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骨骨折
跟骨骨折影像学
![跟骨骨折影像学](https://img.taocdn.com/s3/m/46c3920c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08.png)
跟骨骨折影像学跟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主要发生在跟骨的中部或后部。
影像学在跟骨骨折的诊断和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跟骨骨折的影像学表现和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影像学表现跟骨骨折的影像学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种:1. X线片:X线片是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能够直观地显示骨折的部位、类型和移位情况。
在跟骨骨折中,X线片可以显示跟骨骨折线、骨片移位和关节面的受累情况。
2. CT扫描:CT扫描是一种更准确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能够显示骨折的三维形态和更详细的骨折线。
在跟骨骨折中,CT扫描可以清晰地显示骨折线的位置和形态,对于复杂的跟骨骨折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3. 磁共振成像(MRI):MRI对于软组织的显示效果更好,能够显示骨折周围的软组织损伤和关节囊的情况。
在跟骨骨折中,MRI 可以显示骨折周围的软组织肿胀、积液和大块的软骨碎片。
影像学检查方法跟骨骨折的影像学检查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1. X线检查:X线片是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快速地检查骨折的部位和大致形态。
需要注意的是,有时候轻微的跟骨骨折在X线片上并不清晰,可能需要进一步的影像学检查。
2. CT扫描:CT扫描是一种高分辨率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清晰地显示骨折的形态和移位情况。
CT扫描尤其适用于复杂的跟骨骨折和关节面受损的情况。
3. MRI:MRI对于软组织的显示效果更好,可以显示骨折周围的软组织损伤和关节的情况。
MRI在跟骨骨折的诊断和治疗中有较高的价值,特别是对于有关节面受损或伴有软组织损伤的患者。
跟骨骨折的影像学在诊断和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主要通过X线片、CT扫描和MRI来观察骨折的形态、移位情况和软组织损伤。
针对不同的病例,可以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以便更准确地诊断和治疗跟骨骨折。
以上是关于跟骨骨折影像学方面的一些介绍,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跟骨骨折最佳锻炼方法
![跟骨骨折最佳锻炼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51b179e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37.png)
跟骨骨折最佳锻炼方法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骼损伤,而骨折后的康复锻炼对于恢复骨骼功能和肌肉力量至关重要。
在进行骨折康复锻炼时,我们需要根据医生的指导和自身的情况选择最佳的锻炼方法,以促进骨折愈合和康复。
下面就是一些跟骨骨折最佳锻炼方法的建议。
1. 适度运动。
骨折后的康复锻炼需要适度运动,但要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活动,以免影响骨折部位的愈合。
适度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肌肉力量,有利于骨折部位的康复。
常见的适度运动包括散步、游泳、瑜伽等。
2. 牵引锻炼。
对于某些骨折类型,如股骨骨折等,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牵引锻炼。
这种锻炼可以通过外力的牵引来恢复骨骼的正常位置,促进愈合。
牵引锻炼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避免造成额外的伤害。
3. 轻度按摩。
在骨折部位周围进行轻度按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有利于骨折部位的康复。
但需要注意的是,按摩力度要轻柔,避免对骨折部位造成压力,以免影响愈合。
4. 逐步增加负荷。
在骨折康复锻炼过程中,需要逐步增加负荷,以提高肌肉力量和韧性。
这可以通过逐渐增加运动强度、时间和次数来实现。
但在增加负荷时要注意适度,避免过度负荷造成骨折部位的再次受伤。
5. 营养均衡。
除了锻炼,饮食也是骨折康复的重要因素。
保持营养均衡,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于骨折的愈合和康复至关重要。
同时,需要避免摄入过多的高糖、高脂肪食物,以免影响骨折的康复。
总之,跟骨骨折最佳锻炼方法需要根据个人的情况和医生的指导来选择合适的锻炼方式。
适度运动、牵引锻炼、轻度按摩、逐步增加负荷和营养均衡都是促进骨折康复的重要因素。
在进行骨折康复锻炼时,要注意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活动,以免影响骨折的愈合。
同时,也要保持乐观的心态,相信自己能够顺利康复,从而更好地走出骨折的阴影。
跟骨骨折影像学
![跟骨骨折影像学](https://img.taocdn.com/s3/m/2c109a86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ea.png)
跟骨骨折影像学跟骨骨折影像学跟骨骨折是指跟骨(calcaneus)发生断裂或骨折的一种损伤。
它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骨折,通常是由于高能量冲击或意外伤害导致的。
了解跟骨骨折的影像学表现对于正确诊断和治疗决策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跟骨骨折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及其影像学表现。
影像学检查方法通常情况下,跟骨骨折的诊断需要进行影像学检查。
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包括X射线、CT扫描和磁共振成像(MRI)。
- X射线:X射线是诊断跟骨骨折最常用的方法。
通过X射线可以观察到骨折线的位置、形态和类型。
常用的X射线检查方法包括正位X射线、侧位X射线和斜位X射线。
- CT扫描:CT扫描可以提供更详细的骨折信息,包括骨折线的方向、分段和移位情况。
它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评估骨折的严重程度,并指导手术治疗。
- MRI:MRI适用于评估跟骨骨折的软组织损伤,如关节周围组织损伤、韧带损伤等。
它可以帮助医生判断骨折的稳定性,并指导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的选择。
影像学表现跟骨骨折的影像学表现可以根据不同的分类系统具有差异。
下面将介绍两种常用的分类系统及其影像学表现。
Essex-Lopresti 分类系统Essex-Lopresti 分类系统将跟骨骨折分为三个类型:关节面骨折、体骨折和过度翻转骨折。
- 关节面骨折:关节面骨折是指跟骨关节面骨折的损伤。
影像学上表现为关节面碎裂或压缩性骨折。
通过X射线或CT扫描可以清晰显示关节面的损伤情况。
- 体骨折:体骨折是指跟骨的骨折,不涉及跟骨关节面。
影像学上表现为跟骨的骨折线,可以是横向骨折、纵向骨折、螺旋骨折等。
- 过度翻转骨折:过度翻转骨折也称为Chipppendale骨折,是跟骨底部的骨折。
影像学上表现为骨折线经过跟骨底部,并伴有距离骨折边缘较大的距离。
歌德法则歌德法则将跟骨骨折分为四个类型:全骨折、关节面分离、顶隆突骨折和距骨骨折。
- 全骨折:全骨折是指跟骨的完全骨折,骨折线经过跟骨的三个主要支撑点:跟骨关节面、顶隆突和距骨。
中医原文跟骨骨折
![中医原文跟骨骨折](https://img.taocdn.com/s3/m/f6887449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c8.png)
中医原文跟骨骨折?
答:跟骨骨折是跗骨骨折中常见的一种,多发生于中年男性。
中医对于跟骨骨折的治疗,主要根据骨折的类型和患者的体质状况进行辨证施治。
在中医看来,跟骨骨折多因外伤所致,导致气血瘀滞,经络受阻。
因此,中医治疗跟骨骨折的原则主要是活血化瘀、舒筋通络、止痛消肿。
对于骨折初期,患者可能出现局部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
此时,中医治疗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为主。
常用的中药有桃仁、红花、赤芍、川芎等,这些药物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消散瘀血,减轻肿胀和疼痛。
同时,还可以采用针灸、推拿等中医理疗方法,舒筋通络,缓解疼痛。
随着病情的好转,中医治疗逐渐转向骨折的愈合阶段。
此时,治疗的重点是促进骨折愈合、恢复关节功能。
常用的中药有续断、骨碎补、自然铜等,这些药物能够滋补肝肾、强筋壮骨,促进骨折愈合。
同时,还可以采用中药外敷、熏洗等方法,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骨折愈合。
总之,中医治疗跟骨骨折注重整体调理和个体化治疗,通过辨证施治、综合治疗的方法,促进骨折愈合、恢复关节功能。
同时,中医治疗还强调患者的自我调护和康复锻炼,帮助患者更快地恢复健康。
跟骨骨折
![跟骨骨折](https://img.taocdn.com/s3/m/39186e47ad02de80d4d8406c.png)
跟骨的解剖学特点
Anatomyof calcaneus
CT检查及3D 重建
能够更加直观的观 察其三维解剖结构 及全面分析跟骨骨 折后全骨形态改变。 对跟距下关节面出 现骨质移位、分离、 凹陷性骨折的严重 程度及关节内是否 有碎骨片存在能做 出更准确的判断。 为医师治疗方案的 选择提供准确的参 考。
骨折机制
跟骨关节内骨折是
由于垂直应力经过 距骨作用于跟骨后, 由于跟骨和距骨的 轴线不同,先造成 一个平行距骨后上 缘的跟骨剪力骨折。 骨折线从跟骨后内 向前外,该骨折线 又称初级骨折线。 它经过跟骨后关节 面,将跟骨分为两 部分:1.跟骨后外 侧部分,即跟骨结 节骨折块2.跟骨内 侧部分,即截距突 骨折块。
承受压力和张力 和压力方向排列 为固定的两组, 即压力骨小梁和 张力骨小梁。两 组骨小梁之间形 成一骨质疏松的 区域,在侧位X片 上呈三角型,称 为跟骨中央三角。
临床表现
①疼痛:压疼或叩击疼,与骨折出血量有关 ②足跟部肿胀,张力性水疱形成 ③骨擦感;
④患足畸形:内外翻畸形,足弓塌陷,足跟增宽, 踝关节和距下关节活动受限,足跟不能着地
6.跟骨后表面:后表面呈卵圆形,其下方2/3部分
是跟腱止点。其中比目鱼肌纤维止于内侧,腓肠 肌纤维止于外侧。跟腱止点上方,跟骨后上缘与 跟腱之间是跟骨后滑囊。 7.软组织结构:跟骨内侧面覆盖着致密的筋膜脂 肪层、足拇趾收肌和足底方肌内侧头,浅筋膜与 支持带覆盖跟腱内缘与胫后肌之间的间隙,组成 踝管的顶部,其前方为胫骨与内踝,踝管底为跟 骨内侧壁。胫后神经跟骨支分出2条分支支配足与 足跟内侧的感觉,跟骨内侧入路时容易损伤。神 经血管束后方是屈足拇趾长肌腱,前方是屈趾长 肌腱,最前方是胫后肌腱。三角韧带位于肌腱神 经血管束深层。跟骨外侧有腓肠神经位于腓骨肌 腱后方,体标标志位于外踝尖上10cm跟腱外缘, 它在第五跖骨基底处分为2个终末支。
跟骨骨折护理问题及措施
![跟骨骨折护理问题及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c7ffc350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31.png)
跟骨骨折护理问题及措施跟骨骨折,听起来就像是被谁踩了一脚,疼得你直想蹦起来。
跟骨,这个小小的地方,承受着我们整个人的重量,一旦摔了一跤,真的是“痛不欲生”啊!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跟骨骨折的护理问题和一些小妙招,让我们在这段“足不出户”的日子里,轻松应对吧!1. 跟骨骨折的常见护理问题1.1 疼痛管理首先,咱们得说说疼痛这个“老朋友”。
跟骨骨折后,疼痛简直是如影随形,想摆脱它可不容易。
不过,疼痛是身体告诉你有问题的一种方式,所以咱们要学会和它“共处”。
可以按医生的建议,吃些止痛药,别让它一直盯着你。
同时,冰敷也是个好办法,冷敷能帮助缓解肿胀和疼痛。
记得,冰袋可别直接放在皮肤上,先用毛巾包一下,以免“冰伤”了自己。
1.2 恢复期的心理调适除了身体上的疼痛,心理上的负担也不能小觑。
不得不说,跟骨骨折后,生活的节奏被打乱了,往往让人觉得闷闷不乐,仿佛被“困”在了一个小黑屋里。
这个时候,心态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别太自责,也别给自己太大压力。
想想吧,恢复的过程就像一场马拉松,慢慢来,别急于求成,今天能多走几步,明天就会更好。
2. 护理措施2.1 适当的休息与抬高骨折后,最重要的就是休息,这可是老天爷给你放假的理由!可以趁这个机会,享受一下懒惰的生活。
尽量把受伤的脚抬高,找个舒服的沙发,准备好你最爱的零食,享受一下“富贵闲人”的日子。
不过,别整天躺着,适当的活动是必须的,走动一下,促进血液循环,能加快恢复。
2.2 康复训练等疼痛稍微缓解后,适当的康复训练就可以开始了。
可别以为康复训练就得像运动员一样拼命训练,轻松的拉伸、简单的踮脚都是不错的选择。
慢慢来,给自己点信心,毕竟“急于求成,往往事倍功半”。
还有,记得咨询医生或者物理治疗师,他们可是专业的“救火队员”,会给你量身定制适合你的训练计划。
3. 日常生活的注意事项3.1 穿戴与行走在跟骨骨折恢复的日子里,穿什么鞋子可得特别注意。
高跟鞋、拖鞋都得暂时“下岗”,舒适的平底鞋才是王道。
根骨等级划分
![根骨等级划分](https://img.taocdn.com/s3/m/b24ff19e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c5.png)
根骨等级划分
跟骨是足部的一块重要骨骼,跟骨骨折的严重程度取决于骨折损伤的严重程度。
根据《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的相关规定,跟骨骨折的等级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 一足跟骨粉碎性骨折,保守治疗,构成十级伤残。
- 一足跟骨粉碎性骨折,经过内固定手术治疗后,构成九级伤残。
- 双足跟骨骨折,均采取保守治疗,一足构成十级,另一足构成十级,最终构成九级伤残。
- 双足跟骨骨折,均采取内固定手术治疗,一足构成九级,另外一足构成九级,最终构成八级伤残。
- 双足跟骨骨折,一足采取保守治疗,构成十级伤残,另一足采取内固定手术治疗,构成九级伤残,最终定为九级伤残。
具体的跟骨等级划分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判断,若需要了解更详细的内容,建议咨询专业的医疗机构或鉴定机构。
跟骨骨折并发症及预防措施
![跟骨骨折并发症及预防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d1da8627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268fd10.png)
跟骨骨折并发症及预防措施引言跟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其并发症可能给患者的康复带来困扰。
本文将介绍跟骨骨折的常见并发症及预防措施,以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并处理跟骨骨折。
跟骨骨折的并发症跟骨骨折可能导致以下并发症:1. 不贴合愈合不贴合愈合是指骨折两端未能完全对齐并愈合的状况。
这可能导致疼痛、关节僵硬和行走困难等问题。
2. 足弓塌陷足弓塌陷是指足部的足弓结构发生变形。
这种并发症可能导致足部功能受限,步行困难以及其他骨骼相关问题。
3. 滑脱滑脱是指骨折两端在愈合过程中发生错位或脱离的情况。
这会导致骨折不稳定以及其他移位相关的并发症。
4. 感染骨折部位可能出现感染的风险。
感染可能导致疼痛、发热以及伤口愈合延迟等问题。
5. 血管和神经损伤跟骨骨折可能引起血管和神经的损伤。
这可能导致血液循环障碍以及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等并发症。
跟骨骨折的预防措施为了预防跟骨骨折的并发症,以下是一些预防措施:1. 正确的急救处理跟骨骨折发生后,及时、正确的急救处理非常重要。
保持休息、用冰敷降低肿胀、固定受伤部位等措施有助于减轻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2. 及时就医及时就医是很重要的一步。
专业医生能够评估骨折情况,并制定合适的治疗计划。
早期的诊断和治疗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3. 严格遵循治疗方案骨折治疗通常包括固定、理疗和康复训练等步骤。
患者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避免任何可能导致并发症的行为。
4. 饮食调理良好的饮食对于骨折的康复至关重要。
患者应均衡摄取富含钙、维生素D等营养物质的食物,以促进骨折的愈合和预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5. 合理活动在康复期间,合理的活动是非常重要的。
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康复训练和运动,并避免过度活动或不适当的运动,以免加重受伤部位的负担。
6. 定期复查定期复查可用于监测康复进展和可能的并发症。
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可减少并发症的风险。
结论了解跟骨骨折的常见并发症及预防措施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跟骨骨折的护理
![跟骨骨折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de1f892b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99.png)
如超声波、电疗等物理治疗方法,促 进血液循环和骨折愈合。
03
跟骨骨折的护理
术前护理
评估病情
对患者的跟骨骨折情况进行全面 评估,了解骨折的类型、程度和 稳定性,以便制定合适的手术方
案。
心理护理
跟骨骨折患者通常会感到疼痛和焦 虑,护理人员应给予患者心理支持 ,缓解其紧张情绪,增强治疗信心 。
术前准备
植骨术
对于骨缺损较大的患者, 需要进行植骨术,填充骨 缺损,促进骨折愈合。
关节镜治疗
对于关节内骨折,可以采 用关节镜治疗,减少创伤 和并发症。
康复治疗
功能锻炼
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 ,促进关节功能恢复和肌肉力量的恢 复。
平衡训练等康复训练 ,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 量。
功能锻炼
在医生的指导下,协助患者进行 早期的功能锻炼,如关节活动、 肌肉收缩等,以促进患肢功能的
恢复。
出院指导
休息与活动
指导患者合理安排休息和活动时间,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以免 加重患肢的负担。
康复训练
鼓励患者坚持进行康复训练,如物理治疗、运动疗法等,以促进患 肢的完全恢复。
定期复查
告知患者定期回医院复查,以便医生了解骨折愈合情况,及时调整康 复计划。同时,提醒患者注意保持患肢的清洁卫生,预防感染。
跟骨骨折的护理
汇报人: 2024-01-03
目录
• 跟骨骨折概述 • 跟骨骨折的治疗 • 跟骨骨折的护理 • 跟骨骨折的预防 • 跟骨骨折的并发症及处理 • 跟骨骨折的研究进展和未来展
望
01
跟骨骨折概述
定义和类型
定义
跟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足部骨折 ,主要发生在跟骨(即脚后跟) 部位。
跟骨骨折PPT演示课件
![跟骨骨折PPT演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905444a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2d86b6b.png)
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患者骨骼脆性增 加,轻微外力即可引起骨 折。
应力性骨折
长期、反复、轻微的直接 或间接损伤可致应力性骨 折。
相关生物力学原理
力学传导
软组织损伤
跟骨是足部力学传导的重要结构,其 形态和位置对维持足部稳定性和平衡 具有重要意义。
跟骨骨折常伴有周围软组织损伤,如 韧带、肌腱等,这些软组织损伤对骨 折愈合和预后有重要影响。
CT和MRI在诊断中应用
CT检查
CT扫描能够更清晰地显示骨折的细节,特别是复杂骨折和关 节内骨折,有助于准确评估骨折的严重程度和制定治疗方案 。
MRI检查
MRI对于软组织损伤和骨髓水肿的显示具有优势,可用于评 估跟骨骨折合并的软组织损伤情况,以及早期发现骨髓炎等 并发症。
影像学表现与分期评估
影像学表现
技巧
选择合适的内固定材料,确保固定牢固;对于粉碎性骨折,可采用多枚螺钉或钢板进行固定;注意内固定物放置 位置,避免影响关节活动和软组织修复。
06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
感染风险防控策略
术前准备
术前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积极治疗潜在感染源,如皮肤感染、 呼吸道感染等。
术中操作规范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减少手术室内人员流动,降低交叉感染风 险。
患者进行功能锻炼。
深静脉血栓形成防范
风险评估
预防措施
对高龄、肥胖、长期卧床等高危患者进行 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评估。
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避免长时间卧床 ;使用弹力袜、间歇充气加压装置等物理 方法,促进下肢静脉回流。
药物预防
观察与处理
对于高危患者,可使用抗凝药物如低分子 肝素等进行预防。
密切观察患者下肢肿胀、疼痛等情况,一 旦发现深静脉血栓形成迹象,及时采取治 疗措施。
跟骨骨折术后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跟骨骨折术后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01276a8a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4293a59.png)
摘要:跟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足部骨折,治疗过程中,术后护理对于患者恢复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跟骨骨折术后可能出现的护理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以促进患者的康复。
一、引言跟骨骨折是足部骨折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多由跌倒、跳跃等外力导致。
术后护理不仅关系到患者的恢复速度,还可能影响其生活质量。
因此,了解跟骨骨折术后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二、跟骨骨折术后护理问题1. 切口感染术后切口感染是跟骨骨折患者常见的护理问题,可能与手术操作、术后护理不当等因素有关。
2. 肿胀跟骨骨折术后,患者常出现局部肿胀,严重时可能影响血液循环。
3. 骨折愈合不良术后护理不当可能导致骨折愈合不良,影响患者恢复。
4. 关节僵硬术后长时间制动可能导致关节僵硬,影响关节功能。
5. 压疮、褥疮长期卧床患者易发生压疮、褥疮等并发症。
6. 心理问题术后患者可能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三、跟骨骨折术后护理措施1. 切口护理(1)保持切口干燥,避免污染。
(2)按时换药,观察切口愈合情况。
(3)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告知医生。
2. 肿胀护理(1)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
(2)适当使用冷敷,减轻肿胀。
(3)指导患者进行踝泵运动,促进血液循环。
3. 骨折愈合护理(1)定期复查,了解骨折愈合情况。
(2)遵医嘱进行负重,避免骨折端受压。
(3)加强营养,促进骨折愈合。
4. 关节僵硬护理(1)早期进行关节活动,防止关节僵硬。
(2)指导患者进行肌肉力量锻炼,增强关节稳定性。
(3)必要时使用辅助工具,如拐杖等。
5. 压疮、褥疮护理(1)定期翻身,减轻局部压力。
(2)保持床铺清洁、干燥,预防压疮、褥疮发生。
(3)加强营养,提高患者免疫力。
6. 心理护理(1)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心理状况。
(2)鼓励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3)提供心理支持,减轻患者心理压力。
四、总结跟骨骨折术后护理对于患者康复至关重要。
通过了解跟骨骨折术后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医护人员可以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跟骨骨折护理查房
![跟骨骨折护理查房](https://img.taocdn.com/s3/m/744fca61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82e5952.png)
病情介绍
◼ 基本情况:05床 xxx 男 24岁 住院号:45741901 ◼ 主诉:外伤致双侧跟部肿痛,活动受限2天。 ◼ 现病史: 缘于入院前 2 天,高处坠落后双侧跟部肿胀、疼痛、活动受限,无呼吸困难、肢体
冰冷,无 胸腹痛、二便失禁、四肢抽搐,无恶心、呕吐、畏寒、发热等,当时未予以重视,未治 疗。 昨日感双跟部疼痛,就诊当地医院,拍(2022.01.13 外院,未见报告单)提示:双跟骨 骨折。建 议上级医院进一步治疗,遂今日就诊我院,门诊拟“双侧跟骨骨折”收住入院。入 院以来,精神 紧张,正常进食,小便正常,大便正常,体重无明显改变。
入院诊断
◼入院诊断:双跟骨骨折 ◼诊疗计划:入院后完善血尿常规、血生化全套、心电图、HIV+RPR、双 跟骨 CT 平扫等检查,并予双跟部石膏固定、补液、消肿、止痛及对症 等处理。继观患者病情变化
治疗
◼ 于2022年01月14日11:11入院,给予二级护理,双下肢石膏托固定,石 膏术后护理指导,患肢冷疗等处理。 ◼ 在01月21日12:28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右跟骨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 术+左跟骨骨折闭合复位螺钉内固定术。 ◼ 01.22日09:07分停止一级护理,心电监护仪,鼻导管吸氧,镇痛泵使 用完毕给予撤除。 ◼ 01.24日08:51分遵嘱拔除切口负压引流管
◼ 效果评价:患肢末梢血运良好。
护理措施
知识缺乏
1.向病人及家属介绍疾病的相关知识,及术前后 的注意事项。 2.经常和患者交流,增加患者知识。 ◼ 效果评价:患者及家属较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 及康复锻炼的办法。
护理措施
焦虑恐惧:与担心术后效果有关
1.针对患者及家属的紧张情绪给予安抚做好解释 工作 2.及时随病情发展与患者沟通,减少患者的紧张 不安。 ◼ 效果评价:患者再远期间情绪较为稳定
左侧跟骨前缘距骨后骨折
![左侧跟骨前缘距骨后骨折](https://img.taocdn.com/s3/m/b31c57e0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6117e41.png)
左侧跟骨前缘距骨后骨折
摘要:
1.概述:跟骨骨折的定义和常见情况
2.左侧跟骨前缘距骨后骨折的定义和特点
3.左侧跟骨前缘距骨后骨折的成因和症状
4.左侧跟骨前缘距骨后骨折的诊断和治疗
5.预防和康复建议
正文:
1.概述
跟骨骨折是常见的骨折之一,通常由于剧烈的冲击或压力导致。
跟骨是构成脚后跟的骨头,对于支撑身体和行走起着关键作用。
跟骨骨折可能发生在跟骨的任何部位,其中左侧跟骨前缘距骨后骨折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类型。
2.左侧跟骨前缘距骨后骨折的定义和特点
左侧跟骨前缘距骨后骨折是指跟骨的前缘与距骨的后缘之间的骨折。
这种骨折通常由于足部承受压力不均或者剧烈冲击导致。
其特点是疼痛、肿胀、淤血和行走困难等症状。
3.左侧跟骨前缘距骨后骨折的成因和症状
左侧跟骨前缘距骨后骨折的成因包括:剧烈运动、车祸、高处坠落等。
症状通常包括足部剧烈疼痛、肿胀、淤血和功能障碍等。
在严重的情况下,患者可能无法行走或者承受足部压力。
4.左侧跟骨前缘距骨后骨折的诊断和治疗
对于怀疑左侧跟骨前缘距骨后骨折的患者,医生通常会进行X 光或者CT 等影像学检查,以确定骨折的位置和程度。
治疗通常包括固定、物理治疗和手术等。
固定可以采用石膏、夹板或者金属支架等方式。
物理治疗包括冷热敷、按摩和康复锻炼等。
在手骨折严重的情况下,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5.预防和康复建议
为了预防左侧跟骨前缘距骨后骨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适当的热身运动、选择合适的鞋子和注意足部的保护。
跟骨骨折护理查房
![跟骨骨折护理查房](https://img.taocdn.com/s3/m/c4c180bb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5f.png)
功能障碍
跟骨骨折可能导致患者行走、站立 等基本活动能力受限,对患者的日 常生活和工作产生严重影响。
并发症
跟骨骨折可能引发一些并发症,如 创伤性骨关节炎、跟骨骨髓炎等。
02
临床表现
跟骨骨折的一般表现
疼痛
跟骨骨折后,患者会感到剧烈 的疼痛,尤其是行走或负重时
选择合适的鞋子和袜子
选择合适的鞋子和袜子能够减轻足 部的压力,有助于预防跟骨骨折的 复发。
避免剧烈运动
在康复期间应避免剧烈运动,防止 足部受到再次损伤。
06
典型病例分享
病例一:单纯性跟骨骨折的护理
患者背景
男性,45岁,因高处跌落导致 右跟骨骨折,无其他合并伤
护理重点
减轻疼痛、肿胀,促进骨折愈 合,预防并发症发生
《跟骨骨折护理查房》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概述 • 临床表现 • 诊断与鉴别诊断 • 治疗与护理 • 预后及影响因素 • 典型病例分享
01
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跟骨骨折是常见的跗骨骨折,多数是由于从高处跌落足跟着 地所致,多为关节内骨折。
分类
根据骨折线的不同,可分为结节骨折、跟骨前端骨折和载距 突骨折等。
骨折类型
跟骨骨折的类型对预后有较大影响,不同类型骨 折的处理方法和愈合效果存在差异。
治疗方法
治疗方法的选择对跟骨骨折的预后也有着重要的 影响,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或非手术 治疗方法。
患者年龄和健康状况
患者年龄和健康状况也是影响跟骨骨折预后的因 素,年轻患者一般预后较好,老年患者则可能存 在骨质疏松等问题,需要注意治疗和护理。
。
跟骨骨折护理业务学习PPT课件
![跟骨骨折护理业务学习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75d0c76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0e.png)
何时进行护理?
长期护理
骨折愈合后仍需关注足部的功能和健康。
预防未来的损伤和骨质疏松。
如何实施护理?
如何实施护理? 疼痛管理
使用药物和非药物疗法控制疼痛。
如冰敷、物理治疗等。
如何实施护理? 伤口护理
保持伤口清洁,定期更换敷料。
观察伤口是否有感染迹象。
如何实施护理? 功能锻炼
跟骨骨折护理业务学习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跟骨骨折? 2. 为什么需要护理? 3. 何时进行护理? 4. 如何实施护理? 5. 谁来进行护理?
什么是跟骨骨折?
什么是跟骨骨折?
定义
跟骨骨折是指跟骨部位发生的骨折,常见于跌倒 或交通事故。
跟骨是脚踝上方的主要骨骼,承受着身体的重量 。
什么是跟骨骨折? 症状
患者常表现为疼痛、肿胀、淤血及无法承重。
初步判断可以通过视觉检查和触诊。
什么是跟骨骨折? 类型
跟骨骨折可分为开放性和闭合性骨折。
开放性骨折伴随皮肤破损,感染风险增加。
为什么需要护理?
为什么需要护理? 促进愈合
适当的护理可以帮助骨折更快愈合。
包括保持骨折部位稳定、减少活动等。
为什么需要护理? 预防并发症
谢谢观看
根据医生建议,逐渐进行适度锻炼。
避免过度用力,以免造成二次伤害。
谁来进行护理?
谁来进行护理?
医护人员
医生和护士负责专业的医疗护理。
包括手术、药物管理等。
谁来进行护理?
家庭成员
家庭成员在日常护理中起着重要作用。
帮助患者进行基本生活活动。
谁来进行护理?
患者自身
患者需要积极参与自己的康复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3、足中部相对于足前部的准确对位
治疗
• 非手术方法(包括手法复位和撬拨复位)
• 非手术方法难以使其恢复正常的功能,因为跟骨畸形愈合将发生。 以致跟骨关节面未获得复位、跟骨仍然缩短和增宽、距骨在 踝关节 中仍然处于背屈、跟骨外侧壁引起撞击征和腓骨长短肌健卡压征. • 适用于患有严重的内科疾病而禁忌手术的各种类型骨折。严重的开 放性骨折、威胁生命的严重损伤。
跟骨骨折
吴逢斌
目录
• • • • 1.概述及解剖 2.影像学 3.机制及分型 4.治疗
概述
• 跟骨骨折为临床常见病,发病率高,占跗 骨骨折的60%,全身骨折的2%。 • 跟骨骨折后,形态发生复杂的变化,包括G 角、B角、宽度、高度、后关节面(距下关 节)的对合情况等等。 • 跟骨骨折治疗困难,预后差。
典型的III型骨折伴有一中央骨块的压缩 • IIIAB(内侧柱劈裂,A、B间塌陷) • IIIAC(内侧柱劈裂,A、C塌陷) • IIIBC(内侧柱及中央柱劈裂,B、C间塌陷)
• IV型:后关节面粉碎骨折
治疗
• 目的:
•
•
1、恢复跟距关节的准确对位及距下关节的早期活动锻炼
2、恢复跟骨正常的形态(高度、宽度、负重力线关系)
治疗
手术开放复位内固定术
• 恢复关节面的对合关系尤为重要。 • 恢复跟骨的长度、高度、宽度同样重要
治疗
• 钢板的放置及螺钉的固定位置
1.遵循三点固定原则
2.注意钢板放置的方向
3.螺钉打满并穿过内侧壁
治疗
• 钢板的放置及螺钉的固定位 置
4.要有螺钉固定于载距突 经验:手术时可以用手触 摸内侧的载距突, 以更好更准确的找 准载距突的方向
Thank you for your attention!
B跟骨高度
C跟骨的长度
影像学
• 2. 轴位(评价跟骨的内外翻及跟骨的宽度)
影像学
• CT
1. 冠状位 a.观察距下关节损伤情况
b.跟骨的宽度及短缩的程度 c.跟骨外侧壁的完整度 d.外侧壁有无和外踝发生撞击
影像学
• CT
2. 水平面 a. 观察跟骰关节 b. 明确跟骨原发性或继发性损伤
影像学
解剖
• 外侧
距骨 跗骨窦 跟骨结节
解剖
• 内侧
距骨
载距 突
解剖
• 背面 • 跖面
解剖
• 前面 • 后面
解剖
• 关节
距下关节
(距、跟后关节面组成)
解剖
• 关节
跟骰关节
解剖
• 跟骨的解剖学标志(G角、B角、宽度、高度、后关节面) • 最重要的就是两个角度:Bohler’s角 Gissane’s角
Gissane’s Angle
120~145°
Bohler’s Angle
20~40°
解剖
• Bohler’s角:缩小、消失或反角
反映后关节面的塌陷
• Gissan’s角:反映跟距关节内骨折的严重程度
影像学
• 侧位
Bohler’s Gissane’s Angle Angle
影像学
• 侧位
A足的绝对高度
• CT
3. 矢状位 a、跟骨前、中关节面损伤情况 b、 跟骨倾角的减少 c、关节面损伤的程度和类型
机制及分型
• 关节内(距骨和跟骨的后关节面组成)骨折多数由于直接 暴力,主要为垂直纵向的压力,距骨外侧突向楔子一样向 下挤压跟骨,使之骨折。 • 关节外骨折常常为扭伤或撕脱伤。
机制及分型
• 关节内骨折
• 关节内骨折的分型有很多种,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Sanders CT分型 它是根据冠状面CT片上距下关节面的骨折类型来分类
A
距 B A
机制及分型
• 跟骨骨折的Sanders CT分型 • I型:关节内无移位骨折(不考虑骨折线数量) • II型:距下后关节二部分骨折 • IIA(外侧壁至A线) • IIB(外侧壁至B线) • IIC(外侧壁至C线) • III型:三部分骨折,中央塌陷
治疗
• 早期距下关节融合术
• 有些病人有明显的关节面粉碎性骨折(IV骨折),要想获得解剖复位非 常困难,甚至不可能。
• • • • •
距下关节融合的指证: 1) Sander‘sIV型骨折中距下关节面严重破坏的。 2)难以通过手术恢复距下关节面的平整。 3)术中发现距下关节面软骨严重的损伤。 4)骨折时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