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陷性黄土隧道工程
浅谈黄土隧道常见的工程地质灾害及其防治措施
浅谈黄土隧道常见的工程地质灾害及其防治措施摘要黄土是西安地区所特有的土体,其表现出的特殊工程特性,对工程结构物危害大,特别是在黄土隧道修建过程中,塌方和湿陷是两种最常见的地质灾害。
黄土地层中的水对隧道的影响举足轻重,围岩中水的作用是黄土隧道设计、施工时的重点研究内容和关注对象。
因此,加强防排水以及及时合理衬砌是黄土隧道施工过程中预防地质灾害的有效措施。
关键字黄土隧道;湿陷;塌方;灾害防治1 黄土的工程特性对隧道工程的影响1.1 黄土的湿陷性湿陷黄土【1】在自重压力或外力荷载压力不变时,受水浸湿后结构迅速破坏,产生急骤显著附加下沉,从而引起地面的变形和建筑物破坏;湿陷性由湿陷系数、自重湿陷量、总湿陷量等指标【2】表征,宏观表现为浸水后沉降量显著增大。
我国湿陷性黄土的分布面积约占全国黄土分布面积的60%左右,大部分分布在黄河中游地区的关中、陕北、宁夏、豫西、陇东及陇中的黄土高原地区,面积达27万km2。
黄土的疏松多孔结构,尤其是结构性孔隙是黄土湿陷性的必要条件;黄土中的不抗水粒间胶结是黄土湿陷性的充分条件;遇水浸泡后黄土胶结削弱强度降低,并且其削弱程度随水量的大小成比例变化,极易产生湿陷、呈饱和流塑状态,从而减弱甚至丧失承载和自稳能力。
这是黄土湿陷性的本质。
1.2 黄土的击实性黄土击实性是指黄土在一定外力冲击作用下密度、含水量、强度等物理力学性质随冲击强度而变化的特性。
一般冲击强度大时密度增大、含水量降低、强度提高。
改变击实功,最优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也发生变化,击实功大能客服更大的摩擦阻力,所以最大干容重增大而最优含水量降低。
黄土的孔隙率在50%左右,按照孔隙的大小、形状、数量以及连通性等方面,黄土中的孔隙被分为微孔隙、小孔隙、中孔隙和大孔隙【3】。
其中,微孔隙形成于胶结物中,杂乱分布,连通性差,透水性弱,主要是胶结物孔隙;小孔隙均为粒间孔隙,小孔隙由骨架颗粒相互穿插,紧密排列组成,又称为镶嵌孔隙,含少量胶结物孔隙;小孔隙和微孔隙在黄土沉积时形成,由骨架颗粒群形成的架空孔隙,数量较多,对骨架颗粒的稳定起着主要作用;中孔隙由骨架颗粒相互支架构成,数量多,为颗粒的变位提供了空间,连通性好,透水性强,是黄土产生震陷的主要原因,又称为支架孔隙;而大孔隙主要在黄土沉积后成岩过程中由生物作用形成,呈管状或不规则状,数量少,主要是黄土中次生的根洞、虫孔、鼠穴、节理【4】和裂隙以及溶蚀孔洞。
湿陷性黄土隧道洞口地基处理方法
湿陷性黄土隧道洞口地基处理方法安利强;马周全;张世径【摘要】为了消除黄土隧道内黄土地基层的湿陷性,提高挤密系数使其达到相关规范要求,并且在小空间中降低施工振动,对宝鸡至兰州客运专线兰州境内范家窝隧道进口段的2种地基处理挤密桩在7种桩间距下进行了现场和室内试验。
结果显示:采用潜孔钻机和自制改装夯实机械进行地基处理时,地基土及衬砌的振动均处于可控范围内;水泥土挤密桩和水泥碎石土挤密桩的桩体基本均匀;水泥土挤密桩桩间距≤65 cm时,桩间土体平均湿陷系数在0.002~0.007,挤密系数在0.89~0.98,平均挤密系数0.93,湿陷系数和挤密系数均满足相关规范要求;水泥碎石土挤密桩区域经处理后土体湿陷性完全消除,但由于桩间距过大,挤密系数不能满足相关规范要求。
%Based on the Fanjiawo tunnel on Baoji-Lanzhou passenger dedicated railway line,to eliminate any foundation collapse,ensure that compaction coefficient lives up to the regulation concerned and mitigate construction-induced vibration in limited space. In this light,it carries out in-situ and indoor tests on two types of compaction piles at the tunnel portal with seven different intervals applied in the process. In using diving drill and self-modified rammer machinery for foundation treatment,the paper notices that the vibration of foundation soil and lining falls within a controllable range and the pile bodies for both cement-soil compaction pile and cement-gravel soil compaction pile remain evenly distributed. As the cement-soil compaction piles are arranged with a 65 m interval or less,the average collapsibility coefficient for the soil in between stands within 0. 002 and 0. 007,the compactioncoefficient-with an average of 0. 93-falls between 0. 89 and 0. 98,both of which live up to the relevant regulation. T he treatment to cement-gravel soil piles have proven to be effective,as the loess collapse is removed. However the exceedingly large pile interval means that the compaction coefficient can yet meets the related requirements concerned.【期刊名称】《铁道建筑》【年(卷),期】2016(000)002【总页数】3页(P73-75)【关键词】隧道;湿陷性黄土;地基;挤密桩;施工振动;湿陷性;挤密系数【作者】安利强;马周全;张世径【作者单位】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甘肃兰州 730000;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甘肃兰州 730000;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甘肃兰州73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472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黄土高原地带铁路、公路中修建的隧道越来越多,但是黄土地段隧道洞内,尤其是进出口浅埋段,地基层多为湿陷性黄土,目前国内传统采用挤密桩、夯扩桩等措施消除湿陷性,但这些措施的施工机械设备在隧道中难以施展,而且这些机械设备操作时,振动较大,尤其是在黄土区段隧道采用CRD 法施工时,施工空间有限,并且对施工振动要求很高。
论述湿陷性黄土隧道基底加固方法
隧道基底 的全部 湿陷量 , 使 处理后 的基底 变 为不具有湿 陷性 ; 或 者是 消除基底 的部分湿 陷量 , 减 小原 有基 底 的总湿 陷量 , 控制 下部 未 处理地 层 的湿 陷量 不超过 规范 规定 的数 值。 3加 固措施 多数 湿 陷性黄 土 隧道通 过 的地层 为第 四纪松散 风积 粉 细砂 和冲积 黄土 质粘砂 土 渐 黄土) , 垂直节理发育, 基底 自重湿陷性黄 土层很 厚 , 地层承 载力低 , 围岩条件非 常差 。 隧道 通过 的这种 风 积粉 细砂 以及新 黄 土结 构具有特定 的结构特 点 , 是一 种垂直 的节理 发育 , 因此 在隧道底部 这种性质 的黄土层 厚 度很厚 。 地基 的承载能力基 本上是无法 满足 隧道建设的需求的, 围岩条件在类似地区非 常的差 。 而铁道 部关于 隧道 的设计规范 中明 确的规定 了荷 载结构的模 型计算 。 规定 中指 出, 通过对基底应 当具有 的承 载力 的计算 即 对底板所受 到的压力 的计 算 , 得 出实际在 隧 道的基底上所 应当承受 的承载力 , 并将此 承 载力 和地基本 身的承载力 做 比较 。 大多具 有 这种湿陷性 的黄土地质 的隧道 , 墙 拱角 以及 仰 拱 区的地 基本 身的 承载力 无法 满 足隧道 所需 要的承载力 。得 出结 论 , 现有地 基无法 满足 隧道修建需要 满足 的条件 的结论 , 必须 对此 区域 的地基 实施加 固的处 理措施 。 我 国在对 于这 种湿 陷性 的黄 土地 区 的 隧道建设工程 中的地基处理技术是非常成 熟 的。由于我 国西 北部这 种地 区较 多 , 因此 在修建隧道时就会遇到类似难题, 从而积累 了较 多 的经验 。在 对于 这种 地基进 行处 理 时, 主要 的方法就是 : 碾压 、 换填、 强夯 、 动力/ 振动 挤密桩 、 静 力挤 密( 预制) 桩、 C F G桩 、 注 浆、 高压灌 浆、 高压旋喷桩 等。 这些方 法是在 隧道 以外 的土木工 程中形成 , 并得到广 泛 的 应用 , 但 尚缺乏在隧道 开挖后 洞 内处理 实施 的实例 。 湿 陷性黄土 隧道基 底处理施 工场地 受隧道掌子 面开挖 的影响 和洞室 的限制 , 断 面开 挖一 断面稳 定 一基底 加 固一 开挖 面支 护之 间在 时间上 和 空间 上的相 互影 响 和干 扰。 湿陷性 黄土隧道基底处 理常用 的方法有 水泥挤密桩 和树根桩 等。 水泥挤 密桩 是 湿陷 黄土 隧道基 底处 理 方法 中比较 常用的方 法之一 。 湿陷性 黄土 由 于其大孔隙性和欠压密性而具有湿陷性。 水 泥挤 密桩就 是夯 击挤 密 消除其 大孔 隙进 而 消除湿陷性 , 并对地基起一定的加筋作用。 桩锤夯扩成孔 成桩 的过程 中 , 桩孔 中原有 土
高寒地区隧道湿陷性黄土地基水泥旋喷桩施工工法(2)
高寒地区隧道湿陷性黄土地基水泥旋喷桩施工工法高寒地区隧道湿陷性黄土地基水泥旋喷桩施工工法一、前言高寒地区隧道建设面临着许多特殊的地质条件和工程难题,其中之一就是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
湿陷性黄土地基在高寒地区特别普遍,其含水量较高,容易引起沉降和变形,对隧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造成威胁。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水泥旋喷桩施工工法应运而生。
二、工法特点水泥旋喷桩施工工法是一种在地基中注入水泥浆体,并与土壤混合形成固结体的工法。
具体特点有:1. 施工过程快速,效果显著。
水泥浆体可以在短时间内固结,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2. 适应性强,能够应对高寒地区湿陷性黄土地基的特点。
水泥浆体具有良好的透水性和排水性能,可以控制地基的含水量,减少地基沉降和变形的风险。
3. 施工过程中对环境污染小。
水泥浆体可以在地下环境中固化,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4. 工法简单,经济性较高。
水泥旋喷桩施工所需机具设备相对简单,而且施工速度快,可以提高工期效率。
三、适应范围水泥旋喷桩施工工法适用于高寒地区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可以用于隧道、桥梁、堤坝等工程的基础处理和加固。
四、工艺原理水泥旋喷桩施工工法通过施工过程中注入水泥浆体,使其与土壤发生反应,形成固结体。
具体工艺包括:1. 地质勘察和设计,确定施工方案和参数。
2. 选择适当的机具设备,如旋喷桩机、水泥泵等。
3. 地表及开挖面围护,确保施工安全。
4. 开始旋喷桩施工,注入水泥浆体。
同时进行旋喷桩机的旋转和喷射操作。
5. 逐段施工,桩身形成后在合适的位置加固连接,增加整体稳定性。
6. 施工结束后,检查桩身质量,进行质量控制和检测。
五、施工工艺1. 施工准备:包括机具设备的准备,施工人员的培训和防护措施的检查。
2. 地表及开挖面围护:根据地质勘察结果,采取合适的围护措施。
3. 桩基打钻: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桩基直径和深度,进行打钻。
4. 水泥浆体注入:将水泥浆体通过水泥泵注入到打好的钻孔中,同时进行旋喷桩机的旋转和喷射操作,确保充分混合。
湿陷性黄土隧道洞口段施工稳定性分析
智能施工NO.04 2024123智能城市 INTELLIGENT CITY 湿陷性黄土隧道洞口段施工稳定性分析杨峰(中铁二十局集团市政工程有限公司,甘肃 兰州 730046)摘要:为了分析黄土隧道施工扰动下洞口及边坡的应力应变特性,文章以G85银昆高速公路高寨塬黄土隧道施工为背景,在充分调研隧道勘察设计资料的基础上,采用三维数值分析方法,对隧道洞口段开挖施工进行工况模拟,基于计算参数分析提出合理的洞口支护建议,指导隧道安全施工。
关键词:洞口段施工;数值模型;稳定性分析中图分类号:U4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936(2024)04-0123-03DOI:10.19301/ki.zncs.2024.04.039Construction stability analysis of collapsible loess tunnel entrance sectionYANG FengAbstract:In order to analyze the stress-strain characteristics of loess tunnel and slope under the disturbance of loess tunnel construction, this paper takes the loess tunnel construction of G85 Yinkun Expressway as the background, adopts three-dimensional numerical analysis method to simulate the working condition of tunnel entrance excavation on the basis of fully investigating tunnel survey and design data, and puts forward reasonable suggestions for tunnel entrance suppor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calculation parameters to guide the safe construction of tunnel.Key words:construction of entrance section; numerical model; stability analysis1 工程概况高寨塬隧道位于彭阳县红河镇何塬村,隧址区属剥蚀黄土丘陵地貌,隧道总长2 069 m,最大埋深约88 m。
小断面浅埋湿陷性黄土隧道综合施工技术的研究
小断面浅埋湿陷性黄土隧道综合施工技术的研究摘要:由于我国西地区相对落后、经济发展较慢以及目前的国际形势导致国家对西北地区的关注度不断提升。
为了西部地区边境稳定,经济发展在西部地区修筑铁路、公路已经大势所趋。
然而要向西部修筑铁路、公路大多情况需经陕西进入西部地区。
陕西地区土质为黄土,多沟壑。
为了减少路线施工对环境的破坏和改变、控制投资以及考虑到路线长度的问题修建黄土隧道成为一个没法避开的施工项目。
黄土在我国乃至全球内分部区域较小且工程性质较为独特其他地质条件下的施工工艺参考价值有限,目前黄土隧道的相关施工工艺相对其他隧道的施工工艺还不够成熟。
通过小断面浅埋湿陷性黄土隧道综合施工技术的研究,一方面可解决依托工程的诸多关键技术问题,保障工程安全进行,另一方面可为今后我国黄土隧道施工提供完善的参考资料,促进隧道施工技术的完善化、成熟化。
关键词:浅埋湿陷性黄土;隧道;施工随着国家对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视,越来越多的路线将要穿过黄土地带向西部地区延伸,仅以目前的行业技术和施工经验积累已经不能满足安全、快速、大规模的黄土隧道施工的要求,急需进一步通过施工扩充黄土隧道的技术、施工经验的积累和完善。
本次研究课题依托某电厂铁路专用线仁和隧道进口位于陕西省富平县新安堡村,出口位于铜川市陈坪村。
隧道起讫里程DK2+920~DK5+793,隧长2873m,为单线黄土隧道。
隧道进出口均处于新黄土中,且位于农田及经济林,交通不便。
隧道埋深20~38m,除风机段及其过渡段80延米开挖截面为90㎡,其余段开挖断面均为60㎡且开挖方式为两台阶、两台阶与留核心土法开挖导致开挖作业面进一步减小。
隧道地段为黄土台塬区,洞身多为硬塑状黏质黄土,局部含税略高;DK3+350~DK3+390段地表为黄土冲沟,冲沟范围内隧道最小埋深为17.6m,冲沟内有季节性汇水,雨季时可能积水并下渗导致洞身含水量增加,隧道施工需加强防漏水施工质量控制。
隧道在DK4+755处与西延高速相交(高速里程K791+900)二者中线夹角62度。
湿陷性黄土隧道洞口浅埋段施工防塌方安全控制
型钢钢架支护 , 仰拱采用 间距 6 m的 I8型钢钢架支护。 0e 1 喷射混凝 土强 度等 级 为 C 5 为 控制 黄 土 隧道 施 丁用 2, 水, 采用潮 喷工 艺。喷射混凝土拌和按 照审批合格 的配合 比 在拌合站 集 中拌 合 , 由运 输 车运 至 洞 内 , 采用 干 喷 机 喷 射
作业 。
() 1 , 1 第 步 上部 弧形 导坑 开挖 : 在拱 部超 前 支护 后进 行, 根据开挖轮廓 线 , 轮廓线 边缘 向洞身方 向采用 人工环 沿
向开 挖 出上 部 弧 形 导 坑 , 留核 心 土 , 心 土 长 度 3i, 度 预 核 n 宽 约 6r。开 挖 循 环 进 尺 为 一 榀 钢 拱 架 间 距 即 0 6I, 挖 后 l f . I开 T 立 即初 喷 4c m厚 混 凝 土 。 上 台 阶 开挖 矢 跨 比 为 0 3 开 挖 后 .,
>个 3月
洞 内外 观 察
地 质描 述 , 质 罗 盘 、 地 地质锤 照 相 机
为保证 顺利进 洞和施 工安全 , 隧道洞 口浅埋段 3 0 m打 设 1 3 环 7根 t 0 m× m、 3 h 8m l 6m 长 0m的热轧无缝钢管大管
棚 超前支护 , 与钢架组 合成 预支护 系统 , 防止洞 口及 浅埋段
软弱围岩坍 塌 , 创造进洞条件 。 明洞段分层 开挖到 洞身 明、 暗洞 交界 处后 , 向下垂 直开 挖 , 留管棚施工工作平 台, 预 设置导 向墙 , 向墙采用 C 5混 导 2
【 文献标识码 】 B
渗水量大 , 每天渗水量约 6m 。且 出 口位 于反坡段 , 不利 于
排水 , 基底 软 弱不 利 于钢 拱 架 安 设 , 全 控 制难 度 大 。 安
浅谈湿陷性黄土地基工程特性及处理措施
浅谈湿陷性黄土地基工程特性及处理措施[摘要] 湿陷性黄土地基是基础工程中最为复杂的地基类型之一,通过分析湿陷性黄土的主要工程特性,采取可靠的地基处理等措施,为铁路建设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
[关键词] 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工程措施1.湿陷性黄土的主要工程特性黄土在自重压力或附加压力和自重压力共同作用下因受水浸湿而产生急剧、大量的附加下沉变形现象称为湿陷。
湿陷性黄土可分为自重湿陷性黄土和非自重湿陷性黄土,浸水后需在一定附加压力作用下才发生湿陷的黄土称为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在饱和自重压力作用下即产生湿陷的称为自重湿陷性黄土,其危害性远较非自重湿陷性黄土严重。
1.1湿陷性黄土的主要物性指标(1)矿物成分和颗粒组成。
湿陷性黄土的矿物成分以石英为主,其含量为60%~70%,其次为长石和云母,约占10%~20%,碳酸盐含量为10%~30%,对黄土湿陷性起主要作用的是细散粘粒的矿物成分和比例。
湿陷性黄土的颗粒成分以粉粒(0.005~0.05mm)为主,约占50%~70%,其次为砂粒(>0.05mm ),约占10%~30%,粘粒含量为8%~26%。
(2)天然容重和孔隙比。
湿陷性黄土的天然容重一般为13.5~19.0 kN/m3,干密度为11~16kN/m3,当干密度超过15kN/m3 时,湿陷性基本消失。
孔隙比是衡量湿陷性黄土密实度的主要指标,一般在0.9~1.1之间,当黄土的孔隙比小于0.9 时,湿陷性明显减弱。
(3)含水量和饱和度。
湿陷性黄土的天然含水量为10%~20%,主要受地形、降水量和地下水位的影响,在塬、梁、峁表层的黄土含水量较低,一般在8%~12%,河谷阶地较高,可达18%~20%,当黄土含水量超过23% 时,湿陷性基本消失,压缩性增加。
湿陷性黄土的饱和度大多为40%~50%,当饱和度超过80%时称为饱和黄土,湿陷性消失,成为高压缩性的软土。
湿陷性黄土的液限一般为22%~32%,塑限在12%~20%之间,液性指数接近于0,甚至小于0。
浅析湿陷性黄土公路隧道施工质量控制
浅析湿陷性黄土公路隧道施工质量控制摘要:在湿陷性黄土条件下修筑公路隧道具有较大的施工难度,即使隧道修筑成功,在后期的使用过程中依然会面临着很大的塌方隐患。
因此,湿陷性黄土公路隧道的施工建设对其施工质量的控制极为严格。
为了最大限度的提高湿陷性黄土公路隧道的施工质量,避免隧道出现塌方事故,必须充分了解湿陷性黄土地带的地质情况和隧道施工特点。
对此,本文就湿陷性黄土公路隧道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进行了简要地分析研究。
关键词:湿陷性黄土;公路隧道;施工质量;质量控制;引言公路隧道跨径大、断面大,有着极高的防水性要求,但在黄土地带施工时,由于黄土的强度普遍较低,且黄土具有水敏感性,因此容易导致隧道的塌方。
所以,研究湿陷性黄土公路隧道施工的质量控制对于保证黄土地带公路施工是极为重要的。
1黄土地形对公路隧道施工的主要影响1.1节理的影响黄土地质会存在大量的构造节理,这些构造节理的方向错综复杂,有垂直的,有成对的,还要呈‘X’型交叉的。
在黄土地施工时,若黄土层处于坑道上方,便会经常出现土体塌顶的问题,若坑道处于土层的侧方,则容易出现坍塌的问题。
这由于黄土的土体受施工影响,会沿节理方向张松或被剪断。
因此,在黄土地建设公路隧道必须严格按照工序进行施工。
1.2溶洞与暗穴的影响在大面积的黄土地区,溶洞与暗穴是较为常见的。
这些溶洞与暗穴的存在,同样影响着公路隧道的施工进程。
如果隧道位于溶洞、暗穴的上方,则隧道地基容易下沉;如果溶洞、暗穴出现在隧道上方,则容易导致冒顶现象的发生;如果是在施工点的侧方,则会导致偏压现象。
1.3地下水的影响在环境较为干燥时,黄土的土质是较为坚固的,不易松散,因而具有很高的承载力。
但是,如果黄土地层存在地下水,黄土土质便会受到水分的影响,而表现出来不同程度的湿陷性。
当黄土表现出湿陷性时,其通常会呈现流塑状态,此时黄土的强度会降低,承压性会变差,极易引发土体的下沉。
如果如果使用湿陷性黄土作为公路地基,则容易在施工时发生地基沉降、凹陷和裂缝等问题。
大断面湿陷性黄土隧道施工控制技术研究
( 双侧壁导坑法施工工艺 二) 第一步是一侧导坑上 台阶开挖。在拱部超前支护保
护 下 , 人 工 弧 形 开 挖 拱 部 ,顶 留核 心 土 。核 心 土 顶 部 距 拱 顶 1 6 18 ,侧 边距 边 墙 1 5 ,距 中隔壁 1O , .~ .m .m .m 核 心 土顶 部 留有 2 0 3O 长 的平 台 ,便 于 人 工施 工 初 . ~ .m
期支护 。每一次掘进 l 榀钢架间距,最长不得大于2 榀
钢 架 的 间距 。开 挖 至 设 计 轮 廓 后 立 即初 喷 3 5 m 混  ̄ c厚
1 座 ,隧道l 座 ( 0 2 总长1 4 9 ),其 中L k 隧道6 04米 <im 座、lm  ̄2m k <L k 隧道5 、2 m <3 m 座 k (L k 隧道l 。 座
全 长 8 3 公 里 , 其 中 包 括 北 环 绕 线 H K + . 2 2 D 3 Y 4 O 0 H Y 4 + 5 . 5 长 6 6 公 里 , 水 源 联 络 线 0 ~ DK 06 43 共 .5 L K 7 + 0 ~L K 7 + o共 长 3 O 公里 。主 要 工 程 有 D926 0 D952 0 .5 桥 梁 1座 ( 长 4 . 4 ) ,其 中特 大 桥 1 、 大 桥 1 总 儿8 2 米 座
重 难 点工 程 有 大 砂 坪 特 大 桥 、石 门沟 隧 道 、枣 树 沟l 号隧 道 、 小 沙沟 隧 道 , 且均 为 全 线 控制 性 工 程 , 工 期 紧 任 务 重 , 所 有 隧 道 均 为 湿 陷 性 黄 土 围岩 ,安 全 风
险大 。
凝土 ,及 时铺设钢筋 网、架 设钢 架,在钢 架拱脚 以上 5 c 处,紧贴钢架两侧 按斜 向下倾角4 。打设锁脚 锚 0m 5 管 ,锁脚锚管与钢架采用u 形钢筋牢 固焊接,锚 、喷至
湿陷性黄土隧道洞口浅埋段开挖及支护技术
● 张振
在道路施工 中,我们可以以黄土沉积时代的不同作 为依 据 ,将黄土分成新黄土 ( 例如马兰黄土 、 )、老黄土 ( 离
石黄 土 、 )以及红 色黄 土 ( 午城 黄 土 Q) 种 ;而根 据 黄 I三
2工程的特点与难点 .
河 1 特 大桥 与 西 河特 大桥 之 间。 隧道 形式 设计 为单 洞双 线 , 号
31 . 开挖与支护 的基本方案
在 出 口段 前 的3 m采 用 明挖 法 ,出 口段 之后 采 用 C D 0 R 法
进 行 开 挖 施 工 ,在 施 工 的 过程 中采 用 了 干 法开 挖 、钻 孔 等 施
32 l大管 棚 超前 支 护 采 用热 轧 大管 棚进 行超 前支 护 的 目的主 要是 为 了保 证 能顺 利 的进 洞 以及 施工 的安 全 ,大管棚 采 用一 环直 径 为 18 0 mm、长
为2 mt热轧 无缝钢 管 ,与钢 架组合 成 为预支 护 系统 ,以达到 防 0 '  ̄
凝 土 、 型 钢 钢 架 等 措 施 。 每 循 环 进 尺 为06 ,每 天 进 行 2 . m 次
循环。
在 出 口端 范 围 的 设计 主 要 采 用 水 泥 土挤 密桩 加 固 处 理 的
措 施 , 以确 保仰 拱钢 筋 混 凝 土 的施 工 质 量 ,同 时 在 施 工过 程
,
是 一 座大 断 面 湿 陷性 黄 土浅 埋 偏压 隧 道 。 下面 图1 隧道 出 口 为
洞 门 纵断 面 示意 图 :
工 工 艺 , 同时 加 强 对 施 工 过程 中用 水 的 管理 ,保 证 隧 道 基 底 不 会 受到 水 的浸 泡 。
黄土地区公路工程
基座阶地),前者以侵蚀类型为主,后者以堆
积类型为主,在两者之间也存在过渡类型,即
侵蚀一堆积类型。
从建筑工程的观点,最有意义的是地面下 10~15m内的表层黄土,尤其是分布在河谷低阶地 上(1~2级阶地)的那一层。它是全新世的(Q4), 以冲积类型为主的、比较复杂的黄土,为再沉积的
次生黄土;高原上的表层为晚更新世(Q3)黄土
上塬、下塬,是难点,这个路段常控制路线标准。 (1)低等级路 沿塬边一个斜梁盘绕,标准低,稳定性差,避免 大填大挖。
(2)高等级路
利用塬边几个斜梁,利用高架桥,高填土跨沟。
(二)路基
1.深路堑 (1)边坡形式 ①直线式 适用于均质土层h<20m
非均质土层h<12m
②折线形
非均质土层:12m<H<20m土层分界处变坡,
(马兰黄土、新黄土),但对它与下卧层中更新世
(Q2)黄土(离石黄土、老黄土等)的分界位置有
不同意见。
5.中国湿陷性黄土建筑工程地质特征简评 1)建筑分区:分为五区(以地基湿陷性)
Ⅰ、山西诸盆地;
Ⅱ、豫西山地与阶地; Ⅲ、关中平原; Ⅳ、陕甘黄土高原; Ⅴ、陇西黄土丘陵。
相 对 湿 陷 系 数 : 单 位 厚 度 的 湿 陷 量
(1)路坝合一,蓄水,金蓄:足够的库容
部分蓄水:溢洪道,过水构造物。 常见问题:不断沉陷,量大,时间长,发生水毁, 故宜慎用坝式路堤。
(2)库容:全蓄水的需有足够的库容。 (3)边坡:按土坝规定,见《手册》。
(4)管涌:背水坡的下部需设置反滤层。
(5)溢洪道:纵坡度稍大,以防淤,出口防护、 加固。 (6)按蓄水时最不利情况进行稳定性验算。 (7)迎水坡水受动水压力作用,故同背水坡可
湿陷性黄土隧道施工技术[全面]
湿陷性黄土隧道施工技术1、湿陷性黄土的成因解决黄土的湿陷性问题是在我国西部修建铁路的第一要务,湿陷性黄土俗称大孔土,它是一种在第四纪时期形成的、颗粒组成以粉粒为主的黄色或褐黄色粉状土,属于非饱和欠压密的土,具有较大的空隙率和较低的干密度 ,是产生黄土湿陷性的根本原因.在土体的自重应力和附加应力共同作用下受到水的浸湿时将发生急剧而大量的附加下沉,这种现象称为湿陷性.湿陷性黄土土质松软、不稳定、孔隙大 ,承载力极低,遇水沉落,而且黄土湿陷变形具有突变性,非连续性和不可逆性,施工中易产生变形和坍塌.当湿陷性黄土受到水的浸湿后在自重应力作用下即产生湿陷,称为自重湿陷性黄土.2、施工方案的选定在湿陷性黄土隧道施工时,有两大特点:一是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二是黄土隧道开挖后,拱顶及局部应力集中过大 ,拱顶沉降较大 ,造成隧道结构易失稳.施工中严格按照“先探测、管超前、严控水、强支护、勤量测、早衬砌”的原则组织施工.根据黄土的特性,为确保该段隧道施工顺利安全地穿过湿陷性黄土地段,采取了以下施工措施:针对湿陷性黄土在干燥状态下黄土围岩由于粘滞作用整体稳定性较好,不易掉块,不易在短时间内产生大的崩塌,同时湿陷性黄土怕水,塑性变形较大的特性.确定了隧道开挖有以下施工方案:①首先对洞门段仰坡洞穴进行封闭处理,同时施作边坡两侧及洞顶截水沟,防止雨水对土体的浸蚀.②隧道洞口浅埋段采用WTD27超前锚杆配合全断面钢拱架支撑支护,双侧壁导坑先墙后拱法开挖.③洞身深埋段采用WTD27超前锚杆配合拱部钢拱架支撑支护,拱部采用双眼镜法开挖,墙部采用左右错开式双侧壁导坑法开挖.3、施工方法3.1洞顶陷穴处理湿陷性黄土隧道施工时,为了保证隧道安全施工,在隧道开挖前,对洞顶周围陷穴进行处理目的是防止雨水从陷穴渗入隧道引起隧道坍塌.首先将陷穴中的杂物清理干净,然后将陷穴修整,使之成为比较规则的几何形体,以便于回填处理.夯实陷穴底部,用三七灰土逐层夯实回填,在距地面约1米处,扩大陷穴顶口尺寸(沿周边各扩大1米),用三七灰土继续回填,三七灰土要高于地面30厘米.距陷穴周边2米以外,挖临时排水沟,表面用砂浆抹平,沟底纵坡不小于5%,使排水沟畅通不积水.3.2 洞口防护及地表加固在隧道的洞口边、仰坡及地表应进行加固,采用喷锚网+土钉防护,清理地表,用木桩标示出锚杆孔位.然后开始钻孔,孔深小于5米时用YT-28风枪施钻,孔深大于5米用TA米ROCKI 钻孔钻机施钻.钻孔完成后安装锚杆,根据所钻孔深、孔径来安装锚杆后安装锚垫板.最后挂网、喷砼:锚固后,在上铺8钢筋网,间距20厘米×20厘米,并同锚杆顶部焊于一体,后喷射C20厚度25厘米砼.上部采用人工刷坡, 下部采用机械开挖人工配合修整, 一次开挖至明暗洞分界处.进洞前, 首先采用R27 自进式锚杆对洞口进行加固.每个洞口采用98 根( 每根长8米) , R27 自进式锚杆分三环布设, 第一环沿开挖轮廓线布设, 锚杆间距为25厘米; 第二、三环间距50厘米, 二三环的锚杆间距为50厘米; 锚杆钻进、安装采用风动凿岩机, 锚杆采用连接套接长, 锚杆端头设有止浆塞、垫板、螺母, 锚杆外露端头用φ22 钢筋相互焊接, 连成网状, 网片与土体之间的空隙采用5厘米厚的木板塞紧.在此基础上用φ48 注浆导管对设计以外2米范围土体进行了加固, 切实达到稳定加固边仰坡的目的.3.3 洞身开挖湿陷性黄土隧道洞身开挖的施工流程:①拱部开挖:人工开挖拱部周边土体,中间预留核心土,核心土长度应保持在5米左右,其三个侧面适当放坡,增加土体自稳,并利用核心土作为一衬砼施工时的平台.②墙部开挖:先用挖掘机开挖中间土体,仅在墙边预留约1米宽的土体,再用人工四步跳跃开马口开挖边墙土体.根据施工经验,黄土隧道开挖一个循环进尺应控制在1~1.5米.这样既安全又方便操作,同时还能缩短施工周期,加快施工进度.其施工要点包括:①开挖方式以机械开挖和人工开挖为主.②开挖中、下台阶时,左右侧应错开3 米及以上.③工序变化处之钢架设锁脚锚管,以确保钢架基础稳定.④钢架之间纵向连接钢筋及时施作并连接牢固.⑤仰拱紧跟下台阶,及时闭合构成稳固的支护体系,仰拱开挖长度不大于 3 ~5 米.⑥施工过程进行监控量测,完善洞内临时防排水系统.3.4 小导管预超前支护施工隧道洞身每开挖一段距离,就必须要进行超前支护,每两段搭接长度不小于50厘米.小导管预超前支护施工流程为:①小导管加工及孔眼定位:小导管采用42×3.5米米无缝钢管加工,长为3.5 米,在拱部140°范围内沿设计开挖轮廓线布置小导管定位孔,间距40 厘米,数量38 根.②钻孔:采用YT-28 风枪钻孔后并插入小导管,外插角控制在5°~10°孔径50 米米.③小导管安装:用风枪或大锤直接将小导管送入,纵向相邻两排小导管水平搭接长度不小于1 米.施工要点为:①小导管外露端部同型钢拱架焊接牢固.①每一循环小导管之间保持不小于1 米的搭接长度 .3.4 隧道局部小体积坍塌处理在隧道施工过程中,难免会发生局部小体积坍塌,发生坍塌时, 应及时采取以下方法进行控制:①浆砌片石法:对坍塌处采用简易支撑,待砼浇筑至此处时, 去掉支撑, 用浆砌片石砌筑起来,以保证土体的稳定.②锚杆加固法: 对坍塌处打设锚杆进行加固.③加沙石袋法:将砂与石的混合料按砼配合比装入水泥袋中,在土体坍塌处垒起,并在每个水泥袋上开口,砼浇筑时,此处预留注浆孔,待砼凝固后,对坍塌处的砂石袋注浆.④用同标号砼回填:用强支撑将土体保护起来,待周边砼凝固后,去掉支撑,用同标号砼对坍塌处进行回填,捣固密实.⑤木棒方格布设法.将木棒方格状一层层叠起,加固,直至顶死土体,以免土体再次坍塌,砼灌筑完毕拆模后进行注浆.3.5 初期支护为了保证湿陷性黄土地段顺利施工,消除湿陷性,开挖后及时施工初期支护.支护措施采用型钢拱架、锚喷网砼及锁脚锚管联合支护.①初期支护::紧随开挖进行,开挖一环衬砌一环.初期支护采用工字钢拱架、小块钢模板.砼由洞外拌合站拌合,自卸车运输,人工上料浇注砼.②小边墙、中心水沟、仰拱填充施工: 一衬边墙施工完毕后,应尽快施工小边墙,仰拱,使衬砌尽快封闭成环,限制围岩收敛变形.中心水沟开挖与仰拱开挖同时进行,挖掘机开挖人工配合修整成设计形状.注意超挖,严禁欠挖.按设计先施工中心水沟及检查井基础,再施工仰拱.待仰拱砼强度达到设计的50% 时,再施工片石砼填充.因洞内工作面较多,相互干扰较大,为了不使开挖掘进因仰拱填充施工而中断,仰拱填充采用半幅施工.3.6 监控量测监控量测是施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道施工程序.在隧道施工过程中,通过对围岩支护体系稳定状态的监测和评价,为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设计参数的调整提供依据,从而达到确保施工及结构安全、指导施工顺序、便利施工管理的目的.3.7 对施工单位要求施工单位应针对湿陷性黄土段的特征,采取合理的施工措施,防排水坚持防排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采取合理的加固措施,确保隧道安全顺利通过湿陷性土地段,施工单位要做到:①施工前要对洞口基地作进行湿陷性试验,以便确定是否需要处理,确保洞口稳定.②开挖前进行超前小导管支护,同时利用型钢拱架同锚喷砼联合支护,监控量测同步等技术措施,为隧道施工提供了安全保障.③正确施作锁脚锚管对控制拱架沉降及周边收敛起到很大作用.④施工中做好洞口防排水及洞内施工用水管理工作,防止黄土受浸而湿陷,对湿陷性黄土段施工是尤其重要的,施工中应高度重视.4、结语在当今西部地区铁路建设项目多、隧道比重大、施工难度大、时间紧的情况下,湿陷性黄土隧道的施工面临着诸多难题,因此合理的施工技术对隧道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浅论湿陷性黄土隧道的施工方法
宽度是 否符合要求 、 止水 带是 否割伤 破裂 、 止水 带是 否有卡 环固 3 2 注 浆 堵 漏 .
定并伸入两端混凝 土 内等项 目, 做好 详细检 查记 录 , 存在 问题 如 时, 应立 即进行修补或返工处理 。
对于渗漏严重部位 , 可采用注浆堵 漏的施工方法 。如在渗漏 部位凿出一定宽度和深 度 的凹坑 , 清理混 凝土浮 渣 , 检查表 面混 凝土的密实性 , 从渗 漏部位 向衬砌钻 孔 , 其深度 控制在 衬砌厚度
隧道在较长的范围 内沿着 冲沟或塬边平行走 黄土按其形成的年代 可分为 , 形成 于下更 新世 Q1 的午城 黄 或塬边地段施工 时 , 向, 在覆盖较薄或偏压 很大 的情 况下 , 易发生 较大 的坍 塌或滑 容 土 和中更新世 的离石黄 土 , 为老 黄土 。普遍 覆盖 在上述 黄 称 ) 黄土溶洞 与陷穴是黄土地 区经 常见 土上部及河谷 阶地地带上更新世 Q 的马兰黄土及 全新 世 Q 3 4下 坡现象 。3 黄土溶洞 与陷穴 : 到的不 良地质现象 , 隧道若修建在其上方 , 则有基础下沉的危害 ; 部 的次生黄土 , 之 为新 黄土 。此 外 , 称 还有新 近堆 积黄 土 , Q4 为 隧道若修建在其下 方 , 常有发 生 冒顶 的危 险 ; 道若修建 在其邻 隧 的最新 堆积物 , 多为近几十年至近几 百年形成 的。 侧 , 有 可 能 承 受 偏 压 。 4 水 对 黄 土 隧 道 施 工 的 影 响 : 含 有 地 则 ) 在 根据其物理性质 不 同, 按塑 性指数 ( 的大 小 可分为 : 土 L) 黄
会 突然发生 下沉现 象 , 开挖后 的围岩迅速 丧失 自稳 能力 , 使 如果 支护措施满足不了变化后的情况 , 极容易造成坍塌。
引 入 边 墙排 水 沟 内 , 用 无 纺 布 覆 盖 半 圆胶 管 或 防 水 堵 漏 剂 封 再
浅埋湿陷性黄土隧道施工
浅 埋 湿 陷性 黄 土 隧 道 施 工
金 璐 ( 中 铁十九 局集团 第三工 程有限 公司 )
摘要: 结 合 云桂 铁 路 新村 隧 道 工程 实际 情 况浅 述 大 断 面 隧 道 洞 口 空尺 寸较 小 , 采用 P C 3 0小挖机 开挖。开 挖顺序 即 为上 导左 浅 埋 湿 陷性 黄 土段 施 工 。 隧 道进 口段 最 浅 埋 深 6 m, 施 工采 用地 表 旋 侧 下 导左侧 上导 右侧 下 导右侧 隧底 ,每 一部开 挖
施 工 一
滞 后上 一部开 挖 3 — 5 m。 上导 每 次开挖 进尺 0 . 6 m, 下导 每
1概 述 仰拱 混凝 土每 6 m 为一个浇 筑段。 湿 陷性 黄土 属于 一 种特 殊 岩 土。 在干燥 的环境 中 , 它 仰拱 混凝土 施工 , 3 . 4 围岩 监控 量 测 此湿 陷性 黄 土浅 埋 段属 于 V级 围 表 现 出 高强 度 、 低 压 缩 性 的特 点 , 一旦 遇水 受 自重 或外 力 岩, 纵 向每 5 m 布 设 一个 观 测 断 面 , 共布设 7 2个 断 面 , 且 作 用 的影 响强 度骤 降d本文 根据 新村 隧道 进 口施 工 的技 术 洞 内埋 设 观 测点 与 地 表观 测 点 的埋 设 要 求位 于 同一 断 面 措 施和 工 艺流 程 , 对大 断面 隧道在 洞 口浅埋 湿 陷性 黄 土地 里程上 , 具 体 布点 见下 图 : 层 段 施工 方 案和 技术 要点进 行 深层 次探 究。 2 工 程概 况及 特点 新村 隧道 设计 为双 线有碴 轨 道 ,左 线与 右 线间距 4 . 6 米, 隧道 全 长 3 2 4 8 m, 其 中 隧 道 进 口浅 埋 段 DK 7 0 2 + 9 9 8 DK 7 0 3 + 4 0 0设计 为 C R D法施工 , 平均埋深 1 0 m, 此 段 是本 隧道 重难 点施 工 区段 。 此段地 表 及 下伏 地质 为 黄土 , 大气 降水是 地 下水 补 给 的主 要来 源 , 地下 水 动态 变化 随 降 雨量 的变化 而 变化。 隧道 最大 开挖 宽度 1 4 . 5 8 m, 最 大开挖 高度 1 3 . 1 9 m( 含 仰拱 ) , 最 大开挖 断 面 1 6 1 . 5 m 。 3 隧道浅 埋 湿 陷性 黄土段 施 工技术 3 . 1 地 表 旋 喷桩 加 固 进 口段 D K 7 0 2 + 9 9 8 一 D K 7 0 3 + 0 4 0平 均埋 深 为 7 m, 为 了保 证 洞身 施工 安 全 , 地 表 土体 的 稳 定 性 , 此 段 地 表 采 用 ①6 0 0 mm 旋 喷 桩 加 固 。 DK 7 0 2 + 9 9 8 ~ DK 7 0 3 + 0 0 3段 采 用 全 断 面旋 喷 桩 加 固 , 桩 底 高程 为隧 底 中线开 挖 线高程 , 桩 间距 1 X 1 m, 交错 布 置。 DK 7 0 3 + 0 O 3 一 DK 7 0 3 + 0 4 0段 桩 底 高 程 为 洞 身 拱 顶 以 上 0 . 5 m 处, 桩 间距 1 . 2X 1 . 2 m, 交错布 置。 3 . 2 超 前支 护 超 前大 管棚 施 工 是洞 口浅埋 加 强 段 的 辅 助 工序 , 它通 过 管 棚 和注 浆使 地 层 稳 固 , 防 止 隧道 拱 部 在 爆破 过 程 中塌 陷。成孔采 用 MG J 一 5 0水平 地质 钻机 , 超 地 表 沉 降 横 向 测 点 布 置 示 意 图 前 大 管棚 支护 纵 向长 度 3 5 m, 采用 外 径 为 1 0 8 mm、 壁 由于 此 段地 质 及地 形 复 杂 ,量 测频 率 定 为 2次 / 天, 厚6 mm 的热 轧 无 缝钢 管 ,钢 管 前 段呈 锥 形 , 1 0 mm 加 根 据 近 3个 月 的观 测 , 数据 及 回 归曲 线 分析 发 现 , 本 隧 道 c m 左 右 ,因此 我们 根据 劲 箍焊 接 在 尾部 , 管壁 四周钻 2 0 mm 压 浆 孔 , 布 置成 梅 沉降 量各 断 面最 终沉 降 量 约在 7 确 保 施工 安 全和 结 花 形。环 向布 置 3 9根 管棚 , 每 根 间隔 4 0 c m, 外插 角 1 —2 数据 调 整 了支 护参 数和 二衬施 作 时 间 , 同时 能 够 更加 节 省 混 凝土 的用 量 , 进 而 度, 在 拱部 1 2 0度范 围 内布 置。 为 了提 高管棚 的抗 弯 能力 , 构 的长期 稳 定 性 , 节 约工程 造 价。 在 管棚 内增 设钢筋 笼 ,钢 筋笼 由 四根 主筋 和 固定 环 组成 , 4 总结 主筋 直径 为 1 8 mm, 固定环 采 用短 管节 , 将 其 与主筋 焊 接 , 通过 对 新村 隧 道浅 埋湿 陷性 黄 土地 段 的施 工 , 形成 了 按 1 m 间距 设置 。 暗洞 超 前 支护 采 用 6 0 mm 中 管棚 作 套 完 善 的施工 指 导流 程 , 为我 单位 以后 的浅埋 湿 陷性 黄 为浅埋 段 的辅 助施 工措 施 ,按拱 部 1 2 0度 范 围 内布 置 , 纵 向长度 8 m, 环 向间距 4 0 c m, 每环 3 8根 , 每 环 间纵 向搭 接 土隧 道施 工提供 了有力 的技 术 支持和 宝贵 的施 工 经验。
湿陷性黄土处理对策
湿陷性黄土地区公路工程设计措施及处理对策1、湿陷性黄土分布及工程地质分区我国湿陷性黄土主要分布在山西、陕西、甘肃的大部分,河南西部和宁夏、青海和河北部分地区。
除此,新疆、内蒙、山东、辽宁和黑龙江也有湿陷性黄土分布,工程地质分区及代号为;Q> @> 8、9、Q、8、8〔见《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附录A《中国湿陷性黄土工程地质分区略图》)。
河南省湿陷性黄土主要分布在三门峡盆地、伊洛河盆地。
孟津、偃师、巩义、上街、荥阳、郑州、新郑、禹州及太行山前部分地区〔见《公路工程地质》14卷《论河南地区黄土及其公路病害》文章中《河南地区黄土地理环境分布图》)。
依《中国湿陷性黄土工程地质分区略图》,三门峡盆地黄土属(S区关中地区黄土东端部,其湿陷厚度大,多为自重湿陷性II-III级场地。
其它地区黄土属Q区河南地区黄土,其湿陷厚度小,多为非自重1 级场地。
2、黄土地层划分黄土地层划分表3、湿陷性黄土工程性质湿陷性黄土是一种浅黄色、褐黄色,以粉粒为主结构较松散的非饱和欠压密粉土,具有大孔隙和垂直节理,在天然湿度下,其压缩性较低,强度较高,但遇水侵湿时,土的强度显著降低,在附加压力或附加压力与土的自重压力下引起的湿陷变形,是一种下沉量大,下沉速度快的失稳性附加变形〔当单位厚度的土样在该试样深度处上覆土层饱和自重压力作用下产生湿陷变形为自重湿陷),诱发路基和构造物病害,特别是自重湿陷性黄土。
在地形起伏多变,地表径流容易汇集的地方,其土质松散,垂直节理发育的黄土中易形成漏斗状、竖井状、串珠状潜蚀陷穴和暗穴不良地质现象,是潜在的路基病害。
4、湿陷性评价4.1湿陷性的判定当湿陷系数8s V0.015时定为非湿陷性黄土;当湿陷系数8s N0.015时定为湿陷性黄土。
当湿陷系数8s N0.015时,应做自重湿陷性试验(8zs为自重湿陷系数),8zs N0.015定为自重湿陷性黄土。
4.2湿陷程度湿陷性黄土的湿陷程度,可根据湿陷系数值8s的大小分为以下三种:当0.015^8s^0.03时,湿陷性轻微;当0.03V8s^0.07时,湿陷性中等;当8s>0.07时,湿陷性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