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营养学课件 第九章 维生素的营养
动物营养学-维生素的营养
![动物营养学-维生素的营养](https://img.taocdn.com/s3/m/261f8e2358fb770bf78a555d.png)
• 第一阶段开始于许多世纪以前,人们逐 渐认识到夜盲症、坏血病、脚气病和佝 偻病是与日粮有关的疾病。古希腊、罗 马和阿拉伯人发现用肝脏可治疗夜盲症。 在16世纪和18世纪,分别发现用云杉针 (SPrucenee—dles)提取物、桔子和柠檬 可治疗坏血病。19世纪末,日本海军发 现脚气病与摄食大米有关,而用大麦代 替大米,或者增加膳食中的肉和蔬菜可 防治该病。此外,还发现用鱼肝油可治 疗佝偻病。
维生素营养状况的判定
• 生长反应、肝脏维生素A的含量、血浆维 生素A的浓度及脑脊髓液压都可反应维生 素A的营养状况。 • 肉牛血浆中低于0.2 ug/ml表示缺乏,
奶牛肝中A含量低于1 IU表示临界缺 乏, • 猪血浆中低于1 ug/ml表示缺乏,鸡每 克肝储备2~5IU 则不会缺乏。
(五)缺乏症和中毒症
• 关于维生素的名称尚有争议。有些并不符合维 生素的概念。胆碱只是暂作为B族维生素。与 其它B族维生素不同,胆碱在体内可以合成, 需要量大,发挥功能是以结构成分而不是辅酶 形式。 • 有些物质虽符合维生素的定义,但仅少数动物 需要,视这些物质为类维生素(Vitamin— like substances),主要有:肌醇、肉毒碱、对氨基 苯甲酸、黄酮类(Flavonoids)、辅酶Q、葡萄糖 耐受因子、硫辛酸、乳清酸、泛配子酸 (VB15,Pangamic)、VB17(Laetrile)、 VH3(Gerovital)、VU(Cabagin)等。
表9-1 维生素研究的历史年代
• 维生素 • • • • • • • • • • 首次分离来源 发现 分离 阐明化学结构 1931 1831 1932 1936 1939 1926 1933 1938 1948 1911 1931 1930 1936 1938 1939 1936 1935 1938 1956 1937 合成 1947 1950 1959 1938 1939 1936 1935 1939 1972 A 鱼肝油 1909 胡萝卜素 胡萝卜、棕榈油 D 鱼肝油、酵母 1918 E 小麦胚芽油 1922 K 苜蓿 1929 B1 米糠 1897 B2 鸡蛋白蛋白 1920 B6 米糠 1934 B12 肝、发酵产物 1926 烟酸 肝 1894
动物营养学课件.
![动物营养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01e11f5e009581b6bd9eb7c.png)
第一章、动物对饲料的消化1.消化的概念饲料中的养分变成为能被动物吸收的形式的过程(大分子---小分子,化学价的变化等)。
3.消化方式方式部位工具作用物理性口腔牙齿磨碎、增加表面积消化道肌肉收缩和消化液混合化学性消化道酶大分子变为小分子微生物瘤胃酶结构降解,新物质合成大肠酶结构降解,新物质合成化学性消化在肠道中的部位1)消化道腔内大分子的降解,如蛋白质转化为氨基酸、小肽脂肪转化为甘油、脂肪酸淀粉转化为双糖、单糖2)肠粘膜细胞内进一步降解,如小肽转化为氨基酸双糖转化为单糖(4)化学性消化与微生物消化的异同相同不同化学性消化酶酶来源于动物微生物消化酶酶来源于微生物二、消化后养分的吸收1、主要吸收部位:小肠、瘤胃2、主要吸收方式:(1)被动吸收——被动转运,由高浓度梯度低浓度,主要养分如短链脂肪酸、水溶性维生素、各种离子等;(2)主动转运——逆浓度梯度进行、耗能,主要养分单糖、AA等;(3)胞饮吸收——细胞直接吞噬某些大分子物质和离子,特别对幼龄动物(免疫球蛋白的吸收)。
三、各类动物的消化特点1、非反刍动物2、反刍动物主要是酶的消化,前胃(瘤胃、网胃、瓣胃) 以微生物消化较弱。
微生物消化为主,主要在瘤胃内进行。
皱胃和小肠的消化与非反刍动物类似,主要是酶的消化。
第二节动物的消化力与饲料的可消化性一、消化力与消化性(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消化力:动物消化饲料的能力;消化性:饲料能被动物消化的性质或程度。
消化率:衡量指标饲料某养分消化率=食入饲料中某养分-粪中某养分/食入饲料中某养分*100%二、影响消化率的因素1.动物(1)动物种类(2)年龄与个体年龄: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随年龄增加而增加个体:以猪为例:瘦肉型与脂肪型对干物质和粗蛋白的消化率差异为一般混合料 6 %谷物籽实 4 %粗饲料12-14 %水生动物消化道结构和消化生理一、结构特点1、一部份鱼有胃,而一部份鱼没有胃A、无胃鱼的种类:主要包括鲤鱼、鲫鱼B、有胃鱼通常是肉食性鱼类,主要包括大口鲶、乌鱼、鲑鱼、虹鳟、鳗鱼2、有胃鱼和无胃鱼肠道长度和形状有差异性大•A、有胃鱼的肠道从胃不经弯曲直接到肛门,成一条线,肠道短•B、无胃鱼肠道盘绕弯曲通肛门,长度是有胃鱼的3-4倍•C、消化道长度由食性决定•3、有无牙齿由动物的食性决定•A、肉食性鱼类有牙齿•B、草食性鱼类也有牙齿•C、一般杂食性鱼类没有牙齿•4、鱼类食管很短•A、几乎和胃不能区分•B、饵料和浮游动物在游动过程中可以直接吞咽•5、消化道面积随体重的变化而变化鲤鱼不同体重单位消化道面积(cm2/kg)•体重(g) 单位消化道面积(cm2/kg)•10 900-1000•20 750-800•30 650-700•40 550-600•50 500随体重的增加,单位体重消化道面积下降•6、消化道的绒毛随发育的变化•A、消化道表面在幼小时很平滑,尔后逐步出现皱折,甚至出现肠绒毛•B、冷水性鱼类通常是肉食性鱼类,绒毛长而厚(摄饵量和吸收面积决定)。
动物营养学:第九章 维生素的营养
![动物营养学:第九章 维生素的营养](https://img.taocdn.com/s3/m/fd3d603671fe910ef02df80f.png)
VD缺乏症
佝偻病—生长动物
VD缺乏的羊--腿向两侧弯曲 (X腿)
小鸡佝偻病,喙软化 猪---佝偻病
二、维生素D
骨软症、骨质疏松症——成年动物
产蛋禽----产蛋量和孵化率,使蛋壳薄而脆
肢腿变形
青年蛋鸡股骨严重弯曲
维生素E
1922年,发现怀孕怀孕白鼠日粮中缺某 脂溶物质时胚胎死亡或被吸收,把该物 质称为“X因子” 1925年有人提出这种有生育能力的因子 是一种新的维生素——维生素E,并于 1927年确认 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被叫做生殖维生素 或抗不育维生素
种类有限
七、维生素的一般缺乏症
维生素缺乏,通常都会使动物表现出一 些非特异性的症状
如食欲下降,外观发育不良,生长受阻及饲 料利用效率下降等
因不同的维生素而异
第九章 维生素的营养
概述 第一节 脂溶性维生素 第二节 水溶性维生素
在了解维生素分
类及特性的基础上, 着重掌握各类维生素 的营养生理作用及缺 乏症,比较掌握脂溶 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
不参与机体构成 不是能源物质 需要量少 主要以辅酶形式广泛参与体内代谢 缺乏时产生缺乏症——危害很大 过量——中毒症
胆碱
维生素的研究历史
用特定食物治愈某些疾病的经验 用动物实验诱发缺乏症 采用合成日粮发现必需因子
二、维生素的分类?
14种 脂溶性维生素 水溶性维生素 类维生素
(肌醇、肉毒碱、辅酶Q、硫辛酸等)
四、维生素的计量单位?
绝对单位
g, mg, ug, pg
相对单位
IU、鼠单位、雏鸡单位
五、维生素的需要特点
饲养方式(如集约化与传统散养) 动物生理状况 生产水平 体内储备 疾病(尤其是肠道疾病)
动物营养学91维生素营养
![动物营养学91维生素营养](https://img.taocdn.com/s3/m/df0b199baa00b52acec7ca24.png)
三、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的比较
3.排泄路径
脂溶性V —— 经胆汁从粪便中排出 水溶性V —— 尿中排泄
某些来自于微生物合成的 B族维生素也经粪便 排出。
三、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的比较
4.过量的脂溶性 V(超过推荐量的 500倍)会 产生严重的中毒症状 ;水溶性 V却不会(随尿排 出大量的水溶性 V)。
一、维生素A
(5)、免疫力
免疫器官和细胞的生长与分化、粘膜免疫、 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受损,如胸腺 (鸡为法氏 囊 )萎缩,鸡法氏囊过早消失;动物的抗原抗 体的应答下降,粘膜免疫系统机能减弱,病 原体易于入侵等 .
一、维生素A
(6)、促进激素如肾上腺皮质酮、性激素 分泌
维生素 A酸有与类固醇激素相似的作用
二、 维生素的分类
分类
脂溶性维生素 : A、D、E、K
水溶性维生素 (维生素 C和B族 ):C、B1、 B2、B6、泛酸、烟酸、胆碱、 B12、叶酸、 生物素
二、 维生素的分类
脂溶性维生素
代号
VA1 VA2 VD2 VD3 VE VK1 VK2 VK3
名称
视黄醇, 抗干眼维生素 脱氧视黄醇 麦角钙化醇 胆钙化醇 ? ,?,?-生育酚, 抗不育维生素 叶绿醌, 植物甲基萘醌 合欢醌 凝血维生素, 抗出血维生素
主要水溶性维生素
代号
VB1 VB2 VB3 VB4 VB5 VB6 VB7 VB11 VB12 VC
名
称
硫胺素 , 抗脚气病维生素
核黄素 , 促生长维生素
泛酸 , 遍多酸
胆碱
烟酸 , 维生素 PP , 尼克酸
吡多醇
生物素 , 维生素 H
叶酸 , 维生素 Bc, 维生素 M
《维生素与动物营养》课件
![《维生素与动物营养》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22f017a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3e.png)
CHAPTER
02
维生素的种类与作用
水溶性维生素
水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它们易溶于水,在体内不易储存,需要每 天从食物中摄取。
水溶性维生素在体内起到辅酶的作用,参与能量代谢、蛋白质合成和脂肪代谢等过 程,对维持动物正常生理功能至关重要。
《维生素与动物营养》 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维生素与动物营养概述 • 维生素的种类与作用 • 动物对维生素的需求与来源 • 维生素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 维生素的最新研究进展 • 结论与展望
CHAPTER
01
维生素与动物营养概述
维生素的定义与功能
定义
维生素是动物生长、发育和维持 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一类低分 子有机化合物,它们不能由动物 猪的视觉、生长和免疫功能,缺乏会导致夜盲症、生长受阻 和感染风险增加。
维生素D
促进猪的骨骼健康和生长,缺乏会导致佝偻病和骨软化。
维生素E
抗氧化剂,保护猪的细胞免受氧化应激损伤,缺乏会导致肌肉萎缩 和繁殖障碍。
奶牛生产中的维生素应用
维生素A
维持奶牛的视觉、生长和免疫功能,缺乏会导致夜盲症、生长受 阻和感染风险增加。
功能
维生素在动物体内发挥着多种生 理功能,如促进蛋白质、脂肪和 碳水化合物的代谢,维持免疫系 统和神经系统正常功能等。
动物营养的重要性
01
02
03
生长与发育
动物需要充足的营养来支 持其生长和发育,缺乏任 何必需的营养素都会影响 其生长速度和健康状况。
生产性能
营养素对动物的生产性能 至关重要,如肉、蛋、奶 等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动物营养学 9-2 维生素营养
![动物营养学 9-2 维生素营养](https://img.taocdn.com/s3/m/996d7e8ad0d233d4b14e69f9.png)
Lamb Calf Rabbit Pig Mink
三、维生素E
3、需要特点
(1)分布广泛,一般不需额外补充。
(2)需要量随饲粮不饱和脂肪酸、氧化剂、维生素 A、类胡萝卜素和微量元素的增加而增加,随脂 溶性抗氧化剂、含硫氨基酸和硒水平的提高而减 少。 (3)为了提高肉质和延长贮藏时间,推荐的维生素 E的需要量已有所提高。 猪、禽:由5-10mg/Kg 10-20mg/Kg
二、维生素D
(2) 活性 1IU VD = 0.025ug VD3 猪:维生素D3的效价可能高于维生素D2 奶牛:维生素D2 的效价可能只有维生素D3 的 1/2-1/4,用维生素D2满足鱼对维生素D的需要 至少3倍于维生素D3 家禽:维生素D3的效价比维生素D2约高30倍
二、维生素D
(3)VD的活性形式
VK1为黄色油状物,VK2为黄色结晶, 不溶于水,耐热,对光敏感。
(3) 特性和效价
• 维生素K1 : 叶绿醌,植物合成 • 维生素K2 : 微生物合成 • 维生素K3 : 甲基萘醌,合成
四 维生素K
2、功能与缺乏症
(1) 功能 参与凝血活动 前凝血酶原(因子Ⅱ)
斯图尔特因子(因子X)
转变加速因子前体(因子Ⅶ) 血浆促凝血酶原激酶(因子IX) 在肝脏中促进凝血酶原和凝血活素合成;使凝血 酶原转变为凝血酶。保证机体凝血功能正常
鱼类:50-100mg/Kg。
三、维生素E
4、来源 (1)含量较高的饲料: 青饲料和优质干草 谷类(胚芽)
(2)植物油:
小麦胚油、豆油、花生油和棉籽油
四 维生素K
1、结构与性质 (1) 结构
维生素K有多种形式,其中比较重要的有 VK1、VK2和VK3(人工合成)
动物营养与饲料-维生素与动物营养课件
![动物营养与饲料-维生素与动物营养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8ce1b48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e1.png)
在使用维生素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1,在实际饲养中要想弄清楚确切的维生素需要量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特别是许多 种维生素的缺乏症又多混淆在一起不易判明,有时次要症状掩盖了特征性的症状。有时类 似的症状也会同时出现。因此各类畜、禽维生素需要量的建议标准都应该视为——种参考 数字,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患 多 发 性 神 经 炎 的 鼠
Hale Waihona Puke 缺乏维生素B2 产生的 皮炎、脱毛、角膜炎
用维生素B2治疗1个月后
用维生素B2 治疗2个月后
泛酸缺乏的鼠 ——毛退色(左图)
正常的肝脏
肝硬化
缺乏生物素 ——皮炎、脱毛 经过3周生物素的治疗
经过3月生物素 的治疗
缺乏叶酸的雏鸡(左图)
为什么现代养殖业中,动物饲料中添
“软骨症”
骨质疏松
雏鸡渗出性素质病 动物不孕症 白肌病; 肝坏死 雏鸡小脑软化症
凝血时间延长
0.5-1mg/kg
严重的维生素A 缺乏导致瞎眼
严重的维生素A缺乏导致小鼠瞎眼
用维生素D治疗前后的佝偻病
维生素E缺乏的心脏
饲喂缺乏维生 素K的日粮15 天后的雏鸡
(上图) ——有严重的
出血斑点
维生素B1缺乏的雏鸡(右)
水溶性维生素 肠道不断随水吸入 没有贮存 随尿排出 主要与能量传递有关 相对毒性较小
脂溶性维生素
维生素 名称
维生素A 维生素D
维生素E
维生素K
别名
生理功能
抗干眼病 维持动物
维生素,视 在弱光下
黄醇
的视力
抗佝偻病 维生素
调节钙磷比 例,促进钙 磷吸收的作 用
动物营养学:第九章 维生素的营养
![动物营养学:第九章 维生素的营养](https://img.taocdn.com/s3/m/fd3d603671fe910ef02df80f.png)
不参与机体构成 不是能源物质 需要量少 主要以辅酶形式广泛参与体内代谢 缺乏时产生缺乏症——危害很大 过量——中毒症
胆碱
维生素的研究历史
用特定食物治愈某些疾病的经验 用动物实验诱发缺乏症 采用合成日粮发现必需因子
二、维生素的分类?
14种 脂溶性维生素 水溶性维生素 类维生素
(肌醇、肉毒碱、辅酶Q、硫辛酸等)
不耐热ATF——硫胺素酶 耐热ATF
一、硫胺素(维生素B1)
硫胺素(维生素B1)营养作用
是转酮酶的辅酶,对维持磷酸戊糖途径的正常 进行,对脑组织的氧化供能、合成戊糖和 NADPH有重要意义 以TPP的形式参与糖代谢过程中α-酮酸(丙酸 酸、α-酮戊二酸)的氧化脱羧反应,是α-酮酸 脱氢酶的辅酶
维生素的分类
溶解性
脂溶:A、D、E、K 水溶 :B族(组),C
构成 消化吸收、代谢 贮存
化学结构组成
脂溶性维生素:C、H、O 水溶性维生素:C、H、O、N、S、Co
绝大多数维生素分子中含环状结构 生理功能及性质决定于某位置 C 所带基团 至1956年已阐明全部维生素化学结构,至 1972年已全部可合成
维生素A的功能与缺乏症
视觉 上皮组织 繁殖 泌等
骨骼 免疫力 内分泌等
维生素A过多?
视黄醇对于类脂结构的细胞膜是表面活 性剂——高毒性 骨畸形、器官退化、生长缓慢、失重、 皮肤受损、先天畸形 非反刍:4~10倍 反刍:30倍 人:50~100万IU/次
北极熊肝脏20000 IU/g
维生素D
VD2:麦角化固醇——植物 VD3:胆钙化固醇——动物 VD4 、 VD5、 VD6 、VD7 与钙、磷代谢关系密切
VA
?
VD
维生素A
动物营养学 9-2 水溶性维生素
![动物营养学 9-2 水溶性维生素](https://img.taocdn.com/s3/m/fa115bc55fbfc77da369b107.png)
物
HO
OH
结构式
十、维生素C(抗坏血酸)
(2) 性质
无色结晶粉末,加热易被破坏。在干燥 空气中比较稳定,金属离子可加速其破坏。
十、维生素C(抗坏血酸)
2、功能与缺乏症
(1) 功能 --- 氧化和还原 参与骨胶原的合成—保护羟化酶的活性
传递电子
参与某些氨基酸的氧化反应 促进肠道铁离子的吸收和在体内的转运
维生素,故又称钴胺素.
八、维生素B12
2、功能与缺乏症
(1) 功能 以二脱氧腺苷钴胺素和甲钴胺素两种辅酶的 形式参与多种代谢活动,如:甲基移换反应— 嘌呤、嘧啶、核酸、蛋氨酸、胆碱、磷脂等 合成.
促进红细胞发育、成熟和维持神经系统完整。
八、维生素B12
(2)缺乏症
人: 恶性贫血
鸡、大鼠及其它动物:
反刍动物: 由饲粮提供钴
单胃动物:
植物性饲料、含钴不足的饲粮、胃肠道疾
患、先天缺陷而不能产生内源因子等情况
下,需补给维生素B12。
八、维生素B12
4、来源
只在动物产品和微生物中发现,植物
性饲料基本不含此维生素。
反刍动物瘤胃及所有动物肠道微生物的
合成是维生素B12的主要来源。
九、胆碱
1、结构与性质
添加效应:
抗应激
十、维生素C(抗坏血酸)
4、来源
柑橘类水果、蕃茄、绿色蔬菜、 马铃薯和以及大多数的水果。
牛奶中含维生素C也较多,加热
消毒易大量损失。
含脂肪的饲料都可提供胆碱。动物性饲料较多, 玉米中含量较少。常用氯化胆碱(含量5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概 述
一、维生素概念 二、维生素分类 三.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 维生素比较 四.维生素的来源
一、维生素的概念
1.概 念
一类动物代谢所必需而需要量极少的低 分子有机化合物,体内一般不能合成,而必 须由饲粮提供,或者提供其先体物。
二、 维生素的分类
分类
脂溶性维生素: A、D、E、K
主要与氨基酸的代谢
① 参与蛋白质、AA代谢
② 参与CH2O代谢 ③ 影响Vit.代谢 ④ 维持N神经系统功能正常 ⑤ 参与免疫功能
三、维生素B6
3. 吡哆醇(VB6)的缺乏症
① 皮肤变化 眼、口、鼻周围的脂溢性皮炎、口腔黏膜溃 烂、舌炎
② 神经紊乱 外周神经炎,特别是人的感受性紊乱(主要 见于快速生长阶段,如婴儿的癫痫性惊厥)
不同动物将 -胡萝卜素转化为维生素A的效率
动物种类 Species
转化效率 Ratios
家禽 Birds
2׃1
绵羊 Sheep
5.8 ׃1
马 Horse
5.9 ׃1
猪
牛
Pig Cattle
6 ׃1 8 ׃1
一、维生素A
4、功能与缺乏症
(1)维持正常视觉
11-顺视黄醛 + 视蛋白
泛酸是B族维生素中最易感缺乏的一种
① 皮炎 ② 胃肠功能失调,出现腹泻 ③ 猪鹅步(神经退化)
• 猪: 皮肤皮屑增多,毛细,眼周围有棕色的 分泌物,胃肠道疾病,生长缓慢. 典型症状--鹅步症
雏鸡: 眼分泌物增加与眼 睑粘合,喙角及趾部形成痂 皮,生长受阻,羽毛粗糙。
五、 泛酸(遍多酸)
3. 来源: 泛酸广泛存在于所有饲料中。但是,甜菜
三、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的比较
3. 排泄路径
脂溶性Vit——从粪便中排出 水溶性Vit—— 尿中排泄
三、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的比较 4.过量的脂溶性Vit(超过推荐量的500倍) 会产生严重的中毒症状;水溶性Vit却不会。
5.饲料中含量不足时,脂溶性和水溶性维 生素均会产生缺乏症状。
③ 成高铁细胞性贫血
猪: 食欲差、生长缓慢、小红细胞异常的血红
蛋白过少性贫血,类似癫痫的阵发性抽搐或痉
挛,神经退化,尸检可见有规律性的黑黄色色 素沉着,脂肪肝,腹泻和被毛粗糙。
鸡
异常的兴奋、癫狂、无目的运动和倒退、痉挛
三、维生素B6
4. 来源
• 禾本科富含; • 动物性饲料与块根块茎类含量很少。 • 日粮能蛋水平提高时,应注意补充。
渣和块根块茎类饲料中较少。
4. 注意
• 饲料中的泛酸为结合型,其利用率很低。因 此,种鸡和雏鸡日粮必须添加。
六、生物素
1. 生物素的功能
① CO2 固定 ① 羧化反应
② 四碳酸的脱羧反应
② 脂肪酸合成
\
Acetyl CoA + CO2 = Malonyl CoA
六、生物素
2. 生物素的缺乏症
① 生鸡蛋的蛋白中含有抗生物素蛋白,会与生物素结合 形成不溶性复合物而阻碍生物素的吸收,从而引发缺 乏症
② 人主要表现为皮肤病变,并伴随非特异性症状,如: 疲劳、食欲减退、恶心、肌肉疼痛等
四 维生素K
B. 骨骼形成 Bone formation
• Vit.K促进骨骼形成和减少骨骼回吸
C. 缺乏症(鸡) –皮下出血
• 长时间使用抗生素, 杀灭了肠道中的细菌, 可导致Vit.K缺乏
第三节 水溶性维生素
特点
溶于水---- 吸收、运输、代谢、沉积; 作用方式----- 主要作为辅酶; 除维生素B12外,水溶性维生素几乎不 在体内贮存,容易产生缺乏症; 主要经尿排出(包括代谢产物); 毒性相对较小。
二、维生素D
3. 维生素D的吸收与转运
在消化道,约80%的Vit.D整合到微粒中 在小肠吸收,通过淋巴系统以乳糜微粒的
形式转运至肝脏和肾脏
二、维生素D
4、功能与缺乏症
(1) 功能
A 促进肠道钙、磷的吸收,提高血液钙、磷水 平,促进骨的钙化;
B 与肠粘膜细胞的分化有关; VD缺乏的大鼠和雏鸡的肠粘膜微绒毛长度仅
四、维生素的来源
饲料 ——维生素或其前体物 消化道微生物合成:瘤胃、大肠 体内转化——种类有限
第二节 脂溶性维生素
一、VA 二、VD 三、VE 四、VK
一、维生素A
1. Vit.A的结构
仅存在于动物体中,共3种形式 ➢ 视黄醇 Retinol
➢ 视黄酸 Retinoic acid
➢ 视黄醛 Retinal
三、维生素E
A. 肌肉损伤---犊牛、羔羊、猪、兔、禽
表现:
肌肉营养不良---白肌病 骨骼肌变性,后躯运动障碍;严重时,不能站立;
三、维生素E
B. 血管和神经系统病变
雏鸡: 渗出性素质病、脑软化
三、维生素E
C. 肝坏死:禽
三、维生素E
D. 繁殖障碍---睾丸退化、胚胎退化和死亡
三、维生素E
(4)骨的生长发育
一、维生素A
(5)免疫力
免疫器官和细胞的生长与分化、粘膜免 疫、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受损,如胸腺(鸡 为法氏囊)萎缩,鸡法氏囊过早消失;动 物的抗原抗体的应答下降,粘膜免疫系统 机能减弱,病原体易于入侵等.
一、维生素A
(6)促进激素如肾上腺皮质酮、性激素分泌 目前认为,维生素A酸有与类固醇激素相似的作用。
三、维生素E
2、功能与缺乏症
(1)、功能
A. 生物抗氧化作用: 与Se协同,维持细胞 膜正常脂质结构; 防止过氧化产物形成; 保护 细胞膜——抗氧化的第一道防线
B. 免疫: 影响前列腺素、类廿烷的合成等
C. 其他功能: 组织呼吸、性激素合成等
三、维生素E
(2)缺乏症 A. 原性: 饲料中缺少VE引起 B. 继发性: 其他因素引起VE失活而导致
一、维生素A
b. 呼吸道和消化道 生长动物下痢、肺炎
c. 尿道 产生结石 d. 生殖道 母畜子宫黏膜病变,常导致流 产、胎儿畸形、死胎及产后胎盘滞留.
一、维生素A
(3) 繁殖 维生素A缺乏,鸡和其它动物可发生胎儿吸 收、畸形、死胎、产蛋率下降、睾丸退化等症 状。 目前研究发现,维生素A酸(视黄酸)在胚 胎发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维生素D
1. Vit.D的形式
在自然界存在多种Vit.D,以Vit.D2和Vit.D3最为 重要
Vit.D2存在于植物和酵母中,Vit.D3 存在于动物 体中
Vit.D3的活性比Vit.D2普遍要高
二、维生素D
2. 特性
Vit.D作为激素调节血钙水平 Vit.D对于Ca的吸收和Ca/P代谢很重要 相对于成年动物而言, Vit.D对幼年动物更重要
E. 免疫及其他---免疫力下降、体脂变黄等
四 维生素K
1. 维生素K的结构与效价
① K1 = 叶绿醌(植物中合成)
四 维生素K
② K2 = 甲奈醌(动物肠道微生物合成)
反刍动物通过瘤胃细菌合成Vit.K 非反刍动物在大肠合成Vit.K, 只有具有食粪习
性的动物才能利用自己合成的Vit.K
四 维生素K
二、核黄素 (维生素B2)
2. 缺乏症
① 家禽:趾麻痹内翻(由于坐骨神经肿大、髓磷 脂退化)
② 猪:关节僵直、白内障、皮炎
二、核黄素 (维生素B2)
3. 维生素B2的来源:
① 谷实及其副产品含量极低; ② 青绿饲料中的苜蓿和三叶草含量中等; ③ 乳品加工副产品中含量丰富。
4. 维生素B2需要的特点:
视紫红质
缺乏症: 对弱光的敏感度降低----夜盲症
(2) 维持上皮组织的正常——粘多糖
一、维生素A
缺乏症:
A. 一般症状 上皮组织细胞生长和分化受损 出现角质化
B. 特异症——部位不同而异 a. 眼部 角膜脱落、增厚、角质化,流泪、角膜软化、溃 疡、脓性分泌物,以后角膜由透明 变成不透明; 泪腺分泌停止,产生干眼病,严重时失明.
为采食正常饲粮的70-80% 。
C 促进肠道中Be、Co、Fe、Mg、Sr、Zn以 及其它元素的吸收。
二、维生素D
(2)缺乏症
A 佝偻病—生长动物
B 骨软症、骨质疏松症—成年动物
C 产蛋禽----产蛋量和孵化率,使蛋壳薄而脆
三、维生素E
1. 结构
VE又称生育酚,自然界存在α、β、γ、δ、ζ1、ζ2、 η和ε八种具有VE活性的生育酚.以d-α-生育酚活性 最高.通常所说的VE是指-生育酚。
一、维生素A
5、需要特点
(1)需要量: 一般为1000~5000IU/kg饲料 (2)中毒症: 易产生,急性或累积性中毒 (3)症 状: 骨畸形、器官退化、生长缓慢、
失重、皮肤受损以及先天畸形。
(4)剂 量:
非反刍动物 需要量的4-10倍以上
鱼类
需要量的4-10倍以上
反刍动物 需要量的30倍
人
一次服用50-100万IU的VA可致死
水溶性维生素(维生素C和B族 ):C、B1、B2、 B6、泛酸、烟酸、胆碱、B12、叶酸、生物 素
三、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的比较
1. 吸 收:
脂溶性Vit——脂肪 水溶性Vit——被动扩散 B12 ——内在因子(糖蛋白)
2. 体内储存的数量和能力:
脂溶性Vit——肝脏和脂肪组织中
水溶性Vit——几乎不在体内储存, 每天随大量水排出;
4. 来源
① 糠麸、干草、蛋白质饲料中含量丰富; ② 禾本科籽实及乳品加工副产品含量极微; ③ 色氨酸可转化为烟酸,因此,以玉米为主要成
分配制的日粮应注意补加。(玉米中缺乏烟酸)
五、 泛酸(遍多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