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总结笔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经系统(NS)
概述
神经细胞即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具有感受刺激和传导神经冲动功能。

每个神经元都可分为胞体和突起两部分。

1,神经系统(NS)的主要功能
①在各系统中处于主导.调节控制其它系统,使机体成为一个统一整体②调节机体功能,使机体不断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维持机体和外部环境的平衡③对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作用
2,神经系统的区分
按部位:中枢NS(脑和脊髓),周围NS(12对脑神经和31对脊神经) 。

按功能:躯体NS (皮肤和运动器)和自主NS (交感为兴奋,副交感为抑制)
3,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
在调节机体活动中,对机体内外环境的各种刺激做出适应反应的称为反射,它是神经系统活动基本方式。

反射形态学基础是反射弧。

感受器→传入神经→反射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4,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
灰质:在中枢N内,神经元胞体连同树突集中的部位,色泽灰暗。

在大小脑表层部分为大小脑皮质。

白质:在中枢N内神经元的轴突集中的部位因具有髓鞘颜色苍白。

在大脑小脑深部为大脑髓质和小脑髓质神经核:在中枢神经内包埋在白质内的灰质团块,内有形态和功能相同的神经元胞体
神经节:在周围神经内,神经元胞体集中的地方,外形膨大
纤维束:在中枢神经内,起止行程和功能的神经纤维聚集成束
神经:在周围神经,神经纤维集合成大小粗细不等的集束由不同数目的集束组合成一条神经
脊髓和脊神经
位置:位于椎管内,上端平枕骨大孔处,与脊髓相连。

成年人下端平第1腰椎,新生儿平第3腰椎。

下端有脊髓圆锥和终丝。

外形:脊髓呈前后稍扁圆柱形,全长粗细不等,有两个梭形膨大。

颈膨大腰骶膨大两个膨大形成与四肢的出现有关。

脊髓的内部构造:由灰质和白质组成,在脊髓横切面上,中央有一细小中央管围绕。

中央管周围是h形的灰质,灰质外围是白质。

灰质内:前角运动N元,侧角交感N元,后角联络N元。

脊髓的功能: 1传导,2反射脊神经:共31对,每一对神经连一个脊髓节段,脊神经前根属运动性,后根属感觉性。

两者在椎间孔处合成一条脊神经。

脊神经前支粗大除胸神经外交织成丛:颈丛,臂丛,腰丛,骶丛。

胸神经前支:12对。

节段性分布:T2 →胸骨角平面;T4 →乳头平面;T6 →剑突平面;T8 →肋弓平面;T10 →脐平面;T12 →脐与耻骨联合连线中点平面。

颈丛:C1~4前支组成。

1.皮支:于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浅出2.膈神经:运动纤维支配膈肌;感觉纤维分布于胸膜、心包及膈下面的部分腹膜,右膈神经尚分布于肝、胆囊和肝外胆道的浆膜
臂丛:C5~8前支和T1前支大部分组成,穿斜角肌间隙→锁骨下A的后上方→腋窝包绕腋动脉形成三束。

主要分支:①肌皮神经②正中神经③尺神经④桡神经⑤腋神经
腰从:T12前支大部分、L1~3前支及L4前支一部分主要分支: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股外侧皮神经,闭孔神经,股神经
骶丛:L4、L5前支和全部骶尾神经前支
主要分支:1臀上神经2臀下神经3股后皮神经4阴部神经5坐骨神经(全身最粗大最长的N至国窝上角分成腓总N和胫N)
脑和脑神经
1,脑:位于颅腔内,可分为六部分:端脑,间脑,小脑、中脑,脑桥和延髓,后3者合称脑干。

①脑干由延髓、脑桥、中脑组成。

延髓、脑桥和小脑之间围成腔隙为第四脑室。

脑干N核分两大类:脑N核非脑神经核
脑N核:与10对脑N根直接相连的核
非脑神经核:薄束和楔束核(传本体觉和精触觉),黑质(为椎体外系的重要结构,可产多巴胺)
脑干内的纤维束:上行和下行纤维束
上行纤维束(内侧丘系-----起于对侧
薄束核楔束核,经交叉后形成内侧丘系,传导对侧躯干肢体本体觉精触觉;脊髓丘系-----起自脊髓,在脊髓内交叉后上行,经脑干继续上行,传导对侧躯干肢体痛温觉粗触觉冲动。

下行纤维束(锥体束------起自大脑皮质,包括皮质脊髓束和皮质脑干束两种,经内囊至延髓,进入脊髓终于脊髓前角运动细胞。

皮质脊髓侧束到延髓经锥体交叉到对侧终于脊髓前角,管理对侧肢体随意运动;皮质脊髓前束不经交叉下行于脊髓终于双侧前角,管理双侧躯干肌随意运动)
网状结构:1接受上行纤维束传来的各种感觉冲动,投射到大脑皮质广阔区,维持清醒2接受大小脑下行投
射,向下发网状脊髓束调节肌张力3延髓网状结构是内脏活动的反射中枢
脑干的功能: 1.传导功能2.反射功能:(许多内脏活动反射中枢在延髓,如心血管运动中枢和呼吸中枢,故延髓被称为生命中枢)
②小脑:是重要的运动调节中枢。

位置:位于颅后窝脑桥延髓后方。

外形:小脑吲和小脑半球。

构造:小脑皮质和髓质,及灰质块。

功能:维持身体平衡,调节肌张力和协调随意运动,若损伤则会共济失调。

③间脑:⑴背侧丘脑:是一般感觉传导路最后中继核,是小脑―大脑投射的中继核与运动调节有关。

⑵下丘脑:a重要的皮质下内脏活动中枢(内脏分泌)。

b调节体温、生殖、睡眠、食欲、水电平衡。

c神经内分泌功能:室旁核合成催产素,视上核合成加压素。

催产素可使子宫肌收缩促进分娩,加压素可使小A收缩,升高血压促进肾小管对水重吸收(抗利尿激素)
④端脑:又称大脑,外部→分左右大脑半球。

分5
叶(额,顶,枕,颞,岛)3沟(中央,外侧,顶枕)大脑皮质功能定位:躯体运动中枢→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前部;躯体感觉中枢→中央后回和中央旁小叶;后部视觉中枢→枕叶内侧距状沟上下皮质;听觉中枢→颞横回;语言中枢:分说话,听话,书写,阅读。

端脑的内部结构:基底核:尾状核,豆状核,杏仁体豆状核和尾状核头合称纹状体,纹状体属锥体外系的结构,与骨骼肌的活动有关。

大脑髓质:纤维分3类。

连合纤维:胼胝体;联络纤维:同侧半球各叶各回之间互相联系;投射纤维:经内囊上下行的纤维束。

内囊:大脑皮层与脑干、脊髓联系的神经纤维集中通过的一个部位,位于尾状核,背侧丘脑和豆状核之间,是上下行纤维密集而成的白质区,在水平面上呈“〉〈”前肢为额桥束,内囊膝为皮质核束,后肢皮质红核束,皮质脊髓束,丘脑皮质束,听辐射,视辐射。

内囊广泛受伤后会引起三偏征(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

⑤脑神经:一嗅二视三动眼,四滑五叉六外展,
七面八听九舌咽,迷走及副舌下全。

脑室和脑脊液
脑室:侧脑室,第三脑室,第四脑室
脑脊液:左右侧脑室→左右室间孔→第三脑室→中脑水管→第四脑室→第四脑室正中孔,两个外侧孔→蛛网膜下隙
脑和脊髓被膜
脑和脊髓血管
颈内A(大脑前,大脑中);椎A(基底动脉---大脑后)大脑动脉环:两侧大脑前动脉起始段,两侧颈内动脉
末端,两侧大脑后动脉起始段,借前后交通支共同组成。

有补偿血液作用.
内脏神经
内脏神经分为内脏运动神经,内脏感觉神经;内脏运动神经包括交感和副交感神经、
作用交感神经:能量消耗加快,以适应环境;副交感神经:能量储存体力恢复
内脏感觉的特点:1.正常内脏活动无感觉 2.内脏对切割等刺激不敏感,而牵拉、痉挛、缺血、炎症等刺激可引起剧烈疼痛3.内脏感觉N分布弥散,内脏痛定位不明确。

牵涉痛:内脏患病时在体表特定区产生疼痛或痛觉过敏。

传导通路
感觉传导通路:三级神经元
①躯干四肢本体觉精细触觉传导路(本体觉)
感受器→Ⅰ级脊神经节→Ⅱ级薄束核,楔束核→内侧丘系→Ⅲ级背侧丘脑→大脑皮质中央后回中上部和中央旁小叶后部
②躯干四肢痛觉、温度觉粗触觉传导路(浅感觉)
感受器→Ⅰ级脊神经节→Ⅱ级后角细胞→脊髓丘系→Ⅲ级背侧丘脑→大脑皮质中央后回中上部和中央旁小叶后部
③头部触觉、痛觉、温度觉传导路
Ⅰ级三叉神经节→Ⅱ级三叉神经脑桥核和脊束核→三叉丘系→Ⅲ级背侧丘脑→投射到中央后回下部
④视觉传导通路⑤听觉传导路
运动传导通路
锥体系:管理骨骼肌随意运动,损伤后导致瘫痪
锥体外系:调节肌张力,协调随意运动
锥体系两级N元传递,上运动N元在大脑皮质躯体运动区,组成锥体束(皮质核束,皮质脊髓束)下运动N元在脑干躯体运动核或脊髓前角,经脑N或脊N
支配骨骼肌。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