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军校人文素质教育之比较与启示
外军院校教育改革发展特点及其启示

外军院校教育改革发展特点及其启示
曾 明 杨自 文 赵惠君
【 要】 外军院 摘 校教育改革发展的某些特点, 对我军院 校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我军必
须提高对生长军官接受普通高等教育、 在职干部接受军事职业教育的认识, 创祈人才培养模式,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高并保证军队院校教育的质量。 提 【 军队院校教育 教育教学改革 关键词】
学, 军事普通高等教育以军事职业教育为主线同步进行, 两者没有明显的阶段划分; 军事 ②
普通高等教育与军事职业教育合校; 军队院校基本承担全部军事教育任务。但近年来出 ③ 现了新的发展趋势: 一是军事普通高等教育同军事职业教育呈现出“ 分化” 特点, 两者在时间 上区分为两个阶段。 二是军事普通高等教育强调要同国家高等教育系统接轨, 同国际高等教 育接轨。三是加大了教育教学改革力度, 普遍延长学制。
与训练时间多达 20 学时, 00 但多是利用四年的寒暑假完成的; 二是西点毕业生总学分高达
12 -5 , 5^18而一般地方大学只要 10 -2 学分即可。 2 ^18 3 .注重精神素质与品德培养。 外军院校都把军人性格、 气质、 意志等个性心理品质放在人才培养的重要位置。
注重教育、 训练、 激励全体学员模范履行军事职责, 其最好的表述莫过于西点的校训, 即:责任、 “ 荣誉、 国家” 。这一观念如今已成为美军全体军官的准则。 外军院校注重将人才品质的培养贯穿于院校教学的全过程和学员的一 日 生活之中。西 点军校主要就是依靠 自 然科学和人文科学教育、 军事教育和军事训练、 体育等三个方面的教 育, 使毕业生具备军官所必需的性格、 领导才能、 智力基础和其它方面的能力, 成为国之栋 梁。他们还特别重视营造一个良 好的教育氛围。西点校园内凝聚着国家荣誉和优良传统的 各种景点、 名人纪念碑和雕塑, 使初来乍到的新学员无不强烈地感受到西点的荣誉和它对国
美国海军军官学校人文素质教育特点研究

美国海军军官学校人文素质教育特点研究作者:龚琛琛王莹陆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6年第07期摘要:美国海军军官学校是世界著名军校之一。
本文从德育教育、个性化培养、实践环节锻炼和日常生活养成等方面,研究了美国海军军官学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特点。
对人文素质教育特点的研究对我军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美国海军军官学校人文素质教育模式美国海军军官学校始建于 1846年,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办学实践,使其教育思想中积淀形成了个性鲜明的人文教育理念,特别值得我们研究借鉴。
美国海军军官学校的人文素质教育具体内涵表现为:确立责任感、完善思维方式、增强非智力因素等等。
人文教育理念在学校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中起着重要的支撑和引导作用。
一、把德育放在首位在美国海军军官学校方方面面的教育训练中,德育教育始终被放在首位,并通过各项工作的各个具体环节得以落实体现。
他们的道德观是:“尊重人类的尊严、尊重诚实正直的人格、尊重他人的财产”。
具体体现是:(1)学员们为人诚实正直。
(2)他们说真话并确保人们知道真相。
(3)他们不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体现公平合理的原则。
(4)他们尊重他人财产,并保证他人能够使用自己的财产并从中获益[1]。
他们“把灌输海军的荣誉观、勇气和责任”作为其德育教育的主要内容:(1)德育教育课程贯穿于四年教育计划的始终。
在新生入学的“新生之夏”训练中,共开设 8门道德修养课程。
在此基础上,每年还有两次道德教育课程,从更深层次上打牢学员的荣誉观念、个人诚实感及忠诚观念。
(2)德育教育内容融于学业课程之中。
道德伦理观念在各个领域或学业课程中无处不在,很多专业课程中都融进了较强的道德伦理成分。
(3)有针对性地进行德育培养。
品德教育课,由忠诚于教育事业的、高素质的军官进行有针对性地教学指导。
要求不仅仅是不违反规定,而是要“行为正直”。
此外,他们还对道德违纪的学员开设“道德补救课程”。
(4)鼓励学员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宗教礼拜和道德培养机会。
美军院校通识教育给我军院校人文教育的启示

美军院校通识教育给我军院校人文教育的启示摘要:对于军队院校来说,通识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的重要举措和有效途径。
本文通过对通识教育理念的剖析,借鉴美军院校关于通识教育的做法,结合我军院校人才培养实际,努力探求推进我军院校通识素质教育的实践举措,为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军队院校;人才培养;通识教育;人文教育一、通识教育的含义通识教育又称“博雅教育”,译自英文generaleducation。
通识教育源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的自由教育思想,它是一种关于高等教育目的和内容的思想,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在智力、体力、道德、情感诸多方面全面发展。
通识教育是与专业教育相呼应的,是高等教育的?M成部分,其核心理念是通过人文教育,使学生成长为具有健全人格、人文底?N以及行动能力全面发展的人。
二、通识教育在美军院校中的实践美军院校通过长期以来的摸索与实践,在通识教育方面,积累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借鉴美军院校的做法与特点,可以为加强我军院校通识教育,为军队院校的人文教育开展提供有益经验,因此,很有必要在这方面加以研究。
1.美军院校教育指导思想中所体现的通识教育理以西点军校为例,西点军校在总教学目标就明确指出:“让毕业生能够预见发展变化的技术、社会、政治和经济领域的不确定性并有效地做出反应。
”西点军校在其教学大纲中也同样指出:“21世纪的陆军军官,需要具备的素质包括:道德规范、领导能力和合作能力、多样性才能、进行交流的技巧以及终生学习的愿望。
为此需要了解掌握的知识有:技术、信息系统、历史、人民和社会以及文化。
……要求领导者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都具有扎实的基础。
”由此可见,在美军院校教育的顶层理念上,就已经将通识教育摆在了极其重要的位置。
2.美军院校通识教育的具体实践美军院校的通识教育从总体上讲,呈现出目标多样化、课程系统化、知识全面化的显著特点。
在课程设置中,既强调核心课程的主导,又兼顾基础知识的宽广;既重视专业教育素养的培育,又兼顾文理之间的渗透。
外军院校通识教育的借鉴与启示

门课 程 组成 的必修 课 , 穿全 部 4个学 年 。其 中 , 贯 数理 工 程课 1 8门 ,约 占 5% 8 ,人 文社会 科 学课 程 1 门 ,约 占 3
4% 2 。美 国斯普林 斯 空军 军官 学校 同样开 设有 3 1门核心
化 专业 教育 ,使学 员在 自己所 选择 的 学术 领域 钻研 得 更
校 在设置 3 1门不分 文理科 的核心课 程 的基础 上 , 又提供 了 3 0门科学 文化选 修 8
课程, 学员可 选学 其 中 1 3门, 内容 涉及 自然科 学 、 会科 学和 人文科 学等各个 领 社
域, 涵盖 了数理 工程 、 军事 、 治、 政 经济 、 人文、 社科 、 公共 事务等诸 多方面 , 拓宽学 为
是数理 基础 。 强这 些基础 学科 的教 育 , 要是 为学 员未 加 主
人 文 、 自然 科 学和 工 程 技 术 学 科及 部 分 军 事 课 程 共 2 6 门 , 中哲学 、 史等社 会人 文课 程 9 , 占 3% 其 历 门 约 5。
世界教育信息 20 . 0 90 8
|I 嚣
。 ÷ u _ l
薯
镬 穗
曩 甚
0 嚣辩 置
8
。 强 薯 曩 鼍 戮 毒 掌鬻 慧 露 嚣誊
t | 诤 一 镰 *《 嚣
廖孝专 嚣 潴
孽
譬囊
一
刃
0 ¥
。l l l
叠 蠢 誊箨 蠹
员的知识面及专业学 习和 应用打下 了坚 实的基础。
2 既 强调 文理渗透 。 . 又兼顾 专 业教育
美 国西 点军校 从 上世 纪 8 年代 中期开始 , 实行 科 学文化 教 育 的双轨 制 , O 就
军校人文课程教学与学员人文素质培养的思考

新校园XinXiaoY u an人文社科军校人文课程教学与学员人文素质培养的思考李晶(陆军装甲兵学院,北京100〇72)摘要:人文素质是军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文素质的提升能够极大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和战斗精神。
军校人文课程教学要着力对学员的.爱国主又精神、历史使命感、必胜信心、忧患意识:等进行培莽与提开,.使'学J拥 有高尚的情操、.健康的心理及坚.强.的意志,成为“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高素质军事人才。
关键词:人文课程:人文素质;人才培秦一、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军人寒簾打仗、打胜仗,就#须高:扬爱_主農,旗帜不断升华爱国生X情感,培养崇高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献身精神,篇看象样才能有敎抵御敌对勢力的H动宣传和其他形形色色 的心埋攻勢,#_琅苦的战争环境中保待乐观;*义精神和战 胜一切来犯之敌的意志翁勇气。
因此,人文课稿必须始终坚 持:以:强化学员的爱国牽爻精神为核心。
爱終主X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之林的根本保证9.犬学语文、..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中鑛近代文化概论、中:_国會代.史、中国:斑史地靡等课穆中=_*那.些舊中:体现爱篇塗爻气节情操的苗史人物、厨央传统,经典的诗飼文章和著作,是在人文课程中培育学员人文素质最f t动的教学内#S通过对这些内#的充分挖掘,引导学员把个人前途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起,使学员深刻领悟到作为爾代零人,必须裏负超党以及人择赒予爾費任,然后将这种爱国情感真疋转化为建设祖國以及保a i租国:的童*人生实践。
.国家以及人歸露寒,作为军人就应__身而出,在执行任#过糧中必须寒经受住生死的:考验,.与敌人进:行■勇:專争,寒:#牺牲精神,用I S的血肉之躯来更好地保:!国家,为■捍极以及领土叢整发挥i f t的价值s二、强化军人神圣职责,树立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于军队院梭来说,人旗程翁学的觸任务'就暴細对哲学、文学、艺术、历史学、伦理学等人文学科所反映出来的 人类优秀精神文化的讲授,培养和提高学员的人文素质,所 以,军队院椟人文课程棄深入挖掘古A®坚強意志:品撖,餐出国为内容,以增强參揭的责往感和使命感。
中美日军校教育比较分析

“四会“授课、人人过关中外军校教育比较研究理院三队郭亮军事教育,充满神圣的力量,是军官成长的摇篮,是哺育将帅的苗圃,许多热血青年从这里步入军营,无数中外将星,从这里冉冉升起,他们历经军校的锤炼和熏陶,走向硝烟弥漫的战场,走向叱咤风云的军事舞台……当我们昂首步入新世纪之时,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即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在全球掀起了一场军事变革,再次拉开了新一轮的军事人才培养与竞争的帷幕,作为人才培养平台和基地的军校也成为完成这个历史性任务的前沿阵地,受到了各国军队的高度关注和青睐。
“学为今用,洋为中用”,是老一辈革命家为我们总结出来的真谛,特别是西方军事院校经过数百年的战争洗礼和沉淀,积累了一套较为先进的办学经验,树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办学模式,培养了一批较为有影响的军事人才,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学习和借鉴的宝贵经验。
与此同时,面对时代的变革,中国军校也积极应对,在党的正确方针指导到下,实施了一系列革新,以求在时代的洪流中,更好的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在这种情况下,进行中外军校教育模式的对比,在对比中发现各自的优缺点,勇于借鉴西方军校有益的教育方式,放弃被动追赶式的发展模式,不断创新和完善我国的军事院校教育,对于实现我军军校建设跨越式发展就显得尤为意义深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报告的编写人员花费大量时间精力查阅了诸多有关中外军校建设的文件,并尝试对其进行整理、分类、归纳、总结,在此基础上完成了本报告。
本报告致力于探讨中外军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军事技能培养、文化知识学习、生活制度等方面的差异,但由于种种因素,本报告重点选取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日本防卫大学、美国西点军校,三所具有代表性的学校进行论述,并希望以此求得中外军校教育制度的优缺点,借鉴吸收他人的在各个方面的优秀经验进一步完善己方的制度模式。
一、中外军校思想教育对比研究(一)研究外国高校思想教育的意义1有利于深化对外国高校思想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的认识,是对我国社会,特别是高校的思想稳定的一种理论探索。
略论军校人文素质教育

略论军校人文素质教育军校教育的目的是为部队培养输送合格的、复合型的人才,军校人文素质教育成功与否,势必会反映在基层部队官兵的各种素质上。
作为培养指挥员的军队院校必须大力加强人文素质教育,这是培养高素质新型人才,全面提升部队干部队伍整体水平必不可少的内容。
标签:军校教育;人文素质;课程建设“人文”一词中国最早见之于《易经·贲卦》:“刚柔交错,天文也。
文明以止,人文也。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这里的“人文”,指人之文采,也就是人类以文明之大道感化于天下的生命智慧,或者“泛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
人文素质则是指由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内在品质,表现为一个人的人格、气质、修养。
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是引导学生有选择地汲取一切优秀文化成果,为政治思想方向的选择和价值取向打下文化基础和审美基础,其根本任务是为了受教育者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军校的人文素质教育更是培育学员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核心价值观必备的内容,也是军校人文精神和文化品位的重要展现。
一、加强军校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一)人文素质教育是提升部队基层指挥员能力的迫切要求目前,部队基层指挥员在第一任职能力上存在着以下问题:在日常行动上,对自己要求不高、不严,认知偏狭,做事只看重眼前,不注重长远,指挥员在战士心目中的威信不高;在管理方法上,简单、粗暴,政治思想工作流于形式,无法从根本上了解战士的思想动态和抵触情绪,很难达到“对症下药”的教育效果,以致造成官兵关系紧张,单位建设受损的被动局面;在业余生活上,养成平时学习习惯的较少,文化生活单调,不能适应战士们对文化生活的日益需求;在语言表达上,讲话不太流畅、词不达意,政治教育比较呆板,缺乏生动性。
上述问题的存在,很大程度上不是因为这些同志业务能力不强,也不是因为这些干部智商低下,而是因为其人文素质不高,缺乏必要的人文精神锤炼。
军校人文素质教育之我见-教育文档

军校人文素质教育之我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 是我国 21 世纪初叶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目标。
1998 年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 , 明确指出了素质教育“重点指人文素质教育。
主要通过对大学生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 , 同时对文科学生加强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 , 以提高全体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
”足以见出人文素质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实践证明 , 单一的素质结构将难以适应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军校大学生不仅应该具备较高的专业技术素质 , 同样还要有厚实的人文底蕴。
近几年来 , 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 , 部分军校相继引进了人文素质修养课 , 用以提高学员的精神文化素养。
但是 , 对于如何认识人文素质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如何有效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等问题 , 还存在一些模糊认识 , 缺乏深入研究。
笔者就这一问题 , 谈几点认识和想法。
一、充分认识对军校学员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人文素质对启迪思维、获取知识、完善人格以及增强创新能力, 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为军校大学生 , 不仅应具备较高的专业技术素质 , 同样还要具有厚实的人文底蕴。
专业素质和人文素质 , 两者相互相互渗透、相辅相成。
专业素质是从事职业工作的现实需要 ; 而人文素质是知识、修养和世界观的综合体现 , 具体表现在爱国热情、道德情操、心理素质、审美品味等方面 , 它是专业素质得以充分发挥的基础。
实践证明 , 要想把事情做好 , 首先要学会如何做人。
做人是做事的基础 , 一个道德败坏的高水平专业人才 ,只能给社会造成更大的危害。
1.人文素质是现代战争对军事人才的客观需求。
现代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 , 作战样式多样、作战环境恶劣 , 要想最终取得战争的胜利 , 就要求指挥员不仅要具备高水平的专业素质 , 更要有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和临危不惧、勇于献身的高贵品质以及坚强过硬的心理素质。
浅谈军校教育中人文素质教育现状及对策

浅谈军校教育中人文素质教育现状及对策摘要:人文教育是以人的和谐发展为目标的教育,其根本目的是“成人”教育。
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界已经达成了广泛共识。
然而,目前不少军队院校仍过多关注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忽略了学员人文素质的教育。
因此,军队院校必须转变思想观念,不断探索具有我军特色的人文素质教育的方法途径,以构建适应军队人才培养需要的人文素质教育体系。
关键词:军队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对策一、当前军校教育中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当前,人文素质教育已经引起了很多军队院校的广泛关注,一些院校相继开设了一定数量的人文课程,部分院校在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安排之外增开了系列“人文讲座”,有的院校还有学分规定,这些措施的施行,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军队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发展。
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军校的人文素质教育还有很多不足之处,距离军校学员人文素质发展的时代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一)人文教育的认识有偏差首先,受苏联模式影响的传统教育观念仍根深蒂固。
功利主义、实用主义和急功近利、追求短期效益行为上还在部分军队院校比较普遍的存在着。
受其影响,军校职业教育的位置被抬得过高,从而导致过分强调科技素质的培养、专业技能的提高,而没能把人文素质教育作为培养综合素质的基础加以持久关注,其次,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成才周期长且不易评估等原因也造成了人们对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视不够。
对大多数院校来说,由于宏观政策以及评估、统考等导向性作用的影响,主要精力和时间都用在了那些见效快、收益大的方面,见效慢且不在评估、统考范围之内的人文素质教育则被冷落。
对学员来说,尽管人文素质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这种作用在院校期间的反映程度并不很高,在很大程度上被诸如学习成绩等直观的因素所掩盖,其重要性并没有真正显示出来,使学员对人文社科知识学习的热情不高、投入不够,突击、应付的成分较大,加上课时所占比例极少,最后成了学员拿学分的捷径,而不是用以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
试析西点军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启示

试析西点军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启示摘要:美国西点军校十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形成了独特的校园文化风格、文化育人理念。
西点军校在价值观教育方面知行并重、坚持通识教育理念、重视校园文化熏陶、注重院校制度文化建设,对于我军校园文化建设具有借鉴和启示作用。
关键词:西点军校;院校;文化创建于1802年的美国西点军校是美国军队培养陆军初级军官的学校,在过去二百多年里,西点已培养出3000多位将军和众多的美国政界、商界明星。
今天,西点已不仅仅是一所军校,更是培养美国社会精英的一流大学,这一切都与西点独特的校园文化分不开。
探讨西点军校校园文化建设特点,对我军院校形成自己的文化育人理念,并进而丰富校园文化将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西点军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特点(一)价值观教育知行并重西点军校经过200多年的风雨洗礼,在对学员价值观教育上积累了很多经验。
为使西点学员形成“责任、荣誉、国家”这一核心价值观,西点军校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做了切实可行的探索与努力。
西点注重对学员进行价值观的理论培养教育,西点学员4年内共需学习40门课程,其中专门设置了20多门与价值观培育相关的课程。
西点经常邀请名人讲演,并通过参加以保卫祖国、捍卫美国宪法为主题的宣誓等各种“仪式”教育帮助学员确立军旅目标,使“国家”在西点学员心中深深扎根,并认同“责任无处不在,荣誉重于生命,祖国高于一切”的核心价值观。
与此同时,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还充分地渗透到各学科中。
西点在军事教育类课程教学中,灌输美军的军事伦理和价值观,培养学员的忠诚和责任感;即使在理工类课程教学中也渗透价值观教育,因为西点对所有专业都有历史、社会、伦理学方面的要求。
西点还注重在实践中对学员进行价值观的培养教育,学员的任何行为都要符合价值观教育的规定,让学员在实践中得到教育,养成习惯。
这体现在西点将所有的道德规范、荣誉制度放置在学员日常生活的细节要求中,把许多规章制度细化,如西点军校在对学员责任感的培养过程中,将责任感细化为服从、没有借口、事业心和团队精神加以训练,让学员逐步形成具有责任感的人。
加强军事院校学员人文素养培养的几点思考

至, 导致社会上一些 “ 拜金主义 、 享乐主义 、 自由主义 ” 在
有些高素质人 才确实给与的优厚待 遇外 , 更多 的是现在
的许多大学生对 中国的历史文化没有很深 的体会 , 没有 树立起很强 爱 国主义情操 。如果每个 大学生都 能理解 “ 中华崛起 而读书” 那么中华民族 的复兴大业也就指 为 , 日可待了。 因此 , 加强学员人 文素养 , 培养 和弘扬 民族精 神, 培养 “ 四有 ” 的青年 军官 , 对于提 高整个 中华 民族的 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 人文素养是相 当有必要 的。 二、 培养学 员人文素养的 有效途径 ; 把培养学 员的 人文素养与部 队政治 思想教 育结合起来 思想政治是我军 的生命线 , 是军事院校培养学员 的
【 高教研究】
加 强军 事 院校 学 员人 文 素 养培 养 点思 考 的几
( 警福 州 指 挥 学 院 武 陈 承 晖 训练部教保科 , 建 福 福 州 30 0 ) 50 0
摘要 : 本文针对 不良文化 和外来文化 的对军事院校学 员思想素质和综合素质的所产 生的不良影 响 , 结合 自身
重要思想 为指导 ,培养 的学员思想 素质必须 是相 当过 硬, 能经得 起党和人 民的考验 。可是 , 西方敌 对势力 西 化、 分化我 国野心不死 , 通过 网络 传播等途径 散播一 些
首要素 质。 治思想 教育是教员进行思想教育 的重要部 政
分, 但是教育要讲实效 , 要结合学员 的生活实际 , 从具体 而为的小 事人手 , 能培养学员健全的人格和较高的思 才 想政治 素质 。 为此 , 教员深入研究学员 的特点 , 根据他们 的兴趣 特征和 成长实际 , 采用 生动活泼 的方法 , 充分发
试谈人文素质教育与军队院校人文类课程的建设

试谈人文素质教育与军队院校人文类课程的建设摘要:人文类课程在军校人文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十分重要。
军队院校已经就如何开展和加强人文素质教育进行了不少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人文类课程所占比重小、过分强调政治理论课、部分人文类课程形同虚设、语文课程被严重忽视等。
针对这种情况,提出加大人文类课程比重、建立科学的人文类课程体系、探索建立合理的课程修读机制、强化语文类课程的作用、在教学法上注重课程间的交叉与渗透等建议。
关键词:人文素质教育军队院校人文类课程近几年来,全军院校认真贯彻军委决策部署,围绕建立新型院校体系、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积极推进院校教育转型。
军事教育转型背景下对军队人文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这种军事变革的新形势下,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人文素质的提高对于军校学员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综观近几年一些军队院校开展的人文素质教育,发现不少军队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还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吴俊德、何静于2006年下半年对西安地区12所军队院校的1100余名学员进行了一次规模较大、较为全面科学的“军队院校学员人文素质调查”,该调查结果显示,军校学员的人文素质状况令人担忧,主要表现为人文知识缺乏、审美情趣肤浅、综合能力欠缺、价值观念偏差等几个方面。
据分析,军队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之所以收效甚微,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就是各院校在人文类课程的建设上存在一些问题,课程设置有待进一步优化。
笔者拟就军队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中有关人文类课程的建设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军队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及其目标军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建设,归根结底要与军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相适应。
在明确军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之前,很有必要弄清楚人文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涵。
这还得从与“人文”相关的一些概念谈起。
“人文”一词在我国最早语出《易经·贲卦》:“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人文素质教育(5篇)

人文素质教育(5篇)人文素养教育(5篇)人文素养教育范文第1篇一、人文素养的基本内容与基本目标(一)人文素养的内涵人文素养是包含人文学问、社会心理和人文修养以及文化修养的一种综合特质,内在表现主要足相对稳定性,外在表现主要是一个人的思想品行,主要是对人外在精神风貌以及内在精神气质进行培育的一种社会活动,主要包括人文教育的隐喻性特征和人文道理的体认性特征以及人文精神的不行替代性等特征。
(二)人文素养的基本内容第一,军校进行人文素养教育时主要是对学员传授人文科学学问,除此之外还包含一些社会科学学问,使得同学具备相应的鉴赏力量和认知水平。
其次,人文素养教育对同学的社会心理以及社会推断等进行肯定程度的培育,丰富同学的社会感情,使同学更具社会责任感和乐观向上的心态,关心同学完善品行。
第三,基本素养教育还包括对同学文学修养和艺术鉴赏力量的提高,引导同学学习和阅读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培育同学的综合素养。
第四,人文素养要求将科学精神可人文精神进行有效的结合,使得同学对于人、社会和自然之间的和谐进展有更加明确深化的熟悉。
(三)人文素养教育的目标人文素养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同学的人文素养,关心同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提高同学的荣辱意识和责任感,并对同学传统的思维模式进行调整和改善,鼓舞同学进行自主性的开发和制造,从而提高学的综合素养。
同时,人文素养教育比较注意心理方而的培训,旨在强化同学的承受力量,提高学的综合素养,使同学更好地适应社会。
二、军校素养教育进展的现状及问题分析(一)重视程度较低,人文学问薄弱“由于军校教育的对象具有肯定的特别性,因此在进行课程的设计时通常比较重视专业技术的应用特点,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往会在肯定程度上忽视人文素养教育的相关课程。
”①许多学,在学习的过稃中对人文素养教育并没有清楚的熟悉,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用在专业技能的学习上,即使有少量的人文素养教育课,也足抱着应付的态度对待,在极大程度f阻碍了军校同学人文学问的积累。
军校学员人文素质现状分析与对策

军校学员人文素质现状分析与对策摘要:人文精神是军人素质的重要方面,提高学员人文素质是时代赋予军校教育的基本职责。
人文素质教育作为培养军人爱党爱国爱人民的基本手段、帮助军校学员树立正确思想的有效途径,对军校培养复合型、高素质、创新型军事人才具有重要作用。
我军官兵在人文素质上存在的问题,使加强学员人文素质教育更加迫切。
把学员人文素质教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进行推进,对提高学员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军校学员人文素质教育人文精神是人类精神文明的精华,是人类社会前进的强大推动力。
战争,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极端形式,同样有人文精神贯穿其中。
历史已经证明,无论是农业经济时代,还是工业经济时代,赢得战争都需要人文精神的支持,知识经济时代的战争对人文精神的诉求更为强烈。
军事家拿破仑曾言:“世界上只有两种强大的力量,即刀枪和思想;从长远来看,刀枪总是被思想战胜的。
”显然,精神力量是军队一种特殊而又重要的战斗力。
在新的历史时期,为适应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从培养合格的军事人才出发,立足国情军情,深化军队院校学员人文素质教育研究,对提高我军官兵素质,提高人才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加强军校学员人文素质教育是提高军事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一)人文素质教育是培养军人爱党爱国爱人民的基本手段保卫祖国是每一个军人的神圣使命。
对党、祖国和人民的热爱,民族自信心的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都离不开对党史、祖国历史、文化和传统的了解,都离不开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
只有这样的人,才能立志报效祖国,并以他们的不断传承和新的创造,继续为国家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在世界范围内各种文化的激荡和科技、经济、意识形态的较量中,维护国家和民族的正当权益,并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在军队院校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因为军校是民族文化继承、发扬、传播最重要的场地之一,是培养学员爱国主义情操和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和基本手段。
外军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特点与启示

・
统 柱青
THE M ODERN EDUCAT1 0N OURNAL J
No 8 2 0 . ,0 9 Ge e a , o 1 8 n rl N . 5
国 际教 育 比较 ・
外军 院校 人文素质教 育 的特点 与启 示
外 军 院校特别 是学 历教 育 院校 ,通 常 同时开
讲 座 。每年的演 出季节 ,西点军校都要邀请世界著
名的交响乐团 、歌舞 团等来校演 出。此外 ,西点还 有学员管乐队 、鼓乐 队、伴舞 队和福音圣乐 队等音 乐 组织 。学员 主办 的出版物有年鉴 《 榴弹炮 》和年
力和合作能力 、多样性才能 、进行交流 的技巧 以及
终生学 习的愿望。为此需要 了解掌握 的知识有 :技
术 、信息系统 、历史 、人 民和社会 以及文化。……
要求领导者在社会科学和 自然科学方面都具有扎实 的基础。”可见 ,作为一个合格 的指挥军官 ,仅仅 懂得军事知识是远远不够 的 ,还必须具备多方面的
一
工程 、军事 、政治 、经济 、人文 、社科 、公共 事务 等诸多方 面 ,为拓宽学员的知识面 ,以及专业 学习
和应用打下 了坚实的基础。
2 既强调文理渗透 ,又兼顾专业教育 . 美 国西 点军 校从上 世 纪 8年代 中期 开始 ,就 0 实行科学文化教育的双轨制 ,就是规定 学员在 学习 完 内容广泛 的公共核心课程基础上 ,分数理工程轨
3 既强调知识基础 ,又兼顾发展潜力 . 西 点军校 的 总教学 目标 就 明确指 出 : “ 使毕 业生能够预见发展变化的技术 、社会 、政治和经济
.
.
9 . 4.
浅议军校学员人文素质的培养

浅议军校学员人文素质的培养军校学员人文素质的培养,是指以培养军校学员个性、审美、道德、社会关系能力,以及其他人文类特有的能力和素质来提升军校学员的整体素质。
军校学员的人文素质培养,在当前国防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有利于学员的全面发展。
一是注重军校学员个性发展。
个性是人类行为的根本动力,也是组织内部文化发展的重要基础,通过开展课外活动、学生社团活动等,可以促进学员的个性发展,使学员拥有独特的个性魅力。
二是加强军校学员审美教育。
审美教育旨在培养学员对生活、社会、自然等有美感的认识能力,用正确的方式来看待审美环境,从而提升学员的审美能力。
可以通过展示艺术作品、上影视分析课等方式来激发学员的审美能力,帮助学员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
三是提升军校学员的道德素质。
道德教育是培养军校学员自觉遵守宪法、法律、规章的基础,是军校学员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明人才的基础。
可以通过组织学员上道德教育课,开展“三好”行动、“五则”课等活动,来把道德素质融入到学员的日常生活中,从而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
四是提升军校学员的社会关系能力。
社会关系能力指的是学员社会交往能力的总和,包括如何自信、如何沟通、如何把握社会关系等。
可以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员参加各种组织活动等来提升学员的社会关系能力。
五是培养军校学员的人文素养。
人文素养是指学员对文化、历史、社会、自然等人文类学科的理解能力,对于提升学员的全面素质有重要作用。
可以通过开展文化普及活动、参加文化旅游活动等,让学员深入浸润文化,增强学员的人文素养。
通过以上不同的方式,可以有效地提升军校学员的人文素质,为学员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军校应当加大对学员人文素质培养的力度,让学员在军校学习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军校学员的综合人文素质浅析

军校学员的综合人文素质浅析人文课程,是根据人文学科开设的课程。
人文学科是以观察分析及批判来探讨人类信仰、情感、道德和美感的各门学科的总称,包括哲学、文学、历史学、语言学、艺术、考古学等等。
人文学科的根本目的不是获取知识,而是探求认得生存及其意义、人的价值及其实现的问题,并由此表达某种价值观念和价值理想,从而为人的行为确立某种价值导向。
对于当今的军校学员来说,人文课程具有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为重要的意义。
美国的陆海空三大军事院校长期以来一直优先考虑发展人文教育,比如有名的西点军校认为,“当今的军事行动,最常见的情况是变化无常与模糊不定。
那么,一名军官在面对复杂环境可能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时,必须具备做出迅速而有效反应的能力。
这种能力即是人的创造力、灵活多变和适应性。
唯有从人文教育中,军官们才能在这些能力方面获益。
”既然如此,着眼于军队信息化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的需要,教师应该在人文课堂上培养学员审时度势、明察秋毫、宣传动员的能力,这些靠以往的通识教育的传授是很难达到的。
那么,怎样更好地为未来战争培养指挥人才?怎样使这些指挥军官能够更好地履行使命?这是军校教员应该时刻思考的问题。
但是,无论是知识传授还是能力培养,都不是单方面就可以完成的,需要师生之间充分的沟通交流。
因此,笔者对我院学员进行了一个问卷调查,问卷设计包括授课内容、授课方法、课堂进程、教学风格四个方面,试图从中探讨人文课程的最佳模式。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50份,收回150份,其中有效问卷146份。
根据学员的回答,可以看出学员在这四个方面有很明显的倾向性。
与教育意图相结合,笔者认为,军校人文教学应该着重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升学员能力素质从授课内容上看,在学院所开课程中学员最喜欢的是人文课程,在包括英语、政治、历史等人文类课程的调研中,学员最喜欢的是语文课程,比率达到总人数的71.23%。
喜欢语文课程的动力在于“对这门课程感兴趣”和“老师的课上得好”两个方面,其各占总比率的30.14%和31.51%。
浅议军校学员人文素质的培养

浅议军校学员人文素质的培养
如今,社会实践日益重要,把学校教育和社会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对学生的发展和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社会实践的重要途径,军校的重要意义在于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还可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
军校学员的主要培养目的是培养身心健康的坚强的国防无忧保
卫者,担负好国家防卫的重任。
因此,军校学员除了要接受正规的专业培训,还要努力培养良好的政治思想和道德观念。
特别是要让学生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以良好的社会态度去实践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去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另外,军校学员还要具备良好的文化修养,这就要求学校应加强两类课程的教育,一是实施学术性教育,增强学生的知识素养,引导学生认识文化的多元性和复杂性;二是实施交往性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技能,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军校学员还要培养良好的价值观,包括价值观念、世界观和人生观等。
它们是人们理解事物的基本标准,是人们行为的基本原则,也是人们正确处理复杂关系的基础。
因此,强调学生价值观的培养是一项重要任务。
最后,军校学员要具备良好的家庭教养,要养成节约、奉献、坚持和尊重的好习惯。
这需要家庭和学校紧密配合,结合学生的实际,制订有效的教养计划,运用多元化的教育方法,使学生能培养起一种良好的家庭氛围,并能从中获得到持久的力量。
综上所述,军校学员人文素质培养是学校教育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应立足于教育实践,把军校学员培养成身心健康的坚强的国防无忧保卫者,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新一代国民。
同时,学校应该让学生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学生的学术和交往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价值观,养成积极的家庭习惯,实现全人发展,为我国国家安全的发展作出贡献。
关于军校人文素质教育的若干思考

场 变 化 、 战 思 想 和 军校 教 育 思 想 都产 生 作 了极 其 重 要 的影 响 。 这场 以信息化为本质 和核心 的新 军 事变革 , 不仅对武 器装备 的发展 、 队编 军 制体制 的调整 ,产 生了重大而深远 的影 响, 而且对 军事教育观念和教育体制的转 变提 出了新的要求 。 正如原中央军委主席 江泽 民曾经指出“ 要迎接世界新军事变革 的挑 战 , 极 推 进 中 国特 色 的军 事 变 革 。 积 ” 它要求必须剔 除一切不合时宜 的教育理 文 素 质 教 育 的实 施 要 做 好 以下 几 点 : 1 校 人 文 素 质 教育 原 则 . 军 , 第 一 , 体性 与全 面性 统 一的 原则 , 整 即
_ 窒 ■
关 于 军 校 人 文 素 质 教 育 的 若 干 思 考
口王 娇
( 三 军 医 大 学 学院 旅 二 十 二 队 , 庆 第 重 沙坪坝)
摘
要: 社会经济、 政治、 丈化的深刻 变革使军校教 育面临诸多挑 战, 本文围绕人文素质教育对 军校教育的模 式进行 了一种探讨。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识, 让学员掌握学习人文科学的基本方法; ( 培养 学员 良好 的 社会 心 理 , 成 强烈 的 2 ) 形 社 会 责任 感 ;3提 高学 员 的文 化 修养 ;4 () ( ) 促进人格完善;5培育学员的人文精神 。 ( ) 可 见 ,人 文 素 质 教 育 往 往 具 有 双 重 性 , 方 面 , 要 将 人 类 在 社 会 历 史 方 面 一 它 所 达 到 的 成就 , 即人 文 知 识传 授 给 学 员 ; 另一 方 面 , 也要 将 这 些 知识 所 体 现 的价 它 值 内化 为 学员 的素 质 。在特 征 上 , 首先 , 人 文素质教育具有隐喻性 。 与科学教育不同, 自然科 学 大多 可 以应用 数学 的、纯 粹 符 号 性的精 确 的直接 陈 述 ,不容 易 引起 理 解 的 歧义,而人文素质教育根植于语言的各种 隐喻 用 法 之 中 , 达 的 隐喻 性 、 表 间接 性 、 混 沌性 就成 为所 有人 文 学 科 的共 同特 点 。 其 次 , 文道 理 的 体认 性 。人 文 性 的 人 体认就是一爪‘ ‘ 视界融会 ”“ 、心灵还原 ”潜 、 入本质的过程,即将人文的概念与理论转 换为心灵 中事件过程 的重演与感情 的体 味 。这种 潜入 生命 深 处 的实验 是 人文 学 习 和思想创造的基础 , 也是塑造 自我的基础 。 再次 , 文 精 神 的 不可 替 代 性 。人 性 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外军校人文素质教育之比较与启示论文摘要:对于军队院校来说,人文素质教育的引进是军校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切入点,也是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的重要举措和有效途径。
在人文素质教育方面,外军院校通过长期以来的摸索与实践,积累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做法,具有不少有益的经验。
本文通过对外军院校人才培养理念的剖析,总结了外军院校关于人文素质教育的特点和做法,并从中得出对我军院校的借鉴和启示,力求进一步推进我军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提高。
论文关键词:外军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启示人文素质是人才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知识、能力、情感、意志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一个人的内在品质。
它体现一个人对自己、他人和社会的认识、态度和行为准则,是一个现代人文明程度的综合体现。
人文素质的培养和提高,除了靠个人的感悟与求索外,更来源于院校教育的系统培养。
而对于军队院校来说,人文素质教育是军校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的有效途径,是军校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在学员人文素质的教育与培养方面,外军院校通过长期以来的摸索与实践,积累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做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结合我军院校教育的实际,借鉴和总结外军院校的做法与特点,为加强我军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提供了有益经验,具有不少启示。
一、外军院校的人才培养理念1、既强调核心课程,又兼顾宽广基础西点军校在其教学大纲中指出:“21世纪的陆军军官需要具备的素质包括:道德规范、领导能力和合作能力、多样性才能、进行交流的技巧以及终生学习的愿望。
为此需要了解掌握的知识有:技术、信息系统、历史、人民和社会以及文化。
……陆军任务的改变,要求领导者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都具有扎实的基础。
这些要求以及两个世纪以来军官教育的经验积累,都需要保留广泛的核心课程,满足军队需求的多种挑战。
”可见,作为一个合格的指挥军官,仅仅懂得军事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具备多方面的知识。
为此,西点军校在设置不分文理科的31门核心课程基础上,又提供了380门宽广的科学文化选修课程,学员可选学其中13门,内容涉及到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各个领域,涵盖了数理工程、军事、政治、经济、人文、社科、公共事务等诸多方面,为拓宽学员的知识面,以及专业学习和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既强调文理渗透,又兼顾专业教育美国西点军校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就实行科学文化教育的双轨制,就是规定学员在学习完内容广泛的公共核心课程基础上,分数理工程轨和人文公共事务轨继续研修其余的核心和选修课程,分轨后的核心课程大同小异,文理并重,只是侧重点不一样,旨在打牢学员的知识基础,选修课程则是专业课程,突出专业特色。
可见,“双轨制”的内涵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文理分科,而是在接受广泛的文理教育的同时,又有所侧重,避免了“学文的不懂理,学理的不懂文”这一大学教育的通病。
“双轨制”在广博教育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员的特长和志趣,通过选轨即选专业方向、选研究领域以及毕业前选军事专业,逐渐分流,逐步强化专业教育,使学员在自己所选择的学术领域钻研得更深、更广,获得较高学术造诣,形成专业特长。
这种分流方式既能满足部队各军兵种专业人才的需要,又能使个人的特长充分发挥,迅速提高个人的能力,逐渐形成某方面的专家,也容易形成整个部队的各种人员独挡一面的整体人才优势。
3、既强调知识基础,又兼顾发展潜力西点军校的总教学目标就明确指出:“使毕业生能够预见发展变化的技术、社会、政治和经济领域的不确定性并有效地作出反应。
”在当今知识激增、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一个人在专业上的发展潜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知识基础特别是数理基础。
加强这些基础学科的教育,主要是为学员未来的发展提供足够的知识储备和普遍的职业基础,提高其军事人才的适应能力和发展潜力。
并且外军院校普遍认识到,知识在没有转化成能力的时候,并不能显示力量,因此在通过广泛的知识灌输奠定学员的科学文化知识基础的同时,必须注重能力、素质、智力的开发、良好的思维习惯以及终身学习能力的形成,从而使学员具有更强的适应能力和发展潜力,有助于在今后的任职中不断进步。
二、外军院校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做法1、开设人文类专业,注重文理并重外军院校特别是学历教育院校,通常同时开设有人文类专业和理工类专业,注重文理并重,为学员建立全面合理的知识结构,打牢宽厚的文化基础。
美国的斯普林斯空军军官学校是以理工科为主的学校,但它所设的30个专业方向中,也包括人文科学、法学、历史等11个人文专业,比例占到37%。
同样偏重理工科的美国安纳波利斯海军军官学校设有19个专业,其中也有4个人文社会科学专业。
德国联邦国防军大学共开设有18个专业,其中政治学、历史学、经济学、教育学等文科专业有10个,占到55%。
注重文理并重的专业设置,使学员不仅在工程学、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方面得到均衡发展,并且能在自己所感兴趣、有特长的学术领域和专业上获得较高的学术造诣,形成自己的专业特长。
2、设置通用课程体系,课程比例文理兼顾美国西点军校充分体现了军事教育要求文理结合、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并重,满足目前需要与适应未来发展兼顾的特殊规律,它的课程设置比普通高校更广泛,适应性更强。
在它的通用课程中,核心课程不分文理科,包括由哲学、政治、国际关系、外语、计算机、数学、物理等31门课程组成的必修课,贯穿全部4个学年。
其中,数理工程课程18门,约占58%,人文社会科学课程13门,约占42%。
美国斯普林斯空军军官学校同样开设有31门核心课程,其中世界史、伦理学、语言与表达等人文类课程12门,占到39%。
俄罗斯从1995年开始,在初级指挥院校中,普遍增设全民通用的课程,特别是人文教育,在不断进行的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走了一条从“军事专才”到“指技合一”再到“新型通才”的道路。
在高等军事学校中,开设有社会人文、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学科及部分军事课程共26门,其中哲学、历史等社会人文课程9门,约占35%。
3、重视课外文化活动,发挥第二课堂作用外军院校通常都非常注重以情景和活动为中心的各种课外文化活动,学员可以根据不同的兴趣爱好、感性经验、气质特征选择活动项目,全面自由地展现个性,体现人文素质教育符合学员的意愿、情感、个性差异,因人施教的特点。
“学员艺术论坛”是西点军校最大的学员课外活动组织,对舞蹈、戏剧、摄影、雕塑、绘画、诗歌、电影和音乐有兴趣的学员都可以参加这个组织的一系列艺术讲座。
在西点艾森豪威尔大楼影剧院里的各种演出可以与其他大城市的各种表演相媲美。
每年的演出季节,西点军校都要邀请世界著名的交响乐团、歌舞团等来校演出。
西点军校的学员合唱队是全国有名的校园演唱团体,他们经常到全国各地巡回演出,并通过电视转播。
此外,西点还有学员管乐队、鼓乐队、伴舞队和福音圣乐队等音乐组织。
学员主办的出版物有年鉴《榴弹炮》和年鉴光盘、杂志《指南针》、文学期刊《螺旋圈》和新生手册《军号音符》等,这些刊物为学员提供了提高写作、摄影、绘画等各种能力的机会。
4、创设校园人文环境,加强人文氛围熏陶外军院校认为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把校园文化建设,特别是人文环境的创设放在学校全面建设的重要地位,注重加强人文氛围和气息对学员的熏陶,其中做得最好的就是美国西点军校。
西点军校以“责任、荣誉、国家”的核心价值观为主体,结合美国的民族文化和军队特点,形成了一整套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的方法和制度,西点的校训在校园里到处可见,通过价值理念的植入和渗透,使学员自觉不自觉地同化在这种精神中,从而逐步具备美国陆军军官应当具备的价值取向。
同时,优美而具有品位的校园环境设施,属于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精神文化的承载体,可以提升精神文化品位,促进整个校园文化的发展。
所以,西点军校十分重视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以形成浓郁的校园人文氛围,只要走进西点校园,那些凝聚着国家荣誉和优良传统的各种景点、名人纪念碑和雕塑,以名人和杰出毕业学员命名的建筑物和道路等,就使人仿佛沉浸在西点光辉历史的长廊中,经受着一场无声的西点光荣传统的教育。
三、对我军院校的借鉴与启示1、转变教育观念,逐步提高对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现代大学的办学理念是:确立以全面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为宗旨的教育观,以及坚持以人文、科学创新的统一为核心的现代大学教育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强调教育要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军队院校培养的学员,同样要要坚持全面提高素质均衡发展。
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均衡发展观并没有贯彻始终,长期以来,由于我们对军事教育的本质存在片面的理解和狭隘的定位,只注重把学员培养成为理性的人,而忽视培养道德的人和审美人,过分偏重专业素质的培养,而忽视学员思想道德、审美素养和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因而在人才质量上存在着过弱的人文陶冶。
因此首先在教育思想观念上要转变,应倡导文理渗透,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在课程设置与教学保障上,要逐渐改变“重理轻文”的倾向,使教学评估、职称评定等更趋合理。
简言之,要多途径、多层面协调与配合,使学员既有较强的科技素质,又有较高的人文素养,以适应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2、开设人文专业,逐渐达到文理大致平衡目前我军除了国防大学、政治学院等少数院校外,大多数指挥类院校和专业技术院校都很少甚至没有开设人文社会科学专业,很多号称综合型的学历教育院校也都以理工科专业为主,比如某综合型初级兵种院校共设有16个专业,但都是信息工程、机械工程、指挥自动化等理工科专业,没有一个人文专业。
这样的专业设置情况造成培养出的毕业生总体上知识面单一、狭窄,知识互补性差,都是精通某一技术的工匠,而缺少能将知识融会贯通、灵活运用的帅才,或者就是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缺乏自己的独特个性和特点。
因此我们可以借鉴外军的专业设置结构,在指挥类和专业技术院校中也适当开设人文社会专业,在总体上逐渐达到文理专业大致平衡。
或者按宽口径设置专业,柔性设置专业方向,特别是在入学前两年不过于突出专业教育,这样才能使学员在理工科和人文社会科学方面得到均衡协调的发展,形成适应现代军队需要的知识结构,才有利于全面提高学员的科学文化、气质素养、身心素质,培养知识面宽、适应性强的高素质军事人才。
3、增设人文课程,扩大非人文专业中的人文课程比例设置人文课程,对于学员比较系统地掌握人文知识,提高人文素质是十分重要的一环。
特别是在非人文专业中,更要重视人文课程的作用,扩大人文课程的比重。
但是目前我国军校中普遍对人文课程的设置比例偏低,以某军校的理工科电子工程专业为例,公共基础必修课共26门,其中人文课程仅8门,这其中还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6门政治理论课,所以严格意义上的人文社会类课程仅《大学语文》和《逻辑学概论》2门,才70课时。
而共76门的选修课中,人文社会类课程仅11门,只占到14%,远远低于外军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