茄为主。

定值设施整理定植前1个月,彻底清理设施内及周边杂物、杂草,平整设施地面。

设施消毒高温闷棚消毒选择夏季高温休作期的连续晴好天气,向室内陆面洒水,密闭育苗设施,连续曝晒14d,保持棚温60-70℃,相对湿度80%以上,可有效杀灭室内残存的病原菌、害虫及虫卵。

基质消毒基质消毒若基质原料来源明确,存放环境良好无污染的条件下,可省去基质消毒环节。

但当基质组成复杂,无法确定基质中病原菌、虫害存在的时候,需要采取适当的方法进行消毒。

消毒方法如下:①蒸汽消毒。

将基质装入柜内后箱内,或堆置后覆盖厚塑料膜,用通气管通入高温蒸汽,70-90℃高温持续20min。

②福尔马林消毒(待选)。

每立方米基质喷洒10L福尔马林溶液100倍液,拌匀,覆盖塑料薄膜闷7-10d后,解开塑料薄膜,充分翻晾基质,待基质中的福尔马林充分散去后再使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施番茄简易基质栽培技术毛丽萍,赵婧,仪泽会(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山西太原030031)针对设施番茄连作障碍严重、普通基质栽培成本高、难度大的现状,开展了设施番茄简易基质栽培关键技术研究,总结了设施番茄简易基质栽培的设施设备、品种选择、育苗、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环节的管理技术。

设施番茄;简易基质栽培;技术采用腐熟羊粪、商品椰糠、草炭、蛭石、腐殖酸按照一定比例混合,1m 3加入氮磷钾三元复合肥1.5kg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0g ,适量清水,充分混匀后用棚膜覆盖堆置24h 备用。

1.4供水系统具备自来水设施或建水位差5m 高的蓄水池。

采用薄壁微喷滴灌带,每条槽内铺设2根,滴灌带距栽培槽10cm 。

2品种选择选择抗病、优质、丰产、耐贮运、商品性好、适应本地栽培、适应市场的品种。

春早熟或秋延后栽培选用早熟品种,越冬栽培选用无限生长类型的中晚熟品种。

3育苗3.1一次成苗采用工厂化育苗精量播种生产线一次性完成基质的装填、压穴、播种、覆盖、镇压、浇水等育苗流程。

然后将穴盘移至催芽室催芽,催芽室温度为28~30℃,相对湿度保持在90%以上,气流均匀度保持在95%以上,当60%的种子已萌发时,将穴盘移至育苗温室中。

3.2苗期管理3.2.1温度。

播种至子叶展平期,昼温25~28℃,夜温15~18℃;子叶展平至2片真叶时,昼温22~25℃,夜温13~14℃;2片真叶后,昼温22~27℃,夜温12~14℃;定植前3~5d ,昼温15~20℃,夜温10~12℃。

3.2.2水分。

种子出苗前一般不浇水;幼苗出齐以后降低基质湿度,冬春季晴天一般在9:30~10:30喷灌,阴雨天不喷水,夏秋季晴好天气每天7:30~8:30喷水,下午局部发干时可用喷头补水,阴雨天适当控制水分;定植前3~5d 控水蹲苗;在定植前1d 浇透水,利于定植。

3.2.3肥料。

在第1片真叶展露后开始浇肥,第1次施水溶性复合肥(20-10-20,下同)0.1%,每次浇肥间隔3~4d ,之后可适当增加浓度。

后期可以施水溶性复合肥0.25%,每次间隔2~3d 。

定植7d 前停止施肥。

3.3壮苗指标一般冬春季40~50d 苗龄,夏秋季30~40d ;壮苗株高10~15cm ;茎粗一般为0.5~0.8cm ,节间短,呈紫绿色;叶片5~6片,叶色深绿,叶片肥厚;根系发达,侧根设施土壤栽培,由于多年连作,土壤板结、根结线虫严重发生,限制了设施蔬菜的产量和效益[1]。

目前提出了很多解决方案,如轮作倒茬、伴生、土壤消毒、使用微生物制剂等措施[2],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连作障碍[3]。

无土栽培是解决土壤连作障碍最有效的方法之一[4]。

发达国家如荷兰、美国、日本、以色列均采用无土栽培,技术成熟先进,蔬菜产量高、品质优、效益好。

我国也引进了国外先进的无土栽培技术,特别是基质栽培技术,已经应用于园区大型玻璃连栋温室中新技术的展示,但生产型日光温室中应用较少。

为了更接近我国设施(主要是日光温室)蔬菜生产实际情况,中国农科院蔬菜研究所研究的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5]在部分地区开始小面积的推广应用,但仍存在成本居高、肥料用量与配比没有量化、栽培模式有待优化、产量亟待提高等问题。

为了进一步推动设施蔬菜基质栽培的发展,大幅度提高设施蔬菜的产量与效益,研究了适宜我国日光温室设施蔬菜的简易基质栽培的基质配比、施肥方法、栽培模式等关键技术,提出了设施番茄简易基质栽培的设施设备、品种选择、育苗、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环节的管理技术,以供参考。

1设施设备1.1日光温室日光温室环境条件应能满足番茄正常生长,具体是白天最高气温不高于35℃,夜间最低气温不低于10℃,室内10cm 土层的日最低温度不低于10℃;光照时数不少于6h ,植株顶部水平光照强度不低于6000Lx ,室内光照分布均匀;室内空气相对湿度70%~90%,土壤相对湿度60%~70%。

1.2栽培槽采用半地下式栽培槽。

温室土地平整、浇水、碾压后开沟。

开沟规格为槽上口宽35cm ,下口宽25cm ,槽深25cm ,槽间距(内径)120cm ,底部5cm 处做三角形排水沟。

南北向延长,北高南低,底部倾斜2~5°。

槽底、四壁、槽间铺设黑色生态防草布与土壤隔离。

1.3栽培基质2019年第17期现代园艺基金项目:山西省重点研发计划(201603D221010-4)。

65〇数量多;植株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

4定植前准备4.1棚室消毒在夏季高温季节休闲时期,高温闷棚,使室内温度达到60℃以上,连续进行7d 以上,杀死土壤及墙体上的病菌、虫卵及线虫。

在定植前7~10d ,每1m 3空间用硫磺4g (或25%百菌清1g )、锯末8g 混匀,点燃熏烟消毒,密闭24h 。

4.2装料定植前2~3d ,将配置好的基质装入栽培槽,距栽培槽顶部3~5cm 处,随后浇水,沉实,备用。

5定植栽培槽内单行定植,株距20cm ,667m 2栽2200株,定植深度与幼苗子叶齐平,定植后及时浇定植水。

6田间管理6.1环境调控6.1.1温度。

缓苗期,白天25~28℃,晚上不低于15℃;开花坐果期,白天20~25℃,晚上18~12℃,最低10℃;结果期,白天22~26℃,夜间18~12℃,最低10℃。

6.1.2光照。

采用透光性好的棚膜,冬春季节保持膜面清洁,白天揭开覆盖物,尽量增加光照强度和时间。

6.1.3湿度。

通过通风排湿、温度调控等措施调节空气湿度。

适宜空气相对湿度的调控指标是缓苗期80%~90%,开花坐果期60%~70%,结果期50%~60%。

6.1.4水肥。

采用水肥一体化设备进行滴灌。

定植时浇定植水,3~5d 后浇缓苗水。

冬春季节土壤相对湿度保持60%~70%,夏秋季节保持在75%~85%。

第一穗果坐果使开始,每周追1次肥,浇2~3次水,每次667m 2追施水溶性复合肥1.5kg ,第五穗果后减少氮肥用量,增加叶面肥用量。

6.1.5气肥。

冬春季节适当通风,采用液体钢瓶释放法、商品气肥法等方式增施CO 2气肥,使设施内的CO 2浓度达到1000~1500mg/kg 。

6.2植株调整6.2.1整枝吊蔓。

采取单干整枝法,利用吊蔓系统双侧交叉吊蔓,形成下部单行、上部双行的“V ”型吊蔓系统。

6.2.2摘心、打底叶。

当最上目标果穗开花时,留2片叶摘心,保留其上的侧枝。

进入结果盛期后,及时摘除病叶、枯叶、老叶,果实转色后摘除其下部所有叶片。

6.2.3疏花疏果。

大果型品种每穗选留3~4个果,中果型品种每穗留4~6个果,其余果实全部摘除。

7病虫害防治主要病虫害有灰霉病、晚疫病、叶霉病、早疫病、病毒病、蚜虫、潜叶蝇、白粉虱、烟粉虱等。

应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无害化控制原则。

具体防治方法如下:7.1农业防治清洁田园,轮作倒茬,选用抗逆品种,平衡施肥,设置防虫网。

7.2物理防治利用黄板诱杀蚜虫,667m 2挂黄色粘虫板20~30块于番茄顶部,高度随植株生长及时调整。

7.3生物防治积极保护和利用天敌防治病虫害。

采用病毒、线虫等防治害虫,或采用植物源农药如苦参碱、印楝素等,生物源农药如阿维菌素、新植霉素等防治病虫害。

7.4化学防治7.4.1病毒病。

667m 2用8%宁南霉素水剂75~104mL 、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粉剂60~70g 、2.8%烷淳·硫酸铜悬浮剂82.1~125mL 或1.2%辛菌胺醋酸盐水剂200~300倍液喷雾,5~7d 1次,轮换用药。

7.4.2灰霉病。

667m 2用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40~60g 或20%嘧霉胺悬浮剂150~180g 喷雾,5~7d1次,轮换用药。

7.4.3猝倒病、立枯病。

667m 2用60%硫磺·敌磺钠可湿性粉剂6~10g ,毒土撒施于土壤;或3亿CFU/g 哈茨木霉菌可湿性粉剂4~6g 灌根,5~7d 1次,轮换用药。

7.4.4早疫病。

667m 2用80%多菌灵水分散粒剂62.5~80g 或500g/L 异菌脲悬浮剂75~100mL 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65g 喷雾,5~7d/次,轮换用药。

7.4.5晚疫病。

667m 2用250g/L 嘧菌酯悬浮剂75~90mL 、10%氟噻唑吡乙酮可分散油悬浮剂10~20mL 或0.5%氨基寡糖素水剂187~250mL 喷雾,5~7天1次,轮换用药。

7.4.6蚜虫。

667m 2用1.5%苦参碱可溶液剂30~40g 、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33.3~40mL 或14%氯虫·高氯氟微囊悬浮悬浮剂15~20mL 喷雾,5~7d 1次,轮换用药。

7.4.7粉虱。

667m 2用10%溴氰虫酰胺悬浮剂43~57mL 、2.5%联苯菊酯水乳剂30~40g 、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7~15g 或22.4%螺虫乙酯悬浮剂20~30mL 喷雾,5~7d 1次,轮换用药。

(收稿:2019-03-12)[1]朱普生,崔金霞,孟峤,等.甘草渣基质栽培对番茄品质和类黄酮含量的影响[J].中国蔬菜,2018(5):48-50.[2]马栋,李清明,于贤昌.槽式有机基质栽培方式对番茄生长、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09,9:23-25.[3]宋修超,郭德杰,马艳,等.化肥施用量对基质栽培樱桃番茄产量品质的影响及基质重茬利用效果[J].江苏农业科学,2017,45(20):165-169.[4]蒋卫杰,刘伟,于宏军,等.我国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研究[J].生态农业研究,2000,8(3):17-21.[5]侯江龙,史联联,杨叶,等.日光温室番茄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J].陕西农业科学,2009(4):214-216.现代园艺2019年第17期66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