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的民族平等与政策的变化和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我国的民族平等与政策的变化和发展

【摘要】

在当今世界,无论是在多民族国家的内部,或者是在国际政治生活中,民族问题都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政治问题。古今中外民族问题的状况,特别是当今世界民族问题的热点情况充分表明,民族问题对多民族国家的前途与命运,对民族与民族之间、民族与国家之间以及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都具有极其深刻而重要的影响。而民族平等也是民族重要问题之一。

【关键字】民族平等民族自治少数民族

【正文】

所谓民族平等是指一切民族的平等,各民族在一切权利上的平等,各民族在事实上的平等。指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任何民族不能享有特权。系马克思列宁主义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之一。民族平等是一般民主要求的一个重要内容。但在私有制社会里,民族之间通常是统治与被统治、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无论是国内的或国际的民族关系,一般说来是不平等的。因为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的阶级剥削制度,是造成一般的社会不平等和民族不平等的根源。

民族平等最初由资产阶级提出,曾在反对封建主义和民族压迫的斗争中起过进步作用。但在资产阶级取得政权后,便成为欺骗和压迫

本民族人民及其他弱小民族的工具。只有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才被赋予了它真实的内容和科学的涵义,成为无产阶级民族观的核心,成为无产阶级处理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其基本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1)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

(2)各民族在一切权利上的完全平等。

(3)帮助一切民族实现民族平等权利,对弱小民族的利益和平等权利给予特殊照顾。

(4)各民族都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

在西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美国的革命具有浓厚的反对英国民族压迫的性质。1765年“反印花税法”大会的议决案就反映出北美殖民地居民要求与英国本土的居民在政治上和经济上享有平等权利的斗争。1776年的《独立宣言》是资产阶级要求摆脱民族压迫,获取取民族平等的重要文献。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资产阶级为了战胜封建主义,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标榜民主自由。即使并非被压迫民族的资产阶级也高唱民族平等。但是由于它的阶级本性决定了它不实行阶级剥削和民族压迫便不能生存,因此,当它取得稳固的统治地位之后,就变成新的民族压迫者,对广大不发达的弱小民族实行残酷的奴役和掠夺。到了帝国主义时代,民族平等完全成为资产阶级骗人的口号。

再来说说中国吧,长期处在封建制度下的旧中国没有什么民族平等可言。辛亥革命以后,在孙中山亲自主持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第一次规定了民族平等。由于辛亥革命(1911)没有改变中国

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民国以来若干民族平等的规定,仍然流于形式,成为地主、资产阶级欺骗国内各被压迫民族的工具。

中国共产党一贯坚持民族平等,把它作为处理国内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原则。早在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中就规定了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把民族平等载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民族政策部分),1954年又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民族政策部分),并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有关的条例和法规。由于少数民族的平等地位和权利得到保障,产生民族压迫和剥削的社会基础已经铲除;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建设事业在国家的帮助下迅速发展,国内的民族关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中华人民共和国已成为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社会主义大家庭。

笔者认为,自民族产生以后,在其存在和发展的过程中,各民族都不可避免地要和其他民族发生联系和交往,各民族自身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方式等的特点和差别,在一定条件下会引起民族交往中的矛盾。民族自身的特点所引起的民族之间的矛盾又通过民族的诸特征及其具体形式,即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反映出来。因此,民族自身的发展状况决定着民族之间交往的程度,因而也决定着民族之间矛盾的状况。从这个意义上说,民族问题涉及到民族自身的发展问题。所以,民族平等问题是很重要,需要一个国家很长的时间来经营。

为了民族团结一致共同繁荣发展,党和国家实行了各项民族平等和共同发展繁荣的政策。

在贯彻落实民族语言文字平等政策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十分关心和重视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工作,帮助尚无文字的少数民族创制文字和帮助已有文字需要改革的少数民族改革文字。从20世纪50年代起,在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的帮助下,广西开展大规模的壮语调查,在此基础上于1955年4月制定以拉丁字母为主要拼音符号的<壮族文字方案(草案)’,经广泛征求意见并进行修改后,报广西省人民委员会转报国务院审批。1957年11月29日,国务院第63次全体会议批准这一方案并同意在壮族地区推行使用。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自治区十分重视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新闻、翻译、出版及电影工作。比如1982年恢复文化大革命”期间停办的<壮文报>,1986年改名为<广西民族报》;1980年成立广西人民广播电台壮语编辑部,后改为广西人民广播电台民族部,主要用壮语广播新闻、社会、科技等节目;1986年1月在中央民族语文翻译局设立壮文翻译室,用壮文翻译介绍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及党和国家的重要文献等等。

在贯彻落实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政策方面,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每个民族都形成自己独特的传统节日,在节日期间都有传统的民族文化活动。1949年以前,封建统治者曾以节日文化活动“伤风败俗”为由,下令禁止和取缔,但因它植根于人民群众的土壤之中,始终生命不息,屡禁不衰。1949年以后,这些传统的民族节日文化

活动得到恢复。

在贯彻落实抢救和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政策方面,加强了民族民间文学艺术遗产的挖掘、整理和研究工作,充实民间文学艺术工作机构的工作人员,开展对民族民间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戏剧的广泛发掘、收集、整理和研究工作。例如,到1994年,全自治区共收集、整理、出版了广西各民族民间的长歌(含创世史诗)15种,民间歌谣集122种,神话、传说、故事集155种,寓言、笑话、童话集38种,民间文学论著20余部,广西各民族文学史、概况、概论10部。根据国家统一部署,出版了<中国歌谣集成·广西卷>、<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广西卷》、<中国戏曲志·广西卷>等10部文艺志。挖掘整理壮剧传统剧目300多个,壮师剧及苗剧、侗剧、毛南剧等传统剧目一批。收集整理了广西12个世居民族的山歌、小调、风俗歌、儿歌等,其中收入《中国歌谣集成·广西卷>的就有1600首近8万行。

同时,党和国家实行有利于民族地区发展的各项经济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国家制定并实施一系列有利于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财政方面,国家对民族自治地方实行专项财政照顾、民族自治地方预备费高于一般省、市,设立民族机动金;设立少数民族补助专款;设立少数民族地区补助费;设立支援不发达地区发展资金、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温饱基金、少数民族地区乡镇企业贴息贷款。税收方面,对不同类别的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税收减免。民族贸易方面,对民族地区的民族贸易企业自有资金、利润留成和运输价格实行照(即民族贸易“三项照顾”)。少数民族用品生产方面,对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