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原因文献综述
6 我国区域发展差距的现状、成因及走向实证研究(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 汤雁冰、孙卓霖、邓云松)
从国外研究情况看,1955 年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Kuznets) 首次提出收入分配的“倒 U”假设。1965 年威廉姆森(J.G.Williamson) 将其应用于区域经济研究,得出“倒 U 型规律”的威廉姆森曲线。80 年代小阿莫斯提出“在经济发展后期阶段区域收入趋异”的假说。
综上所述,目前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为全面分析我国区域发展 差异及其影响因素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但现有文献或是偏重于不同影 响因素分析,或是由于不同研究考察的样本时期和采用的研究方法不 同而得出的结论不同。因此,本文基于以经济发展水平测量的区域发 展差距,利用基尼系数分解法考察 1952-2007 年间我国东中西部三大 区域人均 GDP 水平差异,利用面板时间序列分析法对全国及各地区作 增长趋同分析并提出政策主张。
这说明总体上全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在逐步缩小并且这种状况在最近三年尤为明显这预示着我国区域本文分析认为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区域人口务工流动量大与地区经济活动相关常驻人口对区域内经济的影响日趋明显故用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的比率对1997年2006年的人均实际gdp进行了修正得到了更为合理的区域经济差异趋势如正文图5b所示
中国各省(市)经济发展差异的原因分析——基于1990—2006年数据
中国各省 ( ) 市 经济发展差 异的原 因分析
基 于 1 9 —2 0 9 0 0 6年 数 据
朱道才 , 吴信 国
(. 1安徽财经大学 城 市与医域经济研究所 , 安徽 蚌埠
2 安徽 师 范大 学 国土 资源 与旅 游 学院 , . 安徽 芜湖
中 国 , 省 ( ) 经 济 发 展 程 度 呈 现 出 了 明 显 的差 各 市 的 异, 这种 差异 可 以直 观地 从 G P的 总量 和人 均 GD D P
区产业转移和资本 、 技术等要素转移 , 西部经济发 中、 展 正呈 现 良好 态 势 。 显然, 单从 政 策 、 区位 两 方 面简 单 说 明 区域 经济 发展 的差异不符合经济事实。对于一个地 区( 来 省) 说, 其经济发展受多种 因素的影响 , 而不仅仅局 限于 政策与 区位两种 因素, 如技术 、 制度、 历史 、 候、 气 人 口、 自然资源等因素, 研究分析这些 因素如何影 响地 区经济的发展 , 可以找出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真正原 因 , 而 为制定 有效 的区域政 策 提供依 据 。文章共 分 从 五个部分 : 第一部分 为引言 , 主要 阐述本研究 的背景 和意义 ; 第二部分为文献综述 ; 第三部分 为各省 ( 市) 经济 增长 方 式 的 差 异 分 析 , 要 依 据 C b - o ga 主 o bD u ls 生产 函数揭示各区域各要素对经济增长 的贡献 ; 四 第 部分为各省 ( 经济增长速度 的差异分析 , 市) 主要利用 偏 相关 分析 方 法研究 八 大 比率 对 经 济增 长 速 度 的影 响 ; 五部 分为 结论 与政 策建 议 。 第
摘
2 34 ; 3 01
文献综述国内外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综述
文献综述国内外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综述引言:区域经济发展是经济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它关注的是国家或地区经济状况以及不同地区之间的发展差异。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研究和发展可以帮助政策制定者更好地理解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不平衡和不充分,并提供政策建议以促进区域均衡发展。
本文将就国内外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作综述。
一、经济增长极理论经济增长极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认为经济增长主要集中在少数发达地区,其他地区只能通过辐射效应获得一部分经济增长。
这个理论首次揭示了地区经济差异的产生机制,但也忽视了其他地区的发展潜力。
二、新地理经济学理论新地理经济学理论于20世纪80年代兴起,认为地理位置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根据这一理论,地理环境、地区间的交通和通信成本以及知识和技术的溢出效应都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发展。
新地理经济学理论在解释区域经济差异方面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三、产业集聚理论产业集聚理论认为,相同或相关的产业在一些地区集中发展,形成产业聚集效应。
这种聚集效应主要通过资源的共享、技术的提升以及规模经济的实现来实现。
产业集聚理论在解释为何一些地区发展得更快以及如何促进产业发展方面有重要作用。
四、现代化理论现代化理论认为,发展水平差异主要是由于不同地区之间的现代化进程不均衡所导致的。
现代化进程包括工业化、城市化、农业现代化等方面的与发展。
现代化理论对于解决区域发展的不平衡问题提供了一种便利的分析框架。
五、孤立经济小部门理论孤立经济小部门理论认为,孤立的经济小部门在相对独立而封闭的环境中发展,其发展取决于地区内部的资源配置和技术进步。
这种理论对于分析地区经济发展的内部机制和动力有一定的解释能力。
六、区域竞争力理论区域竞争力理论认为,地区经济发展取决于其在全球竞争中所占的位置和能力。
具有优势的地区能够吸引更多的资源和投资,从而实现更快的发展。
区域竞争力理论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一种方法,以提高地区竞争力和促进经济发展。
结论:综上所述,国内外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各有侧重,但都为解释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中国区域经济差异与收敛
中国区域经济差异与收敛中国作为一个地域辽阔的国家,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差异一直是焦点。
近年来,随着国家大力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各地区经济差异状况有所改善,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将探讨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现状、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劣和收敛性,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现状中国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差异主要体现在地理位置、人口、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
东部沿海地区由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政策支持,经济发展水平普遍较高。
相比之下,中西部内陆地区则受到诸多不利因素影响,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这种区域经济差异导致资源分配不均、产业结构不合理等一系列问题,对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劣和收敛性为更直观地了解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劣和收敛性,我们选取了全国31个省会城市作为样本,根据GDP、人均GDP、固定资产投资等指标进行综合排名。
结果显示,排名靠前的城市多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而排名靠后的城市则集中在中西部内陆地区。
这表明沿海地区在经济发展中具有优势地位,而内陆地区则处于相对劣势。
然而,随着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各地区经济差异呈现收敛趋势。
越来越多的内陆城市在国家政策支持下,发挥自身产业优势,逐步缩小与沿海城市的差距。
例如,成都、重庆、武汉等城市依托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市场,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
结论与对策建议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现象仍然存在,但各地区经济差异呈现收敛趋势。
为进一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以下对策建议可供参考:继续深化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大对中西部内陆地区的政策支持力度,推动资源向欠发达地区倾斜,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加强各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鼓励东部沿海地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支持中西部内陆地区发挥资源优势,培育特色产业集群,提高产业链水平。
推动各地区协同发展,加强区域合作与联动。
促进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内陆地区的对口支援和合作,建立跨地区合作园区和利益共享机制,实现区域间资源优化配置和产业互补。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05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缓解措施
推进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
01
促进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转型
鼓励发展新兴产业,加快传统产业向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转
型升级。
02
建设创新发展高地
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培育一批高新技术
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
03
提升产业链水平
加强产业链的协同创新,推动产业链向高端攀升,提高产品附加值和
学科领域。
02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衡量指标
人均GDP
1 2
指标解释
人均GDP是衡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最常用的指 标之一,反映了区域内人均生产能力。
计算方法
人均GDP是通过GDP总量除以区域内人口总数 得到的。
3
应用范围
该指标通常用于不同区域之间的经济比较和评 价。
经济发展水平指数
指标解释
经济发展水平指数是反映区域经济发展整体水平的综合性指标。
距不断扩大。
经济结构失衡
02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往往导致不同地区的产业结构、企业结构
和产品结构存在较大差异,影响整体经济结构的均衡。
资源分配不均
03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会导致资源过度集中在某些地区,而其他
地区则缺乏必要的资源支持。
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居民收入差距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会导致不同地区的居民收入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影响社会公平和稳定 。
应用范围
该指标用于分析区域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潜力。
居民收入差距
指标解释
居民收入差距是区域内不同收入阶层之间的收入差距程度。
计算方法
居民收入差距通常通过计算不同收入阶层之间的基尼系数、泰尔 指数等来得到。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
2023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引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问题•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保障措施目•结论和建议录01引言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我国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显著差异,这种不平衡现象不仅制约了各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还影响了全国经济的整体发展。
研究背景和意义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区域经济发展也暴露出对生态环境破坏的问题,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待提高。
战略意义重大区域经济发展对于实现经济转型升级、提升国际竞争力、保障民生福祉等方面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本文将针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相应对策。
研究方法本文采用文献综述、实证分析和案例研究等方法,搜集大量相关资料和数据,进行分析和归纳。
研究内容研究内容和方法VS02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问题经济总量持续增长我国区域经济总量持续增长,东部地区经济增长迅速,中西部地区发展相对滞后。
产业结构调整我国区域产业结构逐步优化,但仍存在传统产业占比过大、资源型产业占比过高的现象。
城镇化进程加速我国城镇化进程加速,但各地区城镇化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
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区域经济发展问题区域发展不平衡01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现象较为严重,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在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
资源环境约束02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受到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增强,能源、水资源等资源短缺,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
市场化程度不高03我国区域市场化程度不高,市场机制不完善,企业竞争力不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发展阶段差异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阶段存在差异,东部地区已进入工业化中后期,而中西部地区仍处在工业化初期阶段。
政策因素影响各地区政策因素也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重要原因之一,如税收政策、产业政策等。
区域经济发展差距03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制定区域发展政策,通过财政倾斜、优惠税收等措施,吸引要素流入,提升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
不同省份城乡经济发展的差异分析
不同省份城乡经济发展的差异分析一、引言随着中国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不同省份城乡经济发展差异日益凸显。
本文旨在探讨不同省份城乡经济发展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为促进中国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提供参考。
二、城乡经济发展状况1.京津冀地区京津冀地区是中国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其中北京、天津属于直辖市,高度发达;河北、河南、山西、山东地区城乡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在京津冀地区的城乡经济发展中,农村地区发展相对滞后,但是由于北京、天津的引领作用,吸引了大量的外来投资,促进了该地区城市经济的发展。
2.长江经济带地区长江经济带地区是中国重要的经济发展区域,城乡经济发展状况各异。
其中,江苏、上海、浙江地区城乡经济发展较为发达,农村地区以农业为主,但由于其地理位置的优势,靠海且沿江而建,有着良好的交通和物流条件,受到外来资本的吸引,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安徽、湖北、江西、湖南地区的城乡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但是随着国家政策的推动,这些地区的产业转型升级正在加速推进。
3.西部地区西部地区分为中西部地区和西北地区。
中西部地区以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为代表,城乡经济发展呈现不平衡状态。
城市经济发展较快,但农村地区的发展还存在不小的差距。
西北地区包括新疆、西藏、青海三个省份,由于其地域辽阔,交通不便等因素的制约,城乡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三、原因分析1.地理位置和区域经济优势京津冀地区的城乡经济发展状况差异较大,主要是由于其中的区域经济优势不同。
北京、天津地区由于其地理位置和政策优势,促进了其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
而河北、河南、山西、山东等地由于地处内陆地区,交通和物流条件相对较差,城乡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2.外来资本的吸引力城市的发展需要投资和资本的支持,城市通常吸引更多的外来资本以推动其快速发展,从而进一步吸引更多资本的进入。
长江经济带地区,包括江苏、上海、浙江等地的城市因其地理位置和商业环境的优势,成为外资进入中国的热门地区,快速吸引了大量的外来资本,从而加速了该地区的城市经济发展。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综述2文献综述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综述2文献综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综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一个复杂的领域,吸引了广泛的学术关注。
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述,从多个角度综合分析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研究现状与趋势。
一、引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指在区域经济内部实现各要素、产业、地区之间的协调与平衡,达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最优化的目标。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和学者的重视。
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研究1.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定义与内涵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定义与内涵是该领域研究的重点之一。
学者们普遍认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追求社会公平与资源配置的合理化。
具体来说,它包括要素配置的协调、产业结构的协调和地区发展的协调。
2. 区域发展阶段理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常常与区域发展阶段理论联系在一起。
该理论认为,不同的区域在经济发展中经历着起步阶段、成长阶段和成熟阶段。
理解这些发展阶段对于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1. 产业结构因素产业结构是影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合理的产业结构可以实现要素的高效配置和区域间的均衡发展。
因此,研究产业结构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
2. 区域政府角色区域政府在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通过制定政策和提供公共服务,区域政府可以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区域间的协调与平衡。
研究区域政府的角色对于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研究1. 产业政策产业政策是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
通过制定差别化的产业政策,可以促进产业结构的协调与转变,实现区域间的协调发展。
研究有效的产业政策对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2. 区域规划区域规划是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基础。
通过合理规划土地利用、城市布局和基础设施等方面,可以促进区域的协调与平衡。
文献综述(15篇经济类中外文)
⽂献综述(15篇经济类中外⽂)国际经济形势特点与中国外向型模式转变张燕⽣、国家发展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前⾔2008年得⾦融危机对世界不同的经济体产⽣了不同的影响,因此引发了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和主要国家对全球经济均衡⾏问题的思考以及采取的应对措施,但是主要经济体对承担全球经济失衡的调整责任存在很⼤分歧。
对世界经济形势的研究有助于我国抓住机遇,深化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
正⽂⼀、国际⾦融危机影响的严重性和复苏的曲折性超出预期从美国的“⽹络泡沫”“⾦融与楼市泡沫”的形成与破灭到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加剧,以及主要经济体国家对引发经济失衡责任的推诿和对⾦融监管的缺失。
如美国在承担全球经济失衡调整代价和全球治理责任⽅⾯企图想把代价对外转嫁,如责难中国的制度和产业政策,控诉中国倾销和政府对汇率的操纵等等,这些因素都导致了经济复苏⾯临着严峻的考验。
西⽅国家多想尽快的⾛出经济的低迷期,也提出了⼀些具体的措施,如奥巴马要为美国社会在未来5年内创造出200万个新的⼯作岗位和提出了”再⼯业化“的⼝号等等,但是其⾯临着⾼失业率、主权债务⾼筑和严重的内需不⾜以及近⼏年在技术专利申请领域增长率下跌了20%左右,同时随着国内的经济刺激政策的到期,都会使得这些措施举步维艰。
总的来说全球经济现状不容乐观,西⽅主要经济⼤国没有很好的监管⾦融市场,由于其奉⾏的⾃由市场和⾃有竞争,缺少政府的宏观调控,是经济危机产⽣的重要因素。
⼆、2010 年下半年的出⼝形势和引资环境由于⾦融危机的影响导致全球市场的需求减少,加之⼈民币汇率的提⾼,势必会使得我国的对外出⼝降低,挑战与机遇并存,此时也是贸易增长⽅式转变的契机,中国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得中国从⾦融危机中较早的⾛出,国内投资环境良好,但很多投资商从原来的制造业转向房地产业和服务业等。
三、关于我国外向型模式转变的建议中国现在是世界的制造⼯⼚,对外贸易的顺差很多是由处于全球供应链低附加值的环节创造的,因此要强调中国制造,创造⾃⼰的品牌和拥有核⼼竞争⼒,多制造和出⼝⾼附加值的产品。
全要素生产率与地区经济增长差异——一个文献综述
J L ( +t =n o g A) 一
D
h(+ +) l g 6+ n
I S 南 mk ()
—
b S (1 I )
直表现优异 ,但经济增 长在地 区间的非一致性越来 越
突 出 。我 们 的 问题 是 ,为 什 么 世 界 各 国 的 经 济 增 长 有 着
如 此 大 的 差异 ?
M ni 以此回归模型为 基础 ,对 15个 国家 16 ak w等 9 90 18 95年的数据进行 回归 分析 ,修正后 的索洛模 型可 以 解释 8 %的跨 国收入差异 ,如果排除 了不可避免 的数据 0
亚新兴工业 国家的增长源泉进 行研究 ,也得 出类似 的观 点。Kum n (94 r a 19 )在 国际上颇有影 响力 的 《 交》杂 g 外 志上发表文章 ,对亚 洲乃至 中国经 济的快 速增长提 出质 疑。在其随后的研究 (《 萧条经 济学的 回归》 99 ,19 )更
到更好的研究视角和方法 。这对 我国实现经济增 长方式
郭庆旺等2005利用非参数deamalngluiat指数方法对中国省份tfp进行分析并利用核密度估计对中国省份经济的相?94?一对劳动生产率相对全要素生产率相对效率和相对技术进步做分布动态演进分析认为省际经济增长差异较大且有逐步增大的倾向原因是tfp尤其是技术进步率差异较大且逐步增大所致
第2 卷 8
的转 变 ,促进 区域 经 济 协 调 发 展 具 有 重 要 的 理 论 意 义 和 现实意义 。
是直接指 出亚洲国家的增长是 “ 主要来 自于汗水 而非灵
感 ,来 自于 更 努 力 的 工 作 而 非 更 聪 明 的 工 作 ” 的 说 法 ,
1 国外研 究进展
11 重 要素 投 入 的 增 长 理 论及 其演 变 .
南京市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分析
南京市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分析作者:郭昊杨小林来源:《决策与信息·下旬刊》2011年第05期摘要本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找出了影响南京六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子,同时又结合目前南京市区未来的发展目标,最终得出南京六区在发展第二产业的时候,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第二、三产业协调发展,最终促进南京整体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南京市区域差异主成分分析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一、引言在民国时期,国民政府对南京的经济建设曾经付诸相當努力,兴建过一批在全中国有一定影响的企业。
1949年后,南京发展相对缓慢,但重化工业规模仍居江苏第一。
在1980年代改革开放后,由于南京经济以国营事业为主,相较于以外资和私人企业为主的苏州、无锡等长三角其他城市,发展较为滞后。
2009年,南京市人均GDP为55290元,位居江苏省第三位,在苏州(84810元)、无锡(81738元)二市之后;GDP总量为4230亿元,居江苏省第三位,次于苏州(74401亿元)和无锡(4992亿元)两市。
2009年南京市财政总收入901.15亿元,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34.51亿元。
从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南京的经济发展水平有待于进一步发展,以缩小和苏州,无锡的差距。
因此,研究南京各区域的经济发展差异,找出影响各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原因,综合提升南京的经济发展水平是目前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二、相关文献综述目前关于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实证研究,主要有:(1)对于我国的区域经济差异的研究。
杨开忠(1994)在对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研究时,同时采用了变差系数,加权变差系数方法,结果表明我国不同区域的相对收入差距变化具有不同的趋势,省,大区和地带分别呈倒U 型,S型和U型变化。
(2)众多学者对于一些经济发达省份区域差异的研究。
胡志远,欧向军(2007)运用泰尔指数对江苏省基于泰尔指数测度方法对江苏省1978- 2004年人均GDP、人均农业总产值、人均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和人均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等4方面指标的区域差异进行测度分析,得出江苏省三大区域间的差异程度均呈现不断扩大趋势,且对区域差异影响较大。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综述2(文献综述)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综述——经济学的视角一、关于区域间发展关系研究(一)均衡发展理论均衡发展理论主张各地区、各产业应基本保持同步发展,通过平衡部署生产力,实现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
其代表人物有赖宾斯坦、纳克斯和罗森斯坦一罗丹。
赖宾斯坦(Leibenstein H,1957)的临界最小努力命题论,主张发展中国家应努力使经济达到一定水平,冲破低水平均衡状态,以取得长期的持续增长。
保罗·罗森斯坦一罗丹(P.N.Rosenstein 一Rodan,1943)主张发展中国家在投资上以一定的速度和规模持续作用于众多产业,从而突破其发展瓶颈,推进经济全面高速增长。
该模型主要缺陷是没有看到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潜在作用,出口基地模型弥补了这一弱点。
出口基地理论(export base theory)最初由美国经济学家诺思(North,1955)提出,后经蒂博特(Tiebout)、罗曼斯(Romans)以及博尔顿(Bolton)等人的发展而逐步完善。
其理论基础是静态比较分析中的外贸乘数概念;其基本思想是:一个区域的经济增长取决于其输出产生的增长,区域外生需求的扩大是内生增长的主要原动力。
根据这个理论,如果每个地区都集中力量发挥自己的优势,自由贸易会逐步平衡地区间的要素(资本和劳动力)、价格(利润和工资),从而导致地区差距不断缩小。
纳克斯(R.Nurkse,1953)认为,在不发达国家中,贫穷既是其资本形成率低下的原因,也是其结果。
资本缺乏是产生贫困恶性循环的根本原因,资本形成不足是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和约束条件。
均衡发展理论注重促进社会公平、缩小地区间发展差距和维护社会稳定,有利于地区和产业间的协调发展。
但对工业化过程中片面强调工业化,忽视地区之间、部门之间的均衡协调发展的倾向有所影响。
(二)非均衡发展理论针对罗森斯坦—罗丹、纳克斯等人提出的部门、区域的均衡增长理论,另一些经济学家则从相反方向提出了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理论。
县域经济发展的文献综述
县域经济发展的文献综述【摘要】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县域经济的发展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和全面建和小康社会都有重要作用。
本文从县域经济的内涵入手,对县域经济的概念界定和特征进行了综述。
同时,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指标体系以及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作出了综述。
【关键词】县域经济;发展指标;发展模式1.县域经济的内涵及特征1.1 县域经济的概念界定高焕喜(2005)指出,县域经济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上,县域经济是县域范围内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综合;狭义上,县域经济指的是以县级经济区域为地理空间,市场为导向,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具有地域特色,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
孟宪江,刘福刚(2005)认为,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重要推动,以市场为导向,优化资源配置,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特殊区域经济。
冯德显(2004)指出,县域经济指的是县域范围内,各种经济成分有机构成的一种区域性经济系统,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据特殊的重要地位。
朱舜(2001)认为,县域经济是县行政区域多种经济活动交织形成的经济有机体。
综合上述学者观点,县域经济是指在县级行政区划范围内,以农业经济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涉及产业各部门协调发展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区域经济。
是以县城为中心,以集镇为纽带,以农村为腹地,广大乡村为基础的区域性经济,包括县城经济,乡镇经济,村域经济各个层次。
1.2 县域经济的特点区域性。
王怀岳(2001)指出县域经济在空间上具有一定的范围,在地理上具有一定的位置和相互间可分的行政界线。
县域经济的社会再生产过程,在一个特定的区域进行,县域的经济管理权限也集中在这一范围内。
有学者认为,由于各个县域地理位置、资源条件和发展基础的不同,不同县的县域经济发展差别很大,存在明显区域性的特点。
开放性。
陈清(2004)指出,由于县域之间存在自然资源、经济发展水平等条件的不同,县域之间必然存在差异和梯度。
县域经济的发展必然以与外界交往为前提。
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尺度分析
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尺度分析一、本文概述《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尺度分析》这篇文章旨在深入探讨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现象、原因及其时空演变规律。
中国作为一个地域广阔、人口众多的国家,其区域经济差异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从时空尺度的角度出发,对中国区域经济差异进行系统的分析,以期揭示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决策参考,同时也为学术界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文章首先将对区域经济差异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明确研究范围和目标。
接着,通过对历史数据的梳理和分析,揭示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演变历程和现状。
在此基础上,文章将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深入剖析区域经济差异的形成机制,包括自然资源、政策倾斜、产业结构、人口流动等多方面的因素。
在时空尺度分析方面,文章将采用时间序列数据和空间面板数据,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对区域经济差异进行量化分析。
通过构建计量经济模型,揭示区域经济差异在不同时空尺度上的动态变化特征,以及各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和贡献度。
文章将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旨在缩小区域经济差异,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文章还将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深入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文献综述区域经济差异作为地理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多个学科共同关注的重要议题,其研究历史悠久,成果丰硕。
早期研究主要侧重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及其形成机制,而随着空间分析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从时空尺度的视角探讨区域经济差异的动态演化过程。
在区域经济差异的理论研究方面,新古典经济学认为,要素禀赋、技术进步和制度差异是导致区域经济差异的主要原因。
新增长理论则强调知识溢出、人力资本积累和创新活动在区域经济增长中的关键作用。
而新经济地理学则通过引入空间因素,解释了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和区域经济差异的形成。
在时空尺度分析方法的应用方面,随着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尺度分析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区域经济学课后题答案
区域经济学课后题答案1. 什么是区域经济学?它的研究内容包括哪些方面?区域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研究的是地理区域内经济活动的产生、发展和影响因素。
区域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研究不同地理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特点、产业分布情况等,帮助理解不同区域间经济差异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区位选择与区域比较优势:分析企业为什么选择特定地理区域进行投资和生产活动,以及不同地理区域的比较优势,帮助提供决策依据和政策指导。
•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研究地理区域的经济增长机制、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和影响因素,分析经济发展的动力所在和体制条件。
•区域间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合作:研究不同地理区域间的经济一体化程度,分析区域间的经济合作机制和模式,推动区域间经济融合发展。
•区域政策与规划:分析制定和实施区域发展政策的理论和实践,帮助指导区域经济的长远规划和政策调整。
2. 请简单描述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定性研究方法和定量研究方法两种主要类型。
定性研究方法:定性研究方法主要通过描述和解释实际的经济现象和行为,帮助理解经济活动背后的原因和动因。
具体的定性研究方法包括:•案例研究:通过深入研究个别地理区域或企业的实践案例,了解其特点、经验和成功因素。
•实地调查:通过实地访谈、观察和调查,收集和整理具体地理区域的经济数据和信息。
•文献综述:通过对现有文献和研究成果的综合分析和评估,总结和归纳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和实践。
定量研究方法:定量研究方法主要通过数学和统计模型来分析和预测经济现象和行为的规律性。
具体的定量研究方法包括:•统计分析:通过收集大量的经济数据,并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分析和推导。
•数量模型:通过建立和运行数学模型,模拟和分析地理区域经济的运行机制和发展趋势。
•计量经济学方法:通过建立经济理论模型和数据回归分析来检验和验证经济假设和关系。
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在区域经济学的研究中相互补充和支持,可以综合运用以获得更全面和准确的研究结果。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文献综述
财经研究9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文献综述翟仁祥 黎 伟摘 要:在分析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过程历史和现状基础上,辨析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概念和内涵,通过分析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原因,对区域经济协调的影响因素、机制、政策措施进行文献比较研究并简要评述。
研究发现要素流动自由有序流动促进产业转移,区域间产业梯度转移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差距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产业转移 要素流动前言 根据“先富后富、共同富裕”论,在经济增长“效率优先”、增长极理论和梯度推移理论指导下,1978年改革开放到1990年,我国在事实上实行了向东部沿海地区倾斜的不平衡发展战略,根据“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带划分原则,国家重大基础投资、产业布局的重心向东部沿海地带倾斜,重点在中部地带布局能源、原材料工业。
经济发展的实际成效很显著,从南到北沿海岸线设立的沿海开放地带,经济特区、沿海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海经济开放区等特殊经济区成为重要的增长极,发展外向型经济,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地区成为“中心地区”,推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引领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心,辐射带动其他地区发展。
但是极化效应大于扩散效应,东中西三大地带的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不断扩大。
1991年以后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国家强调实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促进地区经济的合理分工和协调发展,强调生产力的合理布局和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
1、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概念和内涵 从学科发展进程而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概念是我国经济学者从我国建国乃至改革开放以来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实践所赋予其科学内涵的一个概念(覃成林,1998)[1],所谓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就是不同区域之间在经济交往上日趋密切、相互依赖日益加深、发展上关联互动,从而达到各区域的经济持续发展的过程(覃成林,2013)[2]。
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实际情况而言,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从国家宏观层面而言,主要是处理好东部和中西部的关系、沿海和内地的关系;从省级行政区域或若干个省际行政区交接区域层面而言,就是省级区域经济差距逐步缩小,比如长三角区域内部、江苏苏南苏北区域之间、安徽皖南皖北区域之间、山东鲁西南鲁东北之间,等等。
农村区域发展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农村区域发展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导言:近年来,农村区域发展备受关注。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地区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
为了更好地理解农村区域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本文对相关的文献进行了综述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新的研究方向和建议。
一、农村区域发展的背景和意义农村区域发展是指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针对农村地区经济、社会、生态等问题,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农村地区的全面发展。
这对于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些研究指出,农村区域发展不仅影响着农村地区的生存状况,也对国家整体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二、农村区域发展现状和问题1.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与城市相比仍存在差距。
一些研究指出,不完善的农村基础设施是制约农村区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地区的公共服务水平,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2.农业现代化和农村产业转型随着农村地区农业现代化的进步,传统的农村产业结构也面临着调整和改变的压力。
研究表明,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培育农村新兴产业,是农村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因此,加强农业现代化建设,促进农村产业转型,成为农村区域发展的重要任务。
3.农村人力资源和教育问题农村地区的人力资源和教育水平相对较低。
这不仅限制了农村居民的发展机会,也限制了农村地区的整体发展。
因此,加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改善农村教育条件,是实现农村区域发展的重要措施。
三、农村区域发展的政策和实践1.政府支持政策政府对于农村区域发展给予了积极支持。
一些研究指出,政府的政策引导和财政投入是推动农村区域发展的重要手段。
因此,加强政府支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高政府对农村地区的投入,将有助于促进农村区域发展。
2.公共参与和社会组织农村区域发展不仅需要政府的支持,也需要广大农民和社会组织的参与。
一些研究指出,积极引导公众参与农村区域发展,培育和促进社会组织,可以提高农村区域发展的效果。
区域经济政策研究文献综述
区域经济政策研究文献综述作者:李珊来源:《现代商贸工业》2017年第32期摘要:区域经济政策是政府指导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和手段。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区域差距问题愈加突出,经济政策的效用也愈加显著。
通过对国内外区域经济政策的相关文献系统的梳理、比较研究发现:区域差异、社会不平等问题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的通病,区域经济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具有两面性。
制定科学合理的区域经济政策,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将是政府决策者最优的现实选择。
关键词:区域经济政策;区域差距;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工具选择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ki.16723198.2017.32.0101引言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
国民经济总量实现了质的飞跃,国际地位也不断上升。
其中,作为政府指导经济发展的工具——区域经济政策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但也出现了区域经济差距不断拉大、收入分配不均、不平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通过对区域经济政策的相关文献的研究梳理,发现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当前许多国家或地区面临的问题,中国也不例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沿海与内陆、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差距逐渐显现。
自“九五”计划以来提出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将会是我国长期坚持并落实的基本国策。
然而,由于时间和地域的差异,区域问题也各有不同。
何时何地实行怎样的区域经济政策,将会是相关学者乃至政府今后研究具体区域问题的思路所在。
文章从理论依据、发展演变、研究对象、政策创新以及工具选择等方面对国内外区域经济政策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系统梳理和评述,旨在为缩小区域差距、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制定者提供一些新的思考点。
2区域经济政策的理论依据区域分工理论、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理论和非均衡协调发展理论是区域经济政策的三大理论基础。
区域分工理论是制定区域经济政策的理论依据,主要分为成本学说和地区主导产业理论。
区域经济战略研究文献综述论文
区域经济战略研究文献综述论文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此在国家整体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国内外的专家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具体实践,使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内容和形式不断更新,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和与时共进的特征。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1引言。
1958年美国发展经济学艾伯特·赫希曼在《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率先提出发展战略这一概念,重点讨论发展中国家如何利用自己的潜力、资源与环境,谋求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联合国先后制定了60年代、70年代、80年代三个10年的国际发展战略,它使得发展战略一词逐渐越出以发展中国家为研究对象的范围,也广泛运用于发达国家。
2国外研究现状。
21理论贡献。
1区域平衡增长论。
均衡增长的主要涵义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个行业和部门相互协调、共同增长。
主要包括赖宾斯坦的临界最小努力命题论、纳尔森的低水平陷阱论、罗森斯坦和罗丹-的大推进论,以及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论和平衡增长理论。
2区域不平衡增长论。
区域不平衡增长论认为增长过程在实质上是不平衡的。
其代表理论有佩鲁的增长极发展理论、缪尔达尔的循环累积因果理论和赫希曼的依附理论。
3区域阶段发展论。
倒型理论-1965年,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森把库兹涅兹的收入分配倒型假说应用到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方面,提出区域经济差异的倒型理论。
他通过分析24个国家的国际横截面数据和10个国家的时间序列数据,认为国内不同发展阶段区域不平等的变化趋势,地区间收入差异的长期变动趋势大致呈倒型。
4钟型发展理论1980年。
美国著名区域经济学家阿朗索提出了钟型发展理论,引入了描述经济发展过程的变化次序模式—钟型模式。
在发展初期,国家的增长是不平衡的,存在富裕地区与贫困地区。
即使在某一区域内,用各人口组所占财富比例来衡量,社会不平等现象也很突出。
由于某一个或几个城市增长很快,高速城市化是增长早期的特点。
22国外典型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战略选择案例。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与对策研究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与对策研究研究题目: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与对策研究摘要: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本论文旨在探讨这一问题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通过研究不同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差异的背后因素,结合实际数据进行分析,本研究得出了一些重要结论。
首先,不平衡的地区经济发展与差异化的实施密切相关。
其次,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调整不够发达也是引发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原因。
最后,本论文提出了一些针对问题的解决对策,包括加强区域合作、促进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和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等。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原因,对策1. 引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日益凸显。
这种不平衡不仅造成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差距,也对整个国家的发展带来了风险。
因此,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和对策对于加强地区经济合作,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研究问题与背景2.1 研究问题本研究的研究问题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制定对策来解决这一问题?2.2 研究背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深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各个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现象日益凸显。
不同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不仅严重影响了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还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
因此,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并提出对策,对于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 研究方案方法本研究采用混合研究方法,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首先,通过文献综述和案例研究,分析不平衡经济发展的原因。
然后,采集相关的数据,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分析,探讨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差异。
最后,根据实证结果提出相应的对策。
4. 数据分析和结果呈现4.1 原因分析通过文献综述和案例研究,本研究分析了不平衡经济发展的原因,包括差异、资源配置不平衡和产业结构不合理等。
4.2 数据分析本研究运用统计学方法,采集了不同地区的经济数据,并进行了数据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原因文献综述:杜春勇学号:班级:国贸1304摘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研究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重点领域,对于形成区域经济差异的原因,学者们也各有解释,如资本流动、发展战略等。
但这些研究中还存在一些不足,突出地表现在对欠发达地区的研究和形成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动力机制的研究上。
针对上述问题,文章对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研究提出了 4 个方面的展望:扩大研究围、细化研究对象、提炼动力机制、创新研究方法。
一、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原因研究关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形成的原因,国众多学者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释。
从总体上看,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假说:(1)人口迁移与人力资本假说人口迁移与人力资本假说认为,经济利益是人口迁移的主要动机,对于迁出地而言,不仅减少了可分享地方国生产总值的人口,还获得了迁移者在迁出地工作而转移到迁出地的部分收入,从而使迁出地人均经济水平得到提高;而对于迁入地,由于迁入人口分享了当地经济增长的成果,必然使迁入地人均经济水平有所降低。
该假说还认为,由生产中的专业化知识积累而形成的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会产生溢出效应,研究发展部门的人力资本开发应对经济增长产生促进作用,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
从人口迁移角度分析,王桂新、黄颖钰(2005)考察了 1995-2000 年间中国省际人口迁移与东部地带经济发展的关系,发现省际迁移人口(外来劳动力)已成为推动东部地带经济发展不可替代的重要因素。
正是大量外来劳动力的迁入,弥补了东部地带本地劳动力供给的不足,推动东部地带的 GDP 增长了 10%以上,对东部地带 GDP 增长的贡献度几乎达 15%。
杜小敏、建宝(2010)利用面板数据的变系数模型实证考察了人口迁移和流动对我国各地区(省域)经济的影响,结果发现:对东部人口迁入和流入大省来说,人口迁入对经济的影响大于短期流入人口;对于中部的绝大部分地区以及西部的一些人口输出大省,伴随人口迁出而引起的人力资本流失对当地经济的负面影响开始凸显。
金相郁、段浩(2007)在卢卡斯模型的基础上从人力资本角度分析,利用 1997-2004 年全国各省市区的面板数据进行人力资本与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高等人力资本能对区域经济发展作出很好的解释。
孔宪香(2007)认为人力资本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区域经济增长速度、区域比较优势的发挥、区域中心城市及城市群的形成、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实现等方面。
高素英、曙明、王雅洁(2010)根据省 1978-2006 年的样本,利用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了省高层次人才、一般人才和经济增长率的动态相关性。
结果表明一般人才比高层次人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更大;一般人才和高层次人才具有相互促进性。
(2)国际贸易和FDI假说国际贸易和 FDI 假说认为国际贸易不仅对国家之间的收入分配产生影响,也会对一国部的收入差距产生影响。
我国地区之间存在广泛的区域差异与不一致的要素禀赋条件,不仅使不同地区参与国际贸易的比较优势存在差异,也使对外贸易带来的要素收益变化在不完全市场条件下难以扩散,造成对外贸易的收入分配效应出现复杂的表现形式。
该假说还认为,FDI 是一种资本跨国流动,合理利用 FDI 对我国经济增长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这种推动作用不仅表现在增加了投资来源,更重要的是引导和推动经济体制的转变,促进生产方式由粗放式向集约式的转变,FDI 分布差异也会促进区域经济差距扩大。
何璋、覃东海(2003)进行跨省研究结果显示收入差距与以外贸依存度所表示的开放程度之间有一种凹型的关系,即在开放程度较低的时候,开放有利于收入分配差距缩小;在开放到了一定程度以后,开放却会扩大收入分配差距。
宋红军(2011)利用我国各省区市 19932008 年的有关数据分析了对外贸易对我国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对外贸易不仅直接导致了地区收入差距的扩大,而且通过影响全要素生产率间接扩大了地区收入差距。
杜亚丽(2010)认为无论是在流入规模上,还是在 FDI 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上, FDI 在东中西三区之间都呈现出逐次递减的趋势,且差距明显,FDI 区域分布的差异加剧了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不平衡。
(3)资本流动假说资本流动假说认为,东中西部地区之间存在资本使用效率的差别,中西部地区资本的使用具有高投入、低产出的特点,从而造成资本向东部流动,而资本流动又影响投资质量,从而拉大区域经济差距。
郭金龙、王宏伟(2003)将区域经济差距归结为资本流动,他们认为东部地区坚实的经济基础、良好的发展环境和较高的投资收益率吸引资本流向本地区,形成资本流动和地区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
而中西部地区政策环境和经济基础的薄弱,使得资本反梯度流向东部地区,再加上资本的规模效应不足,中西部地区面临资本短缺的困难,对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造成不利影响。
文斌、吴朝霞(2007)利用我国 1990-2004 年的相关数据实证研究得出结论:固定资产投资、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和外资的充分供给为东部经济的起飞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而中西部与东部相比,资本形成能力和积累能力差,中西部资金通过各种或明或暗的途径向东部流动成为社会资金流动的基本趋势,资金流量大的东部经济增长速度快,资金流量小的中西部经济增长速度慢。
文斌、邝嫦(2011)运用 1990-2008 年中国各省的时间序列数据,选取 13 个具体指标,并通过主因子分析法,从中提取了 4 个主要影响因子(资本流动、产业结构、劳动力、政策区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区域经济差距的最主要因子是资本流动。
(4)产业结构假说产业结构假说认为,加工主导型产业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而资源开发型产业大都分布在西部地区,这种产业结构的差异以及由此差异所导致的效益差异,是造成东西部地区发展差距的重要原因。
剑勇、朱国林(2002)将地区差距演变与地区产业结构调整进度及其空间分布差异通过基尼系数结构分解法联系起来,系统阐述了改革开放以来地区差距持续扩大的根本原因是第二产业的高产值份额和非农产业在空间上的不平衡分布。
金相郁(2007)利用 1999-2004 年期间中国 28 个省市区 29 个制造业行业的数据来分析动态外部效应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在中国制造业中,与MAR 外部效应相比,Jacobs 外部效应更显著,就是多样化的产业结构更有利于产业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
董晓峰、亚、孟杰、于琳荣(2010)以省为例,应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和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对产业结构和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和产业竞争力的优劣程度关系到区域经济增长的幅度,省各市州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推动效应的区域差异较大。
(5)城市化与城市群假说城市化既包括城市规划管理的进步、基础设施的完善、生态环境的保护、经济结构的合理化,又包括社会的文明进步、人口素质的提高、生活质量的改善等方面。
城市化与城市群假说认为,当前,我国已经开始进入工业化和城市化中后期发展阶段,城市是工业化时代区域经济的主要载体,区域经济发达的地区必然都有城市群或大中城市作依托。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家与国家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竞争集中地表现为组合城市—城市群之间的竞争。
雪雁(2006)详细分析了西北地区城市化与人均 GDP、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速度的关系。
结果表明:西北地区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间的相关关系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
高进田、杜传忠(2010)利用 20002007 年的面板数据,对中国东部沿海地级市地区的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
结果表明,沿海地级市地区的城市化,特别是其核心城市的发展对于该地区整体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起到负面影响。
安中轩(2008)通过分析我国当前城市化和新型工业化及区域发展新格局之间的关系,指出当前我国已到了城市群发展阶段。
城市群的发展有利于增强国家统筹区域发展的能力;有利于增强各地区竞争力,缩小区域之间的差距。
丁建军(2010)认为:我国经济部失衡在空间上表现为东、中、西三大部以及城乡之间的巨大差异,而中西部地区缺乏足以与东部三大城市群相抗衡的集聚中心进一步加剧了区域失衡。
二、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原因研究存在的问题(1)对经济欠发达区域研究的不足目前,学者对区域经济差异的研究多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近年来虽然也有学者开始研究,但相比对经济发达区域的研究还远远不够,特别是省际边缘区非常少见。
我国省际边缘区,尤其是地处欠发达地区的省际边缘区,计划经济时期,是政府投资的边缘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是外商投资的边缘区。
省际边缘区这一特殊的地域类型区受到研究的忽视显然是不行的。
从某种意义上讲,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潜力更大,且在其经济发展中为了少走弯路更需要进行科学的现状和预测的相关分析,指导其更好更快地发展。
(2)忽视对城市及小尺度行政地域的研究学者的研究多集中在全国和省域层面,很少有单独研究一个城市部经济发展差异,对比城市更小的行政地域部经济发展差异的研究就更少。
对国和省域的研究虽然能从宏观上指导城市发展,但仅仅是宏观指导是不够的,不能满足城市经济发展需求。
人们在城市及更小的地域单元中生产和生活,地区经济的发展更需要微观具体的指导建议。
(3)缺少对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动力机制的研究目前,学者们在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成因时多侧重于单个因素,即使讨论的是多个因素,也是对其分开论述,对成因间的相互作用,即动力机制的研究非常少。
我们不知道这些因素通过何种机制发挥作用,又在多大程度上发挥作用。
忽视动力机制的研究,不利于找到根本原因,从而缺乏针对性的对策建议,进而不能有效解决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中出现的种种问题。
三、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原因研究的展望(1)扩大研究围——加强对欠发达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研究当前,我国正在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缩小东中西部之间的差距、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目标。
学者们应该研究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调查其经济发展的历史、预测其经济发展的未来,在历史与现状的基础上,为其制定合理的宏观发展战略和具体发展措施,使其实现经济发展的各个阶段的目标,同时也使其避开经济发展的陷阱,从根本上推动我国经济欠发达区域的发展。
(2)细化研究对象——加强对城市及小尺度行政地域部经济发展差异的研究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国家或省的宏观指导,但城市更需要更为具体的研究来指导经济发展,并对未来进行预测,学者们可以把研究对象划分的更细微、更具体,加强对城市及小尺度行政地域单元部经济发展差异研究。
这样不仅可以了解地区的具体现状,选择合适的主导产业,发展特色经济,更有利于地区之间相互学习成功经验,完善本地各项设施,促进地区间的共同发展。
(3)提炼动力机制——加强对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动力机制的研究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共同作用影响区域经济差异的形成,导致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这些成因之间多数存在着联动关系,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效应也较大,应该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教训,归纳和整理现有的理论,构建出一套相对完善的理论体系框架和研究式,更好地开展研究,从而更好的提出下一步发展的启示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