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差异教育_走班制分层分类教学模式_的实践与探索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学生在选择中体验成功。学生能够根据自 己的兴趣爱好与学科能力水平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 真正打造了适合学生发展成长的教育,学生的学习兴
目标评价:各班根据分班情况设立目标参数 趣浓厚了、学习的动力增强了、自信心提升了、作业质
X,假设某次考试教学班超过目标参考分数线的 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参与性明显进步。
涵还是体现在课堂上,课堂不改变,形式做的再 再单独编制,但在难度系数上要层次分明,落实
好也不可能真正获得成功。
普遍性,突出特殊性,对 AP 班和提高班不同的能
(1)解读层次,明确分层培养目标
力要求和作业要求进行明确标示,既鼓励了提高
强化班是学习基础相对较弱、学习有困难的 班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对 AP 班的学生也起到
分),考勤由任课教师和教学班班长共同负责,任 层次的教学进度。
课教师每节课后把考勤情况上报学部,学部通过 “每日一报”一天一通报,一周一汇总,既作为个
三、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在问题中实现突破
人量化的一部分,也作为班级量化的一部分。
随着走班制分层教学的推进,问题也不断出
(2)设立教师单元长,实行承包制管理
30 基础教育参考·2015/05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2.优化分层辅导 确 立“ 大 辅 导 观 ”,实 行 全 员 辅 导 制 度 ,打 破
班级的界限,任何一个班级的学生可以向任何一 位学科教师寻求帮助,制订了课内辅导和课外辅 导相结合、集体辅导和个别辅导相结合、教师辅 导和学生辅导相结合、行政班辅导和教学班辅导 相结合的辅导策略。
作 者 简 介 :曹 燕 云 、马 玉 才 、张 年 勇 、张 景 涛 、张 建 新 、杨 帆 ,山 东 省 潍 坊 第 一 中 学 ,E-mail:yanyuncao@126.com (山东潍坊,261205)
基础教育参考·2015/05 29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整体推进”,是指在数学学科“试点”的过程中, 学生,能在教师和 AP 课程班、提高班同学的帮助
采烈”地动了起来,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学
各层次教学具体内容由备课组通过集体备课
管理的难度。为此,学校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性的管 讨论通过,编写各学科分层教学目标细目表手册,分
理机制,保证了分层走班教学的有序性和实效性。 学科分层培养细目总表和各章节具体知识分层细
(1)实行“定座实名制”,严格考勤制度
1.提高认识,统一思想 召开全体教师会,进行了思想动员,消除了 疑虑,升华了认识;召开了家长委员会成员会和 全体家长会,向各位家长剖析差异明显的学情现 状,分析走班教学的现实意义;召开了全体学生 会,结合模块考试成绩进行了全体总动员;班主 任认真组织召开了“走班制分层分类教学”主题 班会,深入分析学生存在的学情差异及这种差异 的存在所造成的问题,将分层教学的实施方案印
一、科学筹划,精心准备,在规划中稳步推进
“差异教育— ——走班制分层分类教学”,是对 我校“模块走班”和“对开教学”两大教学实践继承 基础上的发展与创新,是我校“差异教育战略”的 纵深发展。为搞好这一课题的研究,学校组建了专 门的课题研究团队,先后多次外出考察,吸收借鉴 先进经验,制定了周密的实施方案,出台了详细的 工作流程,最终决定按“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单元 管理,分层走班;平衡师资、优化课表;点上突破, 整体推进”的步骤和原则,稳打稳扎地开展工作。
政道一单元
59
5
提高 3 班
0
1
3
53 0.8793
政道一单元
59
2
提高 4 班
0
1
8
54 1.0345
元培二单元
58
3
提高 1 班
1
0
7
56 1.0526
五、信心坚定,执着坚守,在坚持中收获成功
“差异教育—走班制分层分类教学”实施 6 年 来,成功地实现了“六个还给”:把时间还给学生, 把选择还给学生,把兴趣还给学生,把健康还给 了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把能力还给学生。
发传达给每一位学生,使学生对分层教学有了全 面的了解和心理上的认同。
2.单元管理,分层走班 结合班级位置的分布情况,本着“就近走班, 单元教学”的原则,将 35 个行政班划分为 5 个单 元,每个单元 7 个班,按 2:4:1 的比例划分,AP 课 程班 2 个,提高班 4 个,强化班 1 个,分层走班在 教学单元内进行。 3.平衡师资,优化课表 在施教层次的安排上,本着“量才而用、因需 定师”的原则安排教师。AP 班安排有教学特色、思 维活跃、课堂驾驭能力强的教师;提高班的教学 要求稳中求进,则安排一些基本功扎实、教风稳 健的教师;强化班的学生基础比较薄弱、学习习 惯较差,则更多地安排一些耐心、细致,善于与学 生沟通的教师。 在 施 教 班 级 的 安 排 上 ,我 们 按 照“ 跨 单 元 不 跨层”的原则安排教师。课程表的安排本着单元 组合、交叉排课的原则进行。教师以单元为单位 形成组合,课表以单元为单位结合教师的组合情 况进行编排。单元内,实施分层教学的科目安排 同一时间上课,以保证同时走班上课成为可能。 4.点上突破,整体推进 “点上突破”,指我们首先选择有代表性的一 门学科展开试点。经过问卷调查,学情会商,我们 发现学生在数学学科方面的能力差异最为明显, 成绩两极分化最为严重,鉴于此,我们于 2011 年 12 月首先在数学学科展开试点。
现。从教师方面来看,分层走班后,教师管理上有
每单元设教师单元长 1 名,单元长由学部主 压力,课堂进度节奏的把握上有压力,教学上有
任和所有教师共同推选的 5 名业务能力强,具有 压力,落实上有压力。个别 AP 课程班学生滋生了
高度责任心,拥有较高的组织能力、领导能力和管 自满情绪,强化班个别学生产生自卑情绪,还有
目表两部分,各层教师根据相关层次要求分层落实。
教学班任课教师排定座位后,每个学生将自
(3)整合内容,制定分层教学进度
己的班级和姓名贴在课桌前侧,上课时对号入
由于各层培养目标、知识目标要求不一样,
座,不能变更,讲桌上贴走班座次表,方便考勤和 必然导致各层的的教学进度略有不同,因此,各
管理。明确规定考勤分占学业成绩的 10%(10 学科本着“大统一、小差别”的原则,具体制订了各
班的负责人),选取 1 人为总课代表,总课代表即
1.优化学案制作
教学班班长,协作教学班任课教师落实各项工作。
按照不同层次学生的变化和需要,各学科及
2.细化教学,分层落实
时对学案进行了调整,强化班的学案实现了由无
在“分层走班制教学”探索与实践的过程中, 到有,由以前的作业纸改为单独编制独立的学
“分”与“走”仅仅是教学形式的变化,其真正的内 案;AP 班和提高班的学案实现了“合二为一”,不
提高班。 二是依据分层基础:即在调整时只调整升降
的学生,其他学生保持原班不变,以保持稳定。 三是依据学生选择:即升降的学生可以自由
选择自己的去向,但如果某一班级人数超过 65 人,则按分数从高到低调整。
四、多元综合,科学评价,在激励中激发潜能
评价是激发师生潜能的重要手段,在实施改 革的过程中,我们逐渐摸索出了一整套较为科 学、公正、有效的评价机制。
3.优化作业落实 针对分层教学后出现的收发作业混乱,落实不 到位的现象,各学科研究制定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一是规范了作业布置,任课教师在课堂上先明 确一遍,课代表晚自习的时候再强调一遍并把每个 教学班的作业工整地写在黑板上,并注明上交时间。 二是实施清单式管理,每个班的课代表利用 “作业收发统计表”记录本班学生上交情况,未交 的让学生签名确认。教师在看完作业后可在统计 表上评论学生完成情况奖励优秀作业,对于获得 优秀的作业,本人和班级量化各加 1 分,激发了 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作业质量。 三是执行“双挂钩原则”,作业上交情况与本 班(行政班)的班级量化管理挂钩,从而加大了行 政班主任对作业的督促力度。作业上交情况与模 块结业成绩挂钩,日常作业上交情况占最终成绩 的 15%(15 分)计入模块综合结业成绩。 4.优化教学管理 实行图片化管理。学部要求所有的教学班按 座位打印学生照片提供给任课教师,以强化考勤 和促进沟通。 5.优化教学分工 针对分层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各学科进 一步细化了教学分工,实施小课题专题化研究, 促进了分层教学的深化和教学效益的提升。 6.优化升降机制 针对动态调整过程中总有个别同学不情愿的现 象,制定了分层教学动态调整的“三个依据”原则: 一是依据测试成绩:达到 AP 水平的学生调 整到 AP 班,降到提高层次的学生原则上必须到
不断地积累总结,逐渐摸索出一套适合我校校情的“走 下掌握课本内容;提高班是智力因素较好,非智
班制分层分类教学”模式,并以此为模版,在数、理、 力因素差,学习习惯有待改善,但潜力较大的成
化、英四科同时展开,力争推广到所有的学科,从而真 绩中等的学生;AP 课程班是智力和非智力素质均
正实现“由点到面”的飞跃,达到整体提升的目的。
基础教育参考·2015/05 31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表 1 “分层走班制教学”提高班质量分析表 1—数学完成率
教学班
原强化 未考 进入 AP 实际
标准数 原 AP 数
完成率
班数 人数 线人数 过线
政道一单元
59
3
提高 1 班
1
0
11
56 1.1034
政道一单元
59
3
提wenku.baidu.com 2 班
1
2
12
52 1.0893
人数为 Y,则用 Y/X 作为评价参考系数之一。
第二,教师在挑战中提升能力。“差异教育—
第二,优秀率评价与提高率评价相结合。
走班制分层分类教学”中出现的挑战有利于教师
优秀率评价。为了加大优秀学生的培养力 职业素养的全面提升,任课教师除了传授课本知
好,学习兴趣浓,求知欲望高,基础知识扎实,整体
二、优化管理,细化教学,在机制中落实保障
素质较高的学生。实施分层教学的目的就是能够 真正能让 AP 课程班学生“吃得饱”,提高班学生
1.建章立制,优化管理
“吃得好”,强化班学生“吃得了”。
“走班制分层分类教学”开展以来,学生“兴高
(2)结合差异,明确分层知识目标
1. 对于学生评价,实行过程性与终结 性评价 相结合的方式
全程实行量化管理,量化结果作为学分认 定、评优树先等方面的参考标准。模块综合分 (100 分)=出勤分(10 分)+学习表现分(15 分) +作业分(15 分)+模块日常检测分(20 分)+ 模 块学分认定考试(40 分)。
2.对于教师评价,实行多元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第一,分层评价与目标评价相结合。 各层自己组织检测时,因命题难度和标准不一 样,只在各层内部进行横向比较。评价标准参考平 均分,具体操作办法为:假如各层的总平均分为 x, 各班的平均分为 y,则各层各班教师评价系数 =y/x。 模块学分认定考试等统一组织的考试,根据 完成率计算公式,可实现各单元各班各层之间的 统一比较和评价。 计算公式如下。 “AP 课程班”各班完成率 = 进入 AP 课程班 标准的人数 / 本班人数×90%。(注:AP 课程班允 许出现 10%波动空间,也就是说 AP 课程班只要 完成 90%就算完成率为 1。) “提高班”各班完成率 =(本班进入提高班以 上标准的人数 + 本班进入 AP 课程班标准的人 数)/ 本班总人数。 “强化班”各班完成率 =1+(本班进入 AP 课 程班和提高班标准的人数 / 本班总人数);(进入 AP 课程班的 1 个按 3 人计算)。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差异教育—— —走班制分层分类教学模式” 的实践与探索
◇曹燕云 马玉才 张年勇 张景涛 张建新 杨 帆
尊重学生的差异性,根据学生的差异因材施 教,是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我校 “差异教育— ——走班制分层分类教学模式”的实践 与探索,正是落实这一精神的大胆尝试。这一改 革,打破了原有固定编班、统一开设必修课的旧秩 序,建立了行政班与教学班并存、必修课与选修课 兼有、师生双向选择的教学新秩序,提升了办学理 念,创新了教学模式,收获了喜人的成果。
理能力的年富力强的教师担任,带领本单元任课 部分学生存在违反课堂纪律现象,甚至有的学生
教师,组织好本单元的教学与管理,每天收取各班 逃课旷课。面对这些问题,我们群策群力,献计献
的考勤情况上报学部。每个教学班每学科设 7 名 策,以问题为抓手,在问题的出现与解决过程中
课代表,每个行政班 1 人(同时为教学班内各行政 实现了方法的突破和过程的优化。
目标评价:各班根据分班情况设立目标参数 趣浓厚了、学习的动力增强了、自信心提升了、作业质
X,假设某次考试教学班超过目标参考分数线的 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参与性明显进步。
涵还是体现在课堂上,课堂不改变,形式做的再 再单独编制,但在难度系数上要层次分明,落实
好也不可能真正获得成功。
普遍性,突出特殊性,对 AP 班和提高班不同的能
(1)解读层次,明确分层培养目标
力要求和作业要求进行明确标示,既鼓励了提高
强化班是学习基础相对较弱、学习有困难的 班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对 AP 班的学生也起到
分),考勤由任课教师和教学班班长共同负责,任 层次的教学进度。
课教师每节课后把考勤情况上报学部,学部通过 “每日一报”一天一通报,一周一汇总,既作为个
三、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在问题中实现突破
人量化的一部分,也作为班级量化的一部分。
随着走班制分层教学的推进,问题也不断出
(2)设立教师单元长,实行承包制管理
30 基础教育参考·2015/05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2.优化分层辅导 确 立“ 大 辅 导 观 ”,实 行 全 员 辅 导 制 度 ,打 破
班级的界限,任何一个班级的学生可以向任何一 位学科教师寻求帮助,制订了课内辅导和课外辅 导相结合、集体辅导和个别辅导相结合、教师辅 导和学生辅导相结合、行政班辅导和教学班辅导 相结合的辅导策略。
作 者 简 介 :曹 燕 云 、马 玉 才 、张 年 勇 、张 景 涛 、张 建 新 、杨 帆 ,山 东 省 潍 坊 第 一 中 学 ,E-mail:yanyuncao@126.com (山东潍坊,261205)
基础教育参考·2015/05 29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整体推进”,是指在数学学科“试点”的过程中, 学生,能在教师和 AP 课程班、提高班同学的帮助
采烈”地动了起来,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学
各层次教学具体内容由备课组通过集体备课
管理的难度。为此,学校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性的管 讨论通过,编写各学科分层教学目标细目表手册,分
理机制,保证了分层走班教学的有序性和实效性。 学科分层培养细目总表和各章节具体知识分层细
(1)实行“定座实名制”,严格考勤制度
1.提高认识,统一思想 召开全体教师会,进行了思想动员,消除了 疑虑,升华了认识;召开了家长委员会成员会和 全体家长会,向各位家长剖析差异明显的学情现 状,分析走班教学的现实意义;召开了全体学生 会,结合模块考试成绩进行了全体总动员;班主 任认真组织召开了“走班制分层分类教学”主题 班会,深入分析学生存在的学情差异及这种差异 的存在所造成的问题,将分层教学的实施方案印
一、科学筹划,精心准备,在规划中稳步推进
“差异教育— ——走班制分层分类教学”,是对 我校“模块走班”和“对开教学”两大教学实践继承 基础上的发展与创新,是我校“差异教育战略”的 纵深发展。为搞好这一课题的研究,学校组建了专 门的课题研究团队,先后多次外出考察,吸收借鉴 先进经验,制定了周密的实施方案,出台了详细的 工作流程,最终决定按“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单元 管理,分层走班;平衡师资、优化课表;点上突破, 整体推进”的步骤和原则,稳打稳扎地开展工作。
政道一单元
59
5
提高 3 班
0
1
3
53 0.8793
政道一单元
59
2
提高 4 班
0
1
8
54 1.0345
元培二单元
58
3
提高 1 班
1
0
7
56 1.0526
五、信心坚定,执着坚守,在坚持中收获成功
“差异教育—走班制分层分类教学”实施 6 年 来,成功地实现了“六个还给”:把时间还给学生, 把选择还给学生,把兴趣还给学生,把健康还给 了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把能力还给学生。
发传达给每一位学生,使学生对分层教学有了全 面的了解和心理上的认同。
2.单元管理,分层走班 结合班级位置的分布情况,本着“就近走班, 单元教学”的原则,将 35 个行政班划分为 5 个单 元,每个单元 7 个班,按 2:4:1 的比例划分,AP 课 程班 2 个,提高班 4 个,强化班 1 个,分层走班在 教学单元内进行。 3.平衡师资,优化课表 在施教层次的安排上,本着“量才而用、因需 定师”的原则安排教师。AP 班安排有教学特色、思 维活跃、课堂驾驭能力强的教师;提高班的教学 要求稳中求进,则安排一些基本功扎实、教风稳 健的教师;强化班的学生基础比较薄弱、学习习 惯较差,则更多地安排一些耐心、细致,善于与学 生沟通的教师。 在 施 教 班 级 的 安 排 上 ,我 们 按 照“ 跨 单 元 不 跨层”的原则安排教师。课程表的安排本着单元 组合、交叉排课的原则进行。教师以单元为单位 形成组合,课表以单元为单位结合教师的组合情 况进行编排。单元内,实施分层教学的科目安排 同一时间上课,以保证同时走班上课成为可能。 4.点上突破,整体推进 “点上突破”,指我们首先选择有代表性的一 门学科展开试点。经过问卷调查,学情会商,我们 发现学生在数学学科方面的能力差异最为明显, 成绩两极分化最为严重,鉴于此,我们于 2011 年 12 月首先在数学学科展开试点。
现。从教师方面来看,分层走班后,教师管理上有
每单元设教师单元长 1 名,单元长由学部主 压力,课堂进度节奏的把握上有压力,教学上有
任和所有教师共同推选的 5 名业务能力强,具有 压力,落实上有压力。个别 AP 课程班学生滋生了
高度责任心,拥有较高的组织能力、领导能力和管 自满情绪,强化班个别学生产生自卑情绪,还有
目表两部分,各层教师根据相关层次要求分层落实。
教学班任课教师排定座位后,每个学生将自
(3)整合内容,制定分层教学进度
己的班级和姓名贴在课桌前侧,上课时对号入
由于各层培养目标、知识目标要求不一样,
座,不能变更,讲桌上贴走班座次表,方便考勤和 必然导致各层的的教学进度略有不同,因此,各
管理。明确规定考勤分占学业成绩的 10%(10 学科本着“大统一、小差别”的原则,具体制订了各
班的负责人),选取 1 人为总课代表,总课代表即
1.优化学案制作
教学班班长,协作教学班任课教师落实各项工作。
按照不同层次学生的变化和需要,各学科及
2.细化教学,分层落实
时对学案进行了调整,强化班的学案实现了由无
在“分层走班制教学”探索与实践的过程中, 到有,由以前的作业纸改为单独编制独立的学
“分”与“走”仅仅是教学形式的变化,其真正的内 案;AP 班和提高班的学案实现了“合二为一”,不
提高班。 二是依据分层基础:即在调整时只调整升降
的学生,其他学生保持原班不变,以保持稳定。 三是依据学生选择:即升降的学生可以自由
选择自己的去向,但如果某一班级人数超过 65 人,则按分数从高到低调整。
四、多元综合,科学评价,在激励中激发潜能
评价是激发师生潜能的重要手段,在实施改 革的过程中,我们逐渐摸索出了一整套较为科 学、公正、有效的评价机制。
3.优化作业落实 针对分层教学后出现的收发作业混乱,落实不 到位的现象,各学科研究制定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一是规范了作业布置,任课教师在课堂上先明 确一遍,课代表晚自习的时候再强调一遍并把每个 教学班的作业工整地写在黑板上,并注明上交时间。 二是实施清单式管理,每个班的课代表利用 “作业收发统计表”记录本班学生上交情况,未交 的让学生签名确认。教师在看完作业后可在统计 表上评论学生完成情况奖励优秀作业,对于获得 优秀的作业,本人和班级量化各加 1 分,激发了 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作业质量。 三是执行“双挂钩原则”,作业上交情况与本 班(行政班)的班级量化管理挂钩,从而加大了行 政班主任对作业的督促力度。作业上交情况与模 块结业成绩挂钩,日常作业上交情况占最终成绩 的 15%(15 分)计入模块综合结业成绩。 4.优化教学管理 实行图片化管理。学部要求所有的教学班按 座位打印学生照片提供给任课教师,以强化考勤 和促进沟通。 5.优化教学分工 针对分层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各学科进 一步细化了教学分工,实施小课题专题化研究, 促进了分层教学的深化和教学效益的提升。 6.优化升降机制 针对动态调整过程中总有个别同学不情愿的现 象,制定了分层教学动态调整的“三个依据”原则: 一是依据测试成绩:达到 AP 水平的学生调 整到 AP 班,降到提高层次的学生原则上必须到
不断地积累总结,逐渐摸索出一套适合我校校情的“走 下掌握课本内容;提高班是智力因素较好,非智
班制分层分类教学”模式,并以此为模版,在数、理、 力因素差,学习习惯有待改善,但潜力较大的成
化、英四科同时展开,力争推广到所有的学科,从而真 绩中等的学生;AP 课程班是智力和非智力素质均
正实现“由点到面”的飞跃,达到整体提升的目的。
基础教育参考·2015/05 31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表 1 “分层走班制教学”提高班质量分析表 1—数学完成率
教学班
原强化 未考 进入 AP 实际
标准数 原 AP 数
完成率
班数 人数 线人数 过线
政道一单元
59
3
提高 1 班
1
0
11
56 1.1034
政道一单元
59
3
提wenku.baidu.com 2 班
1
2
12
52 1.0893
人数为 Y,则用 Y/X 作为评价参考系数之一。
第二,教师在挑战中提升能力。“差异教育—
第二,优秀率评价与提高率评价相结合。
走班制分层分类教学”中出现的挑战有利于教师
优秀率评价。为了加大优秀学生的培养力 职业素养的全面提升,任课教师除了传授课本知
好,学习兴趣浓,求知欲望高,基础知识扎实,整体
二、优化管理,细化教学,在机制中落实保障
素质较高的学生。实施分层教学的目的就是能够 真正能让 AP 课程班学生“吃得饱”,提高班学生
1.建章立制,优化管理
“吃得好”,强化班学生“吃得了”。
“走班制分层分类教学”开展以来,学生“兴高
(2)结合差异,明确分层知识目标
1. 对于学生评价,实行过程性与终结 性评价 相结合的方式
全程实行量化管理,量化结果作为学分认 定、评优树先等方面的参考标准。模块综合分 (100 分)=出勤分(10 分)+学习表现分(15 分) +作业分(15 分)+模块日常检测分(20 分)+ 模 块学分认定考试(40 分)。
2.对于教师评价,实行多元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第一,分层评价与目标评价相结合。 各层自己组织检测时,因命题难度和标准不一 样,只在各层内部进行横向比较。评价标准参考平 均分,具体操作办法为:假如各层的总平均分为 x, 各班的平均分为 y,则各层各班教师评价系数 =y/x。 模块学分认定考试等统一组织的考试,根据 完成率计算公式,可实现各单元各班各层之间的 统一比较和评价。 计算公式如下。 “AP 课程班”各班完成率 = 进入 AP 课程班 标准的人数 / 本班人数×90%。(注:AP 课程班允 许出现 10%波动空间,也就是说 AP 课程班只要 完成 90%就算完成率为 1。) “提高班”各班完成率 =(本班进入提高班以 上标准的人数 + 本班进入 AP 课程班标准的人 数)/ 本班总人数。 “强化班”各班完成率 =1+(本班进入 AP 课 程班和提高班标准的人数 / 本班总人数);(进入 AP 课程班的 1 个按 3 人计算)。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差异教育—— —走班制分层分类教学模式” 的实践与探索
◇曹燕云 马玉才 张年勇 张景涛 张建新 杨 帆
尊重学生的差异性,根据学生的差异因材施 教,是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我校 “差异教育— ——走班制分层分类教学模式”的实践 与探索,正是落实这一精神的大胆尝试。这一改 革,打破了原有固定编班、统一开设必修课的旧秩 序,建立了行政班与教学班并存、必修课与选修课 兼有、师生双向选择的教学新秩序,提升了办学理 念,创新了教学模式,收获了喜人的成果。
理能力的年富力强的教师担任,带领本单元任课 部分学生存在违反课堂纪律现象,甚至有的学生
教师,组织好本单元的教学与管理,每天收取各班 逃课旷课。面对这些问题,我们群策群力,献计献
的考勤情况上报学部。每个教学班每学科设 7 名 策,以问题为抓手,在问题的出现与解决过程中
课代表,每个行政班 1 人(同时为教学班内各行政 实现了方法的突破和过程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