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主义批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J O URNAL O F NANJ I NG UN I VERS I T Y
(Phil o s ophy,Hu manities and S ocial Sciences)№3,2008・高谈阔论———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系列讲座・
后现代主义批判
〔美〕艾 恺
(芝加哥大学历史及东亚语言和文化系,Chicago,Illinois60637,U.S.A.)
主持人语:中国学界对美国芝加哥大学历史学艾恺(Guy A litt o)教授的名字并不陌生。他的名
作《最后的儒家———梁漱溟与中国现代化的两难》中译本可谓脍炙人口。一个史学家,尤其是对东
亚历史有真知灼见的史学家,是如何看待后现代主义的呢?记得英国著名学者伊格尔顿说过,现
代性是一个具有长久历史的问题,而后现代则是一个短暂并缺乏历史感的现象。照此说法,从长
时段的历史角度来审视后现代问题,便成为令人感兴趣的视角。艾恺教授不远万里来到南京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为南大师生做了题为《后现代主义批判》的演讲。通过对后现代思想家
的犀利剖析,他饶有意趣地表达了一个史学家对后现代主义的独到历史反思。尤其值得称道的
是,艾恺教授用中文写作和演讲,其中文水准令人激赏。(周 宪)
过去20多年来,美国人文及社会科学界致力研究特定的哲学或思想信条,就是后现代主义(Post m odernis m)。我对后现代主义所做的一切说明和批评同样适用于后结构主义(Poststructur2 alis m)或解构主义(Deconstructi onis m)。有人或许会质疑它们是否完全一致,其实它们之间在定义上根本不值得费心区别。或许某些人会说后现代主义已经过了高潮,但它肯定还能持续一段时间,因为这20多年来,在意识形态、情感和专业上对后现代主义深信不疑并努力耕耘的人士已位居学界要津,包括学院院长、系所主管及基金会董事会的成员;他们所指导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除了所谓“理论”以外所学有限(能教的也有限),这些学生辈也同他们的师长一样对后现代主义抱有深刻的认同。因此,在我看来,正是这一个既得利益结构保障未来后现代主义仍然会持续一段时间。尽管后现代主义在欧洲(它的发源地)早已成为过去式,但它在北美仍然蓬勃发展;在东亚,如今它正以星火燎原之势蔓延开来,方兴未艾,学术界正一窝蜂地追赶时髦,即认同并追求西方正流行的东西,因此,我也很想针对这个现象提出几个问题。
这篇文章讨论以下三个问题:第一部分:后现代主义的定义。后现代主义是什么?最著名的后现代主义学者的著作中所论述的基本立场以及假设是什么?有什么贯穿后现代主义的线索?第二部分:批判后现代主义。它有哪些正确的地方?哪些方面应该被批评?第三部分:对后现代主义之所以成功的解释。为什么这个运动能如此成功?是什么导致后现代主义受到欢迎?它兴起所依赖的特定历史条件是什么?它的思想谱系中的重要因素是什么?由于篇幅的限制,这篇文章当然无法对这个主题做出全面且系统化的处理,它将是部分的且带有选择性的。
一、何谓后现代主义?
那些在情感及专业上都深深投入其中的后现代学者恐怕不会接受别人对后现代主义所下的任何定义,他们中的大部分人也否认后现代是一个“运动”,甚至否认这个“主义”的存在。比如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二 八年第三期专题研究系列
后现代阵营的主要代表人物德里达,不仅从来不用“后现代”这个词汇,而且刻意与其保持距离。他们所持的理由通常是后现代主义无法被定义,因为为它下定义本身就违背了后现代主义的基本理念。无疑,后现代主义者会认为我的评价有欠公允,或以为我尝试表达无法表达的事物本身就有误导之嫌。为任何事物下定义这一行为就是德里达所谓的“逻各斯中心主义”(Logocen2 tris m)。逻各斯指的是将“上帝”或“道”或“理性”等原创性概念,也就是把逻各斯当成中心观念。这一做法在德里达看来是没有意义的。
在此应该提到后现代运动原来的思想领袖的作品与现在的后现代学者的作品。在该运动思想领袖如德里达、福柯等人的原创性作品中,双关语、匠心独运的词汇应用和一种欢乐愉悦的精神充斥其间,构成他们作品中最重要的特色。但是他们的后学弟子往往无法拥有能企及他们的文学天分和愉快精神;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严肃的、带有宗教性的态度,用语晦涩,甚至是直截了当地蔑视清楚有效的沟通传达能力。这些后进者往往不具备他们老师的能力,所以他们的作品既不好看,又淡而无味。
1.“运动”的发展
后现代思潮源自三个传统。其中最激进的一派是由德里达、福柯、利奥塔等人所代表的法国后现代主义。他们主张每一个人都在创造他自己的现实存在,无法对不同的现实做出裁判,因为根本没有任何独立的评判标准。这些法国后现代主义者发展出一套文学批评方法,又称“解构主义”,它基本上是一种从个人的兴趣和倾向出发来诠释文学作品的方法。法国后现代主义者又被称为极端的相对主义者。后现代主义思潮的第二个传统是来自托马斯・库恩(Thomas Kuhn, 1922-1996)、伊・拉卡托斯(I m re Lakat os,1922-1974)和保罗・费耶阿本德(Paul Feyerabend, 1924-1994)等人的科学哲学,这一传统比较为人所知。他们三位都承认科学架构的复杂性,并认为科学在其自身的研究传统脉络中发展,而科学传统本身则有界定该科学成功与否的标准。库恩将注意力集中于知识社会学,着重探讨科学社群是如何由一个规范(paradig m)转移到另一个规范。拉卡托斯尝试重建一套客观的标准,据此检验任何特定的研究传统究竟是进步的或是退化的。后现代主义的第三个传统是解释学传统。这个传统也被一些人看作务实派的传统。解释学就是诠释,解释学在传统意义上是对古代的,尤其是神圣的文本进行诠释。然而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解释学的研究逐渐普及到其他领域,例如文学、艺术、法学以及最近的社会科学。解释学传统的领导人物有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1889-1976)、汉斯2格奥尔格・伽达默尔(Hans2georg Gada mer,1900-2002)、尤尔根・哈贝马斯(Jürgen Haber mas,1929-)、保罗・利科(Paul R icoeur,1913-2005)和查尔斯・泰勒(Charles Tayl or,1931-)。上述这些传统都涉及一般的“后现代情绪”,彼此也具有许多共同的特质,可是我在这篇文章中只打算讨论第一种传统,也就是法国后现代主义,因为这是一般人在使用后现代主义这一名词时最常指涉的传统。
后结构主义在70年代透过不同的方式大约同时进入美国学术圈。举例来说,德里达当时在耶鲁大学教书,他在文学院培养了一批门生。在学术界,起初那些研究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的人们对后结构主义哲学感兴趣。当时,福柯以及其他后结构主义作家的作品也开始被学术界中的一些人士所阅读,尤其是女性主义者以及同性恋人士。这些作品当中包含对社会及文化潮流的讨论,例如社会结构、组织和认同的多样化,以及对宏观理论或伦理体系的怀疑和不信任。
鉴于为后现代主义下定义是如此困难,我将采用以下方法:首先我将简要描述重要的后现代主义思想家们的思想,包括德里达、巴特、利奥塔以及福柯。其次,我将找出我认为能够贯穿这些后现代主要思想家们思想的共同线索,并加以讨论。最后,我将批判后现代主义,并对它的起源及成功之处提出历史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