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用学推荐书目
语言学必读书目
语言学必读书目、杂志等
◇语言学必读书目
语言学: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布隆菲尔德《语言
论》、霍凯特《现代语言学教程》
各种语言学理论的书籍
语言学史:刘润清《西方语言学流派》、冯志伟《现代语言学
流派》、罗宾斯《简明语言学史》、岑麒祥《语言学
史概要》
汉语语法:朱德熙《语法讲义》《语法答问》
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现代汉语八百词》
赵元任《汉语口语语法》
语义学:贾彦德《语义学》、利奇《语义学》、蒋严、潘海华
《形式语义学引论》
词汇学:刘叔新《汉语描写词汇学》
符淮青《现代汉语词汇》
语音学:罗常培、王均《普通语音学纲要》、林焘、王理嘉
《语音学教程》
古汉语语法:蒲立本《古汉语语法纲要》、杨伯峻、何
乐士《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王力《汉语史
稿》
音韵学:唐作藩《音韵学教程》、杨亦鸣《音韵易通》
训诂学:张永言《训诂学简论》、王宁《训诂学》
蒋绍愚《古汉语词汇纲要》
文字学:裘锡圭《文字学概要》
中国语言学史:王力《中国语言学史》、濮自珍《中国
语言学史》、何九盈《中国语言学史》
◇期刊
中国语文、语言教学与研究、民族语文、语言文字应
用、汉语学习、语言研究、世界汉语教学、古汉语研究、方言、当代语言学、语文研究、语文建设
外语教学与研究、现代外语等
◇数据库
我校图书馆学术资源库:
图书馆主页>电子资源>商用数据库>库名
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
Elsevier、Springer、Kluwer online
语料库:
北京大学语料库(CCL)
国家语委语料库
国内外各种其他有声或文献语料库(儿童、失语症等
等)。
话语学经典著作
话语学经典著作1.《话语与社会》- Norman Fairclough《话语与社会》是英国话语学家Norman Fairclough的经典之作。
该书系统地阐述了话语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探讨了话语如何塑造和反映社会现象和社会关系。
通过对不同领域的话语分析,作者揭示了话语的权力和意识形态的作用,并提出了一套理论框架来分析话语的社会功能。
2.《话语与权力》- Michel Foucault《话语与权力》是法国哲学家Michel Foucault的经典著作之一。
他在书中探讨了话语与权力之间的关系,强调了话语如何被用作权力施展的工具。
通过对知识、权力和话语的分析,作者揭示了话语如何塑造和维持社会秩序,并对话语权力的机制进行了深入思考。
3.《话语与行为》- John Searle《话语与行为》是美国哲学家John Searle的经典之作。
他在书中探讨了话语与行为之间的关系,提出了“言语行为理论”。
作者通过对话语的语用学分析,揭示了话语如何通过言语行为来实现特定的目的,并对话语的语用规则进行了深入研究。
4.《话语分析导论》- Deborah Tannen《话语分析导论》是美国语言学家Deborah Tannen的经典著作之一。
她在书中介绍了话语分析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探讨了话语如何反映和影响人际关系。
作者通过对真实对话的分析,揭示了话语如何传递信息、构建认同和建立权力关系,并提出了一套实用的分析框架。
5.《话语的社会心理学》- Michael Billig《话语的社会心理学》是英国心理学家Michael Billig的经典之作。
他在书中探讨了话语与社会心理之间的关系,强调了话语如何反映和塑造个体和群体的认知和情感。
通过对话语的心理分析,作者揭示了话语如何影响我们的思维和情绪,并对话语的社会心理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
6.《话语分析:从对话到文本》- James Paul Gee《话语分析:从对话到文本》是美国教育学家James Paul Gee的经典著作之一。
书单语言学好书50种
书单语言学好书50种集结世界语言学家著作涵盖七大板块:理论与方法、语音与音系、词法与句法、语义与语用、教育与学习、认知与大脑、话语与社会陆续出版中1.《句法结构》(第2版)〔美〕诺姆·乔姆斯基著陈满华译冯志伟审校本书基于数学和逻辑的研究方法,力图构建具有普遍适应性的形式语法理论。
主张语法具有自主性,判断句子是否合语法应基于形式而非意义;在有限状态模型、短语结构模型和转换模型这三种语法描写手段中,转换模型最充分、有效;语法是一个三分体系,两头分别是短语结构规则序列和语素音位规则序列,中间由转换规则序列连接;语法理论的目标是为不同的备用语法提供评估程序;通过不同的表征层面可以解释不规则现象及歧义现象等。
已有三十余条形式化规则初步应用于英语的句子生成和分析。
本书的语法普遍性等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认知科学。
长按识别二维码购买☟2.《语素导论》〔美〕戴维·恩比克著程工杨彤译本书在分布式形态学理论框架下探讨了语素的性质和特征,以及语素的语音、语义和其结构的相互作用,语素变体、合形等相关问题。
作者认为,语素主要可分为两大类,即词根与功能语素,是句法推导的起始项。
此外,本书还探讨了分布式形态学框架下的一些核心问题,以及形态与音系、句法、语义等不同语法模块的接口问题,如线性化、词项插入、迟后填音等。
长按识别二维码购买☟3.《认知语言学》〔美〕威廉·克罗夫特、〔英〕D. 艾伦·克鲁斯著邵军航译《认知语言学》是长销多年的语言学经典著作,详细阐述了语言与大脑认知加工之间的关系。
作者首先解释了概念结构和语言表征的认知过程,进而探讨了词汇语义的认知路向及句法表征,并强调认知语法和构式语法之间的密切关系。
本书结构清晰、观点独到、论述新颖、易读性强,既可用作认知语言学教材,也可为语言学研究者提供借鉴和参考。
长按识别二维码购买☟4.《语调音系学》(第2版)〔英〕D. 罗伯特·拉德著马秋武王平译本书全面系统地阐述了语调语法的性质和本质,并在自主音段-节律音系理论框架下,介绍和阐释了生成音系学中的语调音系学的理论框架和分析方法,即语调在AM理论和T oBI语调标注系统。
语言学经典文献书目
语言学经典文献书目
1.《普通语言学教程》(中译本),[瑞士]索绪尔著,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2.《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中译本),[德]洪堡特著,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3.《语言论》(中译本),[美]萨丕尔著,商务印书馆。
1985年版。
4.《语言论》(中译本),[美]布龙菲尔德著,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5.《句法结构》(中译本),[美]乔姆斯基著,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版
6.《语言学史概要》,岑麒祥编著,岑运强评注,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年版。
7.《中国理论语言学史》,邵敬敏、方经民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8.《语言学纲要》(修订版),叶蜚声、徐通锵著,王洪君、李娟修订,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9.《西方语言学名著选读》,胡明扬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0.《应用语言学纲要》,齐沪扬、陈昌来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语言学考博书目
语言学考博书目
语言学考博书目分为两部分,一是必读书目,二是参考书目。
必读书目:
1. 《西方语言学史》- 马蒂斯著
2. 《简明语言学教程》- 田艳平著
3. 《中外语言学发展史》- 王力强著
4. 《语言学概论》- 亨利·古兹著
5. 《概要语言学》- 贾宁著
6. 《语言学结构》- 戴维. 克里斯特尔著
7. 《心理语言学》- 斯坦利奥康纳著
8. 《跨文化交际理论与实践》- 金振武著
9. 《应用语言学》- 斯图尔特·卡皮奇著
10. 《对比语言学》- 雷杰克逊著
参考书目:
1. 《语言与大脑》- 斯蒂芬-卢克克(Stephen Pinker)著
2. 《语篇分析导论》- 德雷. 汤姆西斯清著
3. 《现代汉语语法与语义学》- 任思忠著
4. 《宇宙语言: 人类语言是否普遍》- 史蒂芬·安德森著
5. 《对话中的隐喻》- 马丁纽曼和弗兰克·兰德尔著
6. 《二语习得》- 斯蒂芬克拉什尼克和加拉-克拉什尼克著
7. 《版图外语言学文化》- 肖明潮著
8. 《语言和认知》- 让-奥利弗·克雷普斯著
9. 《应用语言学导论》- 约翰理查德和韦林麦基著
10. 《语言与思维》- 诺姆.乌尔费尔德著
以上书目涵盖了语言学的基础理论、学科发展史、语言结构、心理语
言学、跨文化交际、应用语言学等方面的内容,可作为语言学考博的重要参考书目。
请注意,由于不允许包含网址、超链接和电话号码,如需查阅具体书籍信息,请使用相关图书馆、书店或在线检索工具进行查询。
语言学必读书目
语言学必读书目语言学必读书目有哪些呢?下面是店铺精心为您整理的语言学必读书目,希望您喜欢!语言学专业阅读书目1. 陈保亚《20世纪中国语言学方法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2. 范晓《三个平面的语法观》,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63. 陆俭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4. 陆俭明、马真《现代汉语虚词散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5. 吕叔湘(1942)《中国文法要略》,商务印书馆,19826. 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商务印书馆,19797. 吕叔湘《汉语语法论文集》(增订本),商务印书馆,19848. 马庆株《汉语动词和动词性结构》,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9. 马庆株《汉语语义语法范畴问题》,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810. 马庆株编《语法研究入门》,商务印书馆,199911. 沈家煊《不对称和标记论》,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12. 石毓智《语法的认知语义基础》,江西教育出版社,200013. 宋国明《句法理论概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14. 游汝杰《汉语方言学导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15. 袁家骅《汉语方言概要》(第二版),语文出版社,198316. 詹伯慧主编《汉语方言及方言调查》,湖北教育出版社,199117. 张伯江、方梅《汉语功能语法研究》,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18. 张敏《认知语言学与汉语的名词短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19. 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20. 朱德熙《语法讲义》,商务印书馆,198221. 朱德熙《语法答问》,商务印书馆,198522. 赵金铭主编,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商务印书馆,200423. 徐子亮、吴仁甫,实用对外汉语教学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24. 李泉主编,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研究,商务印书馆,200625. 王建勤主编,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语言系统研究,商务印书馆,200626. 王建勤主编,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习得过程研究,商务印书馆,200627. 孙德金主编,对外汉语词汇及词汇教学研究,商务印书馆,200628. 孙德金主编,对外汉语语法及语法教学研究,商务印书馆,200629. 李晓琪主编,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研究,商务印书馆,200630.陈昌来编,《应用语言学导论》,商务印书馆,200731.何自然,冉永平编著,《新编语用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32.吴为善,《认知语言学与汉语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33. Lappin, S. ed., 1998. The Handbook of Contemporary Semantic Theory(当代语义理论指南),487-507页,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布莱克韦尔出版社,200134. Levinson, S. 1983. Pragmatics(语用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剑桥大学出版社,200135. Saeed, John I. 1997. Semantics(语义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布莱克韦尔出版社,2000语言学必读书目《普通语言学教程》,索绪尔著,商务印书馆,1980《语言论》,布龙菲尔德著,商务印书馆,1990《现代语言学教程》,(上下)霍凯特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1987《句法结构》,乔姆斯基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句法理论的若干问题》,乔姆斯基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语言学说史》,康德拉绍夫著,武汉大学出版社,1985《现代语言学流派》,冯志伟编著,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普通语音学纲要》,罗常培、王均编著,商务印书馆,1981《西方现代语言哲学》,周忠昌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语义学》,利奇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7《语义学》,徐烈炯著,语文出版社,1995《生成语法理论》,徐烈炯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8《心理语言学》,桂诗春编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5《当代社会语言学》,徐大明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文化语言学》,(增订本)邢福义主编,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应用语言学》,刘涌泉、乔毅编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1《计算语言学概论》,俞士汶主编,商务印书馆,2003《语料库语言学》,黄昌宁、李涓子编著,商务印书馆,2002《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赵金铭主编,商务印书馆,2005《语言教学分析》,麦基著,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1《语言学中的逻辑》,奥尔伍德等著,河北人民出版社,1984《语言逻辑分析(语言学家关注的一切逻辑问题)》,麦考莱著,杭州大学出版社1989 《20世纪中国语言学方法论》,陈保亚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语言学方法论》,桂诗春等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 《二十世纪的中国语言学》,刘坚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中国语法学史稿》,龚千炎著,语文出版社,1987《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陆俭明、沈阳,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语言学前沿与汉语研究》,刘丹青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汉语语法学》,邢福义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语法讲义》,朱德熙著,商务印书馆1982北大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研究生必读书目朱德熙(1982)《语法讲义》北京商务印书馆语法研究入门马庆株(编)吕叔湘(1984)《汉语语法论文集(增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赵元任(1959)《语言问题》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赵元任(1968)《汉语口语语法》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丁声树等(1961)《现代汉语语法讲话》北京商务印书馆朱德熙(1980)《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朱德熙(1985)《语法答问》北京商务印书馆朱德熙(1990)《语法丛稿》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林焘、王理嘉(1992)《语音学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王理嘉(1991)《音系学基础》北京语文出版社王洪君(1999)《汉语非线性音系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符淮青(1996)《词义的分析与描写》北京语文出版社刘叔新(1990)《汉语描写词汇学》北京商务印书馆陆俭明(1993)《八十年代中国语法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陆俭明(1993)《现代汉语汉语句法论》北京商务印书馆陆俭明(1994)《陆俭明自选集》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陆俭明(2003)《陆俭明选集》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陆俭明马真(1999)《现代汉语虚词散论(修订本)》北京语文出版社沈阳(1994)《现代汉语空语类研究》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沈阳(2000,主编)《配价理论与汉语语法研究》北京语文出版社沈阳郑定欧(1995,主编)《现代汉语配价语法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沈阳何元建顾阳(2000)《生成语法理论与汉语语法研究》黑龙江出版社袁毓林(1998)《现代汉语动词的配价研究》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袁毓林(1998)《语言的认知研究和计算分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袁毓林郭锐(1998,主编)《现代汉语配价语法研究(2)》北京大学出版社郭锐(2002)《现代汉语词类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詹卫东(2000)《面向中文信息处理方向的汉语短语结构规则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张伯江方梅(1996)《汉语功能语法研究》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张敏(1998)《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徐烈炯(1988)《生成语法理论》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徐烈炯(1990/1995)《语义学》北京语文出版社徐杰 (2001)《普遍语法原则与汉语语法现象》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邓思颖(2003)《汉语方言语法的参数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石定栩(2002)《乔姆斯基的形式语法》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宋国明(1997)《句法理论概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龚千炎(1987)《中国语法学史稿》北京语文出版社邵敬敏(1990)《汉语语法学史稿》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陈保亚(1999)《20世纪中国语言学方法论》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古代汉语郭锡良商务印书馆古汉语词汇纲要蒋绍愚说文解字注段玉裁中华书局说文解字许慎中华书局汉语史稿王力中华书局音韵通讲耿振生河北教育出版社音韵学教程唐作藩北大出版社现代汉语北大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室商务出版社八十年代中国语法研究陆俭明词汇的分析与描写符淮青语文出版社现代汉语词汇研究符淮青语言学概论(语音、词汇) 贺阳、沈阳语文出版社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北京大学出版社20世纪中国语言学方法论陈保亚山东教育出版社现代语言学教程 [美]霍凯特北大出版社普通语言学教程[瑞士]索绪尔商务印书馆汉语方言概括袁家骅语文出版社汉语方言导论游汝杰上海教育出版社语音学教程林焘、王理嘉北京大学出版社音系学基础王理嘉文字学纲要苏培成简明汉语史向熹高等教育出版社汉语方言及方言调查詹伯慧湖北教育出版社。
语言学、文学、文艺学等相关专业荐读书目(硕博阶段之硕士篇)
语言学、文学、文艺学等相关专业荐读书目(硕博阶段之硕士篇)语言文学硕士等专业推荐阅读书目汇总文艺学1. 柏拉图:《文艺对话录》,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2013年。
2.亚里士多德、贺拉斯:《诗学诗艺》,郝久新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
3.戴维·洛奇:《二十世纪文学评论》(上、下),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年。
4.罗钢等编:《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5.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
6.严羽著、郭绍虞校释:《沧浪诗话校释》,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
7.王国维:《人间词话》,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8.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全系共读书)9.克利福德·格尔兹:《文化的解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10.比厄斯利:《西方美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11.雷蒙·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 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
12.丹纳:《艺术哲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
13.莱辛:《拉奥孔》,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
14.英伽登:《论文学作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
15.刘勰著、周振甫注译:《文心雕龙今译》,中华书局2011年。
16.李泽厚:《美的历程》,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
17.詹姆斯·克利福德,乔治·E·马库斯:《写文化——民族志的诗学与政治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
18.瑞恰慈:《文学批评原理》,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2年。
19.瓦特:《小说的兴起》,三联书店,1992年。
20.韦尔施:《重构美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一)语法学、语用学研究方向1.叶蜚声、徐通锵 2010 《语言学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
2.周荐 2016 《现代汉语词汇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
语言学相关的书籍
语言学相关的书籍近年来,语言学领域的研究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如果你对语言学感兴趣,以下是一些值得推荐的书籍。
1.《语言学导论》(Introduction to Linguistics),作者:Andrew Radford,Martin Atkinson,David Britain和Harald Clahsen 这本书是一本经典的语言学教材,涵盖了语音学、语法学、语义学、语用学、心理语言学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它易于理解,适合初学者阅读。
2.《现代语言学》(Contemporary Linguistics),作者:William O'Grady,John Archibald,Mark Aronoff和Janie Rees-Miller 这本书也是一本广泛使用的语言学教材,主要介绍了语言学的各种子领域。
它注重实证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案例和数据,适合学生和研究人员使用。
3.《语言学基础》(Foundations of Linguistics),作者:Ray Jackendoff这本书是一本深入的语言学著作,涵盖了语言学的理论、方法和应用。
它提供了许多有关语言结构、语言发展和语言进化的新思路,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4.《语言学简史》(A Short History of Linguistics),作者:Robert Henry Robins这本书追溯了语言学的历史,介绍了各种语言学理论的起源、发展和演变。
它给读者提供了深入了解语言学历史的机会,有助于理解语言学的现状和未来。
5.《语言、文化和社会》(Language, Culture, and Society),作者:Christine Jourdan和Kevin Tuite这本书讨论了语言、文化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
它探讨了语言对文化和社会的影响,以及文化和社会对语言的影响。
它是一本全面而深入的语言学读物,适合对语言的文化和社会背景感兴趣的读者。
语用学与跨文化交际推荐书目
推荐书目曹春春,1998,《礼貌准则与语用失误——英汉语用失误现象比较研究》,《外语学刊(黑龙江大学学报)》,(2)。
陈莉萍,2001,《文化迁移与英语教学》,《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6)。
陈融,1986,《面子·留面子·丢面子—介绍Brown和Levinson的礼貌原则》,《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4)。
戴炜栋,张红玲,2000,《外语交际中的文化迁移及其对外语教改的启示》,《外语界》,(2)。
窦卫霖,2005,《跨文化商务交际》,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甘文平,2001,《中国大学师生英语语用能力的调查与分析—兼评《大学英语听力》教材修改版》,《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3)。
戈玲玲,2002,《教学语用学》,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
顾曰国,1992,《礼貌、语用与文化》,《外语教学与研究》,(4)。
何兆熊,俞东明等,2000,《新编语用学概要》,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何自然,1997,《语用学与英语学习》,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何自然,阎庄,1986,《中国学生在英语交际中的语用失误---汉英语用差异调查》,《外语教学与研究》,(3)。
何自然,陈新仁,2004,《当代语用学》。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贺学耘,2006,汉英公示语翻译的现状及其交际翻译策略,《外语与外语教学》,(3)。
胡壮麟《语境研究的多元化》,《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刊),2002(3)。
李元胜《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语用失误研究(社会科学版)》,《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4(2)。
廉洁《从西方人的“消极面子”看中西文化及其礼貌言语差异》,《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6(1)。
刘润清《西方语言学流派》,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
刘绍忠钟国仕《Thomas语用失误“二分法”质疑》,《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0)。
吕公礼《从语境的终极参照性看含义理论的演化与重构》,《外国语》,1996(4)。
维索尔伦的语用学书
维索尔伦的语用学书维索尔伦(J.L. Austin)是英国一位语言哲学家,其对语用学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他的语用学成为了后世研究语言问题的重要发展方向。
其所著书籍《言语行为论》被誉为语言哲学、语用学领域的代表作之一。
维索尔伦对语言的研究是从语音、语法、语义等多个角度入手的。
他认为,人在使用语言时,不仅仅是在传达信息,还会涉及到语境、社会文化等复杂的因素,因此语言的意义和效用不能通过语义理解单纯得出,而是需要从言外之意的角度去解析。
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就是“承诺”这个词。
从语义上看,“承诺”是指当事人告知履行某项事情,并作出书面或口头的保证。
但是,一位说了承诺的人若是事后违约,这个承诺显然就被视为“空头支票”。
这种情况就需要我们把承诺从语义理解的角度提升到语用理解的角度,即观察与其相关的社会语境,如文化、习俗、职业等等都会影响人们对于这个词的理解,即这个词的“言外之意”。
从语用学上看,维素尔伦的最重要贡献是他引入了“言论行为”的概念。
言论行为指的是发话时,所通过的一些动作或者目的。
比如说,请求、批评、赞扬等等,都可以视作一种特定的言论行为。
言论行为通常不止是一个表述事实的过程,而是会对另外一个人或者另一个事物产生某种效果。
所以,我们在理解某个句子的时候,需要考虑到其言论行为,而不是单纯的文本。
除了言语行为论的理论之外,维素尔伦还有一个重要的贡献,那就是对语言的分类。
根据他的观点,语言行为可以分为“陈述”和“执行”两种。
陈述就是说出来的话只是用来表述一个与当前环境有关的事实,执行则是用言语来完成一个特定的任务。
比如说,医生在进行手术前对病人说“你需要服用这种药物”,这个话就是执行性的语言行为,因为它要求病人服用药物。
在维索尔伦的语用学理论中,语言是一种社会行为,需要考虑到社会环境、语境等因素才能理解其终极目的。
他认为,我们不能将语言仅仅视作传递信息的工具,而是应该把它看作一种具有实效的社交手段。
探究语言与语用学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语言的意义和效用,了解语言使用的成因和规律,进而更好地实现语言沟通的目的。
应用语言学方向参考书目
应用语言学方向参考书目1.Allright, D. & K. M. Bailey. 1991. Focus on the Language Classroom: An Introduction to ClassroomResearch for Language Teacher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Arnold, J. (ed.) 1999/2000. Affect in Language Learning.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3.Bachman, Lyle. F. 1990. Fundamental Considerations in Language Testing. New Y ork: OxfordUniversity Press.4.Beckett, G. H. & P. C. Miller (eds.). 2006. Project-Based Second and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Past, Present and Future. Greenwich, CT: Information Age Publishing, Inc. *5.Brown, H. D. 1994/2001. 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3rd edn). Pearson HallRegents/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6.Brown, J. D. 1995/2001. The Elements of Language Curriculum: A Systematic Approach to ProgramDevelopment. Heinle & Heinle Publishers/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必读书目
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必读书目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必读书目1. Pragmatics ............ by Levinson2. Semantics.............. by Geoffrey Leech3. Discourse Analysis............ by Brown and Yule4. 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 .by Sperber and Wilson5. Metaphors We Live by...................... by Lakoff6、西方语言学流派刘润清编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7、语言学方法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桂诗春宁春岩著19978.The Pragmatics of translation............ Leo Hickey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9. In Other Words: A Coursebook on translation... Mona Baker 外研社10. 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 ............ Samovar et al 外研社11. 当代英国翻译理论寥七一湖北教育出版社12. 当代美国翻译理论郭建中湖北教育出版社13. 跨文化交际学贾玉新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4. 文学解释学金无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5. 红楼梦(中英版)外文出版社推荐阅读书目1、20世纪的中国语言学2、语言哲学3、语言逻辑分析J.D.麦考莱著王维贤等译杭州大学出版社19984、美学语言学---语言美和言语美钱冠连著海天出版社1993语言学方向必读书目及期刊作者书名出版社及日期1桂诗春新编心理语言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2王宗炎语言学与语言的运用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3王宗炎语言问题探索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54胡壮麟语言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5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6许余龙对比语言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7戚雨村现代语言学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8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9顾嘉祖主编语言与文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10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11刘润清西方语言学流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Bolinger, D. Aspects of Language Harcout Brace Jovanovich,Inc.1975 Brown, H. D. 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Prentice Hall Regents, 1994Ellis,Rod. 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86Ellis,Rod. 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4Odlin,Terence. Language Transfer---Cross-linguistic influence in language learning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期刊(中国外语类核心期刊)1外语教学与研究2外国语3现代外语4当代语言学5外语教学6外语与外语教学7外语界8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9四川外国语学院学报10中小学外语教学语言学专业研究生必读书目分类:语言需阅读的主要经典著作和专业学术期刊目录一、主要经典著作1、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Brown, H. D.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19882、uating and Selecting EFL Teaching Materials. nningsworth, Alan. Heinemann Educational Book. 19863、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llis, R. Oxford, U.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54、Theory and Practice of Writing.Gabe, W., & Kaplan, R. B>. New York: Addison Wesley Longman. 19965、Language as social semitotic: The social interpretation of language and meaning.Halliday, M. A. K. London: Edward Amold. 19786、Language, context and text: Aspects of language in a social-semiotic perspective. Halliday & Hasan. Oxford, U.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97、Cultural Studies in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Byram,M. Clevedon: Multilingual Matters.19898、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Krashen. Oxford: Pergamon Press.19859、The Input hypothesis: Issues and implications.Krashen. Longman. 198510、Pragmatics: An Introduction.Mey, J. Oxford: Blackwell.199311、Culture, literacy, and learning English: V oices from the Chinese classroom. Portsmouth. Parry, K. (Ed.). NH.: Heinemann. 199812、Teaching Language as Communication.Widdowson, H. G.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813、Inter 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S. Bochner (Ed) Cultures in contact.Argyle, M. Oxford: Pergamon. 198314、Beyond Culture. Hall, E. T.Anchor Press.197615、Directions in Sociolinguistics: The Ethnography of communication.Hymes, D JJ. Gumperz & D.Hymes (Eds). UK: Basic Blackwel Ltd. 197216、Culture: A critical Review of concepts and Definitions.Kroeber, A & Kluckhohn, C., New York:Random House. 195417、Linguistics Across Cultures: Applied Linguistics for language Teachers. Lado, R. 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95718、Keywords of Our Time. Cultural Semantics.199819、Culture Bound: Bridging the Cultural Gap in Language Teaching .199120、Language, Communication and Culture: Current Direction .Ting-Toomey. 198921、Greswell, J. W.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pproaches, Sage. 199422、Hall, E. T. The Silent Language, Anchor Press.195923、Nida,E.A. 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 Leaden:E.J.Brill. 196424、Nida,E.A.&Taber,C.R.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 Leaden:E.J.Brill. 196925、Nida,E A. 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on.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9326、Nida, E A . The Sociolinguistics of Interlingual Communication .Les Editions du Hazard . 199627、A Linguistic Theory of Translation.Catford,J.C.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528、Sussan Bassnet-Mcguire. Translation Studies. Richard Clay Ltd.198029、Bassnett, Susan and Andre Lefevere, ed, Constructing Cultures. Clevedon:Multilingual Matters. 199830、Andre Lefevere,ed, Translation, History and Culture.London: Cassell. 199031、Gentzler, Edwin. 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Theories.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332、Edward W. Said. Culture and Imperialism [M] . New York : Random House . 199333、Wilss,W. The Science of Translation: Problems and Methods. Shanghai: Shanghai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34、Ernst-August Gutt . 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 Cognition and Context35、跨文化交际学. 贾玉新.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36、新编语用学概要. 何兆熊.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37、翻译的艺术. 许渊冲.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38、文学翻译原理. 张今. 河南大学出版社,198739、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 包惠南.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40、文体与翻译. 冯庆华.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41、当代翻译理论. 刘宓庆.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42、英汉语比较与翻译. 刘重德. 青岛出版社,199843、英汉对比研究. 连淑能.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二、主要专业学术期刊1、Journal of Cross Cultural Psychology 2、Modern Language Journal 3、Language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4、European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5、Journal of Multicultural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 6、外语教学与研究7、外国语8、现代外语9、外语界10、外语与外语教学11、当代语言教学12、国外外语教学13、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14、语言教学与研究15、中国翻译16、中国科技翻译17、ELT Journal18.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必读书目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必读书目
1.《语言学简明教程》:这本教程为入门级读者提供了关于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包括语音、语义、语法等方面。
2. 《语言学导论》:这本教材深入探讨了语言本质、语言系统、语言变化等基本概念,适合对语言学有一定了解的学者阅读。
3. 《现代应用语言学》:这本著作介绍了应用语言学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包括语言教育、语音识别、翻译等方面。
4. 《语言与认识》:这本书系统地讨论了语言与认知之间的关系,探讨了语言如何影响人类思维和智力的发展。
5. 《语言的起源》:这本书探讨了语言的起源和发展,涉及到人类进化、社会演变和语言交流等方面。
6. 《语言行为》:这本书涵盖了语言行为的各个方面,包括语音、语言习得、语言交际、语言变化等。
7. 《语言、文化与认知》:这本书从文化差异的角度研究了语言与认知之间的关系,探讨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使用和思维方式。
8. 《语言教育与应用语言学》:这本书介绍了语言教育和应用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和应用,包括语言教学策略、教师培训、语言学习软件等方面。
9. 《语言流行学》:这本书研究了语言流行现象的起源和发展,涉及到社会、文化等多个方面,适合对现代流行文化和语言流行现象感兴趣的读者。
10. 《语言和身份》:这本书从身份认同的角度探讨了语言的作
用和影响,适合对语言和文化研究有兴趣的读者阅读。
语用学方向必读之物(必读书目文献)
60. 徐盛桓. 1994. 新格赖斯会话含意理论和含意否定[J]. 外语教学与研究(4).61. 徐盛桓. 1996. 含意本体论研究[J]. 外语教学与研究(3).62. 徐盛桓. 1997a. 含意本体论论纲[J]. 外语与外语教学(1):5-9.63. 徐盛桓. 1997b. 话语含意化过程[J]. 外国语(1).64. 徐盛桓. 1997c. 论含意思维[J]. 外语学刊(2):1-6.65. 徐盛桓. 1998. 含意研究的逻辑学思考[J]. 外国语(2):34-41.66. 徐盛桓. 2002a. 关联原则与优化思维——关于关联理论的阐释与献疑[J]. 外国语(3):2-10.67. 张乔. 1998a[2004]. 模糊语义学[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68. 赵彦春. 2004. 语言学的哲学批判[M]. 重庆: 重庆出版社.69. 赵彦春. 2005. 翻译学归结论[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70. 赵艳芳. 2001. 认知语言学概论[M] .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语用学方向可读之物(说明:格式等方面有不完善处请谅解。
)Brown, P. & S. Levinson. 1978[1987]. 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age: Politeness: Strategies in Social Interaction[M]. Cambridge: CUP.Gu, Yueguo/顾曰国. 1990. Politeness phenomenon in modern Chinese[J]. Journal of Pragmatics 14:237-257.Halliday, M. A. K. & R. Hasan. 1985[1989]. Language, Context and Text: Aspects of Language in a Social-semiotic Perspective[M]. Geelong, Vic.: Deakin University Press (republished by OUP).Levinson, S. C. 1989. A review of relevance[J]. Journal of Linguistics25:455-472. Searle, J. 1975. Indirect speech acts[J]. In P Cole & J. L. Morgan (eds). Syntax and Semantics (3): Speech Acts[C]. N.Y.: Academic Press:59-82.Searle, J. 1976. A classification of illocutionary acts[J]. Language in Society 5:1-24.Searle, J. 1965[1991]. What is a speech act?[A] In S. Davis (ed). Pragmatics — a Reader[C]. Oxford: OUP.Wilson, D. 2004. Relevance, word meaning and communication: the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of lexical pragmatics[J]. 现代外语:1-13.Zhang, Q/张乔. 1998. Fuzziness ― vagueness ― generality ― ambiguity[J]. Journal of Pragmatics 29:13-31.顾曰国. 1989. 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 诠释与批判[J]. 外语教学与研究(1):30-39.顾曰国. 1992. 礼貌、语用和文化[J]. 外语教学与研究(4):10-17.顾曰国. 1999. 使用者话语的语言学地位综述[J]. 当代语言学(3):3-14.何刚. 1997a. 语用方式——语用的语法化[J]. 外国语(3):37-42.何刚. 1997b. 论语用的文化语境制约[J]. 山东外语教学(2):16-20.何文忠. 2003. 论话语交际中的幽默原则[J]. 外语教学(4):11-16.何兆熊. 1988. 英语中间接请求及其分类[J]. 外国语(4):22-26.何兆熊. 1989. 语用学概要[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何兆熊. 1995. Study of Politeness in Chinese and English Cultures[J]. 外国语(5):2-8.何兆熊. 1999. 语用学概要[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何兆熊、蒋艳梅. 1997. 语境的动态研究[J]. 外国语(6).何自然. 1990. 浅论语用含糊[J]. 外国语(3):28-41.何自然. 2000. 再论语用含糊[J]. 外国语(1):7-13.何自然. 2002. 非关联和无关联对话中的关联问题[J]. 外国语(3):11-17.何自然、冉永平. 2001. 语用与认知——关联理论研究[C].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何自然、张淑玲. 2004. 非真实话语作为语用策略的顺应性研究[J]. 外国语(6):25-31. 何自然. 1990. 浅论语用含糊[J]. 外国语(3):28-41.何自然. 2000. 再论语用含糊[J]. 外国语(1):7-13.何自然. 2005. 语言中的模因[J]. 语言科学(6):54-64.何自然、张淑玲. 2004. 非真实性话语行为作为语用策略的顺应性研究[J]. 外国语(6):25-31.何自然、吴亚欣. 2004. 因错而对的理论么侯国金. 2004. 关联的是非和交际中的意义虚实[J]. 外语学刊(2):39-43.侯国金. 2005a. 语用标记等效原则: 翻译评估的新方法[M]. 成都: 四川大学出版社.侯国金. 2005c. 语用含糊的标记等级和元语用意识[J].外国语(1):41-47.侯国金. 2005d. 调控转类-串类语用含糊的策略[J]. 修辞学习(5):40-44.胡壮麟. 2002. 语境研究多元化[J]. 外语教学与研究(3):161-166.胡壮麟等. 2002[2003]. 语言学高级教程[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姜望琪. 2001a. 语言学的前沿领域——语用学[J]. 福建外语(4):9-15+21.姜望琪. 2001b. 关联理论质疑[J]. 外语研究(4):26-31.姜望琪. 2002. 再评关联理论——从“后叙”看Sperber和Wilson对关联理论的修改[J]. 外语教学与研究(5):301-308.姜望琪. 2003a 当代语用学发展的趋势[J]. 外国语言文学(3):12-18.蒋严. 2002. 论语用推理的逻辑属性——形式语用学初探[J]. 外国语(3).廖巧云、侯国金. 2005. 多级二步明示推理及其泛式[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5):7-11. 刘润清. 1995[1999]. 西方语言学流派[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刘润清. 1987. 关于Leech的“礼貌原则”[J]. 外语教学与研究(2):42-46.刘森林. 2000. 认知语境因素结构化[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4):54-59.刘绍忠. 1997. 语境与语用能力[J]. 外国语(3):24-31.刘英凯. 1991. 合作原则及文化差异的英汉对比试析[J]. 深圳大学学报(3):1-13.吕公礼. 2000. 语用形式化与话语信息量研究[J]. 外国语(6).吕公礼. 2003. 形式语用学浅论[J]. 外国语(4).吕叔湘. 1984. 歧义类型[J]. 中国语文(5):裴文. 2000. 现代英语语境学[M]. 合肥: 安徽大学出版社.钱冠连. 1989. 不合作现象[J]. 现代外语(1).钱冠连. 1995. 新格赖斯语用机制新在哪里?[J]. 外国语(1):17-24.钱冠连. 1997a. 翻译的语用观——以《红楼梦》英译本为案例[J]. 现代外语(1):32-37. 钱冠连. 2000b. 语用学: 统一连贯的理论框架——J. Verschueren《如何理解语用学》述评[J]. 外语教学与研究(3):230-232.钱冠连. 2003a. 语用学的大格局[J]. 外语语言文学(1):1-2+32。
语用学书籍
语用学书籍语用学是研究语言使用规则和交际行为的学科,它关注的是语言在特定背景下的使用方式和效果。
语用学的研究对象包括语言行为、语用意义、语用规则、语用推理等方面,通过研究这些内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语言的功能和交际的目的。
《语用学导论》是一本经典的语用学著作,作者通过详细介绍语用学的基本概念、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帮助读者深入了解语用学的本质和研究内容。
本书首先介绍了语用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从传统语法研究到语言功能研究再到语用学的出现和发展,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全面的语用学发展的脉络。
接着,本书详细介绍了语用学的基本概念,如语用意义、言外之意、会话合作原则等,通过具体的例子帮助读者理解这些概念的内涵和作用。
在介绍语用学的理论框架时,本书重点介绍了言语行为理论、承诺理论和会话分析等,这些理论为语用学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此外,本书还介绍了语用学的研究方法,如问卷调查、语料库分析和实验研究等,帮助读者了解如何进行语用学的研究和实践。
《语用学导论》的内容丰富且系统,既包括了语用学的基本理论,也涵盖了语用学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本书不仅适合作为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翻译等专业的教材,也适合作为相关领域研究者的参考书。
本书的语言简明易懂,结构清晰,通过合理的段落和标题安排,使得读者能够快速地获取所需信息。
另外,本书还提供了大量的例子和练习,帮助读者巩固所学知识,并且在每章末尾提供了相关阅读推荐,方便读者深入学习和拓展。
除了《语用学导论》,还有许多其他经典的语用学著作值得推荐。
《语用学导论》的作者约翰·奥斯汀和保罗·格鲁斯有许多其他重要的著作,如《言语行为论》和《承诺与解释》。
另外,朱德熙的《语用学与语言教学》和黄宏年的《语用学概论》也是非常好的语用学教材。
这些著作不仅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语用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还结合了具体的语言使用情境和实例,使得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语用学的知识。
语用学作为一门研究语言使用的学科,对于我们理解语言的功能和交际的目的具有重要意义。
语言学必读经典书
语言学必读经典书语言学作为一门研究语言的学科,拥有丰富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
想要深入了解语言学的经典著作,可以从以下十本书入手。
1.《语言的起源》作者:Charles Darwin简介:达尔文在本书中探讨了语言的起源和演化,提出了关于语言起源的进化论观点。
这本书对于理解语言的本质和语言演化过程有重要意义。
2.《语言学原理》作者:Ferdinand de Saussure简介:这本书是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之作,提出了语言学的基本原理和概念,如语言符号、语音和语义等。
它对后来的语言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语言学导论》作者:George Yule简介:这是一本介绍语言学基本概念和理论的入门书籍。
它从语音、语法、语义等多个层面全面介绍了语言学的基本内容,适合初学者阅读。
4.《语言与认知》作者:Noam Chomsky简介:这本书探讨了语言和思维的关系,提出了著名的生成语法理论。
它对于理解语言的结构和人类思维方式具有重要启示。
5.《语言学与哲学》作者:Gottlob Frege简介:这本书探讨了语言和逻辑的关系,提出了关于语言的真理和意义的哲学观点。
它对于理解语言的逻辑结构和意义有深入的研究。
6.《语言与文化》作者:Edward Sapir简介:这本书探讨了语言和文化的相互关系,提出了著名的“语言相对论”观点。
它对于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和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7.《语言习得与教学》作者:Stephen Krashen简介:这本书介绍了语言习得的理论和教学方法,提出了“输入假设”和“沉浸式教学”等观点。
它对于语言教学和学习具有实用价值。
8.《语言变化与语言联系》作者:William Labov简介:这本书介绍了语言变化和语言联系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提出了著名的“变体语言学”观点。
它对于理解语言变化和语言差异具有重要意义。
9.《语用学导论》作者:John Searle简介:这本书介绍了语用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探讨了语言使用的意义和目的。
索振羽语用学教程
索振羽语用学教程
《索振羽语用学教程》是一本帮助学生提高口语和听力能力的教材,由华语教学专家索振羽编写。
本书内容涵盖基础语言知识,常用口语表达,日常生活用语,以及一些实用的语言技巧和技能。
以下是本书的简要介绍。
第一部分:基础语言知识
这一部分主要涵盖汉语拼音和基础语法知识。
读者将学习如何正确发音,如何使用汉语拼音,以及一些基础语法知识,如主谓宾结构,动词时态等。
第二部分:口语表达
这一部分主要讲解一些实用的口语表达,如问候语,道别语,感谢语,邀请语,以及一些地道的口语表达。
读者将学习如何用简单而有力的方式交流,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以及如何理解和回应别人的意见。
第三部分:日常生活用语
这一部分主要讲解一些常见的日常生活用语,如购物,问路,用餐,租房,以及一些应急场景下的用语。
读者将学习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流畅地交流,如何应对各种情况,以及如何自信地表达自己。
第四部分:语言技巧与技能
这一部分主要讲解一些提高口语和听力能力的技巧和技能,如听力训练,口语练习,拓展词汇,以及如何利用文化差异来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
读者将学习如何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汉语,如何提高自己的听力和口语水平。
总的来说,本书内容全面,涵盖了从基础语言知识到高级口语技能的所有内容。
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水平选择相应的章节进行学习和练习。
本书采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和丰富的例子,让读者轻松愉快地学习汉语口语和听力,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
2021年出版的语言学相关书籍
2021年出版的语言学相关书籍一、导言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人们对语言学研究的需求增加,2021年语言学相关的书籍应运而生。
这些著作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广泛关注,涵盖了语言学的各个领域,包括语音学、语法学、词汇学、语用学、心理语言学等。
本文将介绍其中一些备受推崇的语言学相关新书,以期为读者提供更多的选择和启发。
二、相关书籍介绍1.《语言学基础》(作者:柯林斯)这本书是2021年出版的语言学相关著作中备受瞩目的一本,它系统地介绍了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深入浅出地解释了语言学的基础知识。
作者柯林斯将丰富的研究经验和对语言学的深刻理解融入其中,使得这本书不仅适合语言学专业的学生,也适合对语言学感兴趣的普通读者。
2.《跨文化交际与语用学研究》(作者:李华)这是一本切实地关注了语言使用环境的语言学相关著作,强调了跨文化交际和语用学的重要性。
作者李华以丰富的案例和研究成果为基础,系统地讨论了语言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实际运用,并针对语用学中的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书籍。
3.《新时代的数字语言学》(作者:王明)数字时代的到来,给语言学研究带来了全新的视角和方法。
这本书由知名语言学家王明撰写,通过对数字语言学的发展历程和未来趋势进行了详尽的论述,展示了数字技术在语言学研究中的广泛应用和深远影响。
作者还介绍了在数字时代下语言学研究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为读者打开了一扇全新的研究大门。
4.《语音学前沿》(作者:张磊)语音学一直是语言学研究的重要分支,而本书《语音学前沿》则着重介绍了语音学领域的最新进展和研究成果。
作者张磊详细讨论了语音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同时还介绍了一些热点领域的研究成果,如语音合成、语音识别等,是一部不可多得的语言学著作。
5.《心理语言学前沿》(作者:陈亮)心理语言学是语言学中备受关注的一个研究领域,在2021年的新书中,《心理语言学前沿》无疑是一本重要的著作。
作者陈亮系统地介绍了心理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同时还针对一些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其内容通俗易懂,适合广大读者阅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语用学研究 H030/32/1
馆藏复本:6
可借复本:4 中国语用学研究会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中文图书2.语用学视角下的广告语言研究 F713.80/193
馆藏复本:3
可借复本:2 杨永和, 周冬华, 鲁娅辉著
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2010
西文图书3.Pragmatics = 语用学 / H030/H874
馆藏复本:3
可借复本:1 Huang, Ya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 2009.
中文图书4.顾曰国语言学海外自选集:语用学与话语分析研究 H319.3/145
馆藏复本:3
可借复本:2 顾曰国著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0
中文图书5.新编语用学概论 H030/33
馆藏复本:3
可借复本:1 何自然, 冉永平编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中文图书6.语用学大是非和语用翻译学之路 H059/165
馆藏复本:3
可借复本:2 侯国金著
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8
中文图书7.语用学的多维研究 H03/43
馆藏复本:3
可借复本:2 曾文雄编著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9
西文图书8.Pragmatics : a multidisciplinary perspective / H030/C971(C)
馆藏复本:3
可借复本:2 Cummings, Louise.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2007.
中文图书9.英语习语研究:语用学视角 H313.3/138
馆藏复本:3
可借复本:2 彭庆华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7
中文图书10.语用学翻译研究 H059/124
馆藏复本:3
可借复本:2 曾文雄著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7
中文图书11.语用学纵横 H030/20
馆藏复本:3
可借复本:2 冉永平, 张新红编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中文图书12.语用学:现象与分析 H030/18
馆藏复本:3
可借复本:2 冉永平编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中文图书13.语用学 H03/38
馆藏复本:3
可借复本:1 严辰松, 高航编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5
西文图书14.Pragmatics : 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 = 语用学 : 理论及应用 / H030/J61
馆藏复本:1
可借复本:0 Jiang, Wangqi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西文图书15.Pragmatics = 语用学 / H030/Y95
馆藏复本:11
可借复本:10 Yule, George,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中文图书16.当代语用学 H030/14
馆藏复本:5
可借复本:3 编著何自然,陈新仁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中文图书17.语用学引论--当代国外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文库
馆藏复本:0
可借复本:0 1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4年8月出版
西文图书18.Selected readings for pragmatics = 语用学文献选读 / H03/S464
馆藏复本:10
可借复本:9 何兆熊主编.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3.
西文图书19.Pragmatics = 语用学 / H030/P365
馆藏复本:6
可借复本:5 Peccei, Jean Stilwell.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2001.
西文图书20.The pragmatics of translation = 语用学与翻译 / H059/P898
馆藏复本:3
可借复本:2 edited by Leo Hickey.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21.Pragmatics = 语用学 / H030/P365P
馆藏复本:6
可借复本:5 Peccei, Jean Stilwell.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西文图书22.Understanding pragmatics = 语用学新解 / H030/V562
馆藏复本:8
可借复本:7 Verschueren, Jef.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2000.
西文图书23.Pragmatics : an introduction = 语用学引论 / 2nd ed. H030/M612=2
馆藏复本:8
可借复本:7 Mey, Jacob.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1.
中文图书24.语用学诠释 H030/9
馆藏复本:3
可借复本:2 耶夫·维索尔伦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中文图书25.语用学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G633.3/346
馆藏复本:1
可借复本:0 王建华著
杭州大学出版社 1993
中文图书26.语用学:理论及应用 H0/174
馆藏复本:7
可借复本:5 姜望琪编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01
中文图书27.语用学概论 H0/150
馆藏复本:5
可借复本:2 何自然编著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8
中文图书28.语用学教程 H0/180
馆藏复本:6
可借复本:5 索振羽编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中文图书29.话语规则与知识基础:语用学维度 H030/2
馆藏复本:4
可借复本:3 盛晓明著
上海学林出版社 2000
中文图书30.语用学概要 H31/144
馆藏复本:6
可借复本:5 何兆熊编著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9.5
中文图书31.语用学与英语学习 H0/143
馆藏复本:7
可借复本:7 何自然编著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