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致病性禽流感临床症状及鉴别诊断

合集下载

鸡禽流感鉴别诊断及防治方法

鸡禽流感鉴别诊断及防治方法

鸡禽流感鉴别诊断及防治方法鸡禽流感的发病率较高,是由A 型流感病毒引起的鸡群易感的疾病,主要症状是呼吸受阻,精神萎靡、腹泻、进食量下降等,一旦发病,蛋鸡产蛋量会受到影响,并且易导致病鸡死亡。

为防止养鸡场暴发群体性禽流感,应做好鸡禽流感的预防与控制,其中最为关键的环节是做好鸡禽流感与鸡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减蛋综合症等疾病的鉴别区分,并采取合理有效的免疫防控措施,选取适合的药物对症治疗,从而将禽流感控制在最低范围内。

1 鸡禽流感1.1 病原特点此病的病原是A 型流感病毒,该病毒具有多种血清型,并且各型血清型之间不具备较强的交叉保护,且无法根据血清型判断病毒毒力,属于单股RNA 病毒。

1.2 传播途径鸡禽流感可通过呼吸道传播,且消化道也是主要传播途径。

呼吸道的传染率最高,病鸡呼出气体中含有病毒,健康鸡吸入病鸡呼出气体后,病毒颗粒会同时进入,从而导致健康鸡感染鸡禽流感。

同时,禽流感病鸡的排泄物若被健康鸡接触,极易感染此病。

病毒还会存留在饲料槽、饮水槽等饲养器具上,健康鸡接触后也会患有鸡禽流感病。

1.3 流行特点鸡禽流感有潜伏期,但长短不一,部分鸡感染病毒后几小时便可发病,有的鸡病毒在体内潜伏3 周左右才表现临床症状。

鸡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后,会在短时间内大范围扩散,且会出现大量的病鸡死亡。

此病全年均可发病,除夏季外,其他季节发病率均较高。

此病感染不受鸡的年龄、性别影响,对鸡的生长发育具有较高危害。

1.4 临床症状禽流感病鸡表现精神状态不佳、采食量下降或拒绝进食,饮水量也会有所减少。

部分病鸡会出现急性死亡现象,但营养状况并不会有较大变化;也有的病鸡呈亚急性或慢性死亡,病鸡日渐消瘦且伴有脱水症状,皮肤或皮下逐步干燥,眼鼻等处可见明显分泌物。

鸡冠肉髯颜色偏紫或明显肿大,整个头部或脸部均有浮肿现象。

病鸡下痢,便出灰中带绿绿的水样稀便,排泄物中存在大量尿酸盐。

蛋鸡感染禽流感后,自发病后2~3d 开始,产蛋量逐步减少,21~35d 后产蛋量方可回升,部分病鸡腿部有磷片出血现象。

高致病性禽流感流行特点与防控措施

高致病性禽流感流行特点与防控措施

中国动物保健2023.06疾病防治摘要:高致病性禽流感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性传染病。

目前管理人员一般采取综合措施来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通过改善饲养管理水平和减少各种应激,来提升家禽健康状况,然后加强卫生消毒,来切断疾病传播途径,并结合科学免疫接种工作,提高家禽自身抗体水平和保护能力,增强抵御外界野毒入侵的能力。

一旦家禽爆发高致病性禽流感需要立即隔离和封锁疫区,并进行全面扑杀和消毒,将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围内,确保家禽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家禽;禽流感病毒;广泛发生;传播途径;紧急处置高致病性禽流感流行特点与防控措施刘宏权(喀左县动物卫生监督所辽宁朝阳122300)收稿日期:2022-11-04作者简介:刘宏权(1974.3—),辽宁喀左人,本科,兽医师,主要从事动物检疫监督工作。

doi:10.3969/j.issn.1008-4754.2023.06.030高致病性禽流感主要病原是甲型流感病毒,不仅能够引起家禽感染禽流感,还属于人畜共患病,时刻威胁着人类的身体健康。

同时高致病性禽流感能够在家禽中迅速传播开来,家禽受到病毒侵害后,对呼吸系统、生殖系统、神经系统等都会产生严重损害,致使这些重要组织和器官出现出血病变,最后通过血液循环引起全身性败血症。

目前能引起家禽暴发禽流感的有H5、H7和H9亚型毒株。

1流行特点1.1广泛发生最近几年,全球范围内的家禽都普遍感染过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毒株在亚洲国家发生率较高,H5N2毒株在北美洲发病率高,H5N8毒株在东亚、西美和西欧普遍存在。

禽流感病毒还非常容易发生重组,尤其在重组后会产生H7N9强毒株,据报道有人类感染H7N9毒株情况,所以说高致病性禽流感能够对家禽和人类同时产生严重威胁[1]。

高致病性禽流感在我国养禽场发病率较高,因为甲型禽流感病毒在低温环境中具有顽强的感染能力,能够在环境中长期存在,给健康家禽构成威胁,除了炎热夏季病情缓和外,其它季节都属于疾病高发期。

高致病性禽流感

高致病性禽流感

禽流感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禽类传染病,主要感染禽类,感染后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是禽类的重要疫病之一。

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潜伏期一般为3~8天。

临床症状与其他禽类传染病相似,主要表现为高热、咳嗽、呼吸困难、流鼻涕和腹泻等。

它不仅能感染人,而且还能感染多种哺乳动物。

家禽是主要的传染源,被污染的饲料、饮水、禽舍、用具和运输工具是主要的传播媒介。

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鸡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造成重大损失。

一、流行病学禽流感病毒主要存在于病禽的分泌物、排泄物和死禽的组织中,其中以呼吸道分泌物中的病毒含量最高。

禽类直接接触携带禽流感病毒的禽类,或间接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和环境,均可感染。

病毒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尘埃、羽毛等传播。

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人;通过眼结膜、鼻粘膜和皮肤损伤处感染人。

鸡是高致病性禽流感的主要传染源,其直接或间接接触病死禽是主要的感染途径;禽类被带毒的空气飞沫经呼吸道感染人,也可经消化道感染。

在人群中尚无确切的易感动物。

禽类对禽流感病毒普遍易感,感染后通常呈隐性感染,潜伏期一般为2~7天,但也可短至数小时。

免疫抑制人群和长期使用免疫抑制药物的人群是禽流感易感人群。

二、临床症状临床上以急性败血性和慢性呼吸道症状为主要特征。

最急性的病例,突然死亡,表现精神沉郁,体温升高,食欲减退或废绝,常突然发生翅膀下垂、羽毛蓬松,两翅合拢下垂、缩头闭眼等神经症状。

病鸡精神沉郁,不愿走动,羽毛松乱,双翅下垂;有的突然倒地不起,不久死亡。

病程较长的病鸡食欲不振、精神不振、羽毛松乱、常有不同程度的腹泻。

部分病鸡出现呼吸困难、咳嗽、流清鼻涕;有些病鸡会表现咳嗽、呼吸困难;还会出现泄殖腔出血和肛门周围羽毛沾污等。

本病病死率很高,1~3周龄的雏鸡死亡率可达100%。

成年鸡感染后表现为消瘦和产蛋量下降,有的母鸡甚至出现产蛋量下降甚至停止产蛋的现象。

三、病理变化该病的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呼吸道症状和败血症。

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呼吸系统病变,在气管和支气管内有大量炎性分泌物,呈灰白色或灰绿色,在支气管和喉头的粘膜上有许多灰白色的粟粒大的溃疡灶。

高致病性禽流感与低致病性禽流感的鉴别与防控

高致病性禽流感与低致病性禽流感的鉴别与防控

高致病性禽流感与低致病性禽流感的鉴别与防控连喜旺山西省太原市阳曲县大盂镇兽医站,山西阳曲130100禽流感是由禽流感病毒(A I V)引起的一种主要发生于鸡群中的烈性传染病㊂根据禽流感病毒致病性和毒力的不同,可将该病分为高致病性禽流感㊁低致病性禽流感及无致病性禽流感㊂本文主要介绍了高致病性禽流感与低致病性禽流感的不同之处,以期为临床诊断与预防提供参考依据㊂1流行病学1.1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禽流感是由H5和H7亚毒株引起的,也叫真性鸡瘟或欧洲鸡瘟㊂自然宿主是野生鸟类和迁徙水禽;猪可作为中间宿主㊂易感动物包括家禽㊁野禽和水禽,病禽是主要传染源,鸟类也能携带病毒㊂可通过被病禽排泄物㊁分泌物㊁尸体等污染的饲料或饮水经消化道传播;也可经结膜㊁伤口和呼吸道感染㊂多发生于晚秋㊁寒冬及早春;常突然发生,传播迅速,呈流行性或大流行性;发病率高,可达100%㊂1.2低致病性禽流感低致病性禽流感的流行病学大致与高致病性禽流感相似,只是传播速度慢㊁范围小;发病率高,但死亡率低,一般不超过10%㊂2临床症状2.1高致病性禽流感被感染的病禽头㊁面部浮肿,冠及肉髯显著肿大㊁呈紫黑色并见出血㊁坏死,跗关节以下皮下弥漫性出血,脚部鳞片有紫红色出血斑㊂2.2低致病性禽流感被感染的病禽流泪,流涕(严重者鼻窦肿胀),咳嗽,打喷嚏,张口伸颈呼吸(呼吸有啰音);下痢,粪便恶臭㊁呈黄绿色;产蛋率降低,蛋品质下降(表现为蛋壳色淡,并出现沙壳蛋㊁软壳蛋㊁畸形蛋等);冠㊁肉髯㊁头部及面部早期因发热而呈鲜红色,后因瘀血㊁缺氧而呈紫黑色㊂3病理变化3.1高致病性禽流感腺胃发生卡他性或出血性卡他性炎,黏膜肿胀㊁表面附有黏液,乳头出血(个别病禽肌胃角质层下有出血点);十二指肠发生出血性卡他性炎,黏液多,黏膜潮红㊁肿胀㊁出血;盲肠扁桃体肿胀㊁出血;直肠和泄殖腔充血㊁出血;胰有黄白色坏死灶,周围有红色反应带,中央凹陷;气管黏膜常见出血;肺有时见黄白色坏死灶;卵泡和输卵管出血明显,少数公禽睾丸坏死;脑膜明显充血㊁出血㊂3.2低致病性禽流感上呼吸道发生卡他性或出血性卡他性炎,黏液增多,黏膜充血㊁出血;肺充血㊁水肿,呈间质性肺炎;气囊呈纤维素性气囊炎,气囊增厚㊁混浊不透明;卵泡充血㊁出血㊁液化㊁坏死㊁破裂,引起卵黄性腹膜炎;输卵管发生卡他性㊁出血性㊁纤维素性炎,腔内常见黏液和乳白色凝卵样渗出物㊂腺胃㊁十二指肠㊁扁桃体和泄殖腔的病变与高致病性禽流感相似,只是充血㊁出血的程度相对较轻㊂4防控措施4.1高致病性禽流感一旦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应严格执行封锁㊁隔㊃64㊃疫病防控养殖与饲料2013年第7期. All Rights Reserved.收稿日期:2013-05-21连喜旺,男,1957年生,中专,助理兽医师㊂离㊁消毒㊁无害化处理等综合防治措施㊂一是确诊后立即召开有关人员会议,共同商讨应急措施,然后组成工作队开赴疫区,在政府部门协助下设置路障,封锁和隔离疫区;二是立即制定严格的安全防疫措施,将原发疫区和周围禽场严格隔离,对划入控制区的禽场密切监视;三是扑杀有高度危险的病禽群和没有任何症状而有潜在危险的禽群;四是清除被扑杀的家禽及其产品㊁粪便以及其接触过的废物㊁杂物㊁饲料和设备,然后对整个鸡场进行彻底清洗㊁消毒;五是对所有饲养过病禽的房舍进行充分的清洗㊁消毒,并空置30d 以上才允许恢复生产,之后还要对家禽健康状态严加观察;六是对疫区外的禽群和各种野禽进行血清学检查,阳性者一律扑杀,对新进场的禽群定期做血清学检查㊂4.2 低致病性禽流感以预防为主,应尽量减少或避免野禽与家禽㊁饲料及水源接触,防止野禽进入养禽场,注意保持水源的清洁卫生,禁止鸡贩㊁运输车㊁蛋箱等进入养禽场㊂如果发生疫情,应紧急接种禽流感灭活疫苗,并对整个养禽场进行消毒㊂(责任编辑:郭会田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妊娠猪舍设计要点夏季降温难的问题在有些猪场较为突出㊂目前,大部分猪场妊娠栏都设计成三列式㊁80m 左右的长度,且湿帘等降温设施与猪舍不配套㊂这样的猪舍,猪群密度大,夏季散热困难就不足为奇了㊂如:某规模化种猪场由于妊娠舍设计不合理,每到夏季,种猪热应激问题就令场长头疼,因热应激导致母猪死亡的事件在该场时常发生,甚至发生过一起1次死亡16头妊娠母猪的事件㊂妊娠舍设计要注意以下几点㊂1)改3列式为2列式,缩短猪舍长度(以不超过70m 为宜)㊂主要目的是降低妊娠母猪的饲养密度,改善通风条件,便于采取其他措施解决猪舍降温问题㊂2)湿帘㊁风机与猪舍要配套㊂门窗要严,确保湿帘降温系统的降温效果㊂对规模较大的妊娠母猪群,湿帘厚度应确保达15c m 左右㊂目前,国内大多数猪场使用的湿帘厚度为10c m ,降温效果不佳㊂3)猪颈部上方要安装滴水降温系统,解决湿帘㊁风机不能使用时(如停电时)的降温问题㊂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滴水降温系统只能在停电或湿帘未用时使用,且门窗要打开,以降低舍内湿度㊂4)考虑干燥㊁清洁问题㊂限位栏食槽内侧要设计水沟,上盖铸铁漏缝板,防饮水时打湿地面;同时,后部也要铺盖铸铁缝板,以防猪只拉尿打湿栏位㊂此方案最先由广东省农业机械研究所㊁华中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的教授提出,并在湖北省鄂州市大丰养猪场㊁武汉中粮肉食品有限公司原种猪场等推广应用,效果很好㊂国内某大型商品猪场为节约开支,没有采用上述方案,而是将限位栏地面设计为全水泥地面㊂在养猪生产中,猪舍地面水淋淋㊁脏兮兮的,导致该场母猪生殖道炎症㊁皮肤病等较为严重㊂5)限位栏的长㊁宽㊁高要适中㊂一般限位栏长200c m (不含饲槽空间)㊁宽65c m ㊁高100c m ,具体应依种猪体型而定㊂过窄,大体形猪睡不下,或躺下后相互挨挤,在夏季不利于散热;过宽,小体型猪(后备猪)易调头翻栏;过长,猪来回走动,易弄脏栏位;过短,猪活动空间太小;过矮,猪易翻栏㊂6)漏缝板间缝隙应小于1.2c m ,以免损伤猪脚(尤其是长白猪,脚趾较尖)㊂某猪场因漏缝板间缝隙较大,相当多的妊娠母猪因脚趾受损㊁趾甲脱落㊁脚趾溃烂失去种用价值而提前淘汰㊂来源:好饲料网㊃74㊃养殖与饲料2013年第7期疫病防控. All Rights Reserved.。

流行性感冒、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诊断标准

流行性感冒、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诊断标准

流行性感冒【GB 15994—1995】诊断标准1流行病学史在流行季节一个单位或地区同时出现大量上呼吸道感染病人;或近期内本地区或邻近地区上呼吸道感染病人明显增多;或医院门诊上呼吸道感染病人明显增多。

2临床症状2.1出现急起畏寒、高热、头痛、头晕、全身酸痛、乏力等中毒症状。

2.2可伴有咽痛、干咳、流鼻涕、流泪等呼吸道症状。

2.3少数病例有食欲减退,伴有腹痛、腹胀、呕吐和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3实验室诊断3.1血液化验检查白细胞总数不高或偏低。

3.2从病人鼻咽分泌物分离到流感病毒(见附录A)。

3.3恢复期病人血清中抗流感病毒抗体滴度比急性期有4倍或4倍以上升高(见附录B)。

3.4直接检查呼吸道上皮细胞的流感病毒抗原阳性(见附录C中C1)。

3.5标本经敏感细胞增殖1代后查抗原阳性(见附录C中C2)。

4病例分类4.1疑似病例具备1加2或1加2加3.1。

4.2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加3.2或3.3或3.4或3.5。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卫生部20040205)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排除其他疾病后,可以作出人禽流感的诊断。

1、医学观察病例有流行病学史,1周内出现临床表现者。

与人禽流感患者有密切接触史,在1周内出现临床表现者。

2、疑似病例有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标本采用甲型流感病毒和H亚型单克隆抗体抗原检测阳性者。

3、确诊病例有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从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标本中分离出特定病毒或采用RT-PCR法检测到禽流感H亚型病毒基因,且发病初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抗禽流感病毒抗体滴度有4倍或以上升高者。

鸡禽流感鉴别诊断技巧及防治措施

鸡禽流感鉴别诊断技巧及防治措施

流感病毒可分为甲(A型,可感染人类、禽类和哺乳动物)、乙(B型,主要感染人类)、丙(C型,主要感染人类、猪),其中甲型流感病毒是鸡禽流感病的病原,并能感染人类和其他动物。

禽流感病毒的致病力极强,是禽病中最致命的传染性疾病,鸡群感染后会出现发热,嗜睡,流泪,咳嗽,呆立,鸡冠、颈部、腹下水肿,蛋鸡产蛋下降或产畸形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死率约100%。

鉴于鸡禽流感的高致病率,养殖户必须给予重视,做好早期鉴别和防控措施,这样才能提高鸡群整体素质,严格控制禽流感疫情,保障禽类养殖效益。

1 病原特征鸡禽流感的病原微生物为禽流感病毒,是一种球形的RNA病毒,直径为100±20nm。

从病原菌分类来看,鸡禽流感病毒为A型流感病毒,按照外膜血凝素的不同可分为16种亚型,名称从H1~H16,按其神经氨酸酶可分为10个亚型,名称从N1~N10。

不同亚型的流感病毒的致病力不同,其中4种(H5、H7、H9、H10)对人类具有致病性。

禽流感病毒对环境具有较强的适应力。

①耐低温:禽流感病毒污染的饮水,若水源温度维持在22℃左右,病毒可存活96h,若降低至0℃,则可存活1个月之久,且病毒在低温、潮湿环境能维持较长时间的活力,如在冰冻组织或骨髓存活时间长达10~12个月;②耐干燥:该病毒可在低温、干燥的组织存活6~12个月,在干燥尘土中可存活2周;③不耐高温:56℃30min或60℃10min或70℃3~5min或100℃1~2min均能将禽流感病毒灭活;④不耐直射,阳光直射44±4h即可杀灭禽流感病毒;⑤不耐化学消毒试剂,禽流感病毒对碘复合物、来苏儿、氢氧化钠、过氧乙酸、福尔马林等化学试剂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可通过规范消毒灭活。

2 流行病学2.1 易感动物对禽流感病毒最敏感的禽类为鸡、火鸡,鹅、鸭感染后其症状不典型,多为隐性感染。

除上述禽类外,鹌鹑、鸽、鸵鸟等禽类也可感染该病毒。

若鸡(旱禽)和鸭(水禽)混合饲养,容易出现家禽交叉感染现象,并易出现大面积流行。

鸡禽流感鉴别诊断及防治措施

鸡禽流感鉴别诊断及防治措施

鸡禽流感鉴别诊断及防治措施严建梅/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曹埠畜牧兽医站 226402摘 要:现阶段,随着人们的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对于鸡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这极大的促进着鸡养殖业的快速发展。

但是,由于受到气候、环境、管理等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鸡禽流感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降低了养殖效益,阻碍鸡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做好鉴别诊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基于此,本文着重对鸡禽流感鉴别诊断及防治措施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鸡;禽流感;诊断;防治;分析鸡禽流感属于病毒性传染性疾病,其病原为A型禽流感病毒。

病鸡会出现明显的高烧、咳嗽、呼吸困难、腹泻、日渐消瘦等症状,严重影响鸡群的健康生长,因此养殖场户要密切留意。

1 鸡禽流感流行特点鸡禽流感主要是通过消化道以及呼吸道等途径传播的,健康鸡直接接触患病鸡及其粪便、尿液等等,均会导致感染发病,或者健康鸡间接接触被病鸡所污染的饲料、饮水、槽具等,也会导致发病。

在这其中,呼吸道传播几率最高,病鸡所呼出的气体中含有大量的病毒粒子,健康鸡吸入即可感染。

鸡禽流感的潜伏期是不固定的,最短为数小时,最长为21d左右。

如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则毒株具备更强的传染性,同时其死亡率也更高。

该病可发生于一年四季,尤其是在冬季和春季等季节发病率最高。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任何性别以及任何品种的鸡,发病急、传播速度快,严重危害鸡群的健康生长。

2 鸡禽流感的临床鉴别诊断分析2.1 与新城疫的鉴别 无论是禽流感还是新城疫,均会导致鸡出现羽毛动乱翅膀下垂的现象,精神状态不佳,鼻腔中出现一些分泌物,同时伴随歪头、脚肿以及呼吸困难等症状。

区别之处在于鸡禽流感的会出现胰脏出血及坏死以及脚鳞出血等现象,而新城疫则不会出现上述现象。

此外,通过对鸡的抗体变化进行监测也可以实现对禽流感和新城疫的有效鉴别与诊断。

2.2 与传染性支气管炎的鉴别 患有禽流感的鸡,会出现明显的上呼吸道炎症等现象,粪便呈青色,死亡率高于30%。

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流行特点及防治措施

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流行特点及防治措施
二、 主 要 临床 症 状
高 致 病 性 禽 流 感 无 特 定 临 床 症 禽流感 、 低 致病 性 禽 流感 和无 致 病 性 状 . 表现为 突然发病 . 在 短 时 间 内 可 禽 流 感 。禽 流 感 病 毒有 不 同 的亚 型 . 见食欲废绝 、 体温骤升 、 精 神 高 度 沉 由H 和H, 亚型 毒 株 ( 以H N 和H 7 N , 为 郁 , 鸡 冠 与 肉垂 水 肿 、 发绀 , 伴 随 着 大 代表 ) 所 引 起 的疾 病 称 为 高致 病 性 禽 批死 亡 , 数 天 内死 亡 率可 达9 0 %以上 。 流感 ( HP AI ) 。 禽 流 感 的 潜 伏 期 从 数 鸡 新城 疫 与 禽流 感有 明显 的区 别 . 其 小 时 到数 天不 等 . 最长 可达 2 l 天。 潜 伏 病 原 是两 种 完 全 不 同 的病 毒 禽 流感 期 的长 短 受 多 种 因素 的影 响 . 如病 毒 病 毒 是 正 黏病 毒 科 , 新 城疫 病 毒 是 副
的毒力 、 感染 的病毒量 、 禽 体 的 抵 抗 力、 日龄 大 小 和 品 种 、 饲 养 管 理情 况 、 营养 状 况 、 环 境 卫 生及 应 激 因 素 的影 响等 。高 致 病性 禽 流 感 的潜 伏 期 短 . 发病 急剧 . 发病 率和 死亡 率很 高 . 在潜 伏期 内有 传染 的可 能性 高 致病 性 禽流 感 的 传 播途 径 高 致 病 性 禽 流 感 的 传 播 有 病 禽 与健 康禽 直 接 接 触 和 病 毒 污 染 物 间 接 接 触 两种 禽 流 感 病 毒存 在 于 病 禽
其 出没 的 地方 投放 毒 鼠药 消 灭 老 鼠 、 建 议 饲 定 期 清 扫鸡 粪 . 清 出 的鸡 粪 在发 酵 池 养 员 实 行 封 闭 式 管 理 .在 鸡 场 内吃 内堆 积 发酵 。 防止 鸟 类 进 入 禽舍 以及 住, 可定期休假 , 再 回 场 时要 洗 澡 、 换 防止鸟 类 污染 饲料 、 饮水等. 对 于预 防 消毒 后 的工 作 服 方 能 进 入鸡 舍 . 不 准 野 鸟传 播 禽 流 感 有 十分 重 要 的作 用

禽流感鉴别诊疗要点

禽流感鉴别诊疗要点
(2)、发病后期有头震颤、扭颈等神经症状。有神经症状的鸭多死亡,死亡率可达30%~100%, 耐过鸭生长发育不良、消瘦,病程达2周到1个月。
2、产蛋(种)鸭
(1)、病鸭主要表现精神不振,下水后羽毛松乱、黏湿,白色、浅绿色水样黏性下痢,1~3天内食 欲下降甚至废绝。
(2)、产蛋率在3~4天内可从高峰期下降到30%甚至更低。刚开产鸭产蛋率不再上升,维持原水平 甚至略降。软壳蛋、薄壳蛋、小蛋等畸形蛋增多,并以软壳蛋增多为主,所产硬壳蛋则蛋壳不光滑、 表面粗糙。种鸭合格蛋减少。死亡率10%~50%不等,多死于蛋性腹膜炎。
发病鸭气管充血、出血,内有大量出血块
发病鸭气管、支气管充血、出血
胸腹气囊膜有出血点
心包发炎、积黄色液体
心肌坏死并有黄色胶冻样炎症
严重的心肌有白色、条纹状坏死和出血
肺部发炎、充血、出血和水肿
发病鸭整个心脏心肌白色条纹状坏死
发病鸭整个心脏变形,心包积液,心肌灰白色坏死
肝脏肿大、出血、质脆、呈土黄色
(4)、鸭流感的传染源较多,多为感染或发病的同舍或附近的鸡、鸭、鹅等家禽,病毒通过病禽 的分泌物、排泄物等污染饲料、饮水及环境,健康鸭通过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发生感染,呼吸道和 消化道是主要自然感染途径。由于感染鸭从粪便中大量排出病毒,污染饲养场、河(溪)水及放牧 场地,使本病较易传染给同舍鸭及附近其他禽类。
(3)、减少损:失鸭群一旦发生禽流感,除上报兽医防疫部门,采取隔离、封锁,扑杀濒死鸭, 深埋或焚烧死亡鸭,加强鸭群和环境消毒等措施,防止疫情进一步扩大外,对已接种过疫苗或病症 较轻的鸭群,可采取下述综合措施降低鸭的死亡率,提高和恢复产蛋率,减轻养鸭户的经济损失。
3、治疗: 本病目前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使用抗生素可以控制并发或继发的细菌感染。

临床上高致病性禽流感鉴别诊断方法

临床上高致病性禽流感鉴别诊断方法
1 与 中毒病 的鉴别 中毒 病 也 表 现 出 发 病 急 、 死
“ 急、 快、 高” 的特点, 即: 发病 急、 际工作 中,类症鉴别诊断十分重 亡快 的特点,诊断中毒病一是通 传播快 、 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 要 ,这 就 需要 详 细询 问 了解 发病 过病史调查,详细了解有无使用 此病不但给畜禽业造成 巨大的经 数、 死亡数 、 发病过程 、 饲养 管理 或接触毒物的可能性 : 对饲料 、 饮 济损失,同时还会引起严重的公 情 况及 免疫 情 况 , 用 过什 么药 , 效 水 应 仔 细 了解 有 无 毒 物 混 入 、 霉 共卫生 问题。临床上由于禽流感 果 如何 等 , 抓住 各 自流 行 特 点 、 临 变等。二是中毒病体温无变化或 感染引起的流行特点,症状及病 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上 的特点进行 下降, 常可见呕吐症状, 高致病性
畜 牧 兽 医
临床上高致病性 禽流 感鉴别诊 断方法
聂大梅 / I  ̄ l J l l 达 州市达 川 区赵 家镇 畜牧 兽 医站 四川 达 州 6 3 5 0 0 0
陈百万 / 四川 达州 市达川 区麻 柳镇 畜牧 兽 医站 四川 达 州 6 3 5 0 0 0

波 / 四川 达州 市达川 区动 物疫 病预 防控 制 中心
理 剖检 与 某些 禽 的传 染病 ( 如: 区别,通过排除而达到确诊的目 禽流感体温升 高达 4 3 —4 4 ℃, 无
鸡新城疫 、 鸡法 氏禽病 、 禽 霍乱、 的, 根据笔者临床工作体会 , 将 高 呕吐现象。三是 中毒病 的病理剖
( 接 上 页)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区的动物性的食品来源的大肠杆 使用的药剂的使用量 、使用的次 梅, 陈荀 , 侯小 刚, 韩新锋, 周康. 菌对于耐药率存在差异 另外 一 数都有着很大的关系。大量实践 主要动物性食品生产链大肠杆菌 方面,大肠杆菌对不同药物的抗 证 明 ,抗 菌药 对于 细 菌 的 抗 药性 的 耐 药性 分 析 [ J ] . 中 国畜 牧 兽

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症状及治疗方法高致病性禽流感属于急性病毒性传染疾病,从它的名字我们就可以知道,该病的严重性,一旦爆发传染快,控制难,会对养鸡场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那么,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症状有哪些?怎么治疗?现在养鸡应注意哪些事项?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症状有哪些?高致病性禽流感无特定临床症状,表现为发病突然,精神高度沉郁、体温骤升、食欲废绝,缩颈,嗜睡,冠和肉髯发绀、水肿,呼吸困难、打喷嚏,张口呼吸,眼肿胀流泪,部分动物出现头颈后仰、抽搐、运动失调等神经症状,随后出现死亡,数天内死亡率达90%以上。

高致病性禽流感怎么治疗?1、高致病性禽流感发病急,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目前还无有效的治疗方法。

2、若确诊为高致病性禽流感,要及时进行防疫和处理,立即划定疫点、疫区和受威胁区,组织调查疫源,对疫点和其周围半径3000米的家禽要立即全部扑杀,并将其焚烧和深埋,无害化处理污染物,迅速扑灭疫情和消灭传染源。

3、对控制区域的范围进行封闭消毒,严禁禽类产品流通,严格控制疫情的蔓延。

4、尽量减少人与禽类的接触,处理患病禽类要戴手套、口罩,穿隔离衣。

5、禽场要全面彻底清扫、清洗和消毒,并空置3个月以上。

秋冬养鸡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秋季气温渐低,冬季已不远,寒冷的环境下,养鸡工作愈加艰难。

为了能保证鸡群的安全和健康,寒冬到来之前,应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加强对鸡舍的检修。

不用的风机、废弃的管道以及窗边和墙壁的缝隙,都要堵严。

必要的时候可加厚门窗玻璃,准备鸡舍地面铺设的草垫,在适当的位置加装防风帘子,半开放式鸡舍应及时拆除凉棚,尽早用塑料薄膜围严。

同时还要准备供暖设施的安装与检查。

2、合理调配日粮营养。

秋冬季节气温较低,鸡的体能消耗就会增高,这时需要适当补充能量水平,所以要提高能量料的比例,应比正常标准能量高出5%-10%。

还可在饲料中添加1%~2%的动物油脂,如果条件许可,也可在蛋鸡饮水中添加适量红糖。

为促进蛋鸡采食,夜间可加喂饲料,以关灯前鸡群吃完饲料为度。

鸡患禽流感的症状,鸡禽流感怎么预防,鸡禽流感如何防治

鸡患禽流感的症状,鸡禽流感怎么预防,鸡禽流感如何防治

鸡患禽流感的症状,鸡禽流感怎么预防,鸡禽流感如何防治一、禽流感 H9病毒属于低致病力,低致死率的亚型流感病毒。

鸡群发病后,其死亡率和损失程度与继发大肠杆菌病的程度相关。

近两年流行比较严重。

二、临床症状初期眼脸变形,出现结膜炎,流泪现象,继而肿头,呼吸道症状,畏喊寒聚堆,脚趾鳞片出血,排水样便,采食量往往在发病后2-3天有所下降。

三、剖检变化褪肌内侧脂肪出血,胸,腿肌条纹状出血,心脏脂肪出血,心肌出血,肾脏肿大出血,腺胃出血,肌胃脂肪出血,肌胃角质层下出血,肠道黏膜出血,肺脏出血,严重时呈青铜色坏死,气管黏膜出血,有大量黏液渗出。

如继发大肠杆菌病,剖检可见肝周炎和心包炎,腹膜炎等变化。

鉴别诊断1、和慢性呼吸道病的区别。

慢呼是由于败血霉形体引起的,剖检时气囊内有黄色干酪物,使用泰乐和强力霉素后,可以得到很好的疗效。

而流感用以上药物效果不明显。

2、和环境不良引起的大肠杆菌病相区别。

当鸡舍环境不良时,会给鸡群造成较大的应激,使机体抵抗能力下降,导致慢呼和肠炎的发生,并因此继发大肠杆菌病。

当鸡群一但感染禽流感H9病毒后,病毒在呼吸道黏膜上复制,造成黏膜的损伤,大肠杆菌就会乘虚而入,因此继发大肠杆菌病。

3、和高致病性禽流感相区别;高致病性禽流感表现在短时间内出现食欲废绝,体温骤升,精神高度沉郁,鸡冠发绀,头脸部水肿,伴随大批死亡,出现此临床症状时,不可给药治疗,应立即扑杀。

综合防控措施1、三日龄颈部皮下注射0.3ml禽流感H5H9双价灭活疫苗,以获得特异性免疫力。

用中药抗病毒药物和抗菌素加强免疫空白期的鸡群保健工作,当鸡群中发现有眼睛变形,流眼泪时,应对病鸡剖检,当确诊后,要立即采取治疗措施。

实践证明诊断越及时给药越早,治疗效果越好,损失越小,治疗和预防家禽流感等病毒性疾病推荐用东方禽益健,拌料:每吨饲料添加禽益健一到两公斤;饮水:每一公斤禽益健兑水一到两吨水。

2、加强饲养管理,提高机体抵抗能力,保持好鸡舍的内环境,提高舍温,加强通风换气,3、加强带鸡消毒制度,(免疫前后三天除外)每天带鸡消毒,首选碘制剂,过氧乙酸等。

高致病性禽流感诊断技术及人员防护技术规范(2020年版)

高致病性禽流感诊断技术及人员防护技术规范(2020年版)

1诊断技术规范1.1流行病学1.1.1传染源主要为病禽(野鸟)和带毒禽(野鸟)。

病毒可在污染的粪便、水等环境中存活较长时间。

1.1.2传播途径主要为接触传播和呼吸道传播。

感染禽(野鸟)及其分泌物和排泄物,污染的饲料、水、蛋托(箱)、垫草、种蛋、鸡胚和精液等媒介以及气溶胶,都可传播禽流感病毒。

1.1.3易感动物鸡、火鸡、鸭、鹅、鹌鹑、雉鸡、鹧鸪、鸵鸟、孔雀等多种禽类易感,多种野鸟也可感染发病。

1.1.4潜伏期病毒毒力、家禽免疫情况、品种和抵抗力、饲养管理和营养状况、环境卫生及应激因素等都会影响潜伏期。

潜伏期可从数小时到数天,最长可达21d 。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陆生动物卫生法典》将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潜伏期定为21d 。

1.1.5发病率和病死率与宿主、感染毒株和禽群免疫状况等因素密切相关,最高可达100%。

1.1.6季节性没有明显的季节性,但冬春多发。

1.2临床表现饮水量异常变化、采食量下降;精神沉郁,嗜睡,可见扭颈等神经症状;呼吸困难,有呼吸道症状;冠髯发绀、发紫,脚鳞或有出血;产蛋突然下降,软壳蛋、畸形蛋增多;发病率高,发病急、死亡快;鸭、鹅等水禽可见腹泻和神经症状,有时可见角膜发红、充血、有分泌物,甚至失明。

1.3剖检变化气管弥漫性充血、出血,有少量黏液;肺部有炎性症状。

腹腔有浑浊的炎性分泌物,肠道可见卡他性炎症;输卵管内有浑浊的炎性分泌物,卵泡充血、出血、萎缩、破裂,有的可见卵黄性腹膜炎;胰腺边缘有出血、坏死。

心冠及腹部脂肪出血;腺胃肌胃交界处可见带状出血,腺胃乳头可见出血;盲肠扁桃体肿大出血;直肠黏膜及泄殖腔出血。

急性死亡家禽有时无明显剖检变化。

1.4实验室诊断1.4.1样品的采集、运输和保存尽量在发病初期采集具有典型临床症状的禽只样品。

采样过程中应避免交叉污染,并规范填写采样登记表。

1.4.1.1血清样品的采集无菌采集禽类的血液,每只约2mL ,编号并填写相应采样单。

待血液凝固血清析出后,收集血清用于血凝抑制(HI )检测。

高致病性禽流感及其变异株的防治

高致病性禽流感及其变异株的防治
流感 H N 亚型( 一 4 株+ R e 一 5 株) 二 价 苗 免疫 1 次。 ( 2 )商 品代 肉鸡 免 疫 7 ~ 1 4日龄 时 , 用 重 组 禽 流 感 H N. 亚 型 ( R e 一 4 株+ Re 一 5 株 )二 价 苗 免 疫 1 次 饲养 时 间较 长 的 肉鸡 .在 3 4 周 后 再 进行1 次加 强 免 疫 ( 3 ) 种鸭 、 蛋鸭 、 种 鹅、 蛋鹅免疫 。 雏 鸭 或 雏鹅 1 4 ~ 2 1 日龄 时, 用H N 亚型( R e 一 5 株) 禽 流 感 灭 活 疫苗进行初免 ; 问 隔3 ~ 4 周, 再用H N 亚型( R e 一 5 株) 禽 流感 灭 活疫 苗 进 行 1 次加 强 免疫 : 以后 根 据 免疫 抗 体 检 测 结果 , 每 隔4 ~ 6 个爿用H N 亚型( Re 一 5 株 ) 禽流 感 灭 活 疫苗 免 疫 1 次 ( 4) 商 品 肉鸭 、 肉鹅 免 疫 肉 鸭7 ~ l 0t 3龄 时 . 用H . 亚型 ( R e 一 5 株) 禽 流 感 灭 活 疫
1 .加 强 免 疫 接 种 疫 苗 免疫 是 防 止 禽 流 感 暴 发 和控 制 疾 病 的重 要 措 施 和关 键 环 节 规 模 养禽 场 要 建 立 自身 免疫 程序 . 并 根 据 本 场 实 际和 免 疫抗 体 监 测 情 况 合 理 调整 免 疫 程 序 现 根据 不 同禽 种 推 荐 免疫 程 序 如 下 : ( 1 ) 种鸡 、 蛋 鸡 免 疫 雏 鸡 7 ~ 1 4 E l 龄 时. 用重组禽流感} i N 亚型 ( Re 一 4 株+ R e 一 5 株) 二 价 苗 进行 初 免 . 3  ̄ 4 周 后 再 进行1 次 加 强 免 疫 :开产 前 用 重 组 禽 流 感H N, 亚型( R e 一 4 株+ R e 一 5 株) 二 价 苗再 进 行 强 化 免 疫 . 以后 根 据 免 疫 抗 体 检测 结果 .每 隔4 ~ 6 个 月用 重 组 禽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演示课件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演示课件

主要感染鸟类,对人类的致病性较低 。
禽流感病毒特点
变异能力强
禽流感病毒基因容易发生突变和 重配,导致病毒抗原性和致病性
的改变。
跨物种传播
禽流感病毒可感染多种禽类,并有 可能通过变异跨越物种屏障感染人 类。
高致病性
某些禽流感病毒亚型如H5N1、 H7N9等可引起人类严重疾病,甚 至导致死亡。
禽流感病毒传播途径
严重症状
呼吸急促、呼吸困难、胸 闷、胸痛等。
并发症
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 征、多器官功能衰竭等。
诊断方法
病毒检测
通过鼻咽拭子、咽拭子、痰液等 进行病毒核酸检测。
血清学检测
检测患者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 用于回顾性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影像学检查
X线或CT检查可显示肺部病变情 况,有助于诊断和评估病情。
治疗方法
01 02
抗病毒治疗
使用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Tamiflu)和扎那米韦(Relenza),可 以用于治疗流感,包括禽流感。这些药物需要在病毒感染初期就开始使 用才有效。
对症治疗
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如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采取相应的治疗措 施,如解热镇痛、止咳、吸氧等。
03
支持治疗
对于重症患者,可能需要采取更加积极的治疗措施,如机械通气、血液
03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的治疗和预防控制措施
04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对公共卫生和社会经济 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02
禽流感病毒概述
禽流感病毒类型
A型禽流感病毒
根据病毒表面的血凝素(HA)和神经 氨酸酶(NA)的抗原性不同,可分为 不同的亚型,如H5N1、H7N9等。
B型禽流感病毒

高致病性禽流感的诊断与预防措施

高致病性禽流感的诊断与预防措施

高致病性禽流感的诊断与预防措施余翔(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尤溪口镇畜牧兽医水产站365000)摘要:高致病性禽流感是一种由正粘病毒科流感病毒属A 型流感病毒引发的一种传播快、死亡率高的禽类烈性传染病。

染病的禽类呈现呼吸道、消化道症状,或者出现严重的全身性出血或者败血症状,严重危害禽类养殖业的发展,为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关键词:高致病性禽流感;诊断;预防措施;临床症状高致病性禽流感(简称:HPAI)被列为一类动物疫病,是一种由正粘病毒科流感病毒属A型流感病毒引发的一种传播快、死亡率高的禽类烈性传染病[1]。

染病的禽类通常会呈现呼吸道、消化道症状,或者出现严重的全身性出血或者败血症状,严重危害禽类养殖业的发展,为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本文从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以及预防措施进行综述,期望能为广大禽类养殖者提供一定帮助。

1病原高致病性禽流感病原为A型流感病毒,属正粘病毒科流感病毒属,为单股RNA病毒[2],直径为80~120nm球形,其表面附着有密集钉状物或纤突覆盖,病毒表明的主要糖蛋白是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具有多变性和特异性,衍生出多种病毒亚型,是疾病难以预防的重要因素。

HA可以决定病毒致病的主要抗原成分,可以诱发感染,而NA则诱发对应抗体无病毒中和作用,因此,高致病亚型主要为H5、H7毒株。

病毒耐热性较差,56℃处理半小时即可杀灭;对脂溶剂敏感,甲醛可以破坏病毒活性,肥皂以及去污剂和氧化剂也可以使其失活。

2流行病学鸡是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最易感动物[3],病禽和病毒携带者均为传染源,此类禽只的排泄物、分泌物中携带病毒,可以通过饲料、饲水、笼具、车辆、昆虫、种蛋、精液等途径经呼吸道以及消化道感染健康禽只。

如果鸡舍通风较差,病毒在环境中浓度过高,可以通过空气进行传播。

该病没有明显的季节性,但在寒冷干燥的冬春季节发生较为常见,特别是气候突变、饲料摄入的营养不足时均可促进该病的发生,经人工感染后的母鸡在3~4d内产蛋均携带病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致病性禽流感临床症状及鉴别诊断
【临床症状】
高致病性禽流感潜伏期短(潜伏期几小时到数天,最长可达21天),发病初期无明显临床症状,表现为禽群突然暴发,常无明显症状而突然死亡。

病程稍长时,病禽体温升高(达43℃以上),精神高度沉郁,食欲废绝,羽毛松乱;有咳嗽、啰音和呼吸困难,甚至可闻尖叫声;鸡冠、肉髯、眼险水肿,鸡冠、肉髯发绀,或呈紫黑色,或见有坏死;眼结膜发炎,眼、鼻腔有较多浆液性或黏液性或黏脓性分泌物;病鸡腿部鳞片有红色或紫黑色出血;病禽有下痢,排出黄绿色稀便;产蛋鸡产蛋量明显下降,产蛋率可由80%或90%下降到20%或以下,甚至停产;产蛋下降的同时,可见软皮蛋、薄壳蛋、畸形蛋增多。

有的病鸡可见神经症状,共济失调,不能走动和站立。

【鉴别诊断】
由于禽流感感染引起的流行特点、症状及病理变化与某些禽病相似,必须及时做出鉴别诊断,如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传染性鼻炎、霉形体病、产蛋下降综合征等;特别是某些疾病的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使病情更为复杂,给诊断带来困难或容易发生误诊。

因此,类症鉴别诊断十分重要。

新城疫:各种日龄都可感染,雏鸡发病严重,死亡率高,新城疫病鸡的呼吸困难,嗉囊和口中的积液,呼吸困难时的咕咕叫声,后期出现扭颈等神经症状。

产蛋鸡多发生非典型新城疫,死亡率较低,主要表现产蛋下降和蛋壳褪色。

而发生流感时死亡率较高。

传染性喉气管炎:不同年龄均有感染,但成鸡症状典型。

表现显著的呼吸困难,咳嗽严重,可咳出带血渗出物。

病死率5-7%,一般在10-20%
传染性支气管炎:仅发生于鸡,幼雏发病严重,肾型主要在3周龄左右,产蛋鸡仅表现产蛋下降。

雏鸡病死率25-30%,6周龄以上病死率0.5-1%。

呼吸型,产蛋减少产畸型蛋、小蛋;肾病变型,主要是肾肿大,色淡,输尿管变粗,内有大量尿酸盐结晶;腺胃型,主要见腺胃壁增厚、溃疡。

败血霉形体:4-8周龄最易感,产蛋鸡引起产蛋下降,易继发于其它疫病,发病率5-15%,死亡率约1-10%。

主要侵害呼吸道,病程长,眼窝、眶下窦肿胀,产蛋下降。

药物治疗有效。

传染性鼻炎:主要发生于育成鸡和产蛋鸡。

该病传播迅速,流鼻汁、甩头,咳嗽;脸部大多数呈单侧性浮肿,不紫。

磺胺类药物治疗有效。

肿头综合征:由肺病毒和其它细菌混合感染引起,主要发生于30-40日龄的雏鸡。

该病传播迅速,皮下有胶冻样渗出物。

大肠杆菌:严重的大肠杆菌引起鸡的败血症,可导致鸡体的爪、腿鳞片出血,但鸡群零星死亡,药物治疗有效。

产蛋下降综合征:主要发生于产蛋高峰鸡,主要引起产蛋下降,很少出现大批死亡。

中毒:有用药史,死亡快,死亡分布在鸡舍不同部位,无传染性。

疫苗注射不当:注射靠近头部时,免疫后5-7天可引起肿头,眼眶周围肿胀,发硬。

切开有干酪物或肉芽肿。

可自然康复。

水禽还应与雏鸭病毒性肝炎、鸭疫里默氏菌病、小鹅瘟相区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