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歌曲演唱中的交流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歌曲演唱中的交流方式
作者:李亦峰
来源:《现代交际》2013年第03期
[摘要]歌曲演唱即歌曲声乐表演是声乐表演的一种形式,是以听觉为主、视觉为辅的一种音乐表演方式。表演者需要运用自己的身体和使用的乐器作为创作的材料和工具,通过身心的有机结合,把谱面上的艺术作品转变为具有可听可视的音乐艺术形象,并实现其艺术功能。在一个完整的歌曲表演过程中,表演者需要运用发声的技能技巧、歌曲的处理、歌曲的表演力及舞台实践能力等多方面技能技巧,来力求完美展现歌曲的内在艺术魅力和演唱者自身的演唱、表演能力。其中,表演者在歌曲演唱中的交流方式和技巧是一个重要环节,作为一种极其重要的艺术创作过程,它有助于使表演者更好地融入歌曲的艺术内涵、舞台设置的艺术内涵及观赏者的艺术需求,提升歌曲演唱的艺术表现力。
[关键词]歌曲演唱交流方式手段种类
[中图分类号]J616.2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3-0089-02
歌曲演唱表演中的交流方式,是指在歌唱表演中表演者和相关联的人、物之间的沟通、适应、影响等综合协调的关系。一首歌曲作品的表演创作是一个集体的活动,是参与表演各方通过互相交流,共同完成的创作。交流有可能是瞬间交流,也可能是持续交流,不论过程的长短,其都表现为“注意——感受——积累综合——反应”这样的完整环节。表演者根据歌曲作品对主体的规定和要求,对客体发生的信息进行综合判断、积累选择、产生态度及态度的体验——形成情感“反应”。这一过程周而复始地在演唱过程中进行着。本文尝试从歌曲演唱过程中的交流手段、交流的形式等方面,尝试阐述歌曲演唱的交流方式。
一、歌曲表演的交流手段
歌曲演唱者在表演过程中,不仅需要表达歌曲作品自身的艺术内涵,还要运用各种手段如歌声、眼神、肢体等,与歌曲、同台表演者、观众之间产生良好交流,更好地表现自己的技巧和歌曲内涵。其中,歌声的交流是歌曲演唱的最主要交流手段,眼神和形体交流是辅助手段。
(一)用歌声交流
歌曲演唱者从对歌曲作品的歌词、曲谱的研究和体验中获取歌曲作品艺术想象情境,从而才能在表演中有感而发地表现自身的艺术情感体验。这样,在与情境的交融中,演唱者产生相应的情感,并通过歌声即音乐化的语言表现出来。也就是说,在歌曲演唱中,演唱者通过音乐化的语言来传达歌曲作品的内容。
因此,歌曲表演首先要求演唱者的口齿要清楚,能够积极发挥歌唱语言的传情达意功能。歌声中还包括了各种不同情感的语气语调、潜台词、内心独白等,并且其中还蕴藏着丰富而不可言喻的情感和内容。演唱者要学会充分地挖掘作品内容并寻找出有效、准确的声乐表现手段来,使歌声在演唱者及观众之间更具有影响力和刺激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当表演二重唱等多人共同表演的作品时,在歌曲演唱中的歌声交流,优美的歌声不仅能够对观赏者发生作用、也能够对同台演唱者发生作用,同时还可以对演唱者自身发生作用。原因在于演唱过程中演唱者的歌声会刺激自己的二度创作热情,并表现出对自己的演唱极大的信念感。所以,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不仅要有效地通过歌声去影响共同表演者和观众,还要能够积极地接受同台表演者,使其向自己发出交流信号,并做出准确的反应。如《敖包相会》(玛拉沁夫/海默作词,通福作曲)的演唱中,开头两句演唱者需要与想象中的“月亮”“云彩”做出交流,紧接着的“我等待着美丽的姑娘呀,你为什么还不到来哟嗬”则需要演唱者互相之间进行眼神、形体上的交流,从而产生热切期盼的舞台效果。除了上述形式的表演,在一些歌曲作品中,还伴有独白、对白、旁白等形式的语言交流,从而产生不同的交流效果。但是,在演唱过程中演唱者应紧紧抓住歌声这一主要的交流手段来支撑对歌曲演唱的表演创作。
(二)用眼神交流
在舞台交流中,用眼神进行交流是常见但极为重要的交流手段。眼神交流包括眼神的投向、距离等。在与观众的交流中,眼神的作用将使台下观众认为或感到是在注意自己,因而激发观众的欣赏热情,把注意力更加集中于声乐表演者。通常,歌曲演唱中表演者的眼神与作品的思想内涵紧密相连,并且会随着词曲的变化而变化,从而塑造丰满的艺术形象。但也存在不同的情况,如通常所说的港台偶像派歌手在演唱中,会使用一些与作品内容无关的眼神,这样做的目的是表演者更加艳明地突出个人形象。在和同台对手的交流中,即使投有语言,眉宇间的传达照样能起到影响对手或接受对手信息的作用。
(三)用形体交流
在实际生活中,除语言、眼神的交流外,形体的交流作用同样被人们感觉到。形体亦作为一种语言存在于艺术表演实践中,被称为“形体语言”。演唱者生活在音乐中所产生的形体律动形式包括节奏的强弱、脉博跳动的速度、脸部的表情、手势、体态等交织在一起,共同展现出表演者内心对音乐的感受。在声乐表演交流中,形体的空间变化可以表现出人物的情绪变化和人物间关系的变化。如歌曲《我们是黄河泰山》(曹勇作词,士心作曲),借黄河泰山写历史,突出了民族的苦难、悲愤,同时也表达了中华民族昂扬的激情。演唱时表演者往往不会有太大的肢体动作,而是随着歌词的递进在形体、表情、手势等方面不断体现出坚定、激昂等情绪,实现对观众的情绪影响。
二、歌曲演唱中交流的形式
众所周知,歌曲作品的表演形式有很多种,如独唱、对唱、二重唱、合唱等,不同的表演形式中所运用的交流方式是不同的,总体上讲,可以分为演唱者与自己内心的交流、与想象中的情境交流、与同台演唱者的交流,以及与观众的交流。
(一)演唱者与自己内心的交流
演唱者和自己的内心进行交流亦可称为“自我交流”。这是一种演唱者独自一人在舞台上演唱的状态。我们知道,在很多时候,演唱者(常指独唱表演)生活在自己想象的情境中。而歌词的内容正是以内心独白的方式出现并揭示内心生活的冲突、矛盾。在声乐表演实践中,能使表演者在创作状态与自己的内心进行交流的同时,观众能明白和感受到他所想要表达的内容,并能使表演者在当众的情形下生活得自如,灵活地创造出符合角色和规定情境的人物生活。
(二)与想象的情境交流
歌曲演唱者在表演中,需要针对歌曲作品的艺术内涵创造出并不存在于表演现场的对象,如想象中的人或物。这个对象存在于表演者的心中,是歌曲声乐表演中最常用的交流形式。
与想象的人交流:在歌唱表演中,如《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宋青松作词,王佑贵作曲)从“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美丽,领着一群小鸟飞来飞去”开始,演唱者即在舞台正前方略高于视平线的方向确定出“你”——人民教师这个存在于想象中的形象,并在演唱中随着“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间教室,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总是你……”等歌词展开与想象中对象的交流,演唱者的視点也随着歌词不断变化,但“你”这个形象是演唱者贯穿始终的情感指向对象。这样,演唱者的表演状态才会更加稳定,更为深刻,同时带动观众不断深化对歌曲内容的理解。
与想象的景物交流:在歌曲声乐表演中,更多的是声乐表演者与想象的“景”的交流,尤其是独唱歌曲。如《牧羊曲》(王立平词曲),其部分歌词为“日出嵩山坳,晨钟惊飞鸟。林间小溪水潺潺,坡上青青草。野果香山花俏,狗儿跳羊儿跑,举起鞭儿轻轻摇,小曲满山飘,满山飘”。歌词中的“日出”“飞鸟”“水潺潺”“青青草”等,勾画出一片美丽的景色。这样的情景交融的演唱也引领出了后半段“风雨一肩挑”的情感,让一个千娇百媚风情万种的女儿态活生生地呈现在面前,也让铁骨铮铮的嵩山充满柔情一片。
(三)与同台表演者的交流
在表演重唱或对唱时,同台表演的二人之间,演唱者不能只顾自身的感觉,从而使重唱和对唱的整体感缺失。在此类的交流中,二人眉宇间的信息传递显得尤其重要,眼神的相互提示是双方协调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在乐句或乐段的开始和终结处,双方微小的眼神活动便可使歌声整齐,音量对比得当,情绪的分寸协调,换气点一致等等。因此,要学会用眼神作为演唱过程中相互交流沟通的有力工具。而在领唱或合唱中,往往是领唱者与合唱者这一对众的交流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