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净山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与管理模式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梵净山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与管理模式研究

唐明贵1黄海燕2

(1.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旅游系,贵州贵阳550004;2.贵州财经学院资源与环境管理学院,贵州贵阳550004)

摘要:针对当前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与保护之间的矛盾冲突,本研究以贵州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在调查其开发与管理现状的基础上,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从科学开发和管理的角度提出了梵净山自然保护区未来的发展模式,包括功能分区开发模式、生态产品设计模式、农家旅馆接待模式和科学管理模式。

关键词:梵净山自然保护区;开发与管理模式;生态旅游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9549(2010)03-0045-04

文献引用:唐明贵,黄海燕.梵净山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与管理模式研究[J].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3):45-48.

Tourism Exploitation and Management Model in Fanjingshan Nature Reserve

Tang Ming-gui Huang Hai-yan

(Department of Tourism,Guizhou Commercial College,Guiyang,Guizhou 550004 School of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Guizhou College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Guiyang, Guizhou 550004)

Abstract: In view of the current phenomenon between tourism exploitation and protects of nature reserve the conflicts, This research take the Guizhou Fanjingsha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as an example, In the investigation foundation, existing problems in-depth analysis, scientific exploita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the standpoint of model for future development Fanjingshan nature reserve.These including function zoned exploitation model, ecological product design model, family hotel reception model and scientific management model.

Key words: Fanjingshan nature reserve; Exploitation and management of model; Ecotourism

有资料表明,1997年全国有23%的自然保护区因开展生态旅游而遭到破坏,有11%的自然保护区甚至出现生态环境退化[1],时至今日这种状况未得到根本改变。问题的产生,除部分源于经济利益驱动外,主要是由于开发者对自然保护区旅游究竟如何开发与管理认识不足[2]。

“永恒的净土—中国梵净山”也正面临着同样的尴尬。1999年《中国绿色时报》第四版刊登了“梵净山无奈诉说”一文,对“梵净山,这一方净土还能保持多久?”提出了质疑。曾被相关专家称为“美丽刀痕”的梵净山索道于2009年4月28日正式开通,这无疑更加剧了梵净山保护区开发与保护的矛盾冲突。基于此,本文将在现状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从科学开发与管理的角度探讨梵净山保护区的未来发展模式。

一、研究区现状调查与分析

梵净山保护区位于贵州江口、印江和松桃三县交界处,总面积约567km2,生态旅游区面积约为40km2,

收稿日期:

作者简介:唐明贵(1978-),男,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旅游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区域旅游经济。

占总面积的9.5%。保护区发现有10~14亿年前的古老地层,繁衍着2600多种生物,是人类难得的生态王国。梵净山与文殊道场五台山,普贤道场峨眉山,地藏王道场九华山,观音道场普陀山并称“中国五大佛教圣地” [3]。浓郁的地方民俗风情也为梵净山的旅游增添了奇异的色彩,其中苗族、土家族的傩堂戏被誉为“戏剧活化石”;“上刀梯”、“纸包火”、“钉鸡”、“白马悬蹄”、“口含红铁”等傩技绝活都堪称“中华一绝”[4]。梵净山保护区1986年被批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同年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

(一)旅游开发现状

梵净山旅游开发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登梵净山有东西南北四条线路,但目前开发供游人登山的只有西线和南线。游客可从南线沿着步道穿行于山间,其间在东坡要经过一段陡峭曲折的石阶。该步道将核心区分成了两部分,严重地破坏了梵净山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的完整性,游客现在只能在保护区的北部才能发现金丝猴的踪迹。金顶区域内和附近其它山峰上修建的宾馆严重地破坏了自然景观,为了方便游客游览而修建的公路和索道对周边的自然生态环境也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这些增加的项目虽然能更多的为游客到达山顶提供便捷,但却减少了梵净山的神秘色彩[5]。

1998-2009年连续8年举办“梵净山国际旅游节”,其知名度得到较快提升,旅游吸引力不断增强,1999年接待游客6万人次,2009年上半年,梵净山接待旅游旅客56.7万人次,同比增长62%,超过2008年全年接待人数。并且,梵净山“假日旅游现象”十分突出,2009年十•一黄金周,接待游客 2.77万人,其中10月5日接待量超过6000人次,而金顶是最具吸引力的景点,其日生态容量只有4308人次[6],这种超容量接待,再加上管理上的缺失,使其存在严重的生态安全隐患。

梵净山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还处在较低层次阶段。在食宿方面,旅游高峰期会出现尖锐的供需矛盾,大量的游客只能住入几公里以外的农户家,且卫生条件不能达到游客的消费期望值;旅游商品缺乏,在黑湾河只有一家蜡染店和一家竹制品店,以及一些农产品,如梵净山茶叶、优质稻米、礼品瓜等;旅游服务意识差,无专门的娱乐中心,服务人员缺乏专业培训;标志系统不完善,解说系统尚未建立。

(二)社区参与

梵净山自然保护区内涉及3个县、7个乡、25个村,共3150户,13417人(其中居住在核心区内的居民112户,462人)。目前,周边三县仅围绕梵净山开展旅游服务活动的从业人员有2000多人。优先支持保护区内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区内各种服务活动和项目,初步统计保护区内的参与服务的居民占总数的50%,年均收入在6000元以上。在保护区旅游线上从事餐饮餐服务的有81人,27个摊点和利用自己的住所开展饮食等服务活动。保护区内从事专项劳务人员180人,其中64人是区内居民,年平均总收入为31万元。运输服务收入26万元,区内居民有中巴车四辆,面的7辆,货车4辆。总体来看,社区参与人数相对较少,参与的项目和服务附加值较低。

(三)管理体制

梵净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为了积极开展好管护工作、发挥正常职能,围绕保护区的边界设置了3个管理总站,三个林业公安派出所、九个基层护林站、一个试验场,管理局机关公设10个科室。管理局属事业单位,业务及工资由林业厅管理,人事由地方管理的双重管理体制。

管理体制不顺,导致保护区的多头管理,各自为政,条块分割;治理结构不合理,产权不清,不能形成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管理程序不科学,使许多有效的措施不能落到实处。在具体操作上,保护区即使有了较为合理的规划,由于行政区划,人员配备,资金供给,政策法规等方面的限制,很难达到预先的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