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散文阅读理解(二)练习及答案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散文专题训练--------双文本专练(含答案)
散文专题训练--------双文本专练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文本一:走向虫子(节选)刘亮程一次我看见一只蜣螂滚着一颗比它大好几倍的粪蛋,滚到一个半坡上。
蜣螂头抵着地,用两只后腿使劲往上滚,费了很大劲才滚动了一点点。
而且,只要蜣螂稍一松劲,粪蛋有可能再滚下去。
我看得着急,真想伸手帮它一把,却不知蜣螂要把它弄到哪儿。
朝四周看了一圈也没弄清哪是蜣螂的家,是左边那些草底下,还是右边那几块土坷垃中间。
假如弄明白的话,我一伸手就会把这个对蜣螂来说沉重无比的粪蛋轻松拿起来,放到它的家里。
我不清楚蜣螂在滚这个粪蛋前,是否先看好了路,我看了半天,也没看出朝这个方向滚去有啥去处,上了这个小坡是一片平地,再过去是一个更大的坡,坡上都是草,除非从空中运,或者蜣螂先铲草开一条路,否则粪蛋根本无法过去。
或许我的想法天真,蜣螂根本不想把粪蛋滚到哪儿去。
它只是做一个游戏,用后腿把粪蛋滚到坡顶上,然后它转过身,绕到另一边,用两只前爪猛一推,粪蛋骨碌碌滚了下去,它要看看能滚多远,以此来断定是后腿劲大还是前腿劲大。
谁知道呢。
反正我没搞清楚,还是少管闲事。
我已经有过教训。
那次是一只蚂蚁,背着一条至少比它大二十倍的干虫,被一个土块挡住。
蚂蚁先是自己爬上土块,用嘴咬住干虫往上拉,试了几下不行,又下来钻到干虫下面用头顶,竟然顶起来,摇摇晃晃,眼看顶上去了,却掉了下来,正好把蚂蚁碰了个仰面朝天。
蚂蚁一骨碌爬起来,想都没想,又换了种姿势,像那只蜣螂那样头顶着地,用后腿往上举。
结果还是一样。
但它一刻不停,动作越来越快,也越来越没效果。
我猜想这只蚂蚁一定是急于把干虫搬回洞去。
洞里有多少孤老寡小在等着这条虫呢。
我要能帮帮它多好。
或者,要是再有一只蚂蚁帮忙,不就好办多了吗。
正好附近有一只闲转的蚂蚁,我把它抓住,放在那个土块上,我想让它站在上面往上拉,下面的蚂蚁正拼命往上顶呢,一拉一顶,不就上去了吗。
可是这只蚂蚁不愿帮忙,我一放下,它便跳下土块跑了。
2021—2022全国高考散文文本阅读真题练习
2021—2022全国高考散文文本阅读真题练习(2021·全国甲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当痛苦大于力量的时候王小鹰我认识他是在我们家附近的街心花园里,那时还没上小学。
奶奶每星期从保育园接我回家,路过那小小的三角花园,我指着他的雕像问:“他叫什么名字?”奶奶摇摇头,奶奶知道秦香莲和王宝钏,但不知道这个有着卷曲鬓角的男人是谁。
后来读书了,老师讲了老渔夫和小金鱼的故事,并带我们到那三角花园,指着他说:“那个美丽的故事就是他写的,他叫普希金。
”汽车愈来愈靠近米哈伊洛夫斯克村,我的心情从焦虑逐渐趋于宁静。
刚到普斯科夫的时候,听导游小姐说普希金父母的庄园不开放,我们全都急了起来,导游小姐多方努力,终于遂了我们的夙愿。
穿过五彩斑斓的矮树林,满地的落叶在脚下咔嚓咔嚓作响,像是大地絮絮地向我们诉说一个古老的故事。
没有其他参观的人,雨雾横亘处传出间歇的啁啾鸟鸣。
大家无意言谈,都静静地品尝着悠远的诗意。
我仿佛看见一个忧郁的白衣少女,正沿着落叶铺满的小路缓缓地走来,她就是达吉雅娜,我最钟爱的女性。
1824年普希金遭受当局的迫害,被押解到米哈伊洛夫斯克村流放,他在这里完成了《叶甫盖尼·奥涅金》的重要章节。
记得在大学中文系读书的时候,曾经为了书中的女主人公达吉雅娜与同学们争论。
有的同学不喜欢她,认为她拒绝奥涅金的求爱,是为了维护她贵妇人的名声与地位而压抑本性;我却以为她拒绝奥涅金,是因为她看透了奥涅金只是在追求围绕她贵妇人身份的显赫与虚荣,而那些正是达吉雅娜所厌恶的。
她的感情真挚、道德纯洁、性格坚忍,虽不合时宜却具有永久的魅力。
一位年轻女子款款地走来,短发,着呢裙,碧蓝的大眼。
不是幻觉,也不是达吉雅娜,她是米哈伊洛夫斯克村的讲解员,毕业于列宁格勒大学的高才生。
她的气度与庄园的气氛很相配,她讲话很有条理,娓娓动听,向我们介绍普希金在流放中的生活。
普希金是一位伟大的俄罗斯民族诗人。
在普斯科夫,我们与两位当地作家交谈时探讨过普希金的性格发展,他出身贵族却具有火般的爱国热情与进步的自由思想,因此屡遭沙皇迫害。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专项(散文阅读)好题练习(附答案)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专项(散文阅读)好题练习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秋天的况味林语堂秋天的黄昏,一人独坐在沙发上抽烟,看烟头白灰之下露出红光,微微透露出暖气,心头的情绪便跟着那蓝烟缭绕而上,一样的轻松,一样的自由。
不转眼,缭烟变成缕缕的细丝,慢慢不见了,而那霎时,心上的情绪也跟着消沉于大千世界,所以也不讲那时的情绪,而只讲那时的情绪的况味。
待要再划一根洋火,再点起那已点过三四次的雪茄,却因白灰已积得太多而点不着,乃轻轻一弹,烟灰静悄悄的落在铜炉上,其静寂如同我此时用毛笔写在纸上一样,一点的声息也没有。
于是再点起来,一口一口的吞云吐雾,香气扑鼻,宛如偎红倚翠温香在抱的情调。
于是想到烟,想到这烟一股温煦的热气,想到室中缭绕暗淡的烟霞,想到秋天的意味。
这时才忆起,向来诗文上秋的含义,并不是这样的,使人联想的是肃杀,是凄凉,是秋扇,是红叶,是荒林,是萋草。
然而秋确有另一意味,没有春天的阳气勃勃,也没有夏天的炎烈迫人,也不像冬天之全入于枯槁凋零。
我所爱的是秋林古气磅礴气象。
有人以老气横秋骂人,可见是不懂得秋林古色之滋味。
在四时中,我于秋是有偏爱的,所以不妨说说。
秋是代表成熟,对于春天之明媚娇艳,夏日的茂密浓深,都是过来人,不足为奇了。
所以其色淡,叶多黄,有古色苍茏之概,不单以葱翠争荣了。
这是我所谓秋天的意味。
大概我所爱的不是晚秋,是初秋,那时暄气初消,月正圆,蟹正肥,桂花皎洁,也未陷入凛冽萧瑟气态,这是最值得赏乐的,那时的温和,如我烟上的红灰,只是一股熏热的温香罢了。
或如文人已摆脱下笔惊人的格调,而渐趋纯熟练达,宏毅坚实,其文读来有深长意味。
这就是庄子所谓“正得秋而万宝成”结实的意义。
在人生上最享乐的就是这一类的事。
比如酒以醇以老为佳。
烟也有和烈之辨。
雪茄之佳者,远胜于香烟,因其味较和。
倘是烧的得法,慢慢的吸完一支,看那红光炙发,有无穷的意味。
鸦片吾不知,然看见人在烟灯上烧,听那微微哔剥的声音,也觉得有一种诗意。
高考语文专题散文阅读试题(附答案)
高考语文专题散文阅读试题(附答案)专题十六散文阅读[学法――抓住形神,品味情思] [视情选学,有备无患] [把握文体特征] 明结构,快读文;知特点,准做题一、散文的定义现代散文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
广义的散文,是指与小说、诗歌、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是指诗歌、小说、戏剧以外的所有具有文学性的散行文章。
除以议论抒情为主的散文外,还包括通讯、报告文学、随笔杂文、回忆录、传记等文体。
随着写作学科的发展,许多文体自立门户,散文的范围日益缩小。
狭义的散文是指文艺性散文,它是一种以记叙或抒情为主,取材广泛、笔法灵活、篇幅短小、情文并茂的文学样式。
本专题所讲的就是狭义的散文。
二、散文的特征散文的文体特征概括来说就是“形散神聚”。
所谓“形”应指散文中用来表情达意的人物、事物、景物、器物等。
“形”的“散”体现在联想的广泛、时空的纵横等方面,但目的却是统一的――用来表现理念、抒发情感、阐述哲理、表达志趣、寄寓情趣等。
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神聚”。
例如,《窗》就是通过描述一系列与窗相关的事物来阐述哲理,《荷塘月色》就是通过写景来抒发情感,《说不尽的狗》就是寄寓一种生活、艺术和思想中蕴含的情趣。
三、散文的分类通过对几年来高考现代文阅读选文的分析,根据写作内容和表达方式的不同,可把散文分为写景状物类散文、议论说理类散文、文化游记类散文、写人记事类散文四类。
(一)写景状物类写景状物散文是一种篇幅短小、题材广泛,通过描写特定的景或物的形态、色彩、神韵等特点,来表现作者内心情感、人生理想和生活情趣的散文。
1.体裁特点其主要特点有:(1)既描绘景物的色彩、形状、声音,让景物具有立体感,也调动自己的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多种感觉描摹景物,突出其可感性。
(2)既变换观察角度,让景物形态具有全景感,也描写景物变化,突出景物形态的丰富性。
(3)既运用虚实结合手法,扩大想象空间,也运用比喻、对比等手法,突出景物特点。
(4)情景关系富于变化。
复2024语文高考一轮复习 习任务群二 散文阅读
复习任务群二散文阅读——在形神意境与语言中感受万千世界(2021·新高考全国卷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文本一放猖废名故乡到处有五猖庙,其规模比土地庙还要小得多,土地庙好比是一乘轿子,与之相比五猖庙则等于一个火柴匣子而已。
猖神一共有五个,大约都是士兵阶级,在春秋佳日常把他们放出去“猖”一下,所以驱疫也。
“猖”的意思就是各处乱跑一阵,故做母亲的见了自己的孩子应归家时未归家,归家了乃责备他道:“你在哪里‘猖’了回来呢?”猖神例以壮丁扮之,都是自愿的。
有时又由小孩子扮之,这便等于额外兵,是父母替他许愿,当了猖兵便可以没有灾难,身体健康,我当时非常羡慕这种小猖兵,心想我家大人何以不让我也来做一个呢?猖兵赤膊,着黄布背心,这算是制服,公备的。
另外,谁做猖谁自己得去借一件女裤穿着,而且必须是红的,装束好了以后,再来“打脸”。
打脸即是画花脸,这是我最感兴趣的,看着他们打脸,羡慕已极,其中有小猖兵,更觉得天下只有他们有地位了,可以自豪了,像我这天生的,本来如此的脸面,算什么呢?打脸之后,再来“练猖”,即由道士率领着在神前画符念咒,然后便是猖神了,他们再没有人间的自由,即是不准他们说话,一说话便要肚子痛的。
这也是我最感兴趣的,人间的自由本来莫过于说话,而现在不准他们说话,没比这个更显得他们已经是神了,他们不说话,他们已经同我们隔得很远,他们显得是神,我们是人是小孩子。
我们可以淘气,可以嬉笑着逗他们,逗得他们说话,而一看他们是花脸,这其间便无可奈何似的,我们只有退避三舍了,我们简直已经不认得他们。
何况他们这时手上已经拿着叉,拿着察郎当郎当的响,真是天兵天将的模样了。
说到叉,是我小时最喜欢的武器,叉上串有几个铁轮,拿着把柄一上一下郎当着,那个声音把小孩子的什么话都说出了,便是小孩子的欢喜,我最不会做手工,我记得我曾做过叉,以吃饭的筷子做把柄,其不讲究可知,然而是我的创作了。
我的叉的铁轮是在城一个高坡上(我家住在城里)拾得的洋铁屑片剪成的。
高考散文阅读练习20篇(附参考答案)
高考散文阅读练习20篇(附参考答案)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暮色中的炊烟迟子建炊烟是房屋升起的云朵,是劈柴化成的幽魂。
它们经过了火光的历练,又钻过了一段漆黑的烟道后,一旦从烟囱中脱颖而出,就带着股超凡脱俗的气质,宁静、纯洁、轻盈、飘渺。
无云的天气中,它们就是空中的云朵;而有云的日子,它们就是云的长裙下飘逸着的流苏。
如果你晚霞满天的时候来到山顶,俯瞰山下的小镇,可以看到一动一静两个情景,它们恰到好处地组合成了一幅画面:静的是一幢连着一幢的房屋,动的则是袅袅上升的炊烟。
房屋是冷色调的,炊烟则是暖色调的。
这一冷一暖,将小镇宁静平和的生活气氛完美地烘托出来了。
女人们喜欢在晚饭后串门,她们去谁家串门前,要习惯地看一眼这家烟囱冒出的炊烟,如果它格外地浓郁,说明人家的晚饭正忙在高潮,饭菜还没有上桌呢,就要晚一些过去;而如果那炊烟细若游丝、若有若无,说明饭已经吃完了,你这时过去,人家才有空儿聊天。
炊烟无形中充当了密探的角色。
炊烟总是上升的,它的气息天空是最为熟悉的了。
这气息,常让我忆起一个与炊烟有关的老女人的命运。
在北极村姥姥家居住的时候,我喜欢趴到东窗去望外面的风景。
窗外是一片很大的菜园,种了很多的青菜和苞米。
菜地的尽头,是一排歪歪斜斜的柞木栅栏,那里种着牵牛花。
牵牛花开的时候,那面陈旧暗淡的栅栏就仿佛披挂了彩带,看上去喜气洋洋的。
在木栅栏的另一侧,是另一户人家的菜地,她家种植了大片大片的向日葵。
从东窗,还能看见她家的木刻楞房屋。
这座房屋的主人是个俄罗斯老太太,我们都叫她“老毛子”。
她是斯大林时代避难过来的,早已加入了中国国籍。
北极村与她的祖国,只是一江之隔。
所以每天我从东窗看见的山峦,都是俄罗斯的。
她嫁了个中国农民,是个马夫,生了两个儿子。
她的丈夫死后,两个儿子相继结了婚,一个到外地去了,另一个仍留在北极村,不过不跟她住在一起。
那个在北极村的儿子为她添了个孙子,叫秋生。
秋生呆头呆脑的,他只知道像牛一样干活,见了人只是笑,不爱说话,就是偶尔跟人说话也是说不连贯。
高考散文训练试题及答案
高考散文训练试题及答案一、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1-5题。
《秋夜》秋天的夜晚,天空高远而深邃。
月光洒在大地上,如同一层薄薄的霜。
树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发出沙沙的响声。
远处,偶尔传来几声狗吠,打破了夜的宁静。
在这样的夜晚,我独自漫步在乡间的小路上,感受着秋天的气息。
1. 作者在文中描述了哪些秋天夜晚的特征?A. 天空高远而深邃B. 月光洒在大地上C. 树叶在微风中摇曳D. 远处传来狗吠声E. 作者独自漫步在乡间小路2. 文中“月光洒在大地上,如同一层薄薄的霜”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A. 比喻B. 拟人C. 夸张D. 反问E. 排比3. 作者在文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A. 宁静B. 孤独C. 忧伤D. 兴奋E. 怀旧4. 文中“沙沙的响声”指的是什么?A. 树叶摇曳的声音B. 狗吠声C. 风声D. 脚步声E. 远处的流水声5. 根据文中的描述,作者漫步在乡间小路时,可能感受到了哪些秋天的气息?A. 凉爽的微风B. 丰收的景象C. 落叶的萧瑟D. 夜空的宁静E. 乡村的宁静二、作文请以“秋天的校园”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散文。
参考答案一、阅读理解1. 答案:A、B、C、D、E解析:作者在文中详细描述了秋天夜晚的多个特征,包括天空、月光、树叶、狗吠声以及作者自己的行动。
2. 答案:A解析:这句话通过比喻手法,将月光比作霜,形象地描绘了月光的清冷和明亮。
3. 答案:A解析:文中作者通过描述秋天夜晚的宁静和自己的漫步,表达了一种宁静的情感。
4. 答案:A解析:根据上下文,可以推断出“沙沙的响声”指的是树叶在微风中摇曳的声音。
5. 答案:A、C、D解析:文中提到了凉爽的微风、落叶的萧瑟以及夜空的宁静,这些都是秋天的气息。
二、作文评分标准:1. 内容是否围绕“秋天的校园”展开,是否具有丰富的情感和细腻的描写。
2. 语言是否流畅,用词是否准确,是否有恰当的修辞手法。
3. 结构是否合理,段落是否分明,是否有清晰的开头、发展和结尾。
2024年高考(新高考1卷、2卷、全国甲卷)散文阅读真题讲评(结合近四年命题规律)
我还记下了燃烧时呲呲作响的松油灯,以及灯下的笑脸,火中明亮的瞳仁,以及 整整一个晚上,都在谈论一个接地气的话题指向——如何与枯草丛中的野物们一道,度 过暴风雪即将来临的严冬;需要粮食、木柴、胡萝卜和大白菜,需要棉衣棉被,需要一 个大火炉。哟,对我这样长年奔波的外乡人来说,这是一个多么难忘的夜晚。
7.关于文中锯木厂这个段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买牛让“我”格外激动,因此买牛那天的相关情景在“我”的记忆里依 然生动鲜活。 B.两里外邻村路边的锯木厂,对那时的“我”来说,俨然一个陌生而刺激 的新天地。 C.这个段落看似闲笔,实则以先抑后扬的手法来突出下文“我”的“兴奋 又纠结”。 D.这段文字里弥漫着热、声、光影、气味,营造出记忆中少年旧事那独特 的气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文本一:
霜降夜
周蓬桦 白露过后,乌乡的风里平添了寒意。早晨醒来,阳光刺眼,推开栅门,发现 脚下的草叶上布满晶莹的霜雪,薄薄的一层,把路边的花打蔫,桦树的枝条似乎 萧索了些许,树身上的一只只眼睛长出了睫毛。无意间仰头,但见几粒寒星正在 向山顶以西的方向悄悄隐遁。镇上某一户人家屋顶上的烟囱,已经开始忙活,突 突地冒青烟。烟柱是笔直的,上升到一米多高后遇到了风,才变得凌乱,像一块 被扯断的丝绸。 有人说,乌乡的风里,流动着一股特别的味道,也只有亲临现场的人才能闻 到。这种特别的味道让人难忘,在鼻间萦绕,以至于割舍不下,成了人们再来乌 乡的理由。
9否.做文到观末了点画这二线一认的点句为?子文请表简章明要没,说有作明做者。不到(愿不6在分为回)放忆牛往赋事时予为意放义牛。“赋这予可意以义是”。从你《认为放本牛文是
【观参点记鲁观考一》 迅答:点案做所 的一】到属 《了认散 朝。文 花为①类夕文文型拾章章以即》少回,做年忆教到视性材角了散中来不文也写,出引为紧发导放贴讨来少牛论思年过考赋的《的心予理朝。意,花同写义夕学放拾们。牛》都的从中学快本乐“习写,过文作也写放 牛的的时烦书的恼,回写都忆内写”与得容真“童来实年而看的生感,动;受的②”的确文“章交都就错是事转论从换事”少,。只年掌记握的录了当视年这角的一悲“、朝欢花心忧乐夕理,拾出拒式绝”拔高 放观牛点发阅写的二,读 作意:义没方 时记,做法 被录也到, 回不。了就 忆对①可筛当当文以选年中年生的将、的活放那过刻牛些滤放意生隐的牛美活藏少化虽生的年。然活真“往意切事,义,,”有但从不仍文快正然本是乐经中过“,意读了义也回出”忆的来有的。 表烦过那 达滤恼些 吗甚在 ?;至重塑, 已经从书被作写赋予回者了忆流意这义露种;行的②为其写中,作对不“正态放是度松被”来““意看自义由,””所他“驱野使“孩就的子事吗”?等论的在事强文化”中,,,读放作武牛者侠而就感叹 虚实是已有放经无等或牛,隐,其或实放显已地牛经说渗的入明悲了了当回欢下忆忧经中验乐“和放是现牛实单的感意纯受。义的”,属就于是孩“规子整”的生活悲中欢 【生题解不是忧““非无拔旁析仅一乐都 拘逸高】 要 道是 无,斜理 开意文“束规出是解 放章地义的整这 型“结进意””机种 题的那尾入会义心目生的自种”态,活,”句己之写,鼓上子的还励外作只学表自要考有、露的模在据生放干出“悲式小此对农牛作宇欢的对文,活者宙文学、才忧警不”章作成是 ;无乐惕做品为从 再矛。,出有规套结盾相自这包整合车的应己生全驾写一含的的辕活文作观着判阅里的中心点一断读暂多“态老与理时次,种,把赏解逃出试式是写析,离现题”对作,。做,的要无本出的求试能考 够体自“现现省在个意”人“就识思算考。现的在拒回”“绝答当。强然参后行考来升答我华案就给知、出道寻的了找是”等两“表意种述义不,同”我,的们这观其点一实,点可考以即生读便还可 以有对出其于来他,不观作从点者,事的只叙写要述作言始之的终成围同理绕学,着们便一可来个得核说分心,。在也转:很放能牛共往情事之。于“今日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散文阅读精测卷(2)(含答案)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散文阅读精测卷(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缝隙朱以撒这条蜿蜒的老街还在翻修,处在半完成状态。
完成了的那部分已经租出,挂起招牌做生意。
那些等待翻新的还是大门紧闭,两扇大门早已褪色,加上常年润含春雨又迎来秋风,甚至难以紧闭。
神秘被捂在里面,碰巧的是旧日门板上有裂缝,有人就凑近裂缝往里边打量,一眼看到过去。
缝隙的出现,赐予了这样的机会。
很多次,我在临写敦煌残经时,想到了那个已经空空荡荡的藏经洞。
当时里边堆放了那么多的经卷,只是门面用泥皮糊死了。
如果不是后来的自然干裂,让人从缝隙中窥探到内部,也就没有接下来的许许多多传奇。
说起来我也是缝隙的受益者,经卷走出密室,也来到书法家的案前,让人狂喜。
我挑选了一部分合我情调的经卷,终日临写——我学习书法的路径,由于遇上了这些残经而得到改变。
夜深的时候,我可以感受到这些无名氏的墨迹远比碑刻要真切的温度和呼吸,是一道裂缝释放了它们。
许多的过往起始都是封闭的,经不起时日的鞭打冲刷,一些物品终于见到了天日,不再成为秘密。
与秘密相逢,就获得了与众不同的认知、识见。
晋太元中武陵捕鱼者幸运地发现了一道透出光亮的小口,由此开始了他梦幻一般的旅程。
我一直在想,陶渊明以云淡风轻的笔法描写了桃花源的美感,主旨还是要人守住那道裂开的口子——不能守之以一,就难以让人信服。
朱熹曾经评说:“晋宋人物,虽曰尚清高,然个个要官职,这边一面清谈,那边一面招权纳贿。
陶渊明真个能不要,此所以高于晋宋人物。
”如此说,陶渊明就是君子自守的人物,而其他晋宋人物,则是守不住的两面人。
我第一次见到桃胶是在乡下,这里桃树千万,坚硬的桃胶恍如琥珀、玛瑙那般晶莹,抓一把放入盘中,声响如大珠小珠,甚是悦耳。
文人笔下喻此为桃花泪,追溯它的由来,则是从伤口开始的。
兀立不移的万千桃树,没有哪一棵是表皮严实无损的,很像人的皮肤,总要在生存的不易中,因人为或天时,被扯开一道道口子,溢出不少汁液来。
2021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作业9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阅读(2)(含解析)新人教版
专题作业9 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阅读(2)一、(2019·黑龙江哈尔滨师大附中高三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5分)炒米和焦屑汪曾祺小时读《板桥家书》,“天寒冰冻时暮,穷亲戚朋友到门,先泡一大碗炒米送手中,佐以酱姜一小碟,最是暖老温贫之具”,觉得很亲切。
郑板桥是兴化人,我的家乡是高邮,风气相似。
这样的感情,是外地人不易领会的。
炒米是各地都有的,但是很多地方都做成了炒米糖,这是很便宜的食品。
孩子买了,咯咯地嚼着。
四川有“炒米糖开水”,车站码头都有得卖,那是泡着吃的。
但四川的炒米糖似也是专业的作坊做的,不像我们那里。
我们那里也有炒米糖,像别处一样,切成长方形的一块一块。
也有搓成圆球的,叫做“欢喜团”。
那也是作坊里做的。
但通常所说的炒米,是不加糖黏结的,是“散装”的;而且不是作坊里做出来,是自己家里炒的。
说是自己家里炒,其实是请了人来炒的。
炒炒米也要点手艺,并不是人人都会的。
入了冬,大概是过了冬至吧,有人背了一面大筛子,手执长柄的铁铲,大街小巷地走,这就是炒炒米的。
有时带一个助手,多半是个半大孩子,是帮他烧火的。
请到家里来,管一顿饭,给几个钱,炒一天。
或二斗,或半石。
像我们家人口多,一次得炒一石糯米。
炒炒米都是把一年所需一次炒齐,没有零零碎碎炒的。
过了这个季节,再找炒炒米的也找不着。
一炒炒米,就让人觉得,快要过年了。
装炒米的坛子是固定的,这个坛子就叫“炒米坛子”,不作别的用途。
舀炒米的东西也是固定的,一般人家大都是用一个香烟罐头。
我的祖母用的是一个“柚子壳”。
柚子——我们那里柚子不多见,从顶上开一个洞,把里面的瓤掏出来,再塞上米糠,风干,就成了一个硬壳的钵状的东西。
她用这个柚子壳用了一辈子。
我父亲有一个很怪的朋友,叫张仲陶。
他很有学问,曾教我读过《项羽本纪》。
他薄有田产,不治生业,整天在家研究易经,算卦。
他算卦用蓍草。
全城只有他一个人用蓍草算卦。
据说他有几卦算得极灵。
有一家丢了一只金戒指,怀疑是女佣人偷了。
高考语文散文阅读训练6篇(含答案)
⾼考语⽂散⽂阅读训练6篇(含答案)⾼考语⽂散⽂阅读训练6篇(附答案)⼀、阅读下⾯的⽂字,完成1~3题。
(本题共3⼩题,14分)寂寞梁实秋寂寞是⼀种清福。
我在⼩⼩的书斋⾥,焚起⼀炉⾹,袅袅的⼀缕烟线笔直地上升,⼀直戳到顶棚,好像屋⾥的空⽓是绝对的静⽌,我的呼吸都没有搅动出⼀点波澜似的。
我独⾃暗暗地望着那条烟线发怔。
屋外庭院中的紫丁⾹还带着不少嫣红焦黄的叶⼦,枯叶乱枝的声响可以很清晰地听到,先是⼀⼩声清脆的折断声,然后是撞击着枝⼲的磕碰声,最后是落到空阶上的拍打声。
这时节,我感到了寂寞。
在这寂寞中我意识到了我⾃⼰的存在,⽚刻的孤⽴的存在。
这种境界并不太易得,与环境有关,更与⼼境有关。
寂寞不⼀定要到深⼭⼤泽⾥去寻求,只要内⼼清净,随便在市廛⾥,陋巷⾥,都可以感觉到⼀种空灵悠逸的境界,所谓“⼼远地⾃偏”是也。
在这种境界中,我们可以在想象中翱翔,跳出尘世的渣滓,与古⼈同游。
所以我说,寂寞是⼀种清福。
在礼拜堂⾥我也有过同样的经验。
在伟⼤庄严的教堂⾥,从彩⾊玻璃窗透进⼀股不很明亮的光线,沉重的琴声好像是把⼈的⼼都洗淘了⼀番似的,我感到了我⾃⼰的渺⼩。
这渺⼩的感觉便是我意识到我⾃⼰存在的明证。
因为平常连这⼀点点渺⼩之感都不会有的!我的朋友肖丽先⽣⼘居在⼴济寺⾥,据他告诉我,在最近⼀个夜晚,⽉光皎洁,天空如洗,他独⾃踱出僧房,⽴在⼤雄宝殿的⽯阶上,翘⾸四望,⽉⾊是那样的晶明,蓊郁的树是那样的静⽌,寺院是那样的肃穆,他忽然顿有所悟,悟到永恒,悟到⾃我的渺⼩,悟到四⼤皆空的境界。
我相信⼀个⼈常有这样的经验,他的胸襟⾃然豁达寥廓。
但是寂寞的清福是不容易长久享受的。
它只是⼀瞬间的存在。
世界有太多的东西不时的提醒我们,提醒我们⼀件煞风景的事实:我们的两只脚是踏在地上的呀!⼀只苍蝇撞在玻璃窗上挣扎不出去,⼀声“⽼爷太太可怜可怜我这个瞎⼦吧”,都可以使我们从寂寞中间⼀头栽出去,栽到苦恼烦躁的漩涡⾥去。
⾄于“催租吏”⼀类的东西打上门来,或是“⽯壕吏”之类的东西半夜捉⼈,其⾜以使⼈败兴⽣⽓,就更不待⾔了。
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散文专题训练余秋雨散文(含答案)(含答案)
散文专题训练------余秋雨散文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戏剧需要激情余秋雨戏剧需要激情。
列托尔斯泰对“艺术”下了一个简单明确的定义:“作者所体验过的感情感染了观众或听众,这就是艺术。
”别林斯基认为“激情”是一切诗歌体裁所必有的,而且,他还说:“(激情)这个字眼,在谈戏剧时最经常地被人采用,因为就其本质来说,戏剧是最富有激情的诗歌体裁……”剧作家和观众交流的媒介是形象,而只有用激情熔铸起来的形象,才具有真正的审美价值。
剧作家从现实生活中发掘出来的思想是一部剧作的灵魂,正是它,赋予剧作家的产品以一定的社会价值;戏剧最忌的是理性说教,思想必须饱含激情,才能对观众产生巨大的感染力。
戏剧的基本手段是动作,而动作不过是激发感情共鸣的有力手段,如果动作不能产生感情反应,它就失去了自己固有的意义。
在不同种类的剧作中,激情可能产生不同的效果,它有时引起观众热泪盈眶,有时使他们开怀大笑,有时促使他们深思冥想;但却不能没有它,失去了它,剧本就不能唤起观众的共鸣。
在不同风格的剧作中,有的激情汹涌澎湃,有如奔腾咆哮的江水;有的感情含而不露,就像水渗沙石之中…… 可是,如果没有它,剧本就成了一片龟裂的干河,是没有生命的。
剧作家需要技巧,但更需要激情。
一位技巧娴熟但却没有激情的作家,最多只能成为熟练的匠人。
剧本不能没有戏剧性,可是,戏剧更需要激情的滋养,否则,它就会是没有生命的枯木干枝,难成茂叶繁花之美。
戏剧需要戏剧性,但也需要抒情性。
两者应该是并行不悖,水乳交融,相得益彰的。
不过,谈到“抒情”,人们首先会想到诗,特别是抒情诗。
抒情诗要求通过凝练.节奏鲜明.感彩浓厚的语言,抒发诗人对现实世界的内心感受,引起读者.听众的强烈共鸣。
戏剧要求的是贯穿的动作,是鲜明的人物性格,是完整.紧凑的情节,而这些却是抒情诗所不能容纳的;如果不顾戏剧的特性,在剧本中让人物脱离剧情发展去大抒其情,又会造成剧情的停滞。
从这个角度来说,戏剧和抒情似乎是对立的。
2020-2023年高考语文真题汇编之散文阅读(官方答案)
高考真题散文汇编及详解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Ⅰ卷(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给儿子陈村你总会长大的,儿子,你总会进入大学,把童年撇得远远的。
你会和时髦青年一样,热衷于旅游。
等到暑假,你的第一个暑假,儿子,你就去买票。
火车430公里,一直坐到芜湖。
你背着包爬上江堤,看看长江。
再没有比长江更亲切的河了。
它宽,它长,它黄得恰如其分,不失尊严地走向东海。
你走下江堤,花一毛钱去打票,坐上渡船。
船上无疑会有许多人。
他们挑着担子,扛着被子,或许还有板车。
他们说话的声音很高,看人从来都是正视。
也许会有人和你搭话,你就老老实实说话。
他们没有坏意。
你从跳板走上岸,顺着被鞋底和脚板踩硬踩白的大路,走半个小时。
你能看到村子了。
狗总是最先跳出来的。
你可以在任何一家的门口坐下,要口水喝。
主人总是热情的,而狗却时刻警惕着。
也许会引来它的朋友们,纷纷表示出对你的兴趣。
你要沉住气。
你谢过主人,再别理狗的讹诈,去河边寻找滩船。
如果你运气好,船上只有一两个客,你就能躺在舱里,将头枕着船帮,河水拍击船底的声音顿时变得很重。
船在桨声中不紧不慢地走。
双桨“吱呀吱呀”的,古人说是“欸乃”,也对。
怎么说怎么像。
板桥就在太阳落下去的地方。
你沿着大埂走,右边是漕河,它连接着巢湖和长江。
河滩如没被淹,一定有放牛的。
你走过窑场就不远了。
可以问问人,谁都愿意回答你,也许还会领你走一段,把咄咄逼人的狗子赶开。
走到你的腿有点酸了,那就差不多到了。
走下大埂,沿着水渠边的路走。
你走过一座小桥,只有一条石板的桥,就是进村了。
我曾写过它。
这时,你抬起头,会发觉许多眼睛在看着你。
你对他们说,你叫杨子,你是我的儿子。
儿子,你得找和你父亲差不多年纪的人,他们才记得。
他们会记得那五个“上海佬”,记得那个戴近视眼镜的下放学生。
他们会说他的好话和坏话。
不管他们说什么,你都听着,不许还嘴。
他们会告诉你一些细节,比如插不齐秧,比如一口气吃了个12斤的西瓜。
高考散文阅读分类训练:概括内容要点和形象特征题型专练(附答案示例)
高考散文阅读分类训练:概括内容要点和形象特征题型专练(附答案示例)一、专项练习(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题。
柴门小院王本道记忆的底片中,似有幅图画,那是一棵老树掩映下的一个方方正正的小院。
院墙底部砌有尺把高的青石,上部多由稀疏的树木枝条拼凑而成,高不盈米。
院门十分简陋,由薄薄的木板条钉制而成,门上无锁,通常是四敞八开的,夜间也只是虚掩着。
透过院墙和院门的缝隙,清晰可见院中栽种的瓜果菜蔬、欢蹦乱跳的鸡鸭猫狗、墙上挂着的农具、墙角立着的磨盘,还有那一串串金灿灿的玉米和红艳艳的辣椒。
有时候,能看到院里老人拉着幼小的孩子蹒跚学步,系着围裙的女人安静地择菜,“咯咯咯”地召唤着鸡鸭吃食……这是当年我在辽南山区插队时,每天都司空见惯的柴门小院。
这样的柴门小院,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不计其数,千百年来,它们供一代代子民繁衍生息。
从呱呱坠地、牙牙学语,到十年寒窗、面壁苦读,一个个孩子在柴门的进进出出中长大成人,而后告别小院,走上各自的人生舞台。
他们生于斯、长于斯,对柴门小院怀有厚重的情感,寄托了无限情思,无论走到哪里,无一不保有质朴的家国情怀,涌动着割舍不断的乡愁。
1.文章开头不惜笔墨重点描绘了记忆中的柴门小院,作者笔下的柴门小院有何特点?请简要概括。
(6分)答:示例:特点:院墙古朴低矮,院门简陋敞开,院内生活气息淳厚。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2题。
丢失的脚步王开岭大,正让城市削掉双足,脚步日渐枯萎。
点与点之间的遥远,让我们望而却步,不得不折叠起双足,换之以轮胎和轨道。
现代人的日常身份,不再是“行人”,而是“乘客”。
1京城,已套上了第6个大呼拉圈,且环距越来越大。
没人再敢把城市当棋样、视自己为棋子了。
城市的态势只能用涟漪来形容,且是巨石“扑喷”激起的那种。
面对急剧的放扩,没人敢吹嘘熟悉每一条波纹了,连的士司机都像片警那样,专挑熟悉的“片”跑。
由于太大,任何人都只能消费极小一部分,无法从整体上参与它、拥有它。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散文专题训练——作者的情感(含答案)
散文专题训练----作者的情感一、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父子情舒乙①①“慈母”这个词讲得通,对“慈父”这个词我老觉着别扭。
依我看,上一代中国男人不大能和这个词挂上钩,他们大都严厉有余而慈爱不足。
我的父亲老舍,既不是典型的慈父,也不是那种严厉得令孩子见而生畏的人,所以是个复杂的父亲。
②我不知道,一个人的记忆力最早是几岁产生的。
就我自己而言,我的第一个记忆是一岁多有的。
那是在青岛,门外来了个老道,什么也不要,只问有小孩没有。
于是,父亲把我抱出去。
看见了我,老道说到十四号那天往小胖子左手腕上系一圈红线,就可以消灾避难。
我被老道的样子吓得哇哇大哭,由此便产生了我的第一个不可磨灭的记忆。
使我遗憾终身的是,在我的第一个记忆里,竟没有父亲的形象。
我记住的只是可怕的老道和那扇大铁门。
③我童年时代的记忆中第一次真正出现父亲,是在我两岁的时候,在济南齐鲁大学常柏路的房子里。
不过,说起来有点泄气,这次记忆中的父亲正在撒尿。
母亲带我到便所去撒尿,尿不出,父亲走了进来,做示范,母亲说:“小乙,尿泡泡,爸也尿泡泡,你看,你们俩一样!”于是,我第一次看见了父亲,而且明白了,我和他一样。
④在我两岁零三个月的时候,父亲离开济南南下武汉,加入到抗战洪流中。
再见到父亲时,我已经八岁。
一见面,我觉得父亲很苍老。
他刚割完盲肠,腰直不起来,站在那里两只手一齐压在手杖上。
我怯生生地喊他一声“爸”,他抬起一只手臂,摸摸我的头,叫我“小乙”。
对他,对我,爷儿俩彼此都是陌生的。
他当时严重贫血,整天抱怨头昏,但还是天天不离书桌,写《四世同堂》。
他很少到重庆去,最高兴的时候是朋友来北碚看望他。
只有这个时候他的话才多,变得非常健谈,而且往往是一张嘴就是一串笑话,逗得大家前仰后合。
渐渐地,我把听他说话当成了一种最有吸引力的事,总是静静地在一边旁听,还免不了跟着傻笑。
父亲从不赶我走,还常常指着我不无亲切地叫我“傻小子”。
他对孩子们的功课和成绩毫无兴趣,一次也没问过,也没辅导过,采取了一种绝对超然的放任自流的态度。
高中语文2023高考最新散文阅读模拟练习(共四大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高考语文散文阅读模拟练习题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帘幽兰孙作平①房子要装修,还没等完全“装扮”好,我即买了几盆绿色植物——绿萝、仙人掌、芦荟、吊兰,均匀置于房里的角隅,吸收甲醛,净化空气。
②房子装修后接着是长时间的通风,美化,布置。
几经折腾,除了吊兰依然静默葱茏,精神矍铄,其他的便耷拉着小脑袋失去了精气神,像精神萎靡、一蹶不振的孩子。
我便开始精心“伺候”,一天天下去,再不见昂首挺胸,生命已夭折。
心中无奈,又不免自责起来,是我伤害了这些小家伙儿。
③怅然回眸中,可爱健壮又翠色欲滴的吊兰正在逗我笑,宽慰一颗潮湿的心。
我诧异于吊兰超然不凡的生命力而喜爱上它,并挪移到窗台,且美其名曰“一帘幽兰”。
以后家里再养的什么花草,总是“熬”不过它,只有它坚守阵地,青春永驻。
从此我和它成为朋友伙伴,再后来又视它为亲人家人。
④古诗云:“何年一掬草,婆娑在盆中。
叶瘦轻拖绿,花小不飞红。
根疏杯水淡,格高冷意浓。
无关冬与夏,飘洒自得风。
”吊兰因根叶似兰,花梗横伸倒悬得名。
叶丛生,线形细长。
花茎奇特,枝叶下垂,叶色秀丽,淡雅清心,栽培简单又极易生长,四季常绿,极好的室内盆栽观赏花卉,被人们誉为“空中花卉”。
⑤吊兰的种类繁多,形态特点各异,繁殖极易,常用分株扦插法。
从春至秋随时随处都可以进行栽种。
我家的金边吊兰年岁最长,已做了母亲,花茎从叶丛中抽出,叶脉中抽生出的匍匐茎,长可尺许,既刚且柔;茎顶端簇生的叶片,由盆沿向外下垂,随风飘动,多像展翅欲飞的小仙鹤。
⑥我把它的孩子“小仙鹤们”扦插栽入花盆内培植,然后浇透水,放荫凉处养护。
⑦我带了几盆吊兰放在办公室。
长时间的寒暑假里得不到一滴水滋润,也得不到一点温情呵护的它们,饱经了严寒酷暑的岁月沧桑。
开学了,我惊艳于兰儿们面目虽已憔悴不堪,但身子骨还坚挺着。
照顾几天便立刻茁壮如初,朝气蓬勃。
优雅美丽源于内心美好强大的馈赠吧,难怪宋代诗人这么赞道:“忍犯冰霜欺竹柏,肯同雪月吊兰荪。
新高考语文第8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 散文 任务组二 真题研练
[走进任务]高考真题是最好的复习资源,它反映了命题者对考试内容的深思熟虑,对设问和答案的准确拿捏,对考生水平的客观评价。
与其大量做题,不如抽时间研练、研究这些真题。
通过对真题的训练,在做题过程中不断总结和体会,可以理解命题专家的思路,知道他们是如何设置陷阱的,效果绝对立竿见影。
同时,做高考题能提前感受高考氛围,提高应试实战能力,无论是对考试时间的把握、解题方法的灵活应用,还是解答过程的规范性,都可以在做真题的过程中得到锻炼,为真正的高考奠定基础。
因此,真题是最好的检验题目,做真题更是检验水平的绝佳机会。
一、(2020·新高考全国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建水记[注](之四)于坚①看哪,这原始之城,依然像它被创造出来之际,藏在一座朱红色的、宫殿般的城楼后面。
“明洪武二十年建城。
砌以砖石,周围六里,高二丈七尺。
为门四,东迎晖,西清远,南阜安,北永贞。
”(《建水县志》)如果在城外20世纪初建造的临安车站下车,经过太史巷、东井、洗马塘、小桂湖……沿着迎晖路向西,来到迎晖门,穿过拱形的门洞进城,依然有一种由外到内,从低到高,登堂入室,从蛮荒到文明的仪式感,似乎“仁者人也”是从此刻开始。
②高高在上的是朝阳、白云、鸟群、落日、明月、星宿,而不是摩天大楼。
一圈高大厚实的城墙环绕着它,在城门外看不出高低深浅。
一旦进入城门,扑面而来的就是飞檐斗拱、飞阁流丹、钩心斗角、楼台亭阁、酒旌食馆、朱门闾巷……主道两旁遍布商店、酒肆、庙宇、旅馆……风尘仆仆者一阵松弛,终于卸载了,可以下棋玩牌了,可以喝口老酒了,可以饮茶了,可以闲逛了,可以玩物丧志了,可以一掷千金了,可以浅斟低唱了,可以秉烛夜游了……忽然瞥见“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那类女子——建水的卖花女与江南的不尽相同,这边的女性身体上洋溢着一种积极性,结实、健康、天真——正挑着一担子火红欲燃的石榴,笑呵呵地在青石铺成的街中央飘着呢。
不免精神为之一振,先去买几个来解渴。
散文之高考真题汇集及答案(2022-2017)
散文之高考真题汇集及答案(2022-2017)一、【2022新高考Ⅱ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到橘子林去李广田小孩子的记忆力真是特别好,尤其是关于她特别有兴趣的事情,她总会牢牢地记着,到了适当的机会她就会把过去的事来问你,提醒你。
“爸爸,你领我去看橘子林吧,橘子熟了,满树上是金黄的橘子。
”今天,小岫忽然向我这样说,我稍稍迟疑了一会,还不等回她,她就又抢着说了:“你看,今天是晴天,橘子一定都熟了,爸爸说过领我去看的。
”我这才想起来了,那是很多天以前的事情,我曾领她到西郊去。
那里满坑满谷都是橘子,但那时橘子还是绿的,她并不觉得好玩,只是说:“这些橘子几时才能熟呢?”“等着吧,等橘子熟了,等一个晴天的日子,我就领你来看看了。
”这地方阴雨的日子真是太多,偶然有一次晴天,就令人觉得非常稀罕,简直觉得这一日不能随便放过。
小孩子对于这一点也该是敏感的,于是她就这样问我了。
去吗,那当然是要去,并不是为了那一言的然诺,却是为了这一股子好兴致。
我们走到了大街上。
今天,真是一切都明亮了起来,活跃了起来。
石头道上的水洼子被阳光照着,像一面面的镜子;女人头上的金属饰物随着她们的脚步一明一灭;挑煤炭的出了满头大汗,脱了帽子,就冒出一大片蒸气,而汗水被阳光照得一闪一闪的。
天空自然是蓝的了,一个小孩子仰脸看天,也许是看一只鸽子,两行小牙齿放着白光,真是好看。
小岫自然是更高兴的,别人的高兴就会使她高兴,别人的笑声就会引起她的笑声。
可是她可并没有像我一样关心到这些街头的景象。
她毫没有驻足而稍事徘徊的意思,她的小手一直拉着我向前走,她心里一定是只想着到橘子林去。
走出城,人家稀少了,景象也就更宽阔了,也听到好多地方的流水声了,看不到洗衣人,却听到洗衣人的杵击声,而那一片山,那红崖,那岩石的纹理,层层叠叠,甚至是方方正正的,仿佛是由人工所垒成,没有云,也没有雾,崖面上为太阳照出一种奇奇怪怪的颜色,真像一架金碧辉煌的屏风,还有瀑布,看起来像一丝丝银线一样在半山里飞溅。
何其芳《树荫下的默想》高考散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何其芳《树荫下的默想》高考散文阅读练习及答案(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树荫下的默想何其芳我和我的朋友坐在树荫下。
六月的黄金色的阳光照耀着,在我们眼前,在苍翠的山岩和一片有灰瓦屋顶的屋舍之间,流着浩浩荡荡的东去的扬子江。
我将怎样称呼我这位别了四五年的朋友呢?就他自己而言,他虽不怎样写诗却是一个诗人。
当我和他同在一个北方古城中的会馆里度着许多寂寞的日子,我们是十分亲近;当我们分别后,各自在一边受着苦难,他和肺病斗争而我和孤独,和人间的寒冷,最后开始和不合理的社会斗争,我仍是常常想念他。
我们说了很多的话,随后是一片刻沉默。
就在这片刻沉默里,许多记忆,许多感想在我心里浮了起来。
北方的冬天。
已经飘飞过雪了。
一种奇异的悒郁的渴望,我写信给我的同乡,说想搬到他们所住的那个会馆里去。
回信来了:“等几天再搬来吧,我们现在正过着贫穷的日子。
”那会馆里几乎全是一些到北方来上学的年青人,常常因家里的钱寄到得太迟而受窘迫。
搬到会馆后我的屋子里没有生炉火,冷得像冰窖。
每天餐桌上是一大盆粗菜豆腐,一碗咸菜,和一锅米饭。
然而我感到一种新鲜的欢欣,因为我们过着一种和谐的生活。
迟晚的北方的春天终于来了,或者说已是初夏,因为在那古城里这两个季节是分不清的。
每个院子里的槐树都已张开了它的伞,他的窗前已牵满了爬山虎的绿叶,我常常坐在他的屋子里闲谈,或者谛视着在那窗纱上抽动着灰色的腿的壁虎。
他呢,他望着屋檐下的去年的旧蜂窝想念他的昔日,我们都感到最好以工作来排遣寂寞了。
于是我们自己印一种小刊物来督促我们写作。
这小刊物印行了三期便没有继续,因为我被折磨于一种生活上的纠纷,一种燃烧着自己的热情,再也不能安静地提起笔来写一点什么。
那郁热的多雨的夏季呵,我常以我那位朋友的屋子为我的烦忧的托庇所,因为在那里我可以找到平静,友谊,和莫逆于心的谈话。
有时我们一同缓步在那些曲折的多尘土的小胡同里,或者在那开着马樱花的长街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散文技巧、语言鉴赏题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4分)乡村的风风是乡村的魂。
它到处游荡着,时南时北,忽东忽西,它走到哪里,哪里就能感觉到乡村的呼吸,触动人们久已淡漠的乡情。
每次从城里回到老家豆村,第一个迎接我的便是风。
虽然许久没见面了,但它一点儿也不生分,先是用顽皮的小手,把我服服帖帖的头发弄乱,再在我干净的皮鞋和西服上,随意撒些尘土与细碎的草屑。
要是春天,风就像一只摇头摆尾的小花狗,当我刚从汽车上走下来,它就从我的身上嗅出了豆村的气味,亲亲热热地扑过来,你赶也赶不走。
如果是秋天,风里便有了果实发酵的味道,那幽微的醇意,好像一个去镇上打酒的孩子,不小心把酒洒了一路,惹人隐隐地有些陶醉。
因为风的缘故,乡村里许多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事物,便有了某种诗意。
你瞧,那晚风中的炊烟,怎么看都像是一幅悬腕挥就的狂草,该虚的地方虚,该实的地方实,那是我们在绢和纸上无法做到的,可谓真正的“天书”了。
莲荡也是。
一阵风吹过去,一阵风吹过来,满荡田田的莲叶便乱了。
然而,却乱出了味道。
究竟是什么味道呢?我也说不清。
看来这世界上的许多事情,就像这风中的“乱荷”,有一种不触动情欲的美,大美。
你可以观,可以赏,但你却没有风的能耐,把好端端的东西破坏了,还居然翻出新意。
还有秋风中的那些树木,原本蓊蓊郁郁的,可是经不住风的手轻轻地摇晃,三摇两摇的,就只剩下一副骨骼了。
还是古人高明,他们面对这样的凋零,只用“删繁就简三秋树”七个字,就把很复杂的意思表达出来了。
随着黄叶随风飘逝,树上那些平时看不见的鸟巢,一个一个都露了出来,远远看去,恰似一个个黑色的音符挂在枝柯上。
荒远的乡野为什么竟然让人感受到了美?王阳明有一个很精致的说法:以眼观花,则此花璨然;闭合双目,则此花归于寂灭。
我又想到另一句话,叫作“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有一年我从豆村带回一棵小枣树,栽在城里自家的庭院中,栽树之前我是下足了底肥的,可是几年过去了,并没见它有多少长进。
我很纳闷,就问父亲是什么原因。
父亲看了看周围的环境,给出两个字:缺风。
生长在乡村的树可不是这样的。
你千万不要以为风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其实它是树和庄稼的神灵。
一棵得风的树,就如同一个人得了机遇,东风来了摇一摇,西风来了晃一晃,每摇晃一次,它的根就往泥土深处扎一扎,晃着晃着,一棵树就在风中长高长粗了。
乡村里小至一片浮萍,一株草,大到一棵树,一片庄稼,都与风息息相关。
春风归来遍地绿,在这回黄转绿的变幻之中,永远不老的似乎只有土地,只有风。
一拨又一拨的风,吹了几千年,几万年,吹来了许多东西。
庄稼在风中拔节,驴马在风中发情,鸟雀在风中飞翔,蟋蟀在风中浅唱低吟……倘若没有风,这个世界多么沉寂!我喜欢在庄稼拔节或扬花的夜晚深入田野,此时天上有月或没有月都无妨。
我坐在湿润的田埂上,谛听风与庄稼幽秘而细碎的微语。
它们究竟说了些什么呢?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们说话时的那种神秘的氛围,有点儿类似于乡村闺房里的隐私。
在我的想象里,我看见风像一个忙碌的乡村媒婆,对,媒婆,她提着萤火虫的灯笼,颠着一双小脚,脸上带着世俗的笑容,急急穿行于正在扬花的庄稼之间。
于是,一川一川的稻花,在风媒的蛊惑下,都把藏在自己身体里极单纯的情欲释放出来,尽管我看不清它们的表情,但是却能领略到它们的风情。
此刻,我若是个诗人多好,可惜我不懂诗,只能将嘴边的两句古人的诗略加篡改: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风语一片。
我想,这时的蛙声只能是一种喜庆的陪衬与烘托,是这场天地间庞大婚礼的出色乐音。
当然,风也不总是充当媒婆的角色,吹来吹去的风,吹黄了一茬茬的庄稼,吹枯了一年年的野草,也吹老了人间岁月。
乡村的风,最能触发人们的哲思:沧海桑田、风云变幻、悲喜无常。
我看见,母亲辛辛苦苦在菜园周围扎起的篱笆,在风中散落;父亲垒砌的土墙在风中坍塌;竖在祖父母坟前的墓碑上的字迹,在风中渐渐变得模糊不清。
豆青山上的许多坟茔也是如此,它们每隔几年就要添一些新土,可是添着添着,那些给坟添土的人也被风吹走了,于是豆青山上又多了一些坟头。
这种给坟茔添土的现象一般持续不了三代,原先的那些坟就再没有人为它们添土了,今天被风带走一些土,明天又被风带走一些土,要不了多久,一座一座的坟茔就被风抹平了。
然而,一拨又一拨的风,依然吹个不止……吹尽了长年都市生活在脑子里积下的灰尘,让我找回了久已失落的情感,而这种情感原本应成为我生命和人生的另一半啊。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一项是(3分)( )A.作者有较深厚的文化积累,又有对自然与人生的敏感。
没有前者,所描绘的景物就不会带给读者精神层面的感悟;没有后者,就不可能在平凡的乡村发现蕴藏的美。
B.文章开头“风是乡村的魂”一句,是全文中的总领句:结构上,总领全文,又与文末相呼应;内容上,点明主旨。
C.风是无形的,作者善于化无形为有形。
他笔下的炊烟乱荷枯枝可谓风之色,“春风归来遍地绿”可谓风之形,鸟雀蟋蟀的浅唱低吟则可谓风之声,具体而又生动。
D.文章的表现手法丰富多样。
点的描绘给人印象深刻,面的铺陈则揭示着普遍与恒久。
引用诗文典故既丰富了文章内容,又提升着文字的品位。
解析:选C C项,作者笔下的炊烟乱荷枯枝描绘的是风之形,“春风归来遍地绿”描绘的是风之色。
2.(表达技巧鉴赏题)第五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效果?(5分)答:参考答案:①第五段主要运用了拟人手法,将无形的风拟作媒婆,一川一川的稻花竟也有“隐私”“风情”。
②自然风物被赋予人情,更生动,更易于被理解而感染读者。
3.作者开篇写道:“风是乡村的魂。
”根据文章内容,分条写出这么说的理由。
(6分) 答:参考答案:①风能触动人们久已淡漠的乡情。
②因为风的缘故,乡村里许多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事物,便有了某种诗意。
③乡村里小至一片浮萍,一株草,大至一棵树,一片庄稼,都与风息息相关。
④乡村的风,最能触发人们的哲思:沧海桑田、风云变幻、悲喜无常。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14分)桐花满地雪小禅起初,我是不喜欢桐花的。
桐花命贱,粉不粉艳不艳的,大朵大朵地开着,形状也散,因为大,觉得没了形似的。
更有那颜色,有灰败的暗在里面,所以,我初见桐花,便觉得不是我的花。
只因为它没有灵性,好像一个呆滞的乡下女子。
后来喜欢了看电影,发现电影院里有几棵泡桐,高大健硕,足有几十年了吧?三、四月间,一树一树的花开,粉灰色的桐花开遍了天空,我恰是十五六岁的年龄,一下子惊艳。
那是故乡的老电影院,院子里因为有几棵泡桐,显得鬼魅而虚幻。
我常常和同学跑去看电影,当然是要逃课的。
电影票两毛钱一张,今天是粉的明天是蓝的,细细的长条,前面印了座位,多少排多少号,后面是日期。
我们偶尔也逃票,如果当天恰好是蓝色的票,而我们前几天恰好用过蓝色的票,于是混进去,感觉占了极大便宜。
无限的快乐,贼的快乐。
那时玲是我的密友,她总是与我一起跳过一中的墙去看电影,有时去得早,就捡几朵桐花放到书里。
玲说,这花要是不败该多好啊。
这句话多傻啊!我笑话她总是说傻话,她又说,花无百日红。
后来她转学走了,我一个人再去看电影时总是会想起她。
我把桐花夹在信里寄给她。
我问她,你那里有桐花吗?问她的时候,她就哭了。
因为我发现,信纸上有泪痕。
每天上学都要路过电影院,我总是不经意地扭头看那些泡桐,春去春回,看了三年。
我离开了故乡,从此再也没有回去。
小城的桐花,已散落在记忆的河岸上,桐花穿过两岸光阴,只是无比的凄美。
惨绿的少年就那样一挥而去。
再回故乡,却不见了桐花。
电影院早就黄了,于是拆掉,盖了商城,里面无限的热闹。
电影院不复存在,当然也没有桐花了。
正是人间四月天,我却惶惶然,好像失了什么,无限地惆怅。
后来同学聚会,说起那时偷着去看电影。
有个男生说,我那时暗恋一个女生,送了票给她,站在梧桐树下等着她,说好了七点见的,她一直没有来,真是叫我立尽了梧桐影。
然后他转脸问我:你记得那里有几棵泡桐吗?我差点儿泪湿眼眶。
后来,我发现我所在的城市里,教育局院里有一棵巨大的梧桐树,树冠大到快要占半个院子,就一棵,在门口,枝繁叶茂。
四月天里,我每天刻意去看它,今天还是花骨朵,明天就开了一朵,过不了几天,满树的花全开了,一片片的花在风中摆动着。
那么一树桐花,近乎招摇。
可惜花期是这样短,没有几天,就纷纷地落了,落了一地,到处是大朵的花,如果再有雨,那一片桐花满地是让人惊艳的。
多年之后,我和玲再度联系上。
她没有考上大学,一个人在异乡奔波,不停地在路上奔波。
下岗失业,做生意赔本,失恋离婚,玲的命运一波三折,但她却没有抱怨过。
我想起桐花,那样努力地开着,不好看,可是,为了春天的到来,一直努力着。
我问玲还记得我寄给她的桐花吗?她在电话中说,已经干掉了,没了颜色。
可是,她一直留着。
因为,上面有光阴的痕迹。
还有一次去开会,我觉得闷,出来透气,在窗口,忽然看到了桐花。
一枝枝伸展着,在三楼的窗前,那些桐花几乎伸手可及。
天正在下雨,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地上有一片落花,真是桐花万里路。
我伸出手去,摘下一朵,那朵又软又绵的桐花,就在我的手上,上面有雨露儿,颤抖着,微张着,这是一朵还没有完全开的花,还有着青涩的美。
我捧着它,想起与桐花的初见,我并不喜欢它。
如今,与君再相见,我心中,俱是欢喜的花儿,一朵、两朵地开着,桐花满地。
我记得故乡的桐花,也更喜这眼前的一朵。
我给玲发了一条短信,玲,有空回来看桐花吧,它们又开了呢。
玲很快回了短信。
她说,人生若只如初见,我们还当去跳墙偷看电影的少年吧。
因为,那里,有我和你的桐花万里路。
4.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叙述事件主要采用顺叙的方式,中间有所插叙,这样使文章脉络清晰,将过去、现在的事情结合在一起,显现出“形散”但“神不散”的特点。
B.文章中“玲”这一人物形象的作用是与桐花形象互相衬托,本文就是通过对桐花、朋友“玲”的回忆,写出对往日时光的怀念,抒发对人生的感悟之情。
C.画横线句对桐花的称呼从“它”到“君”的转换,是因为对桐花的描写已经丰富、饱满,“它”的形象已转变为“一直努力着”的形象,作者对其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D.作者当初不喜欢桐花的原因是命贱、形状也散、颜色灰败的暗和没有灵性,运用了欲抑先扬的手法。
解析:选D D项,“运用了欲抑先扬的手法”错,应是“运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
5.(语言特色鉴赏题)雪小禅散文的语言具有自然清新的特点,请结合本文举例简析。
(5分)答:参考答案:①清新是清爽而新鲜,特点是语言新颖、不落俗套;自然是自然而然,特点是朴素明快。
具体表现是精炼、准确,句式上散中见整。
例如:“一树一树的花开,粉灰色的桐花开遍了天空,我恰是十五六岁的年龄,一下子惊艳”,表达上朴素、大方、自然;句式上长短句交错;整个句子读起来让人感觉明快、清爽。
②不刻意雕饰而不乏文采,不有意追求而自得其意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