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MI流程之总结
(完整版)CMMI过程域总结v2.0,推荐文档
![(完整版)CMMI过程域总结v2.0,推荐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2378c524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00eaf49.png)
(完整版)CMMI过程域总结v2.0,推荐文档CMMI 基本介绍V2.0目录1组织成熟度级别和类别 (2)2通用目标和通用实践 (3)3RD 需求开发REQUIREMENTS DEVELOPMENT (4)4REQM 需求管理REQUIREMENTS MANAGEMENT (5)5PP 项目策划PROJECT PLANNING (6)6PMC 项目监督和控制PROJECT MONITORING AND CONTROL (7)7RSKM 风险管理RISK MANAGEMENT (8)8SAM 供应商协议管理SUPPLIER AGREEMENT MANAGEMENT (9)9CM 配置管理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10)10PPQA 过程和产品质量保证PROCESS AND PRODUCT QUALITY ASSURANCE (11)11MA 度量和分析MEASUREMENT AND ANALYSIS (12)12DAR 决策分析和解决DECISION ANALYSIS AND RESOLUTION (13)13TS 技术解决方案TECHNICAL SOLUTION (14)14PI 产品集成PRODUCT INTEGRATION (15)15VER 验证VERIFICATION (16)16VAL 确认VALIDATION (17)17OPF 组织过程聚焦ORGANIZATIONAL PROCESS FOCUS (18) 18OPD 组织过程定义ORGANIZATIONAL PROCESS DEFINITION (19)19OT 组织培训ORGANIZATIONAL TRAINING (20)20IPM 集成项目管理INTEGRATED PROJECT MANAGEMENT (21)21OPP 组织过程性能ORGANIZATIONAL PROCESS PERFORMANCE (22)22QPM 量化项目管理QUANTITATIVE PROJECT MANAGEMENT (23)23CAR 因果分析和解决CAUSAL ANALYSIS AND RESOLUTION (24)24OPM 组织性能管理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MANAGEMENT (25)3RD 需求开发Requirements Development目的:引出、分析和建立客户、产品及产品组件的需求。
cmmi 认证流程
![cmmi 认证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a2ebfe69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89.png)
cmmi 认证流程
CMMI认证的流程是什么呢?
CMMI认证包括以下三个阶段:
一、准备阶段:
二、评估阶段;
三、取证阶段。
以上每个阶段具体需要做哪些事情呢?
一、准备阶段:
1、签订合同;
2、召开项目启动会:明确项目计划及进度,明确需要收集的资料以及各相关责任人员的职责;
3、收集资料:主要包括管理文档和技术文档两类;
4、官网注册:在CMMI的官方网站完成注册;
5、项目抽样:官网注册后,系统会随机对项目进行抽样,确定参与评估的项目以及人员;
6、做文档资料,主要包括管理文档和技术文档两类。
二、评估阶段:又分为预评估以及正式评估阶段。
1、预评估阶段:
对被系统抽中、需参加评估的项目相关人员做访谈培训以及访谈演练;
2、正式评估阶段:
A、评估小组由1位主任评估师和3-4位评估小组成员组成;
B、评估以远程访谈的形式进行,被抽到的项目相关人员轮流参与,时间是5-7天,评估结束时评估师会宣布评估结果。
三、取证阶段:
1、评估通过后,主任评估师会签名出具纸质版证书。
2、主任评估师将评估报告送达CMMI研究院备案。
3、CMMI官网将于60日内公示评估结果,企业可自行登录官网查看结果。
cmmi工作总结
![cmmi工作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04e4a59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3e.png)
cmmi工作总结CMMI工作总结。
CMMI(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Integration)是一种用于评估和改进组织软件工程能力的模型。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团队一直在努力提高自己的CMMI等级,以确保我们的软件开发过程能够达到最高水平。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对我们团队在CMMI工作中取得的成就进行总结,并分享一些经验和教训。
首先,我们团队在CMMI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显著的进展。
通过参与培训和工作坊,我们对CMMI模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能够将其原则和实践应用到我们的日常工作中。
我们也建立了一套适用于我们团队的流程和标准,以确保我们的软件开发过程能够符合CMMI的要求。
这些努力使得我们的团队逐渐提高了CMMI等级,并在软件工程能力方面取得了实质性的进步。
其次,我们团队在CMMI工作中也遇到了一些挑战。
一些团队成员可能对新的流程和标准感到不适应,需要一定时间来适应和接受。
同时,我们也发现在实际应用CMMI原则和实践时,会遇到一些困难和障碍。
但是,通过团队的共同努力和合作,我们克服了这些挑战,并逐渐改进了我们的软件开发过程。
最后,我想分享一些我们团队在CMMI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
首先,团队成员需要对CMMI模型有一个清晰的理解,并能够将其原则和实践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其次,团队需要建立一套适用于自己的流程和标准,以确保软件开发过程能够符合CMMI的要求。
最后,团队成员需要共同努力和合作,克服困难和挑战,不断改进和提高软件工程能力。
总的来说,我们团队在CMMI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显著的进展,但也遇到了一些挑战。
通过共同努力和合作,我们克服了这些挑战,并逐渐提高了我们的软件工程能力。
我相信,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团队将继续努力,不断改进和提高,以确保我们的软件开发过程能够达到最高水平。
CMMI总结
![CMMI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95b4442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c0.png)
CMMI总结1.CMMI 的全称为: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Integration,即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
2.目前公司使用的是CMMI-for-DEV V1.2,通过的是CMMI LEVEL 3认证。
3. CMMI将CMM的多个模型合并到一个框架中,包括SE /SW /SS /IPPD几个专业领域的过程模型。
CMMI提供了流程改进的指导,指导制定软件企业研发的的一系列流程,监督流程的执行,并据反馈的结果进行过程改进。
4.CMM共有五个等级,分别标志着软件企业能力成熟度的五个层次。
初始级Initial可重复级Managed(Basic Project Management)已定义级Defined (Process Standardization)量化管理级Quantitatively Managed (Quantitative Management)优化管理级Optimizing (Continuous Process Improvement)5.原则(1)、强调高层管理者的支持。
(2)、确定改进目标.一、I PD基本介绍1. IPD, 集成产品开发(Integrated Product Development)是一套产品开发的模式、理念与方法。
2. IPD作为先进的产品开发理念,其核心思想概括如下:a) 新产品开发是一项投资决策。
b) 基于市场的开发。
c) 跨部门、跨系统的协同。
d) 异步开发模式,也称并行工程。
e) 重用性。
f) 结构化的流程。
3. IPD框架上从以下三个大的方面来具体现IPD的核心思想.市场管理市场管理从客户、投资、市场等产品生存的外在客观环境因素来影响产品的特性和生命。
包括:a) 客户需求分析$-产品价格(Price);A-可获得性(Availability);P-包装(Packaging);P-性能(Performance);E-易用性(Easy to use);A-保证程度(Assurances);L-生命周期成本(Life cycle of cost);S-社会接受程度(Social acceptance)。
cmmi工作总结
![cmmi工作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669597d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c3.png)
cmmi工作总结CMMI工作总结。
CMMI(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Integration)是一种用于评估和改进组织过程的框架,它可以帮助组织提高其工作流程和产品质量。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有幸参与了公司的CMMI认证工作,并在这个过程中学习到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首先,CMMI认证工作需要全员参与和支持。
在我们的公司,每个部门都积极参与了CMMI认证的工作,从高层管理人员到基层员工,每个人都认识到了CMMI对于公司发展的重要性。
这种全员参与和支持的态度使得我们的CMMI认证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其次,CMMI认证工作需要有清晰的目标和计划。
在我们的CMMI认证工作中,我们制定了详细的计划和目标,明确了每个阶段的任务和时间节点。
这样的计划和目标让我们的工作有了明确的方向,避免了盲目性和随意性,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另外,CMMI认证工作需要有良好的沟通和协作。
在我们的CMMI认证工作中,各个部门之间进行了紧密的沟通和协作,及时解决了工作中的问题和困难。
良好的沟通和协作让我们的工作更加顺利和高效,也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最后,CMMI认证工作需要有持续的改进和学习。
在我们的CMMI认证工作中,我们不断地总结经验和教训,及时改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这种持续的改进和学习让我们的工作水平不断提高,也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总的来说,CMMI认证工作是一项复杂而又重要的工作,它需要全员参与和支持,清晰的目标和计划,良好的沟通和协作,以及持续的改进和学习。
通过这次CMMI认证工作,我们不仅取得了认证的成绩,更重要的是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为公司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希望我们能够在未来的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为公司的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CMMI评估流程
![CMMI评估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5b8b5da0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46.png)
CMMI评估流程引言概述:CMMI(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Integration)是一种用于评估和改进组织软件开发和工程能力的模型。
它提供了一个框架,帮助组织了解自己的软件开发过程,并提供了改进的指导。
本文将介绍CMMI评估流程的五个部分,包括:目标设定、准备评估、数据收集、评估结果分析和改进计划。
一、目标设定:1.1 确定评估的目的和范围:在开始评估之前,需要明确评估的目的和范围。
例如,是为了了解组织的软件开发能力,还是为了达到某个特定的CMMI级别。
1.2 确定评估的时间和资源:评估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资源,因此在目标设定阶段需要确定评估的时间范围和所需的人力、物力资源。
1.3 制定评估计划:评估计划是评估流程的指导文件,包括评估的具体步骤、参与人员和时间安排等。
评估计划的制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目标设定来确定。
二、准备评估:2.1 建立评估团队:评估团队由具有相关经验和专业知识的成员组成,他们将负责执行评估流程中的各个步骤。
2.2 确定评估的依据:评估依据是评估流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组织的文档、流程和记录等。
评估团队需要收集和分析这些依据,以了解组织的软件开发过程。
2.3 确定评估的方法和工具:评估方法和工具对评估的有效性和准确性有很大的影响。
评估团队需要选择适合的方法和工具,以确保评估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三、数据收集:3.1 进行访谈和观察:评估团队将与组织的相关人员进行面对面的访谈和观察,以了解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3.2 收集和分析数据:评估团队将收集和分析组织的数据,包括项目的进展情况、质量指标和问题报告等。
通过数据的收集和分析,评估团队可以评估组织的软件开发能力。
3.3 进行评估报告:评估团队将根据数据收集和分析的结果,编写评估报告,对组织的软件开发能力进行评估,并提出改进建议。
四、评估结果分析:4.1 分析评估报告:评估报告是评估结果的主要输出,评估团队需要对评估报告进行详细的分析,了解组织的软件开发能力和存在的问题。
cmmi项目流程
![cmmi项目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8010b7e8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1a.png)
cmmi项目流程CMMI项目流程CMMI(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Integration,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是一种用于评估和改进组织过程的框架。
它提供了一套全面的指南和最佳实践,帮助组织提高其软件开发和服务交付能力。
CMMI项目流程是指在实施CMMI的过程中所需遵循的步骤和流程。
本文将介绍CMMI项目流程的主要阶段和关键步骤。
第一阶段:规划和准备在这个阶段,组织需要明确其实施CMMI的目标,并制定详细的计划。
这包括确定项目的范围、资源需求、时间表和风险管理策略。
同时,组织还需要评估其当前的能力水平,以便确定改进的重点和目标。
在准备阶段,组织应该进行培训和沟通,以确保所有相关人员都理解CMMI的概念和要求。
第二阶段:过程建模和改进在这个阶段,组织需要对其现有的过程进行建模和文档化。
这包括识别关键过程和子过程,描述它们的目标、输入、输出和相关的工作产品。
组织还需要评估现有过程的有效性和一致性,并识别改进的机会。
基于CMMI的要求,组织可以采用各种改进方法,如流程重组、培训和技术工具的引入。
第三阶段:过程部署和执行在这个阶段,组织需要将改进后的过程部署到实际的项目中。
这包括确保所有项目成员都了解并遵循新的过程要求。
组织可以通过培训、指导和持续的监控来支持过程的部署和执行。
同时,组织还需要收集和分析过程执行的数据,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并持续改进过程的效能。
第四阶段:过程评估和监控在这个阶段,组织需要定期评估和监控其过程的执行情况和效果。
这包括收集和分析关键的过程绩效指标,以便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采取纠正措施。
组织还需要进行内部和外部的审核,以确保过程的一致性和符合性。
通过评估和监控,组织可以持续改进其过程,并提高其软件开发和服务交付能力。
第五阶段:过程优化在这个阶段,组织需要通过收集和分析过程执行的数据,识别和实施进一步的改进措施。
这包括修订和更新过程文档,引入新的工具和技术,以及提供持续的培训和指导。
cmmi认证流程过程
![cmmi认证流程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24d2f9bf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1111c5e.png)
cmmi认证流程过程CMMI(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Integration)是一种为组织提供一套连续性过程改进的框架。
它被广泛应用于软件和系统工程领域,用于评估和提高组织的能力和成熟度。
以下是CMMI认证的一般流程和过程。
1.确定认证的目标和范围:在开始认证过程之前,组织必须明确其认证的目标和范围。
这包括确定要认证的过程区域和所需的级别(例如级别3或级别5)。
2.建立内部CMMI认证团队:组织需要建立一个专门的团队来负责CMMI认证过程。
该团队通常由高级管理人员、过程工程师和项目经理组成。
4.编写调查报告:CMMI认证团队将根据现场审核的结果编写一份调查报告。
该报告将包括对组织过程的评估,包括亮点和建议改进的领域。
5.实施过程改进计划:基于调查报告,组织需要制定并实施一项过程改进计划。
该计划应包括确定改进的目标、制定实施计划和资源需求的时间表。
6.进行评估和审查:一旦组织完成了其过程改进计划,CMMI认证团队将再次对其进行评估和审查。
这次评估和审查将验证过程改进计划的有效性。
7.编写认证文件:如果组织成功通过了CMMI认证的评估和审查阶段,CMMI认证团队将根据组织的成绩编写一份认证文件。
该文件将详细说明组织的过程成熟度和达到的CMMI级别。
8.获得CMMI认证:根据组织的认证文件,组织将获得CMMI认证。
这将标志着组织已成功达到了特定的过程能力和成熟度。
9.执行CMMI认证计划:一旦获得CMMI认证,组织需要执行其CMMI认证计划。
该计划将包括持续的过程改进和监控,以确保组织保持其CMMI认证水平。
10.进行定期审计:定期审计是保持CMMI认证的关键。
组织需要定期进行内部审计,以确保其过程仍然符合CMMI的要求,并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修正和改进。
总结起来,CMMI认证过程包括确定目标和范围,建立CMMI认证团队,进行现场审核,编写调查报告,实施过程改进计划,进行评估和审查,编写认证文件,获得CMMI认证,执行CMMI认证计划,进行定期审计。
参及实施CMMI5的经验总结
![参及实施CMMI5的经验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1da9200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cb.png)
参及实施CMMI5的经验总结.. 参与实施CMMI5的经验总结文/质安部一、心得感受一年前,我开始了我的CMMI5旅程。
顺境、逆境,坎坷的、平坦的,处处碰壁的死胡同、豁然开朗的桃花源,我们一路走来,风雨过后终见彩虹。
刚刚接触CMMI时,对基本术语的理解还很含混,感觉就像进入另一个工作领域。
什么是PA,什么是CAR,什么是PPB和PPM,什么是Minitab、水晶球和蒙特卡洛,CMM与CMMI 有什么区别,要通过CMMI5要哪些方面的工作,我们还有哪些方面需要改进,收集了一堆看似杂乱、不规则的数据,如何应用到项目中,并给项目带来实质性的效用,所有这些问题都要得以解决,在整个CMMI5实施过程中,我们从众多数据入手,分析并挖掘它们之间的关系,结合相关培训,在咨询顾问的指导下,我从略知一二到理解掌握了CMMI5的基础知识,并开始慢慢地理清思路。
其实学习CMMI5是个融会贯通的过程,而在工作中,CMMI5的思想又是触类旁通的,过程改进的思想在工作中、生活中各个方面皆可运用。
我们将有用的数据抽离,并建立了基线和模型,在反复的实验中得到验证,用数据说话,指导项目实施。
为了实现CMMI5,我们深入地参与到CMMI5试点项目中,实际运用基线和模型、数据和模板,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表格模板和体系文件,规范项目实施工作和管理机制,并做好公司过程改进,组织相关培训,在公司自上而下落到实处。
用实例证明我们的实力,成功地说服了主任评估师,最终华丽地完成CMMI5认证目标!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历尽千辛,最终尝到甜头,这次的胜利可以说是我职业旅途中的一座里程碑。
前方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持续的过程改进还在继续,我也会保持CMMI5工作的劲头,坚定地走下去!二、基线建立基线建立的前提是公司的项目管理过程趋于稳定,项目过程数据趋于可控。
基线反映了公司的过程性能能力。
我们是用Minitab工具以控制图的方式做出基线的,需要注意的是:控制图中的异常点不能随意删除,需进行根原因分析;。
(完整版)CMMI过程域总结v2.0,推荐文档
![(完整版)CMMI过程域总结v2.0,推荐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80724a386294dd88d1d26b70.png)
3 / 25
3 RD 需求开发 Requirements Development
目的:引出、分析和建立客户、产品及产品组பைடு நூலகம்的需求。
特定目标
特定实践
SG1 开发客户需 求 (收集相关干系人 得需要、期望、约 束及接口,并转换 成客户需求)
SP1.1 引导需求:引导相关干系人提出关于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得需要、期望、 约束及接口 SP1.2 将相关干系人的需要转化为客户需求:将相关干系人的需要,如期望、约 束与限制、接口等转化为客户需求;通常会包括对系统目标、范围、解决问题、 软件特性、接口要求等有详细的描述。
3 RD 需求开发 REQUIREMENTS DEVELOPMENT .........................................................................4 4 REQM 需求管理 REQUIREMENTS MANAGEMENT.....................................................................5 5 PP 项目策划 PROJECT PLANNING .............................................................................................6 6 PMC 项目监督和控制 PROJECT MONITORING AND CONTROL ..................................................7 7 RSKM 风险管理 RISK MANAGEMENT .......................................................................................8 8 SAM 供应商协议管理 SUPPLIER AGREEMENT MANAGEMENT..................................................9 9 CM 配置管理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10 10 PPQA 过程和产品质量保证 PROCESS AND PRODUCT QUALITY ASSURANCE...........................11 11 MA 度量和分析 MEASUREMENT AND ANALYSIS ....................................................................12 12 DAR 决策分析和解决 DECISION ANALYSIS AND RESOLUTION .................................................13 13 TS 技术解决方案 TECHNICAL SOLUTION .................................................................................14 14 PI 产 品集成 PRODUCT INTEGRATION......................................................................................15 15 VER 验 证 VERIFICATION..........................................................................................................16 16 VAL 确 认 VALIDATION ............................................................................................................17 17 OPF 组织过 程聚焦 ORGANIZATIONAL PROCESS FOCUS ..........................................................18 18 OPD 组织过 程定义 ORGANIZATIONAL PROCESS DEFINITION ..................................................19 19 OT 组织培训 ORGANIZATIONAL TRAINING .............................................................................20 20 IPM 集成项目 管理 INTEGRATED PROJECT MANAGEMENT......................................................21 21 OPP 组织过程 性能 ORGANIZATIONAL PROCESS PERFORMANCE ............................................22 22 QPM 量化项目 管理 QUANTITATIVE PROJECT MANAGEMENT ................................................23 23 CAR 因果分析 和解决 CAUSAL ANALYSIS AND RESOLUTION....................................................24 24 OPM 组织性能管理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MANAGEMENT .................................25
cmmi实施的个人总结范文
![cmmi实施的个人总结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cb25c27e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e8.png)
cmmi实施的个人总结cmmi实施的个人总结范文篇一:CMMI总结CMM的每个等级都被分解为3个层次:关键过程域、公共特性和关键实践。
CMMI的层次:关键过程域(CMM 18个【2-5级】):每个关键过程域所包含的关键实践涉及5个方面:执行约定、执行能力、实施活动、度量和分析、验证实施。
具体描述:1)执行约定(Commitment to Perform):执行约定描述一个组织在保证将过程建立起来并持续起作用方面所必须采取的行动。
执行约定一般包含制定组织的方针和规定高级管理者的支持。
2)执行能力(Ability to Perform):执行能力描述的是在软件过程中每个项目组或整个组织必须达到的前提条件。
执行能力一般包括资源、组织机构和培训。
3)实施活动(Active Performed):实施活动描述的是实现一个关键过程域时所必须执行的任务和步骤。
实施活动应该包括建立计划(正式和非正式的计划)和制定步骤开展工作,对该工作进行跟踪,以及必要时进行改进的措施。
4)度量和分析(measurement and analysis):度量和分析描述对过程进行度量的基本规则,以确定、改进和控制过程的状态。
度量和分析一般包括一些为了确定所执行活动的状态及有效性所能采用的度量和分析的例子,通过这些例子可以知道如何确定操作活动的状态和效果。
5)验证实施(Verifying implementation):验证实施描述了保证遵照已建立的过程进行活动的措施。
验证一般包括管理者和软件质量保证部门所作的评审和审计。
CMM有两个基本用途:软件过程评估和软件能力评价。
步骤(共6步):第一步:建立一个评估/评价组。
第二步:填写提问单。
第三步:进行响应分析。
第四步:进行现场访问。
第五步:提出调查发现清单。
第六步:制作关键过程域(KPA)剖面图。
1.4.1 从初始级向可重复级过渡:初始级是CMM的起点,任何一个准备按照CMM框架等级进化的软件企业都自动地处于这一等级。
cmmi认证流程
![cmmi认证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7c5eaea0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0e.png)
cmmi认证流程CMMI认证流程。
CMMI(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Integration)是一种全面的过程改进方法,它可以帮助组织提高其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增强其过程的可管理性,并提高其绩效。
CMMI认证是指组织通过对其过程的评估,证明其过程符合CMMI模型的要求,达到了一定的成熟度水平。
下面将介绍CMMI认证的流程。
第一步,确定认证类型。
在进行CMMI认证之前,组织需要确定认证类型,包括CMMI级别认证和CMMI能力认证。
CMMI级别认证是指组织的整体过程达到了CMMI模型中特定级别的要求,而CMMI能力认证是指组织的特定过程达到了CMMI模型中特定能力的要求。
第二步,准备认证。
在确定认证类型之后,组织需要进行认证前的准备工作。
这包括制定CMMI认证计划、进行内部审核和评估、培训员工以及准备认证所需的文档和记录等。
第三步,进行评估。
评估是CMMI认证的关键步骤,它由认证机构的评估师组成,他们将对组织的过程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审查,以确定其是否符合CMMI 模型的要求。
评估通常包括文件审查、过程文件和记录的检查、现场访谈等。
第四步,整改和改进。
在评估完成后,评估师会提出评估报告,其中包括发现的问题和建议的改进措施。
组织需要根据评估报告中的建议,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和改进,以确保其过程符合CMMI模型的要求。
第五步,提交申请。
在整改和改进之后,组织需要向认证机构提交认证申请。
认证机构将对申请进行审核,并安排认证审查。
第六步,认证审查。
认证审查是CMMI认证的最后一步,它由认证机构的审查员进行。
审查员将对组织的过程进行最终的审查和确认,以确定其是否符合CMMI模型的要求。
如果通过审查,组织将获得CMMI认证证书。
总结。
CMMI认证是组织提高过程成熟度和绩效的重要手段,它可以帮助组织建立和改进其过程,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增强过程的可管理性。
通过以上的步骤,组织可以顺利地完成CMMI认证流程,获得CMMI认证,从而提升其竞争力和市场地位。
cmmi质量保证流程
![cmmi质量保证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72bcc1e9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8e.png)
cmmi质量保证流程CMMI(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是一种用于改进质量保证流程的框架。
CMMI可帮助组织评估和提高其过程成熟度,从而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
以下是1200字以上关于CMMI质量保证流程的详细介绍。
一、CMMI简介CMMI是由美国软件工程研究所(SEI)开发的一个框架,旨在帮助组织提高其业务过程的效率和质量。
CMMI基于过程成熟度模型(CMM),并将软件工程、系统工程、产品和服务开发的最佳实践纳入其框架中。
CMMI定义了不同成熟度级别的过程能力,并提供了指导、模型和工具以帮助组织实现这些能力。
二、CMMI质量保证流程的阶段CMMI质量保证流程包括若干阶段,以下是这些阶段的详细介绍:1.设立目标和策略:该阶段旨在确立组织的质量目标和策略,以指导后续的工作和决策。
在这个阶段,组织需要确定开展质量保证活动的范围,并制定与质量相关的指导方针和策略。
2.制定过程说明:在这个阶段,组织需要制定一系列的过程说明,以帮助管理层和团队成员理解和执行质量保证活动。
这些过程说明应包括各个质量保证活动的工作流程、输入和输出、角色和责任等信息。
3.建立质量指标:在这个阶段,组织需要确定一系列的质量指标来衡量和监控其质量保证活动。
这些指标应涵盖质量目标和策略,并能够提供关于质量状况和绩效的有用信息。
4.进行质量培训:质量培训是提高团队成员对质量保证活动的理解和能力的关键环节。
在这个阶段,组织应向团队成员提供相应的培训,以帮助他们掌握质量保证的基本概念和技能。
5.执行质量保证活动:在这个阶段,组织需要实施一系列的质量保证活动,包括代码评审、单元测试、系统测试等。
这些活动应按照事先制定的过程说明和质量指标来进行,以确保产品符合质量要求。
6.监控和调整:监控和调整是质量保证流程的关键环节,它包括对质量活动的监控和评估,并在必要时进行调整。
通过监控和调整,组织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并不断改进其质量保证流程。
7.回顾和总结:在每个阶段结束时,组织应对其质量保证活动进行回顾和总结,以收集反馈信息并分析改进机会。
(WORD)-CMMI-项目过程-结项(8个文件)2.项目总结报告-工作总结
![(WORD)-CMMI-项目过程-结项(8个文件)2.项目总结报告-工作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852feee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83.png)
项目总结报告1项目概况1.1基本信息1.2项目说明简单描述项目背景、业务实现情况等,可从其它相关文档直接拷贝。
1.3项目质量概述2过程评价与建议说明项目类型,评价质量体系文件中规定的相关内容的适用性、合理性、指导性、可操作性等,提出不足之处及改进建议。
3开发模型使用总结对项目所选用的软件开发模型及其适用性进行总结分析和评价。
4项目估算的总结4.1项目规模文档:代码:库表:4.2成本对项目费用进行统计分析,编制《项目分布表》中“成本分布”部分。
4.3工作量对工作量进行统计分析,编制《项目分布表》中“工作量分布”部分。
4.4进度4.5风险根据三种“风险策略”:接受风险、转移风险、规避风险,对风险进行分类汇总:对未预测而发生的问题进行总结,并建议将下列问题作为新风险,以便PDDB 管理员将新风险加入《风险列表》中:4.6工作任务分解及关键路径对计划的WBS、关键路径及依赖关系的执行进行总结。
4.7资源4.7.1人力资源对照资源计划对人员的投入进行总结,并统计人员分布情况。
4.7.2关键计算机资源对照计划进行关键计算机资源使用情况的总结和分析。
4.7.3外部工具与产品对项目所使用的外部工具和产品进行使用情况的总结和分析。
4.7.4内部产品对内部产品的使用情况进行总结,填制《产品使用内部反馈表》。
4.8估算跟踪和管理根据项目计划制定的项目估算数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进行跟踪和管理,对各估算数据进行阀值管理,对将超过阀值的建立相应的调整机制,在此对上述估算跟踪进行总结。
5评审6培训6.1内部培训6.2客户培训7沟通对沟通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总结。
8问题根据《项目跟踪总表》,对问题进行跟踪汇总,统计分析后形成《项目分布表》中的“问题分布”部分,分各阶段从发现问题数,解决问题数,上报问题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
9缺陷根据《项目跟踪总表》中的“缺陷跟踪表”以及《测试缺陷跟踪表》,对缺陷进行跟踪汇总,统计分析后形成《项目分布表》中的“缺陷分布”部分,分各阶段从缺陷引入数,缺陷检出数,缺陷检出率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
CMMI流程中文整理
![CMMI流程中文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b1cf56b565ce0508763213bd.png)
CMMI 2级过程域1:需求管理(REQM) SP 1.1 获得对需求的理解 SP 1.2 获得对需求的承诺 SG1 SP 1.3 管理需求的变更 管理需求 SP 1.4 维护需求的双向可追溯性 SP 1.5 识别项目工作与需求的不一致之处 CMMI 2级过程域2:项目规划(PP) SP 1.1 估算项目的范围 SG1 SP 1.2 估算项目属性 项目估算 SP 1.3 定义项目生存周期阶段 SP 1.4 估算工作量和成本 SP 2.1 编制预算和进度 SP 2.2 识别项目风险 SP 2.3 项目数据的管理计划 SG2 SP 2.4 规划项目资源 制定项目计划 SP 2.5 知识和技能的计划 SP 2.6 “项目干系人”的介入计划 SP 2.7 制定项目计划 SP 3.1 审查从属计划 SG3 SP 3.2 协调工作与资源配置 获得对计划的承诺 SP 3.3 获得计划承诺 CMMI 2级过程域3:项目监控(PMC) SP 1.1 监督项目计划的参数 SP 1.2 监督承诺 SP 1.3 监督项目风险 SG1 SP 1.4 监督数据管理 依据计划监督项目 SP 1.5 监督干系人的介入 SP 1.6 项目进展审查 SP 1.7 里程碑审查 SP 2.1 分析问题 SG2 SP 2.2 采取纠正措施 管理纠正措施 SP 2.3 管理纠正措施 CMMI 2级过程域4: 供应商协议管理(SAM) SP 1.1 确定采购方式 SG1 SP 1.2 选择供应商 签订供应商协议 SP 1.3 签定供应商协议 SP 2.1 执行供应商协议 SP 2.2 监督选定的供应过程 SG2 SP 2.3 评价供应商产品 满足供应商协议 SP 2.4 验收采购的产品 SP 2.5 移交产品 CMMI 2级过程域5: 度量分析(MA) SP 1.1 确定度量目标 SG1 SP 1.2 细化度量 协调度量和分析活动 SP 1.3 确定数据收集和存储规程 SP 1.4 确定分析规程 SP 2.1 收集度量数据 SG2 SP 2.2 分析度量数据 提供度量结果 SP 2.3 存储数据和度量结果 SP 2.4 通报度量结果
CMMI评估流程
![CMMI评估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76e24451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e1.png)
CMMI评估流程CMMI评估流程是一种用于评估组织软件和系统工程能力的方法。
CMMI (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Integration)是一种成熟度模型,旨在帮助组织改进其软件和系统工程过程,以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CMMI评估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筹备阶段在筹备阶段,评估团队需要与组织的管理层进行沟通,明确评估的目的和范围,确定评估的时间和资源安排。
评估团队还需要收集相关的文档和数据,以便在后续的评估过程中使用。
2. 评估准备评估准备阶段是为了确保评估团队了解组织的软件和系统工程过程,并能够根据CMMI模型的要求进行评估。
评估团队需要进行培训,熟悉CMMI模型的要求和评估方法,以及相关的评估工具和指南。
3. 文档审查在文档审查阶段,评估团队会对组织的相关文档进行审查,以了解组织的软件和系统工程过程的实施情况。
评估团队会检查组织的政策、程序、计划和记录,以及与软件和系统工程过程相关的培训材料和指导文件。
4. 个人访谈个人访谈阶段是评估团队与组织成员进行面对面交流的过程。
评估团队会与组织的管理层、项目经理、开发人员和测试人员等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软件和系统工程过程的理解和实施情况。
评估团队还会与一些关键的利益相关者进行访谈,以了解他们对软件和系统工程过程的期望和需求。
5. 过程观察过程观察阶段是评估团队对组织的软件和系统工程过程进行实地观察的过程。
评估团队会观察组织的项目管理、需求管理、配置管理、开发过程、测试过程等,以了解这些过程的实施情况和效果。
6. 数据收集和分析评估团队会收集和分析与软件和系统工程过程相关的数据,以评估组织的过程能力和绩效。
评估团队会使用一些统计方法和工具,如流程度量、过程能力指数等,对数据进行分析,以得出评估结果。
7. 结果报告评估团队会根据评估的结果,撰写评估报告。
报告会包括组织的过程能力和绩效的评估结果,以及改进建议和行动计划。
CMMI详细讲解汇总
![CMMI详细讲解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cca48780dd36a32d737581b9.png)
第一章过程改进简介1.组织有各种各样的商业目标,组织的商业目标通过组织的过程实现。
2.要想达到有竞争力的水平必须不断改进过程。
3.过程改进活动关注改进过程的能力和组织的成熟度来推动组织的发展和实现目标。
4.过程改进活动能提供指导,帮助组织定义和标准化过程、提高工作效率、减少返工、度量组织的性能和利用数据来管理业务。
5.过程改进保证了能给组织带来可度量的收益,特别是在工作量估计和高质量产品的交付能力上。
6.基于模型的过程指的是使用一个模型来指导一个组织的过程改进。
7.一般而言,基于模型的过程改进开始于管理的承诺和评估。
评估的结果又被作为制订下一步行动计划的基础,在完成了这些计划后,再进行进一步的评估,依次下去,其目标是使组织成熟,让它持续地监控和改进过程,一直生产高质量的产品,在市场竞争中游刃有余,并随时进行自我调整来满足客户的需求。
8.工程系统复杂性日益增长、并行工程和交叉学科需要采用集成过程。
9.集成过程改进的真正效益:➢成本改善●采用多种模型和多种方法所需的培训费用。
●在相同的组织中(可能对相同的实践人员)执行多种评估需要的费用。
●在数据仓库中维护冗余的过程资产。
●维护或采购多种模型中的专业知识。
由集成过程改进带来的更多成功机会,较高质量、更好的可预测性以及其他各种改进过程的效益都会使组织实现成本节省。
➢重点明确一个集成过程改进计划可以弄清楚组织各种活动的目的和商业目标。
通过跨越更大范围的学科的各种过程改进活动的集成,就更容易把同时包括实践人员和主管的队伍团结在过程改进的大旗下。
➢过程集成和精益组织集成过程改进的一个不太明显的收益是它对组织产生的“集成”影响。
当过程的定义跨越了组织和学科的边界时,通常会产生新的理解相互学习,从而使关键工作流简化,并消除冗余的或不必要的活动。
➢灵活性与新学科的扩展集成所带来的最后一个效益,是当业务或工程环境发生变化时,具备了增加新学科的能力。
10.集成化过程改进的原则➢强调高层管理人员的支持➢仔细确定目标➢选用最佳实践➢过程改进要与业务目标一致11.运用两个或多个单学科模型可以实现一个组织的集成化过程改进。
cmmi实施的个人总结范文
![cmmi实施的个人总结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8e7fe40bbd64783e08122b05.png)
cmmi实施的个人总结范文cmmi实施的个人总结范文篇一:CMMI总结CMM的每个等级都被分解为3个层次:关键过程域、公共特性和关键实践。
CMMI的层次:关键过程域(CMM 18个【2-5级】):每个关键过程域所包含的关键实践涉及5个方面:执行约定、执行能力、实施活动、度量和分析、验证实施。
具体描述:1)执行约定mitment to Perform):执行约定描述一个组织在保证将过程建立起来并持续起作用方面所必须采取的行动。
执行约定一般包含制定组织的方针和规定高级管理者的支持。
2)执行能力(Ability to Perform):执行能力描述的是在软件过程中每个项目组或整个组织必须达到的前提条件。
执行能力一般包括资源、组织机构和培训。
3)实施活动(Active Performed):实施活动描述的是实现一个关键过程域时所必须执行的任务和步骤。
实施活动应该包括建立计划(正式和非正式的计划)和制定步骤开展工作,对该工作进行跟踪,以及必要时进行改进的措施。
4)度量和分析(measurement and analysis):度量和分析描述对过程进行度量的基本规则,以确定、改进和控制过程的状态。
度量和分析一般包括一些为了确定所执行活动的状态及有效性所能采用的度量和分析的例子,通过这些例子可以知道如何确定操作活动的状态和效果。
5)验证实施(Verifying implementation):验证实施描述了保证遵照已建立的过程进行活动的措施。
验证一般包括管理者和软件质量保证部门所作的评审和审计。
CMM有两个基本用途:软件过程评估和软件能力评价。
步骤(共6步):第一步:建立一个评估评价组。
第二步:填写提问单。
第三步:进行响应分析。
第四步:进行现场访问。
第五步:提出调查发现清单。
第六步:制作关键过程域(KPA)剖面图。
1.4.1 从初始级向可重复级过渡:初始级是CMM的起点,任何一个准备按照CMM框架等级进化的软件企业都自动地处于这一等级。
cmmi项目管理流程
![cmmi项目管理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b7c74ce4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4b.png)
CMMI项目管理流程导言在当今的商业环境中,项目管理成为了一个关键的能力。
项目管理不仅仅用于组织的内部项目,也被广泛应用于企业间的合作项目。
为了提高项目管理的质量和效率,许多组织开始采用CMMI(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Integration)项目管理流程。
CMMI项目管理流程是一种基于最佳实践和标准化的方法,有助于组织在项目管理方面取得卓越的结果。
本文将对CMMI项目管理流程进行全面、详细、完整且深入的探讨。
一、CMMI项目管理流程概述CMMI项目管理流程是一个系统的框架,旨在为组织提供一种结构化的方法来管理项目。
它基于CMMI模型,该模型是由管理科学研究中心(SEI)提供的一种标准化的项目管理方法。
CMMI项目管理流程能够帮助组织在项目的所有阶段实现良好的管理和控制。
二、CMMI项目管理的基本原则CMMI项目管理流程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 组织的管理决策应该是基于实证数据和事实的。
2. 项目管理应该采用一种流程化的方法来执行。
3. 项目管理应该根据业务目标和项目目标进行调整。
4. 项目管理应该强调团队合作和沟通。
5. 项目管理应该注重风险管理和问题解决。
三、CMMI项目管理的过程CMMI项目管理流程包括以下几个关键过程:3.1 过程管理过程管理是CMMI项目管理的基础。
在这个过程中,组织为项目制定了一套标准的过程和方法,以确保项目的目标得以实现。
过程管理包括项目计划、需求管理、风险管理、质量管理和变更管理等方面。
3.1.1 项目计划在项目计划过程中,项目经理制定项目的范围、目标、可交付成果和时间表等方面的计划。
这个过程中需要明确项目的目标和关键路径,以便有效地分配资源和管理进度。
3.1.2 需求管理在需求管理过程中,项目团队与客户和利益相关方一起明确项目的需求和期望。
这个过程中需要进行需求分析、需求确认和需求变更管理,以确保项目的交付能够满足利益相关方的期望。
CMMI评估流程
![CMMI评估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eef87227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3a.png)
CMMI评估流程CMMI(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Integration)是一种评估和改进组织软件和系统工程能力的方法和模型。
它由美国软件工程协会(SEI)开发,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广泛使用的过程改进方法之一、CMMI评估流程主要包括:前期准备、CMMI评估、结果分析和改进。
前期准备阶段是CMMI评估的第一步。
在这个阶段,评估团队需要与被评估组织进行沟通,了解其业务需求、项目管理过程、软件开发方法等。
评估团队还会与组织管理层进行会议,明确评估的范围和目标,确定评估的时间安排和资源分配。
此外,团队还需要制定评估流程和工具,为评估做好充分准备。
CMMI评估阶段是核心阶段,包括两个主要的评估活动:材料审查和现场评估。
评估团队会先对被评估组织提交的相关文档进行审查,包括质量管理手册、项目计划、需求文档等。
在审查过程中,评估团队会针对CMMI指定的关键域进行评估,并录入评估结果。
审查完成后,评估团队会对被评估组织进行一段时间的现场评估,观察其过程执行情况、项目实施情况等。
现场评估通常包括会议、访谈、观察等多种形式的活动。
评估团队会对现场评估结果进行记录,与材料审查结果进行比对,最终得出CMMI评估的等级和建议。
结果分析阶段是评估结果的整理和分析。
评估团队会将评估结果进行整理,归纳出被评估组织的优点和改进点,并制定出改进计划。
在这个阶段,评估团队还需要与被评估组织进行结果分享会议,向其解释评估结果和建议,并讨论改进计划的可行性和可行性。
改进阶段是CMMI评估的最后一步。
在这个阶段,被评估组织需要根据评估结果和建议,制定和实施改进计划。
改进计划包括改进目标的设定、改进方法的选择和实施计划的制定。
其目的是帮助组织提高软件和系统工程的能力水平,提高软件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总结起来,CMMI评估流程可以分为前期准备、CMMI评估、结果分析和改进四个阶段。
通过这个流程,组织可以了解自身的软件和系统工程能力水平,发现潜在的问题和改进机会,并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改进计划,从而达到提高组织能力和质量的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CMM软件开发流程的理念、流程这两个方面概括介绍一下CMM。
CMM软件开发流程试图将几十年来风险比较不可控的软件开发用一个规范的流程控制起来,变成一个类似传统工业化生产流程的工业。
CMM理念
CMM主要理念之一就是加强过程控制,认为只要开发的过程按照规定动作执行,就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软件开发的质量、进度风险。
而过程质量控制的主要手段就是检视。
CMM的理念之二是根据经验数据指导新的软件开发项目。
CMM定义了监控软件开发过程
是否规范的一系列指标,如软件生产率、检视缺陷密度、遗留缺陷密度等,并总结了同业的一些经验数据。
当执行实际项目时,以这些经验数据指引开发过程,尽量使开发的关键质量指标落入经验数据区间。
同时进行进一步分析总结,对质量目标进行修正,用以指导后续的新项目。
通过在一个个的项目逐渐总结修正,最终得到一套适合自己的质量目标。
CMM的理念之三,也可以说是本质,是基于传统的瀑布软件开发模型的。
CMM全流程
CMM软件开发规范的流程。
CMM规范基于瀑布软件开发模型,没有体现基于原型逐步求
精的思想,这也是近年来在实施中为人所诟病的一个方面。
下面结合IPD流程阐述一下CMM 流程在公司实际的应用。
CDP-Charter
CDP即Charter开发项目,主要的责任主体是Marketing团队和SE,目标是定义一个产品版本所要解决的主要目标和时间点,交付件是Charter。
Charter要通过BMT,即业务管理团队的批准。
Charter需要回答这些问题:版本的Top N需求和主要竞争需求,主要目标客户,完整的包需求,版本的里程碑时间点,应用的时间窗口以及在版本火车中所处的位置。
Charter-TR1
TR1即产品概念完成里程碑,主要的责任主体是SE团队,同时Marketing配合完成需求的细化、澄清和修订。
这个阶段的目标是输出设计需求。
相比包需求,设计需求粒度更细,能够清晰的描述每一个需求,包括每个需求的输入、输出参数,并输出低保真界面原型。
CDCP
CDCP即Concept Decision Check Point,近年来大部分项目都裁剪,具体作用不明。
TR1-TR2
TR2即产品设计完成里程碑,主要的责任主体是SE团队。
这个阶段的输出是设计规格。
相
比设计需求,设计规格从系统架构的角度将每个设计需求分配到每个子系统,并定义每个子系统之间新增、修改的接口。
接口必须详细定义到足以指导开发人员实现的程度,可能部分没有注意到的细节可以在后续开发过程中澄清,但总体的接口设计是不允许在后续随意更改的。
同时TR2还要输出高保真界面原型。
PDCP
PDCP即Plan Decision Check Point,项目计划里程碑。
虽然Charter决策时已经定出了版本代码规模、关键时间点和人力需求,但经过TR1和TR2的分析和细化,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变更。
TR2是项目从构想到实现,从混沌到清晰的一个关键时间点。
相比TR2前比较不可控的的研讨、分析,TR2以后主要是执行的一个过程,因此在TR2前后有必要将版本代码规模、关键时间点和人力需求进一步明确固化下来,以便后续开发团队按照一个严格的计划来执行。
除了以上提到的,PDCP时还要确定质量目标,由开发代表给各项目经理下发SOW(工作任务书)。
SOW中明确了各个开发项目组在TR2-TR4之间应该完成的开发任务,是开发组完成开发任务的依据。
TR2-TR3
这个阶段开发组完成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SRS)的写作,以及按照大瀑布模型,完成系统测试用例的写作(STC)。
SRS基于软件设计需求(DS)分解细化,用描述性的语言阐述每个典型用户操作/业务流程的实现过程,包括每个子系统如何协作通讯。
TR3-TR4
这个阶段开发组依次完成软件概要设计(HLD)和集成测试用例(ITC)、软件详细设计(LLD)和单元测试用例(UTC)、编码。
HLD的交付标准是定义到函数接口级别,LLD的交付标准是写出伪码。
但由于瀑布模型的固有缺陷,如果花了大量的时间在文档协作上,编码时间很短,重大的风险无法提前识别,只能到编码时菜暴露,对项目进度影响大。
近年来大部分项目都将HLD和LLD合二为SD——软件设计说明书,而且弱化了伪码协作。
ITC根据项目的需求而定,如果项目本省不需要专门的集成测试,就可以裁减了。
如果基于xUnit进行单元测试,则UTC文档可以裁减,或至少部分裁减。
TR4-TR4A
这个阶段开发组要完成UT/IT/ST/BBIT,TR4A时开发组要向测试组交付版本进行测试。
BBIT是指Building Block Integrated Test,一般是指跨团队的子系统间的集成测试。
TR4A-TR5
这个阶段测试部会完成2+1的测试,即完成两个版本的完整测试,外加1个版本的回归测试。
根据CMM的经验,2+1的测试可以达到版本功能稳定的程度。
TR5结束即意味着版本
开发阶段的结束。
对于直接交付给客户的产品,下一阶段就是实验局阶段。
对于交付给下游的中间件,产品开发基本结束,准备过TDCP。
TDCP
TDCP即Technology Decision Check Point。
这个里程碑意味着产品主要开发活动的结束。
开发代表需要邀请下游用户、测试等相关干系人员参与评审。
评审的标准是产品的遗留缺陷。
各域的代表会关心这些遗留缺陷是否确实影响用户的使用,有没有规避的方法。
TR5-TR6
对于直接交付给客户的产品,这个阶段就是实验局阶段。
管理团队会挑选适当的客户来使用新版本,并根据暴露出来的问题进一步优化、改进。
TR5-TR6之间的版本也会用于入网测试。
很多新的特性本来就是应某些入网测试的需求开发的。
TR6-GA
这个阶段是维护阶段,对各种缺陷进行修改,发布新版本。
这些缺陷可能是内部测试、外部测试、客户使用过程中暴露出来的。
这个阶段只在控制范围内限量接收小的新需求,接收与否的依据是是否对架构影响大,是否确实紧急。
GA
GA意味着产品主要生命周期的结束。
过了GA点以后,基本不会基于这个主版本在发布新版本,不接纳新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