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三农”是办好县级电视台对农节目的首要任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服务“三农”是办好县级电视台对农节目的首要任务摘要本文立足地方电视台,就如何办好对农节目做出了积极而有益的探索,对于县级电视台自办节目来说,值得借读。
关键词三农;县级电视台;对农节目;任务
中图分类号g20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46-0002-02
构建和谐社会,重点难点在“三农”。
“三农”问题已经得到整个社会的关注和关心,聚焦“三农”、定位“三农”已成为时下新闻媒体的报道任务。
特别是县级电视台,由于更接近农业、农村、农民,是宣传三农问题的最基层媒体,也是最能反映三农问题的媒体,所以,县级电视台应该下大力气做好三农的宣传报道,更好地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那么在新时期内,如何使县级电视台节目更加贴近“三农”,服务“三农”,找准切入点办好对农节目呢。
1 贯彻“三农”精神,搞好对农宣传
我国是农业大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农耕文化源远流长。
“三农”问题一直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问题,党中央明确提出要把“三农”问题来加以贯彻落实。
在党的十七大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在工作报告中提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为首要任务,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更是把“三农”工作推上了一个新的阶段。
这些为电视新闻的“三农”宣传提供了很大的报道空间和源源不断的报道题材,同时也为新闻宣传指明了“三农”宣传的方向,又对做好新时期“三农”报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为县级广播电视宣传部门,要把关注“三农”的意识变为服务“三农”的行动,为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县级电视台在转播中央、省级电视节目的同时,要紧紧围绕当地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认真做好对农村的农业电视节目,普及农业科学知识、宣传好农业政策。
在自办对农节目宣传方面,要更注重微观、注重针对性、时效性,立足于服务“三农”这个主体,在“三农”上做文章、办节目。
笔者认为,要办好办出特色的对农节目,必须从县级台的特点出发,办出的电视节目才更具有指导性、针对性和可视性。
2 立足“本土化”,突出“地方特色”
对于普通人来说,本地信息是最重要的。
周围人在干什么,自己怎样生活,这种贴近生活的本地化信息,在受众的心理感受和生活经历上都具有很大的接近性,最能引起受众关注。
为了对农节目内容的本土化、编辑记者要深入农村,贴近农民,听农民说话、为农民办事。
在办节目时更多地关注身边人的喜怒哀乐,在其他大台无法顾及的地方文化、地域人文、历史传承等“地利”上做文章,追求本土听众的“人和”,以地方特色拓展出一片自下而上的空间。
如今,许多电视台都纷纷开办了对农节目,但这些节目都过多
地贴近政策、政府和政绩,在农业技术、科技信息的宣传上也过于大众化,离农民的实际需要比较远,没有考虑到农民的切身需求、农村的实际和农民生活的变化。
而县级电视台的主要收视群体就是农民,宣传报道的主角也大多是农民,在宣传中更要树立为农意识,把眼光投向农村。
随着我国加大了新闻改革的力度,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各种新闻媒体市场竞争不断加剧。
不同地区的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情况不同,要吸引当地农民收看自己的节目,就必须“因地制宜”。
双辽市有42万人口,其中农业人口就占了27万,他们对身边发生的新闻更感兴趣,他们希望了解身边的人和事,希望传播对他们有用的农技知识和信息,为此,双辽台自2003年就成立了对农栏目《致富之路》,这是一档对农节目,旨在向农民朋友介绍一些致富的典型,讲述他们成功的经验、拼搏的历程,为农民朋友提供经济信息和农业技术知识等。
这档节目中选择的全是本地的致富典型。
其实全国各地致富能人非常多,本地的这些致富能人可能在致富的程度上没法和人家比,但是由于本地的致富能人跟观众距离更近,观众感觉更真实可靠,面对同样的地理条件、气候温度等,这些致富能人的种植方法、致富经验更具有可借鉴性,本土化节目的教化作用也大得多。
双辽是农业大市,2004年花生种植面积是30万亩,农民最关心的就是怎样种花生才能高产高效,诸如此类的宣传报道只要有农民就爱看,这此我们在对农宣传策划上就以花生为主,开办了《农广天地》专题栏目,选题主要
通过对农民身边的一些致富典型、科技能手等进行报道,来帮助农民提高知识水平,提高对市场风险的认识,如《花生大王王长林》讲述了该市红旗镇农民王长林采用大垄双行地膜覆盖技术,提高了花生公顷产量,由普通种植的公顷五六千斤提高到一万斤,同时自己进行花生初加工,增加了花生的附加值,使自己走上致富路的故事。
节目播出后,市里组织相关部门和农民召开现场会,农民纷纷采用新技术种植花生,使花生成为双辽农民致富的一项支柱产业,也使全市的花生种植面积到2010年达到了60万亩。
这样的宣传既兼顾了双辽的花生产业发展,又符合农民需要,节目充满了乡土气息。
3 落实“三贴近”要求,增强对农服务功能
县级电视台要树立为农思想,在传播信息、丰富农民业余文化生活的同时,增加对农村致富项目和致富典型的宣传,给他们提供致富的信息和经验,提供政策宣传保障;增加对农村弱势群体以及农民生活现状的关注,广大基层电视工作者要带着感情去做节目,体现出对农民的情感和关怀;要下得去,走得进,要把农民当朋友当亲人时时事事为他们着想,我们才能真正成为农民的“贴心人”,才能写出有价值的“三农”新闻作品。
对农节目要贴近实际,贴近群众意愿,群众需要什么样的节目就办什么样的节目,使节目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才能做好“三农”这篇文章。
任何“三农”节目都应该姓“农”,都要贴近农民、贴
近农村生活、贴近农业实际,有针对性的增强对农服务功能。
这说要求县级电视台要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各种服务。
农民需要什么样的节目,就能及时制作、播出他们所盼望的节目。
根据不同的地域、环境、条件,为农民提供准确的致富信息和经验,引导农民正确地选择农业项目,规避风险。
双辽电视台的《致富之路》栏目就把着眼点放在农业、农村、农民方面,将节目定位在“推介致富典型、介绍致富经验、传递致富信息”,力求全方位为农民服务。
农业的稳定是全国经济发展的基础,农村工作的主要目标是使农民增产增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这是县级电视台对农节目的主要内容。
要使节目真正介入受众的生活,必须办精办活县级电视节目,就必须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要求,面向农业,面向农村,面向农民,明确责任,准确定位,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把体现党的意志和反映人民群众心声统一起来,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把每天发生在农业、农村、农民中的生动事件、感人场景、动情故事和农民迫切需要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文化精品,通过电视传递给广大农民,切实为“三农”服务。
参考文献
[1]张峰.电视民生新闻研究[j].青年记者,2010(1).
[2]李渊.从一个县级电视台的生存现状看我国地方电视媒体体
制改革的方向与路径[j].广播电视信息,2010(2).
[3]秦永.对县级电视台电视新闻的一些思考[j].现代传媒,19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