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德钦曲隆铜多金属矿矿床成因
云南某铜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浅析

云南某铜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浅析云南铜矿区地质结构复杂,且伴有强烈的岩浆活动,致使成矿地质条件极其优越,本文基于找矿实践和长期野外工作,对矿区地质和矿床地质特征进行分析,并对矿床成因进行探讨,为今后铜矿勘查工作奠定基础。
标签:云南铜矿矿床地质特征矿床成因云南的中甸地区是著名的铜矿发育基地,矿种包括钼矿、银矿、金矿、锌矿、铅矿、铜矿等,其中以普朗铜矿最为著名,在中甸地区,由于构造背景独特,致使成矿条件极为优越,是探寻斑岩型铜钼矿和斑岩型铜金矿的重点区域。
一直以来斑岩型铜矿的分布特点表现为易采易选、埋藏浅、规模大等,是获取铜矿资源的主要来源,社会各界对此极其重视。
1铜矿矿床地质特征针对矿床地质特征,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矿体地质特征:在此矿区共有共有矿体群10个,矿体41个,其中低品位矿体有32个,工业矿体有9个,矿体的总体走向为NNW,倾角约为450,倾向NE,垂直分布标高为3189-3888m。
矿体形态表现为透镜状、似层状,从倾向和走向来看,其特点表现为尖灭再现、复合、分枝等。
(2)岩石特征:在此矿石矿物中以黄铁矿和黄铜矿居多,而方铅矿、斑铜矿及磁铁矿含量比较少,其中辉钼矿和闪锌矿更是少见;脉石矿物主要包括绿帘石、黑云母、石英、碳酸盐、钾长石、绿泥石、绢云母、斜长石等。
而矿石类型主要有两种,分别为浸染状、细脉状等。
在方解石和石英中细脉状的黄铁矿和黄铜矿分布的比较多,在蚀变岩中浸染状的矿石分布的比较多,在黄铁矿的裂隙中常常分布有黄铜矿,因此,从形成时间来看,黄铁矿早于黄铜矿。
一是矿物特征:不同的矿物所呈现的特征也各不相同,比如黄铜矿,主要存在于硫化物矿石中,在蚀变岩中的分布呈现浸染状,在碳酸盐脉和硅酸盐卖中呈细脉状分布,伴随黄铜矿共同存在的矿石还有方铅矿、黄铁矿、镜铁矿等;在矿石含量中,斑铜矿极少,呈现兰-黄红色,通常与黄铜矿共生,在黄铜矿的边缘分布的比较多。
二是脉石矿物特征:长石:其中比较多见的就是钾长石和斜长石,在基质呵呵斑晶中钾长石存在的比较多,形态为半自形-它形;斜长石的形态为半自形-它形,存在形式为斑晶式,具有环带结构;石英:产出形态为半自形-它形,包裹有金属硫化物,少数存在黑云母和斜长石假象。
云南德钦县加仁铜矿矿床成因浅析

云南德钦县加仁铜矿矿床成因浅析杨明晓;梁凯;杨登菊【摘要】加仁铜矿位于羊拉-曲隆铜、铅、锌、银成矿带,该铜矿矿体严格受断裂构造破碎带控制,矿体的近矿围岩主要为印支期花岗闪长岩及燕山期二长花岗岩,属中低温热液交代-充填型脉状铜矿床.【期刊名称】《云南地质》【年(卷),期】2017(036)002【总页数】5页(P225-229)【关键词】构造控矿;热液交代-充填型矿床;云南德钦加仁【作者】杨明晓;梁凯;杨登菊【作者单位】云南省地质矿产勘查院大理地质矿产所,云南大理671000;云南省地质矿产勘查院大理地质矿产所,云南大理671000;云南省地质矿产勘查院大理地质矿产所,云南大理67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41加仁铜矿位于滇西北德钦县与四川省交接部位,德钦县城(升平镇)北东20°方向平距约40Km处,行政区划隶属德钦县羊拉乡茂顶村。
矿区位于羊拉-曲隆铜、铅、锌、银成矿带。
该成矿带矿化元素高度富集;各种矿床类型、各种规模的矿化、矿床(点)广布,成矿地质环境条件十分有利,找矿潜力巨大。
1.1 地层矿区地层主要出露泥盆系及上元古界。
(1)泥盆系下统江边组(D1j):岩性为灰色绢云变质石英砂岩、石英片岩,岩石普遍具角岩化,局部具矽卡岩化。
(2)上元古界(Pt3?):分布矿区东侧。
为本区最老地层,属变质结晶基底层。
上部为灰色、浅灰色二云石英片岩、斜长角闪岩夹变基性岩、大理岩、黑云斜长混合岩。
岩石具角砾岩化、糜棱岩化及铅银矿化;下部为二长石英片岩、绿泥片岩、斜长角闪岩夹大理岩、黑云斜长混合岩等。
其中上部之底部层间破碎带为赋(铅银)矿层位,目前发现的铅银矿体均产于此层中。
1.2 构造区域构造线总体呈近南北向分布,断裂构造和原生节理发育,前者是矿区的控矿构造,所有的铜矿(化)体和铅锌矿(化)体均沿断层破碎带产出。
矿区主要断裂有北东向断裂F2、F3、F4,呈平行状展布。
(1)F2断裂:分布于矿区南东角6线以南,呈北东25°~30°延伸,向南西出矿区。
云南省铜、铅锌、银煤矿床主要成因类型及其特征

铜矿 七、火山沉积变质型铜矿床
◆
(一)成矿地质背景:康滇地轴(西部)( 晋宁-澄江期岛弧) (二)典型矿床:新平大红山铁铜矿床 (三)主要成矿特征: 1、含矿岩系为早元古代大红山群,自下 而上划分为老厂河组、曼岗河组、红山组、 肥味河组和坡头组。铜矿体主要产于曼岗河 组上部,铁矿体主要产于红山组下部,次为 曼岗河组。
四、各种围岩中的热液脉型铜矿
◆
铜矿
热液脉型铜矿,可分为主成矿温度在 300-200℃之间的 中温热液脉型铜矿及主成矿温度低于 200℃的低温热液 脉型铜矿床。矿体受断裂构造、层间破碎带控制。 中温热液脉型铜矿床,有的矿床在空间上与侵入体有关, 有的矿床与岩浆岩无明显的时空和成因联系。低温热液 矿床的热液来源比较复杂,有的与岩浆活动有关,有的 与岩浆活动无关。 热液脉型铜矿床基本特征,可参见矿床学教程P104-P109。 我省热液脉型铜矿床,遍及全省,一般工业意义不大, 只少数达中、小型规模。典型矿床有:江城瑶家山铜矿、 永平厂街铜钴矿、兰坪金满铜矿,云县官房铜矿、景东 文玉铜矿等。
◆
铜矿
(四)成矿特征
1、岛弧环境的斑(玢)岩型铜矿床 (1)矿床产出于中甸岛弧带。中甸岛弧是以 弧安山岩的大量发育和中酸性岩浆的大规模 浅成-超浅成侵位为主要标志,弧后盆地不发 育的压性岛弧。 (2)成矿岩体为与安山岩同源共存的超浅成 相的玢岩及浅成相的斑岩。岩石组合为闪长 玢岩-石英闪长玢岩-二长斑岩-石英二长斑岩花岗斑岩。岩石属钙碱性系列中酸性岩类。
◆
铜矿
九、红层铜矿床
(一)成矿地质背景:滇中、滇西中、新生 代盆地 (二)典型矿床: 滇中会泽大桥铜矿点(下三叠统飞仙关组) 大姚六苴铜矿床(下白垩统马头山组) 大姚凹地苴铜矿床(下白垩统高峰寺组) 大姚三台铜矿床(第三系古新统元永井组) 滇西 景谷登海山铜矿床(第三系始新统等 黑组)
滇西羊拉铜矿叠加成因的地质地球化学依据

滇西羊拉铜矿叠加成因的地质地球化学依据滇西羊拉铜矿床位于中国云南省临沧市永德县境内,是该地区重要的铜矿资源。
该矿床以床岩多样化、矿体富集度高、矿石品位较高等特点而著名。
本文依据地质、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研究,探讨了滇西羊拉铜矿的叠加成因。
地质特征矿床主要分布在白后组、罗场组和文峰组等上古生界中。
床岩以石英二云母岩、石英绿泥岩、砂岩、灰岩等为主,矿体主要通过脉状或层状伴生于主要岩性之中,具有规模大、长度长、富集度高的特点。
岩石成因滇西地区形成于扬子洋晚期的壳幔叠加带上,该带主要为镁铁质超基性岩(如橄榄岩、辉石岩、蓝闪岩等)和变质岩(如片岩、云母片岩、石英页岩等)组成。
这些岩石的作用形成了热液矿床。
另外,滇西地区还发生过一系列的构造变形和地质事件,这些事件有利于矿床的形成和富集。
矿物特征滇西羊拉铜矿以铜铁矿、白银硼砂矿、黄铁矿为主要矿物,其中铜铁矿是最主要的矿物。
该矿物出现在石英二云母岩和石英绿泥岩中,主要以脉状或层状伴生出现。
铜铁矿晶体呈现板状、柱状等形状,有时也呈珠状或丝状。
硼砂和黄铁矿也常常与铜铁矿伴生出现。
地球化学特征氧气同位素研究表明,滇西羊拉铜矿的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地幔-壳相互作用。
成矿流体富含镁、铁、钙、锶等元素,在矿床区域的带、赋存于石英二云母岩、石英绿泥岩及其周围的脆性 - 韧性矿物构造带中。
此外,矿体中还富含大量的钇元素,表明该矿床与弧后盆地中涌现的流体有关,也与雨林地区的天然溶解石有密切关系。
综上所述,滇西羊拉铜矿主要来源于壳幔叠加带上发生的热液作用。
经过多次构造变形,富含镁、铁、钙、锶等元素的成矿流体在深层作用下热液上升,并在特定的构造破裂带中形成了铜铁矿等矿物。
该矿床具有床岩多样化、矿体富集度高、矿石品位较高等特点,是一处重要的铜矿资源。
滇西羊拉铜矿是中国云南省临沧市永德县境内的一处重要铜矿床,经过多年的勘查和研究,相关数据已经得到了准确的统计和分析。
以下将列出一些相关数据并进行分析。
云南省德钦县佛山乡巴美铜多金属矿成因分析及远景预测

云南省德钦县佛山乡巴美铜多金属矿成因分析及远景预测矿权区位于德钦县县城336°方向,行政区划隶属德钦县佛山乡,主要对探矿权区北部和南部片区开展过1:2.5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的工作区块开展工作。
通过对铜矿成矿地质特点的分析以及成矿成因及远景进行分析,结合该地区地质工作程度和矿业开发的外部条件,为铜多金属矿的开发找到突破。
标签:铜多金属矿成因分析远景预测全面系统收集、整理工作区及外围有关地质、物化探等成果资料,加强成矿地质背景、成矿规律、成矿条件研究。
通过少量地表工程揭露初步查明矿体的分布、规模、产状和矿石质量,为进一步进行成因分析提供依据。
通过物探电磁法剖面测量,圈定物探异常,进行隐伏铜多金属矿的找矿预测,为进一步的地质探矿工程提供依据。
1矿区自然地理概述矿区属横断山系南段,地处三江并流区域,澜沧江河谷东侧,地形切割强烈。
山高坡陡、林密,河谷深切,悬崖峭壁林立,山川走向与区域构造线方向基本一致,呈北北东向或近于南北向展布,整体东高西低,北高南低。
工作区内水系较发育,多向西汇集,最终流入澜沧江中,属澜沧江水系。
区内气候属温带山地季风性气候,气候受海拔的影响较大,垂直分带明显。
区内构造活动发育,是地震多发区,自然坡度较陡,崩塌及不稳定边坡多有分布,地质灾害发育较强烈。
2区域地质概况矿区位于金沙江~红河深大断裂带的西侧,地处背江贡~察里雪山断裂与窝木扎~碧土断裂加持的昌都~盐井陆块。
澜沧江断裂带从工作区东侧通过。
区内地质构造复杂,岩浆活动频发,主体构造线方向为北北西和近南北向,由轴向北北西的褶皱及一系列走向北北西及南北向的断层构成(图1)。
金沙江~红河深大断裂带是兰坪~思茅洋壳向扬子古陆及其增生地体俯冲的板块缝合线,该地带是我国重要的斑岩铜多金属成矿带,有鹤庆北衙、中甸普朗、西藏玉龙等多个斑岩型铜、金矿。
2.1区域地层石炭系以澜沧江断裂为界,将稳定的陆块分为两个地体。
澜沧江以西为澜沧江弧间盆地和岛弧裂谷,以东为芒康中生代坳陷。
滇西大平掌铜多金属矿床火山喷流沉积成因

6~7 为洋脊环境 。EPR13°N 为东太平洋洋脊块状硫化物矿石 ;注 2 :Cu ,Pb ,Zn ,Fe —单位为 % ;Mn ,Sb ,As ,Sc ,Cd ,Ag ,Au —单位为 10 - 6 。
藻状黄铁矿 Co/ Ni < 1 外 ,其余在 1. 13~6. 86 之间 ,
也与国内外许多典型海相火山喷流沉积型铜多金属
2) 上部盆地相块状硫化物矿石中发育典型的沉 积结构 。其中硫化物的莓粒由直径 0. 005 mm~0. 008 mm 的黄铁矿组成 ,呈莓群出现 (图 2a) ;鲕粒状 硫化物 (图 2b) 粒径一般在 0. 05 mm~0. 07 mm ,个别 达 0. 1 mm ,鲕核有黄铁矿 、石英和闪锌矿等 ,同心层 主要由黄铁矿和黄铜矿交替组成 ,层数 2~7 层不 等 ,层厚 0. 005 mm~0. 01 mm ,偶见复鲕 。并常见重 结晶的残余状莓团和鲕群 。
晶结构 、交代结构 、包含结构和浸染状 、细脉状 、网脉 状构造等 。Cu 平均品位 1. 10 % , Pb + Zn 在 0. 5 % 左右 ,Au 0. 1 ×10 - 6~1. 96 ×10 - 6 。
3 喷流沉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因的地质地球化学依据
1) 大平掌矿床由上部块状矿体和下部网脉状矿 体构成 ,具上“黑矿”、下“黄矿”的矿化 —蚀变分带 , 喷流沉积矿床的“双层结构”典型 。与形成于岛弧环 境 ,产于流纹质火山岩系上部和顶部 ,与硅质岩共生 的日本黑矿 ( Kuroko) 等火山喷流沉积矿床类似 。
5) 14 件硫化物的 δ34 S 值介于 - 2. 1 ‰~2. 4 ‰ 之间 (表 2) ,大部分在零值附近 ,显示深源硫为主的 特点 。据 9 件黄铁矿微量元素分析结果 ,除一件球
云南德钦拖顶铜矿成矿地质条件分析

云南德钦拖顶铜矿成矿地质条件分析
孔悦;李传班;王建设
【期刊名称】《有色金属工程》
【年(卷),期】2015(005)003
【摘要】云南省德钦县拖顶铜多金属矿床,区域构造上位于松潘-甘孜褶皱系中旬褶皱带之东旺-巨甸褶皱束.控制矿床的地质因素包括成矿构造、岩浆岩、地层、岩相古地理、后期保存条件等,该矿床铜矿体的赋存与地质构造密切有关,矿区丰富的断层、裂隙、节理不仅为矿源提供富集空间,并且为后期的富化创造良好条件,而成矿物质的来源则与地层的沉积密切相关.
【总页数】5页(P78-82)
【作者】孔悦;李传班;王建设
【作者单位】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昆明650093;中矿资源勘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100089;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昆明65009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3;P617
【相关文献】
1.云南德钦羊拉铜矿里农铜矿床地质特征 [J], 刘月东;龙斐
2.云南德钦拖顶铜矿成矿地质条件分析 [J], 孔悦;李传班;王建设;
3.固体矿产勘查评价自动化系统KRX2.1程度在德钦拖顶铜矿尼任矿段普查储量?[J], 魏福玉
4.德钦拖顶铜矿床地质特征 [J], 张继荣
5.云南德钦县茂顶铜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J], 牛杰;赵金龙;常吕奎;田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滇西含铜(多金属)菱铁矿床成矿规律

滇西含铜(多金属)菱铁矿床成矿规律
李峰;李雷
【期刊名称】《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
【年(卷),期】1996(021)001
【摘要】滇西兰坪-思茅盆地含铜(多金属)菱铁矿床产于中 ̄晚三叠世裂陷槽内,含矿地层岩性为大路边组(T3d)或三合硐组(T3s)含火山碎屑岩、凝灰岩的碳酸盐岩建造,成矿与海底中 ̄低温热水活动密切相关,受同生断裂和海底洼地控制。
根据成矿地质背景、矿体产状、矿石组构、热水沉积岩、围岩蚀变及地球化学异常,论证了矿床的热水沉积成因。
【总页数】7页(P1-7)
【作者】李峰;李雷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8.41
【相关文献】
1.某含铜菱铁矿综合回收铜的选矿试验研究 [J], 李贤
2.滇西北衙超大型金多金属矿床成因类型及成矿规律 [J], 和中华;周云满;和文言;苏纲生;李万华;杨绍文
3.滇西北三叠系铅锌铁铜多金属矿含矿层位 [J],
4.滇西北衙铁金多金属矿床的成矿作用过程——来自菱铁矿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的约束 [J], 牛浩斌;丁俊;李俊;宁括步;王鹏;任飞;孙建成
5.滇西白象厂铅-锌-银-(铜-金)多金属矿床矽卡岩型铁-铜-(金)矿化类型的发现及找矿潜力分析 [J], 罗达;韩润生;王明志;Mahmoud.H.H.N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K T 4铅锌 矿 体 .产 于 矿 区南 部 花 岗 闪 长 岩 体 内 ,受 北 东 向构 造 控 制 ,含 矿 岩 性 为 碎 裂 花 岗 闪 长 岩 及 碎 裂 岩 ,矿 体 产 状 2 7 5 。~ 3 0 5 。 /4 5 。 一8 0 。 。控 制 长 4 0 0 m。矿 体 平 均厚
收稿 日期 :2 O 1 2 3 9 作者简介 :方沛英 ( 1 9 6 0一) ,女 ,云南宾川县人 ,长期从事矿产地质勘查 工作 。
2期
方沛英等 :滇西德钦 曲隆铜多金属矿矿床成 因
1 4 3
2 . 1 矿 体特 征
图 1
囤 2 回 3 回 4
K T 1 铜矿体 .产于花 岗闪长斑岩体西侧
2 . 8 m,厚 度 变 化 不 稳 定 ;铅 品位 1 . 1 6 c o % 一 1 1 . 6 t o % ,锌 品位 0 . 0 1 ( 1 ) %~ 5 . 6 5 ‘ I ) %。
K T 5铅 锌矿 体 .产 于矿 区北 部 花 岗 闪 长 岩体 内 ,受 北 东 向构 造 控 制 ,含 矿 岩 性 为响,区内次级构造发育。主断裂有茂顶一 曲隆断裂 ,北北东向纵贯全 区,长大于 1 0 k n,断面倾 向西 ,倾角在 4 i 5 。 ~ 6 5 。 之间。破碎带宽 2 0 m~ 1 0 0 m,为隐伏断裂 ,地表岩石破 碎 ,蚀 变 明显 ,具 黄铁 矿化 ,局部 见孔 雀石化 ,为多期 活动 西倾 逆 断层 。
外 接 触 带 ,含 矿 岩 性 为 石 英 角 岩 , ,控 制 长
4 0 0 m,厚 1 3 . 3 7 m,平均 品位 0 . 6 7  ̄ o %。
K T 2铜 矿体 .产 于 铜 多金 属 矿 化 花 岗 闪 长斑 岩 岩 体 中 ,南 北 长 1 2 0 0m,厚 2 . 1 8 m,
砾 ;砂 质绢云板 岩夹变质 细粒石英砂岩及大理岩透镜体 。为矿 区主要含矿层 。 不整合
( 1 )泥盆系 上统 里农组 ( ( D : + 。 z ) ) :上部为细晶大理 岩 ;中部为变质石英砂岩 、砂质绢云板岩 夹大理岩透镜体 ;
下部 为砂质 绢云板岩 夹变质细粒石英砂岩及大理岩透镜体 。是主含矿层 。
曲隆铜多金属矿区位于云南德钦县羊拉 乡曲隆一带 ,加仁岩体南倾伏端。区内断裂 、次级褶皱、节
理 、裂 隙及层 间破 碎带 较为发 育 。岩浆 活动强 烈 ,具多期 次特 征 。侵入岩 以花 岗闪长 岩 、花 岗闪长斑 岩为 主 。花 岗 闪长 岩 与铜矿 化关 系密切 ,矿体 产 于其 内及外接 触带 中。
圃 1 7
囡 1 8 固 1 9 囫 2 0 回 2 1
图1 云南省德钦县曲隆铜多金属矿区地质图
北 西 向次级褶 皱 、节理 、裂 隙及层 间破碎 带发 育 ,构造交 汇处见 含铜 铅多金 属矿 ,是 区 内主要容 矿控 矿 构造 ,铅锌 矿体 多产 于其 中 。
1 . 3 岩 浆岩
火 山岩 以蚀变安 山岩 、玄 武岩及 英安 岩为 主 ,分 布 于矿 区西部及 东部 。西部 玄武岩 具强 黄铁矿 化 、黄
2 矿床 地质
矿区共圈出 9 个矿体。K T 1 一K 1 r 3 为铜矿体 ,K T 4 一K 为铅锌矿体 ,其 中 K T 4 、K T 6 、K T 7 、K T 9为 主矿体 ( 图1 ) 。铜矿体产于岩体西接触带 ,小矿体受北西 向节理 、裂隙控制 。铅锌矿体产于花 岗闪长岩
体 构造 裂 隙带 中 ,受北 西 、北东 向构造 控制 。
1 矿 区地 质
1 . 1 地 层
上统 阿堵拉组 ( T , o ) :生物碎屑灰岩夹火 山角砾岩 。
( 4 )三叠 系
( 3 )波里拉组 ( T , b ) :生物碎屑灰岩夹火山角砾岩。
不整合
( 2 )二叠 系 上统上部 ( P : c ) :变质石英砂 岩、砂质 绢云板 岩 ;中部蚀 变玄 武岩 、蚀变 安 山玄 武岩 、板 岩夹火 山角
铜矿化 ,细脉状 、条纹条带状产出;侵入岩以花岗闪长岩为主 ,近南北 向岩基产出,属加仁岩体的南延部 份。次为花岗闪长斑岩、二长花岗斑岩、闪长岩、辉绿岩、云煌岩等。花 岗闪长斑岩体分布于矿 区中部 ,
以绢 云母化 、绿 泥石 化 、碳 酸岩 化为 主 ,无 明显 蚀变分 带 。区 内主要含 铜矿 化体见 于其 中 。
2 0 1 3 年 第3 2 卷 第2 期1 4 2 ~ 1 4 4 页
云 南 地 质
C N 5 3 — 1 0 4 1 / P I S S N 1 0 0 4 — 1 8 8 5
滇 西德 钦 曲隆铜 多金 属矿 矿 床 成 因
方 沛英
( 云南 省地质调查 院矿产调查所 ,云南 昆 明 6 5 0 2 1 6 ) 摘 要 :矿体受岩体 、地层、构造三位—体控制 ,含矿岩石 以花 岗闪长岩 、构造角砾岩、角岩 、斑岩为主。矿
体脉状透镜状产 出,金属矿物浸染状、细网脉状分布于岩石构造裂隙中。为热液一接触交代型铅锌铜矿床 。 关键 词 :铅锌铜矿床 ;裂谷型 ;活动边缘 ;火 山一 沉积建造 ;云南德钦 曲隆
中图分类 号:P 6 1 8 . 4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 1 0 0 4 . 1 8 8 5 ( 2 0 1 3 ) 2 - 1 4 3 - 0 3
品位 0 . 6 3  ̄ o %。
图 5 回 6
酗 7
K T 3铜矿体 .产 于矿 区南部 花 岗闪长 岩体 内 ,含矿岩 f 生 为碎裂花岗闪长岩 ,控 制长 1 2 0 m,
厚3 . 0 3 m~ 3 . 3 5 m,平均 品位 0 . 8 9 ‘ I ) %。
圈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