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 道 设 计 说 明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隧道设计说明

一、概述

拟改建的河口隧道是挂盘线(挂沟村至盘石头水库段)改建工程中重要部分。隧道位于淇河南岸,起点桩号为K1+559.5,终点桩号为K1+649.0,全长89.5米。隧道原址处有七十年代开挖的老隧道一处,经现场实际测量、调查,隧道现状为:断面较小且极不规则,断面形状大多是宽度2-4米,高度2-3米,仅能通过行人但无法通行车辆;隧道内路线不够顺直,洞内路线弯曲且纵坡较大,通行极为不便;围岩质量较差,多数为散状结构,构造及风化节理密集,节理面及其组合杂乱,有大量碎块体,块体间多数为泥质填充,个别部位甚至是泥质岩状或土夹石状;隧道内无衬砌、无排水及其他支撑防护措施、年久失修,以至于顶部出现落石,渗水等现象;隧道出入口未做任何加固及防护措施,时有碎石滚落及塌方现象发生,对行人及车辆通行存在极大安全隐患。因此现有隧道使该处成为道路上的瓶颈路段,也成为制约该区与公路网畅通的重要因素,不利于交通流的顺利畅通。

根据业主意见,综合道路改建情况、隧道现状、地质概况、围岩等级,当地经济特点、及资金投入规模,结合《公路隧道设计规范》确定将原有隧道扩挖、加宽、增高、截弯取直并进行加固处理。

1、设计规范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001-2000)

(2)《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

(3)《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

(4)《公路勘察规范》(JTJ061-2000)

2、技术标准

(1)技术等级:四级公路,设计行车速度20km/h

(2)隧道全宽:6.5m

(3)车道限高:4.5米

(4)地震基本烈度:Ⅷ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g

(5)设计洪水频率: 1/25

二、自然地理概况

1、气象水文

工程所在地区域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4.8 ℃,年平均降水量635.9mm,降水多集中于7-9月份,无霜期220天。

2、地形、地貌

该场地所处的地貌单元为太行山山前冲洪积扇前缘的河谷地貌。地形起伏不平,淇河由终点洞口前流过,经淇河多年冲刷切割,出口处山体陡峭,地形高差变化大。入口处为淇山山系,海拔350米-800米,总面积约165.696平方公里。

3、地层结构及岩性特征

(1)寒武系(G):为本区最古老地层,在南乌山、盘石头一带,山上均出露寒武系片麻岩、震旦系砂砾岩,以紫褐、紫红、灰绿页岩为主。

(2)奥陶系(O):山区岩体大部为奥陶系灰岩。在淇河南岸淇山余脉,出露有下、中统灰岩;

(3)灰炭系(C):由上灰炭统和中石炭统组成,为灰至深灰色砂质泥岩、浅灰色砂岩、煤及薄层石灰岩组成,厚约145米。

4、断层

根据工程类比及现场实地调查,隧道所处地域内未发现大断层,但节理的发育会使围岩级别下降I-II级,施工中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施工方案。

5、地震

根据现行的“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鹤壁市地区地震烈度为Ⅷ度。

6、水文地质条件:

本隧道未发现地下水出露,也无地下承压水迹象反映,但存在裂隙水及岩石破碎地段产生漏水。

三、隧道设计

1、平、纵断面

隧道范围为K1+559.5~K1+649.0,受现场地形条件所限,入口处位于R=25.0m 的圆曲线左转终点处,出口处位于R=22.5m的圆曲线左转起点处,洞口有1.7m位于曲线范围内,因隧道内路面较道路路面较宽,施工时按直线方式处理。隧道内全线无超高及超高缓和段,横坡为双向1.5%。

根据原有隧道位置及现状,为减少道路土方量、结合进出口处河道地形,纵坡采用单向坡7.75%。

因隧道平纵线形标准较低,出入口处地形复杂,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安全,做好保通及绕行措施,施工完成后应在出入口处设置限速限高等相关警示标志。

2、隧道净空与横断面

隧道横断面除应满足隧道建筑限界的规定以外,还应考虑排水、管线电缆等设施所需的空间,并根据现有隧道状况,结合地质地形及施工条件,确定隧道净空断面,断面为直墙拱形断面,净高4.5m。

受资金条件限制,根据业主意见,隧道内全宽采用与路基同宽为6.5米,为保证行车及结构安全,余宽C取0.25米,高取0.2米。路面横坡为双向1.5%。

3、隧道衬砌结构

衬砌结构按新奥法原理,采用复合式支护结构形式。初期支护以锚杆、

钢筋网及喷射混凝土组成联合支护体系,二次衬砌采用模注混凝土结构,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结构之间设防水排水夹层。

初期支护参数确定主要依据工程类比法确定。

二次衬砌采用C25泵送自防水砼结构抗渗等级>=S6。

按《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Ⅴ类围岩区段构造设计,并对衬砌结构进行验算。

4、洞门设计

隧道洞口作为公路景观设计的一个重要部分,从地形视觉、隧道营运管理及结构与环保方面综合考虑,依据轻松简洁、造型新颖、自然和谐、经济美观的

原则确定两侧均采用抗滑、抗倾覆性能较好,易于施工的翼墙式洞门。翼墙根据出入口处线形及地形条件做相应形状的变化及扭坡。

5、隧道防排水

衬砌采用柔性防水,在衬砌背面设置隧道专用防水卷材,土工布设置在防水卷材与喷砼层之间,其作用兼作衬背排水层及缓冲层。并在衬砌浇筑工作缝设置橡胶止水条(20×15mm),在沉降缝处设置E5型桥式橡胶止水带(规格290×φ25×R25×10mm)。

在衬砌两侧边墙背后底部设直径8cm纵向打孔波纹管,环向设置间距20cm排水管无纺布导入路两侧排水沟内,路面排水经横坡虑水篦汇入排水沟。

6、洞内路面结构

隧道路面与两侧道路路面结构相同,面层采用20cm厚混凝土面板,基层采用18cm石灰稳定砂砾土(8:92)。注意在隧道出入口与道路部分相接处设置胀缝。路基路面相关技术参数及要求见道路施工图部分。

7、建筑材料

建筑材料的型号规格,详见“隧道工程数量表”。表中R235为Ⅰ级钢筋,HRB335为Ⅱ级钢筋。

(1)隧道用无纺土工布技术性能见下表

(2)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技术性能要求

检测试验方法按企业标准Q/YCA8-92。

技术性能要求:

尺寸:宽20±1mm,厚15±1mm;

拉伸强度:≥3.5MPa;

扯断伸长率:≥550%;

硬度: 40±5 Hsa;

静水膨胀率:≥250%(100%,1小时);

蒸发残留物:无。

(3)锚杆性能要求

先锚后灌浆型( 反循环注浆);全面粘结型;

锚杆(直径/壁厚):D22/5mm;中空全螺纹杆体;

螺纹方向:左旋,杆体极限抗拉强度不小于180KN;(4)高密度聚乙烯(HDPE)打孔波纹管技术性能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