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读: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是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基础设施,主要介绍了包括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的基本概念、主要作用、关键标准、支撑技术及应用模式。
关键字:信息资源目录
3 关键标准
3.1 主要内容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的关键标准包括6个方面的内容,其中“第1部分:总体框架”规定了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的总体结构、基本功能等内容;“第2部分:技术要求”规定了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建设的基本技术要求;“第3部分:核心元数据”规定了公共资源核心元数据和交换服务资源核心元数据应当遵循的内容标准;“第4部分:政务信息资源分类”规定了政务信息资源的分类与编码;“第5部
分:政务信息资源标识符编码方案”规定了政务信息资源的唯一标识符编码方案;“第6部分:管理要求”规定了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的基本管理要求。
(1) 总体框架
“总体框架”给出了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所涉及的关键术语,定义了政务信息资源、公共资源、交换资源、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等关键概念,明确了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的管理者、提供者和使用者三个角色及其职责。各级政务部门工作人员和相关的技术开发人员在建设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时,可按照“总体框架”规定的总体结构建立起符合其概念模型的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系统,并要实现对目录内容的编目、注册、发布、查询和维护等基本功能。
(2) 技术要求
目录技术要求的核心是目录服务规范,它能够整合分布在各部门的政务信息资源,并形成完整的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为政务信息资源的交换建立良好的基础。
目录服务规范主要定义由发现和管理两大类接口组成,并为其提供外部接口。其中,发现服务是对政务信息资源的查找、浏览、定位功能。发现服务对政务信息资源的查找、浏览及定位是通过元数据进行的,提供对政务信息资源的元数据级的访问。管理服务提供对目录本身的管理功能,如修改目录信息、增加或删除目录等。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目录服务规范规定了针对公共资源的服务接口规范和交换服务资源的服务接口规范两部分的技术规定。
(3) 元数据
从组成上来说,元数据的主要内容包括信息资源的标识、内容、分发、数据质量、数据表现、数据模式、图示表达、限制和维护等信息。
标识是信息资源的一个重要特性,包括信息资源的唯一标识符、信息资源的摘要信息、创建信息资源目的、信息资源的状态等信息。内容重点描述信息资源的基本数据组成,包括信息资源包含哪些具体的数据。分发着重说明使用者如何获得信息资源的信息,包括数据分
发格式信息、分发者信息以及用户获取数据集的途径。数据质量信息包含数据志信息以及数据质量报告等内容,数据志说明的是信息资源的生产依据和过程,数据质量报告给出了按特定的数据生产标准进行评价的结果。数据表现确定了数据的展现方式,包括图形、影像、文字等方式的说明。数据模式信息包含有关数据的物理模式的信息。图示表达则进一步说明了采用图形进行数据表达的具体规则。限制和维护信息既包括信息资源本身也包括元数据的使用以及日常维护方面的信息。
一般来说,元数据的具体组成需要结合具体的领域、部门以及具体的信息资源的情况来加以确定。
(4) 信息资源分类
信息资源分类是根据信息内容的属性或特征,将信息按一定的原则和方法进行区分和归类,并建立起一定的分类体系和排列顺序。
信息资源分类对于信息资源共享具有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它可以对政务信息资源协助实施有效管理,另一方面它可以按类别协助开发利用已有信息资源,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为了多方面刻画政务信息资源的特征,便于对政务信息资源的组织、维护和使用,政务信息资源分类确定了以主题分类为核心,以服务、行业和资源形态分类为辅助的分类方案。四个面的特征基本覆盖了政务信息资源的产生、加工、使用和管理维护过程中的不同视角,能够较好地满足对政务信息资源组织、管理和使用的需求,而且易于理解和接受。
(5) 信息资源唯一标识符政务信息资源标识符是政务信息资源元数据中用来对政务信息资源进行唯一标识的一项元素。每项政务信息资
源都具有一个唯一不变的标识码。一般参照国际上通行的信息资源编码方法以及国内信息资源标识的发展趋势,采用两段式方式作为编码的基本结构,前段和后段之间用“/”隔开。政务信息资源标识符的前段码由信息资源前段码管理中心(以下简称“前段码管理中心”)统一管理和分配。前段码通常分配给各级目录管理者,也可以分配给拥有政务信息资源并向目录管理者提交(或注册)这些资源或其元数据的各级政务部门。前段码管理中心负责确保前段码的唯一性,不得将一个前段码分配给多个实体。
(6) 技术管理要求
“技术管理要求”中规定的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管理架构包括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使用和管理的三个角色和六项活动。三个角色是政务信息资源目录内容的提供者、管理者和使用者,六项活动包括规划、编目、注册、发布、维护、查询。在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的建设过程中,政务信息资源的提供者、管理者和使用者应严格按照“技术管理要求”中的规定承担其职责、履行其义务;同时,按照其管理范围和职责权限梳理、规划政务信息资源公开与共享的内容和目录、交换服务的内容和目录;实现对政务信息资源的编目、注册、发布和维护,保证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使用者能够查询到所需的政务信息资源。
3.2 相互关系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各部分是紧密联系的整体。其中,第1部分和第6部分从总体结构和管理角度对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进行规范;第2部分对目录服务的技术接口进行规范;第3部分、第4部分和第5部分对政务信息资源目录内容进行了规范。各部分间关系如图1所示。
5 应用模式
政务信息资源涉及各级各部门的信息资源,其资源类型、内容跨度、服务目标差异很大,因此,在实际的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建设过程中,重点和层次也存在很大的差别。应用模式是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在实际应用中的具体方式,按照信息资源粒度的不同以及信息资源类型的不同,产生不同层次和类型的政务信息资源目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根据元数据所描述对象粒度的不同,可以初步划分为记录元数据、数据集元数据和信息库元数据三个层次,三个层次各自形成相应的信息资源目录。
(1)记录级元数据:主要对象包括档案、法律法规、文件、报告等,具体的数据形态可以是图片、文档、多媒体、网页等。该层次的信息资源粒度最细。
(2)数据集元数据:数据集是可以标识的数据集合,它能够用一个数据字典唯一描述。在数据组成上,它是由若干数据记录组成的数据集合。各部门都有相关的数据集,例如国家重点企业资产数据集、中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数据集等。数据集在表现形态上可以是特定格式的文件,也可以是关系型数据库中的表或视图。
(3)信息库元数据:信息库一般由面向特定主题的若干数据集组成。例如国家电子政务建设中的四大基础库(人口、法人、地理空间和宏观经济数据库)、科学数据共享的主体数据库等。在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建设中,按照资源粒度的不同,建立不同层次的网站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