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区域经济差异现状及原因

合集下载

内蒙古经济形势分析

内蒙古经济形势分析

内蒙古经济形势分析内蒙古是中国的一个省级行政区,位于中国的北部,是中国继西藏之后第二个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

内蒙古的地理位置独特,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越的生态环境,具备良好的经济发展潜力。

以下是对内蒙古经济形势进行分析。

一、内蒙古现状分析内蒙古是中国最重要的农牧业大省,农牧业占据了内蒙古经济的重要地位。

内蒙古境内草原广袤,适宜放牧,是中国最大的牧区之一、同时,内蒙古的农业也取得了较好的发展,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大豆等。

此外,内蒙古也是能源资源富集的地区,拥有丰富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资源。

内蒙古的工业也在逐步发展中。

内蒙古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是全国最大的煤炭生产基地之一、煤炭工业是内蒙古的支柱产业,对内蒙古经济的贡献非常重要。

此外,内蒙古也在积极发展其他产业,如能源化工、装备制造等,为内蒙古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二、内蒙古经济优势内蒙古具有以下几个经济优势:1.资源丰富:内蒙古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这为内蒙古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2.牧业资源优势:内蒙古是中国最大的牧区之一,拥有广阔的草原资源和丰富的畜牧业资源,能够提供优质的肉类和乳制品,满足国内市场对于牧业产品的需求。

3.地理位置优势:内蒙古位于中国的北部,与俄罗斯、蒙古国等邻国接壤,是连接中国和蒙古国家的重要门户。

这为内蒙古开展对外贸易提供了便利条件。

三、内蒙古经济问题虽然内蒙古具有丰富的资源和一定的经济优势,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1.煤炭资源枯竭:内蒙古目前的经济发展主要依赖于煤炭产业,在全球减排的背景下,煤炭消费需求开始下降,这给内蒙古经济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2.环境问题:内蒙古的工业发展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特别是煤炭工业的发展,使得空气质量下降、土地退化等问题愈发突出。

内蒙古需要加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友好的平衡。

3.经济结构问题:内蒙古经济仍然以传统的农牧业和资源型工业为主,发展空间有限。

内蒙古县域经济发展状况和制约因素分析

内蒙古县域经济发展状况和制约因素分析

内蒙古县域经济发展状况和制约因素分析作者:康晓虹来源:《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3年第9期康晓虹摘要:本文在分析内蒙古县域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指出县域经济发展制约因素,并对县域经济的持续发展健康的发展对策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内蒙古;县域经济;发展模式一、县域经济概述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市场为导向,以县级政权为重要推动,优化配置资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

县域经济的发展不仅关乎国民经济的增长,更是县域内其它一切活动开展的根本保证。

十六大首次提出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而后,县域经济在我国得到迅猛发展。

内蒙古作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近年来实现了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全区总体经济实力显著提升。

当前,如何抓住县域经济发展契机,探析未来发展策略,对于仍处于欠发达地区的内蒙古来说,意义深远。

二、内蒙古县域经济的发展现状1.内蒙古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新时期县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关于县域经济的创新做法和经验的总结,更离开关于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摸索。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一直把县域经济与中心城市作为两大发展战略重点,探索出了资源开发型、工业突破型、农业产业化推进型、劳务经济主导型、产业集聚型、都市圈一体化型等6种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

2.内蒙古县域经济发展特点一是,县域经济的地域性和差异性突出。

目前,内蒙古自治区共有102 个旗县,由于地理区位、自然资源、文化历史、民族构成等因素形成和呈现出县域经济的地域性和差异性。

不同县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类型各不相同。

二是,产业发展不充分,发展方式仍然粗放,产业发展不平衡。

内蒙古多数县域范围内产业结构单一,且链条不长,多数产业处在成长阶段。

此外,发展方式缺乏可持续性,亟待由粗放向集约型转化。

三是,县域经济的农村牧区性明显。

内蒙古县域经济是以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为主体的小型区域经济。

无论从产业结构,抑或是从城乡人口构成和社会从业人员构成结构,还是从旗县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消费结构和消费方式来看,都表现出明显的农村牧区性。

新世纪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区域经济差异现状及原因分析

新世纪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区域经济差异现状及原因分析

新世纪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区域经济差异现状及原因分析近年来在党和国家的领导和内蒙古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内蒙古自治区在经济上高速发展,各产业有了长足的进步。

但是也存在着比较严重的与预警机差异的问题。

本文笔者通过对进入新世纪以来内蒙古自治区GDP的分析,运用一系列统计方法,对区内各市(盟)经济差异的现状和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旨在为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平衡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标签:内蒙古区域经济经济差异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的经济发展越发迅猛,速度不断提升,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提升我国的国家综合实力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内蒙古自治区属于我国的民族自治区之一,由于受到地域及其他因素的限制,导致内蒙古自治区的经济发展难以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而自治区的各个盟市之间的发展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由此进一步加剧了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发展的不协调性,对其整体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一、内蒙古自治区区域经济差异现状分析新世纪以来,伴随着全国经济的告诉发展,内蒙古自治区的经济也逐渐发展起来,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是在这良好的势头下,也有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区域经济差异日益凸显出来。

在内蒙古自治区内,有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兴安盟等12个市(盟)本文对这12个市(盟)的GDP进行比较,以便分析内蒙古的区域经济差异。

(见表1).根据上述各盟市的GDP相关数据,共选取极差、标准差、变异系数三个指标来描述内蒙古自治区的区域经济差异情况。

极差和标准差均属于绝对性指标,极差主要是指最高GDP和最低GDP之差,反映了区域GDP的最大绝对幅度。

变异系数主要是对区域相对差异进行分析。

从表2中可以看出,内蒙古自治区12个盟市之间的经济差异有较大变化,其之间的经济差异近年来一直呈现出不断增加的趋势,同时,各个盟市之间的差距在有不断增大的趋势。

虽然相对差异指标在个别年份有所波动,但从整体上仍旧处于上升趋势。

由此可见,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的区域经济差异一直呈现出不断增加的趋势,各个盟市之间的经济发展非常不协调。

《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增长要素贡献研究》范文

《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增长要素贡献研究》范文

《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增长要素贡献研究》篇一一、引言内蒙古自治区,作为中国的重要经济区域,近年来在经济增长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现象,本文将深入研究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增长的要素贡献,分析其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和外部因素,以期为未来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二、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增长概况内蒙古自治区作为我国的重要经济区域,其经济增长主要得益于资源丰富、政策支持、地理位置优越等多重因素。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西部地区的大力支持,内蒙古自治区的经济增长速度持续加快,呈现出多元化的经济增长格局。

三、经济增长要素贡献分析1. 资源要素贡献内蒙古自治区的资源丰富,包括煤炭、天然气、石油、稀土等,这些资源的开发利用为地区经济增长提供了重要支撑。

煤炭、天然气等能源产业的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繁荣,为地区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

2. 政策要素贡献国家对西部地区的政策支持,为内蒙古自治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包括财政支持、税收优惠、产业扶持等政策,为地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

3. 人力资本要素贡献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内蒙古自治区的劳动力资源丰富,且素质不断提高。

随着教育水平的提升,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4. 科技创新要素贡献科技创新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内蒙古自治区的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为地区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活力。

四、结论与建议通过对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增长要素的贡献研究,我们发现资源、政策、人力资本和科技创新是推动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为了进一步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继续加强资源开发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资源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 充分利用国家政策支持,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升级,提高地区经济的竞争力。

3. 加大人力资本投入,提高教育水平,培养和引进高素质人才,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内蒙古区域经济发展问题及解决对策

内蒙古区域经济发展问题及解决对策

内蒙古区域经济发展问题及解决对策作者:黄娜来源:《商情》2020年第37期【摘要】内蒙古自治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资源禀赋和民族成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内蒙古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民族地区的稳定对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其次,内蒙古地处我国北部边陲,与俄罗斯、蒙古接壤,肩负着边疆安全责任,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再次,内蒙古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十分丰富,是国家的能源基地。

因此,研究其经济协调发展问题,对于内蒙古乃至国家的经济高效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探索出一条适用于内蒙古的区域经济发展道路,对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具有重要意义,可为内蒙古今后的规划及发展提供依据,为其他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区域经济;主导产业;少数民族地区;对策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区域型发展自主机制的影响下,内蒙古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出现并进一步拉大。

产生这种差距的作用机制除了自治区的政策遵从了国家对省区的管理模式、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下市场选择、盟市社会经济改革开放的战略和具体操作层面上的细微差距等人为或社会原因外,也存在自然资源禀赋不同、自治区地域面积广阔等客观原因。

生产效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区域经济发展分析(一)产业结构现状内蒙古地区目前以矿产资源开采和旅游畜牧业为主,工业制造业和服务业还比较薄弱,经济结构不够合理。

内蒙古地区的煤炭开采和洗选业比较发达,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选业历史悠久,产业规模较大,开采技术也比较成熟。

但由于多年的资源开采,对当地自然环境造成了较为严重的破坏。

要转变传统生产模式,必须将传统的低端煤炭、石油、天然气和稀有金属采掘业,向高深加工方向转变。

在经济建设中强调发展的“质量”,转变过去以单纯原材料生产为主的工业生产模式,将产业向中高端迈进,充分利用本地丰富的自然资源进行多元化发展,根据资源能源储备的规模,建设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

(二)收入水平分析近年来,内蒙古地区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但城镇居民家庭收入和农牧民人均收入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差距,工业发展的不平衡加大了内部经济发展差距。

关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研讨材料

关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研讨材料

关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研讨材料一、引言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和生态屏障,具备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为了进一步推动内蒙古的高质量发展,本文将从多个方面讨论内蒙古的发展现状、面临的挑战以及应对之策。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深入研讨,旨在为内蒙古高质量发展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

二、内蒙古的现状及问题分析2.1经济发展现状内蒙古自治区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近年来经济快速增长,但也面临一些突出问题。

首先,过度依赖传统产业,如能源、冶金等,导致内蒙古经济发展的单一性。

其次,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给当地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压力。

此外,人口流动、农村贫困等社会问题也亟待解决。

2.2面临的挑战内蒙古高质量发展面临着多重挑战。

首先,经济结构亟待优化,需要加快新兴产业的发展,降低对传统产业的依赖。

其次,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迫在眉睫,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解决资源消耗和环境破坏问题。

此外,要解决人口流动、教育医疗等社会问题,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三、应对之策3.1优化经济结构为了实现高质量发展,内蒙古需优化经济结构。

一方面,要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鼓励技术创新和科技研发,培育壮大新的经济增长点。

另一方面,要积极改善传统产业,提升其绿色化、智能化水平,促进可持续发展。

3.2加强生态保护内蒙古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要加强保护、修复和建设,构建生态文明。

首先,要建立健全环境监管体系,加强环境污染治理,减少资源浪费。

其次,要加强生态补偿机制,保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完整性。

同时,要推动可持续农业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并加强水资源管理。

3.3解决社会问题内蒙古需要解决人口流动、农村贫困等社会问题,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一方面,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

另一方面,要加大教育和医疗卫生资源投入,提高教育医疗水平,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求。

四、总结为了推动内蒙古的高质量发展,我们需要加快经济结构优化,加强生态保护,解决社会问题。

内蒙古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内蒙古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内蒙古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县域是工业经济、农牧业经济和服务经济的一个交汇处,是推进城镇化,实现农牧业现代化,解决好“三农”、“三牧”问题的实验室。

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不能简单地移植城市经济的发展模式,必须把普及各项服务与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构建具有县域特色的经济发展模式。

内蒙古县域包括80个旗县(市),承纳着全区72%的人口,其中农牧民就有1000多万。

县域是内蒙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也是难点。

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县域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存在的问题、面对的制约因素也不少。

深入研究问题,积极化解问题,才能有效推进内蒙古县域经济协调持续健康高效发展。

一、内蒙古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一)总体发展水平不高,县域的贫困程度还比较严重近年来,内蒙古县域经济发展取得了可喜成绩。

2012年,全区县域生产总值完成10260亿元,是2000年的12.6倍;县域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291亿元,是2000年的30倍;县域三次产业比重由2007年的17.8:50.2:32.0调整到13.0:58.7:28.3。

但是,内蒙古县域经济的发展水平还相对低下,与全国先进发达省份相比有很大差距。

2011年内蒙古县均GDP109亿元,低于全国121亿元的平均水平,仅相当于江苏的1/5、山东的1/3;2012年全国百强县中内蒙古只有2个,而江苏、山东分别有25个和24个。

特别是内蒙古县域的贫困程度还比较严重,目前,内蒙古有57个国家和自治区重点扶持贫困旗县,占全区旗县总数一半以上;其中26个旗县GDP不到50亿元,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2,31个旗县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不到2亿元,仅为全区平均水平的1/3左右。

(二)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农牧业科技进步滞后内蒙古的科技进步在全国处于中下等水平。

2011年,内蒙古“研究与发展”投入占比仅为0.59%,较全国平均水平的1.84%低1.25个百分点;总体科技进步贡献率为32.44%,较全国平均水平的51.7%低19.26个百分点。

内蒙古生态环境现状成因及对策

内蒙古生态环境现状成因及对策

内蒙古生态环境现状成因及对策内蒙古是我国的重要生态屏障和资源宝库,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孕育了丰富的生态资源和独特的生物多样性。

近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内蒙古的生态环境面临着严峻挑战和压力。

本文将从内蒙古生态环境现状、成因及对策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内蒙古生态环境现状1. 气候变化加剧内蒙古位于我国北部边疆地区,属于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区。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日益显现,内蒙古的气候变化更加明显。

夏季高温干旱,冬季严寒漫长成为常态,气候极端事件频发。

这种气候变化对内蒙古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草原退化、沙漠扩张等问题日益突出。

2. 生态破坏加剧内蒙古地域辽阔,资源丰富,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开发利用的过程中,生态环境受到了极大的破坏。

大规模的森林砍伐、草原过度放牧、煤炭开采等行为导致了水土流失、草原退化、沙漠化等问题严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3. 污染问题凸显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加速推进,内蒙古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

空气质量下降、水资源短缺、土壤污染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也间接影响了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

4. 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内蒙古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但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大,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不断受到破坏,一些珍稀物种面临灭绝的风险。

生物多样性受到了严重威胁,对当地生态平衡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

1. 经济发展压力大内蒙古作为我国重要的资源能源基地,经济发展压力巨大。

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平衡性。

2. 区域发展不平衡内蒙古地域辽阔,地区发展不平衡,一些地区的资源开发利用过度,而另一些地区的资源却得不到有效开发利用,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3. 盲目的经济增长在一定时期内,内蒙古地方政府和企业为了经济增长,盲目追求GDP,忽视了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导致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问题日益凸显。

内蒙古县域经济发展特点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内蒙古县域经济发展特点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内蒙古县域经济发展特点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壮大县域经济,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党的十七大从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高度,进一步强调了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性。

近几年来,内蒙古各地把加快发展县域经济作为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三农三牧”基层基础问题、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深入实施、强力推进。

经过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激发县域经济发展活力,加强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加快培育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使全区县域经济逐步发展壮大。

一、内蒙古县域经济发展呈现五大特点截至2022年底,全区80个旗县(不含市辖区)人口达到1777.33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73.6%。

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一)经济总量已占全区的“半壁江山”2022年,全区80个旗县共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802.31亿元,占全区的56.3%,比2000年提高5.5个百分点,8年间年均增长超过20%,高于同期全区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以上。

其中,生产总值超百亿元的旗县有12个,比上年增加7个,超50亿元的旗县有34个,比上年增加10个。

80个旗县的工业增加值达到1928.93亿元,占全区的59.7%,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占80个旗县生产总值的40.2%,比2000年和2007年分别提高5.2个和4个百分点。

80个旗县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26.95亿元,占全区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34.9%,比2000年增长4.1倍,年均增长22.5%,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超10亿元的有3个旗县,超5亿元的有12个旗县,超亿元的有54个旗县,分别比上年增加1个、7个和10个,在2022年第九届中国西部百强县市中:内蒙古有20个旗县(市)名列其中,占西部百强县市的1/5。

内蒙古人围的20个旗县(市)中有14个排在中国西部百强县市前50名。

这20个旗县分别是:准格尔旗排名第2位、伊金霍洛旗排名第4位、鄂托克旗排名第10位、达拉特旗排名第14位、霍林郭勒市排名第15位、满洲里市排名第18位、托克托县排名第2l位、锡林浩特市排名第25位、达茂旗排名第26位、土默特左旗排名第3l位、阿拉善左旗排名第32位、乌审旗排名第33、土默特右旗排名第37位、和林县排名第40位、丰镇市排名第52位、乌拉特后旗排名第63位、鄂温克旗排名第66位、二连浩特市排名第69位、乌拉特前旗排名第88位、固阳县排名第98位,另外,准格尔旗、伊金霍洛旗还跻身于第几届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分列第37位和第54位。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内蒙古民族经济政策的回顾与展望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内蒙古民族经济政策的回顾与展望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内蒙古民族经济政策的回顾与展望第9期总第211期2010年5月内蒙古科技与经济InnerMongoliaScienceTechnology&EconomyNo.9,the21lthissueMay.2010新中国成立60年来内蒙古民族经济政策的回顾与展望白扬(中国地质大学人文经管学院,北京100083)摘要:文章以新中国成立6O年来内蒙古自治区经济政策的发展和完善过程为主线,重点论述了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取得的辉煌成就,进而得出几点启示,并对内蒙古未来经济的发展进行了展望.关键词:新中国成立60年;内蒙古自治区;经济政策;回顾与展望中图分类号:C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OO7—6921(2010)O9一OO56一O2 新中国成立后,根据不同时期的形势,任务及内蒙古自治区的地区特点,国家制定并不断调整相应的经济政策,创造性的开展工作,促进了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些经济政策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体现了特定历史时期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笔者将对不同时期内蒙古自治区的民族经济政策进行回顾并对未来经济的发展进行展望.1新中国成立以来各个时期我国的民族经济政策解放前,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十分落后,各族人民生活水平低下,农牧业处于广种薄收,工业基础非常薄弱,交通闭塞,通讯落后,商贸流通业发展缓慢.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6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内蒙古自治区一跃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领头羊,各项经济指标都逐步赶上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内蒙古自治区GDP增速连续8年保持全国第一.这一成绩的取得除了一些经济发展的内生因素之外,完全得益于国家对内蒙古自治区实施有效的经济政策,是民族经济政策合理运用的结果.以下对国家在不同时期对内蒙古的民族经济政策作一简要概述:1.1新中国建立初期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主要政策是有计划有步骤的民族土地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采取了"恢复生产,保民养生"的特殊政策,对于半农半牧区,实行了"以牧为主,照顾农业,保护牧场,禁止开荒"的政策, 有些地区还采取了"耕地集中,腾出牧场,蒙汉同意, 农牧两利"的办法,在此基础上,国家积极支持内蒙古自治区按计划积极发展地方工业,林业,运输业, 邮电业,商业和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有效推动了各项事业的发展,为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7年,国务院发布的《民族地区财政管理暂行办法》是中国第一部以立法形式出现的民族地区财政管理制度.1963年,国务院明确提出了民族地区财政预算管理办法,有力地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1964年,中央政府还设立"民族地区机动金"等专项资金,并采取提高少数民族地区财政预备费的设置比例等优惠政策,帮助民族地区发展经济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1959年~1962年国家对民族地区国有经济基本建设投资达到了119.93亿收稿日期:2009—12—15?56?元.还提出了"民族贸易三项照顾政策"等多项照顾政策.1.3"文化大革命"时期从1966年~1976年,这一时期国家虽然没有出台什么特殊政策,但是为保障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基本稳定,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一些优惠政策,基本上采取了"能维持的维持,能执行的执行"的原则,因此在这一时期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还是给予了很多帮助和支持.1.4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民族工作确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发展少数民族政治,经济,文化事业的指导方针.1979年,中央决定开展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对口支援,确定了北京支援内蒙古的政策.1980年,国务院对内蒙古设立"支援经济不发达地区发展资金".1982年,国务院又对内蒙古给予了相应的优惠政策,有力地推动了内蒙古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1994年,国务院颁布的《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管理规定》中规定,中央与其他地方的分成比例为5:5,与民族自治区的分成比例是4:6.同时推动民族地区的;NCb开放,开放满洲里,二连浩特等边境城市发展边境贸易.1.5新世纪新时期世纪之交,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做出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内蒙古自治区利用这一契机,充分利用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和两种资金,全面制定了并完成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以"兴边富农","千村扶贫开发工程"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战略.计划总投入50亿元的"千村扶贫开发工程",通过财政扶贫,以工代赈,信贷扶贫等方式,按国家下达的比例向自治区重点贫困嘎查村倾斜,制定相应的扶贫优惠政策,全区确定4560个重点嘎查村,2001年以来,共启动实施了2910个,平均给每个重点嘎查村投人财政扶贫资金20多万元,使居住地牧民增强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增加了贫困户收入.2新中国成立以来内蒙古自治区民族经济发展各阶段所取得的成效2.1新中国建立初期这一时期的民族经济政策极大促进了内蒙古农牧业生产的发展,1952年内蒙古粮豆作物总产量达到34.85亿kg,比1947年的18.45亿kg增长了白扬?新中国成立6O年来内蒙古民族经济政策的回顾与展望2010年第9期88.9%;牲畜总头数达到1332万头(只),比1947年增长72.2%.在内蒙古建立包头钢铁公司等五项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仅"一五"期间,国家在内蒙古投资建设212厂,修建铁路的基建资金就达l1.39亿元,建起了大小厂矿750余个,实现-r业总产值6.33亿元,奠定了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2.2&--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十年建设期间,内蒙古自治区完成了第二个五年计划,全区基本建设投资总额达40.27亿元,比"一五"增长了2.5倍,尤其是1959年和1960年,完成投资都在12亿元以上,都超过了"一五"期间甚至是前8年的投资总额.1958年,包兰铁路干线正式通车,同时修建京包铁路复线;全区兴建万亩以上灌区118处,建成大中小型水库162座,总库容达9亿多rn3.2.3"文化大革命"时期"文革"期间,在加强"战备"和"三线建设"的推动下,民族地区的工业和交通建设有一定发展,工业总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第一次超过农业总产值,特别是国家为保障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基本稳定,对一些优惠政策,基本上采取了"能维持的维持,能执行的执行"的政策,所以在这一时期内蒙古这样民族地区的经济也在良性发展.2.4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经济实力显着增强.到内蒙古自治区成立4O周年时,全区国民生产总值比1978年增长2.2倍,工农业生产总值比1978年增长了2.1倍,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8倍.到1990年底, 自治区完成或超额完成"七五"计划所规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项指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增长1,74倍,平均每年增长10.6,国民收入增长1.4倍,平均每年增长9.3%.2.5新世纪新时期进入新ill:纪以来,内蒙古的经济发展沿着上世纪末快速发展的轨道,增长速度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位居全国第一,自治区经济进入"快车道",特别是西部大开发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在经济发展速度上一鸣惊人,被有关媒体称为"内蒙古现象".2001年,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和连续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内蒙古自治区经济仍然实现了9.6的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3个百分点,实现了速度和效益的同步提高."十五"期间,内蒙古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7.1,2008年增长17.5%,西部大开发至今,成为内蒙古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特别是近几年,经济增长连续8年领跑全国.3通过民族经济政策演变得到的启示新中国自成立以来,国家积极致力于民族政策的制订和建设,民族经济政策是妥善解决民族问题缩小民族地区差距,实现民族真正平等的重要手段. 因此,通过透视中国民族经济政策演进发展的过程, 给我们留下了这样一些启示:3.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科学发展,是经济繁荣发展的根本保障经济建设是其他一切事业的基础.6O多年来,内蒙古自治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把党的方针, 政策和内蒙古的地区,民族特点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符合实际的方针政策和措施. 实践证明,只有牢牢把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把中央的精神和内蒙古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做出符合实际的正确决策.在新的发展阶段,要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完善适合我区实际的经济发展思路,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3.2确立综合的发展观和新的发展战略,是促进少数民族繁荣发展的关键发展并不等同于增长,传统发展观把发展的目的简单地理解为提高GDP,实行单纯以追求"GDP" 增长为核心的"增长优先"战略.新的综合发展观则是着眼于更加全面长远的发展,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是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民族文化,实现可持续发展,要由资源消耗型经济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经济的转变.因此,我们应确立少数民族地区新的发展观和新的发展战略,即以富民为本,以人为中心,促进人的发展,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发展进程,以促进各少数民族地区的繁荣发展.3.3坚持非均衡发展原则,是实现经济快速平稳发展的重要途径内蒙古地域辽阔,资源丰富,有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的良好条件和基础;由于各地区在资源,环境,基础等方面的不同,决定了发展的速度和质量不可能同步.内蒙古区遵积极鼓励生产要素向优势地区和优势产业聚集,重点发展能源,冶金,化工,农畜产品加工等特色优势产业,在一部分地区发展起来的同时,还要带动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缩小差距,努力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协调发展.4对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发展的展望进人21世纪以来,国家x,'j-民族问题更加重视,召开民族工作会议,并确定扶贫人口较少民族的政策,对民族地区发展提供了理论和政策的依据,新时期,内蒙古将立足区情,合理运用民族经济政策开发利用内蒙古潜在的资源优势和发展能力,提高综合发展水平,加快转变思想观念,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强化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三大动力,以扩大内需为重点,确保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稳步增长,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农牧业基础地位,增强优势特色产业竞争力,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调整优化经济结构,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参考文献][1]林干,王雄,白拉都其格.内蒙古民族团结史[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1995341.[2]吴仕民.中国民族政策读本EM3.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89.E33郝维民.百年风云内蒙古EM3.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0.129.[4]刘景平,等.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发展概论EM3.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9.[5]国家统计局内蒙古调查总队.2008内蒙古经济社会调查年鉴E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O8.E63金炳镐.中国共产党民族工作发展研究CM3.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7]金炳镐.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发展史EM3.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8]曹霞.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增长与城乡差距[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9]温军.中国少数民族经济政策的演变及启示EJ3.贵州民族研究,2001,(2).?57?。

《财税政策视角下内蒙古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研究》范文

《财税政策视角下内蒙古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研究》范文

《财税政策视角下内蒙古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日益受到广泛关注。

内蒙古自治区作为我国的一个重要地区,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也值得深入探讨。

本文旨在从财税政策视角出发,分析内蒙古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原因及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二、内蒙古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根据近年来的统计数据,内蒙古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绝对差距持续扩大。

内蒙古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远高于农村居民。

2. 相对差距明显。

尽管农村经济发展迅速,但与城市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3. 收入来源差异。

城市居民的收入来源更加多元化,而农村居民的收入主要依赖于农业收入。

三、财税政策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财税政策是调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手段。

在内蒙古地区,财税政策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税收政策。

税收政策在调节高收入群体和低收入群体之间的收入分配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内蒙古地区的税收政策在促进城乡居民收入均衡发展方面仍有待完善。

2. 财政支出政策。

财政支出政策主要通过政府投资、转移支付等手段,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村居民收入。

然而,内蒙古地区的财政支出在城乡之间的分配仍存在不均衡现象。

四、财税政策视角下内蒙古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原因分析从财税政策视角来看,内蒙古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原因主要包括:1. 税收政策不够完善。

目前,内蒙古地区的税收政策主要关注于总体税负的降低,而对调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税收政策不够完善。

2. 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

财政支出在城乡之间的分配不均衡,导致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落后于城市。

3. 农业税收优惠不足。

农业作为内蒙古地区的支柱产业,但其税收优惠政策相对较少,影响了农民的收入增长。

五、政策建议针对内蒙古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五、政策建议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以下财税政策建议:1. 完善税收政策。

内蒙古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与劣势

内蒙古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与劣势

内蒙古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与劣势内蒙古是中国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域之一,拥有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其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和劣势主要如下:比较优势:1.能源资源丰富:内蒙古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基地,拥有丰富的煤炭、石油、天然气和风能等资源。

这些资源能够为内蒙古的工业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持。

2.农牧业发达:内蒙古的农业以畜牧业为主,拥有广袤的草原和大量的牧场。

这些资源为养殖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使内蒙古在大宗农牧产品生产和加工领域具有竞争力。

3.地理位置优势:内蒙古位于中国北部,与蒙古国、俄罗斯接壤,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

其地理位置使得内蒙古在促进国际贸易和物流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4.旅游资源丰富:内蒙古拥有壮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民族文化,如呼伦贝尔大草原、额尔古纳河、成吉思汗陵等。

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了大量的游客,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

5.政策优势支持:作为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内蒙古享受到了政策上的支持和优惠。

这些政策包括税收减免、优惠贷款和用地政策等,为内蒙古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劣势:1.生态环境脆弱:内蒙古的自然生态环境脆弱,干旱、砂漠化等问题严重。

这给农牧业生产和生态保护带来了困难,同时也限制了内蒙古的经济发展。

2.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内蒙古地广人稀,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这给内蒙古的交通运输、通信和物流等方面的发展带来了挑战。

3.产业结构相对单一:内蒙古的经济主要依赖于资源型产业,如煤炭、石化和农牧业等。

这使内蒙古的产业结构相对单一,容易受到资源价格波动和市场需求变化的影响。

4.人口素质相对较低:内蒙古的人口素质相对较低,教育和技术水平相对滞后。

这影响了内蒙古人才的培养和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对经济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

5.经济结构不合理:内蒙古的经济结构过于依赖资源型产业,缺乏多元化发展。

这使得内蒙古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

为了充分发展比较优势,克服劣势,内蒙古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加大生态保护力度,推进绿色发展。

2020年内蒙古发展环境分析及对策

2020年内蒙古发展环境分析及对策

2020年内蒙古发展环境分析及对策2020年内蒙古自治区是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时期。

在这一年里,内蒙古的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稳定都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对内蒙古发展环境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经济发展方面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生产基地,是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撑。

在2020年,内蒙古的经济发展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

主要表现为:一是受新冠疫情影响,内蒙古的商品销售和外贸受到影响;二是受气候影响,部分农牧民收成不好,降雨量不足导致干旱;三是在能源和原材料市场出现波动,由此带来的企业利润下降等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应该采取以下对策:1.加强政策引导,支持内蒙古企业转型升级。

对于受疫情影响的企业,可以采取稳岗补贴等方式确保企业员工就业,减轻企业经济压力;对于受气候影响的农牧业,可以加强对农牧民保险的支持,有效保障农民收入,缓解出现的财务压力;同时,政府还应该鼓励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提高产品质量和增加附加值,从而增加企业利润。

2.加强数字经济发展,推动内蒙古经济转型。

随着全球数字经济和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经济在新一代技术和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内蒙古可以加快数字经济发展,积极发展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内蒙古经济转型。

3.加强与周边国家经济合作,拓展内蒙古的经济发展空间。

内蒙古与俄罗斯、蒙古国等邻国的经济关系密切,应该继续深化与周边国家的经济合作,通过资源共享、开展贸易、协同创新、人才交流等方式,实现共同发展。

二、生态环境方面内蒙古是我国最为北方的省份,具有独特的生态环境条件和资源优势。

在2020年,内蒙古的环保问题依然较为突出,主要表现为:一是担心采煤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二是大气污染;三是水环境污染。

1.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政府可以制定更加严格的环境保护标准,限制污染排放,推广清洁能源,在煤炭、钢铁等传统行业的基础上加快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通过生态环境保护来促进经济发展。

内蒙古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内蒙古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内蒙古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戴晶晶(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内蒙古自治区地处欧亚大陆内部,位于我国北部边疆,东西直线距离2400公里,横跨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地区,接邻八个省市自治区;南北跨度达1700公里,土地国境线长4200公里,与蒙古国和俄罗斯联邦接壤。

全区设9个地级市和3个盟,分别是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乌兰察布市、呼伦贝尔市、赤峰市、通辽市、乌海市、巴彦淖尔市、兴安盟、锡林郭勒盟和阿拉善盟。

一、内蒙古经济区域划分由于内蒙古地理跨度较大,资源分布和产业布局也各不相同,因此全区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呈现出较大差异。

在对内蒙古经济发展进行研究时,按照空间地理位置,进行合理分区,能有效分析其经济发展状况。

目前关于内蒙古自治区的经济区域划分,大多学者按照东中西三个区域进行划分,本文参考前人对内蒙古经济区域的分法,将呼伦贝尔市、通辽市、赤峰市、兴安盟、锡林郭勒盟划为东部经济区,呼和浩特市、包头市、乌兰察布市和鄂尔多斯市划为中部经济区,乌海市、巴彦淖尔市和阿拉善盟划为西部经济区。

二、各区域经济主导产业现状随着“西部大开发”和“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内蒙古的经济状况也在逐步发生着变化。

2002年至2009年间,内蒙古的经济增速位居全国第一,平均年增长18.5%。

全区生产总值在2006年至2015年间,从4944.25亿元增加到了17831.51亿元。

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GDP 总量达到了16103.2亿元,按照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了4.0%,人均GDP 达到63786元,同比增长3.6%。

鄂尔多斯市GDP 总量达3579.81亿元,居内蒙古最高。

虽然内蒙古自治区的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由于地理、资源、历史等原因,区内各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差异表现明显。

下面就以全区12个盟市的一些经济数据进行说明分析。

2017年内蒙古统计公报显示,全区GDP 总量达到16103亿元,全区GDP 总量的排名依次为鄂尔多斯市、包头市、呼和浩特市、赤峰市、通辽市、呼伦贝尔市、锡林郭勒盟、巴彦淖尔市、乌兰察布市、兴安盟、乌海市、阿拉善盟。

内蒙古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

内蒙古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

内蒙古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摘要:本文从各个角度分析内蒙古自治区区域经济发展现状、格局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且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和建议,为内蒙古自治区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提供了有正面意义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内蒙古;区域经济发展;对策近年来,在我国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政策的引导下,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突飞猛进发展,形成了区域发展新格局。

十八大以后,在新的北部丝绸之路规划之下,我国与俄罗斯、蒙古国的经贸关系进一步深化,西部大开发进入新的阶段,在国家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大好形势下,内蒙古自治区区域经济也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

内蒙古自治区在区域经济发展上坚持“适度收缩、相对集中”的原则,首先实现呼包鄂地区发展,紧接着在国家振兴东北经济的规划下,发展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地区,塑造“东西互动、内外结合”的区域发展新格局,增强了国内经济格局中的竞争力,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内蒙古自治区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地域差异内蒙古自治区各盟市之间的自然资源禀赋与区域经济发展基础各有不同优劣势,充分了解各地区之间的差异和发展前景有利于内蒙古区域经济的协调和区域要素的优化配置。

1.各地区资源分布不均衡、产业结构存在差异内蒙古地处祖国北疆,是我国资源禀赋最好的地区之一,是我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以行政区划为基础,分为蒙东、蒙中和蒙西地区。

蒙东地区包括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锡林郭勒盟、赤峰市;蒙中地区包括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乌兰察布市;蒙西地区包括巴彦淖尔市、乌海市、阿拉善盟。

近几年,各地区之间的区域经济有了明显的差异,其中经济增长最快的是蒙中地区,相比之下蒙东地区相对慢一些。

由于各地区间自然资源禀赋不同,每个地区都形成了优势特色产业。

比如,蒙中地区的包头市以钢铁产业为主,鄂尔多斯是以煤炭和羊绒产业为特色产业,为本地区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蒙东地区中呼伦贝尔地区形成了乳制品产业群,通辽、赤峰地区牛羊肉产品加工产业具有了一定的规模。

新世纪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区域经济差异现状及原因分析

新世纪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区域经济差异现状及原因分析

新世纪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区域经济差异现状及原因分析作者:刘紫秀李晓佼来源:《中国集体经济》2012年第05期摘要:内蒙古自治区在区域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严重的区域经济差异问题。

文章通过对新世纪以来内蒙古自治区GDP的分析,运用极差、标准差和变异系数描述了各盟市经济差异现状,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差异状况产生的原因。

关键词:内蒙古自治区;区域经济差异现状;原因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国家经济不断地繁荣发展,在良好的经济发展背景下,内蒙古自治区的经济发展也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同时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区域经济差异问题也就日益凸显。

内蒙古自治区分为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锡林郭勒盟、乌兰察布市、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市、乌海市、阿拉善盟12个盟市,本文将以这12个盟市为单位,对内蒙古自治区的区域经济差异进行分析。

以下是根据《内蒙古统计年鉴》所得出的2000-2010年内蒙古自治区12个盟市的GDP(见表1):根据以上各盟市的GDP数据,本文选取三个指标来描述内蒙古自治区区域经济差异状况,即极差、标准差和变异系数。

极差和标准差属于绝对指标,极差是最高GDP与最低GDP之差,它反映的是区域GDP 的最大绝对幅度。

其公式为:R=Ymax-Ymin其中,Ymax是12个区域中GDP的最大值;Ymin是12个区域中GDP的最小值。

标准差的计算公式为:St=式中:S为区域标准差;Yti为第t年第i个区域的GDP;Yt为第t年内蒙古自治区全区GDP的平均数;n为区域个数。

变异系数主要进行区域相对差异的分析,计算公式为:C=,其中,St为第t年的标准差;Yt为第t年整个区域GDP的平均值。

下面是通过以上公式计算得出的内蒙古自治区各年份的指标(见表2)。

由表2中的数据可以看出,从绝对指标极差和标准差来看,内蒙古自治区12个盟市之间的经济差异在新世纪以来的11年中一直保持增长态势的同时各盟市之间的差距也在逐步增大,就极差方面来看,从2000年的206.6上升到2010年的2381.83,直接增加了约11.5倍,而标准差由2000年的62.6上升到2010年的824,也增加了约13倍。

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与原因分析

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与原因分析

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与原因分析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差异日益显著。

有些地区经济蓬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而另一些地方却经济增长缓慢,人民生活水平相对较低。

本文旨在分析这种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原因。

一、自然资源禀赋差异自然资源是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一些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石油、煤炭、矿产等,这些资源的开发利用能够带动地方经济的快速增长。

而其他地区可能自然资源匮乏,导致经济发展速度较慢。

例如,中国的沿海地区由于拥有丰富的港口资源和便捷的海上交通条件,经济发展较为迅速,而内陆地区由于交通瓶颈和资源相对匮乏,经济增长有限。

二、政策差异政府的政策也是导致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重要原因。

不同地区在政策方面可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支持和优惠。

例如,政府可能出台一些优惠政策来吸引外资投资特定地区,这会带动当地经济的迅速发展。

而其他地区由于政策不利或者政策执行不到位,经济发展受到一定的制约。

此外,政府对不同地区的投资力度和引导力度也可能不同,进一步加大了区域经济发展差异。

三、人力资源和教育差异人力资源和教育水平是决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

一些地区拥有高素质的劳动力和优质的教育资源,这使得其在科技创新和高技能产业方面具备较大优势,经济快速发展。

而其他地区由于教育资源的短缺和劳动力素质的不足,导致经济增长缓慢。

例如,发达的城市往往具有丰富的高等教育资源和优质的人力资源市场,这使得其在技术创新和高端产业发展方面具备优势。

四、基础设施建设差异基础设施建设是支撑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一些地区拥有完善的交通网络、信息化水平和市政设施,这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硬件条件。

而其他地区由于基础设施投资力度不够或者基础设施水平滞后,导致经济发展受到制约。

例如,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的发展在中国的东部地区相对较好,而在西部地区则相对较差,这直接影响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五、文化传统和产业结构差异不同地区的文化传统和产业结构也对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内蒙古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范文

《内蒙古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范文

《内蒙古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和内蒙古自治区的不断崛起,内蒙古地区的经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

然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如资源分配不均、产业结构单一、地区发展不平衡等问题。

因此,本文旨在研究内蒙古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现状、问题及策略,为促进内蒙古地区经济持续、健康、协调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内蒙古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现状(一)经济发展总体情况近年来,内蒙古地区经济发展迅速,经济总量持续增长。

然而,由于资源禀赋、地理位置、政策支持等因素的影响,各盟市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

(二)产业结构特点内蒙古地区的产业结构以能源、化工、农畜产品加工等传统产业为主,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

这种产业结构导致地区间经济发展差异较大,也制约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三)区域发展差异内蒙古地区各盟市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资源禀赋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导致区域发展不平衡。

这种不平衡性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内蒙古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面临的问题(一)资源分配不均内蒙古地区资源丰富,但资源分配不均,导致部分地区资源过度开发,而其他地区则缺乏资源支持。

这加剧了地区间经济发展差异,不利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二)产业结构单一内蒙古地区的产业结构以传统产业为主,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

这种单一的产业结构限制了地区经济的多样性和竞争力,也制约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三)区域发展政策不协调内蒙古地区各盟市之间的区域发展政策存在不协调现象,导致政策效果难以充分发挥。

这加剧了地区间经济发展差异,也不利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四、促进内蒙古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策略(一)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资源均衡分配政府应加大资源调配力度,实现资源在各地区的均衡分配。

通过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各地区资源的互补和共享,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二)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内蒙古地区应加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力度,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转型。

内蒙古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与劣势

内蒙古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与劣势

绿色农牧业 清洁能源 现代煤化工
高新技术产业
发展现代农牧业,推进农牧业产业化、品牌化,加强农畜产品 质量安全监管,提高农牧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
发挥风能、太阳能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产业,推进 能源结构优化。
依托丰富的煤炭资源,发展现代煤化工产业,延伸产业链条, 提高产品附加值。
培育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推 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内蒙古在经济发展过程中 ,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实 施了一系列生态工程,取 得了显著成效。
02
内蒙古经济发展比较优势
自然资源优势
煤炭资源丰富
内蒙古煤炭储量巨大,品 质优良,是中国主要的煤 炭产区之一。
稀土资源
内蒙古拥有世界上最丰富 的稀土资源,稀土元素是 许多高科技领域的关键原 材料。
农牧业资源
内蒙古拥有广阔的草原和 丰富的农牧业资源,是中 国重要的农牧业产区。
提高创新成果转化率。
建设创新平台
03
推动创新创业园区、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创新平台建设
,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
推进绿色发展
加强生态保护
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程,推进国土绿化行动,提高生 态环境质量。
发展绿色产业
鼓励节能环保、清洁能源、循环经济等绿色产业发展,培育新的经 济增长点。
推进绿色生活
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提高全民生态文明意识。
区域协同发展前景
呼包鄂榆城市群
加强呼包鄂榆城市群协同发展,推动产业分 工合作,打造内蒙古经济增长极。
西部经济区
支持西部经济区发展,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 入,提高区域发展建设,加强区域合作 ,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东部生态功能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 ,也 有 一 个 不 可 忽 视 的 问 题— — — 区 域 经 济 差 异 日 益 凸 显 出 来 。
在 内 蒙 古 自 治 区 内 ,有 呼 和 浩 特 市 、包 头 市 、兴 安 盟 等12个
市 (盟 )本 文 对 这12个 市 (盟 )的GDP进 行 比 较 ,以 便 分 析 内 蒙 古
因素的限制, 导致内蒙古自治区的经济发展难以与东部发达地
区相比,而自治区的各个盟市之间的发展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由此进一步加剧了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发展的不协调性, 对其整
体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一、内蒙古自治区区域经济差异现状分析
新世纪以来,伴随着全国经济的告诉发展,内蒙古自治区的
经济也逐渐发展起来,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是在这良好的势头
98 《商场现代化》2012 年 9 月(下旬刊)总第 696 期
区域经济
扩大,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我国工业经济的发展,并逐步的增加比 例,政府对于农业经济的发展重视程度也有一定程度的下降,由 此导致内蒙古自治区的农牧业发展步伐减缓, 难以实现农牧民 经济收入及生活水平的提升。 而有些盟市由于吱声经济发展条 件的限制,导致农牧业在其经济发展过程中占据有重要地位,由 此也就导致盟市经济的发展要远远落后于以工业经济发展为重 心的盟市,造成了严重的区域经济发展差异。
的区域经济差异。 (见表1).ຫໍສະໝຸດ 表1 各个盟市的GDP增长情况
(单位:亿元)
表2 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发展差异指标
根 据 上 述 各 盟 市 的GDP相 关 数 据 ,共 选 取 极 差 、标 准 差 、变 异系数三个指标来描述内蒙古自治区的区域经济差异情况。 极 差和标准差均属于绝对性指标, 极差主要是指 最 高GDP和 最 低 GDP之差,反映了区域GDP的最大绝对幅度。 变异系数主要是对 区域相对差异进行分析。 从表2中可以看出,内蒙古自治区12个 盟市之间的经济差异有较大变化, 其之间的经济差异近年来一 直呈现出不断增加的趋势,同时,各个盟市之间的差距在有不断 增大的趋势。 虽然相对差异指标在个别年份有所波动,但从整体 上仍旧处于上升趋势。 由此可见,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的区域 经济差异一直呈现出不断增加的趋势, 各个盟市之间的经济发 展非常不协调。
区域经济
新世纪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区域经济差异现状及原因分析
■王 静 内蒙古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摘 要]近年来在党和国家的领导和内蒙古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内蒙古自治区在经济上高速发展,各产业有了长足的进步。 但是 也存在着比较严重的与预警机差异的问题。 本文笔者通过对进入新世纪以来内蒙古 自治区GDP的分析,运用一系列统计方法,对区 内各市(盟)经济差异的现状和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旨在为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平衡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内蒙古 区域经济 经济差异
从20 世 纪 90 年 代 开 始 , 我 国 的 经 济 发 展 越 发 迅 猛 , 速 度 不 断
提升, 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
提高,对于提升我国的国家综合实力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内
蒙古自治区属于我国的民族自治区之一, 由于受到地域及其他
导致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经济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有农畜 产品供过于求, 在过去, 内蒙古自治区的经济发展重心是农牧 业,对于农牧业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使得农 牧产品的供应量不但上升, 这对于促进农牧民经济收入的增加 有较大的帮助,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内蒙古自治区区域 经济的发展, 工业经济发展的比例不断增大, 发展重心逐渐转 移,人们对于农畜产品的需求逐渐减少,使得农畜产品的供应大 于需求,导致农畜产品的市场价格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在很大 程度上降低了农牧民的收入。
二、内蒙古自治区区域经济差异发生的原因分析 (1)盟 市 之 间 的 资 源 分 布 不 均 衡 内蒙古自治区的12个盟市都各有各自 的 优 势 , 由 于 盟 市 之 间的地理分布差异较大, 导致各盟市所拥有的资源禀赋也有较 大的差异,某些盟市能够对当地所拥有的资源进行充分利用,从 而为当地经济的发展提供充足的资源, 以实现盟市经济发展速 度的快速上升。 而某些盟市由于其自身经济发展的局限性及政 府发展经济对当地资源的利用程度, 从而导致其难以为自身经 济的发展提供充足的资源, 也就难以为本地区经济的发展提供 充足的动力,从而到导致盟市之间的经济发展差异不断扩大,不 能够保证平衡性和协调性。 内蒙古自治区各个盟市之间的经济发展有较大的差异,主 要是由于各个盟市之间的资源补充类型不同,如呼和浩特市、包 头市和鄂尔多斯市经济区的主要资源是能源和原材料资源,这 三 个 地 区 蕴 藏 着 全 国 1/5的 煤 炭 ,世 界 上 80% 的 稀 土 , 同 时 还 含 有 丰富的油气和铁矿资源。 这个地区主要占据了内蒙古自治区的2/ 3的 科 技 力 量 和 1/2的 工 业 固 定 资 产 ,而 且 随 着 市 区 经 济 的 快 速 发 展,交通发展也越来越便捷,这些有利因素对于地区经济的发展 都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 (2)城 乡 经 济 发 展 存 在 “二 元 结 构 ” 自 20 世 纪 90 年 代 以 来 , 我 国 经 济 发 展 的 速 度 越 来 越 快 , 在 很 大程度上带动了全国各个城市经济发展的快速进行,近年来,我 国城市改革体制在全国应用并开展, 内蒙古自治区的经济发展 也由此全面展开, 对于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 提高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 但是,由于内蒙古自治区的农牧业 发展占据较大比例,而农牧民的收入却没有实现大幅度的提升, 这与我国经济发展重心的转移及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发展重心的 转移有着较大的关系。 国家经济的发展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与此 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导致工业企业的发展规模不断
(3)人 口 素 质 差 异 较 大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越发激烈,我 国在取得经济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遇到了巨大的经济发展挑战, 要想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占据不败之地, 其关键就在于综 合国力的提升,而综合国力的提升,归根结底要依靠人才,人才 竞争已经成为国家质检竞争的关键因素, 要想实现自身经济的 快速发展,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非常必要的。 而这一观点 也同样适用于内蒙古自治区的区域经济发展中, 盟市之间出现 经济发展差异,人口素质差异是关键因素,此中因素在区域经济 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各个盟市之间的经济 发展,最终需要依靠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只有拥有高素质的人才 队伍,才能够真正实现盟市经济发展的快速提升,从而为人们生 活水平的提高提供更多的机会。 对于人口素质差异, 可以根据各个盟市的高校数目和科研 机构数目进行比较判定,当前,内蒙古自治区的科技资源分布非 常不均衡,同样,高校的分布也具有较大程度的不均衡性。 大部 分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基本上都集中在包头市和呼和浩特市等地 区,而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之间又恰恰存在着“马太效应”,对于 经济越是发达的地区,其对于科技发展的投入也就越大,由此就 会带动地区经济发展越迅速,同时科学技术也会越进步,这样就 会形成经济增长-科技投入增加-技术进步-经济增长性的良性 循环情况,从而对地区经济的发展起到良好的租金作用。 呼和浩 特市和包头市正是由于这样的良性循环经济发展, 从而对其区 域经济的进步起到了较大的帮助作用, 由此也就可以拥有更多 的闲置资金用于发展教育事业, 这样就会实现地区人口素质的 提升,并进一步对地区经济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4)区 域 间 的 投 资 差 异 较 大 投资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经济进步有着较大的促进作用, 只有获得投资,才能够获得充足的经济发展资金,才能够有效 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当前,内蒙古自治区的经济发展的增长 模式仍然属于投资需求拉动型,因此,各个地区之间的投资差 异也就导致自治区出现严重的区域经济发展差异。 在投资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