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专题九 戊戌变法 第2课 百日维新课件 人民版选修1.pptx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
史料二 以康、梁为首的维新派是中国知识分子中的开明分子……③采 取了防卫性的、自觉的现代化变革尝试。他们从西方政治学和西方政治 制度的角度,力图对中国的政治制度进行变革。……无论如何,戊戌变 法为近代中国早期现代化拉开了序幕,这是它在中国历史上应有的地位, 不能因其结果的失败而抹杀。 ——周嫦妮《现代化视野中的戊戌变法》 史料三 “百日维新”虽然失败了,但它毕竟触动了传统的中国政治体 制,为现代国家的建立作出了有益的尝试。以后发生的历次革命运动, 从现代化的进程看,都与戊戌变法有着历史的连续性,也正因为如此, 史学界④才会把戊戌变法视作近代中国(政治)现代化进程的起点。
22
③从内容上看:变法的内容与维新派的主张有差距,维新派与康有为 的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等政治主张,在百日维新期间光绪帝颁布 的诏令中没有此内容,表现了资产阶级的局限性。 ④变法局限在社会上层,没有深入广大人民群众,因而没有形成变革 旧制的巨大社会力量。
23
主题二 戊戌变法运动失败的原因、性质和意义 史料一 戊戌变法初期,康有为认为“日本施行三十年而强,吾中国国土 之大,人民之众,①变法三年,可以自立……少变而不全变,举其一而不 改其二,连类并败,必至无功”。戊戌政变后,封建顽固派大肆捕杀维新 党人,②市民百姓围观(戊戌)六君子,纷纷叫骂:“乱臣贼子,书生狂徒, 割了他们的舌头!不好好读圣贤之书,跑出来祸乱人心!”
20 提示
Leabharlann Baidu
史论总结 百日维新的社会条件及特点 (1)社会条件
列强瓜分中国狂潮导致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国人民民 客观条件
族意识觉醒
经济基础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阶级基础
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组织基础 强学会、保国会等资产阶级维新派政治团体相继成立
21
一批兼有学生和士大夫双重身份的人才,形成一个知识分 维新主力
5
(2)内容
措施
除旧
布新
政治方面 裁撤闲散衙门和冗员 准许臣民上书言事,允许创办_报__纸__ 提倡和奖励 士民 投资设厂,开垦荒地,
经济方面 裁撤驿站等旧机构 修筑 铁路 ,开采矿产
军事方面
裁汰绿营
军队改用西法 训练
文教方面
废除_八__股__
将书院、祠庙改为兼习中学和西学的学校, 创办各种专业学堂以及派人赴日本留学等
子群体
重要条件
光绪帝支持;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个人努力
(2) 特点 ①从方式上看:变法采用西方和日本等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文 化、技术、军事制度模式,对中国传统的旧制度进行改革。 ②从宗旨上看:是要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有一定程度的政治权利,促 进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在渐进的变革中建立资产阶级国家,从根本 上实现国家的独立富强。
火炬,唤起了人们的近代民族意识,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也促进了资产阶级 革命时代 的迅速到来。
教材互补 史论要旨
12
知识图示
16
史料实证 深化探究 —— 理解重要史料史论
17
主题一 百日维新的社会条件及特点
史料一 自台事(割让台湾)后,天下皆知朝廷之不可恃,人无固志,奸宄 生心。……加以贿赂昏行,暴乱于上,胥役官差,蹙乱于下,乱机遍伏, 既①无强邻之逼,揭竿斩木,已可忧危! ——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史料二 19世纪末,年轻皇帝光绪意识到必须对帝国进行一次彻底的改 革 。 1898 年 夏 他 颁 发 了 一 系 列 的 改 革 法 令 , 该 段 日 子 被 称 为 “ 百 日 维 新”。将地方政府集中在北京的领导之下,②建立新学校传播欧洲的学 风,鼓励西方式的生产方法,按西方式建立一支军队。
专题九 戊戌变法
第2课 百日维新
1
课标要求 1.了解百日维新的背景和基本内容。(重点) 2.认识百日维新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难点) 3.理解百日维新失败的原因及其历史意义。(重点) 4.认识改良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中国近代道路的曲折性。(难点)
2
内容索引
自主学习 基础知识 —— 把握教材知识体系 史料实证 深化探究 —— 理解重要史料史论 反馈训练 随堂巩固 —— 会做题才是硬道理
9
2.戊戌政变
(1)囚禁光绪帝:慈禧太后宣布重新“训政 ”,囚禁光绪帝。
(2)搜捕维新党人
①康有为逃往香港,梁启超流亡日本。
②谭嗣同、刘光第等人被捕,慷慨赴义,史称“戊戌六君子”。
③倾向变法和参与新政的官员,或被囚禁,或被罢黜,或被放逐。
(3)变法失败:顽固派取缔学会,封闭报刊,新政措施中唯有_京__师__大__学__堂_
3
自主学习 基础知识 —— 把握教材知识体系
4
一、百日新政 1.背景 (1)1897年11月,德国军队强占 胶州湾 ,中国面临被列强瓜分的危险。 (2)康有为再次上书光绪皇帝,历陈 民族危机 的严重性和维新变法的紧迫 性,终于引起了光绪帝的重视。 (3)1898年1月,康有为向光绪皇帝呈上《应诏统筹全局折》,后来成为 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施政纲领。 2.概况 (1)开始: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实行变法,史称 “戊戌变法”。
18
史料解读 ①说明当时清政府内外交困,面临内忧外患的形势。 ②体现了戊戌变法向西方学习的特点。
19
问题思考 (1)根据史料一分析康有为上书的主要背景。 提示 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 重;国内阶级矛盾不断激化。 (2)据史料二概括“百日维新”学习西方的主要措施。 提示 设立新学校;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建立西式军队。
得以保留。戊戌变法宣告失败。
归纳比较
10
三、戊戌余音
1.变法目的
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实行君主立宪 制度。
2.历史意义
(1)通过维新派的宣传,维新思想得以广泛传播,国人的心态随之改变。 (2)学习西学成为一种社会时尚,“ 变革 ”成为不可遏制的思想潮流。
(3)维新变法运动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点燃了爱国、民主的 重点精讲
6
(3)结果:由于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发动戊戌政变,维新变法仅维持 了103天便告失败,因此人们又称之为“百日维新 ”。
思维点拨
7
二、戊戌政变 1.新政危机 (1)原因:变法措施损害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 顽固派 的利益。 (2)准备 ①慈禧太后逼迫光绪帝免去 翁同龢 的一切职务,驱逐回籍,沉重打击了光 绪帝和维新派。 ②胁迫光绪帝,规定凡授任新职的二品以上官员必须到皇太后面前谢恩。 ③大力提拔亲信 荣禄 ,授其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