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4000年前洪水事件的主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创】我国4000年前洪水事件的主因
我国4000年前正是文明时代的第一个王朝——夏代的建立前夕,洪水发生了,被我们治理了,被我们记录了。洪水之后,我们进入了文明时代。
这场对中华文明影响深远的洪水为什么会发生呢?
一、本文观点
我国4000年前的洪水事件发生于气候转暖湿的大趋势之下,主要源于冰川的融化。
二、洪水形成的基本原理
干冷的草原性气候→森林减少、草场褪化→土质松散→气候持续转暖→冰川融化→液体水绝对量骤增→洪水
三、形成过程分析
1、干冷的草原性气候造成土质松散
朱艳、陈发虎等依据我国的东北、华北、西北等地的孢粉记录、黄土发育和碳十四侧年研究认为,距今5000年左右发现了环境恶化事件,表现为古土壤停止发育,孢粉浓度降低或缺失,孢粉组合中松、蒿花粉大增,榆、椴花粉明显减少。在季风区的北方的内蒙古地区、黄土区、黄河流域部分地区,表现为沙漠化、荒漠化的加剧。①
(1)气候
靳桂云、刘东生先生对河北怀来太师
庄泥炭剖面进行了碳十四测年、孢粉和氧同位素分析,获得了距今6000-3000年高分辨率环境演化记录,其中距今4800-4200年的气候发生突变,出现了降温事件。②
(2)人类活动的影响
A、森林作为建材来源被砍伐
距今5000-4000年间,是考古学上的龙山时期,我国史前人类改造自然地能力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已到处大兴土木,出现了聚落的最高形式——城。如河南淮阳平粮台、山东章丘城子崖、内蒙凉城老虎山、湖北石家河。森林被砍伐用于大型宫殿和其他设施的建设。如考古发现的建筑物的柱础里残留的木纤维。
B、森林作为薪材来源被砍伐
寒冷气候下,如何取暖呢?当时有用煤的吗?尚无发现。那么就只好还是用木头吧。在恶劣气候下,森林自身的恢复能力有限,加上人类的大量砍伐,渐渐消失殆尽。
所以说,即使人类不是造成荒漠化的主犯,也是帮凶。
2、大气候持续转暖
夏正楷等对河北阳原于家沟剖面主要气候阶段的划分中指出2.1-6.6kaBP(距今千年),该地属温暖湿润的森林草原气候,③而4000年前正好落于此区间,说明该时期的大气候正是朝暖湿发展。
前文所说,距今5000年前后发生的降温事件似乎与此相悖,也正落于此区间,原因大概有二:一是测年精度问题,二是冰后期也存在若干小冰期循环。并不影响总体趋势的判断。
3、冰川融化造成液体水绝对量骤增
大气候的持续转暖,也许达到了一定的
临界条件才会造成冰川的大量融化,使地球上液体水的绝对量骤增。这需要
通过气候学的相关实验和地质学的相关证据来证明。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4000年前,中国的海平面处于上升时期,很多地区有海侵事件的记录。④这正是冰川大量融化的有力证据。而陆地上呢?当时河西走廊到内陆腹地的中国西部湖泊,普遍处于高湖面状态,东部平原地区此时也处于一个湖泊发育期,仅在河北平原上就有大名湖、肥乡湖、宁晋湖和任丘湖等古湖泊。④陆地湖泊的发育是否得益于陆地冰川的融化呢?即使尚无证据,也说明了陆地上液体水量的增加,如果某一阶段骤增,就形成了洪水。
4、洪水的被记忆
在无人区发洪水,就不是灾害了。
人类临水而居的习惯是自然属性的体现。到了4000年前的龙山时代,高级形式的城址广泛分布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较小规模的城邑和聚落更是广泛分布于各支流水系。
也许正是因为太广泛了,一旦发生大洪水,其波及范围之广,破坏力之大,也就足够引起人类的震恐,这一时期的洪灾就成了我们民族的记忆,大禹治水的丰功伟绩也被世代传颂。
四、关于《我国北方4kaBP前后异常洪水事件的初步研究》⑤
该文中说,异常洪水事件的出现与当时的降温事件有密切关系,气候变冷引发的相对湿度加大和降水量增多可能是造成这次异常洪水事件的主要原因。
气候变冷会引发相对湿度增大吗?
感觉与常识不符。
这正是本文写作的起因,而本文的结论是:4000年前的洪水主因是冰川融化。
参考文献
①朱艳、陈发虎等:《距今五千年左右环境恶化事件对我国新石器文化的影响及其原因的初步探讨》,《地理科学进展》2001年(第20卷)第2期
②靳桂云、刘东生:《华北北部中全新世降温气候事件与文化变迁》,《科学通报》2001年(第46卷)第20期
③夏正楷等:《我国北方泥河湾盆地新旧石器文化过渡的环境背景》,《中国科学》D集,2001年(31卷)第5期
④崔建新、周尚哲:《4000a前中国洪水与文化的探讨》,《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第39卷)第3期
⑤夏正楷、杨晓燕:《我国北方4kaBP前后异常洪水事件的初步研究》,《第四纪研究》2003年(第23卷)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