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统计分析

合集下载

河南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分析

河南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分析

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分析区域差距是指经济、社会以及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各方面要素差距组成的“集合体”,即地区间社会经济综合实力水平的差距。

我们从区域不均衡测量出发,对河南自改革开放以来的区域差距进行专题研究。

我们用泰尔熵系数分解法把河南省地区差距分解为各个经济区内部及它们之间的差距,再用基尼系数阐述产业结构对地区差距变化的影响,以阐明河南省地区差距演变的结构性因素。

一.指标选择与数据来源一般来说,某个区域的经济差异,主要包括各区域之间在经济增长总量、增长速度、经济结构乃至经济发展条件等诸方面所存在的差异。

这里主要从经济角度出发,探讨河南省分地区差距的情况。

由于GDP是一个关于区域生产规模的概念,所以用GDP(包括各产业增加值)作为基础数据构造某个指标来衡量区域经济增长差距是合适的。

以下采集的基础数据,均来自1995—2005年的《河南统计年鉴》、《河南省、市地、县国内生产总值历史资料汇编》以及《河南五十年》等相关资料。

二.区域经济差异的地区构成(一)对组内与组间差距的泰尔熵系数分解运用泰尔熵系数(Theil Entropy coefficient),可将河南省经济发展变化的总体差距进行分解,从而看出总体中的各个组(如四大经济区内、四大经济区之间)对总体差距的贡献值及变化趋势。

计算得到1996年—2005年间河南省及四大经济区以及各经济区之间的泰尔熵系数,反映了1996年以来河南省各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的变化情况。

分析看,1996年—2000年间,河南省的经济差异、中原经济群的经济差异和四大经济区之间的经济差异是趋于缩小的;但在2001年以后差异是扩大的;而豫西豫西南经济区、豫北经济区和黄淮经济区内部的差异一直都是比较小的。

(二)经济区域之间的差异贡献率测算表1是我们测算的1996年—2005年四大经济区内部以及四大经济区之间的差异贡献率。

从中看出,河南省整体差异的三分之一左右是由于中原城市群内部差异引起的;三分之二的差异是由四大经济区之间的差异引起的;而其他三大经济区内部的差异不明显。

河南省区域经济差异的实证分析

河南省区域经济差异的实证分析

河南省区域经济差异的空间关联和影响因素
空间关联性分析
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河南省 各区域间经济的空间关联性,揭 示不同区域间经济发展的相互影 响程度。
影响因素分析
从地理位置、资源禀赋、政策倾 斜、产业结构、技术创新等多方 面,探讨影响河南省区域经济差 异的主要因素。
政策建议
基于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促进河 南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建 议,如优化产业布局、加强区域 合作、推动创新驱动发展等。
VS
发展趋势
近年来,随着河南省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各区域之间的经济差异呈现出逐渐缩小 的趋势。但是,由于历史、自然、社会等 多方面原因,河南省区域经济差异仍将在 一定时期内继续存在。
河南省区域经济差异的原因分析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历史原因
历史上,河南省各地区 经济发展不平衡,一些 地区长期处于贫困状态 ,导致经济基础薄弱, 发展滞后。
河南省区域经济差异的程度如何?其 成因是什么?如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研究方法
采用实证分析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计量经济模型等。
数据来源
主要来源于国家统计局、河南省统计局发布的官方数据,以及相关研究报告和文献资料。
02
河南省区域经济差异 现状分析
区域经济差异的概念和衡量指标
区域经济差异的概念
人口素质差异
河南省人口众多,但不同区域人口素质存在 差异,高素质劳动力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不同。
政策制度和经济体制
政策倾斜力度
河南省及各区域政府针对不同地区制定差异化政策,政策倾斜力度直接影响区域经济发 展。
经济体制差异
不同区域在市场化程度、产权制度等方面存在差异,导致资源配置效率和经济活力不同 。

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分析

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分析

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分析一、引言二、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原因及表现1. 地理条件的不利因素2. 产业结构的差异3. 城乡差距4. 发展模式的差异5. 政策的实施与执行三、如何解决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1. 调整产业结构2. 加强城市规划建设3.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4.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5. 促进区域间的合作与交流四、河南省区域经济差异的案例分析1. 河南省郑州市与周边城市的经济发展对比分析2. 河南省新乡市与南阳市的区域经济发展对比分析3. 河南省信阳市与商丘市的区域经济发展对比分析4. 河南省南昌县与开封市的区域经济发展对比分析5. 河南省洛阳市与安阳市的区域经济发展对比分析五、结论一、引言河南省经济总量大,但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

围绕这个问题,我将从河南省的地理条件、产业结构、城乡差距、发展模式和政策的实施与执行这五个方面进行研究,对于如何解决河南省区域经济不平衡的问题提出建议。

接着,我会根据实际的案例分析河南省不同城市之间的经济发展差异及其原因。

二、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原因及表现1. 地理条件的不利因素河南位于华夏中部,自然条件优越,但由于地理局限,其交通运输网络不发达。

大河南的河南省中部地区,自北向南横跨南北山地,地势起伏落差较大,水网密集,交通不便,影响了中部经济带的发展。

因此,河南省区域经济呈现出南北分化的现象。

2. 产业结构的差异河南省的产业结构主要以轻工业、冶金工业、建筑材料工业、农副产品加工和化学工业为主。

由于各地地理环境和基础条件的不同,以及政策的不同支持度,它们之间的发展水平不同,导致了河南省区域经济结构的差异。

3. 城乡差距河南省区域经济的城乡差距比较大,大城市(如郑州市、开封市)的经济发展相对迅速,而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较慢,占据了河南省总人口的70%以上,却只贡献了40%左右的GDP。

这种城乡差距的存在,也是导致河南省区域经济不平衡的重要因素之一。

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考察报告

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考察报告

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考察报告背景介绍:河南省位于中国中部,是中国内陆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之一。

作为人口大省,河南省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但长期以来,河南省的县域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本次考察旨在了解河南省县域经济现状、问题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

一、县域经济现状分析:1.1 城市与农村差距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明显的城市与农村差距。

城市经济发展相对较快,拥有更好的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环境,而农村地区受制于交通、教育和医疗等基础设施建设的不足,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1.2 产业结构单一河南省县域经济的产业结构相对单一,主要以传统的农业和制造业为主导。

这意味着县域经济的抗风险能力较弱,无法适应市场需求的快速变化。

1.3 人才流失河南省县域经济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人才流失。

由于县域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吸引力不足,高端人才普遍流失到一线城市或发达地区,造成了人才的稀缺和人力资源的浪费。

二、问题与挑战:2.1 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交通、教育和医疗等基础设施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但在河南省的一些县域地区,这些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制约了经济的发展。

2.2 缺乏创新能力河南省县域经济的创新能力相对较弱。

缺乏高端人才和技术创新,导致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难以突破,无法适应新经济形势的发展要求。

2.3 资金短缺资金短缺是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一个普遍问题。

由于县域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吸引投资的难度较大,导致资金短缺,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和产业升级。

三、发展建议:3.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

通过投入更多的资金和人力资源,加强交通、教育和医疗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县域经济的发展能力和竞争力。

3.2 鼓励创新创业为了提升县域经济的创新能力,河南省应该鼓励创新创业。

建立创新创业导向的政策支持体系,引导企业加大科研投入,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推动县域经济的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

河南省区域经济进展不同分析

河南省区域经济进展不同分析

河南现代效劳业的重点进展领域摘要:河南应深切分析并充分利用自身比较优势,集中精力专注进展物流、文化、旅行和会展等有限数量重点产业,以促使现代效劳业成为经济进展的重要动力。

关键词:现代效劳业进展战略经济增加河南Abstract:In depth analysis of Henan and should make full use of their comparative advantages,focus to concentrate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ogistics,culture,tourism and exhibition,such as a limited number of key industries to promote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modern service industry to become an important driving force.Keywords:Modern service industry development strategies Economic growth in Henan Province效劳业是反映区域进展水平和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关于冲破资源约束瓶颈和推动经济增加方式转变意义重大。

河南的三次产业结构,2000年为23.0:45.4:31.6,到2007年那么演变成15.7:550:29.3,与发达地域相较存在较大差距。

加速进展效劳业,专门是重点培育和支持现代效劳业,是进一步优化河南产业结构的必然选择。

河南应深切分析、发觉并充分利用自身优势资源,集中精力专注进展有限数量重点产业,促使现代效劳业成为经济进展的重要动力。

现代物流业是一个行业涉及面广、效劳领域宽和区域跨度大的综合性产业体系,其充分利用信息和互联网技术,对传统运输和仓储行业进行融合、重组、提升,从而大大节约流通本钱。

河南地市现状分析报告范文

河南地市现状分析报告范文

河南地市现状分析报告范文1. 引言本报告旨在对河南省各地市的现状进行全面分析,为政府及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河南省位于中国中部,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大省和人口大省,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

通过对河南地市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各地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结构、教育文化和社会事业等方面的情况,为制定地方发展规划和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2. 经济发展河南省地理位置重要,交通便利,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

根据最新统计数据,河南省各地市的经济总量呈现出不同的增长态势。

郑州市作为河南省省会,经济总量最大,且增长速度最快;其他发达地市如洛阳市、开封市、焦作市等也有较好的经济表现。

然而,河南省的一些地市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如南阳市、信阳市等。

这些地市需要加大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并加强与发达地市的合作,实现差距的缩小。

3. 人口结构河南省是我国人口大省之一,人口规模庞大,且人口结构较为复杂。

根据人口普查数据,河南省各地市的人口结构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城乡人口比例方面,郑州市、洛阳市等发达地市的城镇化水平相对较高,而南阳市、信阳市等相对滞后的地市的城乡人口比例较低,需要加大农村发展力度,加快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现代化进程。

另外,河南省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也不容忽视。

各地市应加强老龄化社会的各项建设,如养老机构、医疗保健、社会福利等,以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4. 教育文化河南省在教育文化方面拥有独特的资源优势。

河南省拥有一批优秀的高等学府,如郑州大学、河南大学等,为全国培养了大量的人才。

然而,河南省的一些地市在教育资源方面存在不足,需要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改善学校设施条件,提升教师队伍素质。

此外,河南省还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如洛阳的龙门石窟、开封的大相国寺等。

各地市应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吸引更多的游客。

5. 社会事业河南省各地市在社会事业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在基本医疗保健方面,河南省全面实施了医保制度,实现了基本医疗保障的全覆盖。

河南省各市经济发展分析报告

河南省各市经济发展分析报告

区域竞争压力
一些传统产业在各市中占据较大 比重,新兴产业发展相对滞后。
一些各市环境问题突出,影响了 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生态环境 的承载能力。
虽然河南省人力资源丰富,但是 高层次人才短缺,科技创新和研 发能力有待提高。
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格局的变化, 各市面临着激烈的区域竞争,需 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创新 能力。
河南省各市经济发展分析 报告
xx年xx月xx日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河南省各市经济发展现状 • 各市经济发展的特点 • 各市经济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 结论与建议
01
引言
报告目的和背景
河南省作为中国重要的经济大省之一 ,在全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
通过对河南省各市经济发展的分析,可以 了解各市经济发展状况和特点,为政策制 定者提供决策依据。
05
结论与建议
分析总结
01
河南省各市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显著差 异,一些城市如郑州、洛阳等中心城 市发展迅速,而一些资源型城市如焦 作、鹤壁等面临产业结构单一、经济 增长乏力等问题。
02
各市人均 GDP 和城乡收入水平仍有 待提高,尤其是农村地区。
03
河南省的产业结构仍以传统制造业为 主,新兴产业和高科技产业尚处于起 步阶段,需要加强政策引导和扶持。
本报告旨在分析河南省各市经济发 展的现状、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 为各级政府和企业提供参考。
报告范围和方法
本报告主要对河南省各市的经济指标进行分析,包括地区生产总值、产业结构、财政收支等。 采用数据分析和图表展示相结合的方法,对各市经济发展进行全面评估和比较。 通过专家访谈和文献资料等多种渠道获取相关数据和信息,保证分析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河南区域经济发展情况及建议

河南区域经济发展情况及建议
河南区域经济发展情况及 建议
xx年xx月xx日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河南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 河南区域经济发展问题分析 • 对河南区域经济发展的建议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背景与意义
河南作为中国的一个农业大省,传统上以农业经济为主导, 但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逐渐向工业和服务业转型。
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新兴产业,构建现 代产业体系。
做大做强主导产业
通过兼并重组、技术改造等方式,壮大主导产业 规模,提高产业集中度和竞争力。
培育发展新经济
积极培育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新 经济,推动经济发展动能转换。
加强科技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
建设高水平创新平台
加强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构建开放、重的同时,也在积极发展新兴产 业,推动经济结构调整。
产业结构分析
01
农业基础地位稳固
河南作为农业大省,农业在地区生产 总值中仍然占据重要地位。
02
工业主导地位突出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河南的工业 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增加,主导 地位日益突出。
03
第三产业蓬勃发展
加强产学研合作
推动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 势互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
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人才
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打造人才 高地。
加强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推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实施重点生态工程,提高环境质量。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深化改革开放
进一步深化市场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 和创新创业热情。

河南省各市经济发展分析报告

河南省各市经济发展分析报告

河南省各市经济发展分析报告河南省位于中国中部,是中国的一个省级行政区域,下辖31个地级行政单位。

河南省各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有所差异,接下来将对河南省各市的经济发展进行分析。

郑州市作为河南省省会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经济发展较为突出。

郑州市拥有较为发达的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吸引了大量的资本和人才流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体系。

郑州市的工业制造业较为发达,尤其是汽车制造、机电设备制造等领域具有明显的优势。

此外,郑州市还是河南省的商贸中心,拥有大量的商业企业和市场,为整个省内的商品交易提供了便利条件。

郑州市的经济发展对整个河南省的经济也具有较大的拉动作用。

洛阳市作为河南省的第二大城市,也是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

洛阳市在旅游业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吸引了大量的旅游者前来观光和消费。

此外,洛阳市还有一定的工业基础,尤其是冶金和化工等领域,对河南省经济的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然而,相对于郑州市,洛阳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需要进一步提升。

焦作市是河南省重要的工业城市,以煤炭、化工和机械制造为主要产业。

焦作市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煤炭产业链,吸引了大量的资本和企业投资。

同时,焦作市还发展了一批以化工为主的企业,使得焦作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升。

然而,近年来,随着环保政策的加强,焦作市的传统产业面临一定的挑战,需要进行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南阳市是河南省的农业大市,也是河南省的十大城市之一、南阳市农业资源丰富,农产品产量较高,对河南省的粮食供应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南阳市还发展了一批农产品加工和食品制造企业,为农业价值链的延伸提供了动力。

然而,南阳市的经济发展还面临一些挑战,例如农产品市场需求不稳定、农产品加工技术和设备相对滞后等,需要进一步加强创新力和技术水平。

以上仅仅是对几个代表性城市的经济发展进行了简要分析,河南省的其他城市在经济发展方面也有各自的特点和问题。

河南省区域经济差异的实证分析

河南省区域经济差异的实证分析
表1 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综合经济实力
二级指标 经济发展水平( X 1 ) 居民消费水平( X 2) 经济发展状况( X 3 ) 工业化水平( X 4 ) 区域资本积累水平( X 5) 政府调控能力( X 6) 外贸依存度( X 7 )
三级指标 人均 G D P ( 元) 人均消费品零售总额( 元) 城市化水平( % ) 工业总产值 /G D P ( % ) 人均固定资产投资( 元) 人均财政支出( 元) 进出口总额 /G D P ( % ) 第三产业总产值 /GD P ( % ) 公里线路里程( 公里) 国际互联网用户( 万户)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元) 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 元) 每万人高等教育在校人数( 人 ) 科技支出 /G D P ( % ) 每万人医疗技术人员( 人) 人均绿地面积( 平方米)
[ 收稿日期] 2010 - 1 1 - 1 3 [ 8 6� ) , 作者简介] 陈娜( 1 9 女, 河 南商丘人, 河南大学 2008 级区域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孟庆强( 198 4 �) , 男, 河南 泌阳人, 河南大学 2008 级国民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47
原则 � 综合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 � 系统性原则� 易获得性原则等原则, 从河南省各省辖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 发展两个方面选取 1 6 个指标构建区域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见表 1 ) � 所用原始数据如无特别说明均来源 � � 于 河南统计年鉴( 2009) �
第 24 卷第 6 期 2010 年 1 2 月
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J ou rnal of Hen an Col leg e of F i nan ce & Taxat i on
V ol. 24 .No. 6 Dec. 2010

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空间分异特征分析

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空间分异特征分析

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空间分异特征分析作者:钱静来源:《财讯》2018年第28期促进河南省县域经济一体化协同发展必须立足于对现状的正确认识。

对河南省县域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进行局部自相关分析。

结果发现:至2015年,河南省形成了以陇海、京广铁路为轴线形成了高-高型和低-低型两大趋同俱乐部,县域经济发展总体更加极化。

河南省县域经济局部自相关引言河南省是农业和人口大省,经济比较落后,虽然近年来经济总量得到很大提升,但人均占有量仍落后于全国大多数省份,且经济发展水平呈现从西北向东南的梯次差异。

河南省区级与市级的经济差异整体上呈现扩大的趋势,而县级经济差异趋于平缓变动;从空间分布来看,大致呈现核心—外围的格局,富裕区域主要分布在河南省中部与西北部地区,特别集中在中部地区,而贫困区域主要分布在东部与南部,特别集中在东部区域。

县域经济差异的空间关联特征以县域为基础空间单元,利用ArcGIS和GeoDa软件计算2000-2015年全局Moran’s I。

全局Moran’s I介于0.216~0.567之间,且Z得分,P值均通过显著性检验,表明2000-2015年河南省县域单元经济发展水平一直表现出显著正相关。

全局Moran’s I只能从整体上反映县域经济的空间集聚或者分散程度,并不能揭示县域经济的局部空间异质性。

因此,选择2000、2005、2011、2015年为研究断面,采用局部空间自相关(LISA)来刻画河南省县域发展的空间集聚,进一步探索河南省县域之间的空间关联程度(图1)。

分析图可知:一是,河南省县域人均GRP的局部空间集聚特征明显。

二是,通过显著性检验的高-高型县域集中分布在京广线以西、陇海线两侧(郑州、洛阳、焦作及其周边县市),随着时间的推移,数量有增减变化。

这表明中原经济区的经济实力最强,并且空间集聚特征明显。

三是,与高-高类型相比,低-低集聚变化明显,增减数量较多。

主要分布在京广线以东、陇海线以南区域。

河南省县域经济差异可视化及要素分析

河南省县域经济差异可视化及要素分析

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河南省县域经济差异的可视化及原因分析地理学研究方法张帅帅1026000218班级:2010级地学实验班指导教师:乔家君翟秋敏河南省县域经济差异的可视化及原因分析张帅帅(河南大学2010级地学实验班,1026000218,开封,河南,475001)摘要: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效果突出,特色鲜明,在全省经济格局中占据了主体地位。

在快速发展中县域间经济产生差距不可避免,科学地认识县域经济差异,分析产生差距的影响因素,有利于对河南省发展规划提供有益参考。

ArcGIS软件是地理数据分析处理的专业工具,广泛应用在地理研究领域,借助ArcGIS的空间信息可视化及相关性分析功能,我们可以对河南省县域经济差异状况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

关键词:ArcGIS 县域经济可视化相关性分析引言:河南省是我国中部地区的重要省份,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在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总体经济实力连续多年保持在国内前五名,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也已经跃居全国首位,拥有许继集团、郑州宇通客车、南街村等一系列著名品牌。

河南省已经成为中国重要的粮食、能源、装备生产基地,是中国中部崛起战略的着力点,而在这一系列成就的背后是河南省独特的县域经济支撑。

文章借助ArcGIS软件,对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差异进行了可视化操作,并对经济发展条件进行了适度的相关性分析,以此来为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规划提供有益参考。

1、数据源的获取采用某一固定坐标系建立点、线、面.shp格式图层,对河南省县域边界、城区位置、主要交通线进行矢量化。

经过相应处理(Merge、Union、Intersect、Auto-Complete-Polygon等)得到较规范数据层。

通过编辑器工具条对图层进行进一步编辑,添加相应属性,获得较完整矢量数据图,以此为基础对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情况进行可视化处理分析。

2、数据处理及专题地图呈现分析对于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呈现主要借助GDP这一指标进行比较。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河南省区域经济差异研究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河南省区域经济差异研究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河南省区域经济差异研究题目:1.引言2.主成分分析理论概述3.河南省区域经济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4.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河南省区域经济差异分析5.结论及建议引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差异也越来越大。

针对经济发展不同,同一国家内不同城市的发展水平也存在明显的差异,以河南省为例,其各市县的经济差异较大,如何分析区域差异的原因及其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主成分分析理论概述: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是一种数据降维的方法。

其主要思想是通过线性变换将高维数据降至低维,降低数据维数,使数据更易处理和分析。

主成分分析的核心是“去冗余”,即通过因子分析的办法,将一系列具有相关性的指标,转化为少数几个独立的综合指标。

主成分分析具有简化计算,降低维度,提高分类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数据分析和变量筛选。

河南省区域经济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河南省地处中部省份,其地理位置及经济发展条件决定了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差异。

在河南省经济发展中,郑州市、洛阳市、开封市等中心城市是支撑整个省份经济的重要支柱,而周边城市、县域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薄弱。

经济发展不同是造成河南省区域经济差异的主要因素。

经济发展不同导致的区域经济差异主要表现在:首要产业(农业)在不同地区的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工业基础不同、城市经济不同等因素造成的差异。

首要产业发展方面,河南省各地区的传统农业发展水平较为落后。

种植业农产品工业不是重要产业,肉蛋奶产业也比较薄弱。

农村区域的经济发展比较困难,地区经济的落后使得少数民族等人民群众生活得特别差。

居住在农村地区的一些居民没有得到应有的保障,城乡之间差距拉大。

工业基础不同,是造成河南省区域经济差异的另一主要因素。

工业产业是河南省经济转型的重要支点,但不同地区的工业经济因素有较大差异。

由于交通不便、市场狭窄,一些不发达地区的工业经济基础相对薄弱。

河南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分析

河南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分析

河南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分析河南省作为中国的中部省份,地处经济发展的中间位置,扮演着连接东部、西部和北部地区的重要角色。

然而,在长期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存在一定的不均衡性。

本文将分析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并探讨产生这种不均衡性的原因和影响。

首先,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主要表现为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差距。

河南省的城市经济发达,工商业发展较快,具有较高的经济密度和财富积累,而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农业生产水平低下,缺乏产业支撑和创新基础。

这种城乡经济差距导致农村人口大规模流失,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化进程加速,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如农村贫困和社会矛盾激化等。

产生河南省区域经济不均衡性的原因有多方面的因素。

首先,历史遗留问题是一个重要原因。

河南省位于中国中原地区,过去曾是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长期累积的资源和发展优势使得部分地区的经济更为发达,而其他地区在历史上的条件相对较差。

其次,资源禀赋和地理环境差异也是产生不均衡的重要原因。

南部地区的丰富水资源和良好生态环境,以及东部临海地区的优越地理位置,使得这些地区在经济发展中占有较大的优势。

再者,政策的不公平和不完善也是导致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的原因之一、曾经的一些政策对于少数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支持和资源,而对于其他地区则存在相对较少的关注和投入。

河南省区域经济不均衡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导致社会贫富分化加剧,不公平现象进一步加深。

大量农村人口的流失导致农村地区的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遇到严重挑战。

其次,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也导致资源分配不平衡,影响了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经济整体的发展速度。

最后,区域经济不均衡会引发社会稳定和社会矛盾的加剧,引起一些社会问题,如城市化过程中的土地问题、农民工问题等。

要解决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河南区域经济发展情况及建议

河南区域经济发展情况及建议

河南区域经济发展情况及建议河南是我国第一人口大省,所辖县域单元达120 多个。

在地理环境上,由于横跨第二和第三两级地貌台阶,自西向东依次由中山、低山、丘陵过渡到平原,各地经济发展的自然禀赋条件有显著差别。

同时,河南省地处全国腹地,是我国东西、南北经济联系的中介地带,各地经济发展的后天优势也有很大不同。

区域经济差异也发生显著变化。

标签:河南省;区域经济;分析及建议我们就以各地市的经济为例进行分析如果选用年度GDP作为衡量经济的一个指标。

我们不难发现1978年以来,全省经济发展十分迅速,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速度达1019%,经济总量在全国的位次不断上升。

河南省基本分为四大经济区分别为中原城市群、豫北地区、豫西豫西南地区和黄淮地区。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在2001年以后差异是扩大的;而豫西豫西南经济区、豫北经济区和黄淮经济区内部的差异一直都是比较小的。

而查阅近几年来资料,具体数据不再赘述。

河南省整体差异的三分之一左右是由于中原城市群内部差异引起的;三分之二的差异是由四大经济区之间的差异引起的;而其他三大经济区内部的差异不明显。

这也就是说,中原城市群内部各省辖市之间的发展不平衡以及四大经济区之间发展水平的差距对河南省整体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较为显著;而除中原城市群以外的其他三个经济区的经济发展较为均衡,对于河南省整体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相对来说不够显著。

而在中原城市群内,尤其以郑州开封发展不均衡。

众所周知,开封作为数朝古都,毗邻郑州地理位置可谓得天独厚。

但现实生活中,开封更像是郑州居民的菜园子,果园子。

每年开封出产的大量瓜果蔬菜被低价提供给全省各地市,其中很大一部分又被郑州所吸收。

这虽然看似给开封创造了收入,缺并不是最适合开封的发展模式。

这只是其中一个较为突出的例子。

开封本不至于到这一步,只是为省会城市的繁荣付出了太多。

包括在豫北地区,安阳和林州也是发展及不均衡。

其中固然有地理位置好坏的区别,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林州发展水平依然远远落后于毗邻的安阳。

河南省第三产业发展区域差异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分析

河南省第三产业发展区域差异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分析

关键词 第三产业÷ 区域差异 经济发展 水平_

薯 誓 誊 薯 薯 薯
誊 薯薹 曩
曩 薯 曩 曩 萎 _ 噩 曩 பைடு நூலகம்

第 三 产 业 的 内涵
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产业 ( 广 义的农业 ) 、 第二产 业 ( 广 义 的 工业 ) 以外 的其 它 各 行 业 。 它 以服 务 产 品 的运 动 为 轴 心 。 在 我 国 ,
第三产 业具体包 括如下行 业 : 交通运输 、 仓 储 和 邮政 业 : 信 息 传 输、 计 算机 服务 和软件 业 ; 批 发和零 售业 ; 住 宿和餐 饮业 ; 金 融 业; 房地产业 ; 租赁 和 商 务 服 务 业 ; 科 学研究 、 技 术 服 务 和 地 质 勘 探业 ; 水 利、 环 境 和公 共 设 施 管 理 业 ; 居 民服 务 业 和其 他 服 务 业 ; 教育业 ; 卫生、 社会保 障和社会 福利业 ; 文化 、 体 育和娱乐 业 ; 公 共 管 理 和 社会 组织 ; 国际 组 织 等 。 二 河 南 内部 区域 的划 分 在 本 文 的研 究 中 .根 据 河 南 省 自然 条 件 和 经 济 社 会 发 展 的 综合特征, 考虑到地理上的连片 、 经 济 社 会 发 展 的类 似 、 生 产 力 布 图 1 2 0 0 7 - 2 0 1 1年 河 南省 四大 经 济 区域 第三 产 业 人 均 生 产 总值 局和 区域分工 的要求, 主 要 基 于 河 南 省 中 原 城 市群 、 豫北 、 豫 西 我 们 从 图 1中 可 以看 到 . 中原 城 市 群 的第 三 产 业人 均生 产 总 豫西南、 黄淮 四个 经 济 区第 三 产 业 发 展 差 异 的研 究 。 值基本上是黄淮经济 区的 3 倍 说 明黄 淮 经 济 区第 三 产 业 发 展 ( 一) 中原 城 市 群 的 速 度 要 明显 落 后 于 中原 城 市 群 ; 相对 黄淮经济区 , 豫 北 和 豫 西 中 原 城 市 群 以郑 州 为 中 心 , 包 括洛 阳 、 开封 、 新乡、 焦作 、 许 豫 西 南 经 济 区 第 三 产业 发展 趋 于 平 稳 , 两者相差不大。 昌、 平顶 山、 漯河 、 济 源 共 9个 省 辖 f 管) 市, 1 4个 县 级 市 , 3 3个 县 。 形 成 河 南 省第 三产 业 发 展 区域 差 异 的 影 响 因素 众 多 . 与 河 南 区域 土 地 面积 5 . 8 7万 平 方 公 里 . 占河 南 省 的 3 5 . 1 %; 2 0 1 1年 末 总 省 各 个 区域 的 具 体 状况 有 密 切 的关 系 。总 的来 说 , 形成 河 南 省 不 人E l 4 2 3 5万 人 , 占河 南 省 的 4 O . 4 %。 该 经 济 区位 于 河 南 省 中部 , 各 同地 区 第 三 产 业 发 展 不 均 衡 的 根 本 原 因是 各 个 区 域所 具 备 的 推 城 市 之 间距 离 较 近 . 距 离中心城市郑州 大都在 1 0 0公 里 以 内 : 区 动 第 三 产 业 发 展 动 力 的差 异 性 .其 中不 同 区域 的 经 济 发 展 水 平 域 内矿 产 资 源 丰 富 , 煤炭 、 铁 矿石 、 铝土矿 、 钼 矿 等 储 量 居 河 南 省 是 其 中 的 主 要 因 素 之一 前列 , 工业 门类齐 全, 发展 基础较好; 公路 、 铁 路交通便 利, 河 南 省 四 第 三产 业 的 发 展 与 经 济 发展 水 平的 关 系 9 o %以 上 的 高 等 院 校 和 一 些 具 有 国 内 一 流 水 平 的 科 研 院所 聚 集 第 三 产 业 的 发 展 与经 济 发 展 水 平 互 为 因果 关 系 由 于 人 均 此地, 区位 优 势 显 著 。 G D P综 合 反 映 了社 会 生 产 率 、生 产 总 量 、消 费 者 与 生 产 者 的 比 例、 人 口、 收入 水 平 以及 整 个 国 民经 济 发 展 水 平 等 方 面 的 总 体 状 ( -) 豫 北 经 济 区 豫 北 经 济 区 由安 阳 、 鹤壁 、 濮 阳 3市 组 成 , 土 地面积 1 . 3 9万 况 ,所 以 。人 均 G D P是衡 量经 济发 展水 平 的最重 要的 指标 。 平方公里. 占河 南 省 土 地 面 积 的 8 . 3 %: 2 0 1 1 年 末 总 人 口为 1 1 1 4 F u c h s f 1 9 8 0 ) 研 究结论得 出第三产业 就业 比重和人均 G D P 之 间 万人, 占河 南 省 总 人 口的 1 0 . 6 %。该 经 济 区位 于河 南 省 北 部 , 与山 存 在 着 显 著 并 且 稳 定 的 正相 关 关 系 . 第 三产 业 就 业 比重 随着 人 均 西省 、 河 北省 和山东省相邻, 油气 、 煤炭资源比较 丰富。 G D P的 增 加 逐 渐 提 高 我 国 的李 江 帆( 2 0 0 4 )  ̄ 曾对 9 2个 国家 的 ( 三) 豫 西 豫 西 南 经 济 区 进 行 了 两 者 关 系 的实 证 分 析 , 结果显示 : 第 三产业在 G D P 中 的 豫 西 豫 西 南 经 济 区包 括 三 门峡 和 南 阳 2市 . 土地面积 为 3 . 比重 与 人 均 G D P之 间存 在 着 严 格 的 正 相关 关 系 笔 者在 对 河 南 7 1 万平方公里. 占河南 省土 地 面 积 的 2 2 . 3 %: 2 0 1 1年末 总人 1 : 3 为 省 各 区域 的第 三 产 业 进 行对 比分 析 后 . 也 可 以看 出随 着 经济 发 展 1 3 9 0万 人 , 占河 南 省 总 人 1 : 3的 1 3 - 3 %。该 经 济 区 位 于 河 南 省 西 部 水 平 的 提 高 . 第 三 产 业 在 经 济 总量 的 比重 也 将 随 之 上 升 的这 一 规 西南 部, 与 山西省 、 陕西省和湖北省相邻, 工业有 一定基础, 煤炭 、 律 。因 为 第 三 产 业 的发 展 离 不 开 服 务 需 求 的 提 高 。 服 务 需求 增 大 有 色 金 属 资 源 比较 丰 富 。 了, 将 拉 动 产 业 结 构 做 出相 应 的 变 化 。而 人 均 G D P是 影 响 服 务 ( 四) 黄 淮 经 济 区 需 求 的最 重 要 的 因素 。 当 人 均 G D P迅速提高时 , 人 们 对 服 务 产 黄 淮 经 济 区包 括 驻 马 店 、 商丘、 周1 : 3和信 阳 4市 , 土 地 面 积 为 品 的需 求 会 逐 渐 大 于 对 实 物产 品 的需 求 。服务 需 求 提 高 了 . 自然 5 . 6 7万 平 方 公 里 . 占河 南 省 土 地 面 积 的 3 4 . 1 %: 2 0 1 1年 末 总 人 口 会 刺 激 第 三 产 业 快 速地 发 展 为3 7 4 9万人 . 占河 南 省 总人 口的 3 5 . 7 % 该 经 济 区位 于河 南 省 东 ( 一) 数 据 采 集 南部 , 与 湖北省 、 安 徽 省 和 山东 省 相 邻 , 以平原 为主, 河 网密布 , 农 根据河南省统计局《 河南省统 计年鉴》 提 供 的 统 计 数 据 整 理 业发展条件优越. 但 矿 产 资 源 比较 匮 乏 和计算得表 1 . 三、 河 南 省 四 大经 济 区域 第 三 产 业 发 展 水 平 差 异 分 析 河 南 省 四大 经 济 区 域 由于 区域 面 积 和 人 口数 量 有 着 巨 大 的 差异 , 本 文 为 了便 于 进 行 横 向对 比 。 以其 第 三 产 业 人 均 生产 总 值 作为参考指标 , 如图 1 所 示

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分析

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分析

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分析摘要:河南省是中国中部的重要省份。自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的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省内经济发展区域差异明显,如何缩小差距以促进整体和谐发展是当前的重要任务。基于统计分析软件和2006年河南省统计年鉴数据,通过构建区域经济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分析河南省18个省辖市的区域经济差异情况,并找出产生区域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区位条件、基础设施及历史积淀,以期提出了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和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关键词:河南;因子分析法;指标体系;区域经济20世纪90年代以来,区域经济差异问题引起了我国政府、学术界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而对我国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区域经济差异的界定,目前较为一致的看法是,“区域经济差异是指一定时期内全国各区域之间人均意义上的经济发展总体水平非均等化现象。”(覃成林)河南省作为中国中部的重要省份,其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在中国处于中等水平。在河南省内部,由于自然资源禀赋、区位交通条件、社会经济基础、国家政策差异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发展差异。本文根据河南省18个地级市2005年的社会经济统计资料,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河南省经济发展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一、关于地区差距的回顾地区经济差距普遍存在,影响因素很多,有资源禀赋差异、历史的偶然因素、政策制度方面的原因、交通区位因素以及基础设施、教育资源、人力资本、科技进步等等原因。从发展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区域之间的发展和差异性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分析:(一)增长极理论(Growing Polar)。1955年,法国经济学家佩鲁(Francois Perroux)首先提出了增长极概念。他认为,增长并不是出现在所有地方,而是以不同的强度出现在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最终影响。1966年,J.布代维尔()把增长极同极化空间、同城镇联系起来,就使增长极有了确定的地理位置,即增长极的“极”,位于城镇或其附近的中心区域。总之,增长极理论认为,一个国家要实现平衡发展只是一种理想,经济增长通常是从一个或数个“增长中心”逐渐向其他部门或地区传导。因此,应选择特定的地理空间作为增长极,以带动经济发展。(二)循环累积因果理论(cumulative causation model)(冈纳·缪尔达尔,1957年)。缪尔达尔指出:“市场力量的作用通常倾向于增加而不是减少区际差异。”经济发展过程在空间上,是从一些条件较好的地区开始的,这些区域由于初始优势和既得优势,通过累积因果过程,不断积累有利因素继续超前发展,从而进一步强化和加剧区域间的不平衡,导致增长区域和滞后区域之间发生空间相互作用,由此产生两种相反的效应:一是回流效应,表现为各生产要素从不发达区域向发达区域流动,使区域经济差异不断扩大;二是扩散效应,表现为各生产要素从发达区域向不发达区域流动,使区域发展差异得到缩小。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回流效应远大于扩散效应,即发达区域更发达,落后区域更落后。1958年,美国经济学家赫希曼()也提出了类似的不平衡增长理论。(三)倒“U”型学说。倒“U”型学说是指经济增长与区域平衡之间呈现的倒U型曲线。这一观点是威廉姆森于1965年发表论述经济增长与区域收益差异的着名论文《区域不平衡与国家发展过程》中提出的。他指出,在国家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区域间成长的差异将会扩大,则倾向不平衡增长。之后随着经济增长,区域间不平衡程度将趋于稳定;当达到发展成熟阶段,区域间成长差异将渐趋缩小,则倾向均衡增长。(四)中心——外围论。20世纪60年代初,J.弗里德曼(John Friedman)借用熊彼特关于发展是有创新推动的观点,将创新变革的主要中心成为“中心区”,特定空间系统内其他地区成为“外围区”。中心区发展条件较优越,经济效益较高,处于支配地位,而外围区发展条件较差,经济效益较低,处于被支配地位。因此,经济发展必然伴随着各生产要素从外围区向中心区的净转移。(五)区域经济梯度推移理论。区域经济学者把弗农等的工业生产生命循环论引用到区域经济学中,创造了区域经济梯度转移理论。根据该理论,每个国家或地区都处在一定的经济发展梯度上,世界上每出现一种新行业、新产品、新技术都会随时间推税由高梯度区向低梯度区传递,威尔伯等人形象地称之为“工业区位向下渗透”现象。二、河南省区域经济指标评价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的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全省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12 亿元,增长了近80倍。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河南省内经济发展区域差异明显。为了全面系统地分析考察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本文通过构建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该省18个省辖市的经济情况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各个城市在全省的排名。(一)经济指标体系的构建本文建立了由10个指标组成的区域经济评价的指标体系(见表1)。(二)因子分析法的计算步骤如下(1)建立关于指标体系的原始矩阵Z;(2)原始数据标准化,得到标准化矩阵X;(3)计算Z或者X得相关系数矩阵R;(4)求矩阵R 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则根据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一般取值在85%以上)确定因子个数;(5)计算特征向量和初始因子载荷矩阵A;(6)对初始因子载荷矩阵A进行旋转,一般采用方差极大(VARIMAX)旋转,得到旋转后的主因子解B;(7)构造主因子得分和综合因子得分;(8)根据主因子和综合因子得分情况,给出相应的评价。(三)实证分析根据评价指标体系,以2005年河南省18个省辖市的10项评价指标数据作为原始数据。依据因子分析法的原理和步骤,采用统计软件进行计算分析。计算出的特征值和贡献率以及累积贡献率(见表2)。由表2可知,变量相关系数矩阵的特征值大于1的2个主成分,其特征值分别为、,累积贡献率达到%,用它们可共同解释原始变量总方差的%。在因子分析的过程中,一般只提取累积贡献率大于等于85%的少数几个主成分,就可代表原来多个指标的绝大多数信息进行综合评价。因而这两个主成分所代表的信息量已能充分地解释并提供原始数据所能表达的信息。由于在未经旋转的载荷矩阵中所选取的2个主成分在每个指标上都有大体相同的载荷,无法区分主成分的代表性。所以,采用方差最大旋转法得到旋转后的载荷矩阵如下(见表3)。由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可见,第一主因子在地区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国有及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第三产业增加值、大中型工业企业当年科技活动经费指出总额、每万人拥有高等学校在校生数(人)上具有很大的载荷和解释能力,从各指标的经济含义可知它们反映了经济发展状况及条件,可将其定义为基础条件因子。第二主因子则在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每万人拥有病床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方面具有很高的载荷和解释能力,定义为社会发展因子。以主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作为权重计算各城市的综合测评得分,其中X1的权重为,X2的权重为,最后得到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因子评分及排序,即综合得分∑M=+。(四)数据结果分析河南省城市的整体发展处于不平衡的状态。根据因子分析法得出的结论看到省会郑州市作为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集中了全省人、财、物优势,在基础条件因子和社会发展因子中得分均处于全省的最高水平,因此,郑州市的因子总得分也遥遥领先于其他各市,将近是位于第二的洛阳市的三倍。作为地处内陆的历史文化名城和我国的老工业基地的洛阳,因子总得分居于郑州之次,发展比较均衡。处于中等发达城市的焦作、南阳、安阳、平顶山、许昌、三门峡、济源、濮阳、漯河,这九个城市总体得分居中,但两主成分因子得分差距明显,影响了城市发展的总体水平。商丘、开封、鹤壁、信阳、周口和驻马店属于欠发达地区,其各因子的得分都较低,城市各方面的发展水平都偏低。从河南省城市发展的整体态势来看,城市的整体发展水平落后,很不平衡。郑州、洛阳两城市距离较近,发展水平相当,处于河南经济发展的增长极,而发展的态势会继续保持良好,领先的优势进一步扩大,成为河南省城市发展的第一集团。三、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因素分析及政策措施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河南省各地区经济发展呈现出多层次性和不平衡性。纵观历史的发展,本文认为,河南省经济差距拉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区位条件、基础设施及历史积淀。由于经济增长的惯性原理和生产力布局的地理惰性,在没有巨大外力摧毁作用下,一般会沿着既定方向发展而不偏离轨道。郑州和洛阳良好的经济发展基础是其在整个省内经济居首的重要原因。自身条件良好的地区具有吸引新的经济活动积聚的功能,能够自发的增强自身实力,促进自我发展,进一步引起新的积聚。相反,基础较差的地区,由于缺乏资金、技术积累,不具备经济起飞的能力,对区内企业产生离心力,更不具备吸引区外企业的可能性。因此,经济基础较好的地区发展必然比基础较差的地区要快,区域差异必将逐渐拉大。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固然要靠自身的努力,但与偶然的历史因素也有重要关联。一项重大项目或经济活动的展开,对当地经济的发展必然产生深刻的影响,甚至会改变区域的实力对比,影响区域差异。比如济源市由于小浪底工程的实施,在全省乃至全国的知名度大大提升,依托小浪底工程及有利的自然资源禀赋条件大力发展旅游业,抓住机遇提升经济发展水平,由原来的县级行政单位提升为现在的省辖市。区域差异的扩大会严重制约全省经济发展整体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因此,为加快缩小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可从以下几方面采取措施。第一,加速城市化进程,增强中等发达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核心作用,只有城市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区域经济发展才会有不竭的动力源泉。经济的增长会带来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无疑会加速经济的增长。第二,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特别是持续连片的贫困地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经济协调发展。基础设施薄弱,交通不便,是制约河南省落后地区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政府应加大投资力度,在落后地区改善基础设施,兴建铁路、高速公路,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第三,适度的政策倾斜,尤其是教育、科技政策向全省欠发达和不发达地区的倾斜。加大教育投资,提高人口素质,理顺用人机制,引导人力资源流向,防范人才流失,为落后地区发展存储人力资源。同时,采取措施为当地劳动者提供就业信息和就业培训,给投资者予以税收优惠等。第四,利用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机会,实现资本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流动,鼓励私人企业向落后地区投资。加强地区经济关系的整合,推动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以市场机制为基础推进区域经济发展机制的一体化。:[1] G. Myrdal. Economic Theory and Underdeveloped Regions, London: Duckworth,1957.河南统计年鉴(2006)[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廖为鲲,蔡国梁,涂文桃.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城市经济发展评价[J].统计与决策,2005,(12):52.陈秀山.中国区域经济问题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陈栋生.区域协调发展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届专业班级题目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统计分析姓名王玉婷学号指导教师刘党社职称年月日内容摘要改革开放之后,河南省的经济有了快速的提高,但是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很多不同因素导致河南省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很多学者也对此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但是至今不同地区经济的差异还是很严重,并对河南省整体的经济发展有了负面的影响,所以研究河南不同地区的经济差别有很重要的意义。

本文通过探讨不同地区经济有差别的原因,并根据研究结果给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本文笔者首先总结了以往学者对河南省不同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的研究,得出河南省经济的现状以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然后根据以往研究人员对差异研究的指标选取的优点借鉴和不足的补充,同时根据自己对经济差异的理解并权衡了指标的代表性和全面性考虑选取了科技、固定资产、教育的投入方面,人口素质,城镇化率,外贸和就业等几个方面的因素。

最终通过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区域经济进行研究得出所选指标因素的影响程度,并根据得出的结果对河南的经济平衡发展提出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河南省;区域经济;经济差异;主成分分析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Difference of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HenanAuthor:Yuting Wang Tutor: Dangshe LiuAbstractAfter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economy of Henan province has increased greatly, but in the process of economic growth, many different factors lead to imbalance in different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Henan province.Many scholars have done some research,but thedifference in regional economy is very serious, and have a negative impact on the overall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Henan Province, so research the economic difference of different regions of Henan has very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auses of the different regional economic difference, and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results give thecorresponding solution.In this paper,the author firstly learn from the former scholars research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different regions in Henan Province and know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roblems According to the advantages of selection of difference research index researchers reference and supplement at the same time, according to author’s understanding ofthe economicdifferences and weigh the representative and comprehensive index of selected factors considering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per capita GDP, employees, assets investment, consumption and other aspects inseveral people. The final method by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of influence degree of the selected factors on the regional economy, and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Henan's economic balanced development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Key wordsHenan province; regional economy; economic difference;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目录一、绪论 (6)(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6)(二)本文的研究思想和方法 (8)(三)区域经济的研究现状 (8)二、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10)(一)河南省区域现状 (10)(二)河南省区域经济差异的现状 (11)(三)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15)三、河南省区域经济差异的实证分析 (16)(一)研究的指标选取 (16)(二)研究的数据来源 (17)(三)主成分分析的步骤 (18)(四)主成分分析的结果分析 (19)四、结论及建议 (23)(一)研究结论 (23)(二)缩小区域经济差异的建议 (23)参考文献 (25)附录 (26)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统计分析一、绪论(一)研究背景和意义1.研究背景改革开放之前的中国是一个经济由国家整体控制,经济水平相对落后,特别是在60、70年代时发生的文化大革命对中国的经济更是致命的一击。

并且当时的中国经济是全民和集体所有制,国家在分配资源以及分配消费时是由政府提前做好分配比例,收入差距相对不大,而且当时中国的经济是封闭的经济形势,对经济的发展有了一定的阻碍。

直到改革开放之后,国民经济发展思路才有了变化,经济水平有了快速的提高,但是因为中国的地域非常大,各个地区的地理位置、资源的多少都不相同,所以经济发展有了很大的不同。

河南是中国的人口大省,受到国家的重点关注,以至于先富带动后富的思想、改革开放之后的经济历程对河南省的经济也有很大的影响,在经济增长的同时,由于政府投资的多少、先天性自然资源的不同、地区的交通顺畅程度不同等原因,导致河南省区域经济存在很大的差异,如2013年郑州人均GDP为68073元,而最低的周口则为20359元,最高为最低的3.34倍,可知河南省经济差异还很明显,也一直是一个不可回避并且普遍存在的问题。

以至于很多国内外学士、各级地方政府、经济人员都争先恐后的对其进行研究分析,并得出河南的经济存在很大程度上的差异,同时经济差异的原因给河南整体经济带来了负面的影响。

所以笔者本文通过借鉴以往研究人员的研究结论并再次进行深入的探讨,融入自己的一些独特见解对河南省的经济差异进行研究和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分析是很有必要的。

2.研究的目的及意义所谓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是指一定时期内全省各地区之间人均意义上的经济发展总体水平的不平衡的现象。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同地区都会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经济上都会有或多或少的差异。

但是如果差异程度较大时,就会影响到河南省整个经济的发展。

因此我们应积极主动的研究和探讨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发展思路,使我们省的经济可以向更好、更快、更平衡的方向进行发展。

区域经济差异的问题受到各界学者的关注,也一直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并且差异的问题已经阻碍了河南省总体经济的发展,所以解决差异问题是近阶段的任务。

期间我省积极实施对经济差异提出的相关政策,要求发达地区要好好的利用自己本身的有利条件,起好带头作用,进一步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

欠发达地区也要发挥自己产业资源上的优势,同时国家也会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尽量为他们优先安排开发项目,吸引国内外投资者进行投资,从各方面努力减小地区之间的经济差异。

并积极探讨解决办法,提出中心城市和城镇带动的战略,可见,研究不同地区的经济差异问题和解决办法对河南省得经济发展有非常重要意义。

(二)本文的研究思想和方法本文主要通过对科技、固定资产、教育的投入,城镇化率,人口素质,外贸,就业等几个指标对河南省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差异进行一定的研究,从现状分析、存在问题、实证分析中得出影响差异的因素,并从这些影响因素中找出解决的办法及思路。

本文主要采取spss16.0通过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所选的几个指标进行分析,主成分分析主要采取降维的思想,通过对所选很多指标提取主成分,在降低损失数据的情况下把选取的很多指标转化为几个综合主成分,它主要是在很多杂乱无章的数据中根据提取主成分和主成分系数的分析得出事物发展的规律和深层次影响因素。

主成分在对问题实证分析的过程中有以下几个优势。

首先通过对很多指标的综合转化可以避免对很多杂乱指标的无序分析,其次可以通过主成分的提取可以减少分析指标之间信息的重叠,所以我们通过主成分分析找出问题内在真实的规律,和最全面的问题特征。

(三)区域经济的研究现状当前经济形势之下,使各个地区经济平衡发展,经济差异减小,社会经济平衡发展为现阶段主要任务。

改革开放之后,河南经济有了很大发展,但是地区的经济发展差异也越来越大,所以经济差异的问题一直受到很多学者的关注。

过去也有很多学者从理论和实证方面用很多种统计方法去分析,并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见解,为区域经济差异的减小做出了很大贡献。

代琳琳(2007)通过因子分析的方法对河南省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差异进行分析、建模、评价,并结合很多学士对经济发展差异的研究综合分析得出河南省的整体发展比较落后,区域经济很不平衡,经济基础较差的地区,因为技术的相对落后,资金投资不足等问题,经济没有起飞的能力,以至于造成基础经济较好的地区发展速度一定比经济基础相对较差的地区快,但经济发展也会与偶然的历史原因有相应的关联。

刘永江等(2008)运用相对差异、绝对差异、可绝系数的变化趋势对河南经济差异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全省各个地区的绝对差异在一直增大,相对差异和变异系数曲线在逐渐的增长,极差率则是下降状态,由此说明省内地区经济差异是不断缩小的。

最后又从投资政策、经济资源、区域位置的不同分析了差异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