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职院校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

科研管理信息化是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高职院校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建议,有助于促进高职院校科研管理信息化良性发展。

高职院校科研管理是对学校日常科研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管理,整合学校科研相关资源,为从事科研的教师和学生提供科研资源调度和信息服务支持,为学校科研管理部门提供科研管理决策支持的一项服务性工作。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国家对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深度融合的大力支持,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建立了自己的科研管理系统。

高职院校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就是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等技术,实现科研项目和成果管理的信息化,对科研活动的全程进行跟踪,为科研人员和科研管理人员服务,实现对科研信息的高效率管理和控制,满足管理部门对科研活动的宏观管理与决策需要。

一、高职院校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包括对科研人员的信息进行管理,对科研项目的整个流程、经费、成果及其获奖情况进行管理,对各类科研活动的管理,对科研人员的工作建立量化指标并进行考核等,其业务庞杂且涉及学校多个业务部门,工作量大,管理和协调难度大。以我院为例,以往科研处主要采用纸质化办公形式,办公人员重复性工作量大,效果不佳。如每年的科研工作量考核采用的流程为:1.教师填写4个Excel表,即“科研成果统计表”、“科研项目统计表”、“获奖成果统计表”、和“专利统计表”,上交到系部秘书;2.系部提交4个汇总表到科研处,并且收集纸质版的科研佐证材料;3.科研处派专人进行佐证材料的纸质版审核,对有异议的地方提出修改意见;4.科研处手动进行Excel表中科研数据的修订;5.科研处利用Excel表计算分值。通常完成科研工作量的考核要花费3个月的时间,工作量大且极易出错。

再比如以往我院教职员工需要外出调研、参加会议,都要亲自到科研处签字,负责人不在时甚至会影响到教师接下来的工作安排。科研处负责人为了应对这些日常事务,也常常无法抽身进行更广泛地学习、交流和研究。

随着高职院校科研事业的蓬勃发展,科研数据量不断攀升,传统的科研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目前科研管理的需求。科研管理信息化是科研管理手段的一次革新,也是信息时代科研管理的大势所趋。早在2012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科研項目管理的意见》中就提出了提高科研项目管理信息化水平,促进高校科研事业健康发展的要求。

建立一个信息化的科研管理系统(平台)以取代传统的信息发布和依赖Excel、word等办公软件来处理大量项目和成果数据的方式,有助于科研信息的

实时传递、反馈和共享,简化工作流程,提高科研管理的工作效率和水平;有助于保证各种科研数据填报、存储、统计、分析、考核过程中的准确性和有效性,避免统计核算过程中的人为失误,同时为学校各职能部门查询和获取最新动态数据提供便捷渠道;有助于对科研项目的各个流程进行跟踪、检查和监督,对科研活动科研人员进行自动绩效考核,提高了项目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有助于决策者全面而准确地了解科研管理各方面情况,对工作全局有更好的把控,为科研管理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依据。以我院为例,2015和2016年由于人事变动,过去几年的科研数据信息不齐备为新上任的工作人员造成了一定困扰。

二、高职院校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相比于本科院校,高职院校科研管理信息化的普及率较低,目前很多院校尚未建立自己的科研管理信息化系统。虽然有一些高职院校初步建立了自己的科研管理系统,但整体建设水平比较落后,而且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面临着一些问题。

(一)科研管理队伍建设滞后

高职院校科研管理人员既是信息化建设的受益者,又是信息化建设的实际参与者,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水平。然而,面对日益增长的工作量和日益复杂的工作内容,很多高职院校科研管理部门人员配备严重不足,二级单位没有专门的科研秘书,而是由行政秘书或教学秘书兼任。同时,部分科研管理人员的信息化理念和信息化素养有待提高,信息处理和应用能力也有待加强。

(二)信息孤岛现象依然存在

科研管理系统与其他业务部门的管理系统对接不畅,信息无法自由交换和共享。信息孤岛的出现既制约了信息化效用的发挥,也难以进行更好层次的信息处理,严重影响科研管理部门和其他职能部门间的协同运作。以我院为例,我们拟采用的科研管理系统是一套独立的系统,项目经费部分未和财务系统对接,科研业绩未和人事系统对接,所以某一个系统的更新无法实时推送到其他系统,造成信息的延误或不真实。同时,也增加了教职工反复填报信息的工作量。

(三)脱离本校实际

有些院校照搬本科院校或其他高职院校的科研管理系统,忽视自身个性化需求,造成本校科研管理系统在日常工作中利用率不高,甚至出现因无法使用而重新建设的问题。

三、高职院校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为顺应全球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潮流,促进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教育部依据《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制定了《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各高职院校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应该以《规范》中相关章

节的内容为指导,从实际出发,做好本校的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

(一)以引进后二次开发模式为主

对于尚未建立科研管理系统的高职院校来说,要充分汲取其他院校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发挥后发优势。考虑到自身研发能力的局限性,可以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引进市场上专业化公司的成熟系统,再结合本校校情进行二次开发,以满足个性化需求。同时,充分考虑系统在一定发展阶段内的先进性和可扩展性,为将来预留发展空间。

(二)加强科研管理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学校应加强管理人员科研管理基本技能培训,建立一支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知识结构合理,专业技术过硬的复合型管理队伍。只有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才能为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长期支持,使高校科研管理工作走向良性循环。提高计算机办公软件的培训,提高信息化建设的素养。

(三)统筹规划,系统集成

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必须要有前瞻性,要将其纳入全校信息化建设总体实施方案,制定全局规划和合理的建设目标,实现与其他管理系统的资源共建和信息共享,才能彻底消除信息孤岛。同时,科研管理系统中各二级单位(学院各系)要担负起本单位科研管理的责任,负责对本单位科研人员、科研项目、科研成果、学术活动等数据资料进行审核和管理,真正实现科研二级管理体制。

(四)结合自身实际,打造特色平台

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不仅自身内容丰富,包括科研门户网站建设、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决策支持系统建设和办公自动化建设等,还需要学校政策、配套制度、资金、技术、人才等多方面的支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要综合考虑学校的现实情况和办学特点,广泛征求系统使用者的意见,确保需求分析的全面性,构建真正适合本校的科研管理系统,实现科研管理工作的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促进院校整体科研工作水平及效率的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