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中奥苏伯尔理论归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书中奥苏伯尔理论归纳:
(一)奥苏伯尔的有意义与机械学习分类P81-P83
1.《教育心理学——认知观点》奥苏伯尔根据学习者是否理解要学习的材料,学习被分为有意义的和机械的
2.奥苏伯尔将有意义的学习由简到繁分为五类:
(1)表征性学习
(2)概念学习
(3)命题学习
(4)概念和命题的运用
(5)解决问题与创造
奥苏伯尔提出“有意义言语学习理论”的主要目的就是为阐明其中的限制条件。
(二)奥苏伯尔的同化论P92-94
1.新知识和原有知识可以构成三种关系:
(1)原有观念为上位的,新的知识是下位的
(2)原有观念是下位的,新知识上位的
(3)原有观念和新知识是并列的。
2.新旧知识的三种关系导致了三种形式的学习: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
3.知识的构建和组织遵循两条原则:
(1)渐进分化的原则
(2)综合贯通的原则
4.奥苏伯尔认为,有意义学习必须具有三个条件:
(1)学习材料具有逻辑意义
(2)学生认知结构中具有同化新知识的原有知识基础
(3)将材料的潜在意义转化为学生心理意义的一个重要条件是学生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5.奥苏伯尔的同化论适合于解释知识学习中的理解过程和条件,但不能回答知识怎样向技能或认知策略转化。
(四)言语信息学习的过程和条件P98~P99
1.在奥苏伯尔的有意义言语学习分类中,符号学习属于机械学习
2.奥苏伯尔认为,事实性知识是一种非概括的命题知识。
3.奥苏伯尔认为影响有组织的整体知识学习的唯一重要条件是原有认知结构。
(五)概念学习、规则学习的过程和条件P103-P105
1.从辩证例证出发,逐渐发现概念属性的方式,奥苏泊尔称之为概念形成。
其心理机制可用奥苏泊尔提出的上位学习模式来解释。
2.奥苏泊尔称为的概念同化,其心理机制可以用奥苏泊尔提出的下位学习模式来解释。
概念同化是从上位到下位的学习,它要求学生认知结构中具有同化新概念的适当上位结构,而且这一上位结构越巩固、越清晰,新的下位概念的同化就越容易发生。
3.学生进行的发现学习,用奥苏泊尔的同化学习理论来看,它属于上位学习。
(六)奥苏伯尔解决问题过程模型P111
奥苏伯尔指出,自杜威于1910年对问题过程进行论述之后,“60多年来并没有对杜威的描述
作过明显的改进”。
他于1978年提出了一个解决问题模型。
该模型不仅论述了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而且提出了“问题背景”知识、“推理规则”和“策略”等不同类的知识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作用。
(七)惩罚P160
奥苏伯尔指出:承认错误与接受惩罚是学习道德责任心和发展健全良心的主要部分。
(八)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的测量与评价P175
1.按奥苏伯尔的观点,“智”是由学生的认知结构构成的。
新的教学论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奥苏伯尔所强调的根据学生原有知识基础进行教学。
2.言语信息的本质是命题网络,用奥苏伯尔的话来说,就是良好的认知结构。
(九)任务分析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P212
影响学习的唯一重要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
要探明这一点并据此进行教学。
(十)应用奥苏伯尔的同化论分析教学任务P216~217
奥苏伯尔的认知建构观的学习理论又叫同化论,该理论只涉及认知方面的学习,它阐明了认知领域内各种类型学习的性质、过程和条件,也是进行教学任务分析的良好工具。
(十一)在言语信息——地理实例中运用奥苏泊尔的学习分类P220
奥苏伯尔的有意义言语学习论适合于言语信息学习(或陈述性知识学习)按奥苏泊尔分类,有意义的知识学习可分为符号表征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
按奥苏泊尔的有意义言语学习理论,此处涉及的“地势”与“地形”是学生已学过的概念,它们处于上位,其下是“高山”、“平原”、“高原”、“盆地”和“丘陵”五种地形概念。
按奥苏泊尔的同化论,这些目标主要是下位例子学习。
(十二)设计先行组织者,促进保持与迁移P236~240
1.先行组织者简称组织者,是奥苏伯尔在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的一个概念。
组织者是先于学习材料呈现之前呈现的一个引导性材料。
2.组织者最宜于在两种情况下运用。
(1)当学生面对学习任务时,倘若其认知结构中缺乏适当的上位观念可以用来同化新知识,则可以设计一个概括与包容水平高于要学习的新材料的组织者。
让学生先学习这一组织者,以便获得一个可以同化新知识的认知框架。
这样的组织者被称为陈述性组织。
(2)当学生面对新的学习任务时,倘若其认知结构中已经具有同化新知识的适当观念,但原有观念不清晰或不巩固,学生难以应用,或者他们对新旧知识之间的关系辨别不清,则可以设计一个指出新旧知识异同的组织者。
这种组织者被称为比较性组织者。
(十三)奥苏伯尔的讲解式教学法P246
奥苏伯尔认为人的认知过程往往是先认识事物的一般属性,然后在这种一般认识的基础上,逐步认识其具体细节。
据此,他要求学校的教学顺序也应遵循人的认
识的自然顺序,先呈现概念性的组织者,然后呈现具体材料。
(十四)认知结构理论P267
可以运用奥苏泊尔认知结构理论分析学生学习成绩的缺陷。
奥苏泊尔认为,良好的认知结构具有自上而下逐渐分化和横向融会贯通的特点。
所以奥苏泊尔认为影响学生学习的唯一最重要因素是原有知识,这是很有道理的。
(十五)学习动机的构成成分:
奥苏伯尔认为,尽管学生有各种各样的学习动机,但几乎所有的学习动机都是同学生的学业成就相关联的,因此成就动机用该是学习动机的核心。
奥苏伯尔认为成就动机是学习动机的核心。
他将成就动机区分为认知的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附属的内驱力。
提出的问题:
1.如何为品德态度不良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给这样的学生如何制定学习方案?
2.在集体教学为主的现状中,我们如何平衡学生年龄特点的共性和个体的差异性?如分组分梯度教学时,如何保证为学生创造的是公平的学习机会?
3.掌握了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我们要怎么应用于实践?在学生面临失败体验时,如何正确引导与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