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农业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

──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气候条件、地形条件、土壤条件、社会和经济条件对农业生产有哪些有利和不利的影响。通过对比和分析,理解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特点。

2.能力目标:掌握阅读地图的技能和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认识到人类的生产活动要尊重自然规律,也要认识到人类的主观能动性。

教学重点:

1.理解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利弊因素。

2.理解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特点。

教学难点:

学会分析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和学会辩证的分析问题。

教法学法:

案例讨论、引导自学、多媒体辅助

教具用品:

电脑及自制课件

课时安排:

共2课时,本课为第1课时。

教学过程:

(ppt放映呼伦贝尔大草原画面及音乐)

引入新课:200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21日正式公布。这份名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的文件,是近3年来第3个有关“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显示了中国领导人解决“三农”问题的决心。

今天我们来一起研究有关农业的知识。

出示投影:ppt图片展示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

在地理2我们学习过农业的区位选择。分析区位因素,学生读图回答。

1.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

2.大致可以分为哪两类。

一个地区适合发展什么样的农业,要根据区位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市场需求等来确定。形成具有特色的生态与经济良性循环系统,实现区域内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

(承转)在这方面,东北地区农业的发展比较突出,让我们一起去东北看看。

(ppt展示中国全图中的东北地区)我们先来研究一下东北地区的地理条件。

1.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

2.包括哪些省和自治区。

总结: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纬度高、跨度大。我们来研究一下这些特点在气候上的表现(ppt出示图4.1、中国季风区干湿区地图)。

结论:纬度高──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夏季温暖。

跨度大──跨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无霜期180天~80天。年降水量300~1000毫米。我们只有遵循自然条件,发展与之相适应的农业生产。因为气候是农业生产中最难改造的自然条件。此处可以叫学生对比地形和土壤等条件来说明。

(ppt展示图4.2:总结气候对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影响)

(ppt出示思考题)

1.讨论东北大米与气候的关系。引导学生从日照、光照、低温等方面考虑问题。

提示:东北地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作物生长期长,加之气候寒冷,农作物病虫害少,几乎不需要使用农药,天然具有绿色大米的称号。

2.针对现代生活,考虑东北农村农业生产情况。

提示:季节性强,有利于农忙时节集中人力物力投入农业生产,在农闲时节发展副业,增加农业收入,还可以进行农田基本建设和水利建设。

3.从优势和劣势两个方面举例,教师参与讨论。

提示:劣势有热量要求、一年一熟、长冬无法放牧等。优势有光照、温差、土壤肥力、积雪融化缓解春旱等。讨论不局限于以上几点。

由以上讨论可以直接引出下一个知识点──地形和土壤条件。

(ppt出示图4.3东北地区的地形)

由学生指出东北地区主要地形的位置和名称,以及可以从事的农业生产类型。

老师讲解并出示“黑土地图片”:东北地区的黑土地是世界上仅有的三大黑土地之一。初垦时,黑土层厚度60~80厘米,最深处可达1米。有人形容这里的黑土“攥一把能流出油来。黑土主要分布在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北起黑龙江右岸南至辽宁的昌图,西界直接与松辽平原的草原和盐渍化草甸草原接壤,东界延伸到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山区的部分山间谷地及三江平原的边缘。黑土总面积734.8公顷,其中黑龙江和吉林的黑土约占黑土总面积的80%。

总结:这里有中国最大的平原、最大的天然林区和最好的草原。

(展示平原、森林、草原图片)

学生自学:在社会和经济条件方面东

北有哪些优势,可以和老师一起讨论解

决。依照书中的顺序:1.重要的工业基地;

2.便利的交通;

3.人口密度较低。

学生讨论,老师小结:

工业:东北老工业基地历史悠久,工

业基础好,为农业发展提供机械设备。利

用农业的产品作原料──工业反哺农业。

交通:技术水平高,有利于发展外向型农业。

人口:开发较晚,人口密度低,经营规模大,属于绿色农业,逐步向大农业发展。

教师:在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中,最直接的因素是自然因素,尤其是气候条件。但是一个地区的自然条件很少只适合或确定发展一个作物,而是存在着发展多种作物的可能性。在这样情况下,究竟发展哪种作物就要由技术条件来决定,同时还要根据当地社会经济条件和生产力发展水平,根据主要农业部门或作物的经营特点,去综合评估各种条件的优劣,以及相对的利用价值。

布置课下完成活动中的一个地区或本地农业的发展地理条件。

活动:

搜集相关资料,分析下列地区发展特色农业的地理条件。

1.珠江三角洲

2.新疆南部

3.海南岛

4.云南昆明

联系高考(ppt出示典型例题,引起学生对此处的重视)。

承转:农业区位决定农业的发展方向,也决定了农业的不同特点。

二、农业布局的特点

1.和学生一起阅读图4.3、4.4、4.5。

(ppt出示图4.3、4.4、4.5及问题1、2、3)

2.由学生在图上指出降水的规律和气温的规律(ppt分别出示4.4、4.5图)

提示:降水分布从东南向西北递减,山地多于平原,迎风坡多于背风坡。年平均气温由南向北递减,大于等于10摄氏度积温,自南向北递减,从平原向山地递减。

3.学生分析图

4.4南北向地域分异的主导因素,分析4.5东西向分异的主导因素。

提示:南北分异的主导因素是热量,不同纬度地区获得的热量不同。东西向分异的主导因素是水分,自东向西距海洋越来越远,海洋的潮湿气流不能到达。

通过分析,我们了解到东北地区区域内部农业生产条件存在着差异,因地制宜的组织农业生产,就形成了区域内部各具特色的农业布局。

(ppt播放代表地区农业生产的录像)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并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去观看。东北地区可分为三大农业生产区域。

活动部分的处理:

1.

学生完成,有条件的可以实物投影学生的表格或直接由学生说出答案。

师小结:人类的生产活动要尊重自然规律。

2.(ppt先出示2的问题,再出示《地理2》水稻种植的特点和地区分布的投影)由学生讨论,老师小结:水稻种植多选择在地形平坦、水源充足的地区。由于培育耐低温的水稻品种,种植技术的进步,缩短了水稻的生长期。(由于人类自身主观能动性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